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传统文化总集合

合集下载

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

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

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今天给各位分享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河南有哪些民风民俗?2、河南省风俗习惯3、河南的民间习俗有哪些?4、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都有哪些?5、河南民俗文化有哪些?河南有哪些民风民俗?龙抬头节(二月初二)。

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民间认为,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或“青龙节”。

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按老年人的说法。

这是为了表示对龙的尊敬。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端午节(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在河南民间,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

伴随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河南的端午习俗越发显得丰富多采。

有民谣这样说:“五月五,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

”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

从形状上说,其它省市有袋粽、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和九子粽等,而河南主要是角粽,有三个角的,也有四个角的。

过小年(六月初六)。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

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

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

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

这时,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

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馍的一种)和桃、李等五种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斗上贴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之后,人们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

大人们在麦场里猜拳行令,孩子们边吃边耍,十分尽兴。

六月初六,民间称“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等,往往是相隔十里(5公里)八里(4公里),风俗就不大一样。

河南非遗文化

河南非遗文化

河南非遗文化1、豫剧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

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显示出特有的中原艺术魅力,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以豫剧表演家崔兰田、张宝英为代表的崔派艺术在豫剧界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

2、少林功夫少林功夫,又称少林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

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少林功夫最突出的特点是“禅武合一”,即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因此又有“武术禅”之称。

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3、汴绣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也是河南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是刺绣艺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4、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而名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因其颜色清新,不含有任何的杂质,再加上外形匀整,富育光泽以及独特的清香味,喝入口中后清爽甘醋让人回味无穷,其汤色嫩黄绿明亮有光泽,香味清香扑鼻,而称为“绿茶之王”。

5、罗山皮影戏罗山皮影戏是河南省罗山县传统戏剧,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间艺术,系由古代中原影戏逐渐演变形成,其唱腔音乐蕴涵有江淮地区民间音乐的元素,演唱时真假声转换自如,呈现出高亢明亮、委婉动听的艺术风格。

其唱词诙谐幽默,体现出江淮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

河南传统文化

河南传统文化

【少林武术节】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中的奇葩,国之瑰宝。

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扩大对外开放,郑州自1991年开始举办“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隔年举行。

在武术节期间举行精彩的武术竞赛和表演,进行经贸、科技交流和各种富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娱乐及旅游活动。

这是一项融经贸、文化、旅游、科技为一体的大型国际性综合活动,每次都吸引国内外数十万人云集郑州。

【古荥龙舞】郑州市邙山区古荥镇的龙舞,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龙灯节,方圆几百里的百姓都涌向古荥观看,据说清乾隆、光绪二帝都曾亲临古荥观看龙舞。

1949年后,古荥龙舞得以创新发展,演技日益精湛。

它汲取了各种龙舞的特点,又不同于其他龙舞,故事完整生动,情节曲折感人,表演场面宏大,艺术风格独特。

整场表演分为鱼跃龙门、金龙出南门、龙蜗玉柱、二龙相戏、解救青龙、二龙戏珠、胜利对舞等10个场面。

古荥龙舞流传至今,其影响之大,历史之悠久,在中原地区是不多见的。

1988年古荥龙舞应邀参加了北京国际旅游年的龙舞大赛,誉满京城。

【笑伞】流传于荥阳一带的民间艺术。

传说隋大业十二年(616),瓦岗军起义,翟让用李密计,破金韩关,进取荥阳。

隋扬帝派大将张须陀为荥阳通守,协同荥阳大守郇王庆合兵讨伐。

瓦岗军初战不利,于是乘正月十五玩花灯之机,巧扮民间歌舞艺人,随民间社火一起混进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克荥阳。

笑伞就是义军当时扮演的节目之一。

如今歌舞队中执伞的滑稽老人,即是赫赫有名的程咬金,其他男女演员各2人也是义军勇士。

【律棒鞭】流行于荥阳一带的民间歌舞,起源年代不详。

演员只有3人,男1女2。

细乐器伴秦,白8~10人组成,其节奏轻松、流畅。

曲牌有“谓调”、“剪剪花”、“剪剪花变新调”、“满州”、“双翠翠”、“下河”、“对花”等10多种。

表演时男演员饰相公,女演员饰小姐,手持竹眼钱。

舞蹈动作从曲调过门开始,男演员即右手持扇,载歌载舞,而女演员则手持竹鞭,随节拍上下击鞭。

舞蹈反映青年男女踏青相恋。

河南传统文化之岁时节俗(2024年)

河南传统文化之岁时节俗(2024年)

河南传统文化之岁时节俗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

海上桥村民的春节活动从腊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中旬,是本村最隆重的节日。

进入腊月,尤其小年后,各家开始采购年货,以备春节享用。

民间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窑洞;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肉猪;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蒸馒头;年三十,包饺子",节前安排忙碌而有序。

除夕守岁,包年夜饺子,拜年,烧香祭神。

正月初一开始,则是互相拜年、走亲访友的日子。

社戏、民间娱乐活动也从初一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九,年味方尽。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寓意一元复始,大地回春。

传统习俗吃元宵,象征一家人团圆和陛,幸福美满。

3、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开始,雨水渐多,天气转暖,春雷催雨,万物复苏。

农村有“二月二,吃炒豆”的习俗,中午则吃油炸食品。

人们还选择这天剃头理发,图个好兆头。

4、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是中华民族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当天早上,家人给小孩手脖、脚腕佩戴五色线,身上佩戴香草袋,寓意免毒虫伤害,虎虎生威,健康成长。

海上桥有吃粽子、门上插艾蒿、炸糖糕和菜角、娘家人到出嫁姑娘家走亲戚的习俗。

6、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相传,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世间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对着星空祈祷姻缘美满幸福。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明月高照,秋高气爽,农家小院摆上月饼瓜果,祭月赏月,喜庆丰收,阖家团圆。

人们把圆月视为团圆美满的象征,所以也叫“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

当日,民间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习俗。

9、腊八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河南文化简况

河南文化简况
汉族
河南文化简况
传统游艺
河南文化简况
百佛顶灯、别轿舞、踩高跷 、串灯舞、打 夯舞、大头舞、赶会舞、钓 杆 舞 、二鬼 摔跤、旱船舞、鹤蚌舞、黄河灯、犟驴舞、 九莲灯、开封斗鸡 、开封盘鼓、灵宝骂社 火、南阳石桥锣鼓、怕老婆顶灯舞、清丰 斗羊、狮子舞、抬花轿、抬老四、秧歌舞、 腰鼓舞、云彩灯、张公背张婆舞、竹马、 庄稼佬送闺女舞等。
河南文化简况
开封斗鸡
• 俗始于北宋,盛于清代,近代后一直盛行于民 间。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是斗鸡比赛的日子,农 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也是斗鸡的好时候。
• 斗鸡要在斗鸡坑里进行,所谓斗鸡坑,是因为 斗鸡的场地低于四周地面而得名,个头、体重、 鸡龄相同的鸡才能相斗。
• 斗鸡爱好者,开封俗称“玩斗鸡”,斗鸡有一 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双方斗的再精彩都不 准拍手叫好,场上斗鸡、场下欣赏皆是如此。
• 玉雕产品的品种,可分为人物、花鸟、走兽等4 大类,人物造型多取材神话传说,古代戏曲故事, 花鸟有百鸟朝凤、喜鹊闹梅、凤凰牡丹、长尾鸟 屏等23种。走兽有狮、象、虎、牛、套马等到 16种;亭熏有玉瓶、玉环、转炉、亭炉、玉鼎 等,共120余种。
定烧成,它突破了青瓷单色釉的格调, 在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史上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
河南文化简况
河南文化简况
汴绣
• 汴绣素有“国宝”之称,它继承了宋绣的题材、 工艺特点,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 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并在此基础上 创新了大量针法。
• 绣品既有苏绣雅洁活泼的风格,又有湘绣明快豪 放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汴绣”绣工精致细腻、 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
河南文化简况
河南文化简况
河南文化简况
河南文化简况

河南传统文化

河南传统文化

5
总结
总结
河南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既有 独特的艺术形式,如龙舞表演、 豫剧等,又有美味的美食小吃, 如烩面、胡辣汤等
同时,传统手工艺如泥塑、刺 绣等也在不断发展和传承
这些传统文化习俗和美食已经 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代代相传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 的精神生活,也展现了河南地 区的文化魅力
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
剪纸艺术
剪纸是河南地区广泛流传的传统艺术之一。剪纸题材多样,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剪 纸艺术家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将生活场景、民间传说等生动地展现出来。剪纸作品既 具有装饰性,又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3
美食
美食
烩面
烩面是河南地区的特色面食,以 面条劲道、汤汁鲜美而著名。烩 面的面条选用优质面粉制作,经 过揉、抻、捏等工序,口感筋道 滑嫩。汤汁则以羊肉、海带、豆 腐等为主要原料,营养丰富,味 道鲜美
河南传统文化
目录
-
01 引言 02 文化习俗 03 美食 04 传统手工艺 05 总结
1
引言
引言
我的家乡位于中国河南省,是 一个拥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的
省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里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其中许多文化习俗和美食在当 地流传了千百年,成为了人们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河 南的传统文化
美食
美食
4
传统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
泥塑
泥塑是河南地区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之一,以粘土为原料,经过手工捏制而成。泥塑作品形 象生动,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许多泥塑艺人在当地传承着这门技 艺,将其发扬光大
传统手工艺
刺绣

河南的优秀传统文化(河南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

河南的优秀传统文化(河南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

河南的优秀传统文化(河南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今天给各位分享河南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河南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都有哪些?2、河南省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3、河南有什么传统文化4、河南的传统文化5、光明日报聚焦河南,传统文化凭何频频出圈?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都有哪些?河南的民俗有,祭灶节的祭灶送神活动,小相狮舞,惠济剪纸,元宵节猜灯谜,龙抬头节采野菜,包饺子等等。

祭灶节的祭灶送神简单来说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需要送灶神,当地的人都会去赶集买灶糖,晚上的时候会去祭灶神。

过了小年,年味就会变得越来越浓,就会开始清理灶台,打扫房屋,并且购买各种年货之类的。

传统民族特点小相村是河南省文化厅命名的文化艺术村,是远近闻名的狮舞之乡,小相狮舞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多次参加省、市、县重要的节日庆典和历届大型表演竞赛活动,无不载誉而归。

小相狮子舞生于民间,创新发展于民间,是鲁庄这片文化沃土中培育出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惠济区剪纸艺术的主格调是喜庆而热烈,幸福且吉祥。

其色彩主要是大红大绿奇艳无比,最适宜用于装扮春节、灯节、婚礼,以及绣制老虎帽、云雀鞋、花肚兜、枕头、衣边等等。

其技艺延续,世代传承,千百年来都是老人教晚辈,姐妹相互学。

河南省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糖人、糖画、泥人、糖人、泥塑、木雕、影雕、盐雕、剪纸、剪影、木偶、布艺、玻璃拉丝、琉璃坊、葫芦烙花、串珠工艺、纸雕、蛋雕、核桃雕刻、花鸟字画、木版年画、大米刻字、民间玩具、手工编戒指、纸雕、豆艺、香包、草编、中国结、布贴画、丝网花、铜艺自行车、篆刻、魔术气球、河南有什么传统文化1、少林武术节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中的奇葩,国之瑰宝。

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扩大对外开放,郑州自1991年开始举办“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隔年举行。

在武术节期间举行精彩的武术竞赛和表演,进行经贸、科技交流和各种富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娱乐及旅游活动。

家乡河南文化介绍课件 (一)

家乡河南文化介绍课件 (一)

家乡河南文化介绍课件 (一)家乡河南文化介绍课件河南是我国中部沿海内陆交通枢纽省份之一,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中原文明的发祥地。

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家乡河南的文化。

一、历史文化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原文明的源头。

河南是中国的六朝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就在河南地区诞生了,如仰韶文化、长江文化、红山文化等。

河南还是商、周等朝代的都城所在地,历史遗迹等文化景点丰富多彩,名人辈出,如居巢、张衡、张思德、龚自珍、陆小曼、崔健、李连杰等。

二、民族文化河南民族文化繁荣多彩,其中陶瓷、雕塑、烹饪、戏曲等是独具特色的。

河南素有“革命圣地”的美誉,韩愈、邓小平、廖承志、刘志丹等一批重要革命家都在这里活动过。

河南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牡丹、古城、山水、传说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

河南还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禽戏、嵩山少林寺等演武传承;同时河南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十分丰富,有宗族布会、葬礼喜宴、卡蹬、步亲、串花等独特的传统文化。

三、名胜古迹河南是旅游胜地,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旅游声誉。

河南有少林寺、中原大佛、白马寺、嵩山等著名的旅游景点;同时还有世界著名的偃师乃至善鸟、陈家沟等古镇;安阳殷墟、开封千佛山等人文景观都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珍宝。

河南的自然景观也很迷人,如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红叶谷、枫林峡谷等。

四、饮食文化河南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河南菜以其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闻名全国。

有独特的风味和制作方式。

如福建饭、热干面、手擀面、水煮牛肉等。

河南人喜欢吃热、辣、酸、咸,如高汤羊腩、辣味口味金钩肉等名菜。

河南也是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豆制品如豆腐、豆皮等格外美味。

总结:河南的文化内涵丰富,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著名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河南文化也将继续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河南的民俗文化

河南的民俗文化

河南的民俗文化河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从传统习俗、节日庆典到各种艺术表演和手工艺技艺,河南的民俗文化层出不穷,其中还有一些既有特色又温情的风俗。

民俗文化是河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说,在婚嫁方面,在河南的一些地方,婚礼上必须有拜银桥这个环节,意思是新娘必须过一个银桥,才被视为正式成为新娘。

而凤冠杯酒也是婚礼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代表着新娘新郎永结同心。

在传统节日方面,河南的春节文化是最值得一提的。

河南人特别重视春节,他们会以各种方式迎接春节的到来。

河南人的春节包括新年团圆饭、祭祖、年糕、贴春联、放年火和赏花灯等传统习俗。

此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是河南人民庆祝的一个重要活动。

这些传统节日亦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传承了古老的文化和历史,也凝聚着人民的情感和希望。

此外,在各种艺术表演和手工艺技艺方面,河南亦有自己的特色。

豫剧、昆曲、评剧等民间艺术形式深藏着河南文化的无尽魅力,古钱、蜜蜡、刺绣等手工艺品则独具河南特色。

总之,河南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它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延续和发展。

它既是河南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非常值得大众去了解、去感受、去传承的。

河南民俗文化不仅体现在传统节日和习俗之中,在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之中亦有表现。

河南的美食文化非常丰富,有着多种风味独特的名菜。

比如河南面食中的烩面、烩馍、葱油拌面,鸡汁馄饨等,口感鲜美,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此外,河南的名菜还包括发明考古学的郑州煎饺、肥乡烧饼、巨野烧鸡、伊斯兰风味的手抓肉,更有特色的传统点心汴京夹馍等。

这些美食不仅是人们日常的生活享受,也是河南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的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朝之前,河南已拥有完整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20世纪以来,河南省的城市建设逐渐摆脱了古老的模式,展现了时代特色和城市风貌。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梁祝传说董永传说民间音乐唢呐艺术板头曲传统戏剧大平调豫剧宛梆怀梆越调大弦戏四平调曲剧道情戏(太康道情戏)目连戏(南乐目连戏)曲艺河洛大鼓河南坠子杂技与竞技少林功夫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民间美术朱仙镇木版年画泥塑(浚县泥咕咕)民俗太昊伏羲祭典马街书会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扩展项目传统舞蹈:有小相狮舞(巩义市)槐店文狮子(沈丘县)高抬火轿(沁阳市)传统戏剧:有越调(许昌市)柳子戏(清丰县)罗山皮影戏(罗山县);传统美术有灵宝剪纸(灵宝市)卢氏剪纸(卢氏县)辉县剪纸(辉县市)洛阳宫灯(洛阳市)汴京灯笼张(开封市)传统医药有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焦作市)平乐郭氏正骨(洛阳市)百泉药会(辉县市)禹州药会(禹州市)民俗有浚县民间社火(浚县)第二批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木兰传说(虞城县)盘古神话(桐柏县、泌阳县)邵原神话群(济源市)传统音乐:有信阳民歌(信阳市)西坪民歌(西峡县)黄河号子(省黄河河务局)超化吹歌(新密市)大铜器、开封盘鼓(西平县、郏县、开封市)大相国寺梵乐(开封市)传统舞蹈:有麒麟舞(兰考县)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跑帷子(汤阴县)官会响锣(项城市)传统戏剧:有二夹弦(开封、滑县)罗卷戏(汝南县、范县)二股弦(武陟县)曲艺:有南阳三弦书(南阳市)大调曲子(南阳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有月山八极拳(博爱县)心意六合拳(漯河市、周口市)苌家拳(荥阳市)东北庄杂技(濮阳市)传统美术:有滑县木版年画(滑县)镇平玉雕(镇平县)汴绣(开封市)方城石猴(方城县)传统技艺:有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唐三彩烧制技艺(洛阳市)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蒸馏酒传统酿制技艺)(宝丰县)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洛阳市)民俗:关公信俗(洛阳市)新郑黄帝拜祖祭典(新郑市)打铁花(确山县)洛阳牡丹花会(洛阳市)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48项)2007.03一、民间文学(18项)1I-1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2I-2花木兰传说(虞城县)3I-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4I-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5I-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6I-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7I-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8I-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9I-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10I-10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11I-11赵氏孤儿传说(温县)12I-12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13I-13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内乡县、灵宝市)14I-14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15I-15葛天氏传说(长葛市)16I-16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17I-17竹林七贤传说(修武县)18I-18帝舜传说(濮阳县)二、民间美术(15项)19Ⅱ-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20Ⅱ-2黄河澄泥砚(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新安县)21Ⅱ-3汴京灯笼张(开封市)22Ⅱ-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县)23Ⅱ-5农民画(舞阳县、汝南县)24Ⅱ-6虢州石砚(灵宝市)25Ⅱ-7秦氏绢艺(滑县)26Ⅱ-8方城石猴(方城县)27Ⅱ-9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28Ⅱ-10卢氏木版年画(卢氏县)29Ⅱ-11滑县木版年画(滑县)30Ⅱ-12洛阳宫灯(洛阳市)31Ⅱ-13泥咕咕(浚县)32Ⅱ-14东岸桃核雕花工艺(上蔡县)33Ⅱ-15重阳茱萸绛囊(上蔡县)三、民间音乐(19项)34Ⅲ-1板头曲(南阳市)35Ⅲ-2中州筝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36Ⅲ-3筹音乐(许昌市)37Ⅲ-4司马懿得胜鼓(温县)38Ⅲ-5超化吹歌(新密市)39Ⅲ-6唢呐(沁阳市)40Ⅲ-7大铜器(西平县、遂平县、郏县)41Ⅲ-8开封盘鼓(开封市)42Ⅲ-9武陟盘鼓(武陟县)43Ⅲ-10官会响锣(项城市)44Ⅲ-11轧琴(舞钢市)45Ⅲ-12信阳民歌(信阳市)46Ⅲ-13郑王词曲(沁阳市)47Ⅲ-14西坪民歌(西峡县)48Ⅲ-15武德镇抬鼓(温县)49Ⅲ-16洛阳海神乐(洛阳市)50Ⅲ-17黄河号子(河南黄河河务局)51Ⅲ-18中州大鼓(新乡县)52Ⅲ-19大相国寺梵乐(开封市大相国寺)四、民间舞蹈(15项)53Ⅳ-1火龙舞(孟州市)54Ⅳ-2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55Ⅳ-3高抬火轿(沁阳市)56Ⅳ-4齐天圣鼓(灵宝市)57Ⅳ-5回民秧歌(项城市)58Ⅳ-6大仵民间舞蹈(柘城县)59Ⅳ-7跑帷子(汤阴县)60Ⅳ-8花挑舞(固始县)61Ⅳ-9艾庄铜器舞(许昌县)62Ⅳ-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洛阳市、巩义市)63Ⅳ-11麒麟舞(兰考县、睢县)64Ⅳ-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县)65Ⅳ-13双人旱船舞(临颍县)66Ⅳ-14沈丘回族文狮舞(沈丘县)67Ⅳ-15内乡县衙春节岁时节令“打春牛”(内乡县)五、民间戏剧(22项)68Ⅴ-1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69Ⅴ-2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70Ⅴ-3越调(周口市、许昌市)71Ⅴ-4大弦戏(滑县、濮阳县)72Ⅴ-5罗卷戏(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73Ⅴ-6目连戏(南乐县)74Ⅴ-7道情(太康县)75Ⅴ-8宛梆(内乡县)76Ⅴ-9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77Ⅴ-10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78Ⅴ-11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79Ⅴ-12杠天神(新蔡县)80Ⅴ-13怀梆(沁阳市)81Ⅴ-14清丰柳子戏(清丰县)82Ⅴ-15河阳花鼓戏(孟州市)83Ⅴ-16二股弦(武陟县)84Ⅴ-17光山花鼓戏(光山县)85Ⅴ-18淮调(安阳县)86Ⅴ-19扁担戏(新蔡县)87Ⅴ-20扬高戏(三门峡市)88Ⅴ-21二夹弦(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89Ⅴ-22落腔(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六、曲艺(8项)90Ⅵ-1河洛大鼓(洛阳市)91Ⅵ-2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92Ⅵ-3王屋琴书(济源市)93Ⅵ-4灶书(固始县)94Ⅵ-5丝弦道(平舆县)95Ⅵ-6锣鼓书(三门峡市)96Ⅵ-7三弦书(南阳市)97Ⅵ-8大调曲子(南阳市)七、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0项)98Ⅶ-1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99Ⅶ-2八极拳(博爱县)100Ⅶ-3苌家拳(荥阳市)101Ⅶ-4大营社火(陕县)102Ⅶ-5浚县民间社火(浚县)103Ⅶ-6打铁花(确山县)104Ⅶ-7马街书会(宝丰县)105Ⅶ-8东西常骂社火(灵宝市)106Ⅶ-9少林功夫(少林寺)107Ⅶ-10太极拳(温县)八、民间手工技艺(17项)108Ⅷ-1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109Ⅷ-2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110Ⅷ-3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111Ⅷ-4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西平县)112Ⅷ-5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汝州市)113Ⅷ-6唐三彩(洛阳市)114Ⅷ-7汴绣工艺(开封市)115Ⅷ-8太平车制作技艺(平舆县)116Ⅷ-9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修武县)117Ⅷ-10武陟油茶制作技艺(武陟县)118Ⅷ-11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119Ⅷ-12茂家红酒酿制技艺(状元红)(濮阳市)120Ⅷ-13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信阳市)121Ⅷ-14北宋官瓷烧制技艺(开封市)122Ⅷ-15长垣烹饪技艺(长垣县)123Ⅷ-16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焦作市)124Ⅷ-17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禹州市)九、民间杂技(1项)125Ⅸ-1东北庄杂技(濮阳市)十、生产商贸习俗(2项)126Ⅹ-1百泉药会(辉县市)127Ⅹ-2禹州药会(禹州市)十一、消费习俗(5项)128Ⅺ-1地坑院民俗(陕县)129Ⅺ-2洛阳水席(洛阳市)130Ⅺ-3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开封市)131Ⅺ-4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开封市)132Ⅺ-5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开封市) 十二、岁时节令(1项)133Ⅻ-6“重阳节”民俗(上蔡县)十三、民间信仰(10项)134XⅢ-1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阳县)135XⅢ-2浚县正月古庙会(浚县)136XⅢ-3老子生日祭典(鹿邑县)137XⅢ-4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郑市)138XⅢ-5洛阳关林朝圣大典(洛阳市)139XⅢ-6嫘祖祭典(西平县)140XⅢ-7火神祭祀(商丘市睢阳区)141XⅢ-8中岳古庙会(登封市)142XⅢ-9医圣张仲景祭祀(南阳市)143XⅢ-10卫辉比干祭典(卫辉市)十四、民间知识(5项)144XIV-1八卦符号文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145XIV-2洛阳牡丹栽培技艺(洛阳市)146XIV-3周易文化(安阳市)147XIV-4洛阳正骨(洛阳市)148XIV-5针灸铜人(开封市) 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29项)2009.06一、民间文学(1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1Ⅰ-19先蚕氏嫘祖的传说(荥阳市)2Ⅰ-20许由的传说(登封市)3Ⅰ-21潘安的传说(中牟县)4Ⅰ-22河图洛书传说(孟津县、洛宁县、巩义市)5Ⅰ-23洛神的传说(洛阳市、巩义市)6Ⅰ-24姜太公的传说(卫辉市)7Ⅰ-25韩湘子传说(孟州市)8Ⅰ-26丁兰刻木传说(修武县)9Ⅰ-27清丰孝道故事(清丰县)10Ⅰ-28王祥卧冰传说(遂平县)11Ⅰ-29杞人忧天传说(杞县)12Ⅰ-30夸父神话(灵宝市)二、传统美术(1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13Ⅱ-20猴加官(郑州市管城区)14Ⅱ-21香包(郑州市二七区)15Ⅱ-22面塑(洛阳市)16Ⅱ-23刘井薛氏石刻(偃师市)17Ⅱ-24苏奇灯笼画(安阳县)18Ⅱ-25内黄李新张木板年画(内黄县)19Ⅱ-26清丰彩灯(清丰县)20Ⅱ-27聂氏麦杆画(清丰县)21Ⅱ-28顺店刺绣(禹州市)22Ⅱ-29沈丘顾家馍(沈丘县)23Ⅱ-30淮阳泥泥狗(淮阳县)24Ⅱ-31黄河古陶(浚县)三、传统音乐(8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25Ⅲ-20小咚鼓艺术(新乡市凤泉区)26Ⅲ-21啸乐(口哨音乐)(新乡市)27Ⅲ-22杨韩村乡唱秧歌(清丰县)28Ⅲ-23桐柏山歌(桐柏县)29Ⅲ-24淅川锣鼓曲(淅川县)30Ⅲ-25锣鼓十八番(潢川县)31Ⅲ-26沙河船工号子(漯河市)32Ⅲ-27丹江号子(淅川县)四、传统舞蹈(2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33Ⅳ-16卧拐秧歌(兰考县)34Ⅳ-17九连灯(新安县)35Ⅳ-18曹屯排鼓(洛阳市)36Ⅳ-19鱼灯花社舞(舞钢市)37Ⅳ-20吕村战鼓舞(安阳县)38Ⅳ-21金龟舞(鹤壁市)39Ⅳ-22马皮舞(获嘉县)40Ⅳ-23独脚舞[独腿高跷](获嘉县)[民间社火独脚舞](登封市)41Ⅳ-24踢棒槌(获嘉县)42Ⅳ-25小冀背桩(新乡县)43Ⅳ-26小宋佛高跷(新乡县)44Ⅳ-27虎舞(温县)45Ⅳ-28哼小车(武陟县)46Ⅳ-29莲花灯舞(荷花灯舞)(长葛市)47Ⅳ-30双狮舞(漯河市郾城区)48Ⅳ-31王家热锣鼓(灵宝市)49Ⅳ-32云彩灯(南召县)50Ⅳ-33庆丰花鼓舞(商丘市梁园区)51Ⅳ-34扑蝶舞(沈丘县)52Ⅳ-35项城肘阁(项城市)53Ⅳ-36西平鱼灯(西平县)54Ⅳ-37龙舞[南乐西街龙舞](南乐县)[狮龙斗蛛舞](清丰县)[五彩纸龙](清丰县)[铁花火龙](清丰县)55Ⅳ-38九莲灯(镇平县)五、传统戏剧(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56Ⅴ-23木偶戏(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歌舞剧院木偶剧团、灵宝市、汝阳县、宝丰县、内黄县、周口市)57Ⅴ-24大辫戏(武陟县)58Ⅴ-25南乐五腔调(南乐县)59Ⅴ-26枣梆(范县、台前县)60Ⅴ-27汉剧(唐河县)61Ⅴ-28花鼓戏(虞城县)62Ⅴ-29商城花篮戏(商城县)六、曲艺(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63Ⅵ-9大鼓书(鼓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信阳市平桥区、柘城县、鲁山县、内乡县、唐河县)64Ⅵ-10永城大铙(永城市)65Ⅵ-11豫东琴书(民权县、柘城县)七、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10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66Ⅶ-11石锁(开封市)67Ⅶ-12黄派查拳(开封市)68Ⅶ-13通背拳(通臂拳)(偃师市、焦作市解放区、焦作市中站区) 69Ⅶ-14梅花拳(内黄县、清丰县)70Ⅶ-15小尚炮捶(炮拳)(焦作市中站区)71Ⅶ-16猴艺(新野县)72Ⅶ-17圣门莲花拳(商水县)73Ⅶ-18六道大方地棋(周口市川汇区、沈丘县)74Ⅶ-19两仪拳(沈丘县)75Ⅶ-20余家杂技(项城市)八、传统技艺(3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76Ⅷ-18柿树栽培及柿饼制作技艺(荥阳市)77Ⅷ-19麻纸制作技艺(手工造纸)(新密市)78Ⅷ-20葛记焖饼制作技艺(郑州市)79Ⅷ-21义兴牌匾制作技艺(开封市)80Ⅷ-22秋油腐乳制作技艺(兰考县)81Ⅷ-23洧川豆腐制作技艺(尉氏县)82Ⅷ-24朱仙镇五香豆腐干制作技艺(开封县)83Ⅷ-25制鼓技艺(洛阳市、孟州市)84Ⅷ-26小街锅贴制作技艺(洛阳市)85Ⅷ-27银条种植栽培及烹饪技艺(偃师市)86Ⅷ-28万古文盛馆羊肉卤制作技艺(滑县)87Ⅷ-29郑家老粉坊粉皮制作技艺(安阳市)88Ⅷ-30柏山缸制作技艺(博爱县)89Ⅷ-31清化竹器制作技艺(博爱县)90Ⅷ-32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修武县、焦作市山阳区)91Ⅷ-33清化传统竹扇制作技艺(博爱县)92Ⅷ-34上庄姜种植与加工(博爱县)93Ⅷ-35黑陶制作技艺(沁阳市)94Ⅷ-36怀府闹汤驴肉制作技艺(沁阳市)95Ⅷ-37王五辈壮馍制作工艺(濮阳县)96Ⅷ-38鄢陵古桩蜡梅盆景制作技艺(鄢陵县)97Ⅷ-39董村木杆称制作技艺(长葛市)98Ⅷ-40长葛绒制作技艺(长葛市)99Ⅷ-41传统棚口扎制技艺(渑池县)100Ⅷ-42月夭韭汤(夏邑县)101Ⅷ-43宋河酒传统酿制技艺(鹿邑县)102Ⅷ-44张弓酒传统酿制技艺(宁陵县)103Ⅷ-45毛笔制作技艺[汝阳刘毛笔](项城市)[杨集毛笔](上蔡县)104Ⅷ-46芝麻种植及传统小磨香油制作技艺(驻马店市驿城区、西平县) 105Ⅷ-47地坑院营造技艺(陕县)106Ⅷ-48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西华县)107Ⅷ-49邓城叶氏猪蹄制作技艺(商水县)108Ⅷ-50道口烧鸡制作技艺(滑县)九、传统医药(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109Ⅸ-1刘陈铺齐氏骨科(兰考县)110Ⅸ-2象庄秦氏妇科(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秦震妇科研究所及秦彩霞中医妇科诊所、孟津县)111Ⅸ-3传统膏药[黄氏膏药、黄塔膏药](滑县)112Ⅸ-4柳位同裕堂陈氏传统骨病疗法(柳位陈钞骨科)(卫辉市) 113Ⅸ-5黑虎丸(长垣县)114Ⅸ-6合水张氏正骨(西平县)十、民俗(1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单位)115Ⅹ-3新密溱洧婚俗(新密市)116Ⅹ-4摸摸会(登封市)117Ⅹ-5中原古荥汉族丧葬习俗(郑州市惠济区)118Ⅹ-6道口正月古庙会(滑县)119Ⅹ-7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展会(安阳县)120Ⅹ-8高王庙会(内黄县)121Ⅹ-9二仙庙会(沁阳市)122Ⅹ-10张曹庙会(清丰县)123Ⅹ-11杜寨书会(许昌县)124Ⅹ-12升旗打酒火(西平县)125Ⅹ-13黄龙日盘八卦历(济源市)126Ⅹ-14青龙宫庙会及祈雨习俗(武陟县)127Ⅹ-15六月送羊(辉县市)128Ⅹ-16灵山庙会(宜阳市)129Ⅹ-17新郑大枣习俗与牙刂枣技艺(新郑市)。

河南省春节民间戏曲传统习俗

河南省春节民间戏曲传统习俗

河南省春节民间戏曲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人民团聚、庆祝新年的重要时刻。

而在河南省,春节更是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戏曲传统习俗,给节日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让我们一同走进河南省,探寻春节民间戏曲传统习俗的丰富内涵与令人心驰神往的表演艺术。

一、舞狮舞龙——热烈喜庆的祈福仪式春节期间,河南省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舞狮舞龙表演。

舞狮舞龙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和观赏价值,被视为驱邪祈福的仪式。

在表演过程中,舞者模拟狮子或龙的形象,巧妙地运用身体的柔韧性和舞蹈动作,展现出狮子威武、龙威严的形象。

同时,舞者们还会表演各种富有技巧的动作,如翻跃、攀爬等,使得整个表演过程生动活泼、热烈喜庆。

二、码头戏——以戏曲形式传承情感在河南省一些沿江沿河的乡镇,码头戏是当地特有的春节习俗之一。

码头戏源自渔民生活,以戏曲形式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舞台建在江边的码头上,戏剧演员们化装扮演各色人物,通过歌舞、说唱等艺术手段,将传统戏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让观众们沉浸其中,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情感的丰富多样。

三、秧歌舞——欢快祝福的舞蹈表演秧歌是河南省乡村百姓喜欢的民间舞蹈形式,也是春节期间重要的传统习俗。

秧歌舞动作优美,节奏欢快,演员们手持彩旗、手鼓,在舞台上或广场上表演各种舞蹈动作,展示出田间劳动的欢乐与祈福。

秧歌舞既是一种身体的表达,也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它代表着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愿景,同时也传递着团结和友爱的情感。

四、评剧、豫剧——经典传统戏曲的传承河南省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评剧、豫剧等知名剧种而闻名于世。

春节期间,各地会举行一系列戏曲表演,让观众欣赏到高水平、经典传统的演出。

评剧以其语言表演的独特魅力,豫剧以其激情四溢、喉音高亢的唱腔,让人们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大戏楼——戏曲表演的重要场所大戏楼是河南省传统戏曲表演的重要场所,也是春节期间民间戏曲文化的集中展示地。

河南的节日文化传统

河南的节日文化传统

河南的节日文化传统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河南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些节日传统承载着河南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传承了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和民俗文化。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河南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河南的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放鞭炮等,各种传统的民俗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此外,河南的春节还有独特的民俗活动,如踩高跷、舞狮子、打铁花等,这些活动都是河南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展现了河南人民的勤劳和热情。

清明节是河南人民祭扫祖先的重要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清明节期间,河南的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人们会扫墓祭祖,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护。

此外,河南的清明节还有一些独特的民俗活动,如踏青、赏花、放风筝等,这些活动都是河南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河南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端午节期间,河南的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各种传统的民俗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此外,河南的端午节还有一些独特的民俗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这些活动都是河南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展现了河南人民的勤劳和热情。

总的来说,河南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些节日文化传统承载着河南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传承了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和民俗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为河南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幸福,也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希望河南的传统节日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河南的传统文化。

河南习俗文化传统

河南习俗文化传统

河南习俗文化传统
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习俗文化传统。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河南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在河南,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贴春联、贴窗花和包饺子。

贴春联是为了祈求新年的平安和吉祥,而贴窗花则是为了给家里增添喜庆的氛围。

包饺子则是家人团聚的象征,也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了春节,河南人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每逢这些节日,人们都会进行相应的祭祀和庆祝活动,以表达对祖先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外,河南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比如踩秧歌、赶大集和过花山等。

踩秧歌是河南民间传统舞蹈,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人们手挽手跳着秧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赶大集则是指人们在集市上买卖货物,也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场所。

过花山则是河南特有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登高远望,以祈求一年的好运。

总的来说,河南习俗文化传统丰富多彩,体现了河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河南的习俗文化传统,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南阳文化民俗总结

南阳文化民俗总结

南阳文化民俗总结一、概述南阳,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

这里有许多独特的传统和习俗,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与情感。

本文将对南阳的文化民俗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二、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南阳地区的春节习俗也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过年的家庭聚会和庙会活动。

在家庭聚会中,家人会一起吃团圆饭,赏花灯,拜年,以及包饺子等传统活动。

而庙会活动则是南阳人民在春节期间常常参与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会去庙会上品尝美食、观赏表演、购买年货等,庙会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三、龙舟节龙舟节是南阳地区的传统节日,也是南阳文化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

这是一项将龙舟推向风口浪尖的比赛,参与者要分成不同的船队,通过划桨来推动龙舟前进。

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观众们也会沿江而立,为参赛队伍加油助威。

龙舟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屈原,纪念他投江自尽时,人们划船捞救的传统。

而在南阳,龙舟竞渡已经发展成一项盛大的节日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这是南阳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的体现。

四、南阳粘豆包南阳粘豆包是南阳文化民俗的独特代表之一。

每当中秋节来临时,南阳人会制作出精美可口的粘豆包,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

制作粘豆包需要先将糯米浸泡糯米粉,然后取适量的糯米粉在掌心放入陷料,再包裹起来,经过蒸煮后就成为了香甜可口的粘豆包。

粘豆包的外观通常有红、白、绿、黑等颜色,各色馅料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作为食品,南阳粘豆包还具有象征着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五、南阳剪纸艺术南阳的剪纸艺术也是南阳文化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阳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发展。

南阳的剪纸风格独特,线条简洁流畅,造型精巧生动。

剪纸艺术家们用剪刀巧妙地将纸张剪出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人物形象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南阳剪纸艺术不仅具有观赏性,还有一定的实用性,常常用于装饰房间、窗户等。

河南文化传统遗产

河南文化传统遗产

河南文化传统遗产
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遗产。

这些遗
产不仅承载着河南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

首先,河南的文化传统遗产包括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豫剧、河南
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

豫剧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剧目而闻名于世。

河南民间艺术则包括了剪纸、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这些艺术形式传承了古老的民间智慧,展现了河南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次,河南还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如龙门石窟、郑州古城、开封府、少
林寺等。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而闻名于世。

郑州古城和开封府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它们承载了河南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而少林寺更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它不仅是佛教圣地,更是中国武术的摇篮。

最后,河南的文化传统遗产还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河南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

河南人民热爱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来庆祝这些节日,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

总的来说,河南的文化传统遗产丰富多彩,它们不仅是河南人民的宝贵财富,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遗产,让它们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光发热。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是民族文化的摇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孕育河南民族文明的源泉之一。

根据河南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有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歌舞、说唱、传统游戏、传统手艺等多个领域。

如歌舞类,名列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榜首的是凤求凰、蝴蝶双飞、缰绳舞、索马里舞、苞谷歌、鼓舞舞、走桑舞、花歌、梁山跳大绳等。

歌舞代表着河南省文化的多年发展,在拉力传统文化的形式化表演方面成就卓越。

说唱类,与中原地区相关关系密切的书吟、送别、农歌等,在河南的表现形式较多、内容较丰富,既有以黑话为主要形式特有的押韵说唱,也有河南开山文化中激情飞扬,民族情调浓郁的高兴歌,以及“三百六十行”四大市民俗文化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等。

传统游戏类,涉及追打拏打、押菊、擀面杖、丢沙子、抛玉葱头等休闲传统游戏;传统手艺类,河南拥有着众多的传统手艺,如刺绣、制棉、庙会服风和饰仪、土塑、木制、竹制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手艺师的独特的艺术传承至今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河南拥有着千百年积淀出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传统文化蕴涵,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要充分挖掘、利用河南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河南民族文化,以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河南的民俗文化

河南的民俗文化

河南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身为一个河南人,下面就介绍一下我们河南的民俗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有二十几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

千百年来,中原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以自己淳朴的方式生活着,创造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

说起河南的民俗文化自然让人首先想到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脚下的少林寺是中国的武术胜地。

少林功夫作为中国功夫的典型代表,但它不是单单以“打打杀杀”为目的,而是偏重于禅宗少林。

它的主题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追求和谐”,并向大众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以及中原人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

该剧的佛学精神引发了不同社会体验的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少林寺传奇》超出了简单的少林功夫的视觉效果。

;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走出国门,将在美国进行两年800场巡演。

这也决定了河南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

佛教信仰地主要以嵩山少林寺为代表。

河南民间体育活动还有太极拳,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村,是一种独特的以技击、健身和养生功能为一体的民间体育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它深受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往陈家沟学习太极拳。

目前“陈式太极”已经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人不得不提的还有河南的拜祖大典:。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源地,保留着大量祖祭文化遗址。

如商丘的火神台、周口淮阳的太昊陵、新郑的黄帝故里等。

每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着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前来这里祭拜。

千秋一寸心聚合华人力“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四海之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

河南民俗文化

河南民俗文化

河南民俗文化班级:08旅管姓名:学号:日期:2010-041.河南民俗之民间艺术2.河南民俗之民间节气3.河南民俗之饮食文化4.河南民俗之汉族服饰5.河南民俗之居住禁忌6.河南民俗之拥堵交通民间艺术1.剪纸艺人——刘如琢刘如琢,男,生于1917年 9月,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水淆村人。

刘如琢自幼喜欢剪纸,他的作品构图原始古朴、线条简洁朴拙,呈现大雅和返璞归真之气,是豫西原生态作品的主要代表。

刘如琢一生居住在豫西地坑院里,青青的绿色依附着窑洞的黄土,虽然沧桑却又满目生机。

璀璨的阳光下,手捧“花花儿” 刘如琢老艺人古朴悠然的神态与剪和纸的自然交融,蕴含着古朴的风情和一种难以言表的韵味,仿佛一幅原汁原味的民俗画映入眼帘,他的剪纸,古朴大方,拙中见雅。

由于自幼喜好美术,经常写写画画的功底,所以在民间传统的剪纸图案上有所创新,并自己创作出许多反映农村生活和自己信仰的题材,如农夫耕田、农夫锄草、葫芦和十字架、葡萄和十字架等作品,惟妙惟肖,十分生动传神。

他剪的黑色顶棚团花,石榴十分夸张硕大,里面的籽的结构,用粗狂的井子方格表现,手法非常奇特。

石榴莲的莲花,也于常人不一样,处于像与不像之间,既变形还抽象。

中间用类似仰韶彩陶图案的线条连接,充满原始神秘的色彩。

他剪的黑色窗花,线条简洁,主题突出,陪衬极少,一看就是原汁原味的传统作品。

原生态的剪纸呈现在现代生活里,如同90岁的老艺人穿行在今天的时光里,古朴而又满是生机,生命的顽强让人叹服。

这古雅的韵味,已经沉淀于老人的血脉,面对他古朴、古拙、宁静、自然的剪纸,我们需要用心灵来感受剪纸的脉搏与呼吸。

90载年华似水流,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他如琢如磨,用朴素平凡的剪刀,剪裁着眼前的繁华世界,剪裁着心中的清风岁月。

2.朱仙镇朱仙镇位于开封古城右畔,谓中原文化古镇,始建于战国。

北宋至清乾隆年间,为我国四大名镇之一。

又是祖国古文化——新春对联,木刻神像画的发祥地。

朱仙镇木刻画,古称『门神,马子』,由来已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河南省被评委《河南传统文化村落》的16个村
平顶山市列第一,5个:
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郏县李口乡张店村、郏县渣园乡渣元村
郏县冢头镇西寨村
信阳市列第二,3个:
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新县八里畈镇神桥村丁李湾村
洛阳市:2个
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
南阳市:2个
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杏山村、内乡县岖乡吴垭村
濮阳市、新乡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各一个
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新乡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
备注: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只要符合“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三个条件之一的村落,即可列为调查对象。

“传统建筑风貌完整”是指: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是指: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与维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

村落格局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良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是指:该传统村落中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或地域特色鲜明,或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

2、河南传统手工艺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