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
2. 《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
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答案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豁然开朗。
3.①山有小口;②初极狭。
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其中往来种作。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6、《小石潭记》中“,,。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答案1、如鸣佩环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怡然不动,俶尔远逝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三、《关雎》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

15.渔人来到桃花源,看到平坦广阔,整 齐井然景象的句子
1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1.写桃花源的人民完全与世隔绝,不知 道外面朝代更替的句子 12.交代人们来到桃花源的时间和原因的 句子 13.写渔人为桃花源的人们讲外面的事而 引发人们感慨的两句 14写.渔人辞别离去,桃花源的人交代嘱 咐的两句
1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6.描写出桃源入口的特点的句子
7.交代渔人无意发现桃花源是因为捕鱼 时迷路的句子
8.桃源入口由狭窄变得宽敞明亮的句子
9.由外在形象写出桃花的人与众不同 的句子
10.写渔人离开桃花源留下标记,还想重 回桃花源的句子
5.诣太守,说如此。 6.初极狭,才通人 7.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8.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9.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0.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 美花繁的语句是
2.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桃花源小路 交错,家畜兴旺,一片祥和美好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对其感到好 奇的句子
4、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答案: 1.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二)
1.《桃花源记》中“,”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
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
6.《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
7.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
“,”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9. 《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
10. 《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
“,”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答案: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0.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完整版)《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4.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
。
,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
,
。
,
,
。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2.《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而无果,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无人问津”的句子
是:
,
。
。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来自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14、陆游有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桃花源记》中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 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意外界人来打扰的句子
是:
,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侧面描写桃花源不易为外人所发现的句子:
。 ,
。
,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10、 叙述进入桃花源不容易的句子:
,
。
初极狭,才通人
11、最能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1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14、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是:
,
,
,
。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 情景式默写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0、 初极狭,才通人 1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完整版)《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

※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练习及答案

(1)《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源人优美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描写桃源人悠闲自乐的美好生活的句子是:“,。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诉说他们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3),,参差披拂。
(4)潭西南而望,,。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6)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趣和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潭中,。
(7)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关雎》《诗经》(1)描写雎鸠鸟借鸣叫来互示爱慕情感的句子是:,。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
《蒹葭》《诗经》(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式微》《诗经·邶风》(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2)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子衿》《诗经·郑风》(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3)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风烟望五津。
(2)作者一改送别时的伤感,代之以积极乐观情感的句子是:,。
(3)诗人提醒朋友,不要在分别时哭泣的句子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1)八月湖水平,。
(2)气蒸云梦泽,。
(3)作者运用比喻,暗示自己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两句是:,。
《北冥有鱼》《庄子》(1)北冥有鱼,。
鲲之大,;化而为鸟,。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3)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1)是故,教然后知困。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故曰:。
《大道之行也》(1)大道之行也,。
,。
(2)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二)(含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借代的手法,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定。
2. “十驾斋”是清代大学者钱大昕的书斋名,该名取自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经·氓》中写热恋中的青年女子,见不到自己的心上人时哭得泪水不断,而她即将见到男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她纯洁美好的情感。
4. 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5.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一句里的“红”字,借代红花。
古诗中还有许多以“红”字代指“红花”的诗句,如“__________”。
6. 古人对荷情有独钟,或描写其绰约身姿,或借助它描绘夏日胜景、抒情言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名句,例如“________,________”。
7.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细节描写刻画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 《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性格。
笛有时是民间的、村野化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__________, _________”;而箫多是仙界的、书生化的,声调悠长、高雅悲凉,苏轼曾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了箫声“__________, __________”。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1.《桃花源记》中,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3.《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
4.《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是:,。
5.《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6.《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
7.《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
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8.《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
9.《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
10.《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11.《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 。
12.《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
13.《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是:,,。
14.成语“无人问津”出于《桃花源记》中的“”。
1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与外界生活交往的句子是:,。
1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1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18.《桃花源记》中,开篇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的句子是:,。
19.《桃花源诗》用“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句表现人们生活的幸福快乐,《桃花源记》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0.《桃花源记》中,写“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21.《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在“,”情况下,发现了桃林。
22.《桃花源记》中,吸引渔人“穷尽其林”是:,,,。
2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
24.《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 ,。
25.《桃花源记》中,写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告知太守,太守马上行动句子是:,,,。
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

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11、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风景幽美)12、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曲折、隐蔽、幽深)13、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14、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16、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及理解性默写

桃花源记--及理解性默写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1.《桃花源记》中“,”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6.《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7.《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9.《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10.《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填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11、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12、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3 .表明桃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6.“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描写出桃源入口的特点的句子初极狭,才通人 1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19、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填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11、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12、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3 .表明桃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完整版)桃花源记_默写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默写练习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 》,本文是《》中的___________ 。
陶渊明,又名______ : 字 ________ , _________ 著名诗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私谥“________________ ” ‘自称“_______ ”,诗派代表杰出代表。
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字词1 •缘溪行:2•忽逢桃花林:3. 渔人甚异之:4•欲穷其林:5•桑竹之属:6•鸡犬相闻:7. 悉如外人:8. 悉如外人:9. 并怡然自乐:10乃大惊:11便要还家:12. 具答之:13. 咸来问讯:14. 不复出焉:15. 皆叹惋:16. 延至其家:17. 此中人语云:18. 说如此:19. 欣然规往:20. 寻病终:三、古今异义(分别写出古义和今义)1. 交通:2. 妻子:3. 无论:4. 不足:5. 鲜美:6. 绝境:7・仿佛:四、一词多义1 •舍::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2•寻:①寻向所志:②寻病终:3•向:①寻向所志:②眈眈相向:4•之:①忘路之远近:②甚异之:③具答之:④闻之:五、翻译句子1武陵人捕鱼为业2、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7.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8.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9.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六、线索全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线索。
八・理解记忆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2.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3. 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4. 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5. 表现桃花源中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7、村人都来尖心渔人的句子:6. 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7. 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8. 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参考答案: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忽逢桃花林。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答案《桃花源记》理解默写填空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本文中表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描述白叟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11、表明渔人背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云云。
12、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3 .表明桃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5、“村人”不知有汉、不管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6.“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糊口,讨厌外界糊口的表现是:其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描写出桃源入口的特点的句子初极狭,才通人1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19、桃花源人“皆叹惜”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管魏晋。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填空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特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常考名句默写

桃花源记常考名句默写
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哎呀呀,你想想看,要是你突然走进这样一片神奇的桃花林,那该是多么美妙的场景呀!就好像你本来走在一条普通的路上,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到极致的花海,能不惊喜吗?在写春天美景的作文里用上这一句,那可真是太绝了!
2.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哇塞,这描绘的不就是一个超级美好的世外桃源嘛!这不就像是我们一直梦想的那个完美家园吗?当你描述一个理想中的地方时,用这句简直再合适不过啦!
3.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想想看,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到处都能听到鸡鸣狗叫,这是多么充满生活气息呀!这就好像是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人们和睦相处,不是很温馨吗?在写乡村生活的文章里用它,能增添不少韵味呢!
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哎呀呀,老人和小孩都那么开心快乐,这画面太美好了吧!这就如同我们看到家人都幸福快乐时的那种满足呀!要是在描写欢乐场景的作文中加上这一句,那可就太棒啦!
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哇哦,他们居然连汉朝都不知道,更别说魏晋啦,这是多么与世隔绝呀!就好像我们突然发现了一个与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地方一样让人惊讶呢!在写关于隔绝或时间差异的作文时用起来呀!
6.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多可惜呀,明明找到了却又迷失了,就好像我们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宝贝,却又不小心弄丢了一样让人沮丧。
在写那种错过或遗憾的事情时,用这句来表达是不是很贴切呢!
总之,《桃花源记》里的这些名句真的太经典啦,能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和灵感呀!。
《桃花源记》默写与阅读分析(含课外段)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默写与阅读分析(含课外段)专项练习一、默写填空1.《桃花源记》中“,”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6.《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7.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9. 《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10. 《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11.《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2。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分析(一)【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中,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的句子有:
①,。
②,。
③,。
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意外界人来打扰的句子
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9、侧面描写桃花源不易为外人所发现的句子: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0、叙述进入桃花源不容易的句子:,。
初极狭,才通人
11、最能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2.《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而无果,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无人问津”的句子是:,。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3、《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14、陆游有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桃花源记》中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句子是:,,,。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0、初极狭,才通人
1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2.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14、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