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化学实验总结(修正版)
初三上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第一单元实验一物理化学变化P6-7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12-13探究步骤现象结论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实验三吸入呼出气体的探究P14-15步骤2现象结论步骤3现象结论步骤4现象结论实验四酒精灯酒精灯火焰温度P21现象结论P21 实验1-6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加热上述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第二单元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P27现象结论化方实验二氧气的性质实验P33-34氧气的检验操作现象结论氧气的性质实验(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化方(2)硫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化方(3)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化方(4)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化方(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化方实验三氧气的制取P37 实验2-5实验编号现象原因(1)(2)P38 活动与探究讨论实验第三单元实验P49活动与探究烧杯A 烧杯B 现象解释第四单元实验一过滤P75一贴二低三靠实验二P76 软水与硬水现象结论实验三P79[实验4-5]现象结论实验三电解水实验P80现象结论化方第五单元实验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P92. 资料:图5-1 氧化汞受热分解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探究1:P91,方案一。
图5-2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探究2:P92, 方案二。
图 5-3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94 实验5-1现象:化学反应:探究:P95 图5-6 镁条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P97.实验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实验6-1:P107实验现象:解释原因:实验6-2:P110-111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家庭小实验:P1121、图6-10实验现象:分析原因:2、P112图6-11分析原因:P117实验6-3:图6-14:倾倒CO2实验现象:分析原因:P117实验6-4:图6-15:CO2的溶解性实验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化学方程式:P118实验6-5:图6-16:CO2与水的反应:(Ⅰ)现象:原因:(Ⅱ)现象:原因:(Ⅲ)现象:原因:(Ⅳ)现象:原因:P121 图6-19 CO的燃烧实验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P122 CO还原C U O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P122家庭小实验:现象:原因分析:第7单元实验一: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课本128页实验图7-5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二:灭火的原理探究课本130页图7-8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课本130页活动与探究灭火器制作图7-9现象:方程式实验三:粉尘爆炸的实验课本132页实验7-2 图7-11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本136页实验7-3,图7-14 (镁和稀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方程式补充:镁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方程式实验五:甲烷燃烧方程式实验现象:方程式实验六:氢气的制取(课本145页)1.药品2. 原理3.装置(自己画)4.收集第八单元实验一: 合金与纯金属硬度的比较下册课本5页实验8-1 图8-5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课本10页探究表格现象方程式金属镁锌铁铜实验三:金属活动顺序探究课本11页实验现象方程式铝和硫酸铜溶液铜和硝酸银反应铜和硫酸铝反应实验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下册课本16页图8-20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程式实验五: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下册课本18页,图8-23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听写化学方程式高锰酸钾加热过氧化氢加二氧化锰碳酸钙+稀盐酸二氧化碳+ 石灰水水通电碳酸分解铜+氧气铁+氧气镁+氧气铝+氧气红磷+氧气氢气+氧气一氧化碳+氧气甲烷+氧气乙醇+氧气碳+氧气(2个)硫+氧气二氧化碳+水镁+盐酸铁+盐酸铝+盐酸锌+盐酸镁+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铁+硫酸铜铝+硫酸铜铜+硝酸银铝+硝酸银铁+硝酸银碳+ 氧化铜碳+氧化铁一氧化碳+氧化铜一氧化碳+氧化铁氧化钙+水碳酸钠+ 稀盐酸。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常见的15个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九上常见化学实验1.蜡烛燃烧①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②生成的产物:水(H20)和二氧化碳(CO2)③实验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④实验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方程式:【注意】蜡烛燃烧的产物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水⑤为什么要放上下两层?为了检验二氧化碳的密度⑥确定水的生成: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有水雾生成)2.红磷燃烧①目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并上升至五分之一的地方。
③注意事项:红磷要过量(把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燃耗时必须先关闭止水夹,结束后要等集气瓶冷却再打开止水夹(气体膨胀导致倒吸入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④进入瓶中谁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量不足;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未冷却至室温。
方程式:⑤实验结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3.硫在氧气中的燃烧①实验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方程式:②注意事项: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吸收产物二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4.铁在氧气中的燃烧①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方程式:②注意事项: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5.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①发生装置类型:固液常温型方程式:②二氧化锰的作用: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的作用】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缩短或延长反应时间,但并不改变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生成,以及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性质③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④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是氧气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已满6.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方程式:①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②注意事项:试管口向右下方倾斜,防止生成水,使局部过热炸裂试管;试管口塞一块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沿导管滑落从而堵塞试管③收集装置与检验、验满方法同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收集装置发生装置7.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①发生装置类型:固体加热型方程式:③注意事项:试管口向右下方倾斜,防止生成水,使局部过热炸裂试管④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8.电解水方程式:①实验现象:正氧负氢(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二氧一(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②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9.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缘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紧靠烧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初中化学重点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重点实验总结化学实验是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下面总结了初中化学重点实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习化学。
用CO还原氧化铜“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高锰酸钾制氧1.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2.实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3.实验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4.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2.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注意事项:①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②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止水夹夹紧;④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⑤要冷却完全。
化学实验的安全须知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③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万一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⑤浓酸洒在桌上时,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和;浓碱液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用布擦干。
如果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水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总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本实验总结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的体积,从而粗略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药品:红磷(足量)、水。
3.实验装置:4.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 ,并放出热量。
(2)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6.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7.误差分析(1)在空气中容易点燃,所以不能选用细铁丝替代红磷。
(2)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
所以不能用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均能反应)替代红磷。
(3)反应生成物为固体或生成的气体易被装置内溶液吸收,所以用硫粉替代红磷时应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NaOH溶液。
9.装置的改进(1)改进的原因: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2)改进的思路;在实验过程中不打开装置,使装置始终保持密闭,如下图:10.实验方法的创新设计原则: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反应,从而使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体积减小,减小量即为氧气所占体积。
图④⑤⑥:利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为了提高反应速率,通常会加入活性炭和食盐水;图⑦:利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刚开始加热时,注射器活塞向运动,冷却至室温后,活塞最终停留在m的 (填“左侧”或“右侧”)。
二、燃烧实验1、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复燃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现象:2、硫燃烧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反应方程式3、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大量白烟。
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大全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人教版)一、走进化学实验室。
1. 常用仪器。
- 试管:- 用途:可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 注意事项: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 烧杯:- 用途: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 注意事项: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 酒精灯:- 用途:用于加热。
- 注意事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 量筒:- 用途:量度液体体积。
- 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将试管横放,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 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先预热,然后用外焰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 仪器的连接。
-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连接好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
中考复习资料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一、化合反应1、木炭(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点燃CO2(充分燃烧)2C+O2点燃 2 CO (不充分燃烧)2、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S+O2点燃SO23、红磷(或者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P+5O2点燃2P2O54、注意..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3Fe+2O2点燃Fe3O4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冒白烟,生成白色粉末,放出热量。
2Mg+O2点燃2MgO6、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H2+O2点燃2H2O7、铜在空气中加热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2Cu+O2△2CuO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点燃2CO29、汞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2Hg+O2△2HgO1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11、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 +C高温2CO1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的原因)二、分解反应1、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2Hg+O2↑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3、氯酸钾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MnO24、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 2H2O+O2↑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CO2↑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加热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三、其他反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 H2O + CO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CuO为黑色粉末)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一、实验一: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1.实验步骤:1)取一根蜡烛,点燃后,平稳放置于桌面,观察蜡烛火焰的燃烧;2)取一根火柴,将火柴横置于燃烧蜡烛的火线中心,一段时间后,观察火柴的变化;3)熄灭燃烧的蜡烛,用点燃的火柴与熄灭蜡烛产生的白烟接触,观察变化;4)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放置一块玻璃片,玻璃片上涂有澄清石灰水,观察玻璃片的变化;2.实验记录及结论二、实验室药品及仪器的使用原则(一)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2.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 多量且不需准确体积:倾倒。
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 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
悬空滴加,不能伸入容器内.3. 定量:用量筒量取。
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注意:①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瓶塞沾上杂质而污染药品;②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量筒无零刻度。
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
3.量筒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视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体积偏大。
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
(五)酒精灯的使用.1. 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2.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3. 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不能超过2/3.4. 处理酒精着火的方法:用湿抹布扑灭.5. 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灯帽,否则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 (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1.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5篇
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5篇总结所要反映的是全局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全貌,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全局工作不能遗漏哪个方面,单项工作不能遗漏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接下来是关于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1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
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
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
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
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重点实验总结(共12个)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实验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以上实验得到的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质是: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1)适用范围:用于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1)蒸馏是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瓶受热均匀,防止炸裂。
烧杯中的冷水的作用是使水蒸气迅速液化,如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放出氢气,正极放出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此
(每两种材料间均用纱布隔开)
(1)图中所用材料的摆放顺序,有一处错误是石英砂与小卵石顺序放反了。
(1)实验1的现象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气球先膨胀后收缩。
气球的作用是缓冲作用,防止
(1)实验一:试管内实验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是C+2CuO高温2Cu+CO↑。
倒在纸上观察?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实验二: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黑色的固体变红色,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
2。
(3)实验三:倒了适量水后,旋紧盖子,观察到的现象是矿泉水瓶变扁了,得到此现象的原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能发生反应生成H CO。
(2)实验
(Ⅳ)结束后,烘干第四朵花所发生的现象,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H
2CO
3
CO
2
↑+H
2
O。
(1)实验1:铜片上的白磷是否燃烧是,左图水中的白磷是否燃烧否,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常见的15个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常见的15个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有许多常见的化学实验知识点,本文将对其中的15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这15个知识点的简要描述:1. 火焰颜色实验:火焰颜色实验是通过燃烧不同的物质,观察其火焰颜色来推断物质内部元素的种类。
2. 酸碱中和实验:通过在不同浓度的酸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碱溶液,并使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酸溶液被中和的终点。
3. 金属与酸反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现象,从而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生成物以及反应速率的差异。
4. 金属与水反应实验:此实验旨在观察不同金属与水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及其它变化,以区分金属的活泼程度。
5. 氧气和燃料的反应实验:通过将氧气和不同的燃料进行反应,学生可以观察到火焰的不同颜色和产物的变化,进一步理解燃烧的本质。
6. 硬水和软水比较实验:通过比较硬水和软水在与肥皂、洗发水等物质混合后的起泡情况,学生可以了解硬水和软水对清洁用品的影响。
7. 酸碱中和产生盐的实验:在此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反应产生盐,观察盐溶液的性质并了解盐的结构和组成。
8. 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实验:通过测量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了解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9. 放烟花实验:燃放烟花是常见的化学实验,通过燃放烟花,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火花,了解不同金属在燃烧过程中的元素发射光谱。
10. 气体的制备实验:通过不同实验方法制备气体,观察和了解各种气体的性质以及气体生成与收集的原理。
11. 溶解度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溶质在一定温度下与溶剂的溶解度,进一步理解溶解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12. 物质的燃烧实验:通过点燃不同物质,观察它们的燃烧性质,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13. 气体的压强实验:通过改变气体的体积和温度,观察气体的压强变化规律,进一步了解气体的性质。
14. 蒸发结晶实验:通过加热溶液并使其蒸发,观察溶质在结晶过程中的变化,进一步理解溶液的浓度和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总结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初中化学课本实验总结全册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蜡烛浮在水面(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4)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H2O,其中含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现象: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H2O的含量高)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多少不同)基本操作插图送入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一横、二送、三缓速”(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的倾倒操作要点:“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液体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15篇)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初中化学实验总结(15篇)初中化学实验总结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在本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了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
对化学实验教学,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
二。
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了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
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验计划在本期完成实验情况如下:1、在演示实验方面(一)实验内容:实验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三、氧气的性质,实验四,制取氧气,实验五,水的组成,实验六,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七,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八,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九,燃烧的条件,实验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二)取得效果: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规范操作指导细心观察实验,一学期来,学生觉得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无论是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还是文化知识,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学生分组实验方面(一)完成的实验: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三、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四、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初三年级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初三年级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初三年级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3、硫在氧气中燃烧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有气体生成管中滴加盐酸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2、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杯罩在火焰上滴生成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有白色沉淀生成酸酸化的硝银溶液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有白色沉淀生成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试管中并加热并有气体生成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钠溶液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化钠溶液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液中颜色逐渐变浅2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有白色沉淀生成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入浓的碳酸钠溶液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和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氯和气体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和物28、给氯化钠定(固)与硫酸(浓)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的和混合物加强热29、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溶液后再加硝酸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有黄色沉淀生成溶液后再加稀硝酸31、.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32、铁粉与硫粉混和后加热到红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热生成黑色物质33、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呈淡蓝色(蒸发四底部有黄火焰上罩上蒸发皿)色的粉末)34、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焰上罩上干冷烧杯)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35、在集气瓶中混和硫化氢和二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氧化硫36、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后再加热色37、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浓液后溶液呈蓝色冷却后加水38、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管气味39、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40、钠投入水中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41、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口42、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4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4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和物45、铜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48、铜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在试试管下端产生无生气体,气体上管中进行)升,逐渐变为红棕色49、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50、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胶体变浑浊溶液51、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52、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化碳的气瓶中气瓶内壁53、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物质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立即转变54、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为红褐色化钠溶液沉淀55、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溶液呈血红色KSCN溶液56、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S+2Cl-57、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58、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焰上罩上干冷烧杯产生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59、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和气体器内壁有液滴生成)60、加热(170。
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
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_初中化学知识必看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有哪些呢?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内容,欢迎使用学习!初三化学实验上册知识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实验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3)发生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故使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①装置A:便于制取少量气体,操作简单。
②装置B:便于添加液体,但长颈漏斗的下端口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③装置C:可以控制反应速率,便于平稳地制取气体。
(4)收集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注意】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净瓶内的空气。
(5)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6)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7)二氧化碳的净化①除杂:CO2中常会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②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浓硫酸作CO2的干燥剂。
【注意】净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先除杂后干燥,这两个步骤都可用下图装置操作,气体必须是长管进短管出。
【实验目的】1. 分析比较制取氧气的装置,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及选择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2. 二氧化碳检验和验满3. 总结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实验用品】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药品选择】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使反应中途停止。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因为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总结
上册实验总结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装置: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打开止水夹,集气瓶中进入了1/5体积的水。
注意事项:①装置气密性要好;②红磷的量要足;③待装置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2.木炭、硫磺、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当中的燃烧现象对比:木炭(C)硫磺(S)铁丝(Fe)反应物颜色、状态黑色固体淡黄色固体银白色固体生成物颜色、状态无色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造成酸雨黑色固体,有磁性燃烧方程式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红光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燃烧,只发生红热现象点燃2P2O5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白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实验室制取氧气:KMnO4法暗紫色固体KClO3法白色固体H2O2法无色溶液反应方程式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排水法(较纯净)或向上排空气法装置图KMnO4法试管口需要棉花检验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小木条复燃验满排水法不用验满,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收集满4.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现象 结论5.过滤操作(1) 目的:除去难溶于水的固体 (2)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3) 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6.电解水实验(1)反应原理:2H 2O (2)“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正极:用带火星小木条检验负极: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通电2H 2↑ + O 2↑焰上方,烧杯内壁产生水雾⑷现象⑸结论7.木炭、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木炭还原一氧化碳还原氢气还原反应方程式装置图注意事项①酒精灯火焰加网罩:集中火焰,提高温度②预热可以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同时排出试管中的空气①先通气,后加热,防爆炸②停止加热后再继续通气至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药品:大理石、稀盐酸(2)反应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装置:固液不加热、向上排空气法(4)步骤:查、装、收、验(5)注意事项:①装置气密性要好②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起到液封作用,防止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常见的15个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九上常见化学实验1.蜡烛燃烧①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②生成的产物:水(H20)和二氧化碳(CO2)③实验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④实验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方程式:【注意】蜡烛燃烧的产物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水⑤为什么要放上下两层?为了检验二氧化碳的密度⑥确定水的生成: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有水雾生成)2.红磷燃烧①目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并上升至五分之一的地方。
③注意事项:红磷要过量(把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燃耗时必须先关闭止水夹,结束后要等集气瓶冷却再打开止水夹(气体膨胀导致倒吸入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④进入瓶中谁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量不足;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未冷却至室温。
方程式:⑤实验结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3.硫在氧气中的燃烧①实验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方程式:②注意事项: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吸收产物二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4.铁在氧气中的燃烧①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方程式:②注意事项: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5.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①发生装置类型:固液常温型方程式:②二氧化锰的作用: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的作用】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缩短或延长反应时间,但并不改变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生成,以及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性质③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④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是氧气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已满6.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方程式:①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②注意事项:试管口向右下方倾斜,防止生成水,使局部过热炸裂试管;试管口塞一块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沿导管滑落从而堵塞试管③收集装置与检验、验满方法同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收集装置发生装置7.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①发生装置类型:固体加热型方程式:③注意事项:试管口向右下方倾斜,防止生成水,使局部过热炸裂试管④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8.电解水方程式:①实验现象:正氧负氢(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二氧一(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②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9.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缘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紧靠烧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