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 (精品)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开县实验中学地理组原创人:阳厚刚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 2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标的学习,学生能人生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 4 教学重点»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5 教具»地球仪. 手电筒.视频影片二导学过程第一环节创景设问轻松一刻上个世纪巴黎的一家报纸上刊出一则轰动一时的广告,说是每人只要付出四分之一法郎的钱,就可以得到一次既经济又舒适的旅行。
果然有人按照广告的地址寄了路费。
但他们得到的答复却是:“先生,请您安静的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要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
假如您想看看沿途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的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后来,受骗的人纷纷上告。
这位无事生非的肇事者,终因欺诈罪被法院判处罚金。
他在听完宣判后,还毫不在意地重述了伽利略的一句名言。
猜猜这句名言是什么呢?不管怎样地球毕竟在转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运动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运动方向.周期.速度----第二环节:互动解疑•第一步:学生讨论探究合作完成相应的问题。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公转1、自转的基本特点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的,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方向:自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自转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用时。
周期: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地球自转,用时。
角速度:极点为,其他各处相同,即。
速度:线速度:自向减小(赤道处最大)。
2、公转的基本特点方向:自向,从北极上空看呈;从南极上空看呈。
周期:一个年,日时分秒。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1【教学目标】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其中季节变化又是难点;【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讲授法等;【教具】地球仪、手电筒各一个;flash课件;【情感价值】通过对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教材处理】从现象上看,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小从生活中就有所了解。
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容易,尤其是四季产生的原因。
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请大家解一下原因。
学生争抢回答:地球一方面在自转,另一方面还在绕日公转。
【活动】1、用手电筒当作太阳,请两位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2、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并对地球自转、公转做简单的描述、评价、对比等。
二、地球的自转【设置问题】在学生演示活动结束后,教师设置以下问题:1、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地球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2、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地球永远是白天。
以上问题学生通过自由合作、探究很快完成。
接着,教师提出如下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在一定时间的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仍不能用很清晰的语言准确地描述昼夜交替现象。
【演示】1、用红色的粉笔将地球仪的任一经线圈勾画出来;2、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借手电筒的光束当太阳;3、让学生观察:当一红色经线正对太阳时是什么时间(正午)另一红色经线背向太阳时是什么时间(子夜);当这两条经线随地球仪不停转动时时间怎样变化(昼夜交替)?在演示后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 第3节《地球的运动》 课时1 教案
教学课题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课时1)教学内容地球的自转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自转中心。
(地理实践力)2.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现象的原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列举与地球自转相关的生活实例。
(人地协调观)4.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过程中领悟科学家们追逐真理的精神。
(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自转中心。
2.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现象的原因。
教学难点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现象的原因。
教学辅助材料与手段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法、演示实验、合作学习法、举例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看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提问:通过观察是天动还是地动?观看视频,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
二、教学过程探究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1.地心说——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
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
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天转”似乎更符合人类的直觉。
古人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动,这是曾在欧洲长期盛行的“地1.互动交流:;利用图片了解地心说。
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在各自心说”的观点。
2.日心说——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多年的观测研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大阳公转。
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当时的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
直到后来,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支持“日心说”的天文现象,"日心说”才逐渐被关注。
如今。
地球自转与围绕大阳公转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科学常识。
(二)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阅读课本,并观看动画,完成表格2.小组合作演示提出要求:①正确摆放地球仪,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学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第一课时经纬网一、经线和纬线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二、经度和纬度1、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用、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北纬、南纬各有90°。
南北半球划分——三.经纬网1.用来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也是建立地理事物之间空间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
2.地理方位的判断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方向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方向的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例1、如图一为南半球,问 C在B 的什么方向?图一例2、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3.球面最短距离(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航海和航空的线路设计中经常应用①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劣弧线就是经线②北半球上的两点,劣弧线“向北凸”;南半球上的两点,劣弧线“向南凸”。
③计算:纬度一度:所对应的经线长度为110(千米)经度一度:所对应的纬线长度为110×当地地理纬度的余弦(千米)。
思考题:在野外迷路了,你有哪些确定方向的办法?罗盘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手表定向。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导学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预习案【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叙写】1.能准确画出和识读“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能说明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随纬度和时间的变化,能解释地球上四季五带划分和形成的原因。
2.能正确比较和计算光照图中各点昼长大小3.在光照图中用几何方法推导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比较和计算光照图中各点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主预习,仔细阅读教科书和学案,勾画重要的字、词、句,并加以识记。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主动生成疑难问题或拓展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利用三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说明受地球公转的影响,一年中,以北半球为例,正午太阳高度在发生变化、昼夜长短在发生变化,所得到的太阳热量也在发生变化,也就有了四季的变化;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内,所得到的太阳热量不同,所以有了五带的划分。
2、难点:利用三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说明受地球公转的影响,一年中,以北半球为例,正午太阳高度在发生变化、昼夜长短在发生变化,所得到的太阳热量也在发生变化,也就有了四季的变化;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内,所得到的太阳热量不同,所以有了五带的划分。
【教材助读】昼夜长短1.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为昼弧与夜弧。
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取决于它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比例关系。
把某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的弧长换算成时间就是该纬线上的昼长和夜长。
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3.昼长的计算:①昼长 = 昼弧长度(弧度数)÷15°②昼长 =(12-日出时间)×2 或昼长 =(日落时间-12)×2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①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②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极递减;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第三节地球运动学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学习要求:(1)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
(2)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公转方向和周期。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及各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3)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基本能力:利用教具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绘制简单地球公转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与准备:(一) 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是指_______________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___.2. 地球的自转方向_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_______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________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地球表面有什么现象?(二) 地球的公转1.地球的公转是指_______________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___.地球的公转方向_________,2.一年中,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_________,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始终指向__________附近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那些?二、新课(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1.活动:学生动手操作:请同学们利用教具演示地球自转的现象学生动手操作:请同学们利用教具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2.教师活动: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填写下表空格:自转公转运动方向转动一周所需时间绕什么转产生的现象(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小组合作完成下表:节气(北半球)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情况南半球季节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1.一年中太阳直射的最北界是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的最南界是______________。
2. 一年中只能得一次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_。
1.3《地球的自转》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学习目标]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结合实例,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预习案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概况(1)概念和方向:地球围绕地轴自______向______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__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______________旋转。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由于选取参照物不同自转周期不同,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____日,它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____,所用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____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续相交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360°59′,所用时间为___小时。
(3)速度:自转角速度除_________外,其他各地_______ ,都为______;自转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_____________。
2.自转的地理意义(1)导致______________现象,其周期为24小时,使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2)使地球上__________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____________的作用产生偏向。
该力只作用于________运动的物体,始终__________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并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北半球______偏,南半球________偏,沿________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二、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1.地方时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_________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________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 3( 精品导学案) Word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地球形状【使用说明】1、课前根据预习自学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认真完成学案中的预习案。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堂重点突破。
3、课堂或课后认真、限时完成学案中的检测部分内容,规范书写。
【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2、地方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2、地方时的计算【预习案】(自主阅读课本第19-20页,独立解决以下问题)一、昼夜更替(1)更替周期:,即一太阳日。
(2)意义:对调节地表温度有重要作用。
二、地方时(1)定义:因 ________ 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2)产生:地球自转方向是,同一纬度地点总是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
(3)计算: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东加西减。
(4)区时: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其作为本区的区时。
为了避免时间使用的混乱,国际上采取了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__________的方案。
区时就是每个时区__________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使用的时间,首都北京所在的________的区时,即_____________的地方时。
三、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1)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
(2)规律: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
同。
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
(2)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是指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
(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0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
【探究案】思考“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是一回事吗?为什么?【检测案】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360度)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B.南北纬60度处的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两倍C.地球上的物体作水平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D.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周期不长,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2、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º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3、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八区的区时②120°的地方时③北京的地方时④116°E的地方时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当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是()A、9月24日2时 B 、6月22日8时C、12月22日2时D、3月21日10时5、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一小时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6、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天都重合 B.每天都不可能重合C.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某一时刻重合 D.只有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某一时刻重合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1.3 地球运动学案(三)
1.3 地球的运动(三)制作人:刘进轩使用时间:9月20日【学习目标】1.了解经纬网的一些基础知识2.明确晨昏线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且能区分晨线和昏线、昼夜和昼夜交替。
3.理解地方时的含义,能熟练换算地方时。
【学习重点】1.晨昏线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2.地方时的计算【基础导学】经纬网基础知识(1)划分: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赤道的度数为,两极点的度数为。
(2)分布特点:北纬的度数向北是(递增或递减);向南是(递增或递减)。
南纬的度数向南是(递增或递减);向北是(递增或递减)。
2.经度的划分和经度的分布规律。
(1)划分:经线是连接南北极点的半圆弧线,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度。
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度数相加为。
(2)分布特点:东经的度数自西向东是(递增或递减);西经的度数自西向东是(递增或递减)。
昼夜交替及晨昏线1.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周期?2.晨昏线概念:是半球与半球的分界线。
3.晨昏线的判读方法:首先确定地球自转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那条线为线,由昼进入夜的那条线为线。
4.晨昏线的画法,在下图中的B图和C图上绘出晨昏线。
NS地方时1.由于,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就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
2.地方时换算公式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小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分钟,即每向东15度,则地方时加小时,向西1度,地方时减分钟。
【问题探究】1.判读下图晨昏线?2. 若地球不自转仍公转,有昼夜更替现象?【反馈练习】1.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D.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2.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A.甲一A B.乙一B C.丙—一C D.丁—D3.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经度相同,地方时仍相同②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③太阳将西升东落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4.当北京时间为12时20分时,北京(东经116°)的地方时是A.12时20分 B.12时36分 C.12时4分 D.12时16分5.当伦敦(0°)地方时为中午12时时,时间为20时的城市是A.悉尼(150°E) B.上海(120°E)C.洛杉矶(120°W)D.阿克拉(0°经线附近)7.当北京时间为2005年6月7日8时时,纽约(74 W)正是A.旭日东升B.正午时刻C.夜深人静D.暮色笼罩8.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α、∠β的度数是,从其大小及其所对应的弧长分析出地球自转速度的特点是。
新教材人教版七上地理第一章 第3节《地球的运动》 课时2 教案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1.观察记录,认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展示动画:2.出示地球公转图,提出问题:(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2)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3.认识黄赤交角,出示图片,并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二)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公转基本特征2.观察发现:(1)椭圆形(2)倾斜(3)倾斜的角度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
3.读图分析:(1)找一找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的角度。
地轴倾斜角度为23.5°(2)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多少?黄赤交角的角度为23.5°1.模拟观察:利用手电模拟太阳光垂直照射和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光的强度与光照角度之间的关系。
太阳高度角:是指对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
(1)在下图中的A、B、C三点,哪一点获得热量最多?哪一点获得热量最少?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2)光线直射获得热量多,还是斜射获得热量多?2.播放视频《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分析。
3.实验演示——地球公转4.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及时间。
5.绘制太阳直射点运动平面图太阳直射位置在南北纬23.5°之间有(二)模拟操作+观察发现1.模拟实验,观察思考(1)A点获得热量最多,C点获得热量最少规律: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热量越少。
(2)直射:获得热量多;斜射:获得热量少2.观看视频,获得感性认知。
3.按照要求动手操作:(1)在暗室里;选用合适光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
(2)自西向东移动地球仪,使地球仪围绕光源缓慢移动,模拟地球公转。
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要保持地轴的指向不变。
(3)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4.观察记录—读图分析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归纳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的次数。
(三)揭秘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知识铺垫:(1)认识昼弧和夜弧,从图中判断昼夜长短状况。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3. 能够诠释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导学内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3. 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的诠释。
导学步骤: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请同砚们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
2. 请同砚们回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运动,并简单诠释其意义。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1. 请同砚们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2. 请同砚们列举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三、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的诠释
1. 请同砚们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2. 请同砚们诠释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对这些现象的影响。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能够诠释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地球的运动是引起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我们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不息探索地球的奥秘,为珍爱地球环境和增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第一课时)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第一课时)姓名:班级:基础知识梳理:(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运动定义旋转中心特点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运动方向平视:;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
周期1恒星日—小时分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小时(昼夜交替周期)速度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同,约为;线速度—由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南北极点线速度、角速度都为零。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阅读“地球自转的周期”图,填出恒星日和太阳日,并分别写出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地球自转了多少度?花了多少时间?(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本P16~18)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1)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
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2)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B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3阅读P18“地转偏向力”。
(1)偏移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力。
1.3学案
2010——2011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制定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时间:编号:06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习目标: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现象、晨昏线、地方时、区时、时区、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黄赤交角,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太阳高度角。
重点知识: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难点知识: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及黄赤交角自主学习:一.地球自转1.概念:。
1).方向:。
2).周期:。
3).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2.地理意义(教师讲解)1).意义:①。
②。
③。
2).地方时:3).时区和区时:4).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二.地球公转1.黄赤交角2.概念:。
1).方向:。
2).周期:。
3).速度:。
3.地理意义(教师讲解)1). 四季的产生2). 五带的划分3). 正午太阳高度角互助学习小组讨论:1.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
(如下图)2.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的日期。
3.推导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
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B.30天C.23小时56分D.24小时4.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6.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B.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7.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A.23.5°S和66.5°NB.23.5°S和23.5°NC.66.5°S和66.5°ND.23.5°N和66.5°S8.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昼夜B.昼夜更替C.昼夜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9.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B.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10.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A.40° B.20°C.23°26′ D.0°12.下列有关全球昼夜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昼极夜的范围达最大B.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C.南半球昼长夜短,昼可能渐长D.赤道地区昼夜并不等长二、综合题(经线和纬线)1.读图(1-4),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安阳市高中地理 (新人教版 必修1):教案+学案+课件+练习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 新人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学习目标导引二、预习提示1、地球上看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2、欧洲足球锦标赛直播我们为什么要深夜或凌晨才能看到?3、为什么夏天北京白天长过广州,而冬天北京白天又比广州短?三、知识结构线索产生时差,地转偏向力等地球自转赤道平面昼夜长短变化时间变化形成四季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公转黄道平面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纬度变化划分五带四、重难点突破1、通过活动,类比来理解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到户外一个开阔的地方,把自己比作地球,在离自己5米的地方插一根杆当作太阳,在远处找一个标志点作为恒星,自己站立,一只手平举指向杆和远处的标志点成一直线,先假设地球不公转,只有自转,自己原地转一圈代表地球自转一周,请同伴观察——自己的手转了一圈后仍然“同时”指向杆(太阳)和远处标志点(恒星),然后再模拟地球的真实运动即自转的同时公转,自己旋转身体的同时向前走,请同伴观察自己旋转一周后手指向了远处的标志点(恒星),但还没有指向杆(太阳),要继续转多一个角度才能指向杆(太阳),然后请每个同伴自己做一遍,以理解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别。
2、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日照图设问,画图计算来理解、掌握地方时、区时计算,国际日界线两侧时间与日期的关系。
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日照图(1)在图中画出中时区、东一区、西一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东八区、并且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当北京时间十月二日九点时,东一区、东十二区、分别是几时?东十二区、西十二区分别是几日几时?(3)地球自转由西十二区转到东十二区,转过了几个时区?由此可见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少 小时,所以,东、西十二区时间 、日期 。
3、读完整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填表,理解巩固地球公转意义的有关知识。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1___年=____天____时____分____秒 规律:(2).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规律:(3.)四季和五带中国传统四季:以_____为起点 四季划分 西方天文四季:以________为起点 五、典例剖析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3.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二、导学内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三、导学重点
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点;
2. 地球运动的影响。
四、导学步骤
1. 导入:让学生观察日出和日落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2. 进修:通过PPT或视频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诠释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运动的规律。
4. 总结:让学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并讨论地球运动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教室笔记,复习地球的运动规律;
2. 观察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地球运动的更多知识。
六、拓展延伸
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地球运动的奥秘;
2. 制作地球仪模型,加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3. 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地球运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实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学案)【知识点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 地球的自转1.阅读课文。
在图1中甲乙丙三幅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标出乙图中经线的度数。
2.读教材P17图1—3—3,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含义 3.读右图2,比较不同纬度处地球自转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差异。
● 地球的公转读教材P17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思考回答:1.在下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标出“近日点”、“远日点”。
2.太阳什么时候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3.太阳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有何变化? 4.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会比冬半年长?S甲乙丙0°30°E 60°E图2●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规律●黄赤交角1.在上图中填注:南极、北极、地轴、黄道面、赤道面、黄赤交角及度数、地轴与黄道面夹角的度数。
2.为什么看上去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4.思考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地球上五带界限有何联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在左下图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
在图中的四个标记点附近写出北半球的节气。
2.在右上图中画出地轴(注意倾斜方向),标出各点对应的季节。
【反思与小结】【每课一练】1.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半球自西向东,南半球自东向西;②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③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自转;④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东向西自转(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地点是( )A .拜科努尔(46°N)B .肯尼迪(28°N)C .酒泉(40°N)D .库鲁(5°N) 3.为了将卫星送入太空,向什么方向发射火箭最节省燃料( )A .东B .南C .西D .北 4.下列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线速度北京比深圳小 B.地球自转角速度伦敦与纽约相等 C .南北极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 D.地球自转速度广州比上海大 5.下列时段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的是( ) A .3月1日至6月1日B .10月1日至12月1日C .12月10日至次年2月1日D .2月4日至3月15日 6.读图1-3-8,若θ角增大1°,则( )A .L 1、L 2两纬线的位置均南移B .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C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延长D .地球上温带范围扩大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学案)【知识点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图1-3-8 α●昼夜更替读上面甲、乙、丙三幅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分析思考:1.甲图中昼夜之间的界线是线。
2.在乙图、丙图中用红色的线条加粗晨线,用黑色的线条加粗昏线。
3.在甲图上用红色线条画出南回归线上的昼弧,在乙图上用红色线条画出回归线上的夜弧。
4.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的形成原因各是什么?5.晨昏线在地球表面如何移动?6.晨昏线与经线之间夹角的变化规律?●产生地方时差异读教材P20课文和图1-3-8,分析、思考下列问题:1.地方时的概念与计算(1)定义:因不同的时刻。
(2)差异:①相同上的地方时相同。
②同一纬线上,位置靠东的地方时(早、晚);位置靠西的地方时(早、晚)。
(3)地方时的计算: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小时。
2.时区的划分(1)每个时区各跨经度°,全球共分为个时区(2)中央经线:每个时区的一根经线就是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的度数=15°×(3)中时区:以为中央经线,向东、西各跨。
(4)东西12区各跨经度,合称一个时区。
3.区时及其计算(1)区时=的地方时(2)计算:①相差的时数等于相差的数。
(分、秒数相同)②东早西晚:向东(加、减),向西(加、减)。
4.思考为什么同一纬线上,位置靠东的地方时早;位置靠西的地方时晚?5.北京时间:的区时;经线的地方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注意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的差异)6.如何判断某一经度位于哪一个时区?7.计算:当伦敦为10月10日6:00时,东八区、西五区各●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0°1.图1-3-10中的实线箭头表示物体水平运动指向,用虚线箭头表示出偏转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
2.思考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原因是什么?【反思与小结】【每课一练】1.121°E 各地与120°E 各地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先见到日出B .地方时早C .自转速度快D .区时早2.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 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
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 .接近7时B .5时多C .不到5时D .7时多 3.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A .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12点B .此时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最近C .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D .该地位于热带地区 4.读右图,完成: (1)如果要修建港口,从水域条件来看,B 、C 何处优越? 。
理由是 。
(2)图中A 岛将与B 、C 中的哪一岸连接在一起? 。
原因是 。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知识点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1.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H = 90°-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填写下表ACB苏州3.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 。
越靠近太阳直射点的地方,太阳高度角越 。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越靠近 日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北半球上越靠近 日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4.当太阳直射20°N 时,计算70°S 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
5.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计算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
(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1.填写下表(H 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时间”填节气)2.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什么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什么时候达到最小值? 3.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什么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什么时候达到最小值? 4.南北回归线上每年有几次太阳直射现象发生?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几次直射现象发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昼弧和夜弧图1-3-13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在图中:1.用红线画出昼弧,用黑线画出夜弧。
2.用蓝线画出晨线,用黑线画出昏线。
3.所示纬线圈上昼夜长短状况? 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上?5.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位置与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关系? (二)极昼和极夜1.在图1-3-14上用黑色线条画出极昼、极夜边界的纬线。
2.一年中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 3.一年中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时间? 4.一年中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缩小的时间? 5.一年中北半球极昼范围最大的时间? (三)昼长和夜长图1-3-13甲B A C图1-3-141.在图1-3-14上用红色线条分别画出A、B、C三点所在纬线圈的夜弧。
2.三点的太阳高度为多少度?3.A点夜弧所跨经度数?夜长几小时?B点夜弧所跨经度数?夜长几小时?4.总结此时地球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5.三地昼长与夜长相差最小的地点?6.越靠近赤道的地方,一年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越靠近春、秋分日,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
季节更替1.在图1-3-15中填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2.五带的天文含义?3.夏季的天文含义?4.四季的划分?【反思与小结】【每课一练】1.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回答:(1)该日为月日太阳高度分布图。
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2)此日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是,北极圈上太阳高度是。
(3)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接近点。
2.读“太阳光照图”(图1-3-17),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直线EF为(晨、昏)线。
(2)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3)如果H点位于西经60°,则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经度是。
(4)这天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点;昼夜长度相差最小的是点。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学案)【学习过程】图1-3-16图16图1-3-17图1-3-15(一)日照图——北半球夏至日图1-3-18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地球日照示意(部分)图。
1.在图中画出:南回归线、地轴、昼半球、夜半球(阴影)、晨昏线、南极圈、北极圈、赤道2.说出作图的理由。
3.此时地球上昼夜长短状况如何?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如何? (二)日照图——北半球冬至日、春(秋)分日1.画出北半球冬至日和春(或秋)分日地球日照示意图(侧视)。
2.北半球冬至日地球日照示意图上有哪些典型的特征?3.北半球春(或秋)分日地球日照示意图上有哪些典型特征? (三)直射点在图1-3-21中用红线画出直射点所在纬线。
在图1-3-21中用蓝线画出直射点所在经线。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填下表一,比较北半球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填下表二,比较北半球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图1-3-19 图1-3-20【每课一练】图1-3-22是北半球某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图,完成1—2题。
1.在图中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两地是( )A .赤道和20°SB .20°N 和60°SC .20°S 和60°ND .20°N 和20°S2.以下有关图中所示日期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A .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直射点正向北移动B .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一定向南移动C .北半球昼短夜长D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一定是昼变长读太阳直射点变化示意图(图1-3-23),回答3—5题。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 点这一天( ) A .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B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C .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 点这一天( )A .南极圈出现极昼B .北极圈出现极昼C .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D .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