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问题与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问题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问题:1. 教师带课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老师授课水平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老师授课水平一般,有的老师甚至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2. 资源不足。
在某些地区,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场地、设备和器材,导致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3. 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认为这些活动与自己的学业无关,因此参与度较低。
4. 缺乏专业指导。
一些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二、应对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可以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水平。
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观摩交流,以提高各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改善资源条件。
学校可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筹集资金,购置相关的设备和器材,改善实践场地,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
3. 增加学生参与度。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举办评比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兴趣。
4. 设立专业指导岗位。
学校可以设立专业指导岗位,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指导,提供专业支持,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5. 拓展合作渠道。
学校可以积极与社区、企业等合作伙伴合作,共同举办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拓展活动渠道。
6. 创新活动形式。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的应对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也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而努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问题与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问题与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问题与策略摘要:选择和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一步。
“万事开头难”,学生对于课题的选择和确定面临种种问题,本文从课题选择的原则谈谈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选题;问题;策略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和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教学方式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过去教育中的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被纳入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7日),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国各省市试行并逐步推广。
一、综合实践课程概述1、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等,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
2、课程目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研究内容①人与自然。
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天文地理研究等。
②人与社会。
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③人与自我。
如小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小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校内和社会实践中,通过生动、实践性活动,适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掌握和运用各种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
但是,在实践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1. 实践活动的单调性在现实中,很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过多地侧重于单一领域或形式,导致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到单调乏味,缺乏持久性的兴趣和热情。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同时要探寻和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满足感和获得感。
2. 实践活动的学习效果不确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往往缺少明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导致学生无法清楚了解到活动的学习效果,也缺乏对自身素质的有效提升。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在活动开始前明确活动目标,并制定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有效表现的行为给予积极反馈和奖励措施,同时对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给予帮助。
3. 实践活动的质量难以保证在一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对活动的质量控制能力有限,导致活动的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在活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总结活动经验,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通过合理的教师分工、充分的筹备、有效监督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 实践活动与教学内容脱节在有些小学实践活动中,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不相符,实践内容对教学任务没有实际帮助,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锻炼到的能力无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既保证活动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理解和运用。
在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如体育运动、户外拓展等,在活动中出现交通、人身、器材等方面的意外事故。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在活动前对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了解活动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避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内容设置、教师角色、学生参与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内容设置问题及应对策略1. 内容设置过于单一。
有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设置单一,没有涉及到学生的多元需求和兴趣。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低。
应对策略: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元需求和兴趣,尽量将内容设置的丰富多样化,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程或拓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需求。
2. 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有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缺乏实践性。
应对策略:在内容设置上,要将课程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考虑到学生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的实践经验,将实践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
1. 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一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无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应对策略: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校内指导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或者将实践活动课程与社区资源结合,由专业人士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2. 教师角色过于强化。
有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角色过于强化,缺乏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应对策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变身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1. 参与度不高。
一些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兴趣和投入,参与度不高。
应对策略: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增加学生参与度。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策略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策略与实践“小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实践与策略研究,是立足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展开的研究,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现、自主探究与科学研究等认识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开展及开展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等问题。
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课题研究需要与学生个人兴趣相结合、开发与利用并举的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平台,开展多方面的研究。
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1.发挥地域优势,洋溢乡土情。
学生的小课题研究,学习空间大,校内外的自然环境都包含着可以探讨研究的问题资源。
小课题选题应当充分挖掘这部分资源,体现学校及地方特色,发挥地域优势,让学生觉得学校可爱,家乡可亲。
2.立足生活世界,充满生活味。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没有现成的资源库,所以我们要善于立足生活、社会去发现问题、确立研究主题。
3.凸现学生主体,体现趣味性。
学生有了学习知识的自主选择权,才会有“自己发现的东西”。
小课题越贴近学生的经验、越关注学生的兴趣,学生越愿意研究,研究效果也越好。
4.小中见大,激荡成就感。
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最好不要选择专业性较强的课题,课题要小,浅显易懂,选题应具有可操作性。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进一步激励学生深入研究。
二、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策略1.选题。
研究问题主要来自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形成小课题研究《问题库》,教师从问题库中选取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2.制定计划。
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和途径。
根据研究实际形成小课题研究《思维导图》。
学生的方案主要应包括三部分内容:(1)要研究什么? (2)怎样研究?(3)预计最后的研究成果是什么?3.行动研究。
在一阶段是学生分个体或小组的形式按制订好的研究计划探索的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最近也增加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
这些活动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理解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活动的灵活性不足。
现有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比较固定,常常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学生只需按照规定的步骤去操作。
这种方式既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也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应对策略:老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制定过程中,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己去组织和设计实践活动。
2.缺乏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目前许多综合实践活动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对个别学生的需求未能得到足够的考虑。
这导致了某些学生难以与活动有效地互动,并且容易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无助。
应对策略:学校应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
同时,在活动设计中,老师们也应该注意到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调整活动的方向和难度。
3.评估机制不完善。
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功和有效性是关键问题,但现有的评估机制并不完善。
通常采用的方式只是简单的问答或者作品展示,很难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实际成果。
应对策略:评估应该更加全面和准确。
可以采用更多的方法,如小组讨论、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估等方式。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表现和潜在问题,为其提供更精细化的指导。
4.资源有限。
小学通常没有大量的时间、空间和财力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些限制可能会影响到这些活动的开展和质量。
应对策略:学校应该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寻找和创建适合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实践和创新能力。
此外,与教育企业和社区等其他资源合作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总之,在解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时,教师应该更好地与学生合作,提供个性化支持,完善评价机制,并充分利用周围资源。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积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创设真实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购物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2.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注重合作,培养团队精神1. 小组合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2. 团队精神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四、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1. 了解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 分层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施分层教学。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
五、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1. 实践活动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
2. 实践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应注重过程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六、强化指导,提高实践效果1. 教师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交1
立足实际 整体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明确 的课程资源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 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 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 学校做法 第一 学期:我校曾经立足地方的课程资源,统一规划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主线,确定以《走进安海》为 总课题,根据不同年段的年龄特点和探索能力,产生 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子课题: 二年段“家乡的风味小吃”、三年级“家乡的风俗习 惯” 四年级“家乡的支柱产业”、五年级“家乡的名胜古 迹 六年级“家乡的名人名事”,如五年级学生在获知安 平桥被列为泉州十八景后,想进一步探索安平桥的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学习了做寿司。师:大家都会做了吗? 生大声的回答:会!
案例《美味寿司》
评析:这是一节劳动课。
还可以进一步思考: 能不能改变寿司的形状? 加什么材料才能让寿司更美味? 怎样做寿司,才不会让卷松掉? ……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操作中不仅要解决“做什么 ”、“怎么做”,还要思考“如何做好”等问 题。
案例:制作美味寿司(四年段学生)
(东石第二中心蔡月珠)
活动时长:6课时+课外
活动内容 激 情 四 射 做 好 准 备
课 时
第一课时
学生主要活动 1. 激情导入。 2. 观察、猜测制 作寿司的食材 、工具、步骤 3.课上合理分工 准备制作寿司 的食材和工具 4.汇报分工情 5.课外准备食材 和和工具。 教师指导策略 1.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 2.提出本次活 动评价方案。 3.指导小队长 跟踪落实制作 材料的准备, 增强学生对小 队活动的责任 感。
启示: 可采用“拖带融合”的方式组织 内容。根据学校传统、教师特长和学 生需求等,以其中一个领域为重点, 统摄其他三大领域, 实现四大领域的 有机融合。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一、问题分析1. 整体教学氛围不活跃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着整体教学氛围不活跃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2.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通常需要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者项目,而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导致效率较低,甚至出现了责任心不强、配合度不高的问题。
3. 教师教学策略不够多样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策略比较单一,往往只是依靠课本内容和教师讲解,在活动设计上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足。
4.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强烈,虽然存在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老师和其他同学,缺乏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二、策略研究2.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奖励,以激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动力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增加学生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创新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尝试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采用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和合作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实用性。
4.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实践基于以上策略研究,我们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点实践:1. 活动开展前,为了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我们积极策划了一些游戏、趣味竞赛等活动,在课堂上通过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我们注重了任务的设定和问题的导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和场景,设计引人入胜的数学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课程通过生活实践、创造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影响了课程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 资源问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到大量的资源准备和支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目前许多学校资源有限,无法提供充足的支持。
物质资源不足导致学校无法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人力资源不足则影响了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 教师素质不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然而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于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能力有所不足,导致实践活动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 课程内容单一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设计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缺乏乐趣和体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4. 学生自主性不足由于对于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实践活动过于指导,缺乏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
学生缺乏独立探索的机会,导致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二、应对策略1. 加强资源建设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支持,包括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
可以通过向社会募集资源、整合校内外资源等途径来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丰富多样地参与实践活动。
2. 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开展研讨会等形式,提升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
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或者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帮助其他教师提升自己的指导水平,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
3. 丰富课程内容学校应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注重多样性和创新性,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体验到乐趣和收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们学习和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足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存在问题1. 课程设计不合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往往过于死板,不够灵活多样。
而且,课程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足一些小学老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不够全面,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往往缺乏对于学生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的深刻理解。
3. 学生参与度不高一些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参与度不高,他们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而缺乏对于实践活动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二、应对策略2. 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于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足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渠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造力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也可以设置一些特色项目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发挥家庭和社会作用学校应该积极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让家长们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配合学校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校也要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学校和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从课程设计、教师培训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课程设计问题1.1 学科内容碎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科内容常常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应对策略:在课程设计中,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内容相结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在实践中渗透学科知识,使得学科内容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
1.2 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学科内容碎片化、教学形式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参与度不高。
他们往往对这些活动缺乏兴趣,缺乏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应对策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主动性。
1.3 教学资源匮乏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较为初级,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准备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应对策略:积极争取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方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保障水平。
二、教师培训问题2.1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目前,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生的教学课程,学校里有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应对策略: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员来进行指导和培训,让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2 缺乏教学经验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教学课程,很多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导致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应对策略: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会等活动,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逐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一:活动内容设置不够多样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某个领域的实践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
应对策略:1.拓宽实践活动内容:将实践活动从学科范围拓展到其他领域,如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等,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2.引入跨学科教学:在内容设计中融入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使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
问题二:活动形式单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活动形式单一,大多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实践操作,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互动环节。
应对策略:1.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设置互动游戏环节: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设互动游戏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
问题三:评价标准不明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和教师对活动成果的评价存在主观性,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应对策略:1.明确评价指标:在实践活动设计中明确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让学生清楚活动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2.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实地考察、书面报告、口头报告等,综合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综合素质。
问题四:活动组织和管理不到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导致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应对策略: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活动管理制度,明确活动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概述数学是小学生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数学课堂中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
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低等。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问题分析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听讲、做题,学习兴趣不高。
而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实践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无趣味性或者缺乏挑战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提高的。
2. 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另一个问题。
有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能只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忽略了活动的内涵,导致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3. 学生参与度低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学生的参与度对课堂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懒惰或者其他原因,参与度较低,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策略研究2. 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的策略要解决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前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改进和完善。
3. 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根据自身兴趣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可以在实际的活动中探究、体验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目前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活动的多样性、活动内容单一、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本文将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活动的多样性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活动缺乏多样性。
大部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以体育课、美术课等传统的课程为主,缺乏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导致活动内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活动内容单一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活动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
很多学校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内完成,活动内容往往受制于教科书内容,缺乏创新,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
3.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但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上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一些教师缺乏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无法很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应对策略1.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为了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缺乏多样性的问题,学校可以提供多样的活动安排,例如户外探险活动、手工制作、科技实践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2. 创新活动内容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在活动内容上进行创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水平,并将培训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问题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1. 教师观念滞后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不足,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 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部分学校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活动中过分依赖讲解,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
此外,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过分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这导致学生在活动中只关注成绩,忽视能力的培养。
5. 资源配置不足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配置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开展活动的需求。
三、解决策略1. 更新教师观念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完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加强资源配置学校应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投入,完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案例分析某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存在以下问题:1. 教师观念滞后,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强调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门课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视。
这门课程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使得学生对于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点都有一个相对有趣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当前所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每一个地方的《综合实践活动》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别,虽然教育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本身就有所差别。
这门课本身就是一门新设的课程,这门新课程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由此才能得出这门课存在的意义。
不同以往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与其他的学科课程具有同样的等价性和互补性。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以及课程的不同种类去划分,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一种“主题—探究—表达”这样的课程形态,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社区资源以及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和组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探究,最后交流并共享学习成果。
这本身就是一种注重学习的过程,这和总课程的形态已经被原来的知识体系所打破、很多学生仅仅只是通过实践体验来获得最终的全面发展相比,由此看出这两种课程是完全不同的,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1.完全没有脱离“活动课程”。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随着对于《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越来越重视,这在我国的社会和学校中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现在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它与传统的课外活动课程区别并不大。
它主要表现为,学校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与以往的活动课并不能进行很好的区分,这两者都是基于活动的教育思想下,通过开展活动不断的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是这门课依然是基于活动这个词来开展的,而课程的内容也并没有极大的开发出来,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强,对于这门课并不重视,仅仅只是随意的做好游戏或是做一些手工,这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的本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课程理念认识错误。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问题分析1. 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框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
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框架,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使得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2.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稳定性,一些教师可能因为教学水平不足而无法有效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课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3. 学生参与度不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之一是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践体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不高,导致了教学效果的打折扣,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实践效果。
4. 学校资源匮乏二、应对策略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框架的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课程的研究和指导,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要求,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规范,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和标准可依。
针对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验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去,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实践效果。
针对学校资源匮乏的问题,学校和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学校资源的投入和建设,充实实践场地、实验器材和相关资源,为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实践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问题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单一。
很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丰富多样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
2、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很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主要以简单的讲授和演示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究能力缺乏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3、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评价机制存在较大缺陷,评价内容较为单一,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表现和实际水平。
二、应对策略针对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心设计课程内容。
学校应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严格按照中小学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规划和设置,既要满足学科知识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情境化的设置、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应从单一的演示和讲授逐渐丰富到探究、讨论、实验、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3、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品展示等形式,以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践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的完善,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笔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问题及解决策略李紫彧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阶段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
但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让小学生能够接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问题;解决策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教育部主张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充分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外沟通交流的能力,在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更是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十分重视,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我国走向国际化教育的重要一步。
一、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首要任务,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不热衷,受学校和家长的影响,小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作用不够了解,缺乏参与的热情,此外,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也不能只流于形式,必须要有实际意义。
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就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提高小学生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设计一些灵活而具有意义的活动环节,让学生能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长生活经验,锻炼自己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制作家人水果食用单”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说话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的方法,向同学们展示不同水果的营养功效,让学生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对常见水果的功效作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由于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就有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学生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做一次“小小调查员”,与爸爸妈妈一起搜索资料,了解每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应该是多少,让家长记录自己三天所吃的食物总量并与科学的水果日需量做比较。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结束以后,教师可以把同学们分成小组,分别让同学们讨论自己应该做出哪些调整,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发言时间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调查结果和调整意见作总结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逻辑能力,在做调查活动的过程中也增长了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了解到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许多小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问题与策略
摘要:选择和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一步。
“万事开头难”,学生对于课题的选择和确定面临种种问题,本文从课题选择的原则谈谈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选题;问题;策略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和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教学方式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过去教育中的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被纳入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7日),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国各省市试行并逐步推广。
一、综合实践课程概述
1、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等,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
2、课程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研究内容
①人与自然。
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天文地理研究等。
②人与社会。
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③人与自我。
如小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小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4、研究步骤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一般可以分为下面六个阶段和步骤:
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整理分析——交流评价——自我反思
①确定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可由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起始阶段也可以由学校提供研究课题让学生选择。
研究的课题最好是来自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可行性的。
②制定计划。
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就应着手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时间和地点、资料搜集的方法和工具等,同时还要明确小组的内部分工。
③搜集资料。
根据计划,各成员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图书馆活动、上网查询、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并做好记录。
④整理分析。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整理、分析所搜集到的资料,不断验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并综述资料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⑤交流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实物成果、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把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发现自我、欣赏他人,提高自身的过程。
⑥自我反思。
交流展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活动做好准备。
二、课题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当的课题就成为关键性的一步。
选择的课题如果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来自于生活实际,那么,他们就有信心、有兴趣,而且也能够做出很好的研究成果。
相反,课题选择脱离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盲目追求“大”和“新”,好高骛远而且缺乏研究条件的支持,使课题难以进行,甚至半途而废,结果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挫伤自己的自信心和研究热情。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就变成了单纯地收集资料,抄袭现有成果,草草了事。
比如让农村的学生去研究“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这个课题显然不是很合适;同样,让城市的学生去研究“农药与农业”可能也会遇到许多困难。
因此,选题必须要科学、深思熟虑。
三、课题选择的原则和策略
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根据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初有一小组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陀螺仪》。
题目的科学性和意义无庸质疑,但要研究陀螺仪的专业性知识太难,理论性太强,超出了小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的,而且即使能研究,他们也仅仅是从相关书本上摘抄一些句段,查找一些资料,拼凑一些理论,其研究的实际意义不大,甚至会造成学生好高鹜远的心态,形成不良影响,因此不适宜研究。
后来经指导老师与小组成员讨论修改为《玩陀螺》后,均感觉比前面的课题可操作性强。
2、问题性原则——由“问题”引出“课题”
课题研究不是让学生去理解或记忆某些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而是呈现一个需要学习、需要探究的问题。
众所周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色宜人、金桂飘香。
根据这一点,有同学提出要研究《秋天》,经分析,该课题太宽泛,不好操作,经小组成员查了相关资料得知秋天的气温冷暖变化较大,之后将原先的课题缩小范围改成《秋天的气候特点》。
后又经老师分析,感觉该课题如果只从气候的角度去研究,没有具体的研究价值,充其量是查查网上的一些资料然后整理归纳,意义不大,最后修改为《秋天的气候特点对动植物的影响》。
课题确定,同学激发了兴趣,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效果十分显著。
3、综合性原则——学科融合的创新
与课题有关的课程最好有主导课程和相关课程,体现课题的综合性。
例如,同学们提出的《我们的牙齿》研究课题,就是以科学为主导课程,以卫生为相关课程的综合性课题。
该课题从科学(牙齿的结构)、卫生(保护牙齿的方法)的角度研究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牙齿健康问题,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同学们采用正确保护牙齿方法后的感受。
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同学们感觉到不但温习和拓展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同时从实践和调查中学会了如何走访、如何记录、如何与陌生人融洽相处等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4、实践性原则——结合学校及其周边的实际情况
选题要联系学生生活、生产、现代科技中的实际问题,课题内容的选择应注意联系科技、社会、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这样的课题有意义,学生也有兴趣,有条件做好。
如当前小学生存在乱花钱现象,有小组同学提出以零花钱为主题的课题《聚焦我们的零花钱》,也有同学根据学校门口有摆地摊儿的现象提出《治理校门小地摊儿》的研究,有同学根据小学学生带手机的现象提出《小学生带手机的利和弊》等等课题,这些课题都结合了学
校及周边的实际情况,操作性强,也具有现实意义。
5、可行性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从大处着眼”是指课题来源范围要大,涉猎面要广,既可以是从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方面或微观的,具体的方面来选题;也可以是从理论文献中选择,利用网络、文献、文摘类杂志,汇编性的书籍来查寻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
“从小处着手”则是指选择课题时,应注意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如必需的设备,器材,材料,时间等,又要注意参与研究同学的能力、特长、水平、知识、兴趣等,不要选择那些“大而空”的课题。
如在指导选择课题时,我们发现有的小组选择了《陀螺仪》这个课题,教师认为范围过大,过于空泛,建议他们修改,经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商讨后确定课题为《玩陀螺》,范围大大的缩小了,也更切合实际了。
6、个性化原则——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源泉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与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因此,课题选择时要考虑学生个体在兴趣、知识结构、能力上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去选择不同难度的课题。
比如在广告满天飞的今天,同学们既感受到了精雕细凿的广告带来的艺术享受,也体会到一些粗制滥造的广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广告的利与弊》;有一个小组注意到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中存在一批以崇拜歌星、影星为荣的“追星一族”,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面对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假如我是小明星》的研究课题。
在同学中作了广泛地调查,对痴迷于名星、大腕的学生的心理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帮助那些同学走出误区,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重现往日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
再比如《流行语的文化》、《班级成绩排名榜》、《电子游戏的“好处”》、《饮食与健康》等这些课题的选择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来源于社会,而且切实可行,都不失为很好的研究课题。
还有一小组对小学生日益增长的月生活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小学生如何安排这些生活费?安排得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在哪些地方?会对学生产主哪些不良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小学生日常生活消费的调查》。
类似的课题还有很多:《磁卡是如何制成的》、《浅谈漫画书》、《小学生最喜爱的玩具》等。
参考文献
[1]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基础教育课程,2006)
[2] 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吉林教育,2006)
[3]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及其实现(基础教育研究,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