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紫外线生物学和生理学作 用
• • • • 红斑反应 色素沉着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血液的影响
1.红斑反应
红斑反应: 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
经过一定时间,照射区出现均匀的、边界清 楚的红斑,称为紫外线红斑。 一般在照射后2-4小时出现反应, 12-24小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消退。
1)紫外线红斑与波长的关系
1934年由Codletz和Stair测得的红 斑曲线(国际标准曲线),以297nm为最 有效,在280nm有一低谷,254nm为第二 高峰。近年来研究,以254nm红斑效应最 强,280nm低谷不明显,随波长增加红斑 效应逐渐减弱,330nm降到最低水平。
2) 红斑形成机理 有以下几种学说:
• 组胺说:紫外线作用下引起蛋白分解,形成组胺 或类组胺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皮肤 粘膜发红。 • 血管内皮损伤说:从250nm到长波紫外线,可直 接作用于真皮血管,使之释放出激肽,引起血管 扩张。 • 溶酶体说:紫外线照射可使细胞溶酶体膜受损伤, 酶被释放出来,引起蛋白分解,血管扩张、充血 • 前列腺素说:实验证明,中波紫外线照射后 (3MED),6-12小时皮肤内前列腺素含量增加, 18小时达到高峰,48小时恢复正常水平。前列 腺素是一种炎性介质,可引起血管扩张、充血、 水肿、细胞损伤
3 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
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能力很弱,波长 愈短穿透能力愈弱。短波紫外线基本上 被表皮组织吸收,深度只有0.2-0.5mm。 中波和长波有少部分可达到真皮层。 △ C段波穿透深度主要在表皮浅层, A/B段可达到表皮深层、毛细血管和神 经末梢。
对比:粘膜对紫外线的反 应
• 粘膜红斑出现快、消失快: 粘膜无角质层与棘细胞层,在紫外线 照射下产生的扩张血管物质少,粘膜血 液循环丰富,扩张血管物质容易消散。 粘膜对紫外线透过能力高于皮肤。 粘膜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一般认为粘 膜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低于皮肤,约低2倍
2 、多孔照射
3 、中心重叠照射
病灶的中心用大剂量照射,周围用较小 剂量。多用于化脓性炎症、创口感染等。
4 、穴位照射
– 局部照射多采用红斑量照射,一般采用平均 生物剂量
– 红斑量照射时,要求在前次照射的红斑消退 后,再开始下次照射。 – 红斑量照射后,由于皮肤增厚、色素沉着, 对紫外线敏感性降低,重复照射剂量要相应 增加,一般要增加30-50%。同一部位照射 一般不超过3-5次。
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IL-1含量增加。 4 对血液的影响
小剂量全身照射:加速血液有形成分再生 治疗继发性贫血;大剂量可使红细胞、血色 素减少。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1 、消炎作用
紫外线红斑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红斑 区血液循环加速,温度升高,新陈代谢 旺盛,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对炎性 渗出物吸收加快,白细胞数量增加,吞 噬功能增强,免疫防御功能提高等。紫 外线照射对浅表组织内的细菌有直接杀 灭作用,这些对控制炎症感染、加快炎 症恢复均有重要作用。
2.0 2.9
例如:以50cm时照射10s为一个生物剂量, 则30cm时,10×0.5=5s;100cm时,10×2.9=29s
全身照射
四野照射,要求先测定生物剂量。照 射剂量一般采用亚红斑量,以后增加剂量视 病人反应或治疗要求而定。
局部照射
1、常规照射
暴露照射部位, 除去皮肤上附着物,非 照射部位用白步盖好,照射野要固定。 主要用于躯干部位。
4)紫外线红斑分级
5) 影响红斑反应的因素
• 生理状态的改变:月经前期反应增强,后 期减弱。妊娠期红斑反应增强,产后红斑 反应减弱。 • 疾病因素:高血压、甲亢、活动性肺结核、 糖尿病、卟啉症等,红斑反应增强;粘液 水肿、伤寒、气性坏疽、营养不良、甲低、 丹毒等红斑反应减弱。 • 光敏药物能增强红斑反应。 • 其他:季节对红斑反应的影响,春季红斑 反应高于秋季,长期从事室内工作者比从 事室外工作者红斑反应强
– 红斑量照射面积,I、II级红斑量照射,一 般成人每次不超过800cm2,III级红斑量 不超过250cm2 ,IV级红斑量不超过30cm2。
– 局部照射要考虑到机体不同部位对紫外线的 敏感性的差异。
人体不同部位敏感性的比较(以腹部为1)
胸腹部、腰、背部 颈部 上臂、大腿内侧 臀部 前臂区侧、大腿外侧 头皮 、前臂伸侧 小腿内侧 小腿外侧 手背部 足背部 面部 1 1.2 1.5 1.8 2 2.5 4(3) 6(4) 8 12 1.2
生物剂量平均值测定法:以同等条件 测得20名以上不同年龄、性别的正常成 年人的生物剂量,求出平均值,即为该 灯的生物剂量平均值。每隔3~6个月重 复测定1次,更换灯管时亦须重测。
不同照射距离生物剂量计算
灯距cm
25
30
40
50
60
1.3
70
1.6
80
100
同一剂量 照射的时 间倍数
0.4 0.5 0.7 1.0
紫外线疗法
Baidu Nhomakorabea
紫外线疗法
• • • • • • • 紫外线生物物理学特征 紫外线生物学和生理学作用 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紫外线治疗技术 紫外线照射方法 紫外线临床应用 禁忌症
一、紫外线生物物理学特 征
紫外线为不可见光线, 位于紫光以外。 利用紫外线防治疾病的方法成为紫外线疗法。
1 紫外线的波长
• 电磁波谱中紫外线位于可见光和X线之 间,即10-400nm。 • 医疗上的紫外线波为180-400nm。
3 妇产科疾病:外阴炎、外阴瘙痒、会阴 破裂、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等。 4 儿科疾病:佝偻病。 5 皮肤科疾病:瘙痒症、银屑病、毛囊炎、 痤疮、圆形脱发、神经性皮炎、皮肤结 核、慢性湿疹、玫瑰糠疹等。 6 其他科疾病: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 喉炎、鼻炎、外耳道炎(疖)、鼓膜炎、 口腔溃疡、眼睑炎、尿道炎、肛管炎、 肛裂、溃疡性直肠炎等
2 镇痛作用
紫外线照射可使痛阈升高,感觉时值延长。
3 抗佝偻作用 4 促进组织再生
小剂量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组织细胞再生。
5 杀菌作用
254-257nm杀菌作用最强。
6 脱敏作用
四、紫外线治疗技术
1 紫外线光源 (1) 汞紫外线灯
1)高压汞灯 辐射光谱为248-577nm, 紫外线光谱主峰在365nm。 2)低压汞灯 又称冷光紫外线灯。紫外 线光谱以短波为主,254nm在80%以上。
根据生物学作用通常分为三波段:
• 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 色素沉着、荧光反应强,生物学作用弱 • 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20nm: 红斑反应最强,生物学作用最强 • 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180-280nm: 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强 • 短于200nm的紫外线很难穿透空气,又称真空 紫外线
3) 红斑组织学改变
• 紫外线红斑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组织学 改变主要在表皮组织,真皮改变较小。 • 照射后30分钟,即可见到血管扩张、充 血、渗出增加和白细胞增多,8-24小时 达到正常,24-48小时可见表皮细胞和组 织间水肿,72小时见到丝状分裂增生改 变,7-10天组织增生下降,30-60天逐渐 恢复正常
2.色素沉着
• 直接黑色素沉着
照射后立即出现的变黑,1-2小时达到高 峰,6-8小时恢复正常。波长320-700nm 紫外线均可引起这种反应。
• 延迟性色素沉着(有治疗性意义的改变)
主要由290-320nm紫外线引起。短波紫 外线色素沉着作用较弱。长波段出现快, 消褪慢,可持续一年以上。 临床上可治疗色素脱失性皮肤病
七、禁忌症
活动性肺结核 高度动脉硬化 甲亢 红斑狼疮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紫外线过敏者 癌的局部
Thank you!
2 荧光灯
低压汞灯的灯管内壁涂有荧光 物质,该荧光物质受254nm紫外线 激发辐射出较长波长的紫外线。其 波长取决于管壁的荧光物质。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 全身照射 • 局部照射
• 体腔照射
生物剂量的测定
患者初次照射应先测定其生物剂量 (或用平均值)。
• 生物剂量测定法: • ①测定部位有下腹中线旁侧、上臂内侧、胸骨旁侧、 大腿内侧,一般以下腹部测定为多。 • ②患者取合适体位,将测定器固定于所测部位,其余 部位遮盖好。测定时,常用的灯距为50cm。 • ③待紫外线灯发光稳定后,将光源垂直对准测定器, 酌情可按每隔5s、10s或15s依次抽动插板照射各孔, 直至6孔全部照射完毕。 • ④照射后6~12h观察测定部位,以出现最弱红斑孔的 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如在照射后24h观察,则 以尚存最弱红斑的前一孔(此孔红斑已消失)的照射 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 • ⑤如照射后6个孔均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则 应适当增减每孔照射时间,重新测定。 • ⑥测定生物剂量之当天局部避免刺激,以免影响生物 剂量的准确性。
体腔照射
体腔照射多借助石英导子进行,石英具 有很强的透过紫外线的能力,其纯度愈高, 透过紫外线能力愈好。根据治疗部位要求, 可制成不同形态和大小的石英导子。
六、紫外线临床应用
1 预防、保健
长期接受日光不足,可进行全身紫外 线照 射。提高机体抵抗能力。预防佝偻病。 2、外科疾病:丹毒、蜂窝织炎、淋巴腺炎、浅静 脉炎、疖、痈、乳腺炎、软组织损伤、皮下淤 血、压疮、冻伤、烫伤、化脓性创口、窦道等。 3、内科疾病:急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风湿性关节炎、溃疡病、慢性胃炎、骨软化病、 肌纤维织炎、神经炎(痛)等。
2 紫外线的剂量单位
医疗上计算紫外线剂量多采用物理定 量法和生物定量法。
• 物理定量法 是计算紫外线照射到单位面
积上的剂量。照射剂量等于光强 (W/cm2)和照射时间(s)的积,单 位为焦耳(J)。 • 生物学定量法 以生物剂量为单位。
• 生物剂量或最小红斑量(MED):
1个生物剂量即:紫外线灯管在一定距离 (50cm或30cm)垂直照射下引起机体 最弱的红斑反应(阈红斑反应)所需的 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