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llf

合集下载

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公司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财务工作人员,以及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所有部门和人员。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第三条公司应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并确保软件版本合法、有效。

第四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五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应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第六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第三章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第七条电算主管: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负责系统软件的安装、升级和维护;负责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

第八条软件操作员: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操作,包括凭证录入、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

第九条审核记账员:负责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录入的凭证进行审核,确保凭证的真实性、准确性。

第十条电算维护员: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设备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电算审查员:负责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定期审查,确保系统运行合规。

第四章会计电算化操作规范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不得随意修改、删除会计数据。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已正常关闭。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备份会计数据,确保数据安全。

第五章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第十六条会计电算化档案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第十七条电子档案应定期备份,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第十八条纸质档案应按照规定进行整理、归档。

第六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九条公司财务部门应定期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XX股份有限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电算化在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保证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全资、控股子公司的财务部门。

第三条公司根据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配备专用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并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登记,由专人负责保管。

第四条会计信息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设备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以保其系统正常运行,保障会计数据的安全。

第五条硬件发生故障时,应由专人或定点维修人员负责检修排除,做好维修记录,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拆修。

第六条系统的开、关机应由系统管理人员或专人负责,并需严格遵守开、关机顺序。

第七条公司实行会计电算化,公司会计电算化采用用友软件。

第八条电算化软件应在软件开发商的协助下安装、调试,直至正常运行。

第九条系统管理人员应对软件进行正常维护,包括对程序、数据、编码的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做好维护记录备查;其他任何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对软件数据进行修改、删除。

第十条电算化软件运行发生错误,系统管理人员应立即检查处理,如无法处理,需及时与软件开发商联系,弄清原因,排除故障。

第十一条实行系统化操作及管理后,为了保证系统安全、有效、正常运行,防止各种舞弊行为,系统设立各种职能岗位,各岗位具有不同的权限和职责。

(一)系统管理员: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总负责,主要职责: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有效、安全正常运转;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监督与组织有关人员恢复系统的运转;协调系统内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负责规定系统内各使用人员的权限;负责组织和监督系统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系统建立时的各项初始化工作;(二)系统操作员:对系统功能的安全运行负责,主要职责:负责系统和数据登录,对录入数据的正确性负责,要检查所录入数据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对非法数据不得录入;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数据录入完毕要和原始单据核对,核对无误后提交数据审核人员;(三)数据审核人员:负责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审核,主要职责:负责输入凭证、单据的审核工作,包括审核资料的规范性、正确性;对不符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单据退还各有关人员更正,补齐、再行审核。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目的是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保护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自动化水平。

第三条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由公司会计部门负责管理,专职人员负责操作和维护。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第四条公司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进行,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第五条公司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包括硬件设备的选购、软件系统的开发和配置、网络的建设和数据的备份等工作。

第六条公司应按照实际需要,合理配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设备,并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及时升级。

第七条公司应根据业务流程和需求,进行会计软件系统的开发和配置,并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准确。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网络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公司应定期进行数据的备份,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第三章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管理第十条公司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管理由会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负责配合和协作。

第十一条会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输入和审核管理、数据处理和报表生成管理等。

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第十四条会计部门应定期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保证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第四章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与保密第十五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应按照国家和公司的规定进行,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第十六条所有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并严格遵守系统的使用规定。

第十七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用户权限由会计部门负责管理,不得超越其权限使用系统。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 引言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会计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会计核算和信息管理的一种方法。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指导会计电算化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流程。

2. 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运行,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

通过制度的执行,可以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防范会计风险,维护企业的财务稳定。

3. 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会计核算部门,包括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以及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其他员工。

所有涉及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人员都应该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4. 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准则,确保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审核原则: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数据进行审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保密原则:加强对会计信息的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独立性原则: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独立性,避免与其他部门的利益冲突。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制度的主要内容5.1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5.1.1 系统建设和维护•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立系统权限管理机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限范围和权限审批流程。

•定期备份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5.1.2 会计软件管理•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会计软件,并进行合法购买和授权。

•确保会计软件的版本管理和更新,及时应对软件漏洞和安全风险。

•建立软件使用规范,避免滥用和非法使用软件。

5.1.3 数据管理和维护•建立数据库管理机制,对会计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和存储。

•制定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的制度,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设定数据访问权限,限制非授权人员对敏感数据的访问。

学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会计电算化管理,提高财务账务处理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指学校财务部门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电子化操作和管理的规定。

第三条学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会计法律法规,财务制度以及学校的管理规定和要求。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管理组织第四条学校设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组织,负责学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建设、实施和维护,并按照相关规定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五条会计电算化管理组织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并更新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规程;(二)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四)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相关数据的备份和存储;(五)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操作技能。

第六条会计电算化管理组织应当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估,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会计电算化操作规程第七条学校会计电算化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和架构;(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权限管理;(三)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打印等操作规定;(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备份和存储规定;(五)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操作规定;(六)其他与会计电算化管理相关的事项。

第八条学校会计电算化操作规程应当经会计电算化管理组织审批,并向财务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通知。

第九条学校会计电算化操作规程应当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四章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管理第十条学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系统的物理安全、系统的逻辑安全和数据的安全。

第十一条学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物理安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当安装在安全可靠的机房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二)机房内应当设置门禁系统,并由专人负责门禁管理;(三)机房内应当安装监控设备,确保机房内的安全;(四)机房内应当定期进行环境检查,确保环境的恒温、湿度适宜。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第一条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和实施开展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各项目在建设期间,应立足高起点,按以下要求建立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领导作为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力推进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分管领导及财务负责人,全面负责工作的实施,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专业人员,及时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应当让财务人员充分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意义,纠正对会计电算化的一些错误认识,克服畏难思想,鼓励全体人员积极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使得会计电算化工作有可靠的思想保证。

三、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各单位在电算化实施前,应按照山东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的要求,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电算化工作建立在较高的会计核算水平之上。

四、加强人员培训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与会计相结合的现代化应用科学,必须具备一批具有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承担起这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这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组织保证。

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既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又要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

在现阶段,各单位应当培养出1~2名系统级人员,能够完成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其他财务人员也应达到初级应用水平,能够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具备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

五、配备符合要求的电算化人员为了确保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单位须对现有人员分工进行调整,配备以下专职或兼职人员:1、系统负责人: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全面管理工作,该岗位由本单位财务经理兼任。

2、系统维护员:为电算化系统日常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系统的维护工作,一般应兼任本单位主办会计。

3、系统操作员:一般分为一次录入、二次录入、报表输入等岗位,由各岗位人员按业务分工兼任,主要负责电算化系统的数据输入工作。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一、背景及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

会计电算化是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进行自动化处理和管理,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准确度和可靠性。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就是一套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和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指导和保障。

二、制度内容1. 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需要在会计核算制度上做出以下规定:•确定会计核算周期: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周期和报表期。

一般来说,会计核算周期为一个月,报表期为一个季度或半年。

•确定会计科目和账户:规定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和账户,以及科目和账户的编码规则和命名方式。

•确定记账方式和要求:规定企业的记账方式和要求,包括单据审核、凭证填制、凭证复核、凭证记账等流程。

•确定财务报表编制要求:规定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标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2. 费用管理制度企业的费用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和利润,还涉及到税务合规、财务稽核等方面。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需要在费用管理制度上做出以下规定:•确定费用管理制度的范围:规定费用管理制度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费用承担、费用报销、费用审批等方面。

•确定费用标准和算法:规定企业使用的费用标准和算法,包括差旅费、办公费、交通费、人力资源费用等各项费用的标准和算法。

•确定费用凭证的管理和保存要求:规定费用凭证的管理和保存要求,包括单据审核、凭证填制、凭证复核、凭证记账等流程。

•确定费用分摊和核算方式:规定企业费用的分摊和核算方式,包括按项目、按成本中心、按部门等方式进行费用的核算和分摊。

3. 税务管理制度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涉及到税务合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需要在税务管理制度上做出以下规定:•确定税务管理的范围:规定税务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包括税制、税率、税种、纳税义务等方面。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4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4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内部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定的一套规范和要求,包括各项政策、程序、操作规范和管理措施等,旨在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高效和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目标、制定流程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日常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运行对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电算化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如数据安全性、合规性等。

因此,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必要性。

1. 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会计电算化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录入、存储和处理,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企业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数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 加强内部控制: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和权限设置,加强内部控制,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和违规行为,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保障数据安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可以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安全防护等措施,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篡改。

4. 促进业务流程优化: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会计业务流程,减少冗余环节和手工操作,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标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了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内部控制,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业务流程:制度应规范会计电算化的各个环节,明确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会计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

2.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应规定会计电算化的权限设置、操作审计、内部监控等措施,加强内部控制,防止违规操作和风险发生。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整版)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整版)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和规范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结合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财务核算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会计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的计算机硬件是指支撑财务软件正常运行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计算机软件是指用友财务软件及其他相关软件第五条信息技术中心应指定专人对财务软件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及对数据库的管理。

各分支机构财务系统技术服务由本单位系统管理员负责。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第六条公司各财务核算单位必须使用公司指定的财务软件进行本单位的财务核算,并建立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电算化岗位的职责范围。

第七条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如下:(一)电算主管岗由财务管理总部设立,负责公司会计电算化的规划和管理,协调公司财务用计算机的使用及财务软件的运行;对电算化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分配及管理;协调、督促财会人员的电算化工作,完善公司的电算化制度。

(二)电算维护岗由信息技术中心指派专人兼任,负责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管理及维护;负责开、关服务器,维护财务网络的安全、正常运行;管理服务器数据库及数据备份工作;协助电算主管规划和推进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负责对VPN证书及密钥的管理、授权工作;会同电算主管负责电算化系统的升级工作等。

(三)软件操作岗由各财务核算单位设立,负责对本单位的会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并及时输入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负责会计资料的整理、登记、保管、保密工作;负责建立健全会计档案借阅、使用登记制度。

(四)审核记账岗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没有审核的凭证不能记账;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审核。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指一系列关于企业电子化会计系统的规定和管理措施,旨在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总则1.1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涉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和管理。

1.2 企业应在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下,实行电子化会计系统的管理。

1.3 企业应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信息完整性和正确性负责,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高效,保护利益和权益。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与维护2.1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规模和管理需求,选择适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2.2 企业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确保系统功能和性能稳定。

2.3 企业应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系统维护,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数据质量可靠。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3.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制度,严禁非授权人员使用系统。

3.2 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备份、防病毒和安全漏洞检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3.3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输入、审核、处理等流程控制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4 企业应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计划,以应对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的情况。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保护和备份4.1 企业应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密切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企业应建立专门人员负责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地备份数据。

4.3 企业应定期对备份的数据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五、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与保密5.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保护制度,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5.2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5.3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电子存储设备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整性。

六、会计电算化系统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应急预案6.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系统问题处理机制,保证各类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6.2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024年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2024年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2024年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本公司会计电算化发展,规范会计电算工作,按照财政局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本公司。

第三条会计电算化管理内容包括岗位设置、发展规划、建立信息系统、制定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和推广等。

公司负责管理工作,各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第二章岗位设置及职责第四条各单位应根据工作及人员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定岗定员,保持相对稳定。

第五条电算专管员必须精通财会业务,并且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二、监督会计电算化有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对财会软件进行日常维护;四、保证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财产安全;五、控制会计软件的运行;六、对操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七、负责财会软件的学习、应用和推广;八、负责组织系统内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必须对操作人员的.上机、密码和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管理制度。

与会计业务无关人员,没有经过上机培训人员不得作为操作人员。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计算机和财会软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自行修改。

第八条操作人员的密码应当严格保密;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密后,必须及时更改密码。

第九条操作人员如果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在离开前退出财会程序,防止其他人员越权操作。

第三章电算记账的规则第十条严格按照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软件程序,以及总公司的有关统一规定,进行业务处理。

第十一条总公司对财会软件的使用实行统一管理,未经总公司同意,各单位不得随意使用其他财会软件。

第十二条总公司负责设置一、二级会计科目。

二、三级科目各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

第十三条为确保电算记账准确、高效,记账过程中实行三审制,即事前审核、事中审核、事后审核。

第十四条记账凭证原则上由手工填制,如果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已输入计算机或可从机内现有账簿中计算生成记账凭证所需数据,记账凭证方可由计算机打印输出,代替手工记账凭证;这时须由操作员、复核员、主管员共同签章,并按规定装订成册,做为会计档案保存。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范本(2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范本(2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运行,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本制度还旨在保护公司的资产安全,防止会计信息被泄露或滥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部门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运营部门等。

三、制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与维护1.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应由专业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

部门应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定期进行系统备份和维护,并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和硬件设备。

1.2. 系统操作、维护和故障处理应由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关资质证书的员工负责。

员工应遵守系统使用规定,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会计电算化数据管理2.1. 所有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必须留下完整的操作记录和审批记录,以确保操作过程的可追溯性。

2.2. 所有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备份应按照公司的备份策略进行,并定期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2.3. 所有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存储应设置访问权限,并进行定期的数据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3. 会计电算化报表编制与审批3.1. 所有会计电算化报表的编制须遵循公司财务报告制度和相关法规要求,并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2. 报表编制前,应进行内部审核和审批,审核人员应独立于报表编制人员,并对报表的数据和计算过程进行核查和验证。

3.3. 报表的审批应按照公司的审批流程进行,确保报表的完整、一致和及时提交。

4. 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4.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访问权限应设置合理,并进行定期的权限审查,确保只有合法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系统。

4.2. 所有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应遵守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保护账号和密码安全,定期更换密码并避免将密码泄露给他人。

4.3.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处理流程,及时处理和记录发生的安全事件,防范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概述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为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加强会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制订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财务管理、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税务管理等方面。

财务管理部门1.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并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定和安全管理制度等。

2.财务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企业会计软件的管理和维护,保障数据的安全保密。

3.财务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会计计算机系统管理1.公司应采取符合行业标准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保证会计处理过程的合规、准确、完整。

2.会计软件的使用应进行权限管理,只有授权人员才能使用相应的功能。

3.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备份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4.公司应建立数据恢复机制,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进行应急处理。

财务报告1.财务报告应当准确、完整、及时、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各部门应及时提供相关数据,确保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2.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不得虚假填报、隐瞒真实情况或其他违法行为。

3.财务报告应当经过合法授权的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完整、准确。

财务分析1.公司应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及时分析财务报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财务分析应当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减少主观臆断。

3.财务分析应当关注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规模等基本情况,同时应当结合行业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税务管理1.公司应遵守相关税法法规,按时纳税、申报税款并向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

2.公司应建立符合税法法规的会计核算制度,做到税收会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一致性。

3.公司应定期开展税务自检,排除税务风险,确保合规纳税。

以上即为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各部门应自觉遵守,并不断完善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务支持。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操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安全防护•会计电算化培训计划•会计电算化工作考核办法•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办法目录01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定义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会计业务的现代化方法。

它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经历了从单机到网络、从核算到管理的发展过程。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之一。

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错误和舞弊现象,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物质基础。

硬件设备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软件等,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础软件。

软件环境专门用于处理会计业务的软件,如用友、金蝶等。

财务软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数据备份、加密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电算化操作规范规定电算化操作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电算化数据管理对电算化数据进行备份、恢复和加密等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电算化岗位职责明确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

02会计电算化操作规范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包括: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报表编制等环节。

初始化环节主要包括建立会计科目、设置账簿、初始化期初数据等。

日常账务处理环节主要包括凭证录入、审核、过账、结转损益等。

期末处理环节主要包括计提各项税费、结转利润等。

报表编制环节主要包括编制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等。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指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将从制度建设、管理标准和数据安全三个方面来介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一、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基础。

首先,要明确会计电算化的目标和原则,确立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电算化管理制度。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包括会计数据的采集、处理、报告等各个环节。

同时,要规定会计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最后,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会计信息被篡改或泄露。

二、管理标准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配套的管理标准来指导实施。

首先,要制定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规程,明确会计电算化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其次,要建立标准化的会计档案管理系统,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同时,要做好财务软件的选择和使用,确保财务软件的合法性和功能完备性。

最后,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处理中的错误和问题。

三、数据安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离不开对数据安全的保护。

首先,要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数据的备份、存储、传输和恢复的相关规定。

其次,要加强对数据的访问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会计信息。

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取防止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的措施。

最后,在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数据损失的情况下,要制定紧急恢复计划,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恢复。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度建设、管理标准和数据安全的保护,可以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

同时,也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工作方式,提高了会计职业的吸引力和发展空间。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财务精细化管理规定)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财务精细化管理规定)
5.电算审查员:负责监督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
6.数据分析员:负责对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有关分析资料供领导决策参考。
7.档案管理员:负责财务软件和会计资料档案的管理。
第3章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第5条会计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电算化主管授权认可后方能进入系统进行上机操作,未经授权不得操作本系统。
第16条计算机软件维护。
1.在系统更新、扩充、修复后,由系统维护人员实施安装调试,直至运行正常。
2.在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随时做好适应性维护工作。
3.不得随意删除计算机硬盘上的目录或文件。
4.用于电算化的计算机设备和数据严禁在互联网和局域网中共享,防止存在安全隐患。
第5章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第17条电算化会计档案应严格按会计部关于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第13条系统管理员应定期检查、记录系统使用情况和故障情况,并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
第4章会计电算化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
第14条企业要明确财务微机管理员负责电算化软件和硬件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第15条硬件及数据管理。
1.计算机机房应通风良好,有良好的防热、防潮、防尘、防火、防电击的措施。
2.财务微机应当配备不间断电源,以避免意外断电造成会计数据丢失。
第21条电算化会计档案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保证会计档案资料的安全。
第6章附则
第22条本制度由会计部负责解释。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第2章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
第3条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
第4条会计电算化岗位可设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员、审核员、电算维பைடு நூலகம்员、电算审查员、数据分析员、出纳员和档案管理员。在不违背内部牵制原则下,可由一人兼任多个岗位。

会计电算化日常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职责、权限、流程和标准,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高效和安全性。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第四条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应包括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和数据分析等。

第五条电算主管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会计电算化工作,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质量。

第六条软件操作人员负责日常会计业务的录入、修改、查询和打印等工作。

第七条审核记账人员负责对录入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核,确保会计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八条电算维护人员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升级和故障排除。

第九条电算审查人员负责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条数据分析人员负责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章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操作密码进行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更换操作密码,确保系统安全。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关闭电脑。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第四章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第十六条硬件设备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保养,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十七条软件系统应定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第十八条对正使用的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升级等要有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建立健全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扫描和清理。

第五章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第二十条会计电算化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5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5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保障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真实、准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分为:电算化主管、系统管理员、软件操作员、审核记帐员、会计档案管理员。

在不违背内部牵制原则下,可一人兼任多个岗位。

1、电算化主管: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正常运行,协调各岗位的工作关系,负责电算化岗位设置、人员分工和设置操作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

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担任,电算化主管不能兼任系统管理员,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2、软件操作员:按照分管的财务会计工作和会计核算要求做好凭证等有关资料的预处理工作,负责输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按权限进行会计数据处理、输出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

负责输入会计数据的正确性验核,发现故障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此岗位不得由出纳人员兼任。

3、审核记帐员: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的凭证以及填制的不符合要求的凭证、金额错误的凭证、会计科目和分录错误的凭证,要求操作人员查明原因并进行修改;对正确的会计凭证,通过财务软件进行审核记账同时登记计算机内的有关会计帐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担任,但不得由出纳人员兼任,也不得审核自己输入的凭证(软件有控制)。

4、系统管理员: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环境的建立,组织协调各工作站对软件的运行工作,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负责掌管增加、删除帐套和增加、删除操作员的密钥,管理计算机会计数据,负责计算机数据的日常备份,发现软件或硬件问题应及时解决,发生不可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向软件公司技术人员联系尽快解决。

此岗位要求熟练掌握硬件及软件操作技能,可由会计人员兼任,也可配备专职人员担任。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llf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llf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务处的会计电算化业务,根据《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硬件管理(一)会计电算化应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并需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登记,由专人负责保管;(二)会计信息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设备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以保其系统正常运行,保障会计数据的安全;(三)机房应安装空调、抽湿等设备,以保证相应的温度、湿度;(四)操作人员应随时保持设备的洁净,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记录;(五)硬件发生故障时,应由专人或定点维修人员负责检修排除,做好维修记录,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拆修;(六)系统的开、关机应由系统管理人员或专人负责,并需严格遵守开、关机顺序。

二、软件管理(一)选择的财务软件应符合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并且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工作需要;(二)财务软件应在软件开发商的协助下安装、调试,直至正常运行;(三)系统管理人员应对软件进行正常维护,包括对程序、数据、编码的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做好维护记录备查;其他任何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对软件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四)会计软件运行发生错误,系统管理人员应立即检查处理,如无法处理,需及时与软件开发商联系,弄清原因,排除故障;(五)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必须在处领导批准和监督下进行,严禁擅自修改软件。

三、岗位责任制管理根据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设置电算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岗位。

(一)电算会计主管由处领导担任,负责协调和管理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二)系统管理员负责会计系统和财务处网页及内部局域网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杀毒和更新杀毒软件,每天负责开机、关机,发生故障及时维修和记录备查,保证系统合法、安全、可靠;四、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一)财务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授权认可后方能上机操作,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上机操作;(二)财务处工作人员应按密码和操作权限操作,除系统管理员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上机操作;(三)任何人员禁止在网络机器上安装和使用游戏软件;使用外来软盘时应先进行杀毒;使用内部局域网时禁止同时使用校园网等外部网络系统,以保证计算机数据安全和防止感染计算机病毒;(四)任何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和修改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不得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程序、数据文件、账册、软盘等;(五)各岗位工作人员在操作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系统管理员进行解决,不得自行解决,不得自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使用管理,确保会计核算软件的正常运行及安全、在会计信息处理和保存中的效用,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根据客户所处行业,建立完整的帐务文件,根据公司制定的统一规则正确地设置全部级次的会计科目,会计年度中间可以任意追加新的会计科目,但已制单或记帐的会计科目不得修改或删除(帐务的修改工作由系统管理员执行)。

(二)转换会计年度时,应在新的会计年度开始后的20天内,完成结转各XX 的年初手续,并保证数据检验平衡正确,年初余额在当年记帐以前可以修改,当年记帐以后如有调整,只能通过填制记帐凭证进行。

(三)任何登记入帐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填制记帐凭证,摘要区规X填入。

(四)记帐凭证必须经过复核人员签字后,才能根据其登记帐簿,复核人员必须在屏幕上直接对机器存储的记帐进行复核签字,同时要对打印输出的记帐凭证或代用凭单进行签字盖章。

同一X记帐凭证,制单和复核不能是同一人。

(五)总帐及现金帐和银行帐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活页帐装订。

(六)年末必须将储存在机器内的帐簿数据打印输出为书面帐簿。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使用管理,确保会计核算软件的正常运行及会计信息的全面、准确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操作使用人员:
操作使用人员是指有权使用会计核算软件完成职责X围内会计电算工作的工作人员。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配备以下操作使用人员;
(一)系统管理人员:负责所有会计核算软件数据的初始化、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运行错误的登记与排除工作;负责系统操作使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分配操作人员的工作权限,并设置操作使用人员的XX字。

(二)数据录入员:按照操作规程录入凭证数据,并负责录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作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系统管理员。

数据录入人员无权修改原始凭证或手制凭证上的数据,不得进行凭证复核操作。

(三)数据复核员: 负责对已录入计算机的凭证编号及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审核,确保入帐数据的完整与正确。

(四)数据管理人员: 负责已复核数据的入帐、入帐后凭证、帐页的打印输出工作,协助系统管理员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工作,负责程序软盘、存档数据软盘、输出凭证、帐页及其他资料的保管工作,做好软件数据扩资料的安全XX工作。

(五)系统维护人员: 负责对会计电算化硬件和软件的检查及运行故障处理工作,以保障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操作使用人员的操作权限:
(一)系统管理员必须根据财务软件的特点和客户单位会计电算化体系与核算方式。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会计制度与单位核算、管理的要求。

报表格式必须符合上级主要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要求。

(二)数据录入员进行数据录入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凭证内容输入数据。

不得擅自修改凭证数据,如发现凭证数据错误立即通知凭证编制人员或系统管理人员,并根据修正后的凭证修改录入的数据。

数据录入人员除可以进行数据录入操作外,还可以进行数据查询工作,但不得进行数据复核操作,复核人员发现凭证录入错误,必须通知数据录入人员进行修改,复核人员不得进行已录入数据的修改操作,待数据录入人员修正录入数据后再进行复核签字操作。

(三)系统维护人员除实施数据维护时,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随意打开系统数据库进行操作。

实施维护时不准修改数据库结构。

其他操作人员一律不允许实施数据库操作。

(四)用于会计电算化的硬件和会计软件只有操作人员才能上机操作使用。

其他人员一律不允许上机。

(五)操作人员的XX字必须牢记,并注意要安全XX,否则出现问题,操作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有不可推卸有责任。

(六)维护人员、程序人员均不准实施数据录入操作。

(七)备份数据软盘和存档数据软盘、帐页、凭证、报表及其他资料由数据管理人员按规定统一复制、核对、存放、保管。

三、会计凭证的审核与管理:
会计凭证是计算机处理会计核算业务的依据。

必须保证入帐前录入计算机的会计凭证准确、可靠,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严格把关:
(一)认真审核原始凭证:
1、原始凭证的各项内容应填写齐全,金额应计算准确,大小写应相符无误。

例如,开具或取得的发票,其客户名称、业务内容、单位价格金额等栏目应真实完整地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凡属名实不符或项目填列不全的发票,应指导客户加以改正。

2、原始凭证上注明的时间应与会计核算期间相符,凭证的取得也应符合现行财务和税收管理法规的要求。

(二)机制凭证的复核
数据录入人员录入凭证数据后,由数据复核人员对录入的凭证进行复查,确保
复核无误后签字。

(三)记帐后的凭证必须及时打印输出。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由机器正确生成会计报表,报表格式根据会计主管部门统一设计或认可的格式设计。

(二)书面报表必须由会计主管和制表人签名盖章。

(三)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磁盘(硬盘和软盘)上的会计文件和以书面形式存放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

存储在磁盘上的会计文件必须按规定及时打印输出书面形式,末打印之前不得抹去。

由机器打印输出的会计档案发生缺损时,必须补充打印,并由操作使用人员在打印输出的页面上繁体字或盖章注明,由系统管理员签字盖章认可。

磁盘形式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必须在两年以上,其中会计科目和总由数据(包括年度和月度汇总数据)必须永久保存,明细帐、记帐凭证及其他数据资料在两年后可根据需要决定存毁。

(四)必须经常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建立软盘备份。

备份是通过对硬盘的会计数据建立软盘副本来实现信息存储的,每月备份不得少于一次。

不得直接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和作为正式档案的备份软盘上的会计数据进行任何非法操作,如要对磁盘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必须使用备份磁盘的副本,不得删除硬盘和软盘的数据。

恢复系统数据必须使用最新的正式备份。

(五)必须妥善保管好会计数据的备份软盘,备份软盘应贴上写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或由专人保管。

备份软盘应装在保护封套和包装盒中,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并定期进行转储。

硬盘和正式备份软盘不得随便知心乱放和外借。

(六)会计数据的备份软盘及自行开发原程序的备份分别在三个地点以上,应根据数据量和硬盘空间的大小情况,每隔一定时期(如半年或一年以上)清理一次硬盘,删除硬盘上以前年度的会计数据,以利于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运行速度,没有做过备份的硬盘数据不得清理删除(三个存放地点分别为机房、档案室、财务室)。

(七)磁盘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和清理硬盘等,由系统管理员专职执行并对磁盘会计档案的安全的正确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