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视野下的吝啬鬼形象

合集下载

中外文学名著里的吝啬鬼

中外文学名著里的吝啬鬼

中外文学名著里的吝啬鬼外国四大吝啬鬼01 夏洛克出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原文】巴萨尼奥:借了你三千块钱,现在拿六千块钱还你好不好?夏洛克: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

我只要照约处罚公爵:你一点没有慈悲之心,将来怎么能够希望人家对你慈悲呢?夏洛克:我又不干错事,怕什么刑罚?你们买了许多奴隶,把他们当作驴狗骡马一样看待,叫他们做种种卑贱的工作,因为他们是你们出钱买来的。

我可不可以对你们说,让他们自由,叫他们跟你们的子女结婚?为什么他们要在重担之下流着血汗?让他们的床铺得跟你们的床同样柔软,让他们的舌头也尝尝你们所吃的东西吧,你们会回答说:“这些奴隶是我们所有的。

”所以我也可以回答你们: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让你们的法律去见鬼吧! 威尼斯城的法令等于一纸空文。

我现在等候着判决,请快些回答我,我可不可以拿到这一磅肉评注:夏洛克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

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

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02 阿巴贡【出处】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原文】阿巴贡:捉贼!……我可怜的钱,我可怜的钱,我的好朋友!人家把你活生生从我这边抢走啦;既然你被抢走了,我也就没有了依靠,没有了安慰,没有了欢乐。

我是什么都完啦,我活在世上也没有意思啦。

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难道没有一个人愿意把我救活过来,把我的宝贝钱还我,要不然也告诉我,是谁把它拿走的?哦?你说什么?没有人。

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

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

像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

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外国文学四大吝啬鬼形象

外国文学四大吝啬鬼形象

外国文学四大吝啬鬼形象外国文学中有不少形象鲜明的吝啬鬼,他们的故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想想吧,像是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仁·鲁尔,这家伙简直就是吝啬的代名词。

他在金钱面前小心翼翼,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怎么能省更多的钱。

这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就像是在过家家,一点小钱都舍不得花。

想买个饼干都得算得明明白白,哎,真是个把钱看得比命还重的家伙。

每当他出门,心里总是念着“省钱是王道”,让人忍不住想问:这人是不是把钱当成了他的老母亲啊?再看看斯科特的《吝啬鬼》,里边的阿巴贡也是个典型的抠门角色。

他不仅自己舍不得花,还总想让别人也跟着省。

他的房子里就像是个钱库,门口都贴着“禁止浪费”的标语。

哎,真是个既可笑又可怜的家伙。

他对待朋友的态度简直让人想翻白眼,聚会时不愿意请大家吃顿好的,非得在家里捣鼓点冷饭热菜,真是太能省了。

每次听他讲“省钱的小妙招”,我心里都忍不住想:这要是让他来做家务,估计连水都得控制在一杯的量里吧!说到吝啬鬼,怎么能不提查尔斯·狄更斯的“老福特”呢?这位爷爷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

他的生活简直就像是金钱的奴隶,白天晚上都在想着怎么能多捞点银子。

想想吧,这家伙每天都在算计着,连洗澡水都得三天不换。

朋友们约他出去,他总是推三阻四,理由千奇百怪,真是个“死抠”的典范。

就算身边朋友都是满脸愁苦,他依然面不改色,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钱,钱,钱!还有莎士比亚的“福尔斯塔夫”,这个角色虽说不是典型的吝啬鬼,但他对金钱的态度也相当搞笑。

他总想着用各种花招来省钱,像个狡猾的狐狸。

他一边打着算盘,一边想方设法去巴结有钱的朋友,哎,这样一来,他的生活就像个“空中楼阁”,看似风光,其实底下却是个“穷光蛋”。

真是个极具讽刺意义的人物,让人捧腹大笑。

这些吝啬鬼的故事,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他们为了省钱,往往做出各种奇葩的举动,有时真是让人无奈。

生活中,很多人也许不是吝啬鬼,但在一些小事上,大家或多或少都沾染了点吝啬的味道。

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摘要世界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泼留希金的迂腐。

关键词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一、葛朗台:资产阶级典型的吝啬鬼,爱财如命,吝啬,贪婪。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最明显的是金钱的需求,由此金钱成了社会中人人追求的物质,产生了极为腐败的金钱观。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崇拜金钱中成长起来的重要人物,而他的女儿欧也妮,则是在金钱下的牺牲品。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

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葛朗台的形象便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

也体现了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法国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胜利的历史过程,抨击了资产阶级金钱统治的罪恶。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人民群众抱有一定的同情,但对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始终未能抛开幻想。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

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资本主义者为了金钱不折手段的掠夺,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而《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最出色的画幅之一暴力进行掠夺”。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wps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wps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比较吴军(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81 200807040127)摘要:一提到“吝啬鬼”的形象,人们很容易地会想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儒临外史》),一个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严监生和葛朗台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外吝啬鬼的代表,通过对严监生与葛朗台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比较能较好的认识到中国文学作品与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的差异。

关键词:中外吝啬鬼差异严监生葛朗台在文学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的吝啬鬼形象。

其中外国文学中最为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而中国四大吝啬鬼是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一文钱》中的吝啬鬼卢至、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的监河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这8个闻名中外的吝啬鬼形象可以说代表了中外文学史上对吝啬鬼形象描写的最高成就。

他们各有特色,代表了各自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其中中国的吝啬鬼形象与外国的吝啬鬼更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下面举例葛朗台与严监生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典型来比较一下中外吝啬鬼的差别。

严监生和葛朗台,这两个人物虽处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以各自特有的艺术魅力活跃在世界文学画廊中。

但是如果将他们二人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都被称为“吝啬鬼”,两人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他们身上却有很多的不同点,有些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

我们从他们各自写作的背景以及两个人物形象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写作背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于1750年左右,乾隆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当时国内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发展十分缓慢,封建专制统治依然“牢固”,因而吴敬梓能够塑造的也就是一个贪婪的封建地主的形象,他不可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塑造出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

从严监生到葛朗台_中西文化中吝啬鬼形象之比较.

从严监生到葛朗台_中西文化中吝啬鬼形象之比较.

贪婪和吝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孽生兄弟。

我国宋代就有人给贪婪的吝啬鬼作了绝妙的定义:“ 虱子背上抽筋 , 鹭鸶腿上割肉 , 古佛脸上剥金 , 黑豆皮上刮漆。

” 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吝啬鬼们贪得无厌的共性。

在西方文学中 ,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 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 , 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 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 就是这一绝妙定义的最好诠释。

他们既贪婪成癖 , 又吝啬成鬼 , 沦为物的奴隶而失去正常人的本性 , 以至于对人对己都显示出异于常人的克扣。

生活上爱财如命 , 吝啬成癖。

吝啬鬼们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 , 不考虑现实需求 , 一味地惜财克扣 , 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家财万贯 , 农奴上千 , 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 颈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 , 是旧袜子 ? 腰带还是绷带 ? 不能断定。

但决不是围巾。

…… 一把发黄的牙刷 , 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 , 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悭吝人》里的阿巴贡自己常常饿着肚子上床 , 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 , 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葛朗台的吝啬也是出了名的 :夜晚点两根蜡烛 , 他必定要吹熄一根 ; 谁碗里的面包渣不吃干净 , 他就会老大不高兴 ; 尽管他很有钱了 , 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 , 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对待家人薄情寡义 , 不近人情。

阿巴贡、葛朗台为了金钱愿意牺牲儿女们的幸福。

前者执意让儿子娶有钱的寡妇 , 女儿嫁给有钱的老头 ; 后者威逼女儿不许谈恋爱。

泼留希金做的更绝情 , 女儿成婚 , 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 ; 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 , 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 , 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 , 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葛朗台还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折磨自己的妻子 , 全然不念夫妻情分。

在他们的身上 , 已经完全褪去了人性的光环 ,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贸易关系 , 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厉害关系。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第二天,葛朗台请来克罗旭吃晚饭。饭 后和克罗旭正式谈判。葛朗台假装口吃, 和克罗旭兜了一阵圈子后,决定由商事裁 判所出面阻止巴黎弟弟旳破产事件,使事 情不了了之。银行家格拉桑为巴结葛朗台, 欣然接受了这件差事,速往巴黎办理。 当 夜11点,欧也妮悄悄地来到查理旳卧房, 发觉床边有查理写给巴黎旳情人阿纳德旳 诀别信,顿时兴奋不已,决定把自己近 6000法郎旳积蓄送给查理。查理在接受这 笔财产时感谢涕零,把装有母亲肖像旳梳 妆匣交托给欧也妮保管。
癖(pǐ)好 执著(zhuó ) 咂摸(zā mo) 面面相觑(qù ) 奄(yǎn)奄一息 恬(tiá n)退隐忍
吝啬(sè ) 诱哄(hǒng) 箍(gū)桶匠 两讫(qì) 骇(hà i)呆了
写出人物旳灵魂 注重细节旳作用
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
却更为分明,再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
葛朗台太太竭力向丈夫求饶,也无济于 事。经过这番折腾,葛朗台太太病倒了, 且病情日渐加重,可葛朗台心硬如铁,只 有相依为命旳母女俩用祈祷来自我抚慰。
葛朗台软禁女儿旳事件不久传开,引 起了公愤。蓬风所长自告历勇要去打官司, 欧也妮谢绝了他们旳好意。公证人克罗旭 告诉葛朗台,假如太太死了,根据法律, 他旳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这句话使葛朗 台异常震惊,为了财产,他决定向女儿屈 服。
葛朗台本是一种箍捅匠,1789年共和 政府索漠标卖教会产业时,他娶了一种有 钱旳木材商旳女儿,于是他把岳父给他旳 400路易往标卖监督官手里一送,买下了 县里最佳旳葡萄园、一座修院和几块分种 田。后来他时来运转,接二连三地得到岳 母、太太旳外公和自己外婆旳三笔遗产, 成为县里"纳税最多"旳人。
至于他财产旳数目,只有替他放债 旳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格拉桑才略知一二。 但是索漠城里旳人都相信他有一种堆满黄金 旳秘库,说他午夜里瞧着累累旳黄金快乐得 不可形容,连他旳眼睛都是黄澄澄旳,染上 了金子旳光彩。葛朗台是种植葡萄旳能手, 他对每年旳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 从没失败过。讲起理财旳本事,葛朗台是只 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把俘虏打 量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旳钱袋,倒 进大堆旳金银。到1823年,他旳财产大约 有五六百万。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比较吴军(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81 200807040127)摘要:一提到“吝啬鬼”的形象,人们很容易地会想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儒临外史》),一个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严监生和葛朗台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外吝啬鬼的代表,通过对严监生与葛朗台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比较能较好的认识到中国文学作品与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的差异。

关键词:中外吝啬鬼差异严监生葛朗台在文学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的吝啬鬼形象。

其中外国文学中最为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而中国四大吝啬鬼是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一文钱》中的吝啬鬼卢至、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的监河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这8个闻名中外的吝啬鬼形象可以说代表了中外文学史上对吝啬鬼形象描写的最高成就。

他们各有特色,代表了各自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其中中国的吝啬鬼形象与外国的吝啬鬼更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下面举例葛朗台与严监生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典型来比较一下中外吝啬鬼的差别。

严监生和葛朗台,这两个人物虽处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以各自特有的艺术魅力活跃在世界文学画廊中。

但是如果将他们二人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都被称为“吝啬鬼”,两人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他们身上却有很多的不同点,有些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

我们从他们各自写作的背景以及两个人物形象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写作背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于1750年左右,乾隆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当时国内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发展十分缓慢,封建专制统治依然“牢固”,因而吴敬梓能够塑造的也就是一个贪婪的封建地主的形象,他不可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塑造出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学了《守财奴》,同学们记忆最深刻的恐怕是葛朗台临死前想抓住教士的镀金十字架的情节。

其实,作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通过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

除了葛朗台,在中外文学作品中,还有一群令读者过目难忘的吝啬鬼形象。

在欧洲文学作品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以及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堪称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泼留希金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

夏洛克是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

阿巴贡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是十八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大吝啬鬼,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在我们中国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四大吝啬鬼形象。

他们是思想家庄子《外物》篇中的监河侯,明代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中的卢至,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现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

其中,《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是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吝啬鬼。

作家这样来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场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

世界文学宝库中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文学宝库中四大吝啬鬼形象.

对葛朗台太太 ——赞扬
对比
对葛朗台 ——讽刺、批判
请根据课文中有限的线索,推断一下欧 也妮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吝啬的作风 把女儿训练成 熟,变成了习 惯。”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利己
拜 金
贪欲具有极 大的爆发力




巴尔扎克把资产者嗜钱如命的 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恩格斯指出: “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 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 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 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赚钱发财, 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 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 苦。”葛朗台就是这样一个资产者 的典型。
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 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 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 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 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 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 是空前辛辣的。”
谢谢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聂亚军
课文中八个描写葛朗台神态动作的句子。(这 些神态动作都表现了人物特定的心理。) 1、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 2、一边说一边把钱拈着玩。 3、在女儿面前哆嗦。 4、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5、脑门上尽是汗。 6、他搓着手。 7、瞪着金子的眼光。 8、冷笑着。
课文中四个最能表现葛朗台此时心态 变化的句子。
高尔基曾经说过,他非常佩服
巴尔扎克,佩服巴尔扎克小说中的 语言,以为并不需要人物的神态动 作,也能想像得出人物的模样。这 部分就是绝好的例子。
葛朗台这样做,是有意的预谋呢?还是无 意识的?
无意识
“看到金子,占 有金子,便是葛 朗台的执着狂。”
小说写了两个人的死,一是葛朗台
的死,一是葛朗台太太的死。写两人的 死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都有遗言, 都是对女儿说的。第二,作者对两个人 的死都有评价性的话。现在请大家从他 们遗言的内容和作者的评价两方面来比 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论中外文化差异下吝啬鬼形象

论中外文化差异下吝啬鬼形象

目录一、中西方吝啬鬼形象概述 (1)(一)西方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 (1)(二)中国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 (1)二、中西方文学吝啬鬼形象比较 (2)(一)中西方吝啬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性特征 (2)(二)作家创作手法比较 (5)(三)作家创作思想比较 (5)三、形象差异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6)(一)金钱观上和人情观上的差异 (6)(二)当今吝啬鬼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7)四、中外文学中吝啬鬼形象的价值评判 (7)(一)正面分析 (7)(二)反面分析 (8)五、总结 (9)参考文献 (10)一、中西方吝啬鬼形象概述(一)西方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享用不尽的财富是西方文学中大多数吝啬鬼所共有的特点。

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吝啬鬼却全都嗜财如命,对一点小事都会斤斤计较。

即使一辈子花不完的财富也没有阻止他们过着乞丐一般贫苦简陋的生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果戈里塑造的富人泼留希金,光是农民奴隶就有上千个,家里资产更是雄厚富有,但一如既往的小气吝啬。

果戈里是这样描述的:“颈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

但敢肯定这决不是围巾。

……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为了节省,经常饿着肚子睡觉,有时实在忍受不了饥饿就跑到马棚和马抢荞麦吃。

巴尔扎克作品《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他的小气肤浅也是人人皆知的,就连每天家人的食物也要自己按量亲自分发,哪怕是多点了一根蜡烛也要熄灭一根才能安心睡去。

可见这些吝啬鬼的心中只装着金钱!吝啬鬼们完全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做人的道德。

拥有享用不尽的财富,自己却过得像个乞丐一样还时常惦记邻居家值钱的东西,并时不时偷来一些,这就是泼留希金。

上千个农奴只发给他们一双靴子。

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把钱借走,哪怕带有“给”“借”意思字眼都会让他感到不舒服。

另一个吝啬鬼夏洛克,他手下的奴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个个面黄肌瘦,可怜的像个骷髅,他却视而不见。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查理的到来,使欧也妮心神不宁。她倾慕 查理表兄的小手、肤色和外貌,不觉神魂颠倒, 夜不能眠。于是她开始梳装打扮,换上新袜子, 穿上惹人注目的新衣服。一大清早就听到她叫 拿侬做奶酪和千层饼给查理吃的声音;她还拿 自己的私房钱给查理买喝咖啡用的糖。葛朗台 却对侄儿冷若冰霜。他从查理带给他的信中得 知,破产使他的弟弟负了400万债务,迫使他走 上了绝路。可怜的弟弟在信中一再请求大哥接 济查理,让他到美洲去做生意。
葛朗台形象
性格特征:贪婪 吝啬 狡猾
贪婪葛朗利润财富已经变得十分野蛮凶恶,为了 占有黄金不择手段。巴尔扎克选择许多典型的细节,表现他 对金钱的贪婪吝啬: 当查理为了父亲的死而大哭时,葛朗台无情地说:"可是这孩 子没有出息,把死人看的比钱还重。"
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 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 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 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甚至在弥留之际不去关心将要孤身 一人生活在世界上的女儿,而是关心他的金子。
对金钱的贪欲是他成了冷酷的恶魔,成了一个凶猛的吞钱兽, 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 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 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 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 《人间喜剧》。其中包括91(96)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 说,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 大部分。《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建造的文学大厦,其中代表作为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中外吝啬鬼比较

中外吝啬鬼比较

中外吝啬鬼比较《欧也妮.葛朗台》的葛朗台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比较18世纪,中国的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创造了一个严监生的形象,一个世纪后,法国的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创造了一个葛朗台形象,这两个艺术形象性格很相似:吝啬而缺少人情,被人同指为“吝啬鬼”。

他们同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悭吝鬼形象。

相同点:严监生以及葛朗台,都是根据作家对人生的独特体味,对社会的深刻观察,着眼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的思想、感情、命运、心理冲突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与揭示中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包含着作家本人对生活的反省。

不同点:没落的封建社会vs上升的资本主义1严监生生活于封建阶级衰落的中国,清王朝虽然显出一派繁盛的景象,黑暗腐朽的迹象已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显露出来。

他的形象是吴敬梓体会到世态炎凉、自觉批判封建社会、追求个人性解放和民主思想时所塑造的,是没落封建文化的产物。

2葛朗台生活于资产阶级上升时的法国,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

他的形象是巴尔扎克深感金钱的魔力,领略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觉察到社会痼疾的资本主义现实时,坚持“真实”、“典型”地“照原样表现世界”所塑造出的,是他对这个独特的社会独有的观察与长期的思考的结果。

为保财而破财vs为守财而敛财1、严监生拥财万贯,并用钱捐得一“监生”,可以与官府来往,但没有特权,因而对于财产的保护也是提心吊胆,从而产生恐惧,“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齐”,“时时忧贫,日日惊事,并不见一天受用”,他想保财,但又保不了,他想节约,但又不得不以破财来保财。

2、葛朗台混迹革命,使得他投身商场后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金钱的收敛,占公家的,耍弄手腕,投机倒把,放高利贷,倒卖黄金……不断的攫取、扩充财富。

在金库门前一盯就是几个小时,不信任别人,虽身体不动,但整个思想身心都在围绕金钱转动着。

其实,这就是恋物(金钱)癖。

封建宗族制vs基督教文化1中国的封建家族制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将个人束缚在严密的伦理体系之中,强调个人的伦理责任和义务. 所以严监生受家族制的影响,在正妻死后,不得不心疼的花银子把生了男孩的妾扶正,把家产交给她们娘俩,不得不给两个舅子几百两银子,一家四口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只有在儿子闹的时候,才会到熟切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分析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分析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分析作者:张跃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吝啬鬼都是为人们所鄙夷的一类人。

他们的所言所行,所做所想,都成为世人揶揄嬉谑的对象。

本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吝啬鬼形象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文学;吝啬鬼中图分类号:I0-03;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04-01吝啬,一个贬义词,代表小气的意思,也被世人视为一种不良的人格特征。

拥有这种品性的人,被称之为吝啬鬼,即指非常小气或很小气的人。

过多的将财富占为己有,不愿意与人分享。

这样的人物,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不分过境,比比皆是。

一、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欧洲文学中最为人所知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吝啬鬼》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吝啬这样一种“品质”。

(1)凶狠的夏洛克。

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变得越来越不可调解,到90年代,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尖锐。

莎士比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威尼斯商人》的,并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夏洛克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他采用封建社会残留下的方式敛财。

同为商人的安东尼奥为人宽厚,借钱给别人从不收取利息,夏洛克对此嫉恨在心,认为威尼斯只要有安东尼奥的存在,自己在收集钱财的路上便有了绊脚石。

而为帮助好友结婚,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高利贷,夏洛克想借此机会复仇,便与安东尼奥签约,若到期便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

由此可见夏洛克记仇凶狠。

(2)多疑的阿巴贡。

莫里哀创作《吝啬鬼》的时候正处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在经济快速的发展下,诞生了一个靠高利贷聚敛钱财的吝啬鬼阿巴贡。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之比较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之比较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小资料]点石成金变丑为美—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进行比较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贪婪、吝啬的典型。

对他们做一个简略的“平行比较”,有助于对各个典型总体上的把握,从而深化对每个人物的理解与认识。

三个守财奴中,若讲“年纪”,夏洛克比其他两个要“大”三百多岁。

当这位犹太富商在威尼斯发放高利贷的时候,正是充满了血腥气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夏洛克这一艺术典型的出现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他是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者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的亮相,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到“创业”初期资产阶级特有的精神面貌:在积聚财富的发家过程中,夏洛克身上体现出极端的残酷性与恶毒性。

为了发财致富,他敢于以任何手段,包括用血淋淋的人肉,去扫除横亘在面前的障碍。

另一方面,当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在历史舞台上初露头角的时候,它必然急于为自己存在的合法性寻找根据,因而又带有明显的虚伪性与欺骗性。

夏洛克操起肮脏营生,干着罪恶勾当时,从未心慈手软,可是一旦言之于口,似乎还不免有几分羞羞答答,躲躲闪闪,不得不煞费苦心地引证一番《旧约》故事,替自己壮壮胆,以“撑起堂皇的门面”来,为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行径,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宗教外衣。

资本来到人间,经过几百年发展,当它人格化为葛朗台老头时,已经是一个个人刮目相看的庞然大物了。

他由一个地位低下的箍桶匠,一跃成为一名商界巨子,不但经营地产,发放高利贷,还从事国际贸易,染指金融证券,甚至出任过市长,在政界露过头脸,已不单纯是一个生意人了。

他像老虎和巨蟒一般吞噬着金钱,胃口之大,。

心肠之狠,城府之深,手段之高,与夏洛克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他背弃誓约出卖存酒;看准行情玩公债投机;他能在全城人不知鬼不觉中抛售黄金,一夜之间牟得暴利。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在世界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有四位吝啬鬼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以极度吝啬的性格和行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洛克,这位出自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的犹太商人,是一个被金钱扭曲了人性的典型。

他视财如命,对金钱的贪婪达到了一种近乎疯狂的程度。

夏洛克的吝啬并非简单的节省,而是一种对他人无情的剥削和压榨。

他放高利贷给别人,却丝毫不留情面,一心只想从借款人身上获取最大的利益。

他对金钱的执着,甚至超越了对人性和道德的尊重。

在法庭上,他毫不退让,固执地坚持要按照契约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这种冷酷和残忍,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更是他内心深处对金钱疯狂追求的极端表现。

葛朗台,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的这个人物,堪称吝啬鬼的经典形象。

葛朗台对金钱的痴迷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他的生活极其节俭,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家里的每一分钱都要经过他的严格把控,哪怕是一点点的浪费都会让他暴跳如雷。

他为了省钱,寒冬腊月也不舍得生火取暖;他的妻子重病在床,他也不愿意多花一分钱去请医生。

在他的眼中,金钱就是一切,亲情、爱情、友情都可以被金钱所衡量和取代。

当他得知女儿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了别人时,他竟将女儿软禁起来,没有丝毫的父女情分。

他临终前,还拼命地去抓镀金的十字架,试图把它带走,这种对金钱至死不渝的执着,让人既感到可悲又觉得可恨。

阿巴贡,莫里哀在《悭吝人》中描绘的这个角色,也是吝啬鬼的杰出代表。

阿巴贡的吝啬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对自己和家人都极其吝啬,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吃着最差的食物。

他时刻都在算计着如何省钱,如何获取更多的财富。

他甚至怀疑自己的马被人偷去卖掉,只为了获取那一点点的钱财。

他为了省钱,让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而让女儿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

在他的心中,金钱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子女的幸福。

泼留希金,果戈里在《死魂灵》中刻画的这个地主,是吝啬鬼形象的又一典型。

泼留希金拥有着巨大的财富,但他却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

论中外文化差异下的吝啬鬼形象

论中外文化差异下的吝啬鬼形象

目录一、中西方吝啬鬼形象概述 (1)(一)西方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 (1)(二)中国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 (1)二、中西方文学吝啬鬼形象比较 (2)(一)中西方吝啬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性特征 (2)(二)作家创作手法比较 (5)(三)作家创作思想比较 (5)三、形象差异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6)(一)金钱观上和人情观上的差异 (6)(二)当今吝啬鬼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7)四、中外文学中吝啬鬼形象的价值评判 (7)(一)正面分析 (7)(二)反面分析 (8)五、总结 (9)参考文献 (10)一、中西方吝啬鬼形象概述(一)西方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享用不尽的财富是西方文学中大多数吝啬鬼所共有的特点。

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吝啬鬼却全都嗜财如命,对一点小事都会斤斤计较。

即使一辈子花不完的财富也没有阻止他们过着乞丐一般贫苦简陋的生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果戈里塑造的富人泼留希金,光是农民奴隶就有上千个,家里资产更是雄厚富有,但一如既往的小气吝啬。

果戈里是这样描述的:“颈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

但敢肯定这决不是围巾。

……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为了节省,经常饿着肚子睡觉,有时实在忍受不了饥饿就跑到马棚和马抢荞麦吃。

巴尔扎克作品《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他的小气肤浅也是人人皆知的,就连每天家人的食物也要自己按量亲自分发,哪怕是多点了一根蜡烛也要熄灭一根才能安心睡去。

可见这些吝啬鬼的心中只装着金钱!吝啬鬼们完全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做人的道德。

拥有享用不尽的财富,自己却过得像个乞丐一样还时常惦记邻居家值钱的东西,并时不时偷来一些,这就是泼留希金。

上千个农奴只发给他们一双靴子。

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把钱借走,哪怕带有“给”“借”意思字眼都会让他感到不舒服。

另一个吝啬鬼夏洛克,他手下的奴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个个面黄肌瘦,可怜的像个骷髅,他却视而不见。

中外文学作品中吝啬鬼形象分析-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中外文学作品中吝啬鬼形象分析-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中外文学作品中吝啬鬼形象分析-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作为世界文学中的一种典型人物形象,不同时代、文化、国家背景下的吝啬鬼形象相继深入人心,可谓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论文通过对经典吝啬鬼形象的梳理,分析其共性和个性,来挖掘吝啬鬼形象背后潜藏的文化历史内涵。

[关键词]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严监生;李梅亭1西方吝啬人物代表(一)19世纪初法国新兴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在法国资产阶级以前,葛朗台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手工业者。

而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他通过货币投机、不择手段的精明算计和遗产继承,成为了当地最富有的商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富,一定程度的勤俭其实是合乎情理的,但他的“勤俭”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其著作《欧也妮葛朗台》描写他“计算起来精确得像一个天文学家”。

这种程度的精明,已经成为了一种病态。

他贪婪地聚敛钱财,而又极端吝惜钱财,其根源也是他作为新兴资产阶级暴发户所具有的劣根性。

葛朗台的吝啬甚至于自己的亲人都无一例外。

面对兄弟的死无动于衷,一心只想着侄儿的开销;在妻子死后骗女儿放弃遗产继承权,许下豪言壮语,可欧也妮“一直到年头年终,连一个铜板也没有见到”;临死前也要让女儿把金子放在面前,成天地看着,“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甚至脸上还“伴随着一种醉生梦死的神态”。

他的人性,在对金钱的狂热追求中泯灭,也断绝了他和其他人之间除了“现金交易”以外的一切感情和联系纽带。

(二)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间资本主义碰撞中的富商——夏洛克在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莎翁的著作《威尼斯商人》中,结合了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以及新时期资本主义盛行的潮流,用戏剧的手法塑造了一名富商——夏洛克。

他是一名精明至极的放贷者,但同时也因其社会地位而深受迫害。

在剧中,他对待仆人朗斯洛特吝啬至极,他的仆人更是千方百计试图逃离他,而面对女儿带着自己的财产与他人私奔,满脑子想的却是对财产损失的愤恨和对女儿的憎恶。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吝啬鬼”形象研究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吝啬鬼”形象研究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吝啬鬼”形象研究“吝啬鬼”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人物形象之一,他们个性鲜明,性格复杂,算不上是主流人物,却往往是作品中所要传达的社会背景、文化观念和主流价值观的缩影。

即便吝啬鬼存在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吝啬鬼”的文学形象在人生态度、性格特征以及发展动机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共性。

另外,同样类型的人物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具体是不同的,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客观差异以及作品本身的主观因素导致了中西方“吝啬鬼”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不同。

从比较文学视野来研究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在形象塑造上的异同点,有助于我们探索中西方文学的共同规律,阐述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中西方民族特色。

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在西方国家,著名的吝啬鬼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作品中的葛朗台,莫里哀作品中的阿巴贡,果戈里作品中的泼留希金。

当然,早在三国时期,我们的文学史也开始涌现出很多吝啬鬼形象,著名的有《看钱奴》里的贾仁、《一文钱》里的卢至、《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围城》里的李梅亭等等。

即便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经典的“吝啬鬼”形象依然能让人感慨万千,既让人感慨于作家赋予人物的鲜活生命力,又能从中品出作者借作品传达的些许无奈与惆怅,甚至能够感受他们试图通过其作品及其中人物形象传递心声的强烈欲望。

从比较文学视角下,对中外文学作品中经典的吝啬鬼形象的研究,针对各种典型的吝啬鬼形象中存在的异同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吝啬鬼形象也是截然不同,这些形形色色的“吝啬鬼”各有各的精彩绝妙之处。

通过对文学经典中吝啬鬼形象的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作家们笔下的吝啬鬼形象,既认识到他们贪婪的共性,又分辩他们的个性,从而完整深刻地领会名著的价值意义,逐渐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文化视野下的“吝啬鬼”形象——严监生与欧洲四大吝啬鬼形象探究2012级4班田金艳201202140422摘要:中外戏剧小说作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和体系,有着相对的“差异性”与“同质性”。

尤为突出的反映于主题范畴、题材,集中体现在人物刻画、情节结构与艺术手法方面。

尽管中外文学作品之间少有沟通,却有太多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即所谓的“同质中寻异趣,异质中求同律。

”或许大家都一致认为中外文学同以塑造“吝啬鬼”形象见长,“东方的守财奴”与“西方的吝啬鬼”交相辉映。

其实不然,中国的严监生并不属于吝啬鬼类型中的一类,他是同时兼备吝啬和慷慨两种性质的另一类,既吝啬又慷慨的突出表现,完全是取决于封建伦理道德压制和中国科举文化迫害下的卑微人格。

在此,笔者将以独到眼光一一为您道来。

关键词:吝啬鬼;形象;封建伦理道德;科举文化迫害;卑微人格“吝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吝啬鬼”是比喻人特别小气、抠门。

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着吝啬鬼这类人物典型,如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在这个吝啬鬼家族,他们的名字广为世人所知,有的直就是吝啬的代名词或同义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段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1】悭吝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但是,由于生活的地域和接受的文化不同,导致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也有较大差异:中国是和睦温情;西方则是亲情丧失殆尽.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因金钱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伦理价值观不同所致.夏洛克最独特鲜明的个性就是凶狠毒辣和复仇心。

是贪得无厌或冷酷无情的代表,集吝啬、贪婪、残酷于一身。

全身贴满了贪婪奸诈、重利盘剥、吝啬刻薄、狠毒无情、唯利是图等数不完的标签。

作为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相毕露。

一心要除掉安东尼奥。

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想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法庭争执中,他依仗契约,振振有辞,拿着刀秤,强行要割肉。

宁肯不要三倍钱的赔偿。

这正是他凶狠毒辣的复仇心理的反映。

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个性阴险凶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2】心狠手辣,凶残地致人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

为了钱,可以杀人,真是凶狠毒辣,吝啬之极。

阿巴贡最独特鲜明的个性就是多疑如狂。

他放高利贷不仅依赖现金放息,而且还善于乘人之危,昧着良心,以无甚价值的旧物折成高价克扣债户,从中巧取豪夺,牟取暴利。

处处装穷,事事做得寒酸,一副穷鬼模样,总是害怕别人知道他有钱。

从他经由掮客西蒙老板向债户(没想到是自己的儿子)所提的苛刻条件可见一斑。

完全是个资产阶级意识的商人,全身充斥着铜臭,毫无人情味。

不但爱财,而且爱色。

虽早已年过半百,却执意续弦,要娶年轻貌美的贫家姑娘玛利亚娜。

金钱完全毁坏了其家庭的天伦之乐,闹出了他与儿子争妻的丑剧,喊出了“爱情是不认人的”名言。

贪婪和吝啬在阿尔巴贡身上是以绝对的情欲的形态表现出来的,他像防贼一样提防着每个人,他的仆人饥不果腹,卖尽力气,还要经常无辜受冤受罚。

为了金钱欲求,不仅父子在经济关系上对立,而且还在爱情关系上对立。

对自己的女儿更是苛刻,剥夺儿女对亡母的遗产继承权,克扣生活费,甚至为了省钱,不惜牺牲儿女的爱情和婚姻幸福,把儿女们做为他赚钱的工具和牺牲品。

泼留希金最独特鲜明的个性就是贪婪迂腐。

有着大片的庄园,雇着“一千以上的农奴”,却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两口稀饭加一碗菜汤。

住屋像垃圾堆一样凌乱肮脏、死气沉沉;不放过“一块旧鞋底,一片破衣服,一个铁钉,一个瓦片”。

他走过的地方根本“用不着打扫”.做小偷,明抢暗夺,耍无赖,无所不用其及。

“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去劈下来”,“粮堆和草堆都变成真正的肥料”,“麻布、呢绒、布匹都变成了飞灰”,“连他自己也变成了人的灰堆了”。

穿着破烂不堪,衣服很像一件女人的睡袍,后背下面破了个大窟窿,棉絮成团地从那儿直往外钻。

颈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

但决不是围巾。

”【3】从不拜访他人,也拒绝别人拜访,对女儿冷漠相待。

猥琐贪婪、吝啬到几乎病态。

葛朗台最独特鲜明的个性就是吝啬贪婪。

他自私冷酷,虚伪狡诈,集爱财骗财守财于一身。

作为一箍桶匠,外貌愚鲁,穿着穷酸,装束古板,锱铢必较,贪得无厌。

他心肠如铁,不择手段。

压榨人民,剥削佃户,通过政治风向发横财。

“把自己的思想深藏起来”,“要人家猜不透她的真主意”【4】。

骗取女儿的继承权,女儿出嫁,兄弟破财自杀,妻子病势沉重的时候仍然专横跋扈,六亲不认。

尤其到晚年,他贪婪吝啬的本性恶性膨胀,成了十足的金钱“执著狂”。

如果“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那简直等于“抹”他的“脖子”。

病重将亡,还要女儿把金路易铺在床上,几小时地盯着,直到临终看见十字架,还眼睛一亮,做了个骇人的抓抢动作才闭眼。

总之,他为金钱而生,为金钱而死,是个实实在在的拜金狂。

信仰“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的铜臭哲学,金钱的贪欲使其丧失做人的准则,严酷冰冷像一座石头。

在比较文学研究范围内,许多学者往往将其与世界文学当中著名的吝啬鬼形象相提并论,言外之意,严监生作为吝啬鬼形象即使放在世界文学范围之内也毫不逊色。

向来被学界界定为吝啬鬼形象的证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患病之际舍不得银子买药;其二,病重之时,仍然舍不得休息,精打细算;其三,临死之时有关两根指头与两根灯草的故事。

这三个证据是否就完全能够证明严监生吝啬呢? 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妥当。

中国的严监生并不属于吝啬鬼类型中的一类,他是同时兼备吝啬和慷慨两种性质的另一类,既吝啬又慷慨的突出表现,完全是取决于封建伦理道德压制和中国科举文化迫害下的卑微人格。

他吝啬,但是克己不克人;重视金钱,但不痴迷。

与人交往并不吝惜钱财,对妻妾子嗣充满脉脉温情。

自律、谦卑、守序。

重亲情,重人伦子嗣等封建伦理和宗法关系。

对自己十分苛刻,省吃俭用,这有传统的惯性性,不唯严监生如此。

,这不是什么美德,但比任意挥霍之辈,毕竟不算是丑恶,与传统民情更“性相近”。

何况严监生精神并没变态,他屈己利人,很大程度上是省钱兴家业,花钱保平安,是一释传统观念和孱弱心理的双重体现,值得怜悯,无可厚非。

任何人物都离不开具体生活的环境,“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场所,行动的条件,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存在依据。

”【5】仔细探究其中的根底,我们难免会发现:严监生所生活时代,是科举毒化社会、士林追名逐利的时代,也是士子堕落、社会道德沦丧的时代,由此才产生了严贡生、王惠之类的劣绅恶棍,王仁、王德等假道学以及杨执中、匡超人之类的假士、假山人,整个社会利欲熏心,礼义廉耻,一总灭绝。

生活的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盛行。

在腐朽的科举制度面前,读书人是否能求得功名成为社会衡量人的重要标准。

严监生花钱买个了功名,在两个有功名的妻舅面前显得尤其卑微,唯恐不尊,多次送钱送物拉拢妻舅,舍财维持人际关系。

再者,同样是吝啬,严监生从来没有想到要去害人,而常常是忍痛从自己身上割肉,因此还保留了人性中的善。

同样是吝啬,在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社会里,严监生只是一个过分苛刻节俭的人,并没有像泼留希金之流对金钱表现出的病态的狂热。

严监生却生性懦弱,胆小怕事,作为秀才,礼教化又让他迂拙而谦卑,这就注定严监生要成为被那个社会捉弄的人。

可以说,严监生是被生活的“恶”压扁了。

作为秀才,社会上官虎吏狼的情形他不能不知,在家族中,严贡生的无赖棍行,对他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临死前,托孤于两位舅父时还说:“我死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的气。

”【6】严监生对金钱不是过于痴迷。

妻子王氏死时,两个舅奶奶趁乱打劫,将衣服、金银首饰掠得精光,他没有制止;王氏的丧葬用去了四五千两银子;典铺里送来的利钱交与王氏保管,也不管她在哪里用。

对待他人也肯舍财。

哥哥严贡生惹了官司,卷卷行李一溜烟跑到省城去了,严监生却给差人吃酒、塞钱,想办法息事宁人;多次送给妻舅钱物,田上收了新米,自家腌的冬菜也不忘相送。

为了亲情可以舍弃钱财。

严监生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尽管他对严贡生不营产业、坐吃山空、任意挥霍的行为不满,但临终时还准备了两套衣服和二百两银子,送给兄长做个遗念。

如果说议立偏房时给两位舅爷二百两银子还有收买的色彩的话,那么,“扶正”仪式后,他还让赵氏将典当利银,除去给王氏做祭祀费用,剩余留给两位舅爷做科举的盘缠费用。

更有力的佐证是,当他看到竹篓中王氏生前积攒下的五百两现银,却没有一丝的兴奋,感怀王氏的贤德,哽咽哭泣,悲伤而病。

这是骨子里的善良。

在物质上,严监生对自己抠门对他人比较大方,没有因为敛财而害人;在亲情上,严监生顾念手足情、夫妻情。

或许有人总是揪着那两茎灯草论事,但实事求是地讲,恐怕有失偏颇。

首先,从人之常情的层面来看,常为论者认为两根指头作为吝啬典型的前提即严监生晚年的行为并没有溢出人情的范畴。

其一,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波折之后,大量的花费已经使这个拥有十万银子的财主十去其二,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对于靠自己的辛苦挣来偌大家业的严监生而言,其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就是说,既然知道钱财来之不易,当然心中也就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反之,则倒有失血肉俱全人物性格的真实,何况,勤俭持家本来就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治家良训。

,既然心里清楚家业已经到了何种境地,依照书中交待的严监生性格而言,自然也就倍加努力地积累家产,一方面辛勤地劳作,另一方面,与之相适应,则于日常生活当中越发节俭,即使病重也舍不得吃名贵药材。

“我儿子又小,你叫我托哪个?我在一日,少不得料理一日。

”(5回)所以,他的节俭与勤奋不是简单地扩大财富,更带有一种悲壮的崇高感,即为亲人争取更多的能够自立的物质资本,以便将来在争夺财产的过程中,尚且还能留有回旋的余地,生活的保障。

从而可以看出严监生晚年的行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吝啬,实乃人伦之常,人之常情。

综上所述,西方文学中四个吝啬鬼的行为都出自于对金钱的无限贪欲,而严监生的行为只是一种过分苛刻的亲近节约的体现。

他是同时兼备吝啬和慷慨两种性质的另一类,既吝啬又慷慨的突出表现,完全是取决于封建伦理道德压制和中国科举文化迫害下的卑微人格。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的本质不同,他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3]果戈理.死魂灵[M].鲁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4]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M].傅雷译.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1.[5]许自强主编.文艺理论基础[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吴敬梓.儒林外史E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