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与孙权劝学的异同
对比《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作文
对比《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作文题目:对比《孙权劀学》和《伤仲永》大家好,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两篇古代名作《孙权劝学》和《伤仲永》。
首先说说《孙权劝学》吧!这篇文章是三国时代著名将军孙权写给他的儿子学习的。
孙权说:"少年老学老于年,勤学如炬勿生残。
"意思是小时候要多读书学习知识,勤奋好学就像火把一样发亮。
还说当年他祖父孙Strategy虽然很有学问,但因为疏于教导儿子,导致儿子们都缺乏才学。
所以孙权特别叮嘱儿子要刻苦用功,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再说说《伤仲永》吧!这是两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张衡写的。
张衡非常感慨他的好朋友仲永死得太早太可惜了。
文章写道:"曷云吾徒,扶余知命。
惓惓我念,悲夫仲永。
"意思是我这个徒弟还好命不错,但我深深地想念痛惜我的知心好友仲永啊。
文中还生动地形容了仲永生前那悲哀凄凉的经历。
虽然文章内容令人伤心,但写得非常感人动人。
总的来说,《孙权劀学》是耳提面命要好好学习的忠告,而《伤仲永》则是对挚友逝世的深切哀悼。
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一个是家书一个是祭文,但都流露出作者的真挚情感。
我们应该从中学习孙权那种重视教育的高尚情操,也要像张衡那样能够怀念挚友、诚挚友谊。
以上就是我对这两篇名作的一些简单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谢谢大家!篇2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两篇古文,一篇是孙权写的《孙权劝学》,另一篇是曹植写的《伤仲永》。
听起来好高深哦!不过别怕,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搞懂的。
首先说说《孙权劝学》吧。
这篇文章是孙权写给他弟弟孙桓的,想让他好好读书。
孙权说读书真的超级重要,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很聪明。
要是不读书的话,就会变成"盲生"、"瞽驽"哦!听起来好可怕吧!不过孙权也鼓励孙桓说,只要肯下功夫读书,就一定能成为很优秀的人。
接下来说说《伤仲永》。
这篇文章是曹植写给他好朋友仲永的。
(完整版)伤仲永与孙权劝学比较阅读
【答案】
5.余闻之也/久 非复/吴下阿蒙
7.相当,符合 牵,拉 重新
8.⑴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⑵
9.示例一:吕蒙读书 乙文主要讲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勉下发愤读书、长进才略的故事。
乙文主要是从鲁肃的角度阐释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道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①余 闻 之 也 久 ②非 复 吴 下 阿 蒙
6.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之 何陋之有 B.稍稍宾客其父 窥镜,谓其妻曰
与孙权劝学 比较阅读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9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C.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 D.结友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③即更刮目相待 更:
8.翻译。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9.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伤仲永与孙权劝学比较
伤仲永与孙权劝学比较引言伤仲永和孙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位劝学名人,他们分别生活于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但都以自身的劝学之道影响了后世。
本文将对伤仲永和孙权的劝学思想进行比较,探讨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伤仲永的劝学思想伤仲永,字子车,生活在东汉末年。
他是一位重视教育和学习的思想家,尤其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伤仲永的劝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训友传》中。
伤仲永认为学习应该以修养为基础,他强调人的修养和品德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扩展自己的胸怀和人格。
在《训友传》中,他写道:“学问者,不独是使心通首脑,详使行体正。
”这句话表达了他把学问和品德的结合看作学习的重要目标。
伤仲永还强调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他认为学习应该虚心向前,接受各种观点和意见,并且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思想。
在《训友传》中,他写道:“口头言学,言不及义。
深思酌字,字句皆是。
”这句话揭示了他对于学习过程的要求,即要通过深思熟虑来理解和领悟知识。
总结来说,伤仲永的劝学思想强调修养、品德和方法,他认为学习是一种全面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孙权的劝学思想孙权,字仲谋,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他是一位重视教育和文化的统治者,致力于提倡和推动学术研究。
孙权的劝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治国方略和著作《散曲》中。
孙权强调学问的重要性,并认为学习可以提升人的智慧和才干。
他在《散曲》中写道:“知者不惑,闇者不明。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学问的看法,即通过学习可以增长人的见识和开拓思维。
孙权还注重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他主张多读书,多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他在《散曲》中写道:“至诚述论,开人心隅。
”这句话揭示了他通过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总体而言,孙权的劝学思想关注智慧和学问的提升,他强调通过大量阅读和与他人交流来实现这一目标。
伤仲永与孙权劝学思想的比较伤仲永和孙权的劝学思想虽然有些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5篇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5篇摘要:一、引言二、孙权劝学的背景与意义三、对比阅读文章概述1.《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对比2.《孙权劝学》与《送东阳马生序》的对比3.《孙权劝学》与《咏雪》的对比4.《孙权劝学》与《桃花源记》的对比5.《孙权劝学》与《岳阳楼记》的对比四、总结与启示正文:【引言】孙权劝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故事,记录了孙权对于学习的重视和劝勉士人学习的事迹。
通过对比阅读其他经典文章,本文旨在深入挖掘孙权劝学的内涵,为现代教育提供启示。
【孙权劝学的背景与意义】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孙权身为吴国君主,不仅关注国家政治军事,还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他亲自劝勉吕蒙学习,使吕蒙成为一代名将。
孙权劝学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劝学的典范。
【对比阅读文章概述】1.《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对比《伤仲永》讲述了方仲永从小聪明过人,但由于家庭和教育的原因,最终才华耗尽的故事。
与孙权劝学相比,《伤仲永》强调了家庭教育和环境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2.《孙权劝学》与《送东阳马生序》的对比《送东阳马生序》描述了马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最后在友人的资助下重新上学的故事。
这篇文章与孙权劝学一样,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更突出了社会对教育的责任。
3.《孙权劝学》与《咏雪》的对比《咏雪》讲述了谢安与子侄辈咏雪的故事,强调了家庭教育和长辈的引导对晚辈成长的影响。
这与孙权劝学中孙权亲自劝勉吕蒙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
4.《孙权劝学》与《桃花源记》的对比《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与孙权劝学相比,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学习是通往理想境界的途径。
5.《孙权劝学》与《岳阳楼记》的对比《岳阳楼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美景,表达了作者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篇文章与孙权劝学一样,体现了士人报国之志,而学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
【总结与启示】通过对比阅读五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孙权劝学故事的深远影响。
浅议《伤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整合教学
浅议《伤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整合教学浅议《伤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整合教学《孙权劝学》出Z《资治通鉴》,而《伤仲永》则是王安石的作品。
两者有什么关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浅议《伤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整合教学。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议《伤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整合教学摘要:《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若将两文进行比较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使文章的特点更明确,而且会使学生受到更多启发,懂得更多道理。
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远高于天赋,人才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教育有方,开卷有益。
关键词:理解主题;异曲同工;彰显教育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安排了一篇短文《伤仲永》,第三单元安排了另一篇短文《孙权劝学》。
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
若将两文进行比较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使文章的特点更明确,而且会使学生受到更多启发,懂得更多道理。
一、整体把握,理解主题《伤仲永》是通过写仲永从小天资过人,但后来却因为“父利其然也”而“不使学”,最后变成“泯然众人矣”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位“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惋惜之情。
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是与教育有必然关系的。
而《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且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记事简练,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正反相映,异曲同工《伤仲永》写天资聪颖的方仲永因其父贪图眼前小利“不使学”,成人后变得平庸无奇,从反面写学习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写吕蒙接受孙权的劝诫,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正面写学习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两文选材角度,一为反面,一为正面;一是幼年不学、竟无所成,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则叙议结合,借事说理,一则是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全文赏析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全文赏析《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全文赏析《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全文赏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写一个)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伤仲永与孙权劝学的异同
伤仲永与孙权劝学的异同两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竟无所成。
但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伤仲永》是通过写仲永从小天资过人,但后来却因为“父利其然也”而不使学,最后变成“泯然众人矣”的事。
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是与教育有必然关系的。
而《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且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写法:《孙权劝学》是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忠永》则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试题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相同点答:二者相同点都是有关学习的事情。
不同点是:《孙权劝学》通过孙权的教导,吕蒙努力求学,最终成为饱学之士,令人刮目相看。
而《伤仲永》写的是方仲永后天不努力学习,虽然聪明,最后却一事无成。
两者对比,可看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勉励我们要努力学习。
不同点答: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有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此外两文的写法也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三、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5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见往事耳③及鲁肃过寻阳④即更刮目相待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教学实录
《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教学实录
《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教学实录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两篇文言短文,一篇是伤仲永,作者王安石,一篇是《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打出幻灯片,出示教学目标)
教师:学习本课,我们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积累隶”书”文理”扳”自”于”等文言词语,初步理解利其然也”等意动用法
2.了解中国古代关于学习”的两则故事,把握仲永从神童变为普通人的过程及原因。
3.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学”的重要意义。
教师:上节课我们将导学案发给同学们,也给同学们流出一节课的时间预习。
本节课,我们就来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我们班有六组同学,我们看那组同学发言积极,给本组争光添彩,每发言一次加一分。
展示完后,我们来一次小测验,对同学们课文字词句的掌握情况进行一次检测。
《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一)课内阅读理解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写一个)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3)蒙辞以军中多务 (4)及鲁肃过寻阳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二)课外阅读理解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 B。
盲臣安敢戏君乎C。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
及鲁肅过寻阳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9、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
(不超过五个字)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案: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对比阅读
《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9题。
(16分)(甲)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①余闻之也久②非复吴下阿蒙6.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忽啼求之何陋之有B.稍稍宾客其父窥镜,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D.结友而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3分)①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③即更刮目相待更:8.翻译。
(5分)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分)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分)9.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3分)作文: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无可避免地一天天长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阳光,也有躲闪不及的风雨。
但请相信,它们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幸福宁静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失败彷徨的苦痛,让我们懂得坚强。
未来生活就这样在成长中一一展现它的奇妙远景。
在你十四、五岁的年纪里,一定有一些事、一些人;一抹微笑、一个拥抱;抑或是……永远地刻在了你的记忆中,对你的成长起着非凡的作用。
对比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写一篇作文500
对比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写一篇作文500
哎,说起学习这事儿,咱们不妨拿“孙权劝学”跟“伤仲永”这两个
故事来摆一摆龙门阵。
想当年,孙权那个大佬,他手下有个叫吕蒙的将军,武艺高强,但就
是不咋爱读书。
孙权一看,这哪行哦,就找他谈心:“蒙啊,你现在手握
重兵,可不能光有武力没文化,得多读点书,长长见识。
”吕蒙一听,心
里头可能还犯嘀咕:“我一个粗人,读啥子书嘛。
”但孙权一番话下来,
说得他心服口服,最后吕蒙还真就拿起书本,勤学不辍,成了文武双全的
人才。
这告诉我们,学习不分早晚,只要有心,啥时候都不迟。
再转头看看“伤仲永”,那娃儿小时候聪明得不得了,五岁就能作诗,乡里乡亲的都夸他是神童。
结果呢,他老爹一看这娃子有天赋,就天天带
着他到处炫耀,赚钱,愣是没让他继续学习。
慢慢地,仲永那点子聪明劲
儿就被耗光了,长大后变得跟普通人没啥两样,甚至还不如。
这事儿,让
人心里头那个惋惜啊!它告诉我们,天赋再高,不持续学习,不努力,最
后也是白搭。
所以说,学习这事儿,就跟咱们四川人吃火锅一样,得持续加热,越
吃越有味儿。
孙权劝学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学习能改变命运,提升自我;而伤仲永的悲剧,则是提醒我们,再好的天赋,也经不起荒废。
咱们啊,不管现在咋样,都得保持学习的热情,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在
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孙权劝学》阅读学习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由是:“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旧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念书,自认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就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 。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吃惊、敬重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文末的“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原文)更进一步说了然这一点。
4、文中能够提炼的一个成语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二、解说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却;3、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大略地阅读;5、见旧事耳见:认识6、蒙乃使就学乃:于是,就;7、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华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待刮擦;三.1 、文中最突出的描绘方法是什么?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绘。
2、本文所揭露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迪?答:我的启迪是: 1、开卷有利,只需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我们要以开放的目光对待他人。
3. 成语:刮目相待(看):指他人已有明显进步,不可以再用老目光来对待。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问尚浅。
4.通假字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四、课文理解1.为何“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由于状况是在不停变化,人也在不停变化,不可以拿老目光对待人。
要用发展的目光对待人和事。
要预计到他人的进步。
2.鲁肃赞誉吕蒙的语句“卿今者才略 , 非复吴下阿蒙”是什么描绘?有何作用?侧面描绘,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就学,学有所成。
3.吕蒙的变化给人的启迪(1)要想让人刮目相待,必定要自己擅长学习,并学有所成。
虚心听取他人正确的建议。
(2)一个人即便基础差只需态度正直勤苦努力就能学到东西,提升水平。
4.孙权如何劝告吕蒙的先一语破的,指出学的必需性“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 ,接着言传身教,证明学的可能性“孤常念书自认为大有好处”,让吕蒙没法推却,“乃始就学”。
文言文《伤仲永》《孙权劝学》
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lì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yì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mǐn)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fú)/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yē)?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一、重点字词: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3、父异焉(异:对……感到诧异)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
孙权劝学翻译(含习题)
孙权劝学1、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3、人物: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当初。
谓:对……说。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以:用务:事务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岂:难道。
为:成为。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邪:通耶,语气词,吗。
但:只。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若:比得上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乃:于是,就。
就: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军中事务,非常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更:重新。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之:主谓之别,不译。
见事:认清事物。
遂:于是,就。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了,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于是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三、重点词1、通假字邪(yé):通“耶”,语气词,吗2、一词多义当:①但当涉猎(应当)②当涂掌事(掌管)见:①见往事耳(了解)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即:①即更刮目相待(就)②即书诗四句(立即)3、古今异义①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伤仲永与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伤仲永》和《孙权劝学》阅读理解(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9题。
(16分)(甲)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①余闻之也久②非复吴下阿蒙6.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忽啼求之何陋之有B.稍稍宾客其父窥镜,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D.结友而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3分)①不能称前时之闻称: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③即更刮目相待更:8.翻译。
(5分)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分)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分)9.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6至第10题伤仲永[宋]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孙权劝学读后感
孙权劝学读后感《孙权劝学》读后感周慧敏在七年下册的语文书中,我们学习了两篇相反的文章《伤仲永》与《孙权劝学》。
《伤仲永》主要讲:方仲永是一个天资聪明的孩子。
他拥有超出常人的天赋,七岁所作的诗被全县秀才称赞。
然而急功近利的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于是,仲永的天赋一天天消磨,最终泯然众人矣。
《孙权劝学》讲的完全相反。
吕蒙是吴国大将,但是他却不想学习但孙权想重用这个人才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是不是只是想让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听了孙权的话,蒙乃始就学鲁肃到浔阳时与他谈论时夸奖他卿今才略非服吴下阿蒙!而吕蒙回调侃他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方仲永和吕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方仲永天资聪明却缺乏后天的教育。
而吕蒙因为后天的努力奋斗,超越了人生,突破了自己。
读了这两篇文章我懂了:决定人一生的不仅仅只有天资学赋。
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勤奋和努力。
先天得的,只能算是起点,而后天的奋斗却决定人生的超越。
孙权劝学读后感读了孙权劝吕蒙读书,我想到了开卷有益,只要读书就会有所收益。
鲁迅曾经说过:我自读书以来,就相信开卷有益这句实在话,因为不论什么书,都有他的道理,有他的事实,看书总能增广些知识。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也开卷读书,增长了不少的知识,最终与谋士鲁肃结为朋友。
无需争辩,这就是开卷的功劳。
开卷到底有没有益,不只从吕蒙这一个例子总结出来。
我想让事实说话。
古今中外,哪一个卓有成效的人不曾千万次开卷?正是因为开卷读书,他们成名成家,成就非凡。
孔子读书破万卷,还留下了韦编三绝的故事,令后人称赞,编写修订了《诗》与《书》;司马迁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史官,他自然饱读诗书,写成了《史记》,彪炳千秋;曹操行军打仗途中手不忍释卷;李白读书破万卷,斗酒诗百篇,篇篇是佳作;朱元璋出身赤贫,从军后,一面学打仗一面勤读书;乾隆皇帝处理国政之余,日日读书不辍,写下了几千首的佳句名篇;鲁迅、郭沫若读书破万卷,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毛主席一辈子喜爱读书,写下了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诗词,成为了一代伟人,甚至在生命最后几日,自己无法读书的时候仍要别人读书给他听这就是伟人和常人的差距了,伟人都明白自己缺少什么要干什么,认为自己只有多读书才能充实和提高自己;常人却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缺少目标和诉求也就失去了读书的动力。
《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答案
《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答案《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仲永与孙权劝学的异同
两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竟无所成。
但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伤仲永》是通过写仲永从小天资过人,但后来却因为“父利其然也”而不使学,最后变成“泯然众人矣”的事。
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是与教育有必然关系的。
而《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且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写法:《孙权劝学》是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忠永》则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试题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
相同点
答:二者相同点都是有关学习的事情。
不同点是:《孙权劝学》通过孙权的教导,吕蒙努力求学,最终成为饱学之士,令人刮目相看。
而《伤仲永》写的是方仲永后天不努力学习,虽然聪明,最后却一事无成。
两者对比,可看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勉励我们要努力学习。
不同点
答: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有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此外两文的写法也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三、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5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见往事
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④即更刮目相
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的关
联:、。
4.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
权:
吕
蒙:
鲁
肃:
5.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
写作经验
谈:
四、阅读《伤仲永》,回答1~6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世隶耕②指物作诗立就
③稍稍宾客其父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我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理
解:
5.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眼中的方
父:
我最想对他
说:
6.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语文活动课上,老师让你组织一场即兴演讲,题目是“由方仲永所想到的”。
你就为自己设计一个简短的导入语吧!
我的开场
白:
②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有关勤奋好学的成
语:、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