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细胞质遗传

合集下载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

细02胞质遗传在植物发育中的作 用
细胞质遗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
• 细胞质遗传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长速度、生 长适应性等方面
• 细胞质遗传物质突变可能导致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或减缓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影响植物对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适应
性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基因
• 细胞质遗传物质突变可能导致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或减缓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影响微生物对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适
应性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与微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基
因表达调控有关
细胞质遗传在微生物 抗药性中的作用
• 细胞质遗传物质在微生物抗药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抗 逆性等方面
细胞质遗传与核遗传的主要区别
• 遗传物质的来源和传递方式不同 • 细胞质遗传物质的突变和重组频率较 高 • 细胞质遗传信息主要影响细胞的能量 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
细胞质遗传物质的种类及其特点
细胞质遗传物质的特点
• 遗传物质数量较少,基因组规模较小 • 遗传物质缺乏修复机制,突变频率较高 • 遗传物质具有母系遗传特点,易于遗传和变异
表达调控有关
细胞质遗传在植物逆境应答中 的作用
• 细胞质遗传物质在植物逆境应答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抗 逆性等方面
• 细胞质遗传物质编码的抗氧化酶参与植物对氧化逆境的应答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影响植物对干旱、盐碱等逆境的抗性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与植物逆境应答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基因
表达调控有关
• 细胞质遗传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 • 细胞质遗传变异具有母系遗传特点,易于遗传和变异 • 细胞质遗传技术可以与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提高育种效果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是指通过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传递,影响后代性状的过程。

虽然细胞核内的核酸控制了大部分遗传信息,但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细胞质遗传的机制
细胞质遗传主要通过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来实现。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负责细胞内的能量转化,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这两种细胞器都含有自己的DNA,通过雌性细胞质的传递来影响后代性状。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是环状的,相对于更为复杂的细胞核DNA而言,它们相对较小且编码的基因数量有限。

然而,这些基因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细胞质遗传的影响
细胞质遗传可以导致一些遗传病的传递。

如果母亲携带有突变的线粒体DNA,那么她的子代继承这些突变的可能性会很高。

这种现象被称为“母系遗传”。

另外,细胞质遗传也被发现与一些植物的性状传递有关。

例如,某些植物的叶绿体DNA编码了一些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基因,这就导致了在杂交后代中出现了不同的叶形和叶色。

细胞质遗传的意义
了解细胞质遗传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细胞质遗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多可能性。

另外,细胞质遗传的研究也为农业和植物育种领域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的遗传机制,人们可以更好地改良作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总的来说,细胞质遗传虽然在遗传学中占据较小的一部分,但是其独特的传递方式和影响机制使其在生物科学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细胞质遗传,将有助于揭示生命的奥秘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现象和特征(普通遗传学课件)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现象和特征(普通遗传学课件)

(Kda) 线粒体中合成
细胞质中合成
ATPase
340 ATPase 6、8、9 ATP 1、2、3、4、7
(对寡霉素敏
(FO 膜因子)
(F1 ATPase)Fra bibliotek感)细胞色素 C 氧 137
CO 1、2、3
CO 4、5、6、7
化酶
细胞色素 bc1 160 细胞色素 b 脱辅
6 个亚基
复合物
基蛋白
《遗传学》
《遗传学》
细胞质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chloroplast genome
(一)结 构——环状双链DNA
SSC
IRA
IRB
SSC: short single copy sequence
LSC:long single copy sequence
IR: inverted repeats
眼为褐色。现已鉴定这种色素是由犬尿素所形成的, 由一对基因(Aa)控制 。突变型不能合成犬尿素,不 能形成色素,使幼虫皮肤无色,成虫复眼为红色。
麦粉蛾色素遗传的母性影响
(二)持久的母性影响
持久的母性影响: 母亲基因型对子代个体影响持久,影响子代个体终生。 例如:锥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例如椎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椎实螺是一种♀、♂同体的软体动物,每一个体都
(三) 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 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回交:指两个亲本杂交,杂交F1与亲本之一再杂交。
连续回交:指选取回交后代继续与亲本之一再杂交。
♀A
×B ♂
♀ F1 × B ♂
♀ BC1
×B ♂
♀ BC2
×B ♂

第九章 细胞质遗传

第九章 细胞质遗传
③.S(rr)×N(Rr)或S(Rr) ฀ × 或 S(Rr) + S(rr)中,F1表现育性分离。 表现育性分离。 中 表现育性分离
N(Rr)或S(Rr) + S(rr)具有杂合的恢复能力,称恢复性杂合 或 具有杂合的恢复能力, 具有杂合的恢复能力 体。
(3)生产上的应用: )生产上的应用:
质核型不育性由于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间的互作,故既 质核型不育性由于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间的互作, 可以找到保持系 保持系฀ 不育性得到保持、也可找到相应恢复系 可以找到保持系฀ 不育性得到保持、也可找到相应恢复系 育性得到恢复,实现三系配套 三系配套。 ฀ 育性得到恢复,实现三系配套。 同时解决不育系繁种和杂种种子生产的问题: 同时解决不育系繁种和杂种种子生产的问题: 繁种:A×B 繁种: × 制种: × 制种:A×R ฀ A ฀ F1
(一) 根据雄性不育可否遗传分为 一 根据雄性不育可否遗传分为:
生理型:受外界环境干扰, 生理型:受外界环境干扰,不能遗传 雄 性 不 育
遗传型: 遗传型:由控制雄性不育基因决定
遗传生理型: 遗传生理型: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
(二) 可遗传的雄性不育根据遗传机制分为 二 可遗传的雄性不育根据遗传机制分为:
受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
育性表现为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的重叠作用 只要一方具有可育基因, 只要一方具有可育基因,花粉粒的发育过程就表现为正常
以不育个体S(rr)为母本,分别与五种可育型杂交: 以不育个体S(rr)为母本,分别与五种可育型杂交: S(rr)为母本
可将各种杂交组合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可将各种杂交组合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水稻三系杂种优势的利用: 水稻三系杂种优势的利用: 1973年,实现水稻三系配套、并成功的应用于大田生产。 年 实现水稻三系配套、并成功的应用于大田生产。 1981年,获得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以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 特等发明奖, 年 获得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转让美国。 转让美国。 1991年,杂交稻种植面积为 万亩(1738.9万公顷 ,增产 万公顷), 年 杂交稻种植面积为26083.5万亩 万亩 万公顷 效果明显(50~75kg/亩)。 效果明显 亩。 1997年,杂交稻种植面积为 万亩(1732.5万公顷 ,约占 万公顷), 年 杂交稻种植面积为25987.5万亩 万亩 万公顷 水稻种植面积的62.84%,总产 万吨, 水稻种植面积的 ,总产12236.34万吨,单产 万吨 单产468.67公 公 公顷), 斤/亩(7.03吨/公顷 ,比全国水稻平均产量增 亩 吨 公顷 比全国水稻平均产量增11.17%。杂交 。 稻制种156.9万(10.46万公顷 ,制种平均产量为 万公顷), 公斤/ 稻制种 万 万公顷 制种平均产量为181.33公斤 公斤 亩(2.72吨/公顷 。 吨 公顷)。 公顷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

物种类型 昆 虫 真 菌 高等植物
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 物种数目 基因组大小(kb) 42 14.5~17.9 27 18.9~95 20 120~2700
二 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双链闭合环状(线状),裸露,多拷贝, 基因组大小因物种而异,浮力密度比核DNA低, 没有重复序列,两条链的密度不同, 复制时间与核DNA不同(S,G2), 核糖体与细胞质中的不同,遗传密码与通用密码 有差异 DNA可以自我复制,转录,翻译,但是由于其含 有为数不多的基因,仅能编码自身结构和组成的 一小部分物质,其余大部分由核基因编码。因此 线粒体也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3 细胞质-细胞核互作雄性不育性 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相互作 用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 简称为质核 互作不育性。
质核互作不育性由不育的细胞质基因和 与其相对应的核内不育基因共同决定。 胞质不育基因 S 对应的可育基因 N 核内不育基因 r 对应的可育基因 R R又称为育性恢复基因
1、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
(1) 孢子体不育
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控制,
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若植株的基因型为rr,全部花粉败育 基因型为RR,全部花粉可育 基因型为Rr,也是全部花粉可育, 尽管有一半的花粉含有r基因 杂合体自交后代表现为株间分离。
(2)配子体不育
花粉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花粉)本身 的基因型所控制。 配子体内的核基因为R,可育 配子体内的核基因为r,不育 杂合株的花粉一半可育,一半不育,表 现为穗上分离。 杂合体自交后代中,有一半植株上的花 粉是半不育的。
2、胞质不育基因的多样性与核育性基因的对应性
同一物种内,可以有多种质核互作不育类型。
由于胞质不育基因和核内不育基因的来源和性质不 同,在表现型特征和恢复特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第九章细胞质遗传

第九章细胞质遗传

第九章细胞质遗传一、本章概述及学法指导细胞质中同样存在着一些DNA分子,其同样具有操纵生物性状表达的功能。

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别性,决定了其传递不再具有像核内基因运动的规律性。

因此,多表现出一种随机性。

其它,由于在精卵形成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生物各具有特点,这就决定了细胞质内遗传因子传递的特别性。

例如,在绝大多数生物的配子形成中,卵细胞具有丰富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则少有,所以使细胞质中的基因多来自于母本,表现为母系遗传的特征。

但是也有一些生物的精子中同样含有细胞质成分。

其中基因所操纵的性状则表现为两性遗传或偏父遗传,例如,Erickson和Kemble在双子叶的甘蓝型油菜中同样发觉了线粒体DNA的父系遗传现象,在F1代中10%植株的线粒体DNA来自于父本。

对此问题应该全面认识,但在学习中主要以第一种类型进行学习。

研究发觉母系遗传是大多数被子植物质体DNA遗传的显著特征。

在被子植物中,对近60个物种的质体DNA的遗传研究说明,大多数表现为母系遗传特征,仅有20%的物种存在双亲遗传的现象(Smith,1988).裸子植物中,线粒体DNA多为母系遗传,而质体DNA则表现为父系遗传。

由于细胞质在传递中的特点,决定了细胞质中基因所操纵的生物性状的表达具有以下特征:①正反交结果不同②不出现Mendel式别离比③通过连续回交,可进行核置换④具有细胞质的异质性和细胞质的别离与重组现象。

随着研究的深刻,已经对细胞质遗传的分子根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例如,叶绿体基因、线粒体基因以及一些共生因子〔质粒〕等。

但同时需要加以注意的是母系遗传现象的产生并非都是由于细胞质因子所决定的。

有些是由于母体核基因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累积于卵细胞质中,使后代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征。

二、根本原理与概念〔一〕根本原理1.简述线粒体基因组的半自主性。

参考答案: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让我们了解到它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mtDNA合成的调节与核DNA合成的调节彼此独立,可能存在多种复制形式,其中D 环复制是线粒体特有的复制形式。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

(二)胞质不育型: 胞质不育型: 指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 型. 在不育系的细胞质内有雄性不育基因S 在不育系的细胞质内有雄性不育基因 S , 但在细胞核内没有相应的雄性不育基因和 可育基因. 可育基因. 这种雄性不育性仅受细胞质的基因所控制, 这种雄性不育性仅受细胞质的基因所控制, 具有S基因的个体是雄性不育的,具有N 具有S基因的个体是雄性不育的,具有N基 因的个体是雄性可育.因此,有性生殖不 因的个体是雄性可育.因此,有性生殖不 能恢复胞质不育型的育性. 能恢复胞质不育型的育性.
这表明卡巴粒只通过细胞质来传递, 这表明卡巴粒只通过细胞质来传递 , 但 是它们的保持却要依赖于核中显性基因K 是它们的保持却要依赖于核中显性基因K 的存在. 的存在. 然而, 基因型为Kk 的放毒型并不稳定, Kk的放毒型并不稳定 然而 , 基因型为 Kk 的放毒型并不稳定 , 一旦经自体受精 基因型分离为KK,Kk 自体受精, KK,Kk和 一旦经自体受精,基因型分离为KK,Kk和 kk, kk个体细胞质里的卡巴粒不能保持 kk , kk 个体细胞质里的卡巴粒不能保持 和增值, 几次无性分裂后, 和增值 , 几次无性分裂后 , 就将因卡巴 粒的消失而成为敏感型 敏感型. 粒的消失而成为敏感型.
2)线粒体基因组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基因组的相对独立性 mtDNA合成的调节与核 DNA合成的调节彼 合成的调节与核DNA ① mtDNA 合成的调节与核 DNA 合成的调节彼 此独立,可能存在多种复制形式,其中D 此独立,可能存在多种复制形式,其中D 环复制是线粒体特有的复制形式; 环复制是线粒体特有的复制形式; 线粒体基因组有自己独立的表达系统, ② 线粒体基因组有自己独立的表达系统 , 自己编码两种rRNA 22~ 24种 tRNA, rRNA, 自己编码两种 rRNA , 22 ~ 24 种 tRNA , 在 线粒体内合成mtDNA编码的蛋白质; mtDNA编码的蛋白质 线粒体内合成mtDNA编码的蛋白质;

《细胞质遗传》课件

《细胞质遗传》课件

2
通过研究细胞质的遗传变异,可以深入了解疾病 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3
细胞质遗传还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和个性化医疗 等领域,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细胞质遗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细胞质遗传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有应用价值,可 以通过研究细胞质的遗传变异来评估环境污染 对生物体的影响。
细胞质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
03
细胞质基因的表达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具有特异性,与细胞发
育和分化密切相关。
细胞质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转录水平的调控
通过转录因子、染色质重塑等机制调控细胞质基因的转录过程。
翻译水平的调控
通过mRNA稳定性、核糖体数量和活性等机制调控细胞质基因 的翻译过程。
蛋白质降解
通过蛋白质降解途径调控细胞质基因表达后蛋白质的稳定性。
特点
水平传递具有多样性,即 细胞质基因可以通过多种 途径在不同个体或不同种 类的细胞之间进行传递。
实例
某些病毒的基因可以通过 转染或转化等方式在不同 细胞之间进行传递。
细胞质基因的重组传递
定义
细胞质基因的重组传递是 指细胞质基因在复制过程 中发生重组,导致基因型 改变的过程。
特点
重组传递通常发生在细胞 分裂过程中,重组可能导 致基因型的改变,从而影 响细胞的表型。
人类健康
细胞质遗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如线粒体疾病等,对细胞质遗传的 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些疾病的发 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细胞质遗传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研究历史
细胞质遗传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 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细胞质遗传的认识逐渐深入 。
研究方法
目前,细胞质遗传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 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这些方法的应用为细胞质遗 传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遗传学 第九章 复习题

遗传学 第九章  复习题

第九章复习题1. 细胞质遗传与母性影响有什么不同?母性影响: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样。

因此正反交不同,但不是细胞质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类似,这种遗传不是由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的。

3. 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可能是⑴细胞质遗传⑵伴性遗传⑶母性影响,怎样用实验方法来确定它属于哪一种类型?正反交结果不同,可能是细胞质遗传,即母性遗传。

还有可能是母性影响。

正反交F1代全表现为显性形状,正反交的F1分别自交产生F2代,表型结果相同,而且都出现了分离比,且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但是该性状在雌性和雄性出现了不同的比例,则是伴性遗传。

若F1代的表型与母性亲本相同,没有出现分离比,把F1与任何亲本回交仍表现亲本性状。

再通过连续回交把核基因逐渐置换掉,但该性状仍保留在母本中,则是母性遗传。

F1代性状表型与母本相似,自交F2代表型相同,均为显性,继续自交得F3代出现分离比,且符合分离规律,则为母性影响。

4. 衣藻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可能存在链霉素抗性因子。

如果将一个链霉素抗性突变品系与对链霉素敏感的品系杂交,(1)如果抗性品系是mt+,敏感品系是mt-,结果将会怎样?(2)如果做的是反交,结果又怎样?(1)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核,则杂交后代一半表现为抗性,一半无抗性。

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存在于细胞质,则杂交后代均表现为抗性。

(2)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核,则杂交后代一半表现为抗性,一半无抗性。

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质,则杂交后代均表现为无抗性。

5. 玉米埃型条纹叶(ijij)与正常绿叶(IjIj)植株杂交,F1的条纹叶(Ijij)作母本与正常绿色叶(IjIj)回交。

将回交后代作母本,进行下列杂交,请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及表型,为什么?(1)绿叶(Ijij)♀×♂条纹叶(Ijij)(2)条纹叶(IjIj)♀×♂绿叶(IjIj)(3)绿叶(Ijij)♀×♂绿叶(Ijij)(1)因为母本为细胞质遗传,父本为细胞核遗传,核内有隐性条纹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IjIj:Ijij:ijij=1:2:1,表型及其比例为绿叶:条纹叶=3:1.(2)因为母本为条纹叶,条纹叶性状由细胞质基因控制,所以后代表型都为条纹叶,基因型均为IjIj。

遗传学细胞质遗传PPT.

遗传学细胞质遗传PPT.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 现不同;F1通常只表 现母本的性状,故细 胞质遗传又称为母性 遗传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 式的;杂交后代一般 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 离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通过连续回交能够将 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 部置换掉,但母本的 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 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玉米雄性不育的母性遗传
叶绿体的遗传
P
ijij ♀ × IjIj ♂
玉米条纹叶的遗传
条纹
绿色
P
IjIj ♀ × ijij♂
绿色
条纹
F1 Ijij Ijij Ijij 绿色 条纹 白色
F1
Ijij 全部绿色
Ijij ♀ × IjIj ♂
条纹
绿色
F2
IjIj Ijij ijij
IjIj IjIj IjIj Ijij Ijij Ijij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具有细胞质异质性与细胞质分离和重组
细胞质异质性
同一细胞内含有不同 基因型细胞器的现象
细胞质分离和重组
不同基因型细胞器的 分配过程
细胞器基因组的遗传
叶绿体的遗传
紫茉莉花斑叶色的遗传
母本枝条 父本枝条 杂交后代表型Fra bibliotek表型的表型
绿色
绿色 花斑
绿色
花斑
绿色 花斑
白色、绿 色、花斑
细胞器基因组的遗传


生 殖
大核退化
非细胞质组分的遗传因子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结合生殖可以产生杂合体,而自体受精只产 生纯合体
自 体 受 精
非细胞质组分的遗传因子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放毒型草履虫有卡巴粒 敏感型草履虫无卡巴粒 卡巴粒产生草履虫素 卡巴粒在细胞里的稳定繁殖 需要显性核基因(K)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pptx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pptx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三) 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 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回交:指两个亲本杂交,杂交F1与亲本之一再杂交。
连续回交:指选取回交后代继续与亲本之一再杂交。
♀A
×B ♂
♀ F1 × B ♂
♀ BC1
×B ♂
♀ BC2
×B ♂
BCnBiblioteka 连续回交二、思考红色蕃茄植株受粉给黄色蕃茄植株,所结果实为 黄色,F1植株所结果实为红色; 黄色蕃茄植株受粉给 红色蕃茄植株,所结果实为红色,F1植株所结果实为 红色;判断蕃茄的果实颜色是属于质遗传还是核遗传?
在受精过程中,卵细胞不仅为子代提供其核基因, 也为子代提供其全部或绝大部分细胞质基因;而精子则 仅能为子代提供其核基因,不能或极少能为子代提供细 胞质基因。
(二)不表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
卵原细胞
减数分裂
卵细胞
受精作用
受精卵
有丝分裂
其他体细胞
原因分析: 在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随机地、
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遗传学》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一、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细胞学的研究表明,在 真核生物的有性繁殖过程中, 卵细胞内除细胞核外,还有 大量的细胞质及其所含的各 种细胞器;精子内除细胞核 外,没有或极少有细胞质, 因而也就没有或极少有各种 细胞器。
(一)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通常表现为单亲性状遗传,即在所有的子代中,只 出现一种母本的表现型。

生物课件 细胞质遗传

生物课件 细胞质遗传

2、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型遗传
• 红色面包霉的两种有性生殖方式:
– 菌丝体融合 – 分生孢子与原子囊果融合
16
• 野生型:
菌丝体正常生长
• 缓慢生长突变型:
生长速度缓慢
• 遗传表现:
遗传类型能够通过无性生殖 稳定遗传 正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 解释:
线粒体上与细胞色素氧化酶 有关的基因突变
17
六、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 共生体的起源
– 与线粒体和质体相似,人们认为共生体可能是源于进 入细胞的某种细菌 – 经过相互适应,形成共生关系
19
例: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 草履虫的遗传特性
– 细胞核遗传物质 – 卡巴粒
• 草履虫毒素分泌遗传
– 细胞核显性基因K: 使卡巴粒可以持续、 稳定存在 – 卡巴粒:使细胞具有 分泌毒素的能力
13
五、线粒体的遗传
1、酵母的小菌落突变
一个酵母菌
无性繁殖
大菌落
再培养
大菌落 小菌落 (1%2%)
小菌落
当培养基中有溴化乙锭(EB)存在时,100% 的细胞都成为小菌落。
14
如果小菌落突变是 因核基因突变所致, 该杂交结果会怎样?
小菌落酵母菌和正常的酵母菌杂交,后代表现正常,不 分离出小菌落。研究发现,小菌落酵母的细胞内缺少细胞 色素a和b,还缺少细胞色素氧化酶,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因而不能有效的利用有机物。已知线粒体是细胞的呼吸代 谢中心,上述有关酶也存在于线粒体中,因此推断这种小 菌落的变异与线粒体的基因组变异有关。 15
( S) R / r
( N) R / R ( N) R / r ( N) r / r
雄性正常
23

9第九章细胞质遗传-文档资料

9第九章细胞质遗传-文档资料

草履虫
草履虫的有性生活史1——结合生殖
草履虫的有性生活史2——自体受精
接合生殖过程中,如果结合时间长,超过交 换小核所需的时间,会发生细胞质交换,如 果结合时间短,不发生细胞质交换;
结合生殖可以产生杂合体,而自体受精则只 产生纯合体;
基因型杂合的群体在自体受精生殖时将发生 1:1的基因型分离比。
表现出茎叶产生白 绿相间的特征性条 纹,或是白化苗。
Mendel式遗传
非Mendel式遗传
核基因隐性纯合(ijij)使叶绿体基因突变,质体败育,不
能全部形成叶绿素,表现白色、绿色相间条斑或是白化苗。
2.2 线粒体的遗传
2.2.1 小菌落啤酒酵母的遗传
在培养基上,酵母细胞形成的菌落大小相近,有1 -2%形成小菌落,而且小菌落能稳定的遗传。
这种花斑现象 是细胞中前体质向 叶绿体发育受阻的 结果。
花斑枝条细胞同 时含有正常和突变 cpDNA,在生长发 育中发生了细胞质 分离和重组。
花斑现象
2.1.2 玉米埃型条斑的遗传
1943年,Rhoades报道了玉米的第7染色体上
有一个控制白色条纹的基因iojap(ij),隐性纯 合体(ijij)的植株




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的关系
放毒型 敏感型
核基因K
KK 或 Kk
kk Kk、Kk或KK
卡巴粒
有 后代中会消失

卡巴粒是一种存在于草履虫细胞内的内生细菌,学名为Caedobacter taeniospiralis,其中可能会温和噬菌体。
3.2 质粒的遗传
质 粒 (plasmid) 是 在 细 菌 中 发 现 的 小 型 环 状 DNA分子,它能够独立进行复制,是附加体的一 种。大部分质粒独立于细菌染色体而存在,并且 决定细菌的某些性状,其遗传类似细胞质遗传的 特征。大肠杆菌的F因子的遗传最具代表性。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

• 不管以前是杂合体还是纯合体,自 体受精以后基因型均纯合。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草履虫有一种特殊的放毒品系,它能够 产生一种物质,称为草履虫素。
对自身无害,而对不同品系的草履虫有 害,长时间作用能够杀死无毒品系。
能产生草履虫素的个体被称为放毒型, 不能产生草履虫素的叫做敏感型。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在某些生物细胞质中还有另一类细胞质 颗粒。
共生体:不是细胞生存的必须组成部分, 而是以某种共生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最典型的共生体颗粒的遗传实例是草履 虫放毒型的遗传。
草履虫
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种类很多
有一种草履虫有两种细胞核,大核和小 核,有两个小核。
大核主管营养,是多倍性的;小核主管 遗传,是二倍性的。
a. 放毒型:体 内有卡巴粒, 核内有K基 因,能产生 草履虫素
b. 敏感型:体 内无卡巴粒, 核内有k基 因,不能释 放草履虫素
草履虫模式图

草履虫的生殖方式
这种草履虫有3种生殖方式 :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自体受精生殖
无性生殖
一个个体通过有丝分裂成为两个个体, 基因型仍然跟原来的个体一样
有核基因K,细胞质中没有卡巴粒,卡 巴粒不能无中生有,仍为敏感型。
卡巴粒的直径大约0.2μm,相当于一个小型 细菌的大小。
推测可能是退化的细菌,现已演化为草履虫 的内共生体。
卡巴粒含有DNA、RNA、蛋白质、醣类和酯类 等,其分子量和比例与细菌很相似。
卡巴粒的rRNA已被分离出来,能和E.coli的
13
二 玉米埃型条纹斑的遗传
纯合ijij条斑植株用作母本,不论父本
的基因型是什么,叶绿体的特征将持续下 去,子代没有典型的孟德尔比数,各种类 型都有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课件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课件
基因分类
根据其功能和表达方式,核基因可分为管家基因、组织特异性基因和诱导或阻遏 基因等。
染色体与基因 组
染色体
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它们在细胞分裂期间形成 染色质丝,确保遗传物质的正确分配。
基因组
基因组是指一个细胞或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总和,它们可以 编码遗传信息并指导细胞的功能。
核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概述 • 细胞核遗传 • 细胞质遗传 •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关系 • 遗传学应用 • 展望与挑战
01 细胞质遗传和细 胞核遗传概述
定义与分类
细胞质遗传
是指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包括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通过 母本传递给后代的方式。
细胞质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
通过母本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传递给后代,不参与核基因组的重组和突变。
细胞核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
通过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参与核基因组的重组和突变。
02 细胞核遗传
核基因的特征与分 类
基因特征
核基因是DNA序列的基本单元,可编码蛋白质或多肽。它们具有特定的启动子、 编码区和终止子等特征,以确保正确的表达和调控。
基因编辑技术
随着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的 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编 辑特定基因,研究其在细胞功能
和生物体表型中的作用。
基因组学研究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我 们可以深入研究基因组变异与疾 病的关系,发现新的疾病相关基
因和药物靶点。
表观遗传学
除了DNA序列外,表观遗传修饰 也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研 究表观遗传学有助于我们理解细
细胞核遗传
是指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 通过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细胞质遗传一、本章概述及学法指导细胞质中同样存在着一些DNA分子,其同样具有控制生物性状表达的功能。

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传递不再具有像核内基因运动的规律性。

因此,多表现出一种随机性。

另外,由于在精卵形成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生物各具有特点,这就决定了细胞质内遗传因子传递的特殊性。

例如,在绝大多数生物的配子形成中,卵细胞具有丰富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则少有,所以使细胞质中的基因多来自于母本,表现为母系遗传的特征。

但是也有一些生物的精子中同样含有细胞质成分。

其中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则表现为两性遗传或偏父遗传,例如,Erickson和Kemble在双子叶的甘蓝型油菜中同样发现了线粒体DNA的父系遗传现象,在F1代中10%植株的线粒体DNA来自于父本。

对此问题应该全面认识,但在学习中主要以第一种类型进行学习。

研究发现母系遗传是大多数被子植物质体DNA遗传的显著特征。

在被子植物中,对近60个物种的质体DNA的遗传研究表明,大多数表现为母系遗传特征,仅有20%的物种存在双亲遗传的现象(Smith,1988).裸子植物中,线粒体DNA多为母系遗传,而质体DNA则表现为父系遗传。

由于细胞质在传递中的特点,决定了细胞质中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的表达具有以下特征:①正反交结果不同②不出现Mendel式分离比③通过连续回交,可进行核置换④具有细胞质的异质性和细胞质的分离与重组现象。

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对细胞质遗传的分子基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叶绿体基因、线粒体基因以及一些共生因子(质粒)等。

但同时需要加以注意的是母系遗传现象的产生并非都是由于细胞质因子所决定的。

有些是由于母体核基因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积累于卵细胞质中,使后代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征。

二、基本原理与概念(一)基本原理1.简述线粒体基因组的半自主性。

参考答案: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让我们了解到它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mtDNA合成的调节与核DNA合成的调节彼此独立,可能存在多种复制形式,其中D 环复制是线粒体特有的复制形式。

第二、线粒体基因组有自己独立的表达系统,自己编码二种rRNA,22—24种tRNA,在线粒体内合成mtDNA编码的蛋白质。

第三、线粒体中有些密码子的含义与核基因通用密码子不同,发生改变,例如AUA、UUA在人类细胞核基因中分别是异亮氨酸和终止密码子,在线粒体中成为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密码子。

线粒体基因组的半自主性表现其对核基因组的依赖性。

线粒体DNA虽然能够自主复制,但需要核基因组为其编码DNA复制酶;线粒体虽有自己的核糖体、tRNA,并能在线粒体内翻译mtDNA 转录的mRNA,但线粒体的核糖体蛋白质由核基因组为其编码;线粒体膜蛋白除有限的十多种由mtDNA编码外,其余都需要从核基因组中转录,在细胞质里合成后再转运到线粒体中。

由此可见,线粒体的自主性是十分有限,无论是其遗传系统,还是构成其结构组份的蛋白质,都离不开核基因组,受到核基因组的影响。

2.简述叶绿体基因组的半自主性参考答案:叶绿体基因组的半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对于自养型的绿色植物,叶绿体是其不可缺少的细胞器,叶绿体基因组能自主复制,编码其rRNA及tRNA,其有独立的表达系统。

尽管如此,它仍然不能编码为自身的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过程所需全部的蛋白质因子和酶,不能编码类囊体所有的结构蛋白质和酶系,膜脂代谢所需的酶系,仍需要核基因组功能的支持。

(二)基本概念1.核外遗传(extranuclear inheritance):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在真核生物中被称为核外遗传或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

2.随意内含子(optional intron):可以在基因组内移进移出的内含子,称之为随意内含子。

3.母性影响(maternal inheritance):由于母体核基因的某些产物积累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中,使子代表型与母体核基因所决定的表现型效应相同的遗传现象被称为母性影响。

4.卡巴粒(kappa particles K):是草履虫细胞质中一些含有DNA、RNA和一些酶系的具双层膜的小颗粒,能产生草履虫素,属内共生生物。

5.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即花粉败育现象被称为雄性不育性,可分为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两种类型。

6.雄性不育系:不育系细胞质中存在不育基因(S),细胞核内没相应的显性恢复基因(Rf Rf),只有其隐性等位基因(rf rf),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组合为S(rf rf)。

表现为花粉败育。

7.雄性不育保持系:所谓保持系是与不育系杂交后,仍能保持不育系雄性不育的特征的品系,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组合为N(rf rf)。

8.雄性不育恢复系:恢复系是指同不育系杂交后能使F1代花粉恢复正常育性的品系,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组合为N(Rf Rf)或S(Rf Rf)。

三、典型例题1. 如果正反杂交试验获得的F1表现不同,这可能是由于(1)性连锁;(2)细胞质遗传;(3)母性影响。

你如何用试验方法确定它属于哪一种情况?参考答案:连续进行自交。

F2出现分离则属于性连锁;若F2不分离,F3出现分离则属于母性影响;若F2、 F3均不分离,则属于细胞质遗传。

2.利用Y染色体或线粒体DNA的特异性片段作为标记,追踪人类民族或家族的亲缘关系的原理是什么,各有何优缺点?参考答案:(1)Y染色体或线粒体DNA都有确定的遗传传递路线。

男性的Y染色体传给自己的儿子,通过用PCR等方法对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的检测,可以确定其父亲或种族的男性亲缘关系的真实性。

线粒体DNA都是由母亲传给自己的子女,所以,对线粒体DNA片段的特异性检测,可以确定个体与母亲或母亲家族的连续女性的亲缘关系。

(2)线粒体DNA具有母性遗传的特性,对于连续女性的世代的传递具有很好的追踪路线,但是如果传递路线中出现女性中断,也无法确定中断上代和以后下代的亲缘关系。

另外由于线粒体DNA较小,特异性位点不多,所以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Y染色体DNA具有男性遗传的特性,对于连续男性的世代的传递具有很好的追踪路线,但是如果传递路线中出现男性中断,也无法确定中断上代和以后下代的亲缘关系。

另外如果Y染色体DNA的特异性片段没有家族的特异性而仅仅有种族的特异性,则无法确定家族的亲缘关系。

四、习题(一)填空题1.以紫茉莉绿白斑枝条为母本接受外来花粉,无论父本表现如何,其后代枝条可能有三种表型,即绿色、白色或绿白斑。

2.草履虫自体受精的后代基因型为纯合体。

3.人类线粒体基因组比酵母线粒体DNA小。

4.核外遗传的特点:正反交结果不同,多表现为偏母遗传,后代无孟氏分离比,其遗传基础定位于核外。

5.1909年Correns发现紫茉莉的花斑性状是质体突变的结果,因而属于细胞质遗传。

当花斑枝条上的花授以白色枝条的花粉,其F2代的表现型可以为①绿色、白色、绿白斑三种表型,如授以绿色枝条上的花粉,其后代的表现型为②绿色、白色、绿白斑三种表型,如授以花斑型枝条上的花粉,其后代的表现型为③绿色、白色、绿白斑三种表型,以上结果说明了④花斑性状属核外遗传,与花粉来自哪一类型枝条无关。

6.假定母本的白花性状是细胞质基因决定的,父本的红花性状是它的相对性状,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当父本授粉给白花母本时,F1的表现型为①白花。

产生这一结果的细胞学原因是②细胞质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多与母本相同。

7.现已查明的细胞质基因的载体是①线粒体②叶绿体③细胞质内共生生物因子等。

8.红色面包霉生长缓慢型,酵母小菌落,放毒型草履虫,柳叶菜属的花色,都属于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的载体分别是①线粒体②线粒体③卡巴粒④叶绿体。

9.大菌落酵母菌在化学诱变剂的作用下,可突变为小菌落酵母菌,用吖啶黄处理大菌落酵母菌,在通气的条件下,突变频率达100%。

10.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的相互关系表现在:①生物的性状主要由核基因决定②细胞质中的一些遗传因子对生物的一些性状具有决定作用且与其结构和功能有关③二者具有互作关系。

11.核不育株和正常株杂交,F1的育性为正常可育,其自交后代F2代个体育性表现为:①出现育性的性状分离现象,比例为②可育:不育=3:1。

12.核质互作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rfrf),恢复系与保持系的基因型分别为N(RfRf)和N(rfrf),这三个系涉及到的基因为①细胞质育性基因N,S;细胞核内基因Rf,rf,它们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②Rf对rf为显性,N为显性基因,S为隐性基因。

13.鉴定孢子体不育和配了体不育的方法是对杂合体所产生的花粉粒进行鉴定,如果属配子体不育,则有一半花粉败育,如属孢子体不育,则花粉粒的育性相同。

14.孢子体不育的作物很多,请你举出四种作物的孢子体不育①小麦T型不育系_②水稻中的野败型不育系③高粱中的A型不育系_④玉米中的T型不育系。

15.目前解释核质不育机制的假说是①核质互补控制假说,这个假说认为细胞质不育的基因位于②线粒体之上。

16.获得雄性不育系的途径,一般有三条,即①利用远缘杂交获得②人工诱变③寻找天然不育株。

其中常用而有效的途径是④_利用远缘杂交获得,作物中的⑤80%⑥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都是通过此途径创造的。

17.如果所获得的不育系在性状上不优良,欲将其变成优良不育系,经常采用的方法是用优良性状的雄性不育保持品系进行杂交,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雄性不育系。

18.三系配套所指的三系是①雄性不育系②雄性不育保持系③雄性不育恢复系。

19.细胞质基因在遗传与分化上的特点是①具有相对的遗传自主性②亲子代之间传递的不均等性。

20.草履虫品系A为放毒型,B为敏感型,A与B经较长时间接合后自体受精,后代全为放毒型。

这说明品系B的基因型和细胞质的特点分别为KK和无卡巴粒。

21.椎实螺壳外螺旋方向右旋和左旋分别由核基因S+(显性)和S(隐性)控制,且受母性影响,有杂交:SS×S+S+→(F1)S+S→(F2)S+S…,则亲本S+S+的表型为右旋,因为其母本必含有S+基因,F2的SS表型为右旋。

22.酵母菌的小菌落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引起此性状的原因是缺乏①细胞色素a 和b②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基因产物。

23.一般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四种可能的来源:①属间杂交,通过多代核置换可能形成雄性不育②种间杂交,多次回交进行核代换③种内杂交,进行核代换④自然发生。

(二)判断题1.核外遗传是指细胞以外的任何细胞成分所引起的遗传现象。

(F)2.在对恢复系的改良中,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回交转育法。

(F)3.由核基因决定的雄性不育系,没有相应的保持系。

(T)4.花粉的育性直接受花粉本身的基因控制,这种不育类型称为配子体不育。

(T)5.体细胞的隐性突变都会产生某些性状的镶嵌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