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

2. 《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

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答案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豁然开朗。

3.①山有小口;②初极狭。

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其中往来种作。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6、《小石潭记》中“,,。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答案1、如鸣佩环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怡然不动,俶尔远逝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三、《关雎》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

【默写过关测试】高考必背篇目《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 情景式默写

【默写过关测试】高考必背篇目《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 情景式默写
• 4、叙写桃花源内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5、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6、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7、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桃花源记》,文中对应的原句是: 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后 遂无问津者。
• 9、《桃花源记》中,表现“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2、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3、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 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 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 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 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 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 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 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 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花源记(陶渊明)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 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 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三峡》情境默写

《桃花源记》《三峡》情境默写

《桃花源记》情境默写1、《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衣着“”,而“”,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2.《桃花源记》中“,”两句色彩绚丽,描写桃花源在暮春时节草美花纷的桃林美景。

3.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4.《桃花源记》中“,”两句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

5.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6.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7. 《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见到渔人之后,“,。

”渔人详细回答,村中人“,”,热情地招待了他。

8.渔人向前走几十步进入桃花源后,感觉“”,接着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9、《桃花源记》通过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来表现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

10、桃花源入口的特点是:,。

11、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扰乱这里和平宁静的生活,因此告诫渔人:“。

”但从他到达郡下,“,”两句可以看出渔人违背了村中人叮嘱。

12、《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

13、太守遣人随同渔人前往的结果是“,,”;刘子骥的“”也未果,这些着意安排的情节,暗示真正的桃源是不存在的。

《三峡》情境默写1、《三峡》中“,”两句侧面烘托山峰陡峭。

2、三峡夏季江水的水势是“,”,所以能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三峡》中写三峡春冬之水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描写三峡七百里山连绵不断的句子:,。

5、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江行奇景令人惊叹,郦道元在《三峡》中也写到了这段水路,并用“,”形象地写出船行之快。

7.《三峡》中直接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

8.引用来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渔歌是:,。

9、《三峡》中作者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特点用“”进行概括,并感慨“_。

《桃花源记》默写与阅读分析(含课外段)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默写与阅读分析(含课外段)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默写与阅读分析(含课外段)专项练习一、默写填空1.《桃花源记》中“,”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6.《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7.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9. 《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10. 《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11.《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2。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分析(一)【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二)
1.《桃花源记》中“,”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
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
6.《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
7.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
“,”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9. 《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10. 《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
“,”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答案: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0.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二)(含答案)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二)(含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借代的手法,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定。

2. “十驾斋”是清代大学者钱大昕的书斋名,该名取自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经·氓》中写热恋中的青年女子,见不到自己的心上人时哭得泪水不断,而她即将见到男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她纯洁美好的情感。

4. 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5.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一句里的“红”字,借代红花。

古诗中还有许多以“红”字代指“红花”的诗句,如“__________”。

6. 古人对荷情有独钟,或描写其绰约身姿,或借助它描绘夏日胜景、抒情言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名句,例如“________,________”。

7.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细节描写刻画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 《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性格。

笛有时是民间的、村野化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__________, _________”;而箫多是仙界的、书生化的,声调悠长、高雅悲凉,苏轼曾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了箫声“__________, __________”。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1.《桃花源记》中,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3.《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

4.《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是:,。

5.《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6.《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

7.《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

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8.《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

9.《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

10.《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11.《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 。

12.《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

13.《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是:,,。

14.成语“无人问津”出于《桃花源记》中的“”。

1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与外界生活交往的句子是:,。

1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1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18.《桃花源记》中,开篇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的句子是:,。

19.《桃花源诗》用“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句表现人们生活的幸福快乐,《桃花源记》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0.《桃花源记》中,写“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21.《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在“,”情况下,发现了桃林。

22.《桃花源记》中,吸引渔人“穷尽其林”是:,,,。

2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

24.《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 ,。

25.《桃花源记》中,写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告知太守,太守马上行动句子是:,,,。

2021届高考语文情景默写《桃花源记》《白雪歌》《早春》

2021届高考语文情景默写《桃花源记》《白雪歌》《早春》

2021届高考语文情景默写《桃花源记》《白雪歌》《早春》姓名:班级:座位号:得分: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检测(答案)(7)《桃花源记》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7.“乃不知有汉,无论晋魏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翰愈)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

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

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高考情境默写天天练(六)含答案

高考情境默写天天练(六)含答案

1.陶渊明在《饮酒》 ( 其五)中说,即使不能隐居山林,
也依然可以感受乡野之趣,如何做到呢?诗人自问自答



2.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
出师北伐的结果是“
”,这与宋文帝最初“
”的目标完全相反。
3.《蜀道难》一诗中逶迤的蜀道,有极奇险的风光,其中
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
1.在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由琵琶女的经历想
到自己,从而心生同病相怜之感,发出了


!”的感叹。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

”两句描写了早春时分莺燕争春的
场景。
3.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
瑟》中的“
”和白居易《琵琶行》
中的“
”。
1.在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由琵琶女的经历想 到自己,从而心生同病相怜之感,发出了“同是天 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描写了早春时分莺燕争春的 场景。 3.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 瑟》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鹃”和白居易《琵琶行》 中的“杜鹃啼血猿哀鸣”。
高考情境默写天天练
(六)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者、孩童都表现
出快乐自足的样子的句子是“

”。
2.《劝学》中以“假舆马者,

”为
例说明“假于物”的重要性。
3.《赤壁赋》中,苏轼与客泛舟赤壁,不一会儿月
亮升起,此时月亮位置是“
”,乘
着月色,他们痛快饮酒,借着酒,他们“
”。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者、孩童都表现 出快乐自足的样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 乐”。 2.《劝学》中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而致千里 ”为例说明“假于物”的重要性。 3.《赤壁赋》中,苏轼与客泛舟赤壁,不一会儿月 亮升起,此时月亮位置是“徘徊于斗牛之间”,乘 着月色,他们痛快饮酒,借着酒,他们“扣舷而歌 之”。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有答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有答案)
2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十一、《大道之行也》
1.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与之相近的语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3、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六、《送友人》李白
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过关训练
1.【浙江省东阳市18-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古诗文填空。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陶渊明《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21题,含答案)

陶渊明《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21题,含答案)

陶渊明《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21题,含答案)1.《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9. 《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11.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填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11、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12、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3 .表明桃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6.“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描写出桃源入口的特点的句子初极狭,才通人 1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19、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填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11、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12、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3 .表明桃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XXX避XXX时乱,率妻子XXX来此绝境。

不再出去,因此与外界隔绝。

7.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8.表现村民关心渔民的句子:村中听说有渔民,都前来询问。

9、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他们的头发虽然白了或者还是黑发垂髫,但是都面带微笑,神情愉悦。

10、表明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的句子:他们的先祖因为要躲避秦朝的动乱。

带着妻子和邑里的人来到这里,便再也没有离开过。

11、表明渔民背信弃义的句子:他去找太守,向他告密。

12、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当我们要离开时,他们为我们准备了酒和鸡肉,还邀请我们到他们家中做客,其他人也都热情地邀请我们。

13、表明桃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时代,他们却不知道有汉朝,也不知道魏晋时期。

14、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他们的先祖因为要躲避秦朝的动乱,带着妻子和邑里的人来到这里,便再也没有离开过。

1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与外界隔绝了很久,不再与外界有往来。

16.“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他们说:“这里已经足够好了,不需要外界的东西。

”17描写出桃源入口的特点的句子:入口很窄,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18、表现村民关心渔民的句子:村中听说有渔民,都前来询问。

19、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当我们要离开时,他们都感到非常惋惜和遗憾。

6.桃花源人与外界隔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先祖为了避免秦朝时期的混乱,带着妻子和XXX来到这个地方,然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与外界隔绝了。

7.成语“无人问津”源自本文中的一句话:“后遂无问津者。

”8.描述村人关心渔夫的句子是:“当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时,大家都过来问他的情况。

”9.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老人头发花白,小孩子还很年幼,但他们都很开心自得。

”10.描述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他们的先祖为了避免秦朝时期的混乱,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1、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中,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的句子有:①,。

②,。

③,。

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意外界人来打扰的句子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桃花源不易为外人所发现的句子:,,,。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遂迷,不复得路。

10、叙述进入桃花源不容易的句子:,。

初极狭,才通人11、最能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2.《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而无果,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无人问津”的句子是:,。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13、《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14、陆游有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桃花源记》中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句子是:,,,。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遂迷,不复得路。

10、初极狭,才通人1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出师表 》《桃花源记》《三峡》情景默写参考答案

《出师表 》《桃花源记》《三峡》情景默写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出师表》情景式默写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5、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9、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16、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0、初极狭,才通人1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2.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14、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三峡》情景默写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不容易看到天空、太阳和月亮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夏天江水漫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挡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桃花源记》理解默写填空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本文中表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描述白叟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11、表明渔人背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云云。

12、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3 .表明桃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5、“村人”不知有汉、不管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6.“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糊口,讨厌外界糊口的表现是:其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描写出桃源入口的特点的句子初极狭,才通人1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19、桃花源人“皆叹惜”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管魏晋。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填空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特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
1、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中,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的句子有:
①,。

②,。

③,。

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意外界人来打扰的句子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侧面描写桃花源不易为外人所发现的句子: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0、叙述进入桃花源不容易的句子:,。

初极狭,才通人
11、最能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2.《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而无果,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无人问津”的句子是:,。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3、《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14、陆游有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桃花源记》中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句子是:,,,。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0、初极狭,才通人
1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2.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14、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