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汇编)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传染病是指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引起他们发生相同或类似疾病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以及其他传染病等。
1.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各种细菌引起,包括结核病、霍乱、鼠疫、炭疽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发热、毒性等。
细菌性传染病多通过空气、食物、容器、昆虫等传播途径。
上报要求:(1)及时发现和诊断疫情,包括对订购菌苗、菌种、化学试剂和培养基等实验室试剂及物品的购置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2)及时报告病例和疫情信息,包括每季度报告传染病、食物中毒病例,以及每月报告其它疫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3)对商业集体食品加工、批发批零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就诊,并第一时间上报。
2.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由各种病毒引起,包括流感、肺炎、乙肝、艾滋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易感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
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垃圾污水等途径传播。
上报要求:(1)要加大病毒性传染病集中发病的监测和预报力度,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做到有效防范和控制;(2)每出现一起病例,应立即报告国家疾病控制中心;(3)公众对可能传染病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就医并向医生提供完整病史,及时上报。
3.寄生虫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主要由各种寄生虫引起,包括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寄生虫的卵或幼虫引起人体感染。
寄生虫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食品、水源、土壤等途径传播。
上报要求:(1)发现寄生虫感染病例,应进行适当的检疫和治疗,并及时上报;(2)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寄生虫感染;(3)对从疫情流行区返回的人员,进行密切监测、隔离,并进行适当检疫措施。
4.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包括念珠菌病、三色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真菌感染引起人体的炎症和病变。
传染病分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分类及报告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 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我院位于城镇,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应为: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内容及时限:
甲类传染病 2 种:鼠疫、霍乱
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 2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戍型、未分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i期、n期、川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24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丙类传染病24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重点监测疾病:不明原因肺炎
另附加:结核性胸膜炎也要网上直报。
传染病报告时限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传染病报告时限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第一篇传染病报告时限:法定传染病分类和报告时限法定传染病共有39 种。
一、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 种: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26 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1 流感。
三、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11 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责任疫情报告人(首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即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疾病预防控制科,专职疫情管理员2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上级;?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科第二篇传染病报告时限: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为各级政府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惟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并且保证其正常运转,才干保证信息的通畅。
这是政府决策者准确掌握事件动态、及时正确进行决策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技术指南》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需要报告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
需要报告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小时网络报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传染病。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小时网络报告)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3年新增)。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4小时网络报告)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08年新增)。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4小时网络报告)
4、其它传染病:非淋菌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火、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FP、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出血热、其它。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4小时网络报告)。
法定传染病分类和报告时限
法定传染病分类和报告时限
法定传染病共有39种。
一、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1流感。
三、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责任疫情报告人(首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疾病预防控制科,专职疫情管理员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上级;?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科。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及时了解和报告传染病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以及报告时限。
一、肺结核(TB)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发现的病例,医疗机构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报告时限是在发现病例后的24小时内进行报告。
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
对于发现的病例,报告时限为发现病例后的12小时内进行报告。
及时报告有助于及时追踪和控制疫情,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三、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严重的病情,对于发现的病例,报告时限非常紧急。
根据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发现病例后应当立即报告,确保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非典型肺炎是一种高传染性的冠状病毒感染病,传播途径与流感相似。
报告时限为发现病例后的12小时内进行报告。
及时报告有效地遏制了非典型肺炎的扩散,对公众的健康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
发现HIV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例后,医疗机构应当在发现病例后的7天内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及时报告有助于控制疫情扩散和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
六、霍乱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严重肠道传染病。
对于发现的病例,报告时限为发现病例后的24小时内进行报告。
及时采取隔离和饮用安全水源的措施对于控制霍乱的传播至关重要。
七、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对于发现的病例,医疗机构应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报告时限为发现病例后的24小时内进行报告。
综上所述,传染病的种类繁多,及时了解和报告传染病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一、目的为了使医务人员能掌握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种类和要求,按要求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
二、范围适用于全院医务人员。
三、职责1、医护人员:首诊医生发现法定的39种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
2、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室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收集、核对传染病疫情卡,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四、标准(一)法定传染病的种类(39种)1、甲类:2种(鼠疫霍乱)2、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甲型H1N1流感。
3、丙类 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二)计划免疫相关性疾病1、 AFP病例:14种(15岁以下,含15岁)①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②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③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④多神经病(药物性、有毒物质引起、原因不明性),⑤神经根炎,⑥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部肌药物注射后),⑦单神经炎,⑧神经根和神经丛炎,⑨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高钾、正常钾软瘫和家族性周期性麻痹)⑩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⑾急性多发性肌炎,⑿肉毒中毒,⒀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⒁短暂性肢体麻痹。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
对确诊的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以防止病毒或病菌的进一步传播。
追踪接触者
动物疫情控制
对动物传染源进行控制,如捕杀、隔 离等措施,以防止动物疫情向人类传 播。
对与确诊患者有过接触的人进行追踪 和隔离观察,以预防潜在的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措施
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定 期消毒,以消灭病毒或病菌。
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 ,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应对措施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个人防护
鼓励个人采取戴口罩、勤洗手等措 施,减少病毒或病菌的传播机会。
限制聚集活动
在疫情严重时,限制或取消大型聚 集活动,以降低病毒或病菌的传播 风险。
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接种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降低易感人群的比例。
健康教育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 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
能力。
监测与预警
乙类传染病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钩端螺旋体病
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白喉
新疆出血热
乙类传染病
疟疾 布鲁氏菌病 黑热病
丙类传染病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流行性感冒(流感)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风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麻风病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包虫病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传染病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传染病病种分类 • 传染病上报要求 • 传染病防治措施
01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
1、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传染病种类及其上报时限的详细信息。
及时准确地上报传染病对于防控传染病的扩散至关重要。
2、传染病种类及分类
2.1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传染源引起的疾病,可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
2.2 常见传染病分类
2.2.1 性传染病:如流感、登革热、艾滋病等。
2.2.2 细菌性传染病:如肺结核、痢疾、伤寒等。
2.2.3 真菌性传染病:如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病等。
2.2.4 寄生虫性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3、各类传染病上报时限
3.1 疫情发生地上报时限
3.1.1 疫情发生地较小范围传染病的流行:立即上报。
3.1.2 疫情发生地较大范围传染病的流行.12小时内上报。
3.2 单个病例上报时限
3.2.1 乙类传染病:立即上报。
3.2.2 甲类传染病.4小时内上报。
3.3 聚集性疾病上报时限
3.3.1 发生聚集性疾病的单位或社区.2小时内上报。
3.3.2 发生重大聚集性疾病的单位、社区或地区:立即上报。
4、附件
附件1:传染病上报表格(示例)
附件2:传染病病症诊断标准(示例)
注释:
1、单个病例:指某个特定时间段内,某个特定地点报告的一个
感染个体或患者。
2、乙类传染病:指按照国家规定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上报的传染病。
3、甲类传染病:指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立即上报的传染病。
4、聚集性疾病:指多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的疾病。
39种传染病及报告时限
39种传染病及报告时限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食物或水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为了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的传播,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要求对一些传染病进行定期报告和控制。
以下是39种常见传染病及其报告时限的介绍:1.鼠疫(鼠疫):立即报告2.炭疽:立即报告3.嗜血杆菌病:立即报告4.狂犬病:立即报告5.乙脑(甲型脑炎):2小时内报告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性肺炎):2小时内报告7.禽流感:2小时内报告8.华支睾吸虫病:2小时内报告9.人感染H7N9禽流感:2小时内报告10.急性出血热:2小时内报告11.丙型肝炎:24小时内报告12.急性出血病毒性结膜炎:24小时内报告13.艾滋病:24小时内报告14.伤寒(伤寒):24小时内报告15.小儿麻痹症:24小时内报告1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24小时内报告17.布病:24小时内报告18.肺结核:1周内报告19.急性病毒性肝炎:1周内报告20.艰难痢疾:1周内报告21.水痘:1周内报告22.流行性斑疹伤寒(斑疹伤寒):1周内报告23.乳腺炎:1周内报告24.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1周内报告25.人感染H5N1禽流感:1周内报告26.百日咳:1周内报告27.人兽共患病:1周内报告28.天花:1周内报告29.梅毒:1周内报告30.风疹:2周内报告31.婴儿破伤风:2周内报告32.急性病毒性出血热:2周内报告33.乙脑(乙型脑炎):2周内报告3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2周内报告35.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2周内报告36.因裂体蠕形虫感染而致的疾病:2周内报告37.麻风病:2周内报告38.沙眼:2周内报告39.急性肠道传染病(如肠炎、霍乱、副伤寒等):2周内报告以上是39种常见传染病及其报告时限的概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报告时限可能会有所不同,还有一些疾病可能需要立即报告。
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传播引起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对于不同的传染病病种,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报告。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各类传染病病种以及其报告时限。
二、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1.法定传染病病种1.1 A型流感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2 痢疾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3 丙型肝炎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4 结核病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5 急性出血热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6 麻风病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其他法定传染病病种)2.非法定传染病病种2.1 肺炎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2.2 手足口病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2.3 诺如感染症(Zika)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2.4 呼吸道感染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2.5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其他非法定传染病病种)三、附件附件1:传染病报告表格附件2:传染病报告流程图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防治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用以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法律法规。
2.法定传染病:是指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需要及时报告、登记和采取防控措施的传染病。
3.非法定传染病:是指不属于法定传染病范围,但仍然需要及时报告、登记和采取防控措施以保护公众健康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精选ppt
谢谢!
精选ppt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精选ppt
目录
分类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定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类。
精选ppt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39种)
➢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精选ppt
精选ppt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骨髓灰 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 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 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 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 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 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精选ppt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39种)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手足口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 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的上报要求
概念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 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疑似 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 原体的人
精选ppt
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主 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 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和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4小时内上报感染管理科,报卡日 期必须与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本确诊日期相符合,否则 视为迟报。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时,应遵循《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一.传染病报告病种(39种)1.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点、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11种):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乙、丙类传染病24小时。
三.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点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必须立即电话报告医务科,医务科应于2小时内向医院领导及上级卫生部门报告,首诊医生于2小时内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四.出现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和方式报告疫情。
五.发生食物中毒(大于3人以上)时,接诊科室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并上报XX区食品监督所。
六.发生大批不明原因病员、当地未有过或者宣布消灭的传染病时,各接诊科室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同时向院长报告,医院应在最短时间内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七.严格登记制度。
门诊、急诊各接诊医师、放射科、检验科须建立疫情登记本,做好接诊病例登记,对接诊及检出的传染病病员必须详细登记,及时报告。
八.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5
.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39种 )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手足口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 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和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4小时内上报感染管理科,报卡日 期必须与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本确诊日期相符合,否则 视为迟报。
3、责任疫情上报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和其他传染病病 人时,应于24小时内上报感染管理科,报卡日期必须与门 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本确诊日期相符合,否则视为迟报。
6
.
传染病的上报要求
概念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 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疑似 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 原体的人
7
.
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主 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 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10
.
谢谢!
11
8
上报时限
➢ 甲类传染病及乙类甲管传染病 2小时发 2小时之内 电话
➢ 乙类、丙类传染病
24小时内 卡
.
9
.
传染病上报要求
1、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 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电话报告感染管理科,节假 日报疫情电话:13378823697,由感染管理科组织专家组 会诊后以最快方式(2小时内)上报芒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 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分类:目前法定传染性疾病共有39种。
甲类传染病2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疫情上报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