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的生物学及治疗作用(精)
紫外线
![紫外线](https://img.taocdn.com/s3/m/197d8114fc4ffe473368ab24.png)
紫外线紫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小于可见光,大部分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来自太阳,紫外线是伤害性光线的一种,经由皮肤的吸收,会伤害DNA(组成染色体基因讯息传递的化学运送单位),当DNA遭受破坏、细胞会因而死亡或是发展成不能控制的癌细胞,这就是瘤形成的初期。
紫外线已被确定与许多疾病的产生有关;例如:皱纹、晒伤、白内障、皮肤癌、视觉损害与免疫系统的伤害。
基本介绍紫外线(标识方法UV)是指波长在280nm—380nm之间的光线[3],紫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小于可见光,大部分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来自太阳,紫外线是伤害性光线的一种。
经由皮肤的吸收,会伤害DNA(组成染色体基因讯息传递的化学运送单位),当DNA 遭受破坏、细胞会因而死亡或是发展成不能控制的癌细胞,这就是瘤形成的初期。
紫外线已被确定与许多疾病的产生有关;例如:皱纹、晒伤、白内障、皮肤癌、视觉损害与免疫系统的伤害。
详细介绍中文名称:紫外线英文:U ltraviolet / Ultraviolet radiation / Ultraviolet ray / UV紫外线属于物理学光学的一种。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
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10^(-9)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
紫外线还可以防伪。
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
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分类介绍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渗透程度是不同的。
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
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一、紫外线的由来[1]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在三棱镜光谱的红光端外发现了不可见的热射线——红外线。
紫外线专题知识培训课件
![紫外线专题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b1e3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1.png)
*
紫外线专题知识
3.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297nm的红斑反应最强 213.7nm的反应次之 4.实质:皮肤或粘膜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光化学反应-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渗出、白细胞增多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
紫外线专题知识
5.红斑反应的机制: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 (1)组织胺学说 (2)血管内皮损伤学说 (3)溶酶体学说 (4)前列素学说 (5)神经机制
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
紫外线专线专题知识
测定方法 操作者抽动测定器遮盖板,每隔5、10或15秒依次抽动插板照射各孔,直至6孔全部照射完毕 照射后6~12小时观察测定部位,以出现最弱红斑孔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 如照射后6个孔均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反应,则应适当增减每孔照射时间,重新测定
治疗技术 生物剂量测定法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
紫外线专题知识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
紫外线专题知识
紫外线生物剂量 一个生物剂量即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是指紫外线灯管在一定距离垂直照射下引起机体最弱红斑反应(阈红斑反应)所需的照射时间。其剂量单位为秒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
紫外线专题知识
治疗技术 照射方法
*
紫外线专题知识
局部照射法 照射前应先将病变部位的坏死组织及分泌物清理干净 患者取适当体位,暴露照射部位,非照射部位用治疗巾遮好 操作者及患者需戴防护眼镜遮盖眼部 将光源垂直于照射中心,严格掌握照射时间 照射结束,迅速移开紫外线灯,从患者身上取下治疗巾,嘱患者离开
治疗技术 照射方法
生物学效应 红斑反应
红外线
紫外线
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4c6cdb84254b35eefd3449.png)
(5)抽动测定器盖板,每隔一定时间(高压汞灯管5s,旧 灯管l0s或原来MED之半;低压汞灯1s)露出一个小 孔,直至6个孔都照完,将灯移开。 (6)成人照射后6~8h观察测定结果,小儿照射后4~6h观 察测定结果,以测定部位皮肤出现最弱红斑的照射时 间为该成人(或小儿)对该灯在该测量距离的1个 MED,若在照射后24h观察结果,则以最弱红斑的前 一孔的照射时间为1个MED。
紫外线疗法
6.患者的非照射区必须以布巾盖严,予以保护。 7.应告诉患者红斑量以上剂量照射后皮肤上会出现 红斑,体表照射后不要擦洗局部或洗澡,也不要用冷 热治疗或外用药物刺激。口腔内照射后不要立即喝热 水、吃酸性食物。 8.紫外线照射与其它物理因子治疗相配合应用时, 应注意安排先后顺序。如紫外线与超短波、红外线等 能产生温热效应的治疗相配合时,一般应先行温热治 疗,后照射紫外线。 9.紫外线照射疗程中不要用光敏药物、吃光敏食物。 对使用光敏剂的患者应先测定用光敏剂后本人的生物 剂量,再开始治疗,以防紫外线过量。
生物剂量测定的方法
(1)接通紫外线灯电源,拨启动开关,高压汞灯需510min后方能工作稳定,低压汞灯需3min后稳定 (2)在被测者的下腹两侧、大腿内侧、上臂内侧选正 常皮肤区作被测定区。 (3)患者平卧,暴露被测定区。操作者将生物剂量测 定器覆盖其上,固定好,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均予盖严。
(4)移动紫外线灯,使灯管中心垂直对准测定部位, 高压汞灯灯距为50cm;低压汞灯几乎接近测定器,或 距离1-2cm。
紫外线疗法
操作技术的注意事项
1.紫外线治疗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室温应保持在 24℃左右。 2.治疗前应检查治疗仪是否能正常工作,灯管有 否破裂、污垢,灯光安装是否牢固,支臂是否稳妥。 3.使用高压汞灯给患者治疗时,操作者应戴护目 镜、穿长袖工作服、戴手套。 4.任何人都不能直视已起辉的紫外线灯及石英导 子输出端,以免发生电光性眼炎。 5.每个患者的疗程中均应采用同一个灯管。
光疗法
![光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0e0c057e21af45b307a8b3.png)
• 激光是指受激辐射放大的光,又 称莱塞(Laser)。
一、紫外线的生物物理学特征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80nm~ 400nm,根据生物学特点将紫外线 分为三段 : • 长波段紫外线(UVA)亦称A段紫 外线,波长400nm~320nm; • 中波段紫外线(UVB)亦称B段紫 外线,波长320nm~280nm; • 短波段紫外线(UVC)亦称C段紫 外线,波长280nm~180nm。
2.随着波长的缩短,可见光对组织的穿透能力减弱 3.红光对神经肌肉有兴奋作用,蓝紫光则有抑制作用 4.可见光可影响松果体的分泌功能,加强糖代谢,促
进机体氧化过程,提高皮质功能,加强交感神经的 兴奋性,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5.可见光可使色素沉着
二、治疗作用
(一)红光疗法:温热作用 (二)蓝紫光疗法:光化学热效应
4-6MED
2)维持剂量 亚红斑量,增加原剂量的10%-100% 弱红斑量,增加原剂量的25% 中红斑量,增加原剂量的50% 强红斑量,增加原剂量的75% 超强红斑量,增加原剂量的100%
具体做法:适当加量以维持红斑反应 根据感染的伤口、创面、溃疡
(3)特殊情况处理 光化性损伤:表现为照射野皮肤红斑反
3.对DNA的影响 大剂量可使DNA严重受损,结构改变 小剂量DNA的合成先抑制后加速
4.对RNA和蛋白合成的影响 大剂量引起RNA破坏 小剂量RNA的合成先抑制后加速
利用光敏剂加强紫外线对DNA、RNA的抑制作用, 可以治疗牛皮癣等增殖性皮肤病
紫外线可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形成组织胺, 从而起到脱敏的作用,反复照射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等 过敏性疾病
• (4)紫外线红斑的组织学改变为血管的扩张、充 血、渗出、白细胞增多
(5)影响红斑反应的因素 1. 波长和剂量 2.局部皮肤的敏感程度 3. 人的生理状态 4.疾病因素 5.药物 6. 植物 7.季节 8.长期室内工作者的红斑反应强于他人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紫外线应用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紫外线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1684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4.png)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紫外线应用第一章紫外线的基本概述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的一种辐射。
它被进一步分为三个波段:紫外A波(UVA,波长320-400纳米),紫外B波(UVB,波长280-320纳米)和紫外C波(UVC,波长200-280纳米)。
UVA是最长的波长,穿透力最强,能够穿透大气层,造成紫外线的90%以上,对人体皮肤内层的胶原蛋白有破坏作用,可导致皮肤发黑或变黄;UVB的穿透力较弱,只能在地表层产生效应,对人类皮肤的表层有损伤作用,可导致皮肤晒伤和皮肤癌的发生;UVC的穿透力最弱,如果不考虑小部分经过人造装置后释放的UVC外,其被大气层完全过滤,对人体没有可见的影响。
第二章紫外线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紫外线在生物学实验中被广泛应用。
在分子生物学中,紫外线可以被用于核酸电泳。
常见的电泳材料例如琼脂糖,其质地能够过滤掉大分子DNA或RNA片段。
在处理电泳样本前,需要将样本中的核酸用乙溴化铵溶液进行加香兰素或阳离子染料的作用。
随后,将样本放在UV照射箱中,使得DNA或RNA分子发生交联,进一步凝胶化和减小其迁移速度,从而便于进行定量分析与检测。
此外,在微生物学和病毒学研究中,紫外线被应用于杀死细菌和病毒,常见的紫外线照射器是消毒柜。
第三章紫外线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紫外线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紫外线照射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例如在治疗白癜风和银屑病时使用光疗法。
这些皮肤病发生在皮肤色素细胞或角质细胞中,当UVB波段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时,会刺激皮肤内大量的细胞活动,进而加速皮肤细胞的更新。
这样便可以让病人的皮肤恢复正常。
另一方面,在医疗器械领域,紫外线灯可以被用来作为口腔杀菌或净化水的工具。
此外,小型化的紫外线LED也被广泛应用于健康领域。
例如:智能手表、感应卡、口罩等诊断设备,其使用了便携型或低功率的紫外线LED。
第四章紫外线的生物安全问题与其它辐射一样,过度或不安全的紫外线照射,会对人体或环境带来潜在的生物安全问题。
紫外线杀菌作用的原理及运用
![紫外线杀菌作用的原理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e26f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3.png)
紫外线杀菌作用的原理及运用紫外线(UV)杀菌作用的原理基于紫外线具有破坏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核酸(DNA和RNA)结构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主要包括UV A (315-400纳米)、UVB(280-315纳米)和UVC(100-280纳米)三个波段,其中UVC在200-280纳米的紫外线辐射中,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最为显著。
原理:1.DNA和RNA的吸收:紫外线在特定波段的短波长光线中,能够被微生物的核酸(DNA和RNA)所吸收。
2.形成光生物学效应:吸收紫外线后,核酸分子内的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引发一系列光生物学效应。
3.形成交联和损伤:光生物学效应导致核酸内的嘌呤和嘧啶等碱基之间形成交联,或者直接引起DNA链的断裂,从而破坏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4.细胞死亡:DNA和RNA的严重损伤会阻止微生物的正常复制和繁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实现杀菌的效果。
运用:1.水质处理:UVC紫外线常被用于处理水质,包括饮用水、游泳池水、废水等。
通过紫外线辐射,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空气净化:紫外线空气净化器利用UVC紫外线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医疗器械消毒:在医疗领域,UVC紫外线用于消毒医疗器械、手术室等设施,以预防医院感染。
4.食品处理:UVC紫外线可用于食品工业,对食品表面进行杀菌处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5.表面消毒:UVC紫外线可以用于表面消毒,如消毒工作台、实验室器具等。
6.空调系统消毒:在空调系统中应用UVC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少空气传播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紫外线进行杀菌需要考虑紫外线的波长、剂量和照射时间等参数,确保达到杀菌的效果同时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UVC紫外线是一种紫外线辐射,直接暴露可能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紫外线在疾病中应用的原理
![紫外线在疾病中应用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0a74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7.png)
紫外线在疾病中应用的原理1. 紫外线的介绍紫外线是指波长介于10纳米到400纳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根据波长的不同,紫外线可以分为紫外A(UVA)、紫外B(UVB)和紫外C(UVC)三个区域。
紫外线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
2. 紫外线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原理紫外线治疗(Phototherapy)是通过照射患者的皮肤,利用紫外线的特性来治疗和预防皮肤疾病。
其应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免疫调节紫外线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
在许多皮肤疾病如银屑病、荨麻疹等的治疗过程中,免疫调节是其主要的治疗机制之一。
紫外线照射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疾病的症状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2.2 抗菌作用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特别是紫外C区域的短波紫外线,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因此,在某些皮肤疾病中,紫外线治疗可以通过杀灭病原微生物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2.3 血管扩张紫外线照射可以促使血管扩张,提高皮肤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的供应。
这对于一些慢性皮肤疾病如湿疹、皮肤瘙痒等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血管扩张还可以加快伤口的修复和愈合,促进组织的再生和恢复。
2.4 抗炎作用紫外线照射能够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组织内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的释放。
这对于一些炎症性皮肤疾病如银屑病、湿疹等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2.5 血液净化紫外线照射还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净化,清除血液中的废物、毒素和炎性介质,提高血液的纯净度和氧含量。
这对于一些血液循环障碍的皮肤疾病和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3. 紫外线治疗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紫外线治疗适用于多种皮肤疾病,例如:•银屑病•风湿性关节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白癜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细菌感染等。
然而,紫外线治疗也有一些注意事项:•紫外线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基础
![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4365f2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9.png)
紫外线(UV)是太阳辐射中的一种,它在生物学中具有多种作用和影响。
紫外线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波长区域:紫外线A(UVA)、紫外线B(UVB)和紫外线C(UVC)。
以下是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基础:
1.维生素D合成:紫外线B(UVB)可以促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
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D在人体中调节钙和磷的吸收,维护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皮肤色素生成:紫外线的暴露会导致皮肤产生更多的黑色素,即皮肤变黑。
这是一种
自然的防御反应,黑色素可以吸收和散发紫外线,从而减少对皮肤细胞的损害。
3.DNA损伤:紫外线能够直接照射到细胞内,可能导致DNA的损伤和突变。
这种损伤可
能增加皮肤癌和其他类型的癌症的风险。
4.光合作用:紫外线在植物光合作用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可以吸收
紫外线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制造有机物质。
5.杀菌作用: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常被用于消毒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6.眼睛保护:紫外线对眼睛也有潜在的损害。
长时间暴露于强紫外线下,可能会导致眼
睛的结膜、角膜和晶状体等部位的损伤。
7.免疫系统响应:紫外线的暴露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一些反应,例如皮肤红肿和晒伤。
考虑到紫外线的作用,人们通常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晒霜、佩戴太阳镜、减少阳光暴露时间等,以减少其对皮肤和健康的不良影响。
紫外线疗法--02-OT
![紫外线疗法--02-OT](https://img.taocdn.com/s3/m/f12f8f08eff9aef8941e0623.png)
2 色素沉着
有效波段 短波段>中.长波段
色素沉着出现.消退, 剂量与波长有关 机制: • 紫外线激活黑色素细胞 • 促进酪氨酸酶合成及增加其活性 • 为黑色素合成提供光化能
14
3 影响DNA RNA
o 大剂量 o 小剂量 破坏DNA . RNA 促进细胞分裂 杀菌 促进组织修复 治疗牛皮癣
19
三 治疗技术和方法
(一) 光源 1 原理: 通电 氩气电离 离子移动.碰撞 辉光放电 .产生兰紫光 离子 撞击电极 发热 水银受热蒸发 形 成气态 产发孤光 辐射紫外线 和兰紫光
20
2 类型
•高压汞灯 •低压汞灯 落地式 手提式 体腔式 荧光灯 钙.磷.铊磷酸盐 300.310 nm 红斑反应强 促维D 色素 硅酸钦 磷酸钙 300-400 nm 白癜风银屑病 黑光灯 含镍或钴 300-450nm 白癜 风 银屑病 •太阳灯 365 313 334nm 日光浴
紫外线红斑本质是非特异性化学性 皮炎: 局部组织血管扩张.充血.渗出. WBC增多 通常照后30′后发生 8-24小时达高峰
11
(5) 影响因素
①波长和剂量 ②不同部位皮肤敏感性不同 ③生理状态:月经 妊娠 产后 ④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 甲低.丹毒
⑤药物:补骨脂.磺胺.四环素
⑥植物:无花果.灰菜
(1) 反射
少
依波长 .皮色.组织吸收而异 短 吸收多 反射少 反射5-8% 反射20%
如 200-300nm 400nm
320-400 白种人反射 30-40% 黑种人反射 16% 中.短波 白种人.黑种人相近 因吸收相近
4
(2) 散射
短
大
散射大
1 强度I 波长4
简述紫外线生物学作用
![简述紫外线生物学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9a51db5fbfc77da269b194.png)
小剂 量 照 射氮 有潴 留 ,大剂 量 照 射 , 尿 内氮 、磷 、硫 的含量增 加 。对碳 水
线 中波 长 2 5 3 3 0 2 n m,抗佝 偻病 的作
用 最强 。用 紫外 线 照射 过 的亚 麻 油 、 橄榄 油 、人乳 及牛乳 均 具有抗佝 偻 病
紫外线 c ( 短波)为 2 8 0 ~ 1 8 0 n m的紫外
线A( 长波 )为 4 0 0 ~ 3 2 0 n m 的紫外线 . 这段 生 物学作 用较 弱 ,主要是 荧 光作 用 。紫外 线 B ( 中波 )为 3 2 0 — 2 7 5 n m 的紫外 线 ,这 段生 物学 作用 明显 ,具 有 红斑 反应 .色素 沉着 .加 速再 生过 程 ,促进 上皮形成及抗佝 偻病的作用 。
水 中 明 显 5 对 神 经 系 统 的 作用
质进 入血 液后 .使血 管扩 张 、渗透 性
增 强 、从 而 出现无 菌性 炎症 。因 这种 光 化学 反 应 要 经过 一定 时 间才 完成 。
这 是紫 外 线红 斑在 照 射后 须 经 6 - 1 2 h
潜伏 期才 出现 的原 因。 而这种 红斑 的
禽 病临床 症状 科学 辨证 。用 药前 先 以小批 量病 禽作 药 敏试 验 ,以求 找到 最高 敏药 物 ,做 到 “ 对症 下药 、药 到根 治 ” . 尽量避免用药 的盲 目性 ,原则上要 尽量 减少抗生素 用量 、禁
止滥 用抗 生素 、慎 用广 谱抗 生素 , “ 大蒜 、青 蒿 、植 物多
对佝 偻 病幼 畜 ,紫外线 照 射能 使 磷 酸离子 含量 增高 。血浆 中钙 的 含量 增加 .排 出量 减少 ,吸 收增加 。 紫外 线 的这 种作用 是 由于 它能 使维 生素 D 元转 变为抗 佝偻病 的 V 和 V 。 。紫外
紫外线的治疗原理
![紫外线的治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afc8a6f121dd36a32d82a1.png)
紫外线的治疗原理紫外线在光谱中,是位于可见光紫色光线以外的一种不可见光线。
按照其生物学作用特性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3个波段,即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
这些紫外线,他们对皮肤的穿透能力与他们的波长成正比。
也就是波长越长,对皮肤的穿透能力就越大。
通常,UVA大部分都可穿透到皮肤真皮的中、下部,UVB仅一小部分能达到真皮的上部,UVC则基本上达不到真皮层。
因此,临床上多使用UVA治疗银屑病,也可使用UVB,通常都会有比较好的疗效。
有些人曾适用UVC,结果没能看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有关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有效的原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
一般认为,可能和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关:⑴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应激能力:紫外线可通过人体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的提高,来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和应激能力。
⑵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部分银屑病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降低的证据。
通过小剂量照射紫外线,可以使患者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形成增多,能激活补体,并使白细胞、巨噬细胞等的吞噬能力加强,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⑶能抑制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增殖:在银屑病皮损内,存在着表皮细胞分类增殖过快的现象。
紫外线可使那些增殖过快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减少,从而阻止细胞分类增殖的速度。
⑷能损伤表皮细胞:反复的紫外线照射,可使表皮细胞遭到损伤。
细胞损伤后,还可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在局部造成炎症反应。
大量的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刺激的结果,可使银屑病皮损逐渐消退。
⑸能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银屑病皮损中存在着微循环障碍的现象。
照射紫外线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使血液流动加快,从而使微循环血瘀的现象得以改善。
此有利于银屑病皮损消退。
目前我们在临床上使用的紫外线,大都出自人工光源。
常用的人工光原有高压贡灯、金属卤素灯、UVB灯管、黑光灯管以及日光灯管等,他们都能发射出UVA或UVB。
日光中也含有UVA和UVB,进行日光浴或叫日光疗法,可以有效的治疗某些病例,因此有条件的可以使用。
紫外线治疗
![紫外线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375f5d0770bf78a65295478.png)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 • • • • • 消炎作用 镇痛作用 抗佝偻作用 促进组织再生 杀菌作用 脱敏作用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3.1 消炎作用
紫外线红斑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红斑区血 液循环加速,温度升高,新陈代谢旺盛,血 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对炎性渗出物吸收加 快,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功能增强,免疫 防御功能提高等。紫外线照射对浅表组织内 的细菌有直接杀灭作用,这些对控制炎症感 染、加快炎症恢复均有重要作用。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 红斑量照射时,要求在前次照射的红斑消退 后,再开始下次照射。 – 红斑量照射后,由于皮肤增厚、色素沉着, 对紫外线敏感性降低,重复照射剂量要相应 增加,一般要增加30-50%。同一部位照射一 般不超过3-5次。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 红斑量照射面积,I、II级红斑量照射,一般 成人每次不超过800cm2,III级红斑量不超过 250cm2 ,IV级红斑量不超过30cm2。 – 局部照射要考虑到机体不同部位对紫外线的 敏感性的差异。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人体不同部位敏感性的比较(以腹部为1)
胸腹部、背部 颈部 臀部 大腿内侧 大腿外侧 1 1.2 1.8 1.5 2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小腿内侧 小腿外侧 手背部 足背部 面部 头皮 4 6 8 12 1.2 2.5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5.2.1 常规照射
暴露照射部位, 除去皮肤上附着物, 非照射部位用白步盖好,照射野要 固定。
紫外线疗法
卫生部北京医院康复医学科 宋小燕
紫外线疗法
• • • • 紫外线生物物理学特征 紫外线生物学和生理学作用 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紫外线治疗技术
• 紫外线照射方法
• 紫外线临床应用 • 禁忌症
紫外线治疗ppt课件
![紫外线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c874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7.png)
37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人体不同部位敏感性的比较(以腹部为1)
胸腹部、背部
1
颈部
1.2
臀部
1.8
大腿内侧
1.5
大腿外侧
2
38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小腿内侧 小腿外侧 手背部 足背部 面部 头皮
4 6
8 12
1.2 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9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5.2.1 常规照射
24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消炎作用 镇痛作用 抗佝偻作用 促进组织再生 杀菌作用 脱敏作用
25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3.1 消炎作用
紫外线红斑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红斑 区血液循环加速,温度升高,新陈代谢旺 盛,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对炎性渗出 物吸收加快,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功能 增强,免疫防御功能提高等。紫外线照射 对浅表组织内的细菌有直接杀灭作用,这 些对控制炎症感染、加快炎症恢复均有重 要作用。
粘膜对紫外线的习惯性:粘膜重复接 受紫外线照射,不像皮肤容易形成习 惯性。粘膜红斑照射量一般按照每次 增加10-20%比较适宜。
粘膜红斑特点:粘膜红斑出现的较快, 消退的也快。粘膜照射一般采用每日 20
2.1 红斑反应
2.1.6 红斑形成机理
不十分清楚,有以下几种学 说:
组胺说:紫外线作用下引起蛋白分解, 形成组胺或类组胺物质,引起毛细血 管扩张、充血、皮肤粘膜发红。
2.1.5 粘膜红斑反应特点
粘膜组织结构特点:血管丰富,血液、 淋巴循环旺盛,含水量高,除个别部 位外,均无角化层。粘膜对紫外线透 过能力高于皮肤。
粘膜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意见不尽一 致。一般认为粘膜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低于皮肤,约低2倍。
紫外线光疗科普知
![紫外线光疗科普知](https://img.taocdn.com/s3/m/698e8e7e9b6648d7c1c7467c.png)
紫外线在疾病方面的治疗剂量
银屑病治疗剂量
1、根据皮肤类型制定剂量,或测定的最小红斑量(MED) 2、剂量原则: 皮肤微红,维持原有剂量继续治疗 皮肤呈红色,停止治疗一次,隔日再次治疗时重复上一次剂量 皮肤无反应时应在上次剂量的基础上加20%~40% 治疗间隔时间在3天以内,每次增加10% 4~7天—维持原剂量 1~2周—在原剂量的基础上减少25% 2~3周—在原剂量的基础上减少50% 3~4周—从头开始 3、一个疗程15~20次,一个疗程的MED不应超过4MED,医生特殊要求除 外。
(四)其他疾病:NB-UVB对其他疾病具有疗效的报道, 包括扁平苔藓、多形性日光疹、结节性痒疹等。最近有 人将之用于斑块型蕈样肉芽肿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并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其治疗机理主要是能够引 起T细胞凋亡。
药浴
(二)特应性皮炎:1993年NB-UVB开始应用于成人 难治性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以后相继有这方面的报 道出现。Brazzelli等联合使用环孢素和小剂量NBUVB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ynolds等比较了NBUVB和UVA及日光灯的疗效,结果发现NB-UVB有 效率为59%,明显优于UVA组和日光灯组。以上报 告由于实验和统计方法上的差异,所取得的疗效也 不尽相同,但NB-UVB对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是肯定 的。 (三)白癜风:Njoo等对51例儿童泛发型白癜风采 用NB-UVB治疗,结果发现53%患儿有75%以上皮 损恢复,80%患儿皮损无扩大,患儿的生活质量指 数明显提高,副作用非常轻微。Scherschun等选 择了11例白癜风患者,包括局限型、节段型及泛发 型患者,结果7例患者完成了1年试验,其中5例有 75%以上皮损恢复,2例有50%左右皮损恢复,其 余4例患者由于时间原因未能完成试验,该结果也
紫外线有关生物学的用途
![紫外线有关生物学的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bb59685677232f60ddcca13d.png)
紫外线有关生物学的用途一、空气净化使用二氧化钛催化反应和紫外线照射,强烈的氧化作用发生在任何有机物体,通过媒体,其他刺激性的病原体,花粉,霉菌孢子转换成无害的惰性副产品。
紫外线的清洁机制是一个光化学过程。
污染室内环境的污染物,几乎完全是根据有机或碳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分解时,暴露在高强度的紫外线为240?280 nm。
短波紫外线可以破坏DNA的活的微生物和分解室内空气中的有机物质。
UVC的有效性直接相关的强度和照射时间。
UV光也被示出(由KJ Scott等人)有效地降低气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斯科特和他的同事证明正确的混合物的UV灯照射在184处和254 nm可以除去低浓度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如果灯的辐射室中举行(一个框或鼓)和室和反应室之间的空气循环。
这种布置防止引入到处理后的空气中的臭氧。
可选地,空气可以通过由一个单一的UV源操作在184 nm和随后用铁五氧化二磷催化处理。
氧化铁删除产生的臭氧的紫外灯。
二、厨房通风设备UV过滤器用于在厨房的通风换气,暴露在紫外线光拍摄的传统的过滤器安装在通风排气罩,分解油脂粒。
干燥残余物,然后由空气电流排出。
三、紫外线照射杀菌一种低压汞汽放管洪水与短波UV光的发动机罩的内侧,在不使用时,用于消毒杀菌微生物污染物从辐照surfaces.Ultraviolet灯在生物学实验室和医疗设施的工作区和工具使用。
市售低压汞蒸气灯,其光发射约86%,在254纳米(nm)相吻合非常好,杀菌效果曲线(即DNA)紫外吸收效果的两个高峰之一。
这些峰之一是在约265 nm,而另一个是在约185纳米。
虽然185nm的通过DNA,将石英玻璃用于市售的灯,以及诸如水的环境介质中更好地被吸收,更不透明的大于254纳米185纳米(C.冯Sonntag等人,1992)。
在这些杀菌波长的UV光对DNA的二聚化导致相邻的胸腺嘧啶分子,如果有足够的这些缺陷上积累的微生物的DNA,其复制被抑制,从而使之无害化(即使生物体可能无法直接杀掉)。
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71e32be2bd960590c677a1.png)
紫外线疗法(一)紫外线的特性应用紫外线治疗疾病的光疗方法称为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是不可见光,在光谱中紫外线波长最短,因而紫外线光子能量大,光化学、生物学作用更强。
国际上通常把紫外线光谱分为三个波段:长波紫外线(简称UVA)波长400—320nm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波长320—275nm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波长275—180nm(二)生物学作用紫外线透入人体皮肤的深度不超过0.01~1mm,大部分在皮肤角质层中吸收,使细胞分子受激呈激发态,形成化学性质极活泼的自由基,因而产生光化学反应,如光分解效应、光化合效应、光聚合作用和光敏作用.当达到一定照射剂量时,可引起蛋白质发生光解或核酸变性,细胞损伤后影响溶酶体,产生组织胺、血管活性肽、前列腺素等体液因子、通过神经反射与神经一体液机制,经过一定时间,照射区皮肤出现红斑。
(三)治疗作用1.红斑量紫外线照射是强有力的抗炎因子,尤其对皮肤浅层组织的急性感染性炎症效果显著。
其作用机理为:(1)杀菌;(2)改善病灶的血循环;(3)刺激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小剂量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组织再生,如骨创伤、周围神经损伤等均可应用小剂量紫外线促其再生。
其作用机理为:(1)加强血液供给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2)小剂量紫外线加速核酸合成和细胞分裂。
3.红斑量紫外线照射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无论对感染性炎症、非感染性炎症痛,风湿性疼痛及神经痛均有良好镇痛效果,其作用机理为:(1)对表皮深层的感觉神经末梢的直接作用,使其进入间生态或使其发生可逆的变化。
(2)对于较深层组织止痛,可用掩盖效应来解释紫外线红斑所产生的冲动与痛觉冲动在传入经络上的互相干扰。
4.紫外线照射后在体内产生与蛋白质相结合的组织胺,具有一定的抗原性能,剂量渐增的紫外线重复照射所产生的组织胺,可促进机体分泌组织胺酶以破坏体内过量的组织胺,从而起到非特异性的脱敏作用。
此外紫外线照射后维生素D增多,致使机体对钙吸收增多,钙离子可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和血管通透性,迹有利于减轻过敏反应。
紫外线生物学作用
![紫外线生物学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c05a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0.png)
紫外线生物学作用嘿,咱来唠唠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
紫外线啊,它对生物的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让人头疼的一面。
先说好的吧。
紫外线在维生素D的合成上那可是大功臣。
就像一个小魔法师,能把人体皮肤里的一些物质变成维生素D。
你想啊,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工厂,但是有些原料自己生产不了,维生素D就是其中之一。
这紫外线一照,皮肤里的7 -脱氢胆固醇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成了维生素D。
这维生素D可重要啦,它就像一个小监工,能让钙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就像给钙开了个小绿灯,让钙顺利地进入身体的各个地方,让咱们的骨头长得壮壮的。
我有个朋友,他老是待在屋子里不出去,结果有段时间总觉得浑身不得劲。
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是维生素D缺乏啦。
医生就说他得出去晒晒太阳,让紫外线给他的身体施点魔法,合成点维生素D。
后来他听了医生的话,经常出去走走,身体就慢慢好起来啦。
但是紫外线也有坏脾气。
它对皮肤的伤害可不小。
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坏蛋,老是去捉弄皮肤。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皮肤就会被晒伤。
皮肤会变得红红的,就像被人打了一巴掌似的,而且还会疼呢。
这还不算完,紫外线还会让皮肤加速老化。
就像给皮肤开了个加速变老的按钮,让皮肤变得又干又皱,出现皱纹和斑点。
我邻居阿姨,她年轻的时候在田里干活,经常不注意防晒。
现在她的脸啊,有好多皱纹和晒斑,她就老后悔以前没注意紫外线的伤害。
紫外线对眼睛也不友好。
它就像一个小刺客,偷偷地伤害眼睛。
它会引起眼睛的各种问题,像角膜炎、白内障这些。
你可以把眼睛想象成一个小城堡,紫外线就是外面来的小坏蛋,老是想攻破城堡的防御。
要是不注意防护,眼睛这个小城堡就会被攻破,然后出现各种毛病。
在微生物方面,紫外线也有作用。
它就像一个小卫士,能杀死一些微生物。
比如说在医院的病房或者手术室,有时候就会用紫外线来消毒。
那些小细菌、小病毒,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就像小怪兽遇到了强光一样,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不过,紫外线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顽强的微生物可不会那么容易被它打败。
紫外线的生物学及治疗作用(精)
![紫外线的生物学及治疗作用(精)](https://img.taocdn.com/s3/m/bc2bbc6e01f69e314332944e.png)
(4)紫外线红斑的组织学改变
紫外线红斑的本质是一种光化性皮炎,属于
非特异性炎症。局部组织学改变为血管扩张、 充血、渗出、白细胞增多。
(5)影响红斑反应的因素 ①波长和剂量 ②局部皮肤的敏感性 ③人的生理状态 ④疾病因素 ⑤药物 ⑥植物 ⑦季节 ⑧其它
紫外线
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刺激网状内皮系统 (2)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3)增加补体和凝集素 (4)增加调理素 (5)活化T和B细胞
紫外线照射,能够刺激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
紫外线杀菌机制?
紫外线脱敏机制?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光疗法
紫外线的生物学及治疗作用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物理因子治疗课程组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二)紫外线的生物学及治疗作用
1.红斑反应 即以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经过一定时间, 照射野皮肤上呈显现的边界清楚、均匀的充血反应。 (1)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潜伏期 长波紫外线红斑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4~6小时, 短波紫外线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5~2小时。 红斑反应于12~24小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消退。
③波长、照射剂量与色素沉着的关系
254nm、297nm的紫外线,必须达到阈红斑
量方可引起,而340nm的紫外线,小于阈红 斑量亦可引起。但小于阈红斑量的反复多次 照射,多种波形都可引起色素沉着。
3.对DNA的影响
DNA对中、短波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其最大的吸收光谱为253.7nm。大剂量紫外 线可以使DNA严重受损,结构改变,引起细 胞生命活动的异常或导致细胞的死亡,这正 是紫外线杀菌作用的机理。 波长300nm以下的紫外线皆有杀菌作用,但 最佳波长为253.7nm短波紫外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波长、照射剂量与色素沉着的关系
254nm、297nm的紫外线,必须达到阈红斑
量方可引起,而340nm的紫外线,小于阈红 斑量亦可引起。但小于阈红斑量的反复多次 照射,多种波形都可引起色素沉着。
3.对DNA的影响
DNA对中、短波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其最大的吸收光谱为253.7nm。大剂量紫外 线可以使DNA严重受损,结构改变,引起细 胞生命活动的异常或导致细胞的死亡,这正 是紫外线杀菌作用的机理。 波长300nm以下的紫外线皆有杀菌作用,但 最佳波长为253.7nm短波紫外线。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光疗法
紫外线的生物学及治疗作用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物理因子治疗课程组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二)紫外线的生物学及治疗作用
1.红斑反应 即以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经过一定时间, 照射野皮肤上呈显现的边界清楚、均匀的充血反应。 (1)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潜伏期 长波紫外线红斑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4~6小时, 短波紫外线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5~2小时。 红斑反应于12~24小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消退。
(4)紫外线红斑的组织学改变
紫外线红斑的本质是一种光化性皮炎,属于
非特异性炎症。局部组织学改变为血管扩张、 充血、渗出、白细胞增多。
(5)影响红斑反应的因素 ①波长和剂量 ②局部皮肤的敏感性 ③人的生理状态 ④疾病因素 ⑤药物 ⑥植物 ⑦季节 ⑧其它
紫外线
5.对酶的影响
紫外线达到一定强度时,可以破坏组胺酸、
蛋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这些氨基酸是 酶的活性中心,一旦被破坏必导致酶功能的 丧失,从而严重影响细胞的功能,这也是紫 外线杀菌的机理之一。
6.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紫外线可以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 维生素D3,维生素D3具有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及骨组织钙化作用。波长275~297nm的紫外线促 维生素D合成作用较显著, 以283nm和295nm为最 大吸收光谱。 利用紫外线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作用,可以治疗小 儿佝偻病、成人的软骨病。 另外,钙离子对降低血 管的通透性和神经兴奋性的作用,可以减轻过敏反 应,是紫外线脱敏的机制之一。
(2)紫外线红斑反应与波长的关系 紫外线的波长不同,皮肤的红斑反应亦不同。
以297nm波长的红斑反应最显著,其次为 254nm,280nm的红斑反应较差,330和 420nm的红斑最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紫外线红斑反应与剂量的关系
对于254nm波长的紫外线,较小剂量即可引
起红斑反应, 对于297nm、302nm、313nm的紫外线,需 用较大剂量才可引起红斑反应。 因此,临床应用中,要注意所用紫外线灯光 谱特点,掌握适度的紫外线剂量 。
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刺激网状内皮系统 (2)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3)增加补体和凝集素 (4)增加调理素 (5)活化T和B细胞
紫外线照射,能够刺激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
紫外线杀菌机制?
紫外线脱敏机制?
1~2小时达高峰,之后逐渐消退,6~8小时 恢复正常。波长300~700nm的光线皆可引 起这种反应。 ②间接色素沉着,于照射数日后出现,以254 和297nm的紫外线作用为著。
(2)色素沉着与紫外线波长的关系 ①色素沉着最有效的波段 254nm的短波297nm的中波340nm的长波 ②波长与色素沉着的出现、消退的关系 254nm、297nm的紫外线色素沉着,于照后1日开 始出现,3~4日达高峰;254nm引起的色素消退快, 多在2~3周消失,而297nm的持续1月或数月消失; 320nm以上的皮肤色素沉着出现的快,但消退慢, 甚至持续1年。
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以消毒清洁疮面,
治疗皮肤、粘膜、伤口、窦道、瘘管等的各 种感染。
4.对RNA和蛋白合成的影响
大剂量紫外线可以引起RNA破坏,蛋白质的
分解和蛋白变性,与DNA的破坏一致,是紫 外线 杀菌、消毒、清洁创面的机理之一。 利用光敏剂加强紫外线对DNA、RNA的抑制 作用,可以治疗牛皮癣等增殖性皮肤病。 紫外线多次反复照射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等 过敏性疾病。
出现 慢(潜伏期2-6小时) 境界 清楚,分布均匀 消失 慢(持续24小时以至 数日)
红外线
快(照射后1-2’) 不清楚,分布也不均 匀 快(停止照射后30’即 可消失)
2.色素沉着作用
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以出现色素沉着,色素
沉着类型不同,与波长、剂量关系密切。
(1)色素沉着的类型
①直接色素沉着,即紫外线照射后立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