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检查要求
医院感染检查标准
病区有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制定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手册》填写齐全、规范。
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提问医护人员)抗生素使用率<50%,细菌送检率>50%;医院感染率<10%,漏报率<10%.传染病及死亡病例无迟报、漏报现象。
无菌物品、消毒剂、一次性医疗用品无过期,存放符合要求。
无菌包内有指示卡,包布清洁。
配药室、治疗室、换药室清洁整齐,有清洁消毒制度,空气消毒有记录(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紫外线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卫生学监测有记录。
标准预防和无菌操作符合规定,手卫生制度落实到位。
抽出的药液、启开的液体应注明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溶酶不得超过 24 小时。
无菌包、无菌储槽有开启日期,不得超过 24 小时。
无菌持物钳及罐高压灭菌 4 小时更换一次。
碘伏(小瓶包装)应注明开启日期, 7 天内使用。
消毒容器(碘伏、酒精瓶) 每周消毒更换 2 次,有标识;使用中消毒液浓度符合规定标准,有标识,现场测试浓度;湿化瓶、雾化吸入装置等清洗消毒后干燥保存;病区整洁无污迹,无异味,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不在病房及走廊清点脏被服,使用被服袋及被服车采集。
病人的被服应清洁,定期换洗,遇污染及时更换;病人出院时床单位应终末消毒。
病床湿式清扫,一床一套、一桌一抹布,地面湿式清扫,拖布分开有标记,用后悬挂晾干备用。
医疗废物分类采集,标识清晰,日产日清,交接记录完整;处置室内污物处置规范、整洁;有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制定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手册>填写齐全、规范;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提问医护人员)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洁污分开原则,分娩区、待产区、办公区、污染区标识明确,设有更衣室,严格分区管理:产房温度 24 —26℃,相对湿度 50%一 60%。
院感检查标准
院感检查标准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感染或者已有感染加重的情况。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院感检查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检查的标准格式。
二、检查目的院感检查的目的是评估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院感问题,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检查内容1. 感染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检查医护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手卫生操作程序进行手卫生,包括正确使用洗手液、消毒剂或者酒精洗手液等。
- 检查医护人员是否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 检查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清洁消毒情况,包括手术器械、注射器、导尿管等。
- 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包括感染性废物、一次性医疗用品等的正确分类、包装和处置。
2. 患者感染操纵情况- 检查患者的隔离措施是否得当,包括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传播隔离等。
- 检查患者的个人卫生情况,包括清洁程度、换床单、更换衣物等。
- 检查患者的手卫生行为,包括洗手频率、正确使用洗手液等。
- 检查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使用频率、使用剂量等。
3. 医疗设施和环境卫生情况- 检查医疗设施的清洁情况,包括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
- 检查医疗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呼吸机、透析机、心电监护仪等。
- 检查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卫生情况,包括垃圾桶、垃圾袋等。
- 检查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运作情况,包括垃圾分类、垃圾清运等。
四、检查方法1. 观察法检查人员通过观察医疗机构内的工作场所、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患者的卫生情况等,来评估院感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2. 记录法检查人员将观察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包括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医疗设施和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等。
3. 采样法检查人员可以采集医疗设施、医疗器械、患者体液等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微生物学检测,以评估院感控制的效果。
五、检查报告院感检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检查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医疗机构名称、检查日期、检查人员等。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监督,旨在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下面是院感检查的主要内容:1. 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检查: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等各个区域的清洁程度、消毒情况、垃圾处理等。
2.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检查: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如洗手、戴手套、佩戴口罩等,以及是否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检查:检查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程度、消毒方法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是否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4. 患者隔离和感染控制措施检查:检查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措施、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隔离病房的设置、防护措施的使用等。
5. 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检查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储存和处理是否符合规范,以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6. 医疗机构感染监测和报告检查: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感染监测系统,并能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感染事件。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1.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了解院感检查的标准和要求。
2. 在进行检查前,应提前通知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并与其商议好检查时间和方式。
3. 检查过程中应注重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尊重医务人员的工作,不干扰正常的医疗活动。
4. 检查人员应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手套、口罩、消毒液等,以确保自身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
5. 在检查过程中,应认真记录相关的检查结果和问题,及时与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反馈。
6. 检查结束后,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建议,并与医疗机构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7. 检查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反映检查结果和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和建议。
8. 医疗机构应及时整改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并报告检查人员。
9. 检查人员应保持专业的态度和严格的保密性,不泄露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
10. 检查人员应定期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检查水平和能力。
院感检查标准
院感检查标准院感检查标准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对院内感染进行检查的标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严格执行院感检查标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院感检查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院感检查标准体系,包括院感监测、感染控制、医院环境卫生、医疗设备消毒灭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对于不同科室和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院感检查标准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其次,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执行院感检查标准,建立健全的院感检查制度和工作流程。
定期开展院感检查工作,对医院环境卫生、医疗设备消毒灭菌、医疗废物处理、医护人员手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运行。
另外,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院感检查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院感检查的重视和认识。
通过定期举办院感检查标准知识培训班、开展院感检查标准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增强院感检查标准的执行力度。
此外,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院感检查标准考核评价体系,对院感检查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院感检查标准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最后,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院感检查的结果,及时开展相关的改进和整改工作,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医院的院感检查标准水平,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运行和患者的安全就医。
总之,严格执行院感检查标准是医疗卫生机构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院感检查标准体系,严格执行院感检查标准,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开展相关的改进和整改工作,提高医院的院感检查标准水平,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运行和患者的安全就医。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由于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还给医院管理和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建立科学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临床表现。
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红肿、渗出物增多等。
在诊断医院感染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感染迹象。
其次,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等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另外,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对于诊断部分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肺部感染的病灶,CT检查可以观察腹部感染的情况,MRI检查可以发现骨髓感染等。
此外,病史回顾。
患者的病史回顾也是诊断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以帮助确定感染的类型和病因。
最后,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是诊断医院感染的金标准。
通过对患者的分泌物、组织等样本进行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试验、PCR检测等,可以准确地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抗生素的选择。
在诊断医院感染时,医生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史回顾和病原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总之,建立科学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史回顾和病原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医院感染概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检测
医院感染概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检测医院感染概论概述:医院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断、治疗或护理过程中,新发生或加重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定了一系列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医院感染检测方法。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患者常常出现发热、畏寒、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临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是否存在医院感染。
2. 实验室检查:医院感染的诊断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认。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液培养、尿液培养、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等。
通过检查患者的体液或分泌物,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3. 影像学检查:医院感染有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组织损伤或炎症,因此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核磁共振等。
4. 病原学检查:为了确定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可以进行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可以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来确定感染的种类和来源。
医院感染检测方法:为了及早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医疗机构需要进行定期的医院感染检测。
常用的医院感染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环境监测:对医院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包括空气质量、水质、表面物品的清洁程度等。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手部卫生监测: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监测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情况,可以评估手部卫生的合格率,并采取相应的培训和改进措施。
3. 患者感染监测:对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监测,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
通过患者感染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 耐药菌监测: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耐药菌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医院感染检查标准
医院感染检查标准医院感染检查标准1.检查目的1.1 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清洁,减少感染传播风险1.2 监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蔓延1.3 评估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质量2.检查范围2.1 医院整体环境及设施卫生状况2.2 手术室和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情况2.3 病房和病床的清洁和消毒情况2.4 医务人员个人卫生和手卫生情况2.5 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情况2.6 患者及其家属卫生习惯和行为守则宣教情况3.环境和设施卫生检查3.1 医院门诊区域3.1.1 环境卫生3.1.2 垃圾处理情况3.1.3 公共区域清洁状况3.2 病房区域3.2.1 病房内部清洁状况3.2.2 病床、床具清洁情况3.2.3 病房通风和空调系统检查3.3 手术室3.3.1 消毒灭菌设施和器械情况3.3.2 手术台、器械的清洁和消毒情况 3.3.3 手术室环境清洁状况3.4 卫生间3.4.1 卫生间内部清洁状况3.4.2 卫生间设施卫生状况4.医务人员个人卫生和手卫生检查4.1 医务人员个人卫生习惯情况4.2 手卫生操作规范遵循情况4.3 手卫生设备和消毒剂的提供和使用情况5.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理检查5.1 医疗废物分类储存和集中处理情况5.2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和设备状况5.3 医疗废物处理操作规范遵循情况6.患者及其家属卫生习惯和行为守则宣教检查6.1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习惯宣传情况6.2 患者及其家属执行卫生行为守则情况6.3 患者及其家属对感染控制措施的理解和配合情况附件:1.相关法律法规文件2.检查记录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感染控制:指采取具体措施,预防、监测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的一系列行动。
2.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有害的微生物和病原体的过程。
3.环境卫生:指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状态,包括室内空气清洁度、表面卫生状况等。
4.手卫生:指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的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等操作,以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医院感染是指在患者接受医疗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引发感染的现象。
由于医院感染的严重危害性,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医院能够高效有效地管理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对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感染管理制度和政策1. 感染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流程和要求。
制度应包括各个环节的感染防控措施,如消毒灭菌、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等,确保全员参与感染管理工作。
2. 感染管理政策:感染管理政策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包括感染预防、监测、报告和处理的政策。
医院应制定明确的政策,并将其与员工进行培训和宣传,确保政策得以贯彻执行。
二、医院感染防控1. 感染预防措施:医院应制定感染预防的相关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风险评估:医院应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清洁与消毒:医院应建立清洁与消毒制度,对医疗设备、病房、手术室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 手卫生: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培训和监管,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并严格执行。
2. 医疗废物管理:医院应制定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标准,包括废物分类、暂存、运输和处置等环节。
同时,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废物管理符合要求。
三、感染监测与报告1. 感染监测:医院应设立感染监测部门,负责对各类感染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
监测范围包括医疗器械相关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院内感染等。
同时,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数据库,方便对感染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感染报告:医院要求医务人员对发现的感染进行及时报告,并按要求填写感染报告表。
及时的报告可以帮助医院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感染的蔓延。
四、持续质量改进1. 定期内部审查:医院应定期组织内部审查,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医院可以不断提高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
扣分标准
(一)无菌技术
1.护士进行各种无菌操作前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操 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进入病房的治疗车、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3.各种注射执行一人一针一管。
4.静脉注射执行一人一止血带。
5.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并干式存放,盛放止血带的容器1周 消毒一次。
6.进行2人以上连续操作时,执行一人一洗手或手消毒。
6.手术病人术前更换衣裤。
7.出院、转科、死亡病人应在1小时内完成终末处理。
8.棉褥、被芯、枕芯、床垫需紫外线照射、晾晒消毒,污染 者立即更换。
9.床、床头桌及病人床单位先消毒后清洁处理。
10.终末处理后立即铺成备用床。
11.平车、轮椅、检查台(床)每日或用后先消毒后清洁(被 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
(六)使用中的医疗物品
1、氧气湿化瓶、吸氧管一人一用,长期使用每周更换2次,
1,备用中的医疗物品的性
能不良扣2分。
湿化用无菌蒸馏水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消毒干燥放置。
2.使用中的医疗物品消毒
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吸痰器
(1)备用吸痰器,处于应急状态,干燥存放。
(2)使用时,先放入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再吸痰。
紧急使用时,可先吸痰,再放入消毒液。
(3)吸痰操作执行一人一次一管。
(4)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后放入医疗垃圾中处理。
(5)重复使用吸痰管,使用后放入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 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冲洗清洁,高压灭菌。
(6)盛放无菌吸痰管的容器每日更换灭菌。
(7)使用中的吸痰器引流瓶,每班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后 进行终末消毒。
15.开启的静脉输入液体及抽出的药液>2小时不得使用。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
全部手卫生设施配置持续改进,满足医疗安全需要
C
1.根据手卫生规范要求制定手卫生管理相关制度
C
2.对医务人员提供手卫生培训。
C
3.医务人员落实手卫生规范
B
1.科室对手卫生执行情况有自查
B
2.主管部门对手卫生执行情况有督查,有总结、分析、反馈
A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
4
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院和不同部门的消毒与隔离制度。(病房和涉及科室)
B
2.主管部门对科室监测情况进行定期核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A
1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主要部位的特殊感染控制有效。
A
2.医院信息系统定期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监测及分析,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对医院决策提供支持作用,并取得效果。
2
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进。
C
3.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CRBS1)千日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千日感染率;尿路感染(UT1)千日感染率(工作量,感染率,数据来源追踪)。
C
4.有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等主要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与措施,并落实。
B
1.科室落实自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分析、报告机制,有改进措施。
2015
检查重点:以
项目编号
分
档
评审标准
评价
说明
1
有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监测。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
C
1.有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并落实。
最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最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治疗或护理过程中,患者因接触医疗机构环境或医疗服务人员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至关重要。
最新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临床表现。
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畏寒、局部红肿、分泌物异常等。
在诊断医院感染时,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更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血液培养、痰培养、伤口分泌物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并且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体内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对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四、病原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是诊断医院感染的关键手段之一。
通过病原学检测,医生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药敏情况,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五、临床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等综合情况,医生可以做出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断。
最新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于临床诊断的要求更加严格,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最新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和临床诊断标准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医院感染,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的诊断水平,减少医院感染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危害。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编号项目1 科室院感制度全面、完善2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状况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要求4 医院感染病例的常规监测内容1.科室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和流程,内容全面,书写规范,符合本科室实际操作2.医院的有关发文是否保存完整有定期召开科内院感会议:研究解决本科医院感染的具体问题。
②组织科内业务学习建造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医务人员按要求进行报告:散发院感病例于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报告卡”,病人出院时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在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上登记。
评估方法检看制度是否符合要求,文件是否完整①《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名单》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④《医院感染诊断标准》⑤《临床病源微生物标本送检指南》检查院感会议记录,每季度至少 1 次,检查会议主题、内容、参会人签名,并了解相关问题的落实情况(1)手术室的分区与布局合理;(2)中心消毒供应室的分区与布局合理;(3)传染病房、肝炎/肠道/发热门诊三区划分符合要求;(4)手术室和 ICU 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或者空气净化设备;(5) ICU 床单位面积不少于9.5m2;(6)新生儿病房床单位面积不少于 3M2,监护室(区)不少于6M2;(7)有独立的内镜(胃镜)清洗消毒室;(8)医疗废物的运送与储存场地等符合要求。
随机抽取在院病历5~10 本,查阅这些病例,确认是否为医院感染病例检查结果及存在问题制度:有()无()①有()无()②有()无()③有()无()④有()无()⑤有()无()会议次数( )会议主题:不符合要求项:抽查病历()本发现感染病例( )例病例住院号:35 6 7 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病原微生物送检方法有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制度,且医务人员掌握。
浮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应按规定上报。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者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发生院感暴发时的处理程序:①即将报告科主任和医院感染管理科②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作好处理工作按规定进行空气监测,监测方法正确,并要掌握监测结果的判断方法。
院感检查标准
院感检查标准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发或加重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因此,对医院感染的检查标准十分重要。
一、医院感染的检查范围。
医院感染的检查范围应包括医院内所有科室、病房、手术室、门诊部等区域。
同时,还应对医护人员的操作、个人卫生、消毒灭菌等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医院内外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二、医院感染的检查内容。
1. 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消毒情况,检查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消毒情况,包括手术室内的手术器械、病房内的床铺、诊疗室内的医疗器械等,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2. 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检查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情况、穿戴手套口罩的规范情况,以及是否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保证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3. 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情况,检查医院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情况,包括病房、走廊、楼梯间、门诊大厅等区域的清洁情况,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
4. 患者隔离和感染控制措施,检查医院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的隔离措施和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之间不会相互传播疾病。
5. 医院感染的报告和监测情况,检查医院对医院感染的报告和监测情况,确保医院感染的发生能够及时报告和处理。
三、医院感染的检查标准。
1.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的检查标准,明确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等。
2. 制定医院感染的检查计划,确保对医院感染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客观地进行医院感染的检查工作。
4.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医院感染的检查要求。
1. 对医院感染的检查应当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检查工作的公正、客观。
2. 对于医院感染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医院应当及时整改,并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院感检查标准
院感检查标准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医院环境、医疗器械或者医务人员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相应的院感检查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院感检查标准。
一、医院环境1.1 清洁与消毒: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院感控制的基础。
院感检查标准应包括对医院各个区域的清洁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
同时,还应对医疗器械、床单、毛巾等物品的清洁与消毒情况进行检查。
1.2 空气质量: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是院感的重要传播途径。
院感检查标准应包括对医院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如检测空气中的细菌浓度、真菌浓度等。
1.3 废物处理:废物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院感的传播。
院感检查标准应包括对医院废物处理情况的评估,如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和处理等。
二、医疗器械与设备2.1 消毒与灭菌: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消毒与灭菌是院感控制的重要环节。
院感检查标准应包括对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消毒与灭菌情况进行评估,如消毒程序的执行情况、灭菌效果的监测等。
2.2 使用与维护: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定期维护是院感控制的关键。
院感检查标准应包括对医疗器械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评估,如医疗器械的操作规范、维护记录等。
2.3 监测与回收: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监测与回收是院感控制的重要环节。
院感检查标准应包括对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监测与回收情况进行评估,如医疗器械的追溯管理、回收利用情况等。
三、医务人员3.1 手卫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院感控制的重要环节。
院感检查标准应包括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如手卫生程序的执行、手卫生设施的配备等。
3.2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是院感控制的关键。
院感检查标准应包括对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的使用情况。
3.3 培训与教育: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是院感控制的基础。
院感检查标准应包括对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情况的评估,如院感知识的掌握情况、培训记录等。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的疾病,其发生率在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健康危害,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
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成为了当今医疗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有一套评估和检查标准,以达到高质量的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首先,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的制定需要科学性和专业性。
标准制定应参考国际上的相关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和医疗实践,制定适合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
标准制定时应纳入多专业领域的专家,包括感染科、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专家。
只有根据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的标准,才能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操作指南。
其次,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应包括不同环节的要求。
从感染源控制到感染防控、医疗设备管理、手卫生等各个环节,都应设置相应的检查指标和要求。
在感染源控制方面,包括每日环境清洁、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医务人员感染防护等。
在设备管理方面,应设置定期的设备检查、维修、更换等。
在手卫生方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常规的手卫生培训和监督,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
只有全面覆盖各个环节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第三,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
医学科学的发展是动态的,新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检测技术不断涌现。
因此,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也需要随之更新。
制定标准时,应预留修改和更新的空间,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水平。
此外,在医院感染管理的检查中,还应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宣传和教育。
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不仅仅是为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的指南,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宣传和教育。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参与,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和要求的制定对于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院感科检查标准
医院院感科检查标准一、引言院感科检查是医院院感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医院各科室的环境、设施、操作规范等进行检查,旨在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院感科检查的标准内容和要求。
二、环境检查1. 病房环境- 检查病房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畅通,防止空气污染。
- 检查病房的清洁情况,包括地面、墙壁、床铺、床单等,确保无污染和异味。
- 检查病房的噪音控制情况,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环境。
2. 洗手间和卫生间- 检查洗手间和卫生间的清洁情况,包括地面、墙壁、洗手池、马桶等,确保无污染和异味。
- 检查洗手间和卫生间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畅通,防止空气污染。
- 检查洗手间和卫生间的消毒设施和消毒剂的使用情况,确保消毒措施得当。
三、设施检查1. 医疗器械设施- 检查各科室的医疗器械设施是否齐全,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 检查医疗器械设施的清洁情况,确保无污染和异味。
- 检查医疗器械设施的使用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操作流程和防护措施。
2. 消毒设备- 检查各科室的消毒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 检查消毒设备的消毒剂的储存和使用情况,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 检查消毒设备的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消毒时间。
四、操作规范检查1. 医务人员手卫生- 检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洗手流程和消毒剂的使用。
- 检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频率,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洗手。
2. 患者隔离措施- 检查各科室对患者的隔离措施,包括单人间的使用、隔离衣物的更换和消毒等。
- 检查患者隔离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患者与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接触得到有效控制。
3. 医疗废物处理- 检查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和流程,确保医疗废物得到正确分类、储存和处理。
- 检查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穿戴防护用品和使用消毒剂。
五、数据记录和报告1. 检查记录- 对每次检查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和发现的问题。
院感检查标准
院感检查标准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减少院感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制定院感检查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检查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检查范围1. 医疗机构内的各科室,包括病房、手术室、急诊科等。
2. 医务人员的工作区域,包括办公室、护士站等。
3. 医疗设备和器械,包括手术刀、注射器等。
4. 患者接触的物品,包括床单、衣物等。
三、检查内容1. 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 检查医疗机构的清洁程度,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等。
- 检查医疗机构的通风情况,是否存在异味或者空气污浊。
- 检查医疗机构的垃圾处理情况,包括垃圾箱的清洁和垃圾分类。
2. 医务人员的个人卫生- 检查医务人员的穿戴情况,包括是否佩戴洁净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
- 检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包括是否按规定洗手、戴手套等。
- 检查医务人员的发热情况,是否存在可能传染病的症状。
3. 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情况- 检查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清洁程度,是否按规定进行消毒和灭菌。
- 检查医疗设备和器械的存放情况,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4. 患者接触物品的清洁情况- 检查患者接触物品的清洁程度,包括床单、衣物、餐具等。
- 检查患者接触物品的更换情况,是否按规定定期更换。
四、检查要求1.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院感风险。
2. 检查应在医疗机构正常运转时进行,以真实反映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
3. 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上报,对存在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情况。
五、总结院感检查标准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医务人员的个人卫生、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情况以及患者接触物品的清洁情况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减少院感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院感检查标准进行自查,并定期接受监督检查,以确保医疗安全。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或者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和卫生,减少院感的发生和传播,需要进行定期的院感检查。
下面是院感检查的内容:1. 医疗机构环境卫生检查:包括医疗区域、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场所的清洁情况、消毒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2.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灭菌检查:检查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灭菌程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有有效的记录和追溯体系。
3. 患者隔离和防护措施检查:检查医疗机构是否有科学合理的患者隔离和防护措施,包括单人间、负压隔离病房、防护用具等是否符合要求。
4. 医护人员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检查:检查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操作是否规范,是否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
5. 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贮存和处理情况,确保医疗废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6. 感染监测和报告检查: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是否能及时准确地报告院感病例和疫情。
7. 医疗机构员工的健康管理检查:检查医疗机构是否有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员工的健康体检、传染病筛查等。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检查人员应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控制规范》等。
2. 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在进行院感检查前,应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内容、范围、方法和时间。
3. 充分准备检查工具和设备:检查人员应准备好所需的检查工具和设备,如手套、消毒剂、测温仪等。
4. 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检查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受外界干扰。
5. 与医疗机构沟通配合:检查人员应与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工作情况和难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匡助。
6. 记录详细的检查结果:检查人员应详细记录检查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包括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有针对医院耐药菌感染的具体措施:举例MRSA 或VRE 或产ESBL 细菌的控制措施,并达到“办法 ” 的要求(包括如何发现、诊断、报告、抗菌药 物应用的指导、消毒措施、接触隔离措施(标识)、 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宣教等) 一项不符扣 1 分 ⑶有医院暴发的处理预案及监测报告制度措施;有聚集性发生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控制总结。
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⑷有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及围手术期用药管理的具体制度与干预措施 无 扣 2 分 ⑸有全院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记录;专职人员至少每两年有一次外出参加培训班或参加学术会的机会 ⑹有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管理检查评分表( 分) 一、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建设 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工作内容:
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 □每季度一次 □每半年一次 □每年一次 未建立感染管理委员会、或未定期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问题的: 扣5 分 2、 感染管理科: 是否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 感染管理科在医院的定位: 直接主管: 感
染管理科性质:
□必要时召开 有工作制度不建全
扣2分
人
员
构 成 人数 职业
□是 □一级科室 □院长 □管理 □ 否
□二级科室 □隶属其他一级科室 □
主管副院长 □医务科
□管理兼业务
□ □护理部
隶属行政机关
□其它
□业务
学历
职称
从事本工作时间(年) 原专业
原专业
﹤ 4--6 3 7--9 ﹥ 10
检 护
其他 未独立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 3、 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与管理工作是否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的: ⑴开展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资料有分析反馈;有根据监测发现问题的改进措施;(可以是 一项不符合扣 2 分。
或人员配置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的:扣3分 ICU 监测、 耐药菌监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等),
口罩: □ 有 □一次性口罩 □纱口罩 □其它 □ 无 帽子: □有
□一次性帽子
□重复使用 □其它 □ 无 护目用具:
□有 □无
正确使用:
□是
□否
防护用品配置不到位、 或不能正确使用扣 1 分
3、手卫生:
诊室内牙椅数量:
__个; 水池数量: __ 个;
水龙头开关方式: □手拧式 □脚踏式
□肘式
□ 感应式
医务人员手卫生:观察 4 位医务人员(包括 1 位拍牙片病例的放射科医生)
方式: 洗手_ __次; 干燥方式: □ 纸巾 □干手器
□毛巾 □无 戴手套: □是 □否; 脱手套后洗手: □是 □否;
速干手消毒剂:
□有
□无
洗手设施不合格、或 1 人洗手不合格:扣 1 分 4、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
清洗、消毒等规章制度: □ 有 □ 无 内容正确: □ 是 □ 否 【末根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建立规章制度、或制度不正确的:扣 1 分】 专用清洗、消毒间: □ 有 □ 无 整洁: □是 □ 否 【无专用清洗、消毒间:扣 1 分】
手机、车针、牙髓扩大针等的消毒灭菌程序: □清洗 →灭菌 □ 消毒 →清洗 →灭菌 手机、车针、牙髓扩大针、牙周洁治器等的消毒灭菌方法:
□ 压力蒸汽灭菌 □ 消毒剂浸泡,名称:____ ___ 时间:___ 小时 □ 其他方法:______ 器械消毒灭菌前的清洗方法: □清水清洗 □
1、环境整洁: □整洁
2、医务人员防护: □一般
□脏乱
环境不整洁扣0.5 分
⑺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举例)。
(5---7)一项不合格扣 0.5--1 分,扣完为止 二、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清水加酶清洗□ 超声波清洗□ 手工清洗□ 机械清洗□ 其他:
分类正确:□是,□否:容器、封口、标识合格:□是,□否:
登记、交接合格:□是,□否:
分类、包装、交接等一项不合格扣 1 分,扣完为止
三、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
(一)胃镜清洗消毒
1、是否根据《规范》制定了规章制度□有□无
2、胃镜数量:
条活检钳条。
3、半日检查/治疗病人例数(实查,按前一周均数):
4、设专用清洗消毒间:□是□否
5、清洗消毒人员是否受过《规范》培训:□是□否
6、清洗消毒人员防护:□口罩□帽子□手
套;
7、加酶清洗:□是,□否
每条更换:□是,□否;
8、清洗消毒方法:
手工清洗,符合《规范》要求:□是□ 否
清洗后干燥设施与方法:□有□ 无
消毒后干燥设施与方法:□有□ 无
机器清洗,具有卫生许可批件:□是□ 否
机器清洗前手工清洗:□是□ 否
使用消毒剂的名称、浓度、时间:_
清洗槽每天终末清洗消毒:□有□否
消毒槽(桶)更换消毒剂时清洗消毒:□是□否
没有规章制度的,扣 2 分
例。
不合要求扣 1 分消毒人员无受过培训扣 1 分
□防水围裙或隔离衣一项不合要求【2 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 1 分原因______方法:______方法:_____
【器械清洗、消毒,一项不合格,扣 1 分】
5、口腔科医疗废物的管理:
清洗、消毒、干燥等一项不合格扣1分
9、活检钳、切开刀等附件的灭菌:□ 是,方法:____□否,消毒方法:_____
10、消毒/灭菌剂定期监测(浓度、生物学):□是□否
11、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否
12、咬口器、弯盘的处理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 消毒剂浸泡,□一次性使用
13、胃镜及附件的储存专用柜:□是□否
14、专用柜定期清洁、消毒:□ 是,间隔时间____天;□否
9-14项,1 项不合格扣1 分,扣完为止
(二)腹腔镜清洗消毒
1、腹腔镜加酶清洗:□ 是,□ 否不合格扣 1 分
2、腹腔镜超声清洗:□是,□否【扣1 分】
3、腹腔镜每例病人做到灭菌:□是(灭菌方法),□否(消毒方法)
4、腹腔镜数量:□套
5、每天检查/治疗病人例数(实查,按前一周均数):例。
(4、5 两项可了解是否能达到灭菌)【1 项不合格扣 1 分】
四、手术室、ICU、血液透析、供应室的消毒隔离情况(10 分)
1、布局设施符合要求,区间划分明确、标志清楚。
2、医务人员管理及监控程序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1 项不符扣2分】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情况(5 分)
1、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有,
2、处理医疗废物的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防护
措施合格:
3、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应分类管理:
4、临床医疗废物分类、标志、容器、包装袋、
□无是否正确:□是,□否;【扣 5 分】□是□否
□是□否,原因:□是□否交接、登记等情况:
注:查看 1 个普通内科病房、外科病房和检验科)【扣2分】5、不合格的是:6、锐器置于防渗、防刺的容器:□是□否
7、医疗废物的院内交接记录完整:□是,□否
8、医疗废物储存地点和设施符合当地的规定(地点固定、容器或房屋符合要求、有洗手设施):□是,□否,原因:资料的登记、保存符合要求:□是,□否,原因:
9、微生物实验室高危医疗废物的处理:
是否先消毒或灭菌处理:□是□否,原因:
10、医疗废物日产日清:□是,□否,原因:
【2-10 项,1 项不合格扣 3 分,扣完为止】
六、传染病管理(10 分)
(一)、传染病的管理与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2分)缺1项扣1分查有关资料、检查法规、规章制度等的执行情况和传染病控制的预案及应急处理措施(二)、疫情报告工作(3分)1 项不符合扣2-3 分查阅疫情报告制度及有关资料
1、有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按规定报告疫情工作。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院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2、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三)、传染病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2 分)缺 1 项扣1分查阅人员培训和考核的有关资料和记录,随机抽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3-5 人考核传染病防治法知识
(四)、传染病科或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3 分)缺 1 项扣1 分按《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检查科室布局合理,设施、配置规范。
如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传染病房等的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
考评专家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