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说课稿
认识角说课稿6篇
认识角说课稿6篇认识角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大少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实践的思想。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团体合作,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找到角。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学具: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创情引题,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好吗?课件显示:钟表、数学书、三角板(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师:你能用三支铅笔摆一个三角形吗?生:能师:把手放在三角形上,如果拿下一支铅笔,会变成什么图形能,闭上眼睛想一想,听老师口令,1、2、3拿下一支铅笔,和你想象的图形一样吗?生:一样。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不知道。
师:那老师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图形-----角(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自然生成(一)认识生活中的角1、欣赏生活中的角师: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角,老师还带来了几幅图片呢?角。
)2、师:其实角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在我们身边和周围的许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我们分组找一找、说一说、看一看哪个小组找得准,找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寻找身边和周围物体上的角。
)(二)体验角的特征1、指角A、师:同学们眼睛真亮!找到这么多角!这个三角板上也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学生逐一指出三角板上的角。
注: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B、师:老师明白了,他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角还有哪些部分呢?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谁再来指指看?请若干学生上来指一指。
C、师:这几位同学的指法对吗?我们来看看智慧老师的指法。
《认识角》说课稿范文
《认识角》说课稿《认识角》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角》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角》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教材64页——65页的内容,教材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经历做活动角、比一比活动来探索角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活动角一个、不规则纸、三角板两个、各种有角的实物学具准备:不规则纸、活动角一个、三角板两个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角的初步认识》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同学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笼统的图形概念。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如此笼统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同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和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同学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周围许多物体外表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同学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
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
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笼统运用的编排,符学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这一过程中,以同学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同学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同学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同学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考虑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示自身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喜悦。
《角的认识》说课稿
角的认识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角的概念,能准确描述角的组成和性质;2.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计算角的度数;3.运用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角的定义和组成;2.角的度量方法。
三、教学难点1.角的度量问题;2.角的性质应用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5分钟)通过出示一个钟表的指针,引出角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钟表指针,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学生回答:“指针之间的夹角”。
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可以体现角。
2. 角的定义和组成(10分钟)在板书上写出角的定义:“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称为角”,并以图示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然后进一步解释角的组成:“一个角由两条射线和一个公共端点组成”。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判断角是否存在,用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角的组成,并通过学生回答来巩固学生对角的概念的深入理解。
3. 角的度量方法(15分钟)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度量方法。
写出角的度量单位:“度(°)”,然后解释度的概念:“一个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份称为1度”。
然后,针对角的度量问题,教师分别介绍如何用量角器和直尺来度量角。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度量角的方法,巩固他们的认识。
接下来,教师出示一些角的图形,要求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计算角的度数。
通过实例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角度的能力。
4. 角的性质(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角的性质,如相邻角、垂直角、补角、余角等。
通过示例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理解每种角的性质,并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然后,教师提供一些角的关系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角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通过实例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角的性质,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可以涉及角的度量、角的性质、角的应用等方面,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角》说课稿(精选12篇)
《认识角》说课稿(精选12篇)《认识角》说课稿(精选12篇)《认识角》说课稿 1一、设计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实际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
数学活动应该是以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或得对数学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
二、设计思路《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
新课标中提出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的过程。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这节课是从图形到角的活动中学习新知,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图形部分内容总体要求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针对以上思路,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知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3篇
“做一做”、“变一变”这几个环节来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让他们在这 一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角的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流程 为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旧知导入——利用钟面,初次直观感知角 利用说一说、画一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让学生初次感知角的存在,然后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联系生活,建立概念 1、说一说 我根据教材例 1 情景中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剪刀、钟面和折扇图 片,让学生找角,借助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 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促使学生从实 物图形的认识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 2、摸一摸 通过让学生尝试体验摸三角尺上的角,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发现原来角 都有两条直直的线和尖尖的点,从而形成对角的特征的初步感知。 3、找一找 学生经历了“说一说”、“摸一摸”这两个环节的学习后,对实物角的辨认 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就水到渠成了。我利 用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自己找到的角来加深对角的特征的感知,同 时让学生发现角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 4、折一折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同学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关于认识角的说课稿(精选10篇)
认识角的说课稿关于认识角的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认识角的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角的说课稿 1《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说课内容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前置作业、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面我先来说第一板块——教材分析:第一个环节——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材是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的。
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让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教材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安排学生找角、折角、画角。
在活动中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建立起“角”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第二个环节——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
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
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第三个环节——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能力目标:会用尺子画角,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和培育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第四个环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2、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它两边的长短无关,与它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认识角》说课稿_获奖说课稿
《认识角》说课稿_获奖说课稿认识角引言概述:角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本文将从角的定义、角的分类、角的性质、角的应用和角的拓展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角的知识。
一、角的定义:1.1 角的基本定义: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而形成的图形。
1.2 角的元素:角的元素包括顶点、两条射线和角度。
1.3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用角度来表示,常用单位是度。
二、角的分类:2.1 零角:两条射线重合时形成的角,角度为0度。
2.2 锐角:角度小于90度的角。
2.3 直角:角度等于90度的角。
2.4 钝角:角度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2.5 平角:角度等于180度的角。
三、角的性质:3.1 角的对立角:两个角互为对立角当且仅当它们的和为180度。
3.2 角的补角:两个角互为补角当且仅当它们的和为90度。
3.3 角的余角:两个角互为余角当且仅当它们的和为90度。
四、角的应用:4.1 角的测量:角的度量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如建筑设计、地图制作等。
4.2 角的相似性:在几何学中,角的相似性是解决形状相似问题的基础。
4.3 角的旋转:角的旋转在计算机图形学、机械设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五、角的拓展:5.1 多边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是指多边形内部所有角的和,与多边形的边数有关。
5.2 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研究角度与三角形边长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
5.3 角的平分线:角的平分线是指将角分为两个相等角的射线。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角的定义、分类、性质、应用和拓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角作为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对角的认识有更全面的了解。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关于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角。
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2、学生分析: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
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依据课程标准及三维目标要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②过程与方法在“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指一指”、“做一做”等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让学生在认识角的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b、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景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c、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在头脑中抽象出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秀8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秀8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例1、例2,p40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片、角操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那么你能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如有学生说是长方形强调四根小棒同样长意味着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同样长所以只能是正方形。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请你用三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接着再拿走一根,你们看看现在的图形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探究体验1、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地就热闹起来。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指名学生说,课件闪烁出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吸管、水龙头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从主题图中放大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
(课件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引言概述:本说课稿旨在介绍角的初步认识,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等方式,详细阐述角的定义、性质、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角的定义1.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起点而形成的图形。
1.2 角的元素:角由顶点、两条射线组成,其中顶点为角的共同起点,两条射线为角的两边。
1.3 角的表示:角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其中A为顶点,B、C为角的两边。
二、角的性质2.1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为度,一个完整的角为360度。
2.2 角的大小:角的大小取决于其所夹的弧长或两边的夹角。
2.3 角的方向:角可以分为顺时针角和逆时针角两种方向。
三、角的分类3.1 锐角:角的度数小于90度,即小于直角的角称为锐角。
3.2 直角:角的度数为90度,即两条垂直的直线所夹的角称为直角。
3.3 钝角:角的度数大于90度,即大于直角的角称为钝角。
四、角的计算方法4.1 角的度数计算:可以通过测量角的弧长或两边的夹角来计算角的度数。
4.2 角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度数来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
4.3 角的运算:可以进行角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
五、角的应用5.1 几何图形中的角:角在几何图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中的角度关系。
5.2 物理学中的角:角在物理学中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方面。
5.3 工程中的角:角在工程中用于测量、设计、建造等方面,如建筑物的角度、机械零件的角度等。
结语:通过本说课稿的介绍,我们初步了解了角的定义、性质、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角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为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角说课稿范文精编
认识角说课稿文(精选5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7—40页。
教材分析:《锐角和钝角》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要求学生把角按大小分为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
由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这节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正确区分锐角和钝角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学好本节课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准备:三角尺、直尺、白纸、活动小棒、各种有角的彩色图形等一、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有各种各样的角,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析各种角。
3、结合生活情景,进行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尺子画出各种角。
4、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说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操作法。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力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得出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的结论。
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一步步达到学习目的。
为使教学更直观、简明,我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图让学生找角,辅助教学。
并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张笑脸为奖励,极大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说学法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为此我努力作到“授人以渔”。
首先从学生的已知出发,让学生观察,主动获取知识。
如找到学过的角。
其次,让学生合作交流、比较,引入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从而会区分三种角,最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角,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并且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我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关于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关于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关于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1、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角的认识》。
2、地位: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
本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3、重点和难点在以课程标准为本,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在考虑到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具体情况,我觉得本堂课的重点:掌握角的概念,所以她将角的正确表象及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作为本课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4、说学生思维能力:低段的学生(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以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过渡注意:低段的学生主要是一无意注意为主学习动机:直接动机为主认知水平: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滚动逻辑二、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数学思考:警力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考。
3解决问题: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4情感与态度: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说教学法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师主要以谈话法和引导法为主,学生则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为主,让他们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认识角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
认识角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认识角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角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角教学说课稿1一、教学理念和目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第一课时,小学阶段对角的认识分两个层次,本课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角,是第一个层次。
仅仅让学生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为以后进一步学角,掌握角的概念、度量、分类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因此,对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1.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和记法,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读法和记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我采用操作法和观察思考法,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创设了为学生带来了礼物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红领巾,问学生红领巾上有几个角?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有三个角,教师示范指角。
角的认识说课稿
角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角的认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线段、射线等基本几何概念后,对几何图形学习的进一步深化。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角的大小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和性质,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复杂图形打下坚实基础。
(1)作用与地位《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基本的几何元素和复杂的几何图形,是学生从简单图形认知向复杂图形认知过渡的关键环节。
此外,角的概念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领域,因此,掌握角的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 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部分称为角,其中,射线的公共端点称为角的顶点,两条射线称为角的边。
2. 角的分类:根据角的大小,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3. 角的性质:角的大小与其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之间的夹角有关。
4. 角的大小比较:通过观察、度量等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顶点和边的概念;(2)能够根据角的大小,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3)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对几何图形的探究欲望;(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以及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1. 理解角的定义,特别是射线的概念;2. 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突破直观感受的局限;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角的认识》说课稿
角的认识说课稿春荣小学崔文娟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39页,角的认识。
2.教材简析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教材呈现的内容是例1,让学生在实物当中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例2,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画角;结合练习3,感知角的大小。
3。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角的认识是笼统的、模糊的,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常见的物体和平面图形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角的科学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目标.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5。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这两点要求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
首先,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本课中,让学生观察校园情景图,从中找出角,抽象出几何中的角;在对角有一定的感知后,我又还失时机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
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角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感觉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其次,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要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我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角与直角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二、综合练习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随堂练习。
三、课堂总结。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目标:①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②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③使学生通过看、说、画、分、互问、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④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难点:分辨锐角和钝角,它们都是有无数个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活动角作业纸三角尺二、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1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13篇)《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
2、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说教法学法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角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精选17篇)
《角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精选17篇)《角的初步认识》的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角的初步认识》。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首先说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作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一分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为日后深入学习角的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对“角”的感知仅仅停留在生活实际上,较难把握数学意义上抽象的角,因此教材只是把对角的概念建立在初步的水准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既要巧妙地避开角的概念,又要揭示出角的本质属性。
3、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引导探索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将观察、演示、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充分感知角的特征,并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把静态的课本教材变成生动的教学内容,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下面,我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魔术表演,激趣引入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
因此,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下面就让我们欢迎著名的魔术大师卡卡先生为大家表演!(点击课件)接着,我利用电脑演示了从长方形到正方形,再从正方形到三角形的变化过程,然后去掉三角形的一条边,由此提出了疑问:这还是个三角形吗?学生纷纷摇头,都说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角的认识。
2.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呈现的内容是例1,让学生在实物当中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例2,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画角;结合练习3,感知角的大小。
3.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角的认识是笼统的、模糊的,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常见的物体和平面图形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角的科学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角,掌握角的各部分及名称。
(2).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到角有大小,并且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就在生活当中。
5.教学重点
理解角,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6.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7.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卡纸、扇子
二、说教法
根据学生知识的有限性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对被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一下几种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绎法、合作交流法,并在课前创设课堂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将这些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了解角并且学会比较大小。
三、说学法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学会比较大小。
合作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合作交流的精神,并在交流过程中,把自己想法告诉合作人员,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收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角,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创设一个情景,引出一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图中的平面图形,从而引出课题认识角。
并且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共同特征。
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对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板书:认识角)
(二) 、结合生活,感受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找“角”: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室中的材料找角。
同学相互汇报。
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就在我们生活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
同学相互汇报,如有错误,可以帮助同学指出错误,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2.摸“角”:让学生上来摸一摸教师手中的角,在次直观的感受角的基本特征,并让学生说一说摸角之后的感受。
总结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板书)向学生介绍角的部分的名称。
边
顶点
边
(教师示范画角)
3.画“角”做“角”: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进一步巩固对角的图形特征的认识。
再通过判断以下图形是不是角、从平面图形中找角,及时帮助了学生对角的概念加以巩固。
首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角的大小。
先通过观看老师演示纸扇打开和合拢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在变化,它是有大小的。
再有了直观的认识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操作感受角的大小,渗透比较的方法,并在小组当中进行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巩固角
1.说一说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2.练习八第三题
3.角在生活的运用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再次帮助学生巩固角的知识。
第三题让学生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