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讲解 10的组成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10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章“10的认识”。
本章节主要内容有:认识数字10,理解10的意义,掌握10的组成,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0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
2. 学生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以及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
2. 教学重点:数字10的意义,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数数的方式引入数字10,让学生触摸和观察数字10,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数字卡片,讲解数字10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数字10的含义。
3. 组成讲解:教师通过例举实物,讲解10的组成,引导学生掌握10的组成。
4. 加减法讲解:教师通过例题,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5.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10的意义1 + 9 = 102 + 8 = 103 + 7 = 104 + 6 = 105 + 5 = 1010的组成1. 1 + 9 = 102. 2 + 8 = 103. 3 + 7 = 104. 4 + 6 = 105. 5 + 5 = 1010以内的加减法1. 10 1 = 92. 10 2 = 83. 10 3 = 74. 10 4 = 65. 10 5 = 5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卡片,写出数字10,并说出数字10的意义。
答案:数字10的意义是一个数,它由一个1和九个9组成。
2. 请用数字卡片,组成数字10,并说出组成的步骤。
答案:用一个1和九个9组成数字10,步骤如下:先放一个1,然后再放九个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3《10的认识和组成》教案
10. 家长通知:提前通知家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10的认识和组成知识点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10的认识和组成”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10的认识和组成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10的组成技能。
2. 题型二:用数字组成10
- 例题:请用数字组成10,但不能使用数字1、2、3。
- 答案:可以用数字4、5、1、4组成10,即4+5+1+4=10。
3. 题型三:找出10的不同组成
- 例题:请找出以下数字中可以组成10的不同方式。
- 数字:1、2、3、4、5、6、7、8、9
- 答案:可以组成10的不同方式有:1+9、2+8、3+7、4+6、5+5。
4. 题型四:组成10的数字排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3课时10的认识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3课时10的认识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因此我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
下面是我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3课时10的认识人教版所准备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五单元的第13课时,主要学习10的认识。
教材内容涵盖了数字010的写法、认识数字10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010的写法,认识数字10,并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为数字10的认识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为数字010的写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准备了一些数字卡片、小猪佩奇家族成员的图片以及一些有关10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数量为10的物品。
2. 讲解数字010的写法: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010。
3. 认识数字10:让学生观察小猪佩奇家族成员的图片,找出数量为10的成员,并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4. 10的加减法运算:通过一些实际的例题,让学生学会10的加减法运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10的加减法运算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0 1 2 3 4 5 6 7 8 9 10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卡片写出数字010。
2. 请找出生活中数量为10的物品,并拍照记录。
5 + 4 =7 2 =9 + 1 =8 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数字010的写法,数字10的认识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数量为10的物品。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1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说课稿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1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1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这一课时,主要是对前面所学关于10的认识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内容包括10的数字认识、10的加减法运算、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等。
教材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巩固对10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的认识的基本知识,对于10的数字认识、10的加减法运算、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概念理解不深,对于一些运算规则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的认识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的数字认识、10的加减法运算、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等基本知识的复习和整理。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概念理解不深,对于一些运算规则掌握不牢固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10的数字认识、10的加减法运算、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总结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的加减法-人教版(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的加减法人教版 (2)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10的加减法部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73页至第74页的内容,主要包括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0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理解其含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10的加减法,我准备了PPT课件、实物模型、计数棒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堆苹果,告诉学生们这是10个苹果,然后我又拿出一堆苹果,告诉学生们这是5个苹果。
我提问学生们:“我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们通过计数棒进行计算,得出了答案15。
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课件展示了一组例题,例如10+5=15,155=10。
我讲解了10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练习题,例如10+3=,104=等,让学生们进行计算。
我鼓励学生们使用计数棒进行计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10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公式,并用计数棒进行展示,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运算过程。
5.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计算10+6=和107=。
我要求学生们使用计数棒进行计算,并写出了答案16和3。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10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们对于减法的理解还是有些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减法的讲解和练习。
我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的加减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10的认识(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10的认识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的数字符号和意义。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10的数字符号和意义。
2. 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难点:1. 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数字卡片。
3. 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学生跟读数字1-10,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0的名称。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0的形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数字10的形状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数字卡片,找出数字10的组成。
例如,可以让学生找出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0的组合,如1 9、2 8等。
4.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数字卡片,找出数字10的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找出一个数字分解成两个数字的组合,如10可以分解为1和9、2和8等。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找出数字10的组成和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发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合作找出数字10的组成和分解。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10的认识。
2. 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鼓励学生的表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10的数字符号和意义,以及10的组成和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北京市王占晶老师-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共1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数10表示物体数量,掌握1—10各数的顺序以及各数之间大小关系,掌握10的分解组成。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中经历数10的构建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学前都有“数数”的经验,但他们对“数数”缺乏深刻的认识,也并不理解数的意义。
学生在1——9各数的认识中,已数次经历了数的抽象过程,有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那么学生对“10的认识”思维难点在哪呢?基于以上思考,我对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一年6班的38名同学,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学前调研:【前测题目1】10以内数比大小9○1010○83○10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对10以内数比大小的掌握程度。
调研结果:37名学生能够填写正确,只有1名学生出现错误,经过访谈发现这名学生主要问题集中在大于号、小于号混淆,而对10以内数的大小可以准确比较。
调研分析:学生对于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已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对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练习的形式开展,不做重点内容进行教学。
【前测题目2】分苹果活动将10个苹果按顺序摆成一行,将这些苹果分到两个篮子里,有几种分法?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对于10的有序分解的掌握程度。
调研结果:有42.8%的学生能够按顺序的将10的进行分解,并能够列出所有情况;有8.6%的学生能够分出所有情况,但没有顺序;有4 8.6%学生能够进行分解,但不能分全。
调研分析:学生经过前期学习5-9的分解,对于数的分解已有一些经验和方法,51.4%学生对10的分解能较顺利完成;48.6%学生能够分解10,但是不能有顺序分解。
因此,在教学中应更重视让学生亲历将10有序分解的过程。
【前测题目3】访谈:你都了解关于10的哪些知识?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对10的原有认知。
学生回答:会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数到10,能正着数10,也会倒着数10。
调研分析:学生对10的认识有一定的认知,但这种认识还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和全面。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教学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材中的第6~8页,主要介绍了10的认识以及10的加减法运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0的认识,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我注意到学生需要理解10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教具和学具,包括挂图、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我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动物园里的小动物,来帮助他们理解10的概念。
然后,我通过展示挂图和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并让他们尝试数一数小动物的数量,从而加深他们对10的理解。
接着,我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10的加减法运算。
我使用具体的例子,如小动物模型的拼组和拆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在讲解完后,我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将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的关键点展示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1. 数一数,写一写:请学生在纸上数一数,然后写下来。
答案:如5, 8, 12等。
2. 拼一拼,拆一拆:请学生用小动物模型拼出数字10,然后拆分成两个数字。
答案:如10=5+5,10=6+4等。
我将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如果有需要,我会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寻找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有三个:一是学生对10的概念的理解,二是10的加减法运算的讲解,三是作业题目的设计。
对于学生对10的概念的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但至关重要的环节。
5.3 10的组成(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3 10的组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10的组成,能够将10拆分成两个数的和。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10的组成。
2. 10可以拆分成哪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1. 理解10的组成,能够将10拆分成两个数的和。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0,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0。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字10有什么特点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数字10是一个两位数,由1和0组成。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9,引导学生观察。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的吗?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数字10可以拆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的和。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照答案,自我检查。
3. 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20,引导学生观察。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哪些数字可以拆分成10和另一个数的和?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数字11可以拆分成10和1、数字12可以拆分成10和2、数字13可以拆分成10和3、以此类推。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学到了什么?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会了10的组成,知道了10可以拆分成哪两个数的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让学生掌握了10的组成,能够将10拆分成两个数的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拓展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但在巩固环节,部分学生对于10的组成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说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9-60页的内容,它是在学习完0-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10的认识”是小学生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从十进制计数法来看, 十个一是10,十个十是100,十个百是1000等,都用到了10的概念,从加减法计算来看,满十进一,退一当十,都用到了10的组成,是今后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10的基数、序数概念掌握很好,能进行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排序,而且有前面1-9各数的认识方法,对于10的组成与分解学生也不感到困难,反而是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比较困难,而且对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
(三)教学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着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的制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重视双基的落实,而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后续知识的渗透。
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认知目标: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知识讲解 认识10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认识10
问题导入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教材59页例题)
过程讲解
1.数一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人,用点数的方法先数9名学生,再数1位老师,师生共10人。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数鸽子的只数,也可以2只2只地数,即2、4、6、8、10,一共有10只鸽子。
2.认识10,明确10的读法
10是两位数,由数字1和0组成,10读作:十。
3. 10的写法
10由“1”和“0”两部分组成,所以要占一个田字格,左半格写1,右半格写0。
归纳总结
数量是10的事物用“10”来表示,10是由“1”和“0”组成的两位数。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教材分析
《10的认识》教材分析这节课围绕课标体现趣,新,活三个特色。
1、以趣激情,突破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
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动机,在引导学生观察参与的同时,适时激疑9的后面是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
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以游戏形势结束,寓教于乐。
练习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趣味性。
学完10的组成后,在找朋友与拍手组10的游戏中巩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
新:课堂上,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这种“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新。
1、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我为每人准备了小棒,要求学生先数出10根小棒,再用这些小棒拼出漂亮的图案。
这样既巩固学生对10的序数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提供了人人动手研究的机会。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过程之中,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由于学习材料的充足,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
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也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解答做出判断,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
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教师都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就使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
活:1、激活内容,调动学生。
课前我比较深入的钻研教材,科学地运用教材,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围绕重点,又围绕难点来进行。
10的认识和组成(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10的认识和组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0的读法和写法。
2. 让学生理解数字10的意义,能准确地数出10个物体。
3. 让学生掌握数字10的组成,能灵活运用组成进行加减运算。
教学内容:1. 数字10的读法和写法2. 数字10的意义3. 数字10的组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数字1-9。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教师出示数字10的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数字10。
二、探究数字10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出示10个物体,如苹果、铅笔等,引导学生数一数。
2. 学生数一数,确认数量为10。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数字10表示10个物体的数量。
三、学习数字10的组成(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找出数字10的组成。
2. 学生尝试找出数字10的组成,如1和9、2和8、3和7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字10的组成规律。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找出数字10的组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3. 教师出示加减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数字10的组成进行计算。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3. 教师强调数字10的重要性和组成规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读出数字10。
2. 学生能理解数字10的意义,能准确地数出10个物体。
3. 学生能掌握数字10的组成,能灵活运用组成进行加减运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读、探究、练习和总结,使学生掌握了数字10的读法、写法、意义和组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数字10的组成补充和说明:数字10的组成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并详细讲解数字10的组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10分与合口诀图
1和5组成6。
1和6组成7。
1和7组成8。
1和7组成9。
1和9组成10。
6可以分成2和4, 7可以分成2和5, 8可以分成2和6, 9可以分成2和7, 10可以分成2和8,
2和4组成6。
2和5组成7。
2和6组成8。
2和7组成9。
2和8组成10。
6可以分成3和3, 7可以分成3和4, 8可以分成3和5, 9可以分成3和6, 10可以分成3和7,
5和1组成6。
5和2组成7。
5和3组成8。
5和4组成9。
5和5组成10。
7可以分成6和1, 8可以分成6和2, 9可以分成6和3, 10可以分成6和4,
6和1组成7。
6和2组成8。
6和3组成9。
6和4组成10。
10的组成儿歌 1 、9、 1、 9好朋友 2 、8 、2 、8手拉手 3 、7 、3 、7真亲密 4 、6 、4 、6一起走
5 、5凑成一双手
8可以分成7和1, 9可以分成7和2, 10可以分成7和3,
7和1组成8。
7和2组成9。
7和3组成10。
9可以分成8和1, 10可以分成8和2,
8和1组成9。
8和2组成10。
10可以分成9和1, 9和1组成10。
3和3组成6。
3和4组成7。
3和5组成8。
3和6组成9。
3和7组成10。
6可以分成4和2, 7可以分成4和3, 8可以分成4和4, 9可以分成4和5,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分成4和6,
4和2组成6。
4和3组成7。
4和4组成8。
4和5组成9。
4和6组成10。
6可以分成5和1, 7可以分成5和2, 8可以分成5和3, 9可以分成5和4, 10可以分成5和5,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二是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节课时的教材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加减法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开展《连加、连减练习课》的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加减法的概念和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部分学生在进行连加、连减运算时可能会出现困难和混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连加、连减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连加、连减的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减混合》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二是加减混合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概念,对加减法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明确运算符号。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清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明确运算符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混合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应用: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知识讲解 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问题导入在加法、减法算式中,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它们叫什么呢?(教材78页例5)
过程讲解
1.加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表示相加后合在一起,所以这两个数都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表示相加的结果,叫和。
2.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表示要从这个数里减去一部分,所以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去的那部分,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表示被减数与减数相差多少,叫差。
归纳总结
1.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2.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
2.教学难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水果店、动物园等,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
2.新课导入:介绍10的组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10的组成方式。
3.知识讲解: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图片观察等方式,理解加减法和倍数的概念。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将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以便学生直观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