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本公司会计电算化发展,规范会计电算工作,按照财政局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本公司。

第三条会计电算化管理内容包括岗位设置、发展规划、建立信息系统、制定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和推广等。

公司负责管理工作,各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第二章岗位设置及职责第四条各单位应根据工作及人员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定岗定员,保持相对稳定。

第五条电算专管员必须精通财会业务,并且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二、监督会计电算化有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对财会软件进行日常维护;四、保证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财产安全;五、控制会计软件的运行;六、对操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七、负责财会软件的学习、应用和推广;八、负责组织系统内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必须对操作人员的上机、密码和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管理制度。

与会计业务无关人员,没有经过上机培训人员不得作为操作人员。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计算机和财会软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自行修改。

第八条操作人员的密码应当严格保密;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密后,必须及时更改密码。

第九条操作人员如果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在离开前退出财会程序,防止其他人员越权操作。

第三章电算记账的规则第十条严格按照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软件程序,以及总公司的有关统一规定,进行业务处理。

第十一条总公司对财会软件的使用实行统一管理,未经总公司同意,各单位不得随意使用其他财会软件。

第十二条总公司负责设置一、二级会计科目。

二、三级科目各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

第十三条为确保电算记账准确、高效,记账过程中实行三审制,即事前审核、事中审核、事后审核。

第十四条记账凭证原则上由手工填制,如果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已输入计算机或可从机内现有账簿中计算生成记账凭证所需数据,记账凭证方可由计算机打印输出,代替手工记账凭证;这时须由操作员、复核员、主管员共同签章,并按规定装订成册,做为会计档案保存。

XX集团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XX集团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浙江德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浙江德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使用管理,确保会计核算软件的正常运行以及会计信息的全面、准确与安全,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人员管理一、操作使用人员:操作使用人员是指有权使用会计核算软件完成职责范围内会计电算工作的财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财务部门配备以下操作使用人员:(一)系统管理人员:负责所有会计核算软件数据的初始化、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运行错误的登记与排除工作;负责系统操作使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分配操作人员的工作权限,并设置操作使用人员的用户名及密码。

(二)数据录入员:按照操作规程录入凭证数据,并负责录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作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系统管理员。

数据录入人员无权修改原始凭证的数据,不得进行凭证复核操作。

(三)数据复核员: 负责对已录入计算机的凭证编号及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审核,确保入帐数据的完整与正确。

(四)数据管理人员: 负责已复核凭证、帐页的打印输出工作,协助系统管理员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工作,负责程序软盘、存档数据软盘、输出凭证、帐页及其他资料的保管工作,做好软件数据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

(五)系统维护人员: 负责对会计电算化硬件和软件的检查及运行故障处理工作,以保障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行。

(六)以上人员中除了数据录入员与系统管理人员、数据复核员的岗位不相容以外,其他岗位可以视公司情况合并处理。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统一安排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软件操作人员的相关岗位,系统管理员岗位可以由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统一配置。

二、操作使用人员的操作权限:(一)系统管理员必须根据财务软件的特点设置本单位会计电算体系与核算方式。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会计制度与单位核算、管理的要求。

报表格式必须符合上级主要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要求。

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XX股份有限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电算化在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保证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全资、控股子公司的财务部门。

第三条公司根据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配备专用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并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登记,由专人负责保管。

第四条会计信息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设备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以保其系统正常运行,保障会计数据的安全。

第五条硬件发生故障时,应由专人或定点维修人员负责检修排除,做好维修记录,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拆修。

第六条系统的开、关机应由系统管理人员或专人负责,并需严格遵守开、关机顺序。

第七条公司实行会计电算化,公司会计电算化采用用友软件。

第八条电算化软件应在软件开发商的协助下安装、调试,直至正常运行。

第九条系统管理人员应对软件进行正常维护,包括对程序、数据、编码的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做好维护记录备查;其他任何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对软件数据进行修改、删除。

第十条电算化软件运行发生错误,系统管理人员应立即检查处理,如无法处理,需及时与软件开发商联系,弄清原因,排除故障。

第十一条实行系统化操作及管理后,为了保证系统安全、有效、正常运行,防止各种舞弊行为,系统设立各种职能岗位,各岗位具有不同的权限和职责。

(一)系统管理员: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总负责,主要职责: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有效、安全正常运转;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监督与组织有关人员恢复系统的运转;协调系统内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负责规定系统内各使用人员的权限;负责组织和监督系统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系统建立时的各项初始化工作;(二)系统操作员:对系统功能的安全运行负责,主要职责:负责系统和数据登录,对录入数据的正确性负责,要检查所录入数据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对非法数据不得录入;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数据录入完毕要和原始单据核对,核对无误后提交数据审核人员;(三)数据审核人员:负责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审核,主要职责:负责输入凭证、单据的审核工作,包括审核资料的规范性、正确性;对不符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单据退还各有关人员更正,补齐、再行审核。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企业财务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会计电算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会计电算化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会计电算化管理部门,负责日常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3. 会计电算化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会计电算化培训;指导、监督和检查会计电算化工作;处理会计电算化相关的技术问题;制定和实施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制度。

三、会计电算化软件管理1. 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

2. 软件供应商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

3. 定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升级和维护,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数据管理1. 建立和完善会计数据管理制度,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录入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数据录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定期对会计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4. 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随意访问会计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五、系统安全管理1. 制定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系统安全。

2. 设置合理的操作权限,防止未授权人员访问系统。

3. 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4.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攻击和病毒感染。

六、人员管理1. 组织会计电算化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

2. 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 定期对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

七、审计与监督1. 定期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内部审计,确保制度的执行和工作的规范。

2. 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 对违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所建立的一套制度体系。

该制度主要涉及到会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规范、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电子化技术手段改进和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透明和可控。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采集规范:明确会计数据的采集方式、要求和频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数据处理规范:规定会计数据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包括记账、核算、报表编制等过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存储和备份规范: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

4. 技术设备和软件要求:包括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设备要求、软件平台选择和使用要求等。

5. 人员培训和管理规定:确保会计电算化人员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他们正确使用相关技术和软件,并加强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

6. 内部控制规定: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合规性。

7. 监督和审计规定:建立定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机制,对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建立的一套规范性的制度体系,通过规定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备份的规范,以及技术设备和软件要求,人员培训和管理规定,内部控制和监督审计规定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

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

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是企业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重要方面,它是为了标准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进步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的例如:一、总那么为了推动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进步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会计人员和相关部门。

三、电子会计文件管理电子会计文件是企业电算化会计工作的根底和核心,必须加以正确管理。

电子会计文件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会计文件的建立和存储:电子会计文件必须按照会计准那么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展建立和存储,并按照企业内部的文件存储和备份制度进展操作。

2、电子会计文件的传输和接收:电子会计文件的传输和接收必须通过平安的网络通信渠道进展,同时要确保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完好性和平安性。

3、电子会计文件的归档和销毁:电子会计文件在不再需要使用时,必须按照企业内部的归档和销毁制度进展处理,严禁私自销毁和泄露。

四、软件和硬件设备管理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进展,必须对软件和硬件设备进展正确管理。

软件和硬件设备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软件的选用和配置:软件必须按照企业的详细需求进展选择和配置,并在使用过程中进展适时的更新和晋级。

2、硬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硬件设备必须定期进展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

3、软件和硬件设备的使用权限管理:软件和硬件设备的使用权限必须根据不同的岗位和职责进展分配和管理,严禁私自调整和篡改。

五、数据平安和保护会计数据是企业电算化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以保密和保护。

数据平安和保护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备份和恢复:企业必须定期对会计数据进展备份,确保数据的平安性和可及性,并在需要时可以进展及时的恢复。

2、数据传输和存储平安:会计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的加密和防护措施,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3、数据权限管理:会计数据的访问权限必须按照不同的岗位和职责进展分配和管理,严禁未经受权的人员访问和使用数据。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_共10篇完整篇.doc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_共10篇完整篇.doc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_共10篇范文一: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进一步明确会计电算工作责任制,特定制本制度。

二、电算会计岗位设置根据电算化的要求,财务部设置如下电算会计岗位:财务负责人岗位(即电算主管岗位)、记账岗位、稽核岗位、制单员岗位。

三、会计电算化操作规定1.所有上机操作人员经过培训,经电算主管认可后方可按上机操作权限进行操作。

2.电算主管按岗位责任制要求设置各操作人员的上机操作权和工作内容,每个操作人员根据电算主管认可的权限,设定自己的密码口令,并注意安全保密。

3.操作人员需遵守计算机的开关程序规定,开机后不得擅自离开工作现场,如需离开应退出会计软件,以防他人越权操作。

4.未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不能据以登记机内账簿。

5.如发现已入账的内容有误,必须按照系统提供的功能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不得使用非会计核算软件提供的方法处理会计数据。

6.各类报表的数据各类账册账本,除辅助数据外,任何人不得直接从键盘输入数据形成或修改报表。

7.操作人员未经电算主管批准,不得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账册及各种数据。

8.建立上机操作记录制度,记录操作人、时间,操作内容和故障情况等内容。

四、硬件软件系统维护和数据管理1.做好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保持设备整洁,定期清洁硬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会计软件的使用、升级、更新以及硬件设施的调整必须征得电算主管的同意,需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的,必须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3.任何操作人员不得打开数据库直接进行操作,未经同意不得修改计算机设置及各种程序。

4.随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定期打印输出会计数据。

记账凭证、报表及时输出,账簿至少一年输出一次。

5.定期检查计算机病毒,各工作站均应安装防病毒软件。

对于情况不明、来历不清的软盘,严禁使用。

6.运行会计软件的计算机不得上网。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4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4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内部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定的一套规范和要求,包括各项政策、程序、操作规范和管理措施等,旨在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高效和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目标、制定流程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日常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运行对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电算化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如数据安全性、合规性等。

因此,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必要性。

1. 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会计电算化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录入、存储和处理,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企业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数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 加强内部控制: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和权限设置,加强内部控制,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和违规行为,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保障数据安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可以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安全防护等措施,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篡改。

4. 促进业务流程优化: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会计业务流程,减少冗余环节和手工操作,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标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了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内部控制,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业务流程:制度应规范会计电算化的各个环节,明确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会计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

2.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应规定会计电算化的权限设置、操作审计、内部监控等措施,加强内部控制,防止违规操作和风险发生。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整版)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整版)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和规范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结合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财务核算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会计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的计算机硬件是指支撑财务软件正常运行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计算机软件是指用友财务软件及其他相关软件第五条信息技术中心应指定专人对财务软件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及对数据库的管理。

各分支机构财务系统技术服务由本单位系统管理员负责。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第六条公司各财务核算单位必须使用公司指定的财务软件进行本单位的财务核算,并建立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电算化岗位的职责范围。

第七条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如下:(一)电算主管岗由财务管理总部设立,负责公司会计电算化的规划和管理,协调公司财务用计算机的使用及财务软件的运行;对电算化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分配及管理;协调、督促财会人员的电算化工作,完善公司的电算化制度。

(二)电算维护岗由信息技术中心指派专人兼任,负责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管理及维护;负责开、关服务器,维护财务网络的安全、正常运行;管理服务器数据库及数据备份工作;协助电算主管规划和推进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负责对VPN证书及密钥的管理、授权工作;会同电算主管负责电算化系统的升级工作等。

(三)软件操作岗由各财务核算单位设立,负责对本单位的会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并及时输入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负责会计资料的整理、登记、保管、保密工作;负责建立健全会计档案借阅、使用登记制度。

(四)审核记账岗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没有审核的凭证不能记账;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审核。

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

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

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提高财务数据的质量和效率,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和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正确、完整和及时。

第四条企业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会计电算化管理,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第五条企业应定期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内部检查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六条企业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保障财务数据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财务数据处理流程规范:明确财务数据的录入、核对、汇总、报表生成等具体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和及时。

(二)权限分配与管理:建立用户权限分级制度,根据员工的职责和需求,合理分配不同级别的权限,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信度。

(三)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定期备份数据的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及时恢复。

(四)系统使用规范:规范员工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行为,禁止私自修改、删除数据,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会计电算化管理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六)外部审计配合:配合外部审计师对财务数据进行审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第八条企业应定期评估和调整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和变化。

第三章会计电算化技术应用第九条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第十条企业应培训员工合理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十一条企业应定期更新会计电算化软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第十二条企业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财务数据不被篡改和泄露。

第四章财务数据处理流程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财务数据处理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原始凭证的录入和核对:对原始凭证进行录入,并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硬体设备是指专用於会计电算化的微机及其配套设备,包括伺服器、工作站、网线、印表机、UPS 电源等。

会计电算化硬体设备由财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和使用,非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特殊情况确需使用时,应经财务管理中心经理批准,在不影响会计电算化正常工作情况下进行。

二、财务软体是用於完成会计核算、处理会计业务的软体。

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软体的设计功能未能正常实现时,应立即与软体发展商联系,进行修改、调试,完成调试後,应及时检查、核对,以确保相应帐务资料和功能模组的正确性。

三、每月10日前对上个月的会计资料进行备份。

操作人员运用财务软体必须是通过系统功能表选项进入系统操作,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操作许可权和密码。

操作人员对使用的硬体设备的安全负责。

下班时,应关闭设备的电源。

设备的开啓和关闭应严格按规范程式进行。

四、公司会计电算化未通过财政部门评审之前,采用微机和手工帐并行的办法。

每月末,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将手工
帐与微机帐进行核对。

保持手工帐与微机帐一致。

五、企业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的管理,严格按照企业银行电子支付程式和许可权规定执行。

电子支付密码器、智慧IC 卡、帐户密码和操作人员密码是使用企业银行系统的关键要素,应妥善保管,主管卡和操作员卡应按照分管并用的原则,由财务管理中心负责人和操作员分别设制密码,不得一人统管使用。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5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5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5篇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一、财务机房管理为了确保机房安全高效持久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只有财会室内部工作人员才有资格担任机房的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

2、所有机房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及非机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动用机房设备和上机操作;专职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在计算机上干私活或未经领导批准的业务。

3、运行会计软件的计算机必须放置在财会室。

4、机房工作人员负责机房各种计算机设备的保管和定期维护,机房应设置禁火、禁烟、禁水等标志,以保证机器有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为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无关人员不得进人机房。

6、严格执行会计数据的管理规定,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预防计算机病毒,及时将有关存档的数据进行打印或者备份,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并交档案室归档。

二、计算机管理(一)、操作权限控制操作权限是指系统的种类操作人员所能进行操作的权限。

操作权限控制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管理员一般具有最高的权限。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凭证输入数据,不得擅自修改凭证数据,如发现差错,应在输入计算机前及时映给凭证编制人员或系统管理员;已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在记账前发现差错,可按凭证数据进行修正;如在记账之后发现差错,必须另做凭证,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录入计算机。

3、审核员只具有审核权。

4、系统维护人员必须按有关的维护规定进行操作,除了系统维护员外,其他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修改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的结构。

5、出纳人员、会计软件开发人员不允许进行系统性的操作。

(二)、操作规程控制。

操作规程控制主要指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保证计算机会计系统正确、安全运行,防止各种差错的有力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操作人员在上机操作前后,应进行上机操作登记,填写姓名、上机时间、操作内容,供系统管理员核实;2、操作人员的`操作口令应注意保密,不能随意泄露;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权限操作,不得越权和擅自上机操作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操作;3、每次上机完毕,应及时做好所需的各项备份工作,以防发生意外事故;4、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和进行各种非法拷贝工作,以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入;5、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反映会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原则,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的核算监督职能,提高会计工作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保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本公司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财务会计电算化包括电算化帐务处理系统和电算化报表处理系统。

在本电算化系统尚未取得财政局审核认可前,手工记帐同电算化记帐同时进行。

(二)电算化帐务处理系统一、帐务处理办理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设置帐户、处理帐务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电算化帐务系统会计科目代码的设置既要满足会计业务的要求,又要便于电算化处理。

因此,在年初建立的会计年度帐务文件时,应根据本行业规定的会计科目,正确地设置本年度使用的全部级次的会计科目(会计年度中间也可追加同级的新科目,但已制单或记帐的会计科目不得修改或删除)。

复式记帐:电算化帐务系统采用借贷记帐法。

根据借贷记帐法的帐户结构和记帐规则,每笔经济业务必须同时以相等的金额在帐户的借方和贷方加以反映。

资产类帐户期未余额的计算方式:借方期未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负债和所有权益类帐户期未余额的计算方式:贷方期未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电算化帐务系统年初结转帐户余额和日常记帐前应由系统对余额进行试算以检查帐户借贷方余额是否平衡。

填制和复核凭证:会计凭证是用来记载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和记帐依据。

根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分别与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联系,电算化帐务系统的记帐凭证按五种类别设置:收款凭证(现金)、收款凭证(银行)、付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银行)、转帐凭证。

编制会计凭证时,业务内容的摘要应按系统设定的规则正确填入;会计科目应填写明细科目(明细级以上科目由系统自动给出)。

凭证复核时,应逐行审核记帐凭证上的分录与原始凭证是相符,会计科目应用是否正确等。

登记帐簿:帐簿是根据会计凭证序时,分类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会计电算化制度

会计电算化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按《企业会计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部门第二条财务部负责公司会计电算化规划、组织、培训、检查、应用,人政部负责会计电算化正常实施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财务部和人政部均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管理。

第三章计算机操作及管理第三条财务部用于会计电算化、替代手工记帐的计算机设备应当设置专用计算机。

在购置机型、机种、配套设备及系统软件时,尽量做到与公司统一,为最终实现网络化打下基础。

第四条计算机设备作为公司办公用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但必须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设备管理及维护由专人负责。

第五条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意外故障,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计算机存储信息不丢失,并迅速组织维修。

第六条会计电算化专用计算机应建立操作人员使用登记制度,以便在出现故障时查找问题。

操作密码必须严格管理,并定期更换。

第七条一般情况下对来历不清的存储设施禁止在专用计算机上使用。

用于会计核算的软件,不得任意修改和删除。

第八条财务部负责电算化人员必须备有一套无病毒软件。

其他软件按《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要求购置,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第九条禁止在运行信息系统的计算机上玩游戏,否则造成不良后果将追究责任。

操作人员离机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第十条在安装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之前要彻底清理一次硬盘,对硬盘一次格式化,使软件安装处在一个无病毒的环境中。

第十一条财务资产部应购置专门消除病毒的软件,以处理感染病毒。

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病毒的处理以确保会计数据安全、完整。

第四章会计资料管理第十二条对采用计算机记帐,其会计凭证、帐薄、报表、会计资料及软件等保管一律按会计档案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会计软件和会计资料输入计算机后必须采取保密措施以防被盗。

负责人员必须作好防火、防磁、防潮和防尘等工作,重要档案应备份并存放不同地点。

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规定

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规定

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制度草案一、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第一章系统使用管理第一条为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必须对系统的操作使用做出严格的控制.第二条在会计电算化系统投入运行前, 由系统管理员可由部门经理兼任确定本电算化系统的合法有权使用人员及其操作权限, 并记录备案.运行中需要增减使用人员, 按同样手续办理.第三条对各使用人员明确划分使用操作权限, 形成适当的分工牵制,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第四条本会计电算化系统原则上专机专用, 谢绝无关人员使用机器做其他工作.第五条任何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改数据、原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第六条出纳人员不允许进行系统性的操作.第七条操作人员应严格在规定范围内对系统进行操作,负责数据的输入、运算、记帐和打印有关帐表.第八条存档数据、软盘、帐表和文档资料等由系统管理员按规定指派专人统一复制、核对和保管.第九条系统管理员必须做好日常检查监督工作, 发现不规范使用应及时制止, 并采取措施避免同样情况再次发生.第二章上机操作规程第十条操作人员必须是合法有权使用人员, 经过培训合格并经系统管理员正式认可后, 才能上机操作.第十一条操作人员上机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尽量减少占用机器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第十二条操作人员的操作密码应注意保密, 不能随意泄露, 密码要不定期变更.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权限操作, 不得越权或擅自上机操作.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凭证输入数据,应保证输入的数据与凭证数据的一致性.已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如在记帐前发现差错,可按凭证进行修改,如在记帐后发现差错,必须另作凭证,以红字冲销纠正.第十五条每次上机工作完毕后都要作好工作备份.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重要财务数据每月备份一次,一式两份.备份的数据软盘,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第十六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操作人员如要离开工作现场, 必须在离开前退出系统, 以防止其他人员越权操作.第十七条任何人如有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命令程序、数据文件、帐册、软盘等行为,依照会计法,将受到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第三章帐务处理程序第十八条帐务系统初始化:在初次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时, 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工作, 在会计主管或部门经理以下同授权下进行设置会计科目、帐本格式、凭证类型、期初余额等项内容的设定.第十九条帐务系统更改:系统正常运行期间,任何对帐务系统的修改变动,必须得到会计主管的批准.第二十条日常帐务处理:一、凭证处理: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入的记帐凭证分两种,即:机制记帐凭证和手工编制的记帐凭证.记帐凭证要严格按照国家财会制度规定编制,对不真实、不合理的原始数据、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确切、不完整的原始数据和凭证应予以退还,并要求更改和补充.为适应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编制记帐凭证还必须做到:1、机制记帐凭证的编制:机制记帐凭证是指各子系统输入原始凭证如销售原始发票和银行收款凭单由计算机,按有关规定编制并打印的记帐凭证.机制记帐凭证直接通过机内程序转到帐务处理系统进行记帐、编报表等业务处理.机制记帐凭证编制前,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输入计算机及打印出的记帐凭证必须做到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确无误.打印出的机制记帐凭证需有制单人、审核人、记帐员及财务部负责人章,连同所附原始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2、手工记帐凭证的编制:手工编制记帐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采用手工办法编制的记帐凭证.手工编制的记帐凭证必须做到:1原始凭证必须是合法凭证.经济业务内容、摘要应规范化,措词要确切,其中标准摘要按规范填写正确.2帐户使用正确.3借贷方金额相等.4原始凭证同记帐凭证金额一致.对会计分录的摘要内容必须唯一,即:一种摘要内容,只能对应一个最细的明细科目,据此确定其隶属于那一个一级、二级、三级科目.要求摘要内容简洁、扼要,用尽量少的字表达出该笔业务的内容.凡能归入标准摘要的业务内容,应尽量的使用标准摘要.对于新的业务内容可按上述原则编写新的标准摘要,并注明所对应的科目名称及科目代码.3、记帐凭证编号必须连续.编号间断时应在断号后第一张凭证上说明断号原因并签字盖章.4、现金日记帐和银行日记帐可以由机器直接登记,出纳人员不登记帐簿.为工作方便,出纳人员可以自设备查辅助帐.二、记帐凭证的审核与保管1、记帐凭证必须经凭证审核员严格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登帐处理.2、操作员每输入一张凭证,结束前要自审一次无误后再按结束键.3、输入计算机的凭证、单据应由制单人、审核员、记帐员、财务部负责人签字后方为有效凭证.4、已输入的凭证应在输入操作完毕装订成册后,交由专人负责存档保管.5、同一张凭证,制单和复核不能是同一个人.三、帐表打印和结帐:1、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需要每月打印,并应与出纳库存现金核对无误.2、银行余额调节表、科目汇总表每月打印一次.3、在结帐前按有关规定做好当月各类帐务数据和报表的备份工作.4、月底,以上工作正确完成后,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结帐,系统自动生成下月期初余额.5、每年年末必须将全部帐簿打印输出,装订成册,作为会计档案保存.四、会计报表1、单位应根据帐簿数据准确编制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会计报表.帐表之间的数据必须衔接一致.2、会计报表、计算表、分析表,按各核算子系统及管理要求和时间打印输出,经有关财会负责人审核无误后签字盖章方可生效.3、单位上报会计主管部门的会计报表格式与要求,按会计主管部门的统一设计和布置.4、单位必须以软盘和书面形式上报报表,软盘和书面报表的数据必须一致,书面报表必须由机器打印并按规定由有关人员签字盖章.第四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集团财务结算中心解释并负责修订.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经总裁办公会批准后执行.二、电算化系统软、硬件管理制度第一章系统管理制度第一条财务用计算机应做到专机专用,不要兼做其它工作.第二条除了被允许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外,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用机.第三条每次用计算机必须使用不间断电源UPS,以避免意外断电造成核算数据丢失影响系统运行.第四条计算机禁止用外来软盘,坚决禁止在计算机上玩游戏,以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第五条有上、下级单位送来的数据盘,在使用前,必须做好查病毒工作.第六条计算机发生故障应及时维护.对于无法处理的故障,应通知集团管理中心并及时与销售计算机的单位取得联系.第七条财务软件运行中发生错误时,应及时排除,如无法处理,应通知集团管理中心并及时与财务软件销售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解决问题.第二章系统维护第八条为保障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系统维护,其内容主要包括:一、对系统硬件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二、在系统发生故障和出现异常时,排除和恢复运行;三、在系统扩充时,负责安装、调试,直至运行正常;四、在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随时做好适应性的维护工作;五、系统中的会计数据需要每天进行备份.第三章系统硬件维护第九条一般情况下每月应由集团管理中心全面检查一次计算机硬件系统,并做好检查记录.第十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好检查维修记录.第十一条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由系统管理员与维护员共同研究决定,并由系统维护人员实施安装和调试.第四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有集团财务结算中心解释并负责修订.第十三条本制度经总裁办公会批准后执行.三、电算化系统岗位责任制度第一章核算系统人员分工第一条为适应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岗位的变动,需要对财会人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以及相互分工做出调整.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或部门经理、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电算主管、电算化操作、审核记帐、系统管理、数据分析、档案管理等.以上岗位中系统管理工作与出纳工作不得互兼.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系统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第二条系统管理员责任制一、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到合法、安全、可靠、可审计的要求.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恢复正常运行.二、定期检查软、硬设备的运行情况;负责系统运行中软、硬件故障的消除工作;负责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按规定的程序实施软件的完整性、适应性和正确性的维护.三、协调本系统各类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四、检查会计凭证的预处理工作,确保各类输入数据符合系统的要求.五、负责计算机输出帐表、凭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检查工作.六、负责本系统各有关资源包括硬件设备、软件、数据及文档资料等的调用、修改和更新的审批手续.七、负责本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正确性、及时性检查工作.八、做好本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总结工作,并提出更新软件或修改软件的需求报告.九、负责本系统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考评,并提出任免意见.十、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岗位责任与经济责任考核制度.十一、此岗位可由电算主管或部门经理兼任.第三条会计电算化操作员责任制一、负责输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二、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三、当天的日记帐数据,做到当日帐当日清.日记帐输入应做好日清,在月末应将核对无误的明细帐和科目汇总表打印输出.四、月末打印记帐凭证.五、每次操作完毕,应及时做好各类备份数据和存档数据.六、注意安全保密,各自的操作口令不得随意泄露,备份数据应妥善保管.七、系统操作过程中发现故障,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并做好故障记录和上机记录等事项.八、按分管的内容汇集材料收发、领退单、销售发票、工资变动及停止发放等各类单据.九、在规定的期限内,根据原始凭证准确编制会计记帐凭证.十、编制会计凭证应符合财会制度的要求.做到内容完整、数据正确;代码要合法、恰当、摘要应简明规范.十一、此岗位可由出纳和其他会计核算人员担任.第四条审核员责任制一、负责凭证数据的审核工作,包括各类代码的合法性、摘要的规范性和数据的正确性.二、负责输出数据正确性的审核工作.三、对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退还各有关人员更正、补齐后,再行审核.四、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不正确的输出帐表数据不予签章确认.五、此岗位可由电算主管或部门经理兼任.第五条会计档案管理员责任制一、负责本系统各类数据软盘、系统软盘及各类帐表、凭证、资料的备份和存档保管工作.二、做好各类数据、资料、凭证的安全保密工作,不得擅自出借.三、按规定期限,向各类有关人员催交备份数据及存档数据.四、此岗位可由电算主管或部门经理兼任.第三章附则第六条本制度由集团财务结算中心解释并负责修订.第七条本制度经总裁办公会批准后执行.四、电算化系统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的会计档案包括贮存在磁盘软盘和硬盘上的会计文件和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核算资料.第一章数据资料管理与保密机内数据文件及其备份和作为会计档案资料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帐册、报表,应按有关财会制度使用、保管.第一条记帐凭证的输出与保管有关会计人员应及时将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手工编制的记帐凭证,输入计算机.月末将审核无误的记帐凭证打印输出后,按标准装订成册,妥为保管.第二条科目汇总表、帐簿打印时间.一、现金、银行日记帐每月打印.二、银行余额调整表每月打印一次.三、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分类帐每年打印一次.四、现金、银行存款、记帐凭证的科目汇总表每本打印一次,并同该本记帐凭证一起装订.五、会计报表、计算表、分析表,按管理要求和时间打印输出,经有关财会人员审核无误后签字生效.第三条由机器打印输出的会计档案发生缺损时,必须补充打印,并要求操作人员在打印输出的帐页上签字盖章,财务主管签字盖章认可.第二章数据备份管理第四条由于会计核算数据的重要性,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第五条在日常工作中, 准备三套软盘循环使用, 隔日进行备份,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对工作的干扰.第六条需要做备份的包括系统设置文件、科目代码文件、期初余额文件、本月帐务文件、报表文件及其他核算子系统的数据文件.第七条机内凭证及总分类帐、明细分类帐、报表,应视同会计资料按月做两套软盘备份,交会计档案保管员或由专人分别放置在不同地方妥为保管.第三章会计档案管理第八条会计档案存档手续: 打印输出的凭证、帐册、报表,必须有会计主管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第九条为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 备份软盘必须贴上写保护标签, 装入盘套, 放进硬盒, 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第十条由打印输出的凭证、帐册、报表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档案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保管期限和管理办法管理.第十一条随计算机配置而来的操作系统、各类应用程序软件以及购买的商品化会计核算系统软件,和以上软件的备份磁盘,作为会计档案保管.第十二条各类会计档案的出借,均必须经过部门经理审批同意并签章,如果对备份磁盘的操作可能危及该备份磁盘的完整性,应制作该备份磁盘的复制件,使用复制件进行操作.第十三条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的保密工作,任何人如有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数据文件、帐册、备份磁盘等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第四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集团财务结算中心解释并负责修订.第十五条本制度经总裁办公会批准后执行.。

公司财务电算化管理制度

公司财务电算化管理制度

广西创新港湾公司财务电算化管理制度二零零三年九月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根据公司财务工作的特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为了确保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财务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安全性,特制订本制度。

本管理制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组织管理制度、操作使用管理制度、操作记录制度、帐务系统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

第一部分 财务电算化组织管理制度为建立与日常运行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设备的配置及分工,明确人机关系、保证人机协作,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电算化管理职责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和实现电算化的需要,财务部需具备如下职责:系统管理、系统维护、数据录入、数据复核、数据管理。

二、岗位职责财务部岗位和财务电算化职责对应关系如下:1、系统管理(财务部经理)(1)参与制定本公司财务电算化发展规划;(2)根据财务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业务发展实际情况来建立本单位的财务电算化体系和核算方式。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会计制度与本单位核算管理的要求,报表数据格式必须符合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要求;(3)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保证和监督系统的有效、安全和正常运转,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尽快纠正;(4)协调系统内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5)负责系统运行环境的建立、完善以及系统建立中的各项初始化工作;(6)负责系统信息资源(包括设备、软件及文档资料等)的调用,提出更新软件的需求报告;(7)对系统的安全性、正确性负责,并做好上机记录的整理工作和系统运行情况的总结,按规定及时归档;(8)负责管理上机人员的使用权限。

2、系统维护(公司信息管理员)(1)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硬件和软件的运行情况;(2)负责监督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3)按规定的程序对实施软件的质量性、适应性和正确性进行维护;(4)除实施数据维护外,不允许随意打开系统数据库进行操作,实施数据维护时不准修改数据库结构。

3、数据录入(会计)(1)执行财务部经理和信息管理员对数据录入的具体指挥和要求;(2)按规定标准输入手工记帐凭证,以生成机制凭证及帐本;(3)及时、准确地为领导提供所需数据;(4)严格执行财务电算化管理中有关操作、使用的各项规定;(5)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给财务部经理和信息管理员。

公司电算化管理制度

公司电算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电算化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保障公司财务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使用电算化系统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公司电算化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二)安全可靠、高效便捷;(三)加强监督、确保信息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电算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电算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电算化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电算化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电算化管理制度;(二)组织实施电算化系统建设、维护和升级;(三)监督电算化系统运行,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四)组织电算化人员培训;(五)定期开展电算化系统检查,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三章电算化系统管理第六条电算化系统应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可靠的软件,并定期进行升级维护。

第七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电算化系统操作及维护;(二)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三)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八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职责:(一)负责电算化系统的安装、调试、升级和维护;(二)确保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处理系统故障;(三)定期备份电算化数据,防止数据丢失;(四)加强电算化系统安全管理,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

第四章电算化人员管理第九条电算化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电算化系统操作及业务流程;(二)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三)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十条电算化人员职责:(一)按照规定进行电算化操作,确保会计数据准确、完整;(二)遵守电算化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权限;(三)定期进行电算化系统检查,发现和纠正问题;(四)配合电算化管理部门开展电算化培训工作。

第五章电算化数据管理第十一条电算化数据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电算化数据备份应定期进行,确保数据安全。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促进本公司财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会计人员都必须经过电算化培训并取得“电算化上岗证书”,方可从事电算化岗位工作。

第2章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第3条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

第4条会计电算化岗位可设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员、审核员、电算维护员、电算审查员、数据分析员和出纳岗位、档案管理员。

在不违背内部牵制原则下,可一人兼任多个岗位。

1.电算主管。

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2.软件操作员。

负责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的输入工作;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3.审核员。

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4.电算维护员。

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对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负责同软件供应商进行联络;对财务部门无法解决的硬件问题负责同计算机中心联系。

5.电算审查员。

负责监督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

6.数据分析员。

负责对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有关分析资料供领导决策参考。

7.档案管理员。

负责财务软件和会计资料档案的管理。

第3章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第5条会计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电算化主管授权认可后方能进入系统进行上机操作,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操作本系统。

第6条会计部工作人员应按密码和操作权限操作,除系统管理员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上机操作。

第7条任何人员禁止在网络机器上安装和使用游戏软件;使用外来软盘时应先进行杀毒;使用内部局域网时禁止同时使用外部网络系统,以保证计算机数据安全和防止感染计算机病毒。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5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5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保障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真实、准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分为:电算化主管、系统管理员、软件操作员、审核记帐员、会计档案管理员。

在不违背内部牵制原则下,可一人兼任多个岗位。

1、电算化主管: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正常运行,协调各岗位的工作关系,负责电算化岗位设置、人员分工和设置操作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

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担任,电算化主管不能兼任系统管理员,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2、软件操作员:按照分管的财务会计工作和会计核算要求做好凭证等有关资料的预处理工作,负责输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按权限进行会计数据处理、输出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

负责输入会计数据的正确性验核,发现故障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此岗位不得由出纳人员兼任。

3、审核记帐员: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的凭证以及填制的不符合要求的凭证、金额错误的凭证、会计科目和分录错误的凭证,要求操作人员查明原因并进行修改;对正确的会计凭证,通过财务软件进行审核记账同时登记计算机内的有关会计帐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担任,但不得由出纳人员兼任,也不得审核自己输入的凭证(软件有控制)。

4、系统管理员: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环境的建立,组织协调各工作站对软件的运行工作,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负责掌管增加、删除帐套和增加、删除操作员的密钥,管理计算机会计数据,负责计算机数据的日常备份,发现软件或硬件问题应及时解决,发生不可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向软件公司技术人员联系尽快解决。

此岗位要求熟练掌握硬件及软件操作技能,可由会计人员兼任,也可配备专职人员担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工作程序图①原始凭证②审核③记帐凭证⑥打印⑤帐务处理④审核⑦审核⑧调整存档注 1、图中③为直接上机填制记帐凭证,④则为审核人员上机审核记帐凭证,⑥为打印已在电脑中记帐的已审核记帐凭证,并及时粘贴原始凭证,经核对无误后,整理存档;2、会计人员主要分工为制单、审核和档案管理人员;3、各工作人员根据各种规章制度要求,并本着会计工作职业道德要求认真执行相关工作。

帐 务 流 程 图修改凭证A 录入凭证B 审核凭证 存在问题?C 记 帐D 对 帐 月 初 存在问题?E 会计报表F 帐表核对 存在问题?G 结 帐H 档案管理 A 、 制单人员B 、 审核人员C 、 制单人员D 、 审核、制单人员E 、 制单人员F 、 审核、制单人员G 、 会计主管H 、 制单、档案管理人员会计报表系统业务流程图自动取数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帐其他明细表营业成本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财务分析指标现金流量表财务报告分析填列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一、电算化岗位责任根据财税部门有关电算化管理规章制度及公司的管理核算特点,为稳妥高效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公司财务部设置以下工作岗位:财务经理对公司电算化发展方向、规模及重大硬件、软件的使用及应用项目进行决策,领导各财务人员高质量、高效率、稳定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会计主管1、积极配合财务经理的工作,制订公司电算化发展规划及管理制度等,为财务经理提供相关决策依据;2、根据公司特点合理设置电算化工作岗位,正确分配系统各级操作人员的使用权限,组织协调好各财务人员开展各项具体的会计电算化工作;3、经常检查各项电算化工作的执行情况和结果,严格执行责任制对各岗位人员责任的约束条款。

系统管理1、参与制订公司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及管理制度;2、执行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和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的职责;3、对系统软硬件的日常运行进行维护,及时排除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确保系统正常稳定地运行。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档案管理1、及时备份系统中各种帐表数据,并分类编号存档,数据备份至少做一次硬盘备份和两次软盘备份;2、对打印输出的凭证、帐簿、报表等应及时装订存档;3、对系统软硬件相关的光盘、磁盘、使用手册等资料进行分类编号,妥善保管。

成本、计划管理1、配合财务经理及会计主管、系统管理人员工作,保证电算化日常工作正常进行;2、制订财务计划,管理控制成本,对公司经济活动进行准确而及时的财务分析,为财务经理决策提供依据;3、为会计主管提供岗位责任制的考核依据。

系统操作1、根据会计主管、系统管理人员对本岗位工作的具体安排、要求开展工作;2、及时准确地输入、打印输出各种记帐凭证、帐簿、会计报表;3、及时准确为领导查询所需的各种财务数据;4、正确使用权限内系统中的各种功能。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审核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是否手续齐全;2、审核系统操作人员输入的记帐凭证,确保系统记帐凭证的制作质量;3、审核系统内总帐与明细帐、辅助帐及记帐凭证等是否试算平衡;4、审核会计报表是否与相关总帐金额一致平衡。

资金管理1、负责银行、现金出纳岗、收入、往来岗的日常管理;2、负责流动资金的日常核算管理;3、负责每日制印收入日报表及现金日报表;4、负责对门票、发票、收据等重要票据的日常管理。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二、会计帐表的初始化1、每个独立核算的会计单位只能在系统内设立一套帐。

新套帐必须经财务部经理、主管会计同意后方能在电算化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内设立。

2、设置会计科目时,必须按照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来设置各级会计科目的名称及编码;同时应本着利于简化核算、便于各种会计报表从电脑帐中自动取数的原则,合理适当地对部分科目设置辅助核算功能。

3、会计科目一经设定并已正式运用于系统中制单和记帐等功能,不得随意修改,以避免造成系统数据库的紊乱;因核算需要而需新增的会计科目则可在系统中增设。

4、转换会计年度时,应于新会计年度开始后的20日内完成年初转帐的工作,对结转后的年初余额试算平衡、对帐无误后,新会计年度电脑帐方可使用。

对于已成功结转的年初余额,不得随意修改,以避免造成系统数据库的紊乱。

5、套帐初始化工作完成后,应根据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时在电子报表系统中编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管理费用明细表》等基本会计报表以及公司内部管理需要而要求编报的各种明细表等,并设定各种报表从系统取数的公式单元和批处理命令等。

各种报表格式及公式单元、批处理命令等一经设定,不得随意修改。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三、日常帐务处理1、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经审核后应于两日内编制记帐凭证,并输入系统,填制凭证时,应规范简要填写摘要。

2、当日所有原始凭证都输入系统后,审核人员应及时审核记帐凭证,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改,确保当日输入的凭证都正确无误。

3、记帐凭证经审核、修订无误后,即应打印输出,并将打印出的已审核凭证和与其相对应的原始凭证装订,以备存档。

4、记帐凭证经审核、打印输出后,制单人员应及时在系统中记帐,记帐凭证未打印出之前,不得记帐。

5、当日凭证都输入、审核、记帐后,应及时查询打印当日现金收支情况日报表,以便于及时掌握现金收支状况。

6、月末所有原始都已输入系统并已记帐后,应及时运用系统汇总功能,对所有已记帐凭证进行汇总,并打印输出汇总表;同时运用对帐、试算平衡等功能,核对各科目总帐、明细帐与辅助核算帐等,帐帐核对无误后,即可开始编制当期会计报表。

7、各种基本会计报表应于该会计期后五日内编制完成并报出。

会计报表报出之前应认真与系统有关帐簿、凭证进行核对,如帐表不符,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调整,直至帐表一致。

其他辅助报表则应于核对无误后在该会计期后十日内编报完毕。

8、经过层层核对,确认帐证一致、帐帐一致、帐表一致后,且确认当期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已全部反映在系统帐中,则可由财务主管对当期会计帐结帐。

结帐后,则不可也不能修改当期会计数据。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四、系统各级操作员权限分工序 号使用功能权限权限运用人员备 注1 财务分工 1 表中“权限使用人员”数码的代表意义如下: 1—会计主管 2—系统管理人员 3—系统操作人员 4—资金管理人员 5—审核人员 6—成本管理人员 7—档案管理人员上列岗位中,一名工作人员最多可担任三个,但制单、制表和审核岗位不可由一人兼任;出纳和资金管理不可由一人兼任。

2 建帐、科目初始设置 1、2、3 3 期初余额管理 1、2、34 制单、汇总、记帐1、3 5 凭证审核 1、5 6 对帐、试算平衡 1、3、5 7 结帐、恢复记帐前状态 1、2 8 自动转帐定义、生成1、3 9 查询、打印 1、3、5、6 10 数据备份、恢复 1、2、7 11 删除以前年度数据 1、2 12 重建帐、帐套参数调整1、2 13 上机日志 1、2 14 银行现金管理 1、4 15 计划管理 1、6 16 项目管理 1、3、5 17 部门管理 1、3、5 18 汇率管理 1、3、5 19 单位往来 1、3、5 20 个人往来 1、3、5 21 报表初始化 1、2、3 22 编制报表 1、3 23报表审核1、524报表修改1、5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五、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档案定义主要指存储在硬盘、软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的会计数据和程序等,并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数据及系统开发运行中的全套文档资料。

档案管理任务1、收集和整理应存档的会计资料;2、保管和利用好会计档案;3、遵守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

档案管理内容一、会计凭证的收集、整理和存档1、收集齐全应存档的会计凭证,按凭证顺序号和本号检查有无短缺,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清理出不属于会计档案范围和无须存档的一些资料,补充可能被遗留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核算资料;2、与负责凭证打印、装订、暂时保管的操作人员办理好档案入存手续;3、应每月装订一次凭证,为便于翻阅凭证,避免凭证散失,装订凭证时应按适当厚度统一装订;4、认真填列会计凭证封面,封面各记事栏都应填列完整清晰,以便于查阅。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二、会计帐簿的收集、整理和存档1、各业务日或各月的会计帐簿可由业务经办人在当期打印输出并保管,日常系统数据由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负责维护;2、会计年度终了,必须将全年的所有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辅助帐等都统一打印输出,并整理装订;3、档案管理人员在与业务经办人办理帐簿交接手续时,应认真检查帐簿是否有残缺、遗漏,确定无误后,应对所有帐簿进行归类、编号,妥善保存;4、会计帐簿封面应书写规范,应填项目都应填列齐全清晰。

三、会计报表的收集、整理和存档1、各会计期的会计报表可由各业务经办打印输出,并负责保管;2、会计年度终了,各业务经办人将全年会计报表整理装订后交档案管理人员;3、档案管理人员对会计报表检查无误后,应对会计报表分类编号归档;4、会计报表封面应书写规范,应填项目都应填列齐全清晰。

四、软硬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存档1、每月结帐前,各会计主管都应对会计数据做一次硬盘备份和软盘备份;结帐后,再重新做一次硬盘备份和两次软盘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2、备份软盘应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集中管理;3、备份软盘应贴上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4、备份软盘应装在包装盒内,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双备份的软盘应存放于不同的地点。

档案的保管和利用1、只有由系统“打印”功能打印出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资料,经财务经理、会计主管、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签字认可后,才能作为正式的书面档案资料保存。

带有“查询”字样的会计核算资料不能作为正式的书面档案资料保存;2、会计电算化档案发生缺损时,应重新打印补充,操作人员在打印出的资料上注明此种情况并签字,经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人员签字认可后归档;3、查阅已存档的会计核算资料应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查阅时不得在会计档案上做任何记录、勾删和修改,更不能抽取单据;4、对于存储在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及其备份数据,不得做任何删除、修改操作。

档案保存期限1、对打印出的会计档案,其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2、软盘形式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必须在五年以上。

储存在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可在两年后根据需要进行存毁。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六、上机操作登记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每日登记当天上机操作情况,填列内容主要为操作时间、操作人姓名、操作内容、机器运行情况等;如在操作过程中机器或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系统管理人员报告,同时将运行情况作详细记录;未进行登记者,不得作任何软硬件的维护操作;系统管理人员在维护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对其处理方法、处理结果都应有所记载;对于重大运行故障,出按规定登记外,还应另行填写故障报告单,向有关管理人员报告;系统管理人员应每天运用系统中“上机日志”功能,查询当日各操作人员上机操作情况,并与当日上机记录核对;操作记录应每月装订成册,日常由档案管理人员妥善保管,年度终了再整理归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