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控制测试与呼气峰流速值监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 图分类 号】 7 5 中 R 2 【 文献 标识 码】B [ 文章 编号】1 7 - 2 0 2 1 0 ( ) 1 0 0 6 3 7 1 ( 0 0)1 c 一 7 — 2
哮 喘发 病 率 高 , 复 发 作 , 反 以往 是 根 据患 者 的 主诉 及 临 床 症状 来诊 断 。并不 具有 特异 性 的诊断 价值 。患者 的用力 呼 气 参 数 为 一 秒 钟 用 力 呼 气 溶 剂 ( E 和最 大 呼 气 峰 流 速 F V)
表 1 P R 日间 变异 率 ( EF %
1 . 定方 法 :E R测 量要 求患 者 短暂性 的吹 出一最 大 的 . 1测 2 PF
爆发 气流 。 形象 地启 发孩 子 , 像吹 生 日蛋糕上 的蜡 烛一 样 , 快 速并 有力 的呼 气 。 常 5周 岁 以上 的儿童 能很 好 的做到 医生 通 要求 。在检 测前 应对 孩子 进行 训 练 , 握正 确方 法 以打 到真 掌 实有 效 的测试 结果 。
3讨 论
要用 舌头 堵住 部分 口器孔 。
1. PF . 3 E R在 家庭 哮喘 管理 中的应 用 : 2 当患者 的 P F E R最佳 值和 最小 日间变 异率 时 可告诫 患 者 , 日测 得 的 P F 每 E R值 不
红色 信号 灯 区为危 险 区 ,E R值在 个人 最佳 值 的 5 以下 , PF % 0
此 时患者 需 立 即加强 治疗 , 应立 即吸入 B 受 体 激动 剂 , 果 如 PF E R值 吸入 药物 后 仍不 能恢 复 到 黄 灯 区或 绿灯 区 . 就应 去 医 院治疗 。P F 的变异 率= P F ER ( E R晚 间值 一 E R早 间值 ) PF ÷
如果 P F E R值 逐渐 下 降 , 吸入 B 受体激 动剂 不能持 久有效 对 : 的反 应 , 能需要 进一 步增 加 吸人 或 口服 的激 素量 ;E R值 可 PF

呼气峰流速(PEF) 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呼气峰流速(PEF) 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呼气峰流速(PEF) 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对于指导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案调整的效果观察。

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哮喘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每日监测PEF指标水平,并调整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哮喘总控制率(50例,96.15%)高于对照组(42例,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监测PEF指标为调整哮喘药物治疗提高客观依据,可有效提高哮喘总控制率,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呼气峰流速;效果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儿童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

因此,早期防治至关重要【1】。

而且该病周期长,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有效控制和缓解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就显得尤为重要【2】。

研究发现,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可反映气道阻塞程度,目前是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分级的重要标准之一【3】,所以针对PEF指标水平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工作,对于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疾病进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门诊和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其他慢性支气管疾病患者。

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监测PEF指标水平,进行常规口服及雾化治疗,实验组患者每日早晚需在服药、雾化前连续检测3次PEF水平并取最高值,使用科卡PEF-3峰速仪,记录每日PEF指标水平、临床症状以及口服、雾化药物,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根据患者PEF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给予日常生活方面的健康指导。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讨论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问卷对其在接受哮喘药物治疗以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并且与患儿最大呼气量占预计值(PEF%)行相关性分析,更好的对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估。

结果:哮喘控制率为91.4%,C-ACT<20分与≥20分、PEF%<80%与≥80%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C-ACT评分和PEF%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结论: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对不同哮喘控制水平的患儿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可以用于哮喘患儿的防治管理,适合应用于儿科临床,尤其对于肺功能检测设备缺乏的基层医院。

关键词: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哮喘管理;应用价值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的慢性炎性疾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有呼吸道高反应性、呼吸道重塑以及可逆性呼吸道狭窄等,哮喘患儿身心发展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我国小儿哮喘患病率的不断提高,对于这种疾病的有效治疗和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医疗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1]。

本文主要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就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在4.5-11岁之间,平均年龄(7.1±2.5)岁。

所有的患儿都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的相关标准[2],排除4.5岁以下、11岁以上以及未能定期随访的患儿。

1.2 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使用C-ACT问卷进行调查。

C-ACT问卷主要包含7个问题,前4题由患儿自己完成,评估患儿自身对哮喘的感受,后3题由父母或者照顾者完成,评估哮喘发作的频次 [3]。

呼气峰流速监测在社区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呼气峰流速监测在社区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做相应的处理以改善脑 出血 患者 的预后 , 具有 十分重 要 的
E 2 3 陈皆春 , 姜 玉龙 , 孙德锦. 控 制 血 压 防 止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血 肿 扩
大的研究. 临床 神 经 病 学 杂 志 , 2 0 0 6 , 1 9 ( 5 ) : 3 8 3 — 3 8 4 .
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 可 以在 家 中 自行 操 作 , 旨在 研 究 日常 监 测 P E F对 哮 喘 控 制 水 平 及 长期 管理 依 从 性 的影 响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 1 对象 : 选自2 0 1 2 年 1 月至 2 0 1 3年 8月 北 京 市 西 城 区 展 览 路 社 区 内≥ 5岁 发 作 期 哮 喘 患 儿 8 2 例 作为研究 对象 , 诊 断 符 合 中 华 医 学 会 儿 科 学 会 呼 吸 学 组 制 定 的 诊 断 标 准l 2 ] , 进行规范化治疗。其中 , 男性 4 9例 , 女性 3 3例 ; 年 龄 5 ~1 4岁 , 平均 ( 7 . 4 ±2 . 1 ) 岁; 观察组 4 2 例, 对照组 4 O例 , 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 . 1 4 2例 哮 喘 患 儿 监 测 前 后 年 发 作 次 数 、 急诊 次数、 P E F 预 计值 、 P E F变 异 率 的 比较 : 见表 1 。

1 3 9 0・
山西 医 药 杂 志 2 0 1 3年 1 2月 第 4 2卷 第 1 2期 上 半 月 S h a n x i Me d J , De c e mb e r 2 0 1 3 , Vo 1 .4 2 , No . 1 2 t h e F i r s t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效果探讨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效果探讨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效果探讨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对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哮喘的控制管理对儿童的治疗至关重要。

近年来,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该方法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儿童哮喘的特点儿童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儿童哮喘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预防发作和改善生活质量。

由于儿童哮喘的病情多变,且儿童自身无法准确描述症状,因此对于儿童哮喘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的原理和方法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是一种通过检测气流速度来评估呼吸功能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峰流速仪测定患儿在最大呼气力作用下的最大呼气流速,这一数值反映了患儿的气道通畅程度。

通过定期监测患儿的峰流速值,可以及时评估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让患儿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峰流速检测;2)记录患儿的峰流速数值;3)根据数值评估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了解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

通过监测患儿的峰流速值,可以及时发现哮喘的恶化和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哮喘的急性发作。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指导患儿的用药。

根据儿童的峰流速值,能够更准确地确定患儿的哮喘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

监测最大呼气峰流速指导哮喘患儿的用药方法

监测最大呼气峰流速指导哮喘患儿的用药方法

监测最大呼气峰流速指导哮喘患儿的用药方法
许群英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1(015)012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简易峰流速仪指导患儿在家进行自我监测最大呼气流量对预防哮喘反复发作的作用.方法将2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100例,A组为指导组,B组为对照组.2组患儿按常规每天早、晚定时吹峰流速仪,监测患儿最佳值与警戒值,指导患儿用药,A组患儿加强监督检查患儿用药操作方法 .结果A组患儿在峰流速值达到警戒值时,及时纠正用药操作方法后,均未引起哮喘发作;B 组有74例患儿在峰流速值达警戒值时,未及时纠正用药操作方法 ,均有不同程度的哮喘发作,与指导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指导患儿进行自我监测最大呼气流量,来提供哮喘发作的警报,及时指导患儿用药操作方法 ,对预防哮喘发作有重要的作用.【总页数】2页(P317-318)
【作者】许群英
【作者单位】中山市博爱医院,广东,中山,5284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哮喘控制测试与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哮喘患儿治疗中的作用 [J], 陈静;王斌;王智慧;余春梅;黄英
2.难治性哮喘患儿治疗用药指导 [J], 仇宏
3.监测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 [J], 赵瑞芳
4.儿童哮喘患儿的管理与呼气峰流速的监测评价 [J], 塔吉古丽;多力坤
5.呼气峰流速仪监测对儿童哮喘用药的防治指导 [J], 李云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气峰流速测定及哮喘控制测试对社区儿童哮喘疗效评估

呼气峰流速测定及哮喘控制测试对社区儿童哮喘疗效评估

呼气峰流速测定及哮喘控制测试对社区儿童哮喘疗效评估(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北京 100044)【摘要】目的:应用峰流速仪和哮喘控制测试(C-ACT)来评价社区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年龄≥5岁发作期的哮喘患儿82例,按照GINA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观察组每日测呼气峰流速(PEF),记录哮喘日记,每个月复诊1次,进行C-ACT评分,计算PEF 变异率(PEFR),对照组不记录哮喘日记及不进行C-ACT评分,分析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预计值)及C-ACT评分,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12个月复诊率及控制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发作次数、急诊次数、PEF%预计值、PEFR、C-ACT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复诊率及哮喘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PEF%预计值及PEFR检测是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C-ACT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评估儿童哮喘控制的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达到控制的目标,适合社区内推广。

【关键词】哮喘;治疗;呼气功能试验;哮喘控制测试【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265-0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以每10年成10%~50%的速度增加[1],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及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强调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是达到哮喘控制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儿童哮喘控制情况不尽如人意,许多患儿及家长不认识哮喘是由于气道炎症长期存在而出现反复发作,不能坚持长期规范化管理,而缺乏简单易行的临床效果评定是重要原因。

我们通过对哮喘患儿规范化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监测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定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的效果,提高依从性,达到控制的目标。

峰流速仪与流速容积曲线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峰流速仪与流速容积曲线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下者 3 1 例 ( 占9 3 . 4 %) ,缓 解期 P E F正 常 占 7 2 . 3 %;急 性 发作期 流 速 容 积 由 线测 定肺 功 能各 参 数可 有 不 同程 度 改 变 ,以 P E F 5 0 、P E F 7 5 、
MME F改 变显著 。结论 峰 流速仪 使 用 简便 、能粗 略监 测肺 功 能 变化 , 能够 自 我 监 测哮 喘病 情;流速 容 积曲 线测 定能 够明确 哮 喘严 重程度 ,
个重要指标 。硫酸吗啡缓释 片通常 以 E l 服为主要 的治 疗方法 ,不 少
晚期癌症患者通 常 由于疾病 本身或者并 发症容易伴有 恶心 、呕吐 、吞
8 8 ・临床研 究 ・
M a r c h 2 0 1 4 , V o 1 . 1 2 , N o . 7
峰流速仪与流速容积曲线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丁莉 平 冯 彤 孙 芳 邻
( 辽宁省丹东妇女儿童 医院儿科 ,辽宁 丹东 1 1 8 0 0 2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峰 流速仪 与流 速容 积 曲线在 儿童哮 喘管理 中的临床 应 用。方 法 对 3 3例哮 喘 患 儿的急性期 和 缓解期 进 行峰 流速 仪 与流速 容 积 曲 线测 定 ,记 录 P E F 、F E Vl 、F E V1 %、P E F 2 5 、P E F 5 0 、P E F 7 5 、MME F 。结果 急 性 发作期 峰 流 速仪 测 定 P E F为个 人 最佳 值 8 0 % 以
解患者 的心理 状态并且 能够 进行合理 的评估 ,耐心 的倾听患者 的种种
诉求 ,让 患者 的负面情 绪有充分 的宣泄渠道 ;同时还要采取各 种方式 进行合理 的引导 , 最 终能使 患者理性的面对疾病甚 至死 亡。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效果探讨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效果探讨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随访1 个月、3 个月、5个月和8个月的用药依
从性;观察患儿随访8个月的哮喘控制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9.0软 件,计 量 资 料 以 (狓珔±狊)表 示,组 间 对 比用狋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 检验,以犘 <0.05表明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下转至第139页)
75
2020年1月第2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护理实论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对比[(狓珔±狊),d]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狋 犘

住院时间
41
6.2±1.2
41
11.6±1.1
21.2404
0.0000
2.3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
2020年1月第2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妇幼健康
文章编号:WHR2019114037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 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效果探讨
陈强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盐城 224300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就 诊的5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发放简易峰流速仪对患儿的呼气峰流速进行监测,并且在复诊时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 试。对照组没有采取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随访1个月、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无明显差 异(犘 >0.05),观察组患儿随访5个月和8个月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犘 <0.05);观察组患儿随访8个月的哮喘控制率为 92.31%(24/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19/26)(犘 <0.05),观察组患儿的哮喘未控制率为3.85%(1/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1.54%(3/26)(犘 <0.05)。结论: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有助于提高哮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且明显提高哮喘控制率。 【关键词】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峰流速仪;管理效果;哮喘患儿

哮喘控制测试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哮喘控制测试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 3 0 ・ 4
实 用诊 断 与 治疗 杂 志 2 0 0 8年 第 2 2卷 第 5期

论 著 ・
哮 喘控 制 测试 在 儿 童 哮 喘 中 的应 用 研 究
高俊 兴 , 荣 军 , 淑 玉 , 小 梅 林 车 刘
[ 要 ] 目的 : 讨 哮 喘 控 制 测 试 量 表 在 儿 童 临床 工 作 中 应 用 的 可 行 性 。 方 法 : 6 摘 探 对 5名 儿 童 支 气 管 哮 喘 患 者 按 G N 治 疗规 范 于 治 疗初 期 、 IA 1个 月 、 3个 月 时测 定 F V1 、 E 并 同 时填 写 哮 喘 控 制 测 试 量 表 ( 2岁 以 上 ) 儿 童 哮 E P F 1 或 喘 控 制 测 试 量表 ( ~ 1 4 l岁) 并 以 F V1 和 P F 数 据 分 组 进 行 统 计 学 处 理 , 较 儿 童 哮 喘 控 制 测 试 与 F V1 和 , E E 比 E P F 的 趋 同性 和 一 致 性 , 析 儿 童 哮 喘 控 制 测 试 与 F V1 和 P F 的相 关 程 度 和 可 信 度 检 验 。 结 果 : 童 哮 喘 控 制 E 分 E E 儿
层 无肺 功 能 医疗机 构 单 独 应 用 于评 价 哮 喘 状 况 。
[ 键 词] 支 气 管 哮 喘 ; 喘 控 制 测 试 ; 童 ; 1秒 用 力 呼 气 容 积 关 哮 儿 第 中 图分 类 号 : 5 2 2 R 6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5 (0 8 0 —4—3 1 7 — 4 7 2 0 ) 53 00
c n eg n ea d c n it n y o hl rn a t mac n r l e twi o v r e c n o sse c fc i e sh o to s t FEV1 / a d P we ec mp rd d t h 6 n EF 9 r o a e .

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及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诊治中的作用

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及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诊治中的作用

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及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诊治中的作用∙∙林胡诺摘要:目的:探讨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的关系。

分别探讨他们在哮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哮喘患者64人为研究对象。

以一天四次(6:00,12:00,18:00,24:00)方法记录其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

计算每日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及个体平均值,每位患者就诊时常规记录患者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及一秒钟呼气率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结果: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显示与FEV1%及ACT评分均无相关关系,但ACT与FEV1%有较好的相关关系(r=0.389,P<0.01),其直线回归关系为FEV1%=55.092±0.995ACT。

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单独诊断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0.976(截点为0.2,敏感性100%,特异度85.4%,阳性率41%)ACT监测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0.652,阳性率为34%。

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联合ACT诊断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0.767(敏感性49%,特异度100%,阳性率54%)。

未控制哮喘患者(ACT<20或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20%)ACT评分与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无相关关系,但在哮喘控制较好的患者(ACT≥20及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20%)当中,ACT 评分与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有负相关关系(r=-0.602, P≤0.01),其直线回归关系为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0.530±0.170ACT。

结论:哮喘患者ACT评分可以用于推测患者FEV1%肺功能指标。

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及ACT既能单独监测哮喘,也可以合用提高准确性。

在未控制的哮喘患者,即ACT<20或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20%者,ACT与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但在哮喘控制较好的患者,可以由ACT评分来推测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值。

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在小儿哮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观察组98例哮喘患儿,随机抽取同年同季度哮喘患儿10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利用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测量的结果。

结果:观察组位于黄色信号灯区的比率为7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7.40%(P<0.05),对照组中位于红色危险区的患儿43例(42.57%),明显高于观察组20例(20.41%)(P<0.05)。

结论:PEFR可作为诊断儿童哮喘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依据,指导治疗。

个体化PEFR下降率较PEFR变异率能更灵敏地反映病情变化,可作为哮喘发作警报,指导预防用药,以减少发作次数,有利于肺功能恢复。

标签:最大呼气峰流速;小儿哮喘;监测哮喘发病率高,反复发作,以往是根据患者的主诉及临床症状来诊断。

并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患者的用力呼气参数为一秒钟用力呼气溶剂(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测量是诊断哮喘的重要客观指标,对病情分级、指导用药也非常重要[1]。

PEFR的测定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可在患者的病情变化时检测呼气峰流速值,而且由于它与FEV1有良好的相关性,能重复测定,所以有必要将其应用于哮喘患儿的监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98例哮喘患儿,对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测量进行测量。

发放简易最大呼气峰流速测试仪123件,其中正规应用并及时反馈的患者98例为观察组;抽取同年同季度于治疗组相仿例数哮喘患儿101例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1.2.1 测定方法:PEFR测量要求患者短暂性的吹出一最大的爆发气流。

形象地启发孩子,像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一样,快速并有力的呼气。

通常5周岁以上的儿童能很好的做到医生要求。

在检测前应对孩子进行训练,掌握正确方法以打到真实有效的测试结果。

1.2.2 正确动作:指针在标尺0的位置,将峰流速仪的口器放入口中,口唇充分包紧口器起立并深呼吸,迅速呼气。

峰值呼气流速监测在哮喘病人综合管理中的作用

峰值呼气流速监测在哮喘病人综合管理中的作用

峰值呼气流速监测在哮喘病人综合管理中的作用
杨Xuan
【期刊名称】《天津医药》
【年(卷),期】1997(25)4
【摘要】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威胁着全球上亿人的生命。

它具有长期、反复、可逆的特点,因此哮喘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可以说,90年代是哮喘管理性治疗的年代。

呼吸专家认为对中、重度哮喘病人实行家庭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ion flow PEF)监测作为哮喘综合管理的一部分值得推荐。

本文将目前国际流行的PEF监测管理哮喘具体施行做一介绍。

【总页数】3页(P250-252)
【作者】杨Xuan
【作者单位】天津市儿童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5
【相关文献】
1.监测呼气峰流速值在支气管哮喘儿童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J], 林天珍;骆燕香
2.呼气流速峰值在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中的作用探讨 [J], 霍建民;刘天孚;杨光;刘静蕾;石玉枝
3.呼气峰流速监测在社区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J], 李京鹏;魏红
4.家庭长期监测最大呼气流速对哮喘病人治疗的指导意义 [J], 张波;刘树芬
5.哮喘控制测试与呼气峰流速值监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J], 范丽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是测量呼出期气体通过肺部最快速度的测量。

它反映了肺气道最管道化的活性,以及肺部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它是评估哮喘病情和判断其控制水平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儿童哮喘治疗中,PEF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儿童哮喘病情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地指导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PEF作为一种快速、安全和经济的检测技术,是诊断和监测哮喘的实用方法。

PEF可用于诊断慢性哮喘,检测并评估其阶段性变化,以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在儿童期间,用于诊断并评估治疗效果,特别是不同治疗方案在儿童人群中的效果差异性。

PEF还可以作为一种监测控制哮喘的有效参数,当发生变化时,通常可以很快识别支气管痉挛或逆行性阻塞,以及病情变化,以确定疾病演变和表现情况。

这在儿童期间尤其显著,可以准确评估哮喘病情和治疗效果,并有效地指导治疗,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PEF测量结果也可以作为评估常规儿童那立定病情的重要参数,从而正确地处理哮喘患儿的治疗。

PEF测量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和判断疾病的急性过程的工具,确定是否需要紧急治疗。

此外,PEF也可以作为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在那立定患者和对草药试验治疗无效的患者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哮喘控制测试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哮喘患儿治疗作用论文

哮喘控制测试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哮喘患儿治疗作用论文

哮喘控制测试与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哮喘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摘要:目的:观察哮喘控制测试(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通过我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80例, 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哮喘控制测试组40例,实验组act和 pef联合监测组40例,通过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期进行有效治疗后,评价哮喘的控制率。

结果实验组哮喘控制率为92.5%高于对照组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表明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结论:act和pef联合使用评估哮喘控制率要优于act单独使用, act评分与患儿的p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均可用于哮喘的评价,指导哮喘的有效治疗。

关键词:儿童哮喘;哮喘控制测试;最大呼气峰流速【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11-01儿童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的最常见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1990~2000年中国0~14岁儿童哮喘发病率从0.91%上升至1.5%,2000年调查我国0-14岁城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0.5-3.4%,这个数字意味着我国存在1000多万哮喘病患儿。

哮喘本身是不可根治的,因此长期用药治疗给社会和患儿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成为全球所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

它很难用治愈率或生存率来评价治疗效果。

因此,喘控制测试(ashmacontrol testact)作为一种简单操作,而又能有效评估哮喘临床控制率的综合评价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和青睐,现将我院act和 pef联合监测临床运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通过我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8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哮喘控制测试组40例,实验组act和 pef联合监测组40例。

峰流速仪联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社区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峰流速仪联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社区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峰流速仪联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社区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评价李学军;魏红;李京鹏;王蒙蒙;贾晨光【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peak expiratory flow combined with 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 ( C-ACT) in community management children who has bronchial asthma. Method 106 cases of outpa-tient children with asth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4 cas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52 cases of comparison group,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re given a simple peak expiratory flow to monitor the peak expiratory flow and asked to perform Asthma Control Test during referrals, the two groups were both observed for 1 year, referral every 1~3 months once time, asthma control level and the compliance of long-term control medication are compar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group. Result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the difference of asth-ma control, portion control and non-contro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linical control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70. 4%,but the comparison group was only 19. 2%. At the same time, compliance of the long-term control medic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79. 6%, while the comparison group is 50. 0%. Followed up for one month or three month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and followed up for 6,9, 12 month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1). The consistency of doctors' assessment of asthma control grading with C-ACT grading of patients is good, the Kappa val-ue is 0. 769. Conclusion The peak expiratory flow combining the asthma control test can reflect the patients' condi-tion more accurately and comprehensively, when used it widely to asses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by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and patients themselves,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ll improve and guida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sthma patients will be better.%目的评价峰流速仪联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在社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使用呼吸功能测试仪评估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

使用呼吸功能测试仪评估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

使用呼吸功能测试仪评估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确保儿童哮喘患者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呼吸功能测试仪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

本文将会介绍呼吸功能测试仪的使用以评估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呼吸功能测试仪的基本原理。

呼吸功能测试仪通过测量肺活量、呼气流量和气道阻力等指标来评估肺部功能。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儿童哮喘的程度和控制情况。

一种常见的呼吸功能测试是峰流量测定。

峰流量是指患者最大的呼气流速,可以作为评估哮喘控制情况的一个指标。

峰流量计是一种简单易用的仪器,患者只需吹气进入峰流量计即可得到测量结果。

医生可以根据峰流量的变化来判断儿童哮喘的控制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除了峰流量测定,呼吸功能测试仪还可以进行肺活量测定。

肺活量是指患者在一次最大吸气或呼气后能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通过测量不同的肺活量,医生可以评估儿童哮喘的气道阻力和肺功能状况。

一般情况下,哮喘患者的肺活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是由于气道狭窄和炎症引起的。

通过定期进行肺活量测定,医生可以追踪儿童哮喘的病情发展,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峰流量和肺活量测定,呼吸功能测试仪还可以进行气体分析。

通过测量呼气中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医生可以评估儿童哮喘的气体交换情况。

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和气道收缩会导致气体交换不畅,进而影响身体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气体分析可以给医生提供关于儿童哮喘的气体交换的详细信息,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

在使用呼吸功能测试仪评估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时,需遵循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准备仪器。

确保呼吸功能测试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校准仪器并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峰流量测定、肺活量测定和气体分析。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第三步是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方法的要求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测试。

护理中的儿童哮喘管理实用技巧

护理中的儿童哮喘管理实用技巧

护理中的儿童哮喘管理实用技巧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用技巧来帮助儿童哮喘患者进行有效管理和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儿童哮喘护理中经常使用的实用技巧。

一、哮喘病情监测与评估为了了解儿童哮喘的病情发展和评估治疗效果,我们需要定期监测患儿的病情。

监测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日记记录:要求患儿或家长记录每日哮喘症状的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 呼气峰流速测定:使用峰流速仪测定患儿的呼气峰流速,帮助判断哮喘的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

3. 氧饱和度测量:通过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测量患儿的氧饱和度,了解患儿的呼吸功能。

二、儿童哮喘的日常护理技巧除了治疗和控制哮喘的药物管理外,日常的护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日常护理技巧:1. 环境清洁:避免患儿接触到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被褥、地板和家具。

2. 定期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功能和免疫力,建议儿童哮喘患者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

3. 合理饮食: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摄入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三、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缓解症状并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以下是处理急性发作时应注意的技巧:1. 舒适姿势:帮助患儿保持舒适的姿势,例如让患儿坐起来或稍微向前倾斜,以便呼吸更顺畅。

2. 给予快速作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适量的支气管舒张剂,例如沙丁胺醇,以缓解气道痉挛。

3. 氧气疗法:如果患儿氧饱和度过低,需要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氧气疗法,以改善氧合情况。

四、家庭管理与教育儿童哮喘的管理不仅限于医疗机构,家庭管理和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家庭哮喘管理计划:制定具体的家庭哮喘管理计划,包括日常护理、急性发作处理和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等。

哮喘控制测试与呼气峰流速在哮喘管理中的相关性研究

哮喘控制测试与呼气峰流速在哮喘管理中的相关性研究

哮喘控制测试与呼气峰流速在哮喘管理中的相关性研究黄玉民;陶玉坚;胡涛;欧阳晓平;周俊;丁寿来【摘要】目的观察哮喘控制测试(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在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二者在哮喘管理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呼吸科就诊的40例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吸入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每日早、晚监测PEF值并记录.每4周随访1次,了解PEF、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及ACT监测情况.将ACT评分<20分、≥20分的哮喘患者分别用A、B组表示,将PEFpred%<80%、≥80%的哮喘患者分别用C、D组表示.结果40例患者每4周随访1次,为期6个月,共进行了280次ACT评分和PEFpred%监测.其中A组62次,B组218次,C组65次,D组215次.A组PEFpred%为(67.80±8.21),显著低于B组(84.54 ±3.41) (P<0.001);C组ACT评分为(17.37±2.20),显著低于D组(21.67±1.38)(P <0.001).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88,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ACT评分与其PEF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20)009【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哮喘控制测试;呼气峰流速;哮喘管理【作者】黄玉民;陶玉坚;胡涛;欧阳晓平;周俊;丁寿来【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江苏扬州,225001;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江苏扬州,225001;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江苏扬州,225001;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江苏扬州,225001;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江苏扬州,225001;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江苏扬州,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控制测试与呼气峰流速值监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对比研究目的哮喘控制测试与呼气峰流速值监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经我院诊治的哮喘患儿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ACT评分评估病情,对照组采用PEF变化情况监测病情,评价右心功能。

结果两组患儿的病情评估手段准确率均很高,但指导治疗后患儿的右心舒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是目前更为科学可靠的评估手段,为病情变化提供鉴别指标,适合临床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atively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asthma control test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monito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children asthma. Methods 12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May 2009 to May 2012,which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 (C-ACT)to assess the condition,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ing the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to monitor the change of condition.The function of the right ventricle was evaluated. Results Two groups of children’s condition assessment method are high accuracy,but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guidance of right heart diastolic function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total effective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 (C-ACT)is scientifically reliable assessment methods at present,which can provide identification indexes for changes of condi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Children asthma;Condition assessment;C-ACT score;PEF monitoring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有多种细胞(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等)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夜间和晨起加重,70%~80%发病于5岁前,儿童哮喘如若诊治不及时,随病程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后果严重,因此需要尽早诊治,我院儿科就哮喘控制测试与呼气蜂流速值监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对比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经我院诊治的哮喘患儿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男女比分别为38∶21和31∶29,平均年龄分别为(3.8±2.0)岁和(3.7±1.0)岁,平均病程分别为(1.23±1.09)个月和(1.56±0.98)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及病程长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对象的筛选:确保参与研究的患儿均为典型哮喘患儿[依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1]方案结合我国国情为诊断依据,辅助X线检查和肺功能试验],排除各器官系统有严重疾患的患儿。

1.2 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予对症治疗[2]:(1)急性发作期:主要缓解症状,β受体激动剂(首选),沙丁胺醇2.5~5.0mg/次,发作时1次/20min,后1次/2~4h;全身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口服,1~2mg/kg/d、分2~3次;抗胆碱药(溴化异丙托品)、短效茶碱;(2)慢性持续期:主要抑制气道炎症,辅助(1)的治疗增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首选),布地奈德规范长期吸入1~3年、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苷酸钠);(3)持续状态:氧疗、镇静、补液、抗生素酌情应用,情况严重时可辅助机械通气。

所有患儿给予合理看护,避免接触过敏物质,每月随访一次,实验组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3]评估病情,对照组采用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4]的变化情况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并比较患儿右心舒张功能变化。

以右心舒张功能的改善情况为指标比较哪种病情监测手段更能高效准确的预报病情并指导治疗。

1.3 评价指标C-ACT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儿的病情施行长期监测[5],共7道题,患儿及家长回答涉及内容:对过去4周内病情的自我评价,咳嗽程度,是否伴喘息,日间症状,夜间咳醒,运动对病情的影响,每个项目分值相加为结果:25分为完全控制,20~24分部分控制,≤19分为尚未控制。

PEF评价标准[6]:先对正常预计值进行计算,若PEF检测结果大于预计值的80%为完全控制,61%~80%为哮喘控制良好,41%~60%为控制尚可,≤40%为控制效果差。

E/A值(舒张早、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正常≥1.2。

治疗效果评价:优,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PEF检测结果大于预估值80%;良,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明显改善,PEF检测结果为预估值61%~80%。

尚可,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有好转改善,PEF检测结果为预估值41%~60%。

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PEF检测结果小于预估值39%。

总有效=优+良+尚可。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儿右心舒张功能评估情况两组患儿的病情评估手段准确率均很高,但指导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右心舒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因此C-ACT评分评估病情更为准确,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右心舒张功能评估情况组别评估情况例次E/A实验组(C-ACT评分)≤19 3 1.02±0.8720-25 57 1.33±1.78对照组(PEF%)<80 7 0.77±4.85≥ 53 1.18±3.862.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0.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2。

3 讨论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空气质量堪忧,哮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哮喘的病情长,易反复,为家庭和社会增添严重的经济负担[7]。

儿童哮喘的预后较成人好,多数患儿的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30%~60%的患儿可完全治愈,70%~80%的患儿成年后症状不在反复,但可能仍存在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AHR),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与免疫、神经、遗传等背景有关,患儿发作前常伴流感症状,其典型体征也为初步诊断提供临床依据,哮喘的治疗目的在于[8]:控制急性发作的症状避免症状加重和反复;防止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和保障肺功能;维持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运动)。

为有效的控制病情,需要简单易行,高效准确的评估手段来掌握哮喘患儿病情变化的最新资料,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达到哮喘的长期临床控制,目前临床常用的监测手段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的测定,PEF 因其无创高效在临床应用中延续至今,但其结果受患儿瞬间爆发力的干扰[9];C-ACT是近几年新起的评估手段,操作简单,出结果快,但是结果受患儿理解能力和不愿承认症状的人为因素的干预[10],其结果的准确性有赖于对家长和患儿的教育活动,指导其理解如实回答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有效的病情评估加之合理的治疗方案,会达到巩固疗效、提高患儿的生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n 优良尚可差总有效试验组60 21(35.00)32(53.33)5(8.33)2(3.33)58(96.67)对照组60 12(20.00)22(36.67)16(23.33)12(20.00)48(80.00)x2 8.09P <0.05(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存质量的结果[11-12]。

研究表明两组患儿的病情评估手段准确率均很高,但实验组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C-ACT评分评估病情更为准确,指导治疗后患儿的右心舒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

综上所述,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是目前更为科学可靠的评估手段,为病情变化提供鉴别指标,适合临床应用,同时针对其欠缺之处应加以改良完善。

[参考文献][1] 江文胜,宋文辉,詹三华,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可行性[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44(6):752-754.[2] 董文芳.儿童哮喘控制联合用药的选择[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9):891-894.[3] 翟莺莺,杨少灵,蓝淑玲,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31):6557-6559.[4] 韩文,谢勇,周新龙,等.212例儿童哮喘预后的5年随访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11):870-872.[5] 徐凤娇,周萍,孙一勤,等.儿童哮喘家庭管理系统的内容构建及评估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2):103-105.[6] 吴雪郡,黄英,王莹,等.619例儿童哮喘肺功能FEV1和PEF与小气道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1900-1902,1906.[7] 孔丽梅.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45-3046.[8] 王美凤.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哮喘发作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57-58.[9] 赵德育.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几个热点问题[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10):752-755.[10] 李金英,安淑华,赵清娟,等.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评估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0):977-979.[11] Bateman ED,H ur d SS,Barnes PJ,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 evention:GINA executive summary[J].Eur Respir J,2008,31(1):143-178.[12] S chat z M,Sork nes s CA,Li JT,et al.Asthma con tr ol t est :Reliabilit,validit,and res ponsiven ess in pat ien ts not previously follow edby asthma specialists[J].JAll ergy Clin Immunol,2008,117(3):549-5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