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合集下载

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优秀学案

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优秀学案

§3.1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要求】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学习目标】1.说出“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认同“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如何理解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预习任务】一、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的主导观点:______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两种肺炎双球菌比较实验过程及现象:①_________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 S 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死亡,鼠体内有________③ 加热杀死S 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 __________ ④R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S 型细菌小鼠体内_______,鼠体内分离出___________结论:3.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多糖等物质,经过以下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加入,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的纯度越,转化就越有效。

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能否)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实验结论:____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_____是遗传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的介绍:⑴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构成,头部含有_ __。

人教版教学教案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教学案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教学案设计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设计人郑广红(一)旧知再现1.通过下列现象,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后代会打洞。

(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以上两种自然现象各阐述了什么科学道理?2.回顾——形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3.回顾——组成DNA的主要化学元素是什么?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由几部分组成?(二)新知探究1、了解——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读P42内容,回答:(1)为什么早期人们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2)DNA被人们初步确定为遗传物质的原因是什么?2、掌握——脑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读P43内容,回答:(1)肺炎双球菌有几种类型?结构及致病性各有什么特点?(3)掌握——艾弗里对DNA是遗传物质证明的实验。

①DNA酶:是一种能够分解DNA分子的酶。

②读教材图3-3.完成下列表格:①艾弗里实验缺乏严谨性的原因是什么?②T2噬菌体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画出噬菌体的模式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三、知识解析——知识挖掘和梳理(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该实验采取的实验方法是什么?2.该实验对艾弗里实验起了什么作用?3.该实验使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起了什么作用?(二)艾弗里实验1.艾弗里是如何在格里弗思的基础上展开实验的?2.通过艾弗里实验你能领悟到科学实验的什么基本方法?(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读教材P44,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方式是什么?它是如何增殖的?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读图3-6,了解实验过程。

(1)步骤:噬菌体培养——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物质35S和32P (2)实验分析:①实验原理:②实验目的:③实验方法:④实验现象:⑤实验结论:⑥分别标记35S和32P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用14C标记吗?(3)简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整个过程。

(四)完成教材P46——思考与讨论。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和遗传的基本类型2了解噬菌体的基本组成3 了解遗传物质的特点4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原理和结论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通过感性图文资料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来源:Z&xx&]3 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来源:学科网ZXXK]2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的认知论,培养学生的唯物辨证观。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来源:学科网]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来源:]解决办法:(1)通过学生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使学生确信S型死细菌细胞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再通过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即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引导学生明确只有DNA具有转化作用。

(2)通过学生分析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用同位素标记法,明确只有噬菌体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经分析得出,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都是在注入到细菌体内的噬菌体DNA指导下完成的,说明DNA是连续的。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物质?解决办法:(1)从科学研究方法入手,对每一个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尤其要重视第3步和第4步两个实验。

何谓加热杀“死”?杀“死”后的S型细菌还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这里需要从两方面说明,一方面加热的温度一般为60℃左右,不能太高;另一方面说明转化因子的结构相当稳定。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教案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基因的构成和功能,掌握基因的传递和变异机制。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基因的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机制。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基因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4. 学生能够运用基因知识解释遗传性疾病和变异现象。

教学重点:1. 基因的构成和功能。

2. 基因的传递和变异机制。

教学难点:1. 理解基因的本质。

2. 解释基因的传递和变异机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基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二、讲解基本概念(15分钟)1. 基因的定义和构成。

2. 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3. 基因的传递和变异机制。

三、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案例或实验,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解释基因的传递和变异现象。

四、讨论互动(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与同学一起讨论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并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五、学以致用(15分钟)学生完成一些实践活动或者练习题,加深对基因的理解,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六、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思考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基因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实验器材、练习题。

教学反馈: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指导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基因(遗传物质)的本质【课标扫描】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运用水平)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理解水平);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理解水平);概述DNA 分子的复制(理解水平)。

【知识网络】一、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R 型细菌(无荚膜,无毒)+ 小鼠②S 型细菌(有荚膜,有毒)+ 小鼠 小鼠死亡 ③杀死的S 型细菌 + 小鼠 小鼠不死亡 ④R 型细菌+ 杀死的S 型细菌+ 小鼠 小鼠死亡⑤从④中死亡的小鼠体内发现R 菌和由R 菌转化成的S 菌,转化成的S 菌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 菌 结论:加热杀死的S 型菌内含有R 菌转化成S 菌的转化因子(假说) ① 提取S 型活菌中的 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分别加入培养 R 菌的培养基中,只有加入 DNA 时,R 菌才能转化成S 菌。

② 用 DNA 水解酶 分解DNA ,S 型细菌则不能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结论: DNA 才是使R 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① 用35S 标记T 2 子代噬菌体 无 放射性② 用32P 标记T 2 子代噬菌体 有 放射性③结论:子代噬菌休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 DNA 来遗传。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此实验还证明了DNA 能够自我 复制 ,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 连续 性,也证明了DNA 能够 指导 蛋白质的合成。

两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 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 的作用。

(全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既有DNA 又有RNA,其遗传物质是 DNA ; ②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病毒 ,由于只含有DNA 或RNA,它们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SARS 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T2噬物质是 DNA ③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核酸 ;④因为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因此说DNA 是 主要 遗传物质。

DN A 是遗物质的实验证据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生遗质二、DNA分子的结构1.DNA分子的化学结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三种小分子组成;很多个脱氧核苷酸聚合成为脱氧核苷酸链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②外侧的基本骨架由[1]磷酸和[3]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4]碱基对排列于内侧;③两长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4]碱基对。

人教版(2019)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整体教学设计

《基因的本质》单元设计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基因的本质》是人教版(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三章的内容,是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地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内容,为后面学习“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基因工程”等后续内容作好辅垫。

本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围绕“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这一重要概念组织学生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可借助科学史情境探究科学问题,通过模型建构、假说—演绎法应用等活动进行多样化思维训练,组织学习过程中挖掘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在细节处体现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是: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性状,并代代相传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3.1.1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上。

3.1.2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3.1.3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三、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单元的教学将围绕课程标准对该单元的要求展开,授课时会依照单元教学目标设定每一专题对应的具体教学目标(每一专题的具体教学目标见课时教学案例)。

单元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分析和资料分析活动,逐步揭示基因的本质,能说出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明确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尝试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体会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3.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演绎DNA的复制方式,结合科学实验认同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探讨DNA的准确复制是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基础。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教学设计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教学设计必修2

必修2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学设计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2.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2.能力目标(1)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基因的本质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基因的本质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基因的本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作用。

3.学习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组成、位置和作用。

2.教学难点: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提问:什么是基因?基因有什么作用?2.基因的概念和组成(1)讲解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介绍基因的组成:基因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作用(1)讲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2)讲解基因的作用: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的性状。

4.基因的遗传规律(1)讲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在生物体的生殖过程中,通过染色体传递给后代。

(2)举例说明基因的遗传规律:如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

5.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1)讲解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的性状。

(2)举例说明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如血型的遗传。

6.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基因的概念、组成、位置、作用、遗传规律及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结束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课后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因的本质。

五、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辅助材料:PPT、教学视频、教学图片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基因概念、组成、位置、作用、遗传规律及与生物性状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满意度,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DNA复制的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到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DNA复制的详细步骤,培养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分子层面的生命活动规律。

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实验设计、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技能。

4.社会责任:认识到DNA复制研究在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培养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半保留复制方式的理解及其证据。

三、教学难点•理解DNA复制过程中涉及的酶及其作用机制。

•掌握DNA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图解、实验视频等)。

•教材、教辅资料及相关科学史资料。

•模拟实验材料(如有条件,可进行DNA复制模拟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问题卡片、案例分析指南)。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DNA复制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

•动画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DNA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分享见解。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实验案例(如Meselson-Stahl实验),理解DNA 复制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引导学生思考遗传信息是如何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的,从而引出DNA复制的概念。

新课教学1.DNA复制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DNA复制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DNA复制的过程•起始阶段:介绍DNA复制的起始点(复制原点)和引物酶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复制过程的启动机制。

•延伸阶段:详细讲解DNA聚合酶的作用,以及其在模板链指导下合成新DNA链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教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遗传物质。

2.通过重演科学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二)能力目标1.通过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和合作的精神。

2.实验验证DNA与RNA是遗传物质,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二、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三、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成分)组成。

那么,这两种物质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请大家把书打开到42页,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要想找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首先得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呢?为什么?请举例。

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这样一种细菌做实验寻找遗传物质,请大家阅读书本43页,看看格里菲思怎样做实验的。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928)1、本实验用的生物材料是什么?肺炎双球菌有几种类型?2、动画展示四组实验过程①活的R型细菌感染老鼠不死亡②活的S型细菌感染老鼠死亡③灭活的S型细菌感染老鼠不死亡④活的R型+死的S型感染老鼠死亡讲述:从第一、二组实验可以说明R型活细菌不具有致死性,S 型活细菌具有致死性;从第二、三组实验可以说明死亡的S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

生物《基因的本质》教案五篇

生物《基因的本质》教案五篇

生物《基因的本质》教案五篇《基因的本质》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制作脱氧核苷酸和dna结构模型的活动,使学生理解dna的分子结构,理解dna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分子的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通过了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和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dna立体结构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dna结构中的碱基数量关系及dna分子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制作模型、实验、探究式学习法。

课前准备:每位同学准备四张边长为10 cm不同颜色的硬卡纸,并用其中一张白色的剪出4个等大的五边形,用一张黄色的剪出四个直径为1.5cm的等大的圆,用粉色和绿色卡纸分别剪成长8 cm、宽1.5 cm的长条,并按照虚线图示剪成下面的形状。

导入新课(情景创设)教师:同学们,矗立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村创业大厦前的城市雕塑──中关村的“麻花”,成为世人瞩目的标志。

然而,就是这个雕塑曾引发一起纠纷案件,那就是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受理的北京世纪盛典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起诉北京大学dna雕塑合同纠纷案(教师对案情进行简短介绍)。

看完图片,听完案情介绍,同学们又什么想法呢?有同学会问:案件的发生是由于dna的空间结构的旋转方向的问题,dna到底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呢?就是这样两条链吗?为什么要在这里制作一个dna结构的雕塑呢?新课教学第一部分:dna的研究教师:1869年德国生物化学家米歇尔最早发现dna这种化合物的存在。

在之后的近一个世纪里,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分析dna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并努力探索这蕴涵生命奥秘的物质的结构,希望揭开dna结构的神秘面纱。

同学介绍在网上查到资料:1944年,发现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可能携带遗传信息。

1953年英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推断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第二部分:跟随科学家研究足迹,认识dna的结构教师:在沃森和克里克之前,人们已经认识了dna的化学成分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每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又是由三个分子组成。

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单元教学设计)高一生物下册大单元教学(人教版2019 必修2)

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单元教学设计)高一生物下册大单元教学(人教版2019 必修2)

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目录第一部分单元课标要求第二部分单元教材分析第三部分学生学情分析第四部分单元学习目标第五部分单元情景任务设计第六部分单元课时安排第七部分课时教案设计具体内容第一部分单元课标要求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1、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上。

2、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3、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4、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

第二部分单元教材分析1、本章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按照科学史的顺序,从科学家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的过程入手,同时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基因的本质。

本章共四节内容。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介绍了科学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实验中的科学思维及实验间紧密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节《DNA的结构》讲述了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结构模型的故事和DNA的结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观,领悟科学思维方法、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多学科交叉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DNA的复制》,从DNA的结构出发,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这种科学方法;对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理解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意义,进而建立相应的生命观念。

第四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通过提供多份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DNA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与其他章的联系第1章提出了基因,第2章向学生解释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但是基因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既是科学家接下来要探索的谜题,也是学生学习前两章后产生的疑问。

本章既承接前两章,也是后三章《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 基因的本质(包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 基因的本质(包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一、单选题1.如果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则意味着() A.遗传信息的改变B.基因数量的改变C.基因位置的改变D. DNA空间结构的改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A. RNA是遗传物质B.脂质是遗传物质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 DNA是遗传物质3.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 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4.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是( )(1)DNA位于染色体上 (2)染色体就是DNA (3)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4)染色体和DNA都是遗传物质 (5)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A. (1)(3)(5)B. (1)(2)(3)C. (2)(3)(4)D. (3)(4)(5)5.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分裂期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复制B.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C.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和核糖体6.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与基因数相同B.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C.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致相同D.每个基因的长度相同7.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A. DNA连接酶B. DNA酶C. DNA解旋酶D. DNA聚合酶8.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圆代表磷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方形可能代表A 、T、C 、U四种含氮碱基B.两个圆可用别针(代表共价键)连接,以形成DNA的侧链C.别针(代表共价键)应连接在一个核苷酸的五边形和另一个核苷酸的圆上D.如果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别位于链的两侧,两个模型方向相同9.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A. RNAB. DNAC. DNA或RNAD. DNA和RNA10.在生物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复制所必需的条件是()①酶类②游离4种脱氧核苷酸③A TP④DNA分子⑤适宜的温度⑥适宜的pH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11.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放在只含31P的原料中进行减数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因的本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因的本质

噬菌体 噬菌体
(2)侵染细菌 高 低
低 高
5.实验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DNA 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 蛋白质外壳 仍留在细胞外。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亲代的DNA 遗传的。 6.实验结论: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正误判断 ·矫正易混易错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2.肺炎链球菌的类型
项目
S型细菌
菌落
表面_光__滑__
菌体
有无毒性
_有__
R型细菌 表面_粗__糙__
_无__
3.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过程
结果分析
结论
①R型活细菌—注—射→小鼠_不__死__亡_
R型细菌无毒性
②S型活细菌—注—射→小鼠死亡—分—离→ S型活细菌
S型细菌有毒性
加热致死的S型细 菌,含有某种促
深化探究 ·解决问题疑难
1.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 提示 分别是DNA、DNA、RNA、DNA。 2.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几种小分子物质?分别是什么? 提示 6种;分别是A、G、C、U、核糖、磷酸。
学习 小结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
③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注—射→小鼠 _不__死__亡__
④R型活细菌
混合后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 ——注—射—→
小鼠死亡 —分—离→ S型 活细菌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已失活,使R型活细菌转化
毒性消失
为S型活细菌的活
性物质——_转__化__

DNA的复制教案汇总

DNA的复制教案汇总

《遗传信息的传递一一DNA的复制》的教学设计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3节的内容。

DNA分子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本节课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基因位于染色体让,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规律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DNA复制又是后面变异部分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前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只是按照课本对1958年Meselson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的实验前半部分进行探究,结果发现高考中出现该实验后半部分的实验设计思想,同时发现学生很难将DNA的复制与真核细胞分裂这两个微观、动态过程进行有效整合,结果导致高考失分,因此在此次教学设计中,增加了1958年Meselson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的后半部分,以及1958年Herbert Taylar以蚕豆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的实验。

对这节课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将基础知识与经典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由于完成了对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复制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等知识的有效整合,回归到生命活动的真实状态,防止教学时人为地割裂,学生更易理解,同时由于反复使用假说演绎法探究问题,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以很好提升。

(二)学情分析1.知识水平:学生已具有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双螺旋结构等基本知识,也已经知道密度梯度离心和同位素示踪等实验方法。

2.能力水平:学生已经初步学会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心理水平: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对于高二学生来说,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所带来的愉悦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体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提出和解决,建立起一个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3章 第2节 DNA的结构 (含解析)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3章 第2节 DNA的结构 (含解析)

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2节 DNA 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DNA 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概述DNA 分子的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3、讨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历程教学实际思路首先将中关村标志性建筑DNA 双螺旋雕塑介绍给同学们,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讲解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探索历程,说明最终是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并将DNA 的结构特点介绍给同学们,同时介绍DNA 的三个特性,最后,让同学们学习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情景引入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 的结构 中关村标志性建筑。

掌握DNA 的结构特点。

查哥夫的研究成果。

DNA 的特性 熟悉DNA 的3个特性。

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模型。

DNA 的X射线衍射图谱。

结构更加稳定,所以,A与T或G与C的摩尔数比例均为1:1。

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数量占18%,那么鸟嘌呤的数量占()A.9% B.18% C.32% D.36%答案:C三、DNA的特性师生共同活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Pi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AN分子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相互配对的方式虽然不变,而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如一个最短的DNA分子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种。

实际上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是成千上万的,其排列种类几乎是无限的,这就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听讲。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要求核心素养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1.通过分析图示,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科学思维)2.通过类比分析,掌握不同生物遗传物质种类。

(科学思维)知识导图学霸记忆1.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

2.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才是遗传物质。

4.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知识·双基夯实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的类型(连线)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两个阶段(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的结构与代谢2.实验过程3.实验结果及结论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2P标记DNA __有__ __有__ __DNA__是35S标记蛋白质__无__ __无__遗传物质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2)侵染实验:(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RNA__。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连线生物类型与遗传物质的种类:〔活学巧练〕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2)从格里菲思实验中的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

(×)(3)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5)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谁是遗传物质?”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新知导学】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两种肺炎双球菌的结构特点和生物特性2. 格里菲斯实验(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含有____________,使R 型细菌转化为____________。

3.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实验)(1)方法:将提纯的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2)现象:只有加入__________时,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 型细菌,并且_______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3)结论:S型细菌体内只有________才是“转化因子”,即________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都不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1)结构特点: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__________构成,头部内含有____________。

(2)与大肠杆菌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基因嘚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嘚遗传物质
一、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1.本小节教材主要讲述DNA是遗传物质嘚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嘚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嘚实验”。

本小节嘚引言部分,首先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指出DNA 和蛋白质都是染色体嘚重要组成成分。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嘚问题:“DNA与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这样既点出了本小节要研究嘚主题,又可以引起学生探究这一问题嘚兴趣。

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嘚实验证据时,为了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嘚培养,教材采用了先交代科学家对实验嘚设计思想,即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嘚作用;然后再讲述实验过程嘚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DNA是真正嘚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与原教材相比,本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

在讲述噬菌体侵染细菌嘚实验时,也改变了旧教材中直接说明“噬菌体将DNA注入细菌”嘚叙述方法,而是用研究时采用嘚“同位素标记法”来说明。

这样讲述符合科学研究嘚过程,可以很自然地导出DNA 是遗传物质嘚结论,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且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教育。

2.本小节教材嘚最后安排了“DNA嘚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通过这一实验,不仅要使学生学会DNA粗提取和鉴定嘚方法,更重要嘚是培养学生嘚动手能力和学会进行科学实验嘚一些基本技能。

3.本小节内容与其他章节嘚联系:
①染色体和DNA嘚关系,与第一章《组成生物体嘚化合物》中核酸知识有关;
②DNA是遗传物质还与《细胞增殖》有关;
③DNA是遗传物质与《生物嘚生殖和发育》紧密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DNA是主要嘚遗传物质(C:理解)
2.能力目标
(1)从生殖过程、染色体化学组成以及遗传物质存在部位划分来分析染色体是遗传
物质嘚主要载体,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嘚能力。

(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嘚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嘚归纳
思维嘚能力。

四、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1.重点(1)肺炎双球菌嘚转化实验嘚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嘚原理和过程。

2.难点肺炎双球菌嘚转化实验嘚原理和过程。

3.解决方法
(1)使用挂图、投影仪或展示平台等进行直观教学。

(2)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嘚理解。

(3)列表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具准备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投影仪或展示平台;多媒体课件。

六、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听课,让学生学会思考。

具体包括:
1.让学生领悟课堂嘚教学目标;
2.使学生抓住教学重点;
3.让学生正确处理好听课与记笔记嘚关系。

七、课时安排1课时
[一] 教学程序
导言:生活中同学们听过这样—些话语:“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来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谁知道这讲述嘚是自然界嘚一种什么现象呢? 还有:“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这又说明什么呢?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回答:说明生物界嘚遗传变异现象。

教师提示:在第一册教材嘚绪论中我们曾讲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嘚六个基本特征之一,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方面嘚知识。

提问:再举例说明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学生联系实际回答:(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嘚基础上进一步点拨,必须明确: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最重要嘚特征。

(2)生物遗传嘚特性,使生物界嘚物种能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嘚变异特性,使生物个体能产生新嘚性状,以至形成新嘚物种。

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统一嘚关系,是生物进化嘚重要因素。

通过例题对该知识进行理解:
[例]从地层里挖出来嘚千年古莲种子,种在泥塘仍能萌发,生叶开花,但花色与现代莲稍有不同,说明生物具有 ( )
A.适应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遗传性和变异性
答案:D
一、DNA是主要嘚遗传物质
设疑:同学们是否知道遗传物质是什么?遗传物质嘚载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给予肯定并讲述:现代细胞学和遗传学已研究得知,遗传物质是DNA和R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嘚主要载体,本节课就此问题与同学们探讨一下:
(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嘚主要载体
多媒体课件银幕显示:哺乳动物产生子代嘚染色体变化图。

并展示下列并提问:
(1)亲代与子代之间要保持染色体数目嘚恒定,必须经过哪些过程?
(2)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变化嘚,其特点如何?
(3)染色体嘚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并回答(略)
教师鼓励并点拨(细胞水平):亲代与子代是以生殖细胞作为“桥梁”,通过对细胞嘚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嘚研究,人们了解到染色体在生物嘚传种接代过程中能保持一定嘚稳定性和连续性。

故人们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作用。

染色体为什么在遗传上起作用呢?
通过对染色体嘚化学成分分析(分子水平):得知它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嘚,其中DNA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是主要嘚遗传物质。

由于细胞里嘚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嘚主要载体。

还有什么是遗传物质嘚载体?
学生联系前面知识回答:线粒体、叶绿体。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
他们嘚做法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嘚作用,下面介绍两个经典实验。

(二)肺炎双球菌嘚转化实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2页,了解肺炎双球菌嘚两种类型:R型和S型。

教师投影显示格里菲思嘚如下实验:
(1)活嘚无毒性嘚R型细菌老鼠→健康
(2)活嘚有毒性嘚S型细菌老鼠→死亡
(3)灭活嘚S型细菌老鼠→健康
(4)活嘚R型 + 死嘚S型老鼠→死亡
师生从投影嘚四组实验共同讨论看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嘚S型细菌中,定含有一种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嘚活性物质,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在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嘚同事,做了如下实验:
把S型细菌嘚组成物质全部分离,并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得到如下结果:
学生通过上图对比,得知是S型细菌嘚DNA使得R型转化成S型细菌,并能传递给后代,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了解T2
噬菌体嘚结构和化学组成。

教师显示T2噬菌体挂图并强
调:T2噬菌体是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嘚,
头部和尾部嘚外壳是由蛋白质组成,
在头部内含有一个DNA分子。

它是一
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嘚病毒。

而细
菌是一种单细胞嘚原核生物。

设疑:
(1)科学家为什么把噬菌体作为研究
DNA是遗传物质嘚材料?
(2)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嘚?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页并回答,由于T2噬菌体只有DNA和蛋白质两种化学物质组成,而DNA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有嘚含有P和S元素组成嘚。

所以科学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

教师投影显示如下表格:
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
32p标记DNA 有32P标记DNA DNA有32P标记
35S标记蛋白质无35S标记蛋白质外壳蛋白质无35S标

学生讨论总结得出结论:DNA分子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再设疑:遗传物质是否只有DNA一种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可知:除了DNA外还有RNA,如烟草花叶病毒,它不含DNA,只含有蛋白质和RNA,在这两种成分中,科学家研究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嘚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嘚遗传物质。

[三] 教学目标巩固
1.艾弗里嘚实验结果证明S型细菌中哪种物质导致R型细菌转化嘚,说明什么问题?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还是DNA是遗传物质?
3.遗传物质嘚主要载体是什么?为什么?
[四] 布置作业
1.完成P7复习题第一、二题。

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嘚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嘚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嘚作用
答案:D
3.玉米叶肉细胞中DNA嘚载体是()
A.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
C.染色体、中心体、核糖体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答案:D
[五] 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嘚两个经典实验: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嘚DNA是转化因子并能够使后代具有连续性--说明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噬菌体嘚蛋白质和DNA两种成分是DNA进入细菌体内并产生出与亲代噬菌体性状相同嘚子代噬菌体--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最后指出遗传物质除了DNA外还有RNA,但绝大多数生物嘚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嘚遗传
物质。

[六]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