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物流对比
中外十大物流公司分析对比
UPS公司UPS国内业务所占比例较大而欧洲及亚洲较少UPS运输方式主要是国内路上运输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联邦快递联邦快递在,美国业务占的比较大联邦快递运输方式空运比较大,是空运公司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莱德公司莱德公司在美国业务比重较大莱德的运输服务所占比重较大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TNT邮政公司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泛亚班拿泛亚班拿主营业务是空运和海运泛亚班拿主要市场是欧洲和非洲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英运公司英运公司配送收入所占比例较为高,说明配送是主要业务英运公司在英国和爱尔兰在净收入和营运利润搜占比例较高,说明这两个地方是它的主要市场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康洁公司康洁公司主要分布在远东地区康洁公司在空运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大,说明空运是他的主营业务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由图可知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经营收入在2000年至2012年直线上升,说明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的发展前景比较大此资料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2012年年报中铁现代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现代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铁路年货物办理能力最强,说明公司主要是搞铁路公司的中铁现代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运输方式是汽车和叉车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中外物流公司收入对比分析中远在国内物流公司中收入最高,其他公司如图依次递减,说明中远最有潜力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由上图可知中国与外国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中邮仓库在中国是最大的但比起泛亚班拿公司还有较大的差距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中外的人员从图上可以看出,国内远远少于国外的人员,且差距较为明显。
此资料来自百度百科GDP占有率小组工作总结通过对此次中外十大物流公司对比分析,我们小组得到一下结论:1.虽然有些国内物流企业在某些领域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还是与国外的有一定差距的,国内物流企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企业战略的先进行,可实施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发展方向和企业的成败,它位居于一个咽喉的重要位置,所以以后一个企业,公司要先发展,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好就必须抓住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主向3.国外的物流公司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于它严格化规模化的管理模式,这也是我们国内物流企业值得吸收和借鉴的4.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所以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要有强大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让每一位员工最大限度的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让企业得到他的发展必须的,充分利用员工这个可控制性的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使员工发挥最大利益,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5.一个公司必须有自己的主营业务和副营业务,一个企业的确需要多方面的发展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一个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营业务,如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UPS等公司这也是他们发展到现在必不可少的的因素,主营业务应该从始至终贯穿整个公司,是公司发展强有力的收入来源6.通过此次对中外十大物流公司的对比分析,充分的调动了各个成员的搜集资料,团队合作,规划,协调等各个能力,体现了各个成员之间的强烈的责任心,积极的进取心强烈的团队精神,充分的体现了我们小组:团结、协助、共赢的目标。
中外物流差异辨
中外物流差异辨中外物流差异辨析一、引言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物流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
中外物流发展虽然存在差异,但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本文将从交通网络、运输方式、仓储管理及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揭示中外物流差异的本质。
二、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物流运输的基础,不同国家的交通网络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中国,由于国土辽阔,北方和西部地区的交通网络相对薄弱,节假日期间常常出现拥堵现象。
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交通网络覆盖面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拥堵现象较少。
此外,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相对滞后,而美国的高速公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网络体系。
三、运输方式物流运输方式是衡量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由于其地理特点,铁路和公路运输占据主导地位。
而在发达国家,海运和铁路运输发展成熟,航空运输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此外,国内的快递业发展迅速,与国外相比,中国物流企业更注重综合运输方式的整合,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四、仓储管理仓储管理在物流运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仓储管理相对简单,仓库分布较为分散,缺乏规模化和专业化管理;而国外的仓储管理更加高效,通过仓库管理系统及自动化设备实现货物流转和仓储管理的数字化。
五、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直接影响到物流效率和可追溯性。
在发达国家,物流信息化水平高,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全程跟踪和在线监控。
而在中国,物流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信息孤岛现象比较突出。
然而,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物流信息化升级,逐步向国外发达国家看齐。
六、结论综上所述,中外物流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交通网络、运输方式、仓储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
这些差异既反映了其国家特点,也提醒我们在进行国际物流合作时需注意相应的差异。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国际物流差异将逐渐缩小,中外物流将趋于一体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推动物流发展的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浅析中外物流业的差距
浅析中外物流业的差距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物流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中外物流业的差距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浅析中外物流业的差距。
一、法律规范方面的差距中外物流业的法律规范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国外,物流业的法律规范非常严格,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国外,物流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证书才能够加入这个行业。
而在国内,物流业的法律规范相对较弱,许多从业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二、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中外物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国外,物流企业使用的信息系统非常先进,能够实现对整个物流过程的全面监控。
而国内的物流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许多企业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纸质记录的阶段。
三、服务质量方面的差距中外物流业的服务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国外,物流企业通常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货物的收发、仓储、配送等。
而在国内,许多物流企业仅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很难满足客户的综合需求。
四、运营管理方面的差距中外物流业的运营管理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国外,物流企业通常会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如运营管理、成本管理等,从而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而在国内,许多物流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管理水平较低。
五、资源整合方面的差距中外物流业在资源整合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国外的物流企业通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提高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
而国内的物流企业在这方面表现较为薄弱,缺少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
六、能源消耗方面的差距中外物流业的能源消耗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国内物流企业在车辆、设备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较低,能源消耗量也相应较高,这对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中外物流业在法律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运营管理、资源整合和能源消耗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要想缩小这种差距,中方物流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
国内外物流公司相同与区别的对比
国内外物流公司相同与区别的对比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环境下,国内外物流公司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内外物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同之处与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对国内外物流公司相同与区别进行了对比,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分别为国内外物流公司的发展环境、物流系统与物流类型等,旨在促进我国物流公司的快速发展。
标签:国内外物流公司;相同与区别;对比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物流公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外与国内,物流公司均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发达国家的物流公司相比较,我国物流公司的发展时间较短,为了保证我国物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要对国外物流公司的发展经验进行借鉴,因此,本文对国内外物流公司的发展异同进行对比。
一、国内外物流公司发展环境的对比1.环境因素的概况国内外物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对其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物流公司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内部与外部环境。
在内部环境方面,物流公司发展的内部环境主要来自于公司内部,该环境对于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影响最为直接。
具体的内部环境包括资金、服务,信息技术、发展规划与人才资源等。
在外部环境方面,物流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来自于社会力量,该环境能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市场机会,同时也能够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
具体的外部环境包括管理制度、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国家政策等。
2.环境因素的对比(1)国外物流公司在国外,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具有了完整的体系,主要是由于物流产业对于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国家为物流产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如:政策、资金、政策等,从而为物流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国外物流公司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发展资金较为充足、发展政策十分宽松,同时,在先进技术的作用下,国外物流公司的发展已经具有了规模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等特征。
(2)国内物流公司在国内,物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因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税收政策,为物流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物流公司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多,从而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外物流差异辨(doc 7页)
中外物流差异辨(doc 7页)和批发零售等企业组织自我物流服务的开支算作物流市场的交易规模或物流市场开发的潜力所在。
因为企业并不一定必须要到市场上去采购物流服务。
即使在美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是自我物流服务的。
如沃尔玛就拥有约600万平方米的自营仓库,通用汽车公司和惠而浦公司则分别拥有234万平方米和98万平方米的自营仓库。
虽然从理论上说,从长远来看,随着社会生产分工协作的深化,生产制造和批发零售企业会越来越多采用物流外包的客户服务方法,到市场上去采购第三方物流服务,但如果简单地把物流总成本占GDP 的比重作为物流服务的市场规模,简单地把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降低作为物流服务的潜在市场,甚至于把这种节约直接计算为所谓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那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恐怕就只能是一个美丽的陷阱了。
实际上,企业物流外包的需求只能伴随工业化进程逐步释放,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工业化进程是很少有一个企业能够伴随始终的。
换句话说,可能超过物流企业经济承受能力的长远的物流市场潜力很大,但在物流企业持续发展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范围内的市场规模却可能是有限的。
如果物流企业把远期市场误认为当前市场,就会导致企业资源配置和发展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误,后果可能是惨痛的。
显然,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初期,我们非常不希望看到这种现象。
2.对物流市场的夸大误导了企业决策。
对物流市场规模夸大或过于宽泛的估计,使得一时间各类企业对物流市场趋之若鹜。
最根本的加强企业物流管理却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如今,翻牌为物流公司和参与物流市场开发已经成为极具我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经济潮流和企业时尚。
有报道说,从1999年底到2002年期间,我国已经注册的物流企业有73万家。
这种现象的背后必然是企业物流资源配置的决策失误。
有研究表明,美国在2000年时只有约100到150家3PL公司在市场上有效竞争,另有400到1500家物流公司只能提供某些片段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所以,充其量美国只有约1650家物流企业。
农产品流通中国与美国的物流体系对比
农产品流通中国与美国的物流体系对比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较为突出的国家,其物流体系在实现农产品流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的农产品物流进行比较分析。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产品流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内各地的物流园区和市场逐渐完善,物流网络覆盖面积逐渐扩大。
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占据领先地位,其规模宏大、现代化程度高的物流设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
二、物流运输方式1. 道路运输在中国,由于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道路运输是最主要的物流运输方式之一。
农产品经常通过卡车、货车等运输工具进行长途或区域性的运输。
而在美国,公路系统发达,卡车运输也是主要的物流运输方式之一。
美国的公路网络覆盖广泛,货车运输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
2. 铁路运输中国的铁路运输在农产品流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大,铁路运输成为农产品快速、安全、低成本运输方式。
而美国的铁路运输不如中国发达,但在农产品流通中,铁路运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跨国运输方面。
3. 水路运输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路运输在农产品流通中起着重要的地位。
河流、湖泊等水域被充分利用,成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
美国作为一个拥有广大海域的国家,水路运输在农产品流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沿海港口的发达程度和内陆水运网络的完善程度成为了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关键因素。
三、物流信息化程度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物流信息化程度对于农产品流通至关重要。
中国在物流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电子商务的兴起推动了农产品流通的数字化,物流订单、追踪、管理等环节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高效快捷。
美国的物流信息化程度更为发达,由于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农产品的流通在信息化方面更具优势。
四、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服务水平对于农产品流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中外物流差异辨
中外物流差别辨.. 在20和21世纪之交兴起旳物流热,无疑给我国旳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新旳活力,不仅使得物流产业即第三方物流业自身旳发展吸引了社会各界旳注意,并且为我国服务业旳发展注入了新旳元素,更重要旳是为公司旳物流管理提供了以客户服务为终极价值目旳旳现代理念。
. 但是,纵观20数年来物流产业在我国旳发展历程,特别是在面对WTO条件下旳市场开放和跨国物流公司旳市场竞争压力旳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物流产业旳发展才刚刚起步。
可是,令人遗憾旳是,我国旳物流与发达国家旳物流即所谓现代物流,在一开始就存在很大旳结识上旳差别。
这种差别重要表目前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市场规模旳判断;二是对物流管理活动旳界定。
这种结识上旳差别事实上已经对我国物流产业旳健康发展,特别是对公司应对市场竞争旳物流资源配备决策产生了不良旳影响,应当引起广泛注意。
. 一、对物流市场结识旳差别. 1.我国物流市场规模被夸张了。
. 物流市场就是第三方物流(3PL)市场。
所谓物流产业就是第三方物流业(3P.Industry)。
据美国美世(Mercer)顾问公司6月发布旳一项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组织旳对我国3PL市场调查旳成果,我国旳物流市场规模约为400亿元人民币,即约50亿美元旳规模,仅及美国物流市场608亿美元旳1/12。
..事实上,摩根·士丹利亚太投资研究小组于9月推出旳《中国物流报告》基本上还是维持了美世顾问公司旳见解。
在估计中国每年物流费用超过亿美元旳同步,摩根·士丹利觉得我国旳3PL市场在所有物流费用支出中仅占2%,即约40亿美元旳规模。
也就是说在所有亿美元旳物流费用开支中,约有40亿美元是用来在市场上采购3PL公司物流服务旳。
. 但是,始终以来,在我国有一种比较流行旳说法,基本逻辑就是我国旳物流成本占GDP旳20%,约19000亿元旳规模,比发达国家旳平均水平高出许多。
如果可以减少到发达国家约10.GDP 旳水平,就可以节省物流成本或实现利润9500亿元。
我国物流与世界物流差距比较【课件】-精品文档
强大的信息支持
全面优异的物流服务体系
核心竞争能力
UPS、DHL
深厚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人事管理 制度
保障落实员工福利;以人为本,重 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上下级、同 事间的沟通渠道顺畅。 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在电子 商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丰富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经验;提 供多行业、多领域的物流解决方案。
卓越的电子商务能力
全程配套性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1、STO申通快递 (总部上海,创建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经营快递业务的品牌 之一) 2、SF顺丰速运 (于1993年深圳,快递行业十大品牌,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 3、EMS-中国邮政 (于1985年,总部北京,快递行业十大品牌,中国邮政集团) 4、宅急送 (于1994年,总部北京,快递行业十大品牌,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 限公司) 5、圆通快递 (总部上海,于2000年,是国内大型民营快递品牌企业,上海圆通 速递物流有限公司) 6、天天快递-TTK (总部上海,于1994年杭州,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天天快递有 限公司) 7、韵达快递 (于2019年上海,上海谷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特色的物流及 快递品牌) 8、中通速递 (总部上海,于2019年,快递行业影响力品牌,中通速递有限公司) 9、汇通 (于2019年上海,快递行业十大品牌,上海增洲实业有限公司,) 10、DDS勤诚 (于2019年深圳,快递行业十大品牌,深圳市东道物流有限公司)
我国的物流企业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非 常迅速。早在2019年的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 规模就已达400亿元人民币左右。在过去年几 年里,第三方物流这个市场成长得很快,绝 大多数被调查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过去三 年的年均增长都超过了30%.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 方面都比不上国际上的先进物流企业。
中外物流比较研究基本思路
中外物流比较研究基本思路
中外物流比较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比分析中外物流发展历程:对中外物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政策环境、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比较,可以深入了解中外物流发展的差异和特点。
2. 对比分析中外物流基础设施:对中外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比较,包括交通网络、仓储设施、配送中心、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外物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3. 对比分析中外物流服务质量:对中外物流服务质量进行比较,包括时效性、安全性、可靠性、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外物流在服务水平方面的优劣和提升空间。
4. 对比分析中外物流成本:对中外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外物流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差异和改进方向。
5. 对比分析中外物流政策法规:对中外物流政策法规进行比较,包括税收政策、环保政策、行业标准等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中外物流政策法规的差异和优劣,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提供参考。
6. 对比分析中外物流技术创新:对中外物流技术创新进行比较,包括新技术应用、智能化发展、绿色化发展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外物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和突破方向。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外物流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发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为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中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中外快递行业差距在哪里?
绿蚂蚁物流搜索随着物流“热”的不断升温和全球“四大”速递巨头先后逐鹿中国市场,作为物流终端服务的速递业务,正成为中外速递公司竟相争夺的一块新的“奶酪”。
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那么今天绿蚂蚁快递服务平台()就带大家来比较一下中外快递业的差距在哪里,不断的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经营理念,速递技术,快递服务水平,定价策略以及网络建设五个方面提升,争取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营理念的差距随着全球速递业四大巨头:中外运敦豪(DHL)、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及荷兰天地快运(TNT)先后登陆中国,他们给中国速递业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
四大速递巨头领跑的速递业已不再是简单的门到门、户到户的货件运送,而是集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保险、代理等于一身的综合性行业。
四大巨头除了提供速递服务外,还提供包括库存、运输、货代及售后服务等多项物流业务。
2003年初,FedEx已在中国实施全方位的经营战略。
DHL也不甘落后,开始启动多元化发展计划。
相比之下,以中国EMS(中国邮政)、宅急送、天地快运等领衔的我国速递业目前还局限于点到点、户对户的单一速递模式,尤其是众多私营个体快递公司,服务范围更是狭窄,在很大程度上还充当着“跑龙套”的角色。
速递技术的差距国际速递公司成功抢滩中国市场,其优势除了他们全新的经营理念外,更明显的优势在于拥有先进的速递技术。
相比国际速递巨头先进的速递技术,我国速递企业在速递技术的应用上可谓异常落后。
以中国EMS为例,目前,EMS还不能对在途包裹进行跟踪。
近年来,EMS虽然已开始建立网络查询系统,但对邮件的监控程度仍比较差。
有些地方经常出现投递延误、查询答复不及时、甚至发生邮件丢失现象等问题,结果引起客户不满,严重影响了它的服务质量。
服务水平的差距绿蚂蚁物流搜索同中国速递公司的服务相比,国际速递巨头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
为客户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历来是国际速递公司经营战略的出发点和核心。
2024年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区别总结范文
____年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区别总结范文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在____年的运作方式和特点上出现了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____年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区别,总结如下。
一、经济环境的差异在____年,全球经济呈现出高度互联互通的态势,国际物流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相对比,国内物流更多受制于国内经济环境的发展。
国际物流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和优势,实现全球化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而国内物流则更多受制于国内市场资源和经济规模的限制。
二、运输方式的差异在____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进一步多样化和高效化。
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使用,使国际物流更加灵活高效。
相比之下,国内物流的运输方式相对单一,并且受限于国内交通状况和道路堵塞等问题,使得国内物流的运输效率相对较低。
三、文化差异的影响国际物流的特点之一是需要跨越不同的国家和地域,因此文化差异对国际物流的影响较大。
在____年,国际物流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等因素,以确保货物的顺利运输和通关。
而国内物流则相对较少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更多地侧重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和规定。
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____年,信息化技术对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国际物流涉及到跨国运输、跨境通关等复杂环节,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要求更高。
国际物流更多地依赖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全球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和预测分析。
相比之下,国内物流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对较低,仍然存在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具。
五、人力资源的差异国际物流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
在____年,国际物流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同时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法规和行业特点,具备全球战略和资源整合的能力。
相比之下,国内物流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相对较低,更多集中于国内市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中外智慧物流发展的差异比较及经验借鉴
中外智慧物流发展的差异比较及经验借鉴伴随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物流企业开始走向信息化, 智慧物流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物流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接入各种物联传感设备,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GPS技术等,对产品进行不同阶段的信息采集、筛选、分析、跟踪、汇总,以此实现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和实时化,是一种新型的物流业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物流装备、物流管理滞后,物流信息标准化缺失等问题。
因此,本文比较中外智慧物流发展的差异,从而获得相应的经验启示,以期促进我国智慧物流业的发展。
一、国外智慧物流发展经验分析(一)拥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坏境国外政府积极打通物流通道,多式联运发展迅速,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设施环境。
一方面,国外政府积极推进流通基础设施的衔接。
如欧盟从2996开始实施全欧交通网络计划(简称TEN-T)O TEN-T计划将衔接各国主要的公路、铁路、河航道、机场、港口、交通管理系统,消除跨国境运输瓶颈,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oTEN-T计划预计到2050 年,将打通9条贯穿全欧洲的“核心运输通道”,其中包括2 条南北走廊、3条东西走廊、4条对角线走廊。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
国外政府允许可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完成运输过程,推出一系列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行动计划,从而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如欧盟支持多式联运项目的马可波罗计划和组合运输试点示的PACT计划等,并通过财政激励、关税豁免等手段对多种运输混合运营方式提供信用优惠,如德国政府对联运设施的资助比例最高可达85%o国外政府通过推进流通基础设施的衔接性以及多式联运发展,实现国家之间及国政府、区域、企业等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设施环境。
(二)拥有雄厚的技术保障,物联网技术应用较强智慧物流是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的,物联网是其发展的技术基础。
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
四、管理服务比较
1、冷链物流全程管理
1、冷链物流全程管理
国内外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 冷链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例如,美国的 冷链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实现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在全程管理方面相对较为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 体系。
2、整体趋势和现有优势、劣势
然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存在一些劣势,如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管 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等。
三、关键技术应用比较
1、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1、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都有应用,但应用程度和方式略有 不同。在发达国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加成熟,如美国和欧洲的农产品冷链物 流企业广泛应用RFID和温湿度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冷链物流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 管理。而在中国,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 集中在温度监控和车辆定位等方面。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将新鲜农产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过程中,通过保 持低温环境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减少损耗和污染的物流过程。在农产品冷链物流 中,常见的模式包括自营模式、合同模式、委托模式等。本次演示将从不同方面 对这几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一、模式种类
一、模式种类
三、关键问题
三、关键问题
1.冷链物流技术目前,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在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冷链物流企业拥有先进的冷藏设备、信息技术和追溯系统等,使得农产品在 储运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而中国在此方面还需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 冷链物流技术的水平。
中外物流业对比分析以及国内物流就业前景
仓储与配送实务第一次实训内容2011213102 朱玉立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征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一) 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
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
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
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一批颇具竞争实力的优势企业,例如海尔集团、青岛啤酒、上海宝钢等,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在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已开始尝试和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
其三是在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中,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二) 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等。
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如丹麦有利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如UPS、TNT等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在纷纷进入中国的快递市场。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
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等。
中美物流差异比较
中美物流差异比较一.中美物流定义的差异1.1中国国内对物流的定义与美国存在一些差异,中国国家标准的物流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2而美国物流定义比中国多了客户需求、效益和计划、实施与过程控制两个部分。
美国的物流定义着眼于微观—企业角度,中国的物流定义则着眼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1.3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分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转型国家,市场经济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许多领域的计划经济色彩依然浓厚,买方市场环境没有完全形成,消费者满意的市场营销理念并没有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理念,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改变产品和价格来增加销售;在国内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的情形下,政府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推动基础设施发展,更愿意让物流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从宏观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物流定义没有明显的“让顾客满意的理念”,同时,它描述的是一种“物体流动的过程”,而缺乏管理的内涵。
这反而使中国的物流定义内涵更广,既可以从企业角度理解,也可以从宏观层面理解,这就为政府发挥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让人们对物流的活动产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差异。
二.中美物流成本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比较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从宏观上看,物流成本占国内的生产总值的比重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从微观上看,物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以及竞争力的强弱。
2.1美国物流成本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1.1 美国物流成本组成内容根据《美国物流年度报告》(Annual“State Of Logistics Report”)显示,美国物流成本核算普遍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即: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其中,存货持有成本=利息+税、折旧、贬值、保险+仓储费用,物流运输成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油料管道运输+航空运输+货运代理相关费用+货币费用,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订单处理及IT成本+市场预测、策划制定+相关财务人员的管理费用。
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对比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Contents
• 国内外物流业概述 • 物流技术发展对比 • 物流成本与效率对比 • 物流政策与法规对比 • 物流企业竞争力对比 • 未来物流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国内外物流业概述
国内物流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物流业开始起步,主要 集中在运输和仓储领域。
法规完善
我国不断完善物流相关法规,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法》,以规范物流 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行业的健康发 展。
国外物流政策与法规
政策引导
国外政府通过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引导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
法规监管
国外政府在物流法规制定和执行方面相对严格,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对物流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 行严厉处罚。
配送效率
国内配送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配送网络不健全、配送路线规划不合 理以及配送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信息化效率
国内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信息化效率较低,影响了物流效率和 准确性。
04 物流政策与法规对比
国内物流政策与法规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物流业发展政 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 ,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01
国内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 型的全国性物流企业。
02
国内物流企业服务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差异化 服务,导致竞争激烈。
03
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对物流信息的 整合和共享,导致物流效率低下。
国外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国外物流企业规模较大,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和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能 够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从日本、美国引进现代物流概念,物流业开始起步。
近3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逐步释放出对现代物流业的巨大市场需求,我国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我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1.物流理念方面的差距被誉为当代“管理学之父”的P.F.德鲁克最先提出了“物流”的概念并指出,物流是“一块经济界的黑暗大陆”、“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之后,物流业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
如果分析国外物流业发展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和日本,欧洲基本与美国相似。
美国作为物流理念的发源地,一直将物流战略作为企业商务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整个物流的管理始终围绕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的升级和物流技术的进步。
而作为现代物流发展后起之秀的日本,则主要突出“物流系统”的观念,强调从社会角度构筑人文化物流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延伸内容至与物流相关的交通系统等领域,突出物流作为社会功能系统对循环型社会发展的贡献。
因而在发达国家,物流被看作是若干领域经济活动的系统集成的现代概念。
其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按用户(商品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的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运输、存储、搬运、货物处置、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
物流就是这些本来各自独立的但又有某些联系的相关活动所形成的集成的、一体化的系统。
但是,中国物流业目前在观念上仍处于“传统物流”的水平,多数企业对物流的概念仍停留在运输和仓储的单项集成上,忽视系统集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
同时,企业缺乏协同竞争,多数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难以形成网络化的大系统,在“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这种自我调整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
物流在国外的发展表明,先进的物流系统可降低占商品总价值30%-50%的物流成本,从而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新型利润源。
而据测算,我国企业为产品储存、运输支付的费用约占生产成本的30%-40%,工商企业自有运输工具的空驶率为40%,有人估算,仅此一项每年造成的损失就达百亿元。
就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所占份额而言,日本是80%,美国近57%,而我国仅为21.3%(2004年)。
所以中国物流业要发展,必须加快实现向系统集成的现代物流理转变,使物流真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2.物流管理方面的差距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物流作为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规划。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属美国和日本。
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物流发展的重点是企业物流管理,政府在物流规划引导方面力度较小。
但是美国政府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
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
日本内阁会议2001年通过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除继续建设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以提高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外,还提出要解决环保问题和建立循环型社会等与物流有关的新课题。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不少省市都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但缺少全国性统筹规划和有效衔接,全国大小物流企业虽然发展到几十万家,但专业化程度不高,找不到全国意义上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另外,从管理制度上看,在日美等发达国家,从对物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到对物流企业的管理,都只有一个机构来统一实施,因此物流业的发展处于比较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中。
但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物流管理还面临着种种障碍,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根除,中国物流业从起步就受到交通运输、经贸、外经贸、公安、税务、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多部门的管理和控制,而这些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制度体系等存在较大不同,从而导致物流管理体制混乱,使物流业发展无序,物流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多部门管理必然导致多头的政策规定,难免出现不协调或考虑部门利益过多的现象,致使一些政策规定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妨碍统一,开放、竞争的物流市场的形成。
.3.技术推进方面的差距在物流所涉及的多项相关经济活动中,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完备的基础条件作为支撑,即物流平台,对物流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我们称之为技术推进。
技术推进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物流系统标准化的完善。
目前,国际物流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
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美欧等国一方面特别强调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且这方面已经十分发达,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社会公共物流信.gna务网络的健全,如有发达的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物流EDI系统等。
同时,由于现货物流业要对运输仓储资源进行高度整合,所以标准化程度要求很高。
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mm×1200mm标准、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码技术等,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转难度。
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各国之间的系统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
相比之下,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
同时标准化建设滞后。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产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物流信息系统难以得到实际应用。
,4.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发展现代物流业,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因而他们十分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如物流业发展的中外比较物流管理美国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
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倡导下,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并建立了美国物流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
当前,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相对落后,从而导致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05年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已被纳入12类紧缺人才之列,其供需缺口达60余万,仅北京就缺20万人。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
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
物流职业教育非常贫乏,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5.绿色物流方面的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绿色壁垒逐渐兴起,这就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物流过程中,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
发达国家政府倡导绿色物流的政策是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
如1992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汽车二氧化氮限制法。
另一方面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德国的Wehking等发表的专著((废料处理物流I,Ⅱ.,Ⅲ》,是目前唯一能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废料处理物流系统的专著,对废料处理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我国,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物流的观念、政策以及技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国外物流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们应认识这些差距,以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借鉴国外物流发展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物流理念。
企业应尽快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单项集成的观念,加快实现向系统集成的现代物流理念转变,重视物流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地位,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
物流管理。
政府要在宏观上实现全社会物流的合理化,主产学研结合校办物流企业的创建与完善物流管理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改革物流体制,提高物流中心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二是合理规划与配置物流中心布局,协调物流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三是增加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物流手段。
在发展物流产业中,政府的责任在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标准制订和数据调研。
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应设立一个综合的协调机构,统筹调整国内物流的产业发展政策,防止宏观失控,产业失调。
技术推进。
要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加快建立物流标准化。
为健全物流信息系统,一方面要建立整合性信息系统,开发物流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要建立数据仓库平台,支撑物流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统一的物流标准化体系,规范物流的硬件和软件,切实推进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在物流标准化改造中,应按国际惯例和国家通行标准制定物流设施标准,规范物流设施和有关技术设备,对每个环节都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标准,并规范物流用语。
物流人才的培养。
应重视学科体系的建设,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经验,由行业社团组织来执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以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培训标准体系为主大力推行物流人才的在职教育。
发展趋势。
应大力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政策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进行改进与调整,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以提高我国的物流管理水平,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