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显微镜及其操作
荧光显微镜及其操作
![荧光显微镜及其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6291a4995acfa1c7ab00ccc3.png)
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及其操作荧光显微镜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基本工具。
它是由光源、滤板系统和光学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
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标本发射荧光,通过物镜和目镜系统放大以观察标本的荧光图像。
目录•原理•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要求•使用荧光显微镜的注意事项•荧光图像的记录方法原理某些物质经一定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照射后,物质中的分子被激活,吸收能量后跃迁至激发态;当其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所吸收的能量除部分转化为热量或用于光化学反应外,其余较大部分则以光能形式辐射出来,由于能量没能全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故所辐射出的光的波长比激发光的要长,这种波长长于激发光的可见光部就是荧光(fluorescence)。
所谓荧光就是某些物质在一定波长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在极短时间内所发出的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可见光。
由此可见,被照射物质产生荧光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物质分子(或所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染料)必须具有可吸收能量的生色团;②该物质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量子产率和适宜的环境(如溶剂、pH、温度等)。
荧光显微术是利用荧光显微镜结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观测的一种实验技术。
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 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产生荧光, 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和木质素的黄色荧光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能产生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却能发出荧光,这种荧光称为次生荧光(或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便可发出桔红色荧光。
荧光显微镜具特殊光源(多为紫外光光源),提供足够强度和波长的激发光,诱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在视场中所所观察到的图像,主要是样品的荧光映像。
(一)光源现在多采用200W的超高压汞灯作光源,它是用石英玻璃制作,中间呈球形,内充一定数量的汞,工作时由两个电极间放电,引起水银蒸发,球内气压迅速升高,当水银完全蒸发时,可达50~70个标准大气压力,这一过程一般约需5~15min。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fdd7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0.png)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一、前言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药理学等领域。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护设备、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二、操作流程1. 开机准备a. 打开荧光显微镜主机电源,并等待显微镜系统启动。
b. 打开冷光源电源,并调节冷光源亮度至合适的水平。
2. 样本装载a. 使用无尘布擦拭玻璃载玻片,避免留下灰尘或污渍。
b. 将待观察的样本制备好并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将载玻片放置在载玻片架上。
c. 用载玻片夹固定好载玻片架,并将载玻片架放入样本台。
3. 调焦与光学设置a. 使用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样本,并调节物镜至合适的倍数。
b.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荧光染色方法,并设定荧光滤光片组。
c. 调节焦距直至样本清晰可见。
4. 图像采集a. 启动相机软件,并调整图像采集参数,如曝光时间、增益等。
b. 点击图像采集按钮,获得所需图像。
5. 关机步骤a. 先关闭冷光源电源,再关闭荧光显微镜主机电源。
b. 将载玻片架及夹子取下,并清理样本台及载玻片架。
c. 将荧光滤光片组调整至初始状态,并关闭目镜保护罩。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务必确认设备无损坏,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使用荧光染色药剂时,需注意其对人体的有害性,并做好防护措施。
3. 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或摔落设备,保护光学部件。
4. 操作完毕后,需要及时清洁设备并保存好各种配件。
以上就是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使用者的实验工作有所帮助。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可编辑范本】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可编辑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c619feba6c30c2258019e6d.png)
发布时间:2011-06—15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荧光显微镜是光学显微镜中的一种。
ﻫ关键字: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ﻫ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荧光显微镜使用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1 ﻫ。
用窗帘遮蔽光线,关闭房间内的灯光,除去显微镜的防尘罩,确保显微镜灯室通风良好、无遮盖。
装上汞灯灯箱,并转动灯箱卡圈上的拨杆,将灯箱与镜臂连接。
2。
将汞灯灯箱的电源插头插入荧光电源箱后的插座,再将荧光电源箱的插头插入220V外接电源.3.打开电源开关,电压表显示出电源电压,如电源电压波动不大于额定电压值的±5%,即可按下启动开关点燃汞灯,如因天气太冷或电压不稳定等原因,一次启动未点燃汞灯,可以多揿动几次。
待超高压汞灯弧光达到稳定状态并达到最大发光效率,即可开始工作。
ﻫ 4. 灯泡的调中:(1)任选一块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ﻫ(2)转动镜臂上的聚光镜旋钮使聚光镜移出光路,转动滤色片组转换手轮,将紫光(V)或蓝光(B)或绿光(G)激发滤色片组转入光路,并将10×荧光物镜转入光路。
(3)调节粗微调手轮,将标本像调焦清晰。
(4)前后推动垂直照明器右边的聚光镜调焦推杆,使视场光栏成像清晰,转动视场光栏拨杆将视场光栏收小,调节视场光栏调中螺钉使视场光栏居中,然后再将视场光栏开至最大。
ﻫ(5)转动镜臂上的聚光镜旋钮使聚光镜移入光路,前后调节灯箱上的聚光镜拨杆,使汞7)调整反光镜水平(灯的弧光在视场内成像清晰。
ﻫ(6)调整灯箱上的灯泡水平调节螺钉和垂直调节螺钉,使汞灯的弧光居中。
ﻫ调节螺钉和垂直调节螺钉,使光源的反射像与汞灯的弧光分开。
5。
荧光观察:ﻫ(1)将荧光染色标本放到载物台上。
ﻫ(2)(8)转动聚光镜旋钮把聚光镜移出光路,此时视场照明均匀。
ﻫ将10×平场物镜或40×荧光物镜转入光路,调节载物台纵横移动手轮,将标本移入光路。
(3)转动滤光片转换拨轮,将荧光染色标本所需要的激发滤光片组转入光路。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ea63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a.png)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高级显微镜。
它通过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使其发出可见光,从而观察和分析样品的细胞结构、蛋白质分布和荧光标记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实验和研究。
1. 样品准备。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的准备工作包括固定、染色和装片等步骤。
在固定样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和固定时间,以保持样品的形态和结构。
染色是为了使样品中的特定成分能够发出荧光,常用的染色剂包括DAPI、FITC和TRITC 等。
在装片时,需要将样品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然后覆盖一张封片玻片。
2. 仪器准备。
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之前,需要对显微镜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并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使样品能够清晰可见。
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滤光片,以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和荧光波长。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需要注意避免光源直射样品,以免损坏荧光染料和样品。
3. 观察操作。
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
首先,需要将装有样品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通过调节焦距和聚焦,使样品清晰可见。
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以滤除非荧光信号,并选择合适的荧光波长,以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避免长时间曝光样品,以免造成荧光淬灭和伤害样品。
4. 数据分析。
在观察完样品后,需要对所获得的荧光图像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对荧光图像进行采集和保存,并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包括ImageJ、Adobe Photoshop和MetaMorph等。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总结。
荧光显微镜作为一种高级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准备、仪器的准备、观察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步骤,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254a60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8.png)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打开显微镜电源。
2、需要使用荧光才开启荧光光源,开启汞灯需要记录打开和关闭的时间。
提示:两次开启汞灯的时间必须间隔半小时以上,打开汞灯后,必须半小时后方可关闭。
3、擦拭镜头:擦拭目镜和物镜。
在长纤维脱脂棉签顶端蘸上无水乙醇,从中央部分开始,采用螺旋渐进的方式轻轻逐步擦到边缘。
提示:①无需经常将物镜/目镜拆下来清理擦拭,日常使用时仅需用脱脂棉签及擦镜纸配合无水乙醇擦去油污即可,只有遇到顽固污渍时才应将物镜拆卸清理。
擦拭镜头时,动作应轻柔,不能过于用力,以避免损坏镀膜层。
②留意擦镜纸的两个面,纹路是不同的:其中一面是粗糙的,另一面更光滑些,要使用更光滑的那一面来清洁。
一般不建议用干的擦镜纸直接擦拭,同样可能划伤镜头。
4、放置样本,正置显微镜将样本放至物镜下方,倒置显微镜将样本放至物镜上方。
提示:显微镜样本一定要保持干净,如有盖片样本,一定要干净干燥,以免样本上的试剂污染物镜。
免疫荧光染色用抗荧光淬灭剂封片。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高尔基染色等用中性树脂封片。
5、选择适合于自己实验的物镜放大倍数,由低到高进行观察。
6、选取实验相应方案,如光强,shutter,明场/DIC等。
切换滤光片,将荧光染色标本所需的激发滤光片组转入光路。
提示:选择与荧光染色标本相应滤色块。
如UV——DAPI,hochest等(镜下观察为蓝色);蓝光——FITC,Alex488等(镜下观察为绿色);绿光——Alex555,Cy3等(镜下观察为红色)。
7、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提示:①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镜体、灯箱及电源等位置应无遮挡或覆盖,以免影响散热从而损耗显微镜寿命。
显微镜使用完后,等灯箱部分冷却后,再盖上防尘罩。
②显微镜包含很多光学部件,避免显微镜碰撞,以保护光学系统。
显微镜属精密仪器,如需搬动,拆修,请联系专业人员。
荧光显微镜使用说明书
![荧光显微镜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4db3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d.png)
荧光显微镜使用说明书1. 引言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高级显微镜,它通过荧光染料和荧光体来观察生物样本。
本说明书将向用户介绍荧光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2. 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在开始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请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经完成:2.1 样本准备- 准备待观察的生物样本,并进行适当的固定和染色处理。
- 使用适当的荧光染料标记待观察的目标结构,比如细胞核或细胞器。
- 确保样本处于干燥且无尘的环境中,以免影响显微镜观察效果。
2.2 显微镜设置- 将荧光显微镜放置在水平且稳定的台面上,避免震动。
- 连接电源线并确保电源稳定。
- 打开显微镜主机,并调节照明系统到适当的亮度。
- 确保镜头已正确安装并调节到焦点位置。
3. 操作步骤3.1 调节荧光滤光片- 根据所使用的荧光染料种类,选择相应的滤光片组合。
请参考荧光染料厂家提供的荧光光谱信息。
- 将滤光片安装到显微镜的滤光器单元上,确保滤光片与光源相匹配。
3.2 焦距调整- 放置已准备好的样本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使用载物台调节样本水平位置。
- 通过调节镜头的焦距轮和对焦杆,使样本逐渐变得清晰可见。
3.3 荧光成像- 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调节旋钮,逐渐增加放大倍率以观察细节。
- 通过调节显微镜的聚光镜或荧光照明系统,确保样本受到均匀且适当的荧光照明。
- 使用取景器或相机从目镜观察孔观察并记录样本图像。
4. 注意事项- 在操作显微镜时,请务必小心轻放,避免撞击或其他损坏。
- 建议在室温下使用荧光显微镜,避免极端温度或湿度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 使用前请确保手部清洁,避免在样本处理过程中引入杂质。
- 镜头润滑剂可能对荧光染料造成负面影响,请避免使用含润滑剂的显微镜油。
- 使用完毕后,请关闭显微镜并拔出电源线。
5. 故障排除如果在使用荧光显微镜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尝试以下解决方案:5.1 样本无法观察到荧光信号- 检查荧光滤光片是否正确安装。
- 检查荧光染料是否已正确标记在待观察的结构上。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b75bd0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1.png)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一、前言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高端的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样品制备、仪器操作等方面。
二、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首先要检查荧光显微镜是否正常工作。
确认灯泡是否亮着,光源是否正常,调整好滤镜等。
2.清洁仪器:使用前要清洁荧光显微镜,以确保样品不会受到污染。
可以用纯净水和酒精擦拭仪器表面和物镜。
3.调节目视系统:荧光显微镜的目视系统需要进行调节。
首先要调节目视系统的放大倍数和对焦,以便更好地观察样品。
三、样品制备1.选择适当的标记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标记物。
比如选择与待测蛋白质结合能力较强的荧光染料。
2.固定样品:将待测样品固定在载玻片上,并进行脱水处理。
可以在载玻片上加一滴PBS缓冲液,然后用吸水纸吸干,再滴上荧光染料。
3.封片:将载玻片和盖玻片封起来,以防止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四、仪器操作1.调节荧光显微镜:首先要调节荧光显微镜的亮度和对比度。
可以通过调节荧光显微镜的滤镜来选择合适的波长。
2.选择放大倍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一般情况下,使用40-100倍的物镜进行观察。
3.观察样品:将载玻片放在样品台上,并用目视系统进行对焦。
观察样品时要注意避免强光照射,以免影响荧光信号。
4.拍照记录:可以使用相机或者电脑软件对观察到的图像进行拍照记录。
五、数据分析1.图像处理: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增强对比度和清晰度。
可以使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
2.数据统计:根据实验需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六、注意事项1.避免强光照射:荧光显微镜对强光非常敏感,避免强光照射可以减少样品的损伤。
2.注意样品制备:样品制备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样品受到污染,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仪器维护: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高端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七、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样品制备、仪器操作等方面。
正置倒置荧光显微镜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置倒置荧光显微镜原理及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817b1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6.png)
正置倒置荧光显微镜原理及操作步骤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它利用荧光现象来观察样品。
它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如下:
原理:
1. 荧光显微镜使用紫外光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使其发射可见光。
2. 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吸收紫外光后,其中的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随后返回基态时会放出能量,即发射荧光。
3. 荧光显微镜通过滤光片选择性地过滤激发光和荧光,从而增强对荧光信号的观察。
操作步骤:
1. 准备样品:确保样品中含有发射荧光的物质。
如果需要观察细胞或组织样品,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或标记物来标记目标结构或生物分子。
2. 打开荧光显微镜:打开显微镜电源,并将荧光灯打开。
调节荧光灯的亮度适合观察。
3. 安装样品: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用固定装置固定样品。
确保样品与目标物镜的工作距离适当。
4. 调节目标物镜:使用低倍或中倍物镜来定位样品,然后切换到高倍或油浸物镜以获得更高的放大倍率。
调节焦距和聚焦,使样品清晰可见。
5. 选择滤光片:根据所使用的荧光染料或标记物的特性,选
择合适的滤光片来过滤激发光和荧光信号。
这可以增强观察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6. 观察和记录:通过目镜或连接电脑的摄像头观察样品。
可以使用不同的荧光通道来观察多个标记物质。
记录所观察到的图像或视频。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荧光显微镜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技巧和基础知识,以确保正确的操作和解释观察到的结果。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0c5c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a.png)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荧光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荧光物质的显微镜,它利用物质受激发后发出的荧光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样品准备。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待观察的样品。
样品的准备包括固定、染色等步骤,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在进行染色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荧光染料,以便观察到清晰的荧光信号。
2. 调节荧光显微镜。
接下来是调节荧光显微镜的步骤。
首先要打开显微镜的电源,然后调节照明系统,确保样品能够受到足够的激发光。
接着调节物镜和目镜,使其对焦并调整放大倍数,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3. 观察样品。
当荧光显微镜调节好后,就可以开始观察样品了。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调节荧光滤光片,以选择合适的激发光和荧光信号的观察。
观察时要避免光线干扰,保持观察环境的暗度,以获得清晰的荧光图像。
4. 图像记录与分析。
观察到感兴趣的荧光信号后,可以进行图像记录与分析。
使用相机或者荧光成像系统,记录下清晰的荧光图像。
接着可以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数据。
5. 仪器保养。
在使用完荧光显微镜后,要进行仪器的保养工作。
包括清洁镜头、调整光路、关闭电源等步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细节和步骤的顺序。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清晰的荧光图像,从而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分析。
希望本文对您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a0ab6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9.png)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
使用前先检查汞灯的已运行时间,然后开启汞灯电源。
1、标本的放置
(1)把ND挡板向左拔出,停于挡板位置,阻断荧光。
(2)拉出左右两侧的滤光片转换杆(能让可见光通过)。
(3)打开显微镜的光源(不要调太亮),把玻片放置于载物台,所要观察的标本置于视野中心。
2、根据所需的激发波长推进左右两侧的滤光片杆,停于适当的位置。
3、标本对焦
(1)关闭显微镜的光源。
(2)把ND滤片向右侧推进,停于最左边的空孔位置。
(3)把视场光栅控制杆置于“O”(打开)位置。
(4)标本对焦。
4、调节视场光栅
(1)将视场光栅控制杆置于“C”(关闭)位置。
(2)调节视场光栅对中螺旋,使视场光栅的像在视场中居中
(3)逐渐开大视场光栅,并调节对中螺旋使视场光栅像的八边与视场边缘内接。
5、调节亮度
如果荧光太强或者衰减太快,则把ND滤片置于中间位置。
为了防止荧光衰减,请记住不观察的时候总把ND滤片置于最左(挡板)位置。
注意事项:
1、应一次把全部玻片观察完毕,勿中途切断电源,否则须待冷却后(约 30 分钟)才能再开电源。
最少开机 30 分钟才可关机,以免缩短灯泡寿命。
2、荧光色素于普通光线照射下易消失,故未观察之标本宜置不透
光盒内储存于冰箱(4~5℃)。
而在荧光显微镜之紫外线照射下亦易使荧光消失,故照相宜速。
3、每星期将荧光显微镜至少开机一次,以免显微镜发霉损及镜头与滤光镜。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3d387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0.png)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先进的显微镜,它可以使被观察的样本能够发出荧光,从而看到更细胞更宏观的结构。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首先,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需要先将镜头清洗干净,以免影响成像效果。
同时,还需要将待观察的样品取出,进行样品的准备工作,例如培养细胞、切片等等。
2、调节镜头
将样品放入显微镜之后,要调节镜头,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首先要将物镜与样品对焦,然后调节荧光滤光片、激发滤光片和物镜的焦距,直到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3、拍摄图像
在调节好镜头后,可以使用荧光显微镜来观察和拍摄图像。
观察荧光发射时要避免光线过强,否则会造成图像发虚。
此时需要适当地调节荧光滤光片的重叠程度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4、对图像进行处理
荧光显微镜所拍摄的图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图像软件来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等参数,以产生更清晰、更鲜艳的图
像效果。
同时,可以通过颜色调整功能根据需要来调整图像颜色,如将荧光标记变成不同颜色的。
荧光显微镜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荧光标记技术,可以观察细胞内某些分子的转运、相互作用行为等生物学现象。
但荧光显微镜的使用需要非常谨慎,因为光线过强会对样品造成伤害,影响样品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荧光显微镜的使用要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的成功。
荧光显微镜操作手册说明书
![荧光显微镜操作手册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248d3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1.png)
荧光显微镜操作手册说明书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显微镜,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细胞生物学、遗传工程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本操作手册将详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用户正确、高效地操作荧光显微镜。
在开始操作之前,请确保仔细阅读本手册,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材料准备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标本或样品:根据实验的需要,准备好荧光标记的细胞、组织或其他待观察的物质。
2. 封片:将标本放置在封片上,以便于放置到显微镜观察。
3. 荧光染料: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荧光染料,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染色。
操作步骤以下是荧光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1. 准备显微镜:a. 检查显微镜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电源连接正常。
b. 调整光源的亮度,以便于观察样品。
c. 确认滤光片的波长与荧光染料的激发波长相匹配。
2. 样品安装:a. 将封片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台上,并通过样品夹固定。
b. 调节物镜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视野。
3. 荧光设置:a. 根据荧光染料的激发波长,选择合适的滤光片,并将其安装在显微镜上。
b. 调节荧光染料的激发光源,确保样品被充分激发。
4. 观察:a. 使用目镜对准感兴趣的区域,并调节放大倍数,以获得所需的放大效果。
b. 使用荧光滤光片,观察样品的荧光发射情况。
c. 调节显微镜的对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注意事项为了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请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 操作前请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2. 避免直接暴露在荧光光源下,以免眼睛受伤。
3. 调节荧光染料激发光源的强度时,逐渐增加光线强度,以避免损坏样品。
4. 操作完成后,请关闭显微镜和荧光光源,并将其清洁干净。
维护保养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寿命和保证其正常工作。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维护保养步骤:1. 定期清洁显微镜的透镜和物镜,避免灰尘和污垢的影响。
2. 注意橡胶密封件的保养,防止老化和松动。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e9ad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b.png)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显微镜,用于观察样品中的荧光发射。
下面是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准备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制备好,例如细胞、组织切片等。
2. 准备溶液:根据样品的要求,准备好适当的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溶液。
3. 调整显微镜:将荧光显微镜调整到合适的工作状态。
首先打开显微镜的光源,调节亮度和对比度,确保适当的照明条件。
然后根据荧光染料的激发波长,选择合适的滤光片安装在光源和物镜之间。
4. 定位样品: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使用样品台上的移动装置将样品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5. 调节对焦:使用显微镜的焦距调节旋钮或移动装置,将样品调焦到清晰的图像。
可以使用目镜调焦,然后再使用物镜调焦,以获得更高的放大倍数。
6. 切换到荧光模式:调整显微镜的光源切换到荧光模式。
根据需要,在荧光探针激发波长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激发滤光片和荧光滤光片,并将它们安装在光源和物镜之间。
7. 观察和记录图像:通过目镜观察到样品中的荧光发射,并使用显微镜配备的相机或摄像设备拍摄或记录图像。
8. 清洁和存储:使用完毕后,关闭显微镜的光源,将样品从样品台上取下,并清洁显微镜的镜头和样品台。
然后,将显微镜保存在干燥、清洁的地方,以防止灰尘和污染。
以上是荧光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和样品特性,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调整和操作。
荧光显微镜操作流程
![荧光显微镜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5a468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c.png)
荧光显微镜操作流程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设备,常被用于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这一仪器。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1. 准备显微镜和镜片确保荧光显微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镜片是否清洁无尘。
如有需要,使用镜头纸轻轻擦拭镜片表面,保持其清洁。
2. 准备标本与荧光染料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待观察的标本,并选择适当的荧光染料。
荧光染料的选择应与标本的特性相匹配,以确保在显微镜下能有效产生荧光。
二、调整参数在开始观察之前,我们需要调整荧光显微镜的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1. 调节照明系统根据所选择的荧光染料的激发波长,选择适当的光源和滤光器。
将滤光器安装在照明系统中,并调节至合适的位置。
2. 调节聚焦与放大通过调节聚焦手轮,将显微镜镜头调整至适当的位置。
使用目镜观察标本,通过微调手轮进行细微的调整,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
3. 调节曝光时间根据实验需求和标本的亮度,调节显微镜的曝光时间。
适当的曝光时间可以减少噪音,提高图像的质量。
三、观察标本当荧光显微镜的参数调整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观察标本并获取图像了。
1. 将标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将准备好的标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入适量的显微镜盖玻片。
确保标本均匀分布,避免气泡的产生。
2. 定位标本将载玻片放入荧光显微镜的标本台上,用载物台上的操作手轮将标本移动至兴趣区域。
通过目镜观察标本位置,确保兴趣区域位于视野范围内。
3. 开始观察逐渐调节显微镜的聚焦手轮,观察标本的荧光信号。
通过目镜观察和图像显示屏,可以实时监控并调整显微镜的聚焦和曝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四、数据记录与分析观察完成后,我们需要对获得的荧光显微镜图像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数据记录根据实验要求,对荧光显微镜图像进行适当的记录。
可以采用相机拍摄或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截图,保存清晰的图像文件。
操作手册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说明书
![操作手册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4848f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d.png)
操作手册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说明书一、概述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高级显微镜,采用荧光技术来增强样本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操作手册旨在为用户提供荧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保荧光显微镜已经连接好电源并打开开关。
2. 检查样本是否准备完毕,确保样本已标记荧光染料。
3. 确认荧光显微镜的荧光滤光片组件已安装并与荧光染料相匹配。
4. 检查其它辅助设备,如计算机和相机连接线是否插入正确。
三、基本操作步骤1. 调节镜筒高度,使样本平面与物镜焦平面相等,获得清晰的图像。
2. 选择适当的目镜和物镜,插入物镜并旋转使其锁定。
3. 调节瞳孔间距,将左眼和右眼的视觉合并为一个图像。
4. 调节荧光照明强度,选择适当的亮度以保证荧光信号的检测。
5. 观察样本,在目镜中寻找荧光信号,调节焦距和聚焦,以获得最佳的视觉质量。
6. 调节荧光滤光片,根据染料的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选择相应的滤光片。
四、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确保已仔细阅读用户手册,并按照操作指南使用设备。
2. 避免荧光照明强度过高,以免损坏样本或减少荧光信号的可见性。
3. 定期清洁荧光显微镜的光学元件,以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
4.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触摸镜片和荧光滤光片,以免污染或划伤。
5. 使用后,请关闭荧光显微镜并断开电源,以节约能源并延长设备寿命。
五、故障排除1. 如果荧光信号非常弱,请检查荧光滤光片是否正确安装并且与染料匹配。
2. 如果图像模糊或不清晰,请确保样本调焦正确,并检查物镜是否清洁。
3. 如果荧光显微镜无法打开或没有电源供应,请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定。
4. 如果设备出现其它问题,请参考用户手册或联系厂商技术支持。
六、安全警示1. 使用荧光显微镜时,请注意避免直接观察强烈的荧光光源,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2. 在操作荧光显微镜时,请保持仪器的稳定,并避免碰撞或摔落。
七、维护保养1. 定期进行荧光显微镜的清洁和维护,清除灰尘和污垢。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讲解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929e9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e.png)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讲解一、准备工作1.确保荧光显微镜的正常运行状态,检查是否已安装好所需荧光滤光片和目标物镜。
2.打开显微镜电源,待灯泡亮起后,调节亮度到合适的水平。
3.确保使用的载玻片或培养皿已清洁干净,无污垢和杂质。
二、样品处理1.取出要观察的样品,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处理,如染色、固定等。
注意,使用荧光染料时应避免暴露在光线下和其他自然光源。
2.在滴液架上滴上适量的液体样品,覆盖胶片或盖玻片。
三、调节显微镜1.将样品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载物台垫片固定好。
2.调节照明光源,将光线调至适合观察的强度,并使用亮度调节旋钮获得清晰的视野。
3.转动物镜转盘,选择合适的目标物镜。
一般来说,低倍(如4倍或10倍)用于整体观察,高倍(如40倍或100倍)用于观察细胞结构等。
四、对焦和观察1.初步对焦:通过调节焦距手轮,将物镜移到与载玻片非常接近的位置,并微调焦距观察样品的大致轮廓。
2.高倍对焦:使用粗调焦距手轮将物镜缓慢下移,直到目标物体的轮廓清晰可见。
然后使用细调焦距手轮进行最后的微调,以获得清晰的焦点。
3.观察:使用目镜观察并调整试镜筒高度,使样品的细节清晰可见。
如果需要,可以调节对比度、色彩和亮度来优化观察效果。
五、荧光成像1.切换到荧光模式:根据所用荧光染料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并将其插入滤光片插槽中。
2.调整曝光时间:通过设置合适的曝光时间,确保获得适当的荧光强度,并避免过曝或欠曝。
3.观察和记录:通过目镜观察荧光信号,并使用相机或图像捕捉软件记录所得图像。
六、保存和分析1.将观察到的荧光图像保存到电脑或存储介质中,便于后续处理和分析。
2.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调整、增强和分析,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七、结束操作1.关闭显微镜电源,待灯泡冷却后再关闭仪器。
2.清洁和保养:将使用过的载玻片和盖玻片进行清洁,并检查显微镜是否有任何损坏或污垢,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上就是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讲解。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2493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e.png)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能够使样品在荧光条件下显示出不同颜色和亮度的显微镜。
以下是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准备样品:样品需要被标记上荧光染料或具有天然荧光性质。
2. 确定荧光滤镜:根据染料或荧光物质的发射光波长选择相应的荧光滤镜。
3. 安装荧光滤镜:打开显微镜,拧下目镜,在显微镜镜头接口安装荧光滤镜。
4. 调节荧光显微镜光源:调节荧光显微镜光源,使其亮度适宜。
5. 放置样品:放置样品到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台上,并用试样夹固定住。
6. 调节荧光显微镜成像:轻轻旋转或移动样品,调节显微镜成像,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7. 拍照或记录:用数字相机或视频设备记录图像,或记录图像和数据。
使用荧光显微镜需要注意的是,荧光显微镜是一个高灵敏度的仪器,需要避开明亮的光源和强烈的震动来保持相对稳定的成像。
此外,荧光染料需要被正确的选
用和标记,以保证成像的质量和可靠性。
荧光显微镜操作说明
![荧光显微镜操作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facb3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7.png)
荧光显微镜操作说明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是一种用于观察荧光标记生物分子的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适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
本操作说明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操作步骤以及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一、荧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荧光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光源系统:荧光显微镜通常使用荧光灯作为光源,荧光灯发出的紫外光经过滤波器后被用于激发样品中的荧光发射。
2. 物镜系统:荧光显微镜使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一般有10x、20x、40x、60x、100x等不同倍率的物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进行观察。
3. 荧光滤光片组:荧光滤光片组由激发滤光片、切分镜和发射滤光片组成,用于选择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和荧光发射光,以增强信号和抑制背景噪音。
4. 检测系统:荧光显微镜的检测系统包括物镜、光学透镜、眼镜和CCD相机等,用于接收和记录荧光发射的图像。
二、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制备好,可以是细胞、组织或标记了荧光染料的生物分子。
确保样品放置在适当的载玻片上,并加上合适的封片或封装剂。
2. 打开荧光显微镜:首先,确认荧光灯是否打开并运行正常。
然后,按下启动按钮,打开荧光显微镜的电源。
3. 调节照明:调节照明系统以获得适当的亮度和对比度。
根据样品的需要,可以调整照明强度和滤光片的位置。
4. 切换滤光片:根据样品的特点和所需的荧光发射波长,选择合适的激发滤光片、切分镜和发射滤光片。
确保滤光片的位置正确,以获得所需的荧光发射信号。
5. 调节焦距和倍率:使用适当倍率的物镜进行观察,并通过调节焦距和对焦机构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如果需要更高的放大倍率,可以更换为更高倍率的物镜。
6. 观察样品: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通过移动样品台和调整操纵旋钮来观察样品。
使用眼镜或连接到计算机的CCD相机来记录荧光发射的图像。
荧光显微镜操作流程
![荧光显微镜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f6f28cef8c75fbfc77db291.png)
荧光显微镜操作流程
1、打开主机电源(如果需要看荧光,打开荧光电源);
2、选择10X物镜,反射转盘打到1位(或5位),通过聚焦旋
钮聚焦样品,根据需要可换到其它倍数物镜;
3、如需看相差,把相差板(载物台下面)从右侧推入,使PH2
相差环进入光路,20X和40X为相差物镜;
4、100X为油镜,用时需滴镜油到样品上,不用太多,用后及时
擦净(擦镜纸加无水酒精);
5、观察荧光时,用盖板将透射光挡住(最下面),然后将荧光转
盘转到2、3或4(2为紫外激发,3为蓝激发,4为绿激发)。
若样品淬灭,不看时可用挡板将激发光挡住(上面黑色挡板推进去);
6、为延长汞灯寿命,汞灯使用至少30分钟再关掉电源,关掉电
源至少30分钟之后再打开,频繁开关会缩短汞灯使用寿命;
7、如需拍照,打开电脑桌面上的AioVison Rel.4.6,选择Cameras
→AxioCamMR3,点击工具栏上Live实时观察窗口,然后点Exposure测量最佳曝光时间,若满意即可点击下面Snap拍照,若不满意,可通过左侧调节曝光时间,图象可保存在想要的目录里(可选择不同的格式);
8、用完之后,将显微镜电压调至最低,再将电源关掉,盖上防
尘罩(若汞灯长时间使用,待冷却后再将汞灯灯罩盖上)。
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
二○一五年六月。
荧光显微镜操作步骤
![荧光显微镜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1acb10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f.png)
荧光显微镜操作步骤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包括装置调试、样品制备和显微观察等。
一、装置调试1. 将荧光显微镜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并连接电源线,确保电源正常供应。
2. 调整显微镜的光源,通常是荧光灯或激光器,确保光源正常工作并提供足够的亮度。
3. 调整滤光片,选择适合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以提高显微镜的检测敏感性。
4. 调整聚光镜、物镜和目镜,使其对准并保持良好的对焦状态。
5. 通过电子调节器调整显微镜的亮度和对比度,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二、样品制备1. 准备样品,可以是细胞培养物、切片组织或其他荧光标记的生物材料。
2. 选择适当的标记剂,如荧光染料或转基因技术产生的荧光标记蛋白。
3. 固定样品,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如乙醛或甲醛)固定样品,以保持其形状和结构。
4. 清洗样品,使用磷酸缓冲液或其他适当的清洗液将固定的样品进行清洗,去除多余的固定剂。
5. 包埋样品,将样品置于适当的包埋剂中,使其固定在玻璃片或载玻片上。
6. 制备薄片,使用切片机将样品切割成薄片,通常为5-10微米厚。
7. 荧光染色,将荧光染料或标记蛋白溶液滴在样品上,使其与目标分子结合。
8. 清洗样品,用缓冲液或PBS溶液清洗样品,去除没结合的染料。
9. 用适当的介质包覆样本,如甘油/ PBS 混合。
三、显微观察1. 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使用升降装置将样品移到合适的位置。
2. 使用低倍物镜将样品定位并调整对焦,确保样品能够被清晰地观察到。
3. 切换到荧光滤光片,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并调整显微镜以观察荧光信号。
4. 使用高倍物镜进行细节观察和图像采集,根据需要,可以记录图像或进行实时观察。
5. 根据样品和实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荧光通道和滤光片组合,以获取多通道图像。
6. 保持显微镜和样品的稳定性,避免震动和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7.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调整显微镜的参数,如亮度、对比度和焦距,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及其操作某些物质经一定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照射后,物质中的分子被激活,吸收能量后跃迁至激发态;当其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所吸收的能量除部分转化为热量或用于光化学反应外,其余较大部分则以光能形式辐射出来,由于能量没能全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故所辐射出的光的波长比激发光的要长,这种波长长于激发光的可见光部就是荧光(fluorescence)。
所谓荧光就是某些物质在一定波长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在极短时间内所发出的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可见光。
由此可见,被照射物质产生荧光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物质分子(或所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染料)必须具有可吸收能量的生色团;②该物质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量子产率和适宜的环境(如溶剂、pH、温度等)。
荧光显微术是利用荧光显微镜结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观测的一种实验技术。
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 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产生荧光, 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和木质素的黄色荧光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能产生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却能发出荧光,这种荧光称为次生荧光(或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便可发出桔红色荧光。
荧光显微镜具特殊光源(多为紫外光光源),提供足够强度和波长的激发光,诱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在视场中所所观察到的图像,主要是样品的荧光映像。
(一)光源现在多采用200W的超高压汞灯作光源,它是用石英玻璃制作,中间呈球形,内充一定数量的汞,工作时由两个电极间放电,引起水银蒸发,球内气压迅速升高,当水银完全蒸发时,可达50~70个标准大气压力,这一过程一般约需5~15min。
超高压汞灯的发光是电极间放电使水银分子不断解离和还原过程中发射光量子的结果。
它发射很强的紫外和蓝紫光,足以激发各类荧光物质,因此,为荧光显微镜普遍采用。
超高压汞灯也散发大量热能。
因此,灯室必须有良好的散热条件,工作环境温度不宜太高。
新型超高压汞灯在使用初期不需高电压即可引燃,使用一些时间后,则需要高压启动(约为15000V),启动后,维持工作电压一般为50~60V,工作电流约4A左右。
200W超高压汞灯的平均寿命,在每次使用2h 的情况下约为200h,开动一次工作时间愈短,则寿命愈短,如开一次只工作20min,则寿命降低50%。
因此,使用时尽量减少启动次数。
灯泡在使用过程中,其光效是逐渐降低的。
灯熄灭后要等待冷却才能重新启动。
点燃灯泡后不可立即关闭,以免水银蒸发不完全而损坏电极,一般需要等15min。
由于超高压汞灯压力很高,紫外线强烈,因此灯泡必须置灯室中方可点燃,以免伤害眼睛和发生爆炸时造成操作。
超高压汞灯(100W或200W)光源的电路和包括变压、镇流、启动几个部分。
在灯室上有调节灯泡发光中心的系统,灯泡球部后面安装有镀铝的凹面反射镜,前面安装有集光透镜。
国产超高压汞灯GCQ-200型性能良好,可以代替HBO-200等型的进口灯泡,平均寿命在200h以上,价格也比较低。
我国研制的一种简易轻便型高色温溴钨荧光光源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交、直流两用(自带直流电源),易于携带,使用方便,已推广应用。
(二)滤色系统滤色系统是荧光显微镜的重要部位,由激发滤板和压制滤板组成。
滤板型号,各厂家名称常不统一。
滤板一般都以基本色调命名,前面字母代表色调,后面字母代表玻璃,数字代表型号特点。
如德国产品(Schott)BG12,就是种蓝色玻璃,B是蓝色的第一个字母,G是玻璃的第一个字母;我国产品的名称已统一用拼音字母表示,如相当于BG12的蓝色滤板名为QB24,Q是青色(蓝色)拼音的第一个字母,B是玻璃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不过有的滤板也可以透光分界滤长命名,如K530,就是表示压制滤长530nm以下的光而透过530nm 以上的光。
还有的厂家的滤板完全以数字命名,如美国Corning厂的NO:5-58,即相当于BG12。
1.激发滤板根据光源和荧光色素的特点,可选用以下三类激发滤板,提供一定波长范围的激发光。
紫外光激发滤板:此滤板可使400nm以下的紫外光透过,阻挡400nm以上的可见光通过。
常用型号为UG-1或UG-5,外加一块BG-38,以除去红色尾波。
紫外蓝光激发滤板:此滤板可使300~450nm范围内的光通过。
常用型号为ZB-2或ZB-3,外加BG-38。
紫蓝光激发滤板:它可使350~490nm的光通过。
常用型号为QB24(BG12)。
最大吸收峰在500nm以上者的荧光素(如罗达明色素)可用蓝绿滤板(如B-7)激发。
近年开始采用金属膜干涉滤板,由于针对性强,波长适当,因而激发效果比较玻璃滤更好。
如西德Leitz厂的FITC专用KP490滤板和罗达明的S546绿色滤板,均远比玻璃滤板效果好。
激发滤板分薄厚两种,一般暗视野选用薄滤板,亮视野荧光显微镜可选用厚一些。
基本要求是以获得最明亮的荧光和最好的背景为准。
2.压制滤板压制滤板的作用是完全阻挡激发光通过,提供相应滤长范围的荧光。
与激发滤板相对应,常用以下3种压制滤板:紫外光压制滤板:可通过可见光、阻挡紫外光通过。
能与UG-1或UG-5组合。
常用GG-3K430或GG-6K460。
紫蓝光压制滤板:能通过510nm以上滤长的荧光(绿到红),能与BG-12组合。
通常用OG-4K510或OG-1K530。
紫外紫光压制滤板:能通过460nm以上波长的荧光(蓝到红),可与BG-3组合,常用OG-11K470AK 490,K510。
(三)反光镜反光镜的反光层一般是镀铝的,因为铝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蓝紫区吸收少,反射达90%以上,而银的反射只有70%;一般使用平面反光镜。
(四)聚光镜专为荧光显微镜设计制作的聚光器是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外光的玻璃制成。
分明视野聚光器的暗视野聚光器两种。
还有相差荧光聚光器。
1.明视野聚光器在一般荧光显微镜上多用明视野聚光器,它具有聚光力强,使用方便,特别适于低、中倍放大的标本观察。
2.暗视野聚光器暗视野聚光器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因为激发光不直接进入物镜,因而除散射光外,激发光也不进入目镜,可以使用薄的激发滤板,增强激发光的强度,压制滤板也可以很薄,因紫外光激发时,可用无色滤板(不透过紫外)而仍然产生黑暗的背景。
从而增强了荧光图像的亮度和反衬度,提高了图像的质量,观察舒适,可能发现亮视野难以分辨的细微荧光颗粒。
3.相差荧光聚光器相差聚光器与相差物镜配合使用,可同时进行相差和荧光联合观察,既能看到荧光图像,又能看到相差图像,有助于荧光的定位准确。
一般荧光观察很少需要这种聚光器。
(五)物镜各种物镜均可应用,但最好用消色差的物镜,因其自体荧光极微且透光性能(波长范围)适合于荧光。
由于图像在显微镜视野中的荧光亮度与物镜镜口率的平方成正比,而与其放大倍数成反比,所以为了提高荧光图像的亮度,应使用镜口率大的物镜。
尤其在高倍放大时其影响非常明显。
因此对荧光不够强的标本,应使用镜口率大的物镜,配合以尽可能低的目镜(4×,5×,6.3×等)。
(六)目镜在荧光显微镜中多用低倍目镜,如5×和6.3×。
过去多用单筒目镜,因为其亮度比双筒目镜高一倍以上,但目前研究型荧光显微镜多用双筒目镜,观察很方便。
(七)落射光装置新型的落射光装置是从光源来的光射到干涉分光滤镜后,波长短的部分(紫外和紫蓝)由于滤镜上镀膜的性质而反射,当滤镜对向光源呈45。
倾斜时,则垂直射向物镜,经物镜射向标本,使标本受到激发,这时物镜直接起聚光器的作用。
同时,滤长长的部分(绿、黄、红等),对滤镜是可透的,因此,不向物镜方向反射,滤镜起了激发滤板作用,由于标本的荧光处在可见光长波区,可透过滤镜而到达目镜观察,荧光图像的亮度随着放大倍数增大而提高,在高放大时比透射光源强。
它除具有透射式光源的功能外,更适用于不透明及半透明标本,如厚片、滤膜、菌落、组织培养标本等的直接观察。
近年研制的新型荧光显微镜多采用落射光装置,称之为落射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要求(一)载玻片载玻片厚度应在0.8~1.2mm之间,太厚的坡片,一方面光吸收多,另一方面不能使激发光在标本上聚集。
载玻片必须光洁,厚度均匀,无明显自发荧光。
有时需用石英玻璃载玻片。
(二)盖玻片盖玻片厚度在0.17mm左右,光洁。
为了加强激发光,也可用干涉盖玻片,这是一种特制的表面镀有若干层对不同波长的光起不同干涉作用的物质(如氟化镁)的盖玻片,它可以使荧光顺利通过,而反射激发光,这种反射的激发光女可激发标本。
(三)标本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不能太厚,如太厚激发光大部分消耗在标本下部,而物镜直接观察到的上部不充分激发。
另外,细胞重迭或杂质掩盖,影响判断。
(四)封裱剂封裱剂常用甘油,必须无自发荧光,无色透明,荧光的亮度在pH8.5~9.5时较亮,不易很快褪去。
所以,常用甘油和0.5mol/l pH9.0~9.5的碳酸盐缓冲液的等量混合液作封裱剂。
(五)镜油一般暗视野荧光显微镜和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用镜油,最好使用特制的无荧光镜油,也可用上述甘油代替,液体石蜡也可用,只是折光率较低,对图像质量略有影响。
使用荧光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荧光显微镜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不要随意改变程序。
(2)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
进入暗室后,接上电源,点燃超高压汞灯5~15min,待光源发出强光稳定后,眼睛完全适应暗室,再开始观察标本。
(3)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在调整光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4)检查时间每次以1~2h为宜,超过90min,超高压汞灯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标本受紫外线照射3~5min后,荧光也明显减弱;所以,最多不得超过2~3h。
(5)荧光显微镜光源寿命有限,标本应集中检查,以节省时间,保护光源。
天热时,应加电扇散热降温,新换灯泡应从开始就记录使用时间。
灯熄灭后欲再用时,须待灯泡充分冷却后才能点燃。
一天中应避免数次点燃光源。
(6)标本染色后立即观察,因时间久了荧光会逐渐减弱。
若将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4℃保存,可延缓荧光减弱时间,防止封裱剂蒸发。
(7)荧光亮度的判断标准:一般分为四级,即“一”—无或可见微弱荧光。
“+”—仅能见明确可见的荧光。
“++”—可见有明亮的荧光。
“+++”—可见耀眼的荧光。
荧光图像的记录方法荧光显微镜所看到的荧光图像,一是具有形态学特征,二是具有荧光的颜色和亮度,在判断结果时,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判断。
结果记录根据主观指标,即凭工作者目力观察。
作为一般定性观察,基本上可靠的。
随着技术科学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客观指标记录判断结果,如用细胞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仪等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