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我思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金匮要略》水气病治法
《金匮要略》水气病治法水气病,是指脏腑功能失调,津液运行障碍,致使水湿停聚,泛溢人体各部而形成以水肿为主症的疾病,亦即水肿病。
“水气”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将水气病专篇论述,并创立了一套相应的方剂。
仲景对水气病有三种分类方法,一种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五种类型,第二种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和肾水五种,还有一种分为水分、气分、血分三类。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仲景讨论了水气病的发病机理,论述了水气病的辨证论治,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仅从治法角度,对《金匮要略》水气病的治法特点探析如下:1利小便《水气病篇》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
”一般水气病患者,若见腰以下肿,因腰以下为阴,属里,水湿之邪在里在下,故用利小便法,使水湿通过小便而排出。
利小便虽然是治疗水气病的很重要的方法,但是《水气病篇》中却没有使用单纯利小便的方剂,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辩证,利小便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水气病篇》27条指出:“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此乃水湿停聚,湿热内壅,阳气阻隔,不达四肢所致的手足厥冷,故治疗用蒲灰散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小便通利,水肿消除,厥冷之症得以解除。
体现了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
2 发汗《水气病篇》有“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若见腰以上肿,因腰以上为阳,属表,水湿之邪在表在上,故用发汗法,使水湿通过汗液而散除。
发汗所治之水气病,是由外感邪气侵袭上焦肺卫,肺卫郁闭,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气不行,留滞而泛溢肌肤所致,故主要用于治疗风水,皮水也可用之。
发汗能宣通肺气,肺气得以宣通,则水道通调,小便也就会由此而通畅,这就是“提壶揭盖”法的集中体现。
《水气病篇》22条指出:“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腹痛加芍药。
”此处为水泛肌表,表卫气虚不固所致的风水病,故治疗用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利水除湿,本方仍属发汗之剂,是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的基础上使卫阳振奋、风水顺势得以解除。
温病学 背诵条文
《温病学》背诵条文叶天士《温热论》一、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8)二、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不尔,风夹湿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篜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三、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当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如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燥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四、邪留三焦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五、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五苓散配伍特点: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方中轻用“ 桂枝”,重用“泽泻”,中用“猪苓”、“茯苓”、“白术” 。
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
叶氏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治疗温热病, 救阴与通阳是最常用的方法, 也常成为治疗温热病的关键。
“通阳”可以理解为通阳气,也就是通津液,水要是动起来,气就动起来,自然而然就“通阳”了。
由此可以引申到为气与水的关系,气能行水,气亦能随水行,临床上出现气或水的疾患时,注意兼顾二者的治疗。
如宋仁甫曰:“阳虚者,本多痰湿,受寒湿非姜、附、术、苓不能去。
”卢红蓉等认为,通阳不在温补而在祛湿,通阳离不开温药,而温药使用的目的在于通调气机,利小便使邪有出路是通阳的方法之一。
《黄帝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所藏者小便,小便情况就受气化支配,而又影响着气化,所以利小便是调气化的一个手段。
1 原文釋義在這句名言的段落中,作者主要闡述的是濕熱類溫病的辯証要點,及濕熱致病的特殊性、地方性、病變機理和治療原則。
文中耐人尋味之處有「熱病救陰尤易,通陽最難,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溫病據病因病機及體質的特點,往往決定其性易耗傷人體津液,因此治療中清熱保津是基本原則,應用滋陰之法施治於溫病乃屬正治。
故熱去津存自然容易,通常即可思忖得到。
所以葉氏感歎「熱病救陰尤易」。
然文中所論之通陽法,只適用於溫病中屬濕熱類性質或溫病挾濕的疾病。
此類病邪性質乃屬濕熱留連,熱處濕中,如油入面,難解難分,故治療不易。
對這類濕熱交織的溫病,治療中通陽尤須注意。
若不通陽則濕阻氣機,郁熱內伏,熱不能達外;而要通陽言必與溫熱藥相關。
然性溫之品能治濕亦能助熱,對熱邪乃起「抱薪救火」之弊端;倘若不用溫性藥改用寒性藥治療,又有礙濕邪宣洩;故此時用寒用熱皆棘手,同時不能過用苦燥化濕,否則傷陰耗液加重;因此臨床須據具體情況或宣陽、苦溫、甘淡適當配用,且不可求速,故葉氏云「通陽最難」。
通阳不在温、在于利小便
试析“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中医内科学2010级研究生2班杨昆【摘要】综合历代医家对湿温病诊治的认识,分析了利小便通阳法在温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把通阳法在治疗湿温病和杂病中的用法相鉴别【关键词】温温通阳利小便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香岩《温热论》。
其原文是:“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的治疗湿温病的大法,其意义深奥,”湿温病用通阳之法,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膀胱而去,阴霾湿浊之邪既消则热邪自透,笔者对此有一些看法,试论述如下:1.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护阳气,湿胜则阳微也”。
说明湿邪害人,首先便是损人阳气,。
阳气既伤,则必畏寒,仲景尝云:湿家,下之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背覆向火”叶天士指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
此乃湿邪困滞,阳气不得宣达于表之故,与伤寒之寒邪束表不同。
1.2 《内经》云,“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郁于上,致“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则头重如裹,,耳闷不聪,湿为阴邪,其性趋下易阻下焦,致小便不利,或湿困筋肉则痹,,故叶氏说“湿邪害人最广”。
湿邪腻浊,易于胶结,湿热之偏重,化燥化热,。
而若一旦化热,则“湿热薰蒸,将成痰蚀蒙蔽心包”“脾湿胃热,郁极化风”。
或“湿邪气聚,与答气相搏”而为“脾瘅病”,。
变证最多,用药较难,《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湿邪所胜,平以苦淡,佐以酸辛,苦燥之,以淡泄之”。
这为湿病治疗奠定了基本原则,。
1.3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法.则是湿病,尤其是湿温病的关键治法,,正如刘河问所言:“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这是湿病通阳之主法,其渊源有自《伤寒论》,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小便不利者”。
并说“小便利则愈”。
结合《伤寒论》探讨“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结合《伤寒论》探讨“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本文结合《伤寒论》中阴阳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认为《伤寒论》中阳的含义包含津液。
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正是得自仲景之法,而更适宜应用于湿热证,体现了叶氏师古而不泥古、遵经方之法、灵活化裁的思想,为学习并灵活运用经方思想提供借鉴。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d,organizde,and summarized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yin and yang in Shang Han Lun,holding the idea that Zhongyang in Shang Han Lun contains fluid. YE Tian-shi’s “Tong Yang Bu Zai Wen Er Zai Li Xiao Bian” is derived from Zhong jing method,and is more suitable to be used in damp-heat syndromes,reflecting that YE Tian-shi is not confined to traditional methods,but follows traditional prescriptions and flexible thoughts,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learning and flexibly applying prescription ideas.Key words:Tong Yang;Li Xiao Bian;fluid;Shang Han Lun《外感温热篇》“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叶天士治疗外感湿热病的基本原则。
后世医家常拘泥于温病学体系,将其理解为治疗湿温不可温补而在于温通阳气以利小便。
殊不知,叶天士不仅以温病见长,且对仲景学说见解深刻,更对伤寒之理法研究有极高深的造诣。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探析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探析唐日林;冯晓旭;张光荣【摘要】“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叶天士针对温病中的湿热病提出的治疗大法.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5方面来理解:其一,因湿邪易遏阳气即成“阳遏”之证,故治求通阳;其二,因湿热病热湿相合、湿遏热蕴,此时的“阳微”多为假象,故不可妄用温热之药;其三,“而在利小便”是因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小便”为治湿大法;其四,“在利小便”并非指仅利小便,汗、吐、下等法均可酌情应用,中心思想为“给邪以出路”;其五,“不在温”是说不应轻易用温热之药,非指绝对不可用温药,若确系阳气不足则应于方中加入姜附等温阳之品以助阳除湿,“随证治之”方可应临床之万变.【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5)006【总页数】2页(P858-859)【关键词】通阳;温阳;利小便;湿邪【作者】唐日林;冯晓旭;张光荣【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南昌 330009;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11 对“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理解“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天士的《温热论》:“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1]”陈光淞明确指出“上第六节(本节)盖专为湿温而发。
[2]”温病类型虽多,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等,但就其病变性质而论,可概括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类。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是针对湿热病而提出的治疗大法。
陈光淞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盖此语专属湿温,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混,遂成蒙闭,斯时不开,则热不由达,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
[2]”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5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治疗大法。
其一,通,即通达,畅通之意;通阳,即让阳气运行输布畅通顺达。
论“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_冯珂
FENG Ke (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Shandong,China)
Abstract: Activating Yang without warming but by promoting urination,is a major principle in treating damp-warm disease. Pathogenic dampness is the dominant factor of damp-warm disease. The meaning of activating yang is dredging yang,which is for treating the syndromes of damp obstruction of qi activity and interior stagnation of yang-qi. Without warming does not refer to the method of warming and reinforcing,but warming and dredging. Promoting urination is a therapeutic purpose instead of eliminating dampness with herbs of bland and sweet taste. In order to promoting urination,we need dredging functional activity of qi and resolving dampness. In the process of dredging functional activity of qi,the function of Zang and Fu organs recover,the restoration of Zang and Fu organs are strengthened.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locations and organs,the treatments of damp-warm disease include dispersing and descending pulmonary qi,regulating middle energizer,dredging the upper and lower,activating qi to dredge intestines,the purpose is to recover the activity of lung,spleen and stomach,colon,bladder;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Zang and Fu organs.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叶天士《温热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虽寥寥十字却道出了湿温病的病变主要症结及要领,湿温病是指由湿热病邪引起的一种热病,湿热病邪有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易于困遏清阳、阻滞气机,病势缠绵传变较慢等致病特点,叶氏在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在他自己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阳在利小便这一治则,这对后世及我们现在,治疗湿温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湿温病的湿是有内外湿邪相合而成,外湿是从外界感受而生的,内湿多有脾胃失建自内而生,凡是嗜好饮酒的人,大多湿邪蕴藏于里,一旦再受外湿,则必内外结合成湿温病,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湿土之气同类相照,故湿邪为病多以中焦脾胃为重心,而温为热邪,湿属于阴,湿热互结,其性粘腻难解,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炙,造成阻遏清阳之势,若此时不开,则热不清,湿不化,如以温除湿,必助邪热,如以寒凉清热,有助湿成浊,以至于越清邪越甚,故治疗湿热之症只有用河间的分消宣化之法,通利小便,使弥漫于三焦的阴霾之湿热之邪气从膀胱而去,若阴霾重浊之邪即消,那阳气就通了,病就痊愈了,而阳气的通和不通,可以从小便的利和不利来判断,若小便利则阳气通,邪有去路,病易愈,小便不利,阳气不通,那可以加重利小便的药物如可以选芳香利湿的药物,如厚朴,佩兰,香薷,白寇仁等,这样阳气通了,开降有序,气化有权,病就可以治愈了,例如:阿xx,男,32岁,病历号是010234,病程5天左右,于2011年7月20日由于天气炎热,在天地干农活回家以后饮凉水500毫升左右,于第二日晨起出现头重如裹、身热不甚,T:38℃自认为是感冒了,口服感冒药物没有好转,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仍然没有好转,于第5日转入我院治疗,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住我科,入院时主要是发热,T:39.5℃左右,身重肢卷,头晕如裹,恶心,舌苔白腻,脉濡滑,大便溏稀,小便混浊,T:39.5℃,P:85次∕分,R:21次∕分,BP:120∕70mmg,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伤寒论》通阳法治疗功能性阳痿举隅
《伤寒论》通阳法治疗功能性阳痿举隅近年来,阳痿的发病有逐年增加和日益年轻化的趋势。
中青年阳痿患者中绝大多数是功能性阳痿,阳郁是中青年功能性阳痿发病的主要原因,应以通阳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笔者运用《伤寒论》通阳法治疗中青年功能性阳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通过3个治疗功能性阳痿的具体实例和体验,阐明了如何运用《伤寒论》通阳法来治疗中青年功能性阳痿,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伤寒论》通阳法必将更加广泛的运用于临床。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性交[1]。
ED也称阳痿,阳痿是中医和西医通用的病名,是男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笔者多年来研究并运用《伤寒论》通阳法治疗中青年功能性阳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 发表通阳治痿男,26岁,农民。
2008年11月25日初诊。
患者婚后半年余,因勃起不坚,阳事不遂,夫妻反目。
曾在多地医院就诊,不仅无效,反致阳事不举益重,并伴口舌生疮,心烦易怒,纳呆目眩等症。
查前案,因患者腰痛酸楚无力,多数作肾虚论治,予以温肾壮阳之品,甚至给予甲基睾丸素治疗。
细观患者身形瘦弱,面色痿黄,舌红苔薄黄,脉细而沉缓。
自述畏寒肢冷,周身酸楚,口渴心烦,小便黄赤。
详询病史,自述在外打工不易,居无定所,条件简陋,饱受风寒。
遂结合自己多年研究《伤寒论》的经验,辨为寒邪闭表,少阴元阳郁遏,兼有内热。
予以发表通阳,清透郁热。
方选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炙麻黄12 g、细辛6 g、炮附子6 g、柴胡6 g、生石膏30 g,葱3段、生姜5片为引。
嘱其夜里睡前热服,药后饮热粥半碗以助药力,汗后避风寒,忌生冷,戒烟酒。
服药一周,阳事即兴,但举而不坚,畏寒腰痛等症均减。
考虑邪祛正虚,原方加党参15 g,续服两周后,诸症悉除,阳事正常,病愈停药。
按:《伤寒论》以六经分证,六经皆有表证。
表证的主要特征是“恶风寒”,且“恶风寒”往彺与“发热”并见。
《温热论》温病大纲12条文
1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胃,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3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不尔,风夹温热而躁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和,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辨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邪从汗出。
解后卫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大肠也。
亦需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躁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温病条辨》之小便不利浅析
《温病条辨》之小便不利浅析李瑞艳;冯明【摘要】关于小便不利的治法,前人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而吴鞠通认为“温病之小便不通,无膀胱不开证,皆上游热结与肺气不化而然也”,上游指小肠,相对于大肠而言,温热之邪结于小肠,则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职,而出现小便不利及大便异常.“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受温热之邪,则宣化失司,通调失职,从而引起小便不利或水肿等症.因此,对于温病小便不利的治疗应辨证论治,吴氏采用清热化湿及甘苦合化等法,对于临证辨治温病小便不利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7)005【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温病条辨;温热;小便不利;吴鞠通【作者】李瑞艳;冯明【作者单位】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在古医籍中小便不利称为“泾溲不利”“小便难”“关门不利”“癃闭”等,在现代医学中泛指小便量少、排尿困难及小便完全闭塞不通[1]。
关于小便不利的治法,前人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
而《温病条辨·中焦篇》第29条方后注为“大凡小便不通,有责之膀胱不开者,有责之上游结热者,有责之肺气不化者。
温病之小便不通,无膀胱不开证,皆上游热结与肺气不化而然也”[2],表明了吴鞠通对于温热类小便不利的辨治原则。
笔者对《温病条辨》中有关小便不利的条文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吴氏在辨治小便不利时谨守“上游热结”与“肺气不化”,为临床治疗温热类小便不利提供了辨证施治思路。
1.1 小肠与大肠古人云:“饮食入胃下小肠,得气运行则清浊以分,水渗膀胱,谷趋大肠,二便调矣,何泻之有?若气不运化,水谷不分,并入大肠一路,则泻矣。
”小肠受病,其泌别清浊之功能失司,则清浊不分,浊之水谷糟粕走大肠即成泄泻,清之水液不能渗入膀胱而见小便不利。
“上游”原文注为小肠,吴氏谓小肠为“上游”乃相对于大肠而言,“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之上口与胃的幽门相连,下口与大肠的阑门相接,小肠受盛胃中之水谷而泌别清浊,清之水谷精微渗于前,经脾气转输作用输布全身,浊之糟粕水液由此归于大肠,而为大便。
小议“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小议“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句,见于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叶氏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治疗温热病, 救阴与通阳是最常用的方法, 也常成为治疗温热病的关键一一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和决定温热病转归的前途。
关键词:通阳,利小便,五苓散,三仁汤1.从中医圆运动和三焦角度理解:叶天士及其以后的医家都未曾明确指出此语中“阳”是指何处之“阳”,而笔者认为此“阳”乃指三焦气化功能,侧重脾阳。
从中医圆运动的角度观之:大自然气候变化主要由太阳主宰,而阳气之升降浮沉乃万物变化之根本,人乃天地之产物,故变化亦由此出。
肝升肺降,心肾相交则一身气机通畅,而其主宰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即脾胃。
《素问· 天元纪大论》云:“左右者, 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 生成之始终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已而降, 降者谓天, 降已而升, 升者谓地。
天气下降, 气流于地, 地气上升, 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 升降相因, 而变作矣。
” ;又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 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 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具有主持诸气和运行水液的功能。
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如叶天士所言: “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
”故湿热病邪易于弥漫三焦,因此三焦辨证更适于湿热病。
宣上、畅中、渗下是其治法的具体体现。
渗下即分利湿热,亦即利小便,通过利小便使湿热病邪排出体外。
因非阳气不足而为阳气被遏,小便通则水道通,水道通则被阻遏之阳气冲破湿热之阻遏,而能正常履行气化功能,膀胱气化正常,则小便通利,从而有利于中上焦气机的宣畅,则湿热病邪易于祛除。
2.以下选取两则鲍艳举先生的医案进行例证:2.1 四逆案陈某,女,34 岁,2009 年10 月13 日初诊。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论述湿热病治疗原则时指出,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
”我认为准确理解其真正涵义, 对正确指导临床论治是有积极意义的一、通阳法是治疗湿热病之法则通阳一法是叶氏针对外感湿热病, 湿遏气机, 清阳被郁, 三焦不畅而出现的临床见证所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湿热病是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湿热性疾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湿邪弥漫,阻滞气机,阳气不通为主要特点。
湿热病, 湿热合邪是其主要外因,脾虚湿聚, 三焦功能失常为其内因。
湿为阴邪, 其性重浊粘腻, 热为阳邪, 其性蒸腾升散。
湿热相合, 其病机特点是热遏湿中, 湿处热外, 阴中挟阳, 粘腻浊滞, 如油入面, 难解难分, 所以造成病势缠绵, 胶着难解的临床特征。
又因湿浊内停, 弥漫上下表里, 郁而不化, 阻滞气机, 遏伤阳气。
湿热裹结, 合为一体, 湿易伤阳, 热易伤阴, 无形之热依附于有形之湿, 湿不祛则热不得除, 没有湿则热不能独存。
故治湿热之证, 分离湿热是关键, 欲使湿热分消, 祛湿方是较好的方法。
湿属阴性, 得阳则化, 气化则水行。
正如前人谓:“治湿热两感之病, 先必通利气机, 稗气水两畅, 则湿从水化, 庶几湿热无所凝结。
”由此可知, 通阳化气乃治湿热之根本。
切忌湿未化而过早误投寒凉, 因寒则涩而不流, 湿因而凝涩, 甚则冰伏、气机闭塞不通, 故必温而消之。
阳气不通, 气机不畅, 湿邪不祛, 湿不祛则热难清。
简而言之, 论治湿热, 重在治湿, 治湿贵在通阳。
祛湿是通阳的手段,通阳才是根本目的。
二、“通阳”与温阳有原则区别叶氏通阳之法虽对后世治疗水湿之邪为患之证皆有启发, 但主要是针对外感湿热证而设。
故与内伤杂病之阳气损伤之温阳法显然不同。
内伤杂病阳虚诸证, 是根据“虚则补之”之原则, 温补阳气, 针对用药。
如脾肾阳虚之证, 用药如附子、肉桂之类, 良姜、干姜之属。
而“通阳”是用于湿阻气机, 阳郁不畅之证, 所以“通阳”的目的在于“通” , 而不在于“补”。
怎么理解中医所说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怎么理解中医所说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语出自叶天士《外感温热论》,说明了湿温病的治疗原则。
因湿邪腻浊,易于胶结,湿热之偏重,化燥化热,变证最多,用药较难,治疗原则唯以分解,选用淡渗之品通阳利湿,使湿去热孤则病易愈。
而此处通阳法,并非杂病中采用的温热药以温通阳气方法,乃应用渗利药化气利湿,通利小便,使气机宣通,腻化浊消,阳气因而得通。
正如陈光淞所言:“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霾湿浊之气既消,则热邪自透,阳气得通矣。
”此法笔者应用于伤寒杂病或阳虚、或气虚、或脾胃不和、或中气下陷、或枢机不利、或胸痹气逆者等,多因停饮、停湿影响气机运化而致阳气滞郁者,每多见效。
例1周某某,45岁,腹胀腹痛已有2年余,曾经多种检查被诊为“胃肠功能紊乱”,常口服“吗丁啉”、“胃苏冲剂”、“保和丸”等药物。
近1个月来脘腹胀满加剧,喜温喜按,胃中有搌水音,不欲饮水,或热饮不多,或饮入易吐,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舌苔白厚,脉弦滑。
患者曾住院治疗,经用西药、中成药等效果不佳,而寻余诊治。
四诊合参,诊为饮停胃肠、脾胃阳虚。
治法宜温阳健脾,淡渗利水。
方选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减:茯苓、泽泻、桂枝、白术、半夏、附片、乌药、干姜、汉防己、沉香、槟榔等。
服药1月余而愈。
本例为饮证,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故治疗饮证,不仅阳微饮邪不盛者应予温化,无论逐饮、利水、发汗之剂,均需佐以温药,以伸发阳气,同时还配以渗利药,通小便而宣阳气,如本方中的茯苓、泽泻、汉防己就是淡渗、通阳、利小便药物。
例2黄某,32岁,慢性肝炎,GPT反复增高,屡经中西药治疗迁延不愈。
证见:身目微黄,头重身困,口淡不渴,脘腹痞满,恶油腻之物,纳差,腹胀便溏,舌苔厚腻,脉濡缓。
治宜淡渗利尿,清热化浊。
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白术、藿香、蔻仁、猪苓、茯苓、泽泻、枝子、枳壳、神曲、木香、贯众、半夏、大腹皮等。
经治2个月症愈,GPT正常。
四君子汤的三个儿子及延伸思考
四君子汤的三个儿子及延伸思考四君子汤的三个儿子及延伸思考末流郎中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曰:“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其整体较为平和,有益气健脾之功。
凡诸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者宜之。
临床脉象多见虚弱。
张璐在《伤寒绪论》云:“气虚者,补之以甘,参、术、苓、草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德,故为君子“。
中国文人有个什么修炼要求呢?致中和。
所以汪昂在《医方集解》里说,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四君子汤。
四君子的儿子孙子很多,各擅胜场。
异功散、六君子,以前有跟学生说过,故而一笔带过,主要说说其它三个方。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炒薏米、砂仁、莲子、桔梗、大枣组成。
整体局面平和,因其有健脾益气、利湿止泻之力,故可用于脾胃虚弱而有湿者,大便不成形、乏力消瘦者颇宜,因其有湿,故脉来必见濡意。
四君子健脾益气,已然知晓,然而虚人多滞,又用砂仁来行气。
为了提升肺气,强化补土生金功能,又用了桔梗。
桔梗这个药,可使脾中精气上布于肺,使肺气充实,而恢复升降功能。
这就具备了通调三焦水道的作用,有利于祛湿。
茯苓、薏米、扁豆,它们都是健脾利湿的。
这就是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情形。
其作用就是破湿遏脾阳的困局。
其实,湿为邪当去,但是,一味地利湿会伤阴,故健脾利湿的同时,要山药、莲子来补阴。
这就像河边洗衣服的妇女,她们要不断地漂洗,衣服才会干净,滋阴的药正象上游流来的清水,利湿的药象洗涤剂,而洗衣者呢?她的功能类似于健脾益气。
此方,后天王道之方,能较好地调理脾胃。
故腹泻者、羸弱面黄肌瘦者皆有良效。
而久患糖尿病的人,如果气虚,也可以考虑使用。
但是,方中当用红、白、沙、太子诸参,忌用党参。
沈绍功夫子认为,如用党参,恐使血糖升高,友人左加成博士也提到过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之我思
【摘要】清代医家叶香岩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的论点,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关键词】外感温热篇通阳利小便分消走泄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论述湿热病治疗原则时指出,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
”我认为准确理解其真正涵义, 对正确指导临床论治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通阳法是治疗湿热病之法则
通阳一法是叶氏针对外感湿热病, 湿遏气机, 清阳被郁, 三焦不畅而出现的临床见证所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湿热病是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湿热性疾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湿邪弥漫,阻滞气机,阳气不通为主要特点。
湿热病, 湿热合邪是其主要外因,脾虚湿聚, 三焦功能失常为其内因。
湿为阴邪, 其性重浊粘腻, 热为阳邪, 其性蒸腾升散。
湿热相合, 其病机特点是热遏湿中, 湿处热外, 阴中挟阳, 粘腻浊滞, 如油入面, 难解难分, 所以造成病势缠绵, 胶着难解的临床特征。
又因湿浊内停, 弥漫上下表里, 郁而不化, 阻滞气机, 遏伤阳气。
湿热裹结, 合为一体, 湿易伤阳, 热易伤阴, 无形之热依附于有形之湿, 湿不祛则热不得除, 没有湿则热不能独存。
故治湿热之证, 分离湿热是关键, 欲使湿热分消, 祛湿方是较好的方法。
湿属阴性, 得阳则化, 气化则水行。
正如前人谓:“治湿热两感之病, 先必通利气机, 稗气水两畅, 则湿从水化, 庶几湿热无所凝结。
”由此可知, 通阳化气乃治湿热之根本。
切忌湿未化而过早误投寒凉, 因寒则涩而不流, 湿因而凝涩, 甚则冰伏、气机闭塞不通, 故必温而消之。
阳气不通, 气机不畅, 湿邪不祛, 湿不祛则热难清。
简而言之, 论治湿热, 重在治湿, 治湿贵在通阳。
祛湿是通阳的手段,通阳才是根本目的。
二、“通阳”与温阳有原则区别
叶氏通阳之法虽对后世治疗水湿之邪为患之证皆有启发, 但主要是针对
外感湿热证而设。
故与内伤杂病之阳气损伤之温阳法显然不同。
内伤杂病阳虚诸证, 是根据“虚则补之”之原则, 温补阳气, 针对用药。
如脾肾阳虚之证, 用药如附子、肉桂之类, 良姜、干姜之属。
而“通阳”是用于湿阻气机, 阳郁不畅之证, 所以“通阳”的目的在于“通”, 而不在于“补”。
其用药要比温阳棘手的多。
治湿通阳则需温性药, 以温治温,用辛温的药物如桂枝、附子之类通阳,犹如抱薪救火,更会助长其热;治热则需寒性药, 湿不化, 早用苦寒之品, 又有湿阻, 凉遏, 寒凝, 甚至冰伏之弊, 故治湿碍热, 治热碍湿,这两类药物都不可用。
因此, 在治疗上用药之特点须是既要通阳, 又不能助热。
恰是一个矛盾问题。
湿邪不除,阳气就始终不能通,而祛湿又难求速效,所以叶天士发出“通阳最难”的感叹。
随之, 叶氏指出“通阳不在温”, 对于“不在温”三字, 须治看, 其意是告嘱后人, 外感和内伤所用温法的不同特点。
“不在温”是指不是温补之法, 而是温通之意, 并非不用温性之药。
事实上, 湿温病的各个阶段, 各种类型, 湿重于热, 湿热并重, 甚或热重于湿型, 总以辛苦温化其湿。
用温药的目的在于助气化以通阳, 给湿热以去路。
由此而见, “通阳”用于湿阻证, 用温药在于宣通;温阳用于阳虚之候, 用温药在于温补。
其证有虚实之别, 用药有动静之异, 有原则的区别, 不能混淆。
三、“通阳”与“利小便”
叶氏明确提出“通阳不在温”之后, 宗前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明训。
又进一步指出“而在利小便”。
认为“通阳”的关键是“利小便”。
“利小便”是驱逐湿邪一种重要方法, 尤其是湿在下焦, 淡渗利尿则为首要之法, 与此同时, 亦须配用宣畅气机之品,小便得利, 则湿邪自下而去, 湿邪一去, 阳气得通, 则热邪自透矣。
湿热交蒸, 弥漫三焦, 气机郁阻, 阳气不通, 而见各种临床证候。
故而单纯“利小便”并不能达到通阳的目的。
湿郁阳气不通可致小便不利之症, 小便不利又可导致阳气不通。
就治疗而论, 气阻湿郁, 必先祛湿, 欲使湿化, 必先开气, 欲要逐邪, 必有出路。
小便通利则说明阳气得通, 升降有序,
气化有权, 病情可愈。
因此“通阳”的关键是宣畅气机, 分消走泄。
因此, “利小便”并非指单用淡渗利尿之品通利小便。
准确地说“利小便”应理解为“使小便利”。
造成小便不利的病机不同, 所采用的方法亦须因之而异。
因为湿热郁蒸, 弥漫三焦之中, 留连于卫气之分, 而不是单纯湿热内蕴膀胱。
所以通阳之法应针对病位, 切中病机, 辨湿热轻重, 察体质阴阳, 明病势从化, 采取相应措施, 才能达到气机宣展, 阳气宣通, 小便通利, 湿化热清的结果。
四、通阳法的运用——分消走泄
叶天士在《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七条说:”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学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明确指出,祛湿应当用分消走泄之法,开上、畅中、渗下并施,使肺气宣畅,脾升胃降,水道通畅,邪有出路,三焦弥漫之湿得以去除,则气机畅达而阳气自通。
强调了治疗湿热病要用分消走泄之法。
湿热病的传变规律虽有卫气营血的层次, 但病变以脾胃为中心, 按三焦传变为主。
三焦是气机升降的道路, 又是阳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
《内经》云.. “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读。
”说明水湿之邪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宣畅三焦, 通阳化气是治疗湿热病之根本, 可以说治湿不宣畅三焦非其治也。
湿邪虽可弥漫三焦, 但究竟以上焦为主, 还是中焦、下焦为主, 须当分辨。
确定病变重心, 兼顾其它部位,灵活运用分消走泄之法。
1.上焦湿热宜“宣上”:湿郁于上, 邪困肌表, 蔽阻清阳, 可见周身困重酸楚, 头晕沉重。
湿热上蒸, 心肺受迫, 肺失宣降可有胸闷, 咳喘上逆等症。
治疗上焦湿热必以宣肺为主, 辛温芳香宣化, 开肺气以通阳。
如吴鞠通云:“肺主一身之气, 气化则湿亦化。
”故用杏仁、佩兰、霍香、旋覆花等味;又配杏仁、厚朴之类苦辛畅中;茯苓、通草等味淡渗通利膀胧, 如此既不伤阴助热, 又可通阳开气, 三焦气机宣畅。
因肺为水之上源, 上源闭塞, 则下流不行, 轻扬宣郁,
辛开肺气则可祛湿。
2. 中焦湿热宜“畅中”:湿郁中焦, 脾胃受病, 气机升降失常。
临床见证皆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可见胸脘痞闷、纳呆苔腻、腹满便搪、四肢沉重等症。
其权衡在于中气, 以辛温、苦温、苦寒之品组成辛开苦降之法, 开湿郁, 畅中阳为主要手段。
“三焦升降之气, 由脾鼓动, 中焦和则上下顺。
”药如厚朴、半夏、草蔻、黄芩、黄连, 酌加甘淡之品等, 使脾气得升, 胃气得降, 脾胃升降适度, 湿化热清。
此乃畅中阳开湿郁以利三焦之法。
3.下焦湿热宜“渗下”:病在大小肠、膀胱, 主要表现为水液代谢障碍和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之病变。
小便不利, 大便不通或不爽, 神志昏蒙等, 应以淡渗和通导为法。
湿热阻滞膀胧者, 利小便以通阳, 祛除湿邪, 药用茯苓、猪苓、泽泻、通草等渗利之品以利水道。
同时, 常加宣肺之品如杏仁、苏叶等以开肺气畅三焦, 通调水道。
湿滞大肠者则须宣清导浊, 分利湿热为法。
综上所述, 论治湿热, 以三焦分证, 祛湿清热为总则, 以宣阳化气为先导, 以宣上、畅中、渗下为措施, 且忌早投苦寒之品。
湿在上则化肺气, 宣而导之;湿在中则化脾气, 疏而导之;湿在下则化膀胱之气, 导而消之, 相互配合, 随证变法。
因此, “通阳”和“利小便”, 需灵活掌握, 总以三焦气机宣畅为要义, 以分消走泄为方法, 使湿热之邪各得其解, 分道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