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本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四单元检测-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B.G是蛋白质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DNA的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 )②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ATP ④DNA分子⑤mRNA ⑥tRNA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⑧.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4.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DNA 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 .DNA 复制、转录都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 为模板D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15.对于右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 )①表示DNA 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 转录过程 ③图中共有5种碱基 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⑤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⑥图中的A 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16.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 .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 .转录时RNA 聚合酶能识别DNA 中特定碱基序列C .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D .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7.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 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 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 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 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18.下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 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细胞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发生e 、d 过程B .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间期,a 先发生,b 、c 过程后发生C .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 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氨基酸D .真核细胞中,a 过程只能在细胞核,b 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19.已知某DNA 分子长度达30 mm ,DNA 复制速度约为4 μm/min ,但复制整个过程的完成时间仅需30 min 多,这主要是因为( )A .边解旋边复制B .以半保留方式复制C .有许多复制起点即分段复制D .DNA 双链同时复制20.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 、b 、c 、d 表示脱氧核苷酸链。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说课稿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因工程这一前沿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它不仅在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工具,包括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运载体。
接着详细阐述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即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以及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最后,教材介绍了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因的相关知识,对DNA 的结构、功能以及遗传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基因工程是一门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技术,学生对于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和操作步骤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此外,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基因工程操作步骤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专题2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高考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背记版)
第一单元基因的本质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1)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等人进行。
(2)实验过程(3)结论: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1)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
(2)实验过程(3)实验结果:只有加入S型细菌DNA 的一组才可以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过程(2)结论:只有噬菌体的DNA 才可以进入细菌且传递给子代噬菌体,由此进一步确立DNA 是遗传物质4、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RNA是它的遗传物质。
5、生物的遗传物质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遗传物质:DNA或RNA生物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结论:由于绝大多数生物(有细胞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DNA分子的结构1、DNA的空间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基本骨架。
内侧:由通过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与 T 配对; C与G 配对,因此:在DNA分子中有此数量关系:A=T C=G A+G / T+C = 12、DNA分子特点: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三、DNA的复制1、时间:细胞分裂间期。
(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2、基本条件:①模板: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母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②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③能量:由ATP提供;④酶: DNA解旋酶 DNA 聚合酶3、特点:① 边解旋边复制;② 多起点双向复制4、配对方式: A-T T-A C-G G-C5、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1)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2n个(2)复制n代后的DNA分子中,含原DNA母链的有 2 个,占1/(2n-1)四、.基因的本质1、与DNA的关系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的本质说课稿
基因的本质说课稿一、说教材《基因的本质》是高中生物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的概念、基因的组成、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视,它为学生揭示了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基因的概念:介绍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2. 基因的组成:阐述基因由DNA分子组成,以及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 基因的功能:讲解基因如何通过编码蛋白质来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特征。
4. 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分析基因如何在生物体的繁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以及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因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2)掌握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运用基因理论解释生物学现象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基因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2)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1)基因与D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2)基因突变的机理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四、说教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因的本质,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突出自己与其他教师教法的不同之处。
1. 启发法:在教学中,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我会问:“为什么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基因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基因的奥秘。
亮点:- 我会设计一系列层次分明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和基因表达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和基因表达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2.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单链结构B.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C.DNA分子两条链之间总是嘌呤与嘧啶形成碱基对D.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3.如图为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⑦B.解旋酶可以切断⑤C.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①②之间的化学键D.⑥构成DNA分子中根本骨架4.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
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质料复制3次,将一切复制产品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如图甲结果;假如将一切复制产品加入解旋酶处置惩罚后再离心,则获得如图乙结果。
以下有关阐发正确的是()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B.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6300个5.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C.该噬菌体繁殖四次,子代中只有14个含有31PD.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下列图中DNA分子片段中一条链由15N构成,另一条链由14N构成。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DNA毗连酶和DNA聚合酶都可感化于构成①处的化学键,解旋酶感化于③处B.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无法确定整个DNA分子中T的含量D.把此DNA放在含100%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个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说,正确的是()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个C.4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8.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进程示企图,以下有关叙说错误的选项是()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效力9.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放到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三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进行离心,如图中分别代表复制1次、2次、3次后分层结果的是() A.c、e、fC.a、b、dB.a、e、bD.c、d、f10.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54%,其中一条链上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上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A.33%B.5%C.20%D.35%11.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放射性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
高中生物单元教材分析-必修二第二单元
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富于想像的创新思维品质。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
体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想方法
难点:
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
关键:
富于想像的创新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1、设置问题情境。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精子形成过程的讲解、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巩固总结、练习。具体到每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部分,先展现“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配子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再通过提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最后,教师可介绍减数分裂发现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部分,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学生已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具备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所以“模型构建”活动前移,包括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型构建和“减数分裂”的模型构建两部分,这样利于学生比较两种分裂过程的异同
2、本单元的价值:
本单元的地位有:(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隶属于人教第2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2)本章是“在第1章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继续依照科学史的顺序,寻找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进行编排的;(3)本章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与《分子与细胞》。
单元目标
揭示生命延续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学生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亿过程、没有分析结果。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遗传与进化目录致教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材分析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
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分离定律。
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
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
基因是什么? DNA或蛋白质? 几多实验,几多论争。 是谁将谜底揭破?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本节的“问题探讨”首先呈现了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
本节教材没有直接讲述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讲述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渐来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方式是以阅读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沃森和克里克孜孜以求的画面。编者利用这一科学界传为佳话的故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也很自然地构建出了 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通过对故事的旁栏导读及思考与讨论,又进一步强化了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意义和作用。
在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本节又以简洁科学的语言、图文并茂地概述了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达到加深对 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的目的。
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以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为题引导学生进入对复制问题的讨论。2008年奥运会是令国人瞩目的话题,对学生十分熟悉的北京奥运会会徽画面进行的讨论,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1、知识方面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 .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和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2、能力方面
高中生物教案教材分析模板
一、教材概述1. 教材名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2. 教材版本:高中生物必修二3. 教材内容:本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分别为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二、教材分析1. 教材结构本教材以模块为单位,每个模块包含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若干节课。
教材结构合理,逻辑清晰,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
2. 教材内容(1)遗传因子的发现:介绍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对遗传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阐述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使学生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有了清晰的认识。
(3)基因的本质:介绍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基因的本质。
(4)基因的表达:讲述了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使学生对基因表达有了全面的认识。
(5)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及意义,使学生了解生物变异的来源。
(6)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阐述了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使学生对生物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使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3. 教材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教材内容以基础生物学知识为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在讲解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三、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2.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分析_生物_教材分析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二教材分析杨鑫本模块的内容包括: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七部分。
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1.单元内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得了解清楚基础知识的相互关系,建议每个章节首先让学生绘制知识框图:也可以在章头课使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通过对各单元知识之间内在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2。
各单元之间的发展关系本模块各单元内容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三部分: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和育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这三部分的关系如下图:2。
1、生物的遗传该部分内容包括第1、2、3、4章,主要是揭示生物在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什么?在哪里?如何传递以及是如何起作用的?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本模块遗传部分的内容基本是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展开的。
这样学生学习遗传知识的过程,犹如亲历了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会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
2.2、生物的变异和育种本模块的第5章内容既是前4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第6章和第7章的重要基础。
本章集中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遗传物质(基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变化?怎样变化?发生的变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变异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本章中有关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的内容,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密切,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模块前五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知识内容是按照科学史的线索展开的,较少涉及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将集中解决这部分问题,并且是按照技术发展历程的线索来展开内容的,以期使学生在了解遗传学原理的应用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启示。
6-2 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人教(2019)必修2一轮复习课件】
信息①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双链DNA
信息② A约占3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其他碱基的含量
信息③ DNA双链中,由于A=T,G=C,所以(A+G)/(T+C)=1
【解析】选D。酵母菌DNA是双链结构,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复制后A约占 32%,A正确;DNA中A约占3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约占(1-2×32%) ÷1/2=18%,B正确;酵母菌DNA是双链结构,在双链DNA中(A+G)/(T+C)=1,C正确; 酵母菌RNA中A、C、G所占比例未知,U所占比例也不能确定,D错误。
5.DNA分子中(A+T)/(C+G)的值越大,该分子结构稳定性越低。 ( √ )
二、DNA的复制 1.对DNA的复制的推测及证据: (1)方式推测: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DNA复制方式为 _半__保__留__复__制__。也有人提出_全__保__留__复__制__的假说。 (2)实验证据。 ①实验方法:_同__位__素__标__记__技__术__和离心技术。 ②实验原理: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大,含14N的双链DNA密度小,一条链含14N、 一条链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居中。 ③实验假设:_D_N__A_以__半__保__留__的__方__式__复__制__。 ④实验预期:离心后应出现3条DNA带。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为15N标记的 亲代双链DNA;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的子代双 链DNA;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加固训练·拔高】
1.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5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 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2分子磷酸相连 D.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
高二生物必修二双项细目表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知识点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及分离定律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孟德尔遗传试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细胞的减数分裂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动物过程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基因的概念 DNA分子的复制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级意义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应用 举例说明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和诱 诱变育种的优点和不足 杂交育种的过程 变育种 杂交育种的优点和不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容与检测双向细目表 教学要求 命题形式 了解 理解(掌握) 综合应用 选择 填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命题难度 低 中 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年高考生物课本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必修二《遗传与进化》重点句第一章遗传因子的辨认出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拆分: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发生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拆分定律的实质就是:在有丝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拆分,等位基因分离,分别步入两个相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整体表现出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共同组成叫做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7.有丝分裂就是展开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明朗生殖细胞时,展开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细胞分裂。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激活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有丝分裂的结果就是,明朗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增加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只构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构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接合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通常都相同,一条源自父方,一条去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接合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所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出现交叉交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就可以从母亲那里响起,以后就可以托付给女儿,叫做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4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D.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只加S型细菌的DNA比加入等量DNA和蛋 白质混合物的转化效率要高
【解析】 格里菲斯的实验仅证明了S型细菌内存在促成转化的转 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可将R型细菌转化,但没有 证明R型细菌的DNA可使S型细菌转化,A错误;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 外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的基因组成发生改变并使 其具有荚膜,B正确;给小鼠注入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混合 物后,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并导致小鼠死亡,C正确;DNA纯度越 高,转化效率越高,D正确。
专题四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考纲导向·明目标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考纲导向·明目标
课标要求
考查方向
1.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
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 菌实验的过程、原理、方法及其拓展
因在RNA分子上
2.借助同位素标记法,考查DNA的结
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碱基 构与复制
3.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当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的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 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仍然 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图)。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 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请分析原因。
提示: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 越 多 , DNA 碱 基 序 列 的 一 致 性 越 高,说明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 DNA碱基序列发生的变化越小,因 此亲缘关系越近。
【解析】 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不 能将噬菌体放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 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半 保留复制的特点,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 数具有放射性,B正确;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若保温时 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来得及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会分布在上清液 中,这样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也有一定的放射性,C正确;要达到实验 目的,还要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进行对照,D正确。
必修2 第二单元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第二单元基因的本质与表达第一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动漫演示更形象见课件光盘](1)实验过程及结果:(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
2.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1)实验过程及结果:(2)结论: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并产生稳定遗传的物质。
知识点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动漫演示更形象见课件光盘]1.噬菌体结构2.实验过程及结果 (1)标记噬菌体:⎭⎪⎪⎬⎪⎪⎫⎭⎬⎫含35S 的细菌培养基 +――→培养 含35S 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32P 的细菌培养基――→培养含32P 的大肠杆菌+噬菌体 (2)侵染细菌:[巧学助记] 噬菌体增殖的“一、二、三、四”知识点三 连线表示生物类型与遗传物质种类的关系一、理解运用能力1.判断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叙述的正误。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卷T2D改编)(×)(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4·南京模拟T4A)(×)(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2014·大连模拟T3B)(√)(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其遗传作用(2009·广东高考T9C改编)(√)2.判断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叙述的正误。
(1)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2013·海南卷T13A)(×)(2)DNA和R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2013·海南卷T13C)(×)(3)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2013·海南卷T13D)(√)(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苏卷T2B)(√)(5)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江苏卷T12A)(×)(6)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011·江苏卷T12D)(×)(7)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卷T2B)(×)(8)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2011·江苏卷T12D)(√)二、读图析图能力据T2噬菌体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标记噬菌体时,为什么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能否用14C、18O等元素标记?答案:P只存在于DNA,S只存在于蛋白质;因为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C、H、O、N等元素,故不能标记C、O等元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微专题五 基因本质的相关题型突破 基因的本质
例6 如果把人的精原细胞核中的46个DNA分子用15N标记,此细胞在不含15N的环境
中依次经过1次有丝分裂和1次减数分裂,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有92条
B.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有92个 C.在减数分裂Ⅱ中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放射性的DNA分子是46个
解析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所以离心后, 理论上,b和c中不应具有放射性,A正确;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经搅 拌后与细菌分开,所以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搅拌不充分,B错误; 实验中c含有放射性与③过程中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有关,C错误; 该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并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1.DNA分子数 (1)子代DNA分子数=2n个。 (2)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个。 (3)不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n-2)个。
2.脱氧核苷酸链数 (1)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 n+1条。 (2)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2条。 (3)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1)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 总数为m·(2n-1)个。 (2)第n次复制需该脱氧核苷酸数=m·2n-1个。
D.形成的8个精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最少占25%
解析 精原细胞中每个DNA分子都有15N,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可知,有丝分裂后期
产生的92个DNA分子都有15N,A正确;
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个DNA都有放射性,但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试卷姓名班级座位号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细菌内的蛋白质C.噬菌体的DNA分子D.细菌内的DNA分子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中()A.含35SB.含32PC.含35S和32PD.不含35S和32P8.DNA完全水解(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四种脱氧核苷酸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9.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胞嘧啶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尿嘧啶10.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任一条链中A=T,C=GB.每个碱基分子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C.每个磷酸分子都直接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D.DNA分子两条链上的A与T通过氢键相连11面是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12. DNA分子中,两条链上排列顺序不变的是()A.碱基对排列B.四种脱氧核苷酸C.脱氧核糖和磷酸D.碱基和磷酸13.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 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 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4 000和900B.4 000和1 800C.8 000和1 800D.8 000和3 60014.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15.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完全被标记的DNA分子,在无放射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所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放射性状况如何()A.两个DNA分子有放射性,两个DNA分子无放射性B.均有放射性C.两条链中的半条具有放射性D.两条链中的一条具有放射性16.一个双链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3次自我复制,在第四代DNA 分子中,含有几条第一代脱氧核苷酸的长链()A.2B.4C.8D.161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正确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④②⑤18.实验室内要模拟DNA复制过程,所需的一组条件相对合适的是①有关的酶②能量③DNA模板④脱氧核苷酸⑤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⑥适宜的光照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9.如图所示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a链中(A+T)/(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20.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2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以及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A.1/2,1/4B.1/4,1/4C.1/4,1/8D.1/2,1/821.某双链DNA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2%,则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A.11%B.22%C.28%D.44%22.DNA的一条单链中(A+G)/(T+C)=0.4。
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为A.0.4、0.6B.2.5、1.0C.0.4、0.4D.0.6、1.023.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24.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中,可因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A.4120种B.1204种C.460种D.260种25. 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过程中。
A.复制B.转录C.翻译D.复制和转录26. 果蝇的遗传物质由()种核苷酸组成A.2B.4C.5D.827.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出多少种多少个mRNA分子()A.一种一个B.一种多个C.多种多个D.无数种无数个28..已知一段信使RNA上有12个A和G,该信使RNA上共有30个碱基,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应有C和T()A.12个B.18个C.24个D.30个29.中心法则是指()A.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B.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和表达过程C.DNA复制以及转录和逆转录的过程D.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的传递过程30. .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不包括()①DNA复制②RNA复制③转录④逆转录⑤翻译A.①②B.②④C.①⑤D.③⑤二.填空题(40分)1(6分).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均为能感染烟叶使之出现感染斑的RNA病毒,都可因苯酚的处理而发生RNA与蛋白质的分离,由于亲缘关系很近,两者能重组,其RNA和蛋白质形成杂种“病毒感染烟叶”(下图),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烟叶被不同病毒成分感染图解:ⅠⅡ—Ⅲ—(1)1与2,3与4的结果不同,说明。
?(2)2与4的结果不同,说明。
?(3)图中5被杂交病毒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来自,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由提供。
? (4)图中6被杂交病毒感染后,繁殖出的子代病毒将具有来自的RNA和来自的蛋白质。
?.2.(10分)如右图是DNA分子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1]表示过程,需要酶的作用。
?(2)图中的[2]过程表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的碱基的,参与配对的物质是游离在周围的。
?(3)分析DNA复制过程所需条件应是:场所一般在内;模板是,原料是;酶需要、等;能量由提供。
?3.(10分)请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写下图中号码所示物质或结构的名称或简写:①②③④?(2)图中恰好位于④内的三个氨基酸分别是(查密码子表)。
?(3)合成②的过程在遗传学上叫做。
?②进入细胞质后,与[]结合起来,在④内发生的过程叫做。
?(4)储存在分子中的遗传信息最终传递给分子,并通过代谢得以表达。
?4.(9分)上图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和。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5.(5分)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用序号表示)。
(1)图甲是DNA片段的结构,图乙是DNA片段的结构。
(2)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3]、[4]、[6]中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长链是由和交替连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