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讲义

合集下载

5.劳动经济学讲义第五章

5.劳动经济学讲义第五章
2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案例 5—2
国际人才大流动时代的到来
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国家人才流动的时代
洛杉矶的全球经济论坛上,有关国际人才流动的议题也成为大会 论坛上的热点话题,从美国教育部的官员到美国的前教育部长,在到 国际上的大企业,都十分关心人才培养问题。另外,还有如何管理全 球人才流动的话题,流动人才的竞争技能培养问题,以及全球人才流 动对祖籍国的贡献问题等。 德国政府的资料显示,在2005年,有145,000人离开德国去了其 他国家,例如去南非和西班牙等,是1954年以来的最高数据。法国 也是如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在1999年到2004年间,全世界出国留学 人员数量增长了141%。留学生们的目的地国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 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此7国共吸收全球67%的留 学生。其中,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而中国已成为世界 上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
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11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第五章劳动力流动?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的概念与成因?第二节劳动力流动模型?第三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第四节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机制?第五节我国劳动力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2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的概念与成因?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10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第三节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
3.3 受教育水平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较高的教育水平有较高迁移率。
30岁-34岁的美国公民的迁移率(%),1993-1994年
1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第三节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
3、4 迁移的距离与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与迁移的距离成反方向变动。统计结果表明, 随着流动成本的上升,流动的劳动者数量就会随之下降。 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者获得工作机会的信息就越有限。 与迁移本身以及迁移之后回去看望朋友、亲戚的交通问题有 关的货币成本以及迁移的心理成本,都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 上升。 距离弹性:距离弹性= 流动量%变化/流动距离的%变化

劳动经济学讲义

劳动经济学讲义

劳动经济学讲义课程学习目标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优化配置、就业与收入分配以及有关的公共政策等。

本课程是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认识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2、理解并揭示影响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因素;3、理解工资与就业的决定机制以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等问题;4、对就业问题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有较好的了解;5、掌握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与方式;教材:曾湘泉主编,《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05年版)参考书目:•赵履宽主编,《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出版社(98年版)•董克用、潘功胜主编,《西方劳动经济学教程》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伊兰伯格、史密斯著,潘功胜等译《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年版)•张德元主编,《西方劳动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99年版)•袁伦渠主编,《劳动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02年版)•蔡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03年版)课程主要内容(目录)1.导论(研究对象、方法、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2.劳动需求分析(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劳动需求分析等)3.劳动供给分析(劳动力范畴的分类、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等)4.家庭劳动供给理论(劳动供给分析的进一步扩展)5.人力资本投资(涉及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教育投资、在职培训等)6.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的成因、模型、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等)7.工资的确定及制度设计(工资的本质、影响因素、相关理论及其应用)8.劳动力市场歧视(歧视的定义、表现形式、相关歧视理论及政府管制等)9.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测量、趋势、原因、对策等)10.失业(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失业的测量、类型、原因等)讲义内容第一章导论劳动经济学的形成:1886年埃利·里查德,《美国劳工运动》1925年布卢姆,《劳动经济学》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研究对象:劳动的定义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讲义共28页

劳动经济学讲义共28页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
关 键 词5:国企高管“减薪之惑”
简要案情:国企高管减薪其实减的只是基本年薪 而已,并不是实际收入,福利性收入、各种灰色 收入等未必减少。也就是说,国企高管减薪风暴 很可能掩盖了实际收入。如果这样,降薪百分之 多少的意义都是极其有限的——降薪只是开端, 减少实际收入才是公众想要的结果。
择充电、培训,这也使教育培训机构不仅没有受 到冲击,反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不少在职人员纷纷报考研究生为自己充电, 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涉及问题:人力资本投资
第一章 导言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
关 键 词4:农民工返乡 简要案情:“孔雀东南飞”一语所描述的中国劳 动力候鸟式迁徙。 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 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的 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有些甚至无 奈倒闭,农民工率先体验到寒冬的凉意,部分农 民工走上返乡之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已达1.8亿人。 涉及问题:劳动力流动
第一章 导言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
关 键 词5:国企高管“减薪之惑”
简要案情:为应对金融危机,日前中国掀起了一 场国企高管减薪风暴:在国内,三一集团宣布, 集团董事长梁稳根2009年只领1元年薪,全体董事 降薪90%,集团高管降薪50%,而在不久前,也有 国有企业高层带头减薪的报道。
第一章 导言
现锐减。据调查,仅1月16日一天,全球就至少有 2.1万个岗位成为被裁撤的目标。
涉及问题:劳动力需求;失业
第一章 导言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 关 键 词1:裁员、民工荒 简要案情:春节刚过,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陆续
传来讯息——企业出现用工短缺,就连湖北、安 徽等中部省份也出现民工缺口。“民工荒”再次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劳动经济学讲座ppt课件

劳动经济学讲座ppt课件
详细描述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如宏观经济 学角度、区域经济学角度、人口学角度等。在宏观经济学 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均衡 发展;在区域经济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推动区域经济 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人口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 以缓解人口过密或过疏的问题,促进人口的均衡分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 加值和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新技术与管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技术 和管理的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 管理经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 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市场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反映了劳动力的 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根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力流 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长期流 动和短期流动等。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与影响
总结词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如工资水平、就 业机会、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等。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劳动力迁移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劳动者 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要点二
工资决定
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 市场上各种不同职位的工 资率是如何决定的。
工资差别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 同职位之间的工资率存在 一定的差别,形成不同的 工资结构。

劳动经济学串讲资料.

劳动经济学串讲资料.

《劳动经济学》串讲张孟 zmhxy57@第一章(重点、难点目录)1、劳动力的概念P12、劳动力需求的概念P33、劳动力需求的分类P64、劳动力需求弹性的五种状态P355、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P386、产品需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P407、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P408、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P419、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

P4110、技术进步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变量中对劳动力需求量如何发挥影响P42一、劳动力的概念劳动力是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5、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2)相关概念1.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素质的乘积。

2.潜在劳动力资源等于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劳动年龄以外实际从事劳动的人口之和。

3.现实的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可以动用的劳动力资源。

4.社会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二.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2)相关概念(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二)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三.劳动力需求的分类短期需求:是指在资本存量不变,唯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时,即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长期需求:是指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即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的假设1.生产技术的假设;2.组织目标的假设三种情况:利润最打化、人均产量最大化和总产量最大化。

劳动经济学讲义(四)

劳动经济学讲义(四)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30 30(二)就业总量决定二、失业及其类型1、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牌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2、失业的类型:(1)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

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槽”,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betweenthejobs)”的失业状态中,处于这种状态的失业人口即为摩擦性失业。

(2)技术性失业: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而造成的失业(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性失业由于工作岗位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它与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

•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

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

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也会导致失业,这类失业即为结构性失业。

表现:–技能结构不平衡–文化结构不平衡–区域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不平衡(4)季节性失业:由于经济随季节有规律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三、需求不足性失业(一)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二)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原因: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首先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其次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

对策:依靠政府的宏观调节,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政策干预,才能使国民经济实现均衡。

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将两者和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才能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

第01讲 劳动经济学绪论

第01讲 劳动经济学绪论

第一讲劳动经济学绪论课程目录一、作为一门学科的劳动经济学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2、为什么劳动经济学要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3、影响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三个因素二、“新”、“旧”劳动经济学1、新古典学派2、制度学派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选择理论分析法2、实证分析法3、规范分析法四、劳动经济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剖析一、作为一门学科的劳动经济学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劳动力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研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货币工资在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分配,就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因此,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枝,它着重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作及其结果、未来和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政策。

2,为什么劳动经济学要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国民收入中的绝大部分由劳动要素占有劳动的唯一特性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对于砖的出售者而言,对于出售的砖是被用来建宫殿或是下水道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对于劳动的出售者而言,谁从事既定的困难任务是大有关系的。

”某个近期的观察者声称:“劳动市场是一个丰富而繁杂的场所,当一个劳动者接受一项工作时,他希望赚到钱,但也关心工资增长率、福利、风险水平、退休条例、退休金、升迁和解雇的规定、资历权和冤情申诉。

接着劳动者必须放弃一些时间,但也要求他提高其技能,训练其他劳动者,提供劳动和主意。

在如何支配其时间问题上顺从于授权监督者。

”3,影响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的三个因素西方学者的大体一致看法是,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是在三种力量(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它们决定了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最终结果。

这三种因素分别是:市场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

(1)市场性因素指,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供求对比状况所决定的劳动资源配置及其价格。

虽然有许多非经济性的因素影响劳动力的价格和配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以供求为核心的市场因素的交织作用是决定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最主要的因素。

劳动经济学(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
48
.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如果劳动力市 场是个开放的市场,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 线就一定是一条从 左下方向右上方倾 斜的曲线。
劳动经济学
49
.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三、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W S
C
W2
W0
A
B
W1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在同一条劳动力供
给曲线上的移动。
0
(罐)
(个)
0
100
0
1000
50
90
100
900
100
80
200
800
150
70
300
700
200
60
400
600
250
50
500
500
300
40
600
400
350
30
700
300
400
20
800
200
450
10
900
100
500
0
1000
0
总支出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劳动经济学
5
.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概述
一、劳动力
就业者(E):有工作可以做并且至少获得1个小时工资 支付的劳动者,或是从事非支付性的工作至少达到15个小时。
失业者(U):从某一工作岗位暂时下岗,或是没有工作, 但在参照周的前4周里一直在积极地寻找工作。
劳动经济学
6
.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概述

《劳动经济学》串讲资料

《劳动经济学》串讲资料

《劳动经济学》串讲资料第一章(重点、难点目录)1、劳动力的概念P12、劳动力需求的概念P33、劳动力需求的分类P64、劳动力需求弹性的五种状态P355、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P38,“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四大法则P396、产品需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P407、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P408、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P419、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

P4110、技术进步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变量中对劳动力需求量如何发挥影响P42一、劳动力的概念劳动力是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5、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2)相关概念1.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素质的乘积。

2.潜在劳动力资源等于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劳动年龄以外实际从事劳动的人口之和。

3.现实的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可以动用的劳动力资源。

4.社会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二.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2)相关概念(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二)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三.劳动力需求的分类短期需求:是指在资本存量不变,唯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时,即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长期需求:是指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即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经济学课件(全)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劳动经济学课件(全)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劳动经济学
21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重要概念:
劳动、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学
复习思考:
1. 劳动的分类 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劳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 4.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劳动经济学
22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Market Economy:

劳动力市场

货币(资本)市场

商品市场
劳动经济学
1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

研究内容


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 发展趋势
劳动经济学
2
.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劳 动
1776年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率 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
2万
1万
返聘教授、“海带”、服兵役的成年人
在业人数 10万
总人口数 25万
劳动经济学
1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劳动经济学
完整的劳动科学体系 形成独立学科 多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体系发展 与完善阶段
独立发展阶段
形成阶段
零散的观点
孕育阶段
劳动经济学
12
.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劳动经济学
17
.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三、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
(一)劳动力需求: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劳动力供给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讲义第三章讲课文档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讲义第三章讲课文档
❖ 背景:
1、工时长度的变化 2、标准工时安排和灵活工时安排的对比
3、缩短工时制和周末工作的安排
❖ 分析:
宏观形势发生变化,企业为维持竞争优势,延长员工的工作 时间或者调整工时安排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中国的员工希 望获得工时的灵活性以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
❖ 结论:
中国的工时正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工时标准化和灵活 化的双重趋势正在中国演进。工时过长的现象特别值得 关注。
❖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劳动者 可以自由进出劳动市场,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12
第十二页,共22页。
第四节 家庭生产、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和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生产、时间配置与个人劳动供给理论
❖ 时间分配的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在加里·贝克尔的新家庭经
济学的基础之上。经济学的传统看法是生产活动只是在企 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新家庭经济学认为,家 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替代效应 = △H/△W > 0
❖ 注意: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 。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 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
10
第十页,共22页。
第三节 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11
第十一页,共22页。
第三节 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
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 劳动力范畴分类
劳动力特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 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 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劳动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各国的法律规定有关。世界各 国根据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人口状况、教育制度、劳 动力自身的生理特点等因素,规定了不同的就业年龄。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中的就业者和失业者、 非劳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