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企业应关注六大税务风险点
税务风险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哪些
税务风险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哪些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税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不仅能够确保企业合规经营,避免潜在的税务处罚,还能够优化税务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税务风险管理涉及众多方面,其中有一些重点问题需要企业格外关注。
首先,税收政策的变化是企业必须时刻留意的关键因素。
税收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财政需求以及宏观政策目标进行调整。
例如,税率的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或变更等。
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就可能导致税务申报错误,增加税务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税收政策跟踪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解读相关政策信息,并将其及时传达给财务和业务部门。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与税务机关保持沟通,参加税务培训和研讨会,以确保对政策的理解准确无误。
其次,税务筹划的合理性也是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税务筹划旨在通过合法的方式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但如果筹划不当,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漏税。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税收优惠,可能会采取过于激进的筹划手段,如虚构业务、滥用税收政策等。
这种做法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还可能损害企业的声誉。
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基于真实的业务情况,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充分考虑税务筹划方案的可持续性和潜在风险。
同时,应当保留相关的筹划文档和证据,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再者,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流程和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税务风险的防控效果。
如果企业缺乏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如发票管理不规范、税务申报流程混乱、税务核算不准确等,都可能引发税务问题。
为了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流程和制度,企业需要明确各部门在税务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税务申报、核算、缴纳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并定期对税务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完善。
此外,还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税务管理中的问题。
另外,关联交易的税务处理也是一个容易产生税务风险的领域。
企业的税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有哪些
企业的税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有哪些1.税收合规风险:企业存在逃税或者偷税漏税的风险。
为了防控这一风险,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税务管理,建立健全的税务制度和流程。
同时,加强对税务政策的了解,确保企业的税务申报和缴纳符合相关法规。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税务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2.跨境税务风险:企业在进行跨境业务时,面临税务风险。
为了防控这一风险,企业应该加强对跨境税收政策的了解和研究。
同时,企业应该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应对税务政策的变化。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税务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跨境业务的税务申报和缴纳符合相关规定。
3.税务稽查风险:企业面临税务稽查的风险。
为了防控这一风险,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涉税事项的监管和审计。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了解并配合税务稽查工作。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稽查风险应对机制,及时进行应对和纠正。
4.税务诉讼风险:企业面临税务诉讼的风险。
为了防控这一风险,企业应该加强与税务机关的合作,及时了解税务争议解决的途径和程序。
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税务诉讼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合理规避税务诉讼的风险。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税务法律法规的研究和理解,提高应对税务诉讼的能力和水平。
5.税收优惠政策风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存在风险。
为了防控这一风险,企业应该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和研究。
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和应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
总之,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税务管理、提高员工的税务意识、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合作等措施来防控税务风险。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和研究,及时应对税法的变化,确保纳税合规,避免税务纠纷的发生。
税务风险点及建议
税务风险点及建议史上最全一、企业所得税一收入类1.取得手续费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如: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科目下的“其他”、“手续费”等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及余额,是否存在收到手续费挂往来不作收入.2.确实无法支付的款项,未计入收入总额.核查建议核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中长期未核销余额.3.违约金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如:没收购货方预收款.核查建议核查预收账款科目,了解往来核算单位中贷方金额长期不变动的原因.4.取得补贴收入,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长期挂往来款未计入收入总额.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科目贷方发生额,以及其相关拨付文件是否符合不征税财政性资金的相关规定.5.取得内部罚没款,长期挂往来款未计入收入总额.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其他—监察部门、其他应付款—其他—纪检部门等科目贷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有无可以确认不再退还当事人的罚款或违纪款.6.用于交际应酬的礼品赠送未按规定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核查建议核查产成品科目贷方直接对应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是否在所得税申报时视同销售确定收入.7.外购水电气用于职工福利未按规定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核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等科目,审核水电气使用分配表等管理报表,是否存在用于职工福利的未确认收入.8.集团公司收取的安全生产保证基金,扣除当年实际发生的损失赔付以及返回给下属企业金额等后,余额含利息未确认收益,未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核查建议核查安保基金等科目,审核安保基金使用的相关文件,对计提安保基金使用后的余额应作纳税调整.9.租金收入未按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确认收入.如:土地使用权出租,跨年度取得租金收入,相关摊销已经计入成本,但是租金收益没有确认.政策依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核查建议核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审核租赁合同,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10.政策性搬迁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挂往来,未计入收入总额.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核查建议核查其他业务支出或专项应付款等科目,审核搬迁合同、立项合同等搬迁过程中相关文书,对收入扣除支出后的余额进行纳税调整.二扣除类11.下属企业收到总部返回的安全生产保证基金,未冲减相关费用;返回款形成资产的,其折旧和摊销在税前重复列支,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安保基金等科目,审核安保基金返还的相关文件,看安保基金返还及使用是否符合税法规定.12.安保基金返回款用于有税前扣除标准规定的支出,合并计算后超标准部分未做纳税调整.如用上级返还的安保基金直接发奖金或补助未计入工资薪金总额计算纳税调整;用上级返还的安保基金直接列支职工教育经费,造成实际列支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超标,超过部分未作调整.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二条和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将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直接冲销上级返还的安保基金,以及其他科目下列支职工教育经费未并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科目核算,其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部分是否未作纳税调整.13.计提但未实际支出的安全生产费,未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其他—安保基金返还科目年末贷方余额是否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纳税调整.14.应视同工资薪金的各种劳动报酬支出,未作纳税调整.一是补贴性质的劳动报酬支出,如:年终奖、岗位能手奖金、码头津贴等,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也未合并计入工资薪金总额计算纳税调整.二是临时工、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性费用,未合并计入工资薪金总额计算纳税调整.三是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限定数额的工资薪金性支出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审核政府发布的工资支出标准,对于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应作纳税调整.15.计提但未实际支出的福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等,以及计提但未实际拨缴的工会经费,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科目,审核企业在当年发生的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补充养老保险在汇算清缴时的有效凭证是否能提供齐全,否则不能在税前扣除.16.支付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未作纳税调增.如:奥运会和世博会门票等.核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等科目,审核相关支出费用的合同或管理规定,有无支付与取得收入无关的费用.17.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作为企业发生费用列支,未作纳税调整.如:个人车辆消费的油费、修车费、停车费、保险费以及其他个人家庭消费发票;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维修费;职工参加社会上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在职教育所需费用.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中列支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个人所得税、私人车辆维修费、养路费、年检费和保险费等费用.18.列支以前年度费用,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以前年度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是否在当年及以前补计或补提.19.职工福利费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未作纳税调整.如发生一些福利费性质的费用,防暑降温费、食堂费用等,未通过职工福利费科目核算,也未并入福利费总额计算纳税调整.政策依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核查建议核查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费用科目下其他—专项费用、差旅费用、特批开支等明细科目,是否有应作为工资薪金的津贴、补贴、奖励、加班工资等支出未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调整.20.工会经费税前扣除凭据不合规,未作纳税调整.如用普通收款收据拨缴工会经费.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核查建议核查企业管理费用—其他—特批费和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等科目,上缴时是否取得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21.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未作纳税调整.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核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等科目,审核经批准的扣除标准,超过标准部分进行纳税调整.22.业务招待费用支出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未作纳税调整.如:部分企业技术开发、消防警卫、外宾接待、在建工程、特批费和奥运会专项经费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未并入业务招待费总额计算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将管理费用科目下警卫消防费、其他—专项经费、外宾接待等明细科目和销售费用科目下差旅费等明细科目以及研发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里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在所得税申报时一并作纳税调整.23.为职工支付商业保险费税前扣除,未作纳税调整.如:为职工支付人身意外险,为高管支付商业险.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在管理费用—其他科目和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下列支各种商业险,未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纳税调整.24.赞助性支出,未作纳税调整.如:向武警支付的慰问金和补助.核查建议核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等科目,对赞助性质的支出,进行纳税调整.25.税收滞纳金和罚款支出,已在税前扣除,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在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里支付的税收滞纳金和各种行政罚款是否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纳税调整.26.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作为财务费用税前列支,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审核相关借款合同,用途支出,将应资本化的利息进行纳税调整.27.应予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一次性列支,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否同时符合修理支出达到取得该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以及修理后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的两个条件.28.不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支出,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根据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138号规定,劳动保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凡以劳保为名向职工发放的现金、人人有份的生活用品和非防护装备等福利和劳动报酬支出应作纳税调整.三资产类29.资产处置所得,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财产的处置.核查建议核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审核资产处置合同,看是否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30.资产损失未按规定审批直接在税前申报扣除,未作纳税调整.政策依据: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088号第五条和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五条.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是否经过审批或申报后在税前扣除,申报的损失是否符合税法文件规定.31.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符合税法规定,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累计摊销科目中发生摊销时间是否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摊销年限.32.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继续计提折旧,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长期停工费用科目,结合企业财务报告,审核停工项目费用明细,对不符合税法规定的项目进行纳税调整.33.将固定资产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一次性列支,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审查周转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将应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低值易耗品,进行纳税调整.34.不征税收入形成资产折旧在税前扣除,未作纳税调整;如企业取得来源于政府有关部门的港建费补贴,按不征税收入确认,但支出所形成的资产仍然计提折旧在税前重复扣除.政策依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取得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和港建费分成收入等不征税财政专项资金,其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其资产所形成的折旧、摊销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四税收优惠类35.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自用部分视同销售,不能享受减计收入的税收优惠,未作纳税调整.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回收蒸汽、可燃气,用于本企业再生产部分.政策依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九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85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567号.核查建议核查产成品科目,审核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自用部分视同外销收入,不得享受减计收入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36.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符合税法规定,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研发费科目,审核研发费项目数据归集表,对不符合税法规定的项目进行纳税调整.五其他类37.新税法实施后补计2008年之前发生的收入或冲销2008年之前列支的支出,未按照当期适用税率进行核算.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将2008年前应作收入推迟到2008年及其以后年度作收入,以及2008年及其以后年度应计费用提前至2008年之前扣除.38.总部期间费用纳税申报时全部分摊到高税率的东部地区扣除,未在适用优惠税率的西部地区摊销.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核查建议核查企业2008年共同负担的期间费用是否在不同税率的东、西部企业合理分摊.39.在销售费用中折扣额与销售额不在同一张发票的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销售费用等科目,对列明折扣额的进一步审核销售发票、销售合同,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应作纳税调整.40.不合规抵扣凭证,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在成本费用列支时使用白条、假发票等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在税前扣除.41.吸收合并业务不适用特殊重组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企业未按规定备案,不得按特殊重组进行税务处理.核查建议核查合并重组协议,对未经税务机关备案的,应进行纳税调整.42.天然气产销量差异超过合理损耗部分未确认收入.核查建议核查生产报表、销售报表、财务报表等,对于产品产销差异超过合理损耗部分,应做纳税调整.二、增值税一销项类43.将购进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视同销售货物计算缴纳增值税.核查建议核查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等科目,将自产、外购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以及将自产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或个人消费未计增值税.44.从事货物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发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之外的混合销售行为,应当缴纳增值税.核查建议核查销项税金科目,审核销售合同,对属于应征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的计提销项税额.45.处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未计算缴纳增值税.如处置旧汽车、旧设备等.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第29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注意2009年前后相关政策的变化.核查建议核查固定资产等科目,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未提增值税,或者将应按17%增值税税率申报,却错按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46.出售废旧货物未计算缴纳增值税.如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废旧包装物、废旧材料等未按17%税率申报缴纳增值税.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核查建议核查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旧货是否按17%适用税率申报增值税,是否存在未计提增值税或错按4%征收率减半缴纳增值税.47.销售购进的水、电未计算缴纳增值税.如加油站向施工方收取的水电费和租赁房屋单独收取的水电费.核查建议核查企业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或红字冲销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等方式收取水电费未计提增值税.二进项类48.非油气田企业的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取得的进项不得抵扣,未作进项转出.如接受技术服务、装卸、含油污泥处理和废催化剂处理等劳务,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进项税等科目,审核相关劳务合同等资料,对不属于增值税劳务范围内的其他劳务抵扣的进项税不得抵扣.49.购进材料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不得抵扣,未作进项转出.如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加油站所购进的彩钢瓦、涂料、地砖、铝塑板、卫生洁具、墙面漆等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等科目,审核erp系统的“ps模块”在建工程核算的材料领用情况,将应作进项税转出而实际未转出的材料费进行归集.50.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取得的进项不得抵扣,未作进项转出.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进项税额、固定资产等科目,审核安装合同等,对于不符合税法抵扣规定的,应作纳税调整.51.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不得抵扣进项,未作进项转出.如职工食堂耗用的食用油和液化气等.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进项税科目,有无将业务招待用食品、厨房设备、厂区公寓维修、职工食堂耗用的食用油和液化气等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购进货物抵扣增值税.审核erp系统的“pm模块”维修工单核算用于福利设施的材料领用情况,将应做进项税转出而实际未转出的材料费进行归集,不得抵扣.三其他52.适用税率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正列举了适用低税率货物,除此之外的其他货物应当区分具体情况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如:企业销售自产水蒸汽、加工水例如:冷凝水、循环水、除氧水、化学水、盐水等.核查建议核查其他业务收入,审核其他业务收入凭证,有无按照适用税率计提增值税.三、消费税对个别企业存在的下述税收风险,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67号等消费税文件的规定作纳税调整.53.个别应征消费税产品未计提消费税.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报表系统”中的“BLBH”等专项报表,查看是否有应征消费税产品未计提消费税的情况.54.石脑油对外销售,未取得石脑油免税证明单应计提未计提消费税.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石脑油证明单”核销情况,对不符合政策的外售石脑油征收消费税.55.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职工福利、作为燃料耗用或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等其他方面,没有计算缴纳消费税.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报表系统”中的“BLBH ”专项报表及装置投入产出报表,结合生产物料移送情况,对应征消费税的成品油征收消费税.56.部分产品改变名称后应计提未计提消费税.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企业提供的未征消费税产品合格证、化验单与应税消费品的合格证、化验单进行比较,查询erp系统“sq01”发票模块,对比争议产品与应税产品的价格、归集物料组、货物流向等信息,进一步约谈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和报表管理人员,对产品特征属成品油范畴的产品征收消费税.57.消费税成品油子税目和税率适用错误.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企业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化验单,查询erp系统“sq01”发票模块,对比产品价格,约谈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对应税产品应属成品油种类进行界定,按照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四、营业税58.股份公司将自有资金不含下属分、子公司提供给成员企业使用收取的利息,未申报缴纳营业税.政策依据: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国税函〔1995〕156号第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核查建议核查内部往来、上级拨款、内部存款、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入等明细账发生额,查看此项收入是否缴纳营业税59.取得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税款手续费收入,未计算缴纳营业税.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核查建议从银行存款、现金、营业外收入等明细账入手,查看手续费收入是否缴纳营业税.60.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收取的延期付款利息,未计算缴纳营业税.核查建议核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等明细账,查看企业提供营业税劳务时,向接受劳务方另外收取手续费、延期付款利息、补贴、基金等价外费是否缴纳营业税.五、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61.缴纳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同时未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金额与适用税率计算后是否与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相匹配.六、印花税62.企业以订单、要货单等确立供需关系、明确供需各方责任、据以供货和结算的业务凭证,未按规定贴花.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其细则、国家税务局关于各种要货单据征收印花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0〕994号和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核查建议逐项翻阅订单、要货单等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根据所载金额计算应缴纳印花税,与已缴纳印花税比对,查看是否足额缴纳印花税.七、个人所得税63.单位和个人缴纳的补充医疗保险金、补充养老保险费,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318号.核查建议逐项核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所属各明细账,查看有无缴付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再进一步翻阅凭证查看在缴付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时是否并入。
企业关联交易的涉税风险及规避分析
企业关联交易的涉税风险及规避分析作者:白军克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0期一、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避税的现状以前,人们只是比较关注外资企业与其国外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的问题,但自2008年后,新的特别纳税调整的规定使税务管理人员对内资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避税的问题会更加引起注意。
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开始要求各地方税务部门深入研究房地产、资金融通、特许权使用费支付、劳务提供等方面的关联交易避税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审计调查。
二、企业利用关联交易避税的风险(一)转让定价的纳税调整风险在特别纳税调整针对的所有对象中,转让定价最为关键。
转让定价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经济利益联系的经济实体为共同获得更多利润而以高于或低于市场正常交易价格进行的交易。
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人或所得额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避税是最普遍的避税手段,自然成为税务机关反避税重点。
税务机关有权依据税法规定,确定调查企业,进行转让定价调查、调整。
重点调查的企业:关联交易数额较大或类型较多的企业;长期亏损、微利或跳跃性盈利的企业;低于同行业利润水平的企业;利润水平与其所承担的功能风险明显不相匹配的企业;与避税港关联方发生业务往来的企业;未按规定进行关联申报或准备同期资料的企业;其他明显违背独立交易原则的企业。
税务机关在实施转让定价调查时,有权要求企业及其关联方,以及与关联业务调查有关的其他企业(以下简称可比企业)提供相关资料,并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
(二)成本分摊的纳税调整风险成本分摊协议是指各参与方共同签署的对开发、受让的无形资产或参与的劳务活动享有受益权、并承担相应的活动成本的协议。
参与方使用成本分摊协议所开发或受让的无形资产不需另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根据税法规定,关联方承担的成本应与非关联方在可比条件下为获得上述受益权而支付的成本相一致。
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涉税有哪些风险及控制方法
关联企业间⽆偿借款涉税有哪些风险及控制⽅法关联企业间⽆偿借款主要存在以下两⼤税务风险:1、关联企业间⽆偿借款将⾯临按照⾦融保险业补交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关于⽆偿将资⾦让渡给他⼈使⽤的涉税问题,《中华⼈民共和国营业税暂⾏条例》(国务院令2008年第540号)第⼀条规定,在中华⼈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为营业税的纳税⼈,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中华⼈民共和国营业税暂⾏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2008年第52号)第三条规定,条例第⼀条所称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有偿转让⽆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为。
上述所称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因此,公司之间或个⼈与公司之间发⽣的资⾦往来(⽆偿借款),若没有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不缴纳营业税。
由于⽆偿借款⽆收⼊体现,因此也不涉及企业所得税问题。
纳税⼈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将闲置资⾦借给另⼀家企业使⽤,约定企业不收利息,但另⼀家企业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其提供其他劳务或商品的⾏为,不能视为⽆偿。
只要出现企业间借款不收利息的情况,税务机关就会探究其可能取得其他经济利益的渠道。
如果企业存在以低于市场价格甚⾄⽆偿获得另⼀家企业的劳务或商品的情况,税务机关就可以根据这⼀往来关系判定企业借款是“有偿”⾏为,进⽽确定其计税营业额。
如确实⽆偿,纳税⼈有义务证明⾃⼰“⽆偿”借款理由的正当性。
如果是关联企业之间借款,从法理上讲,《营业税暂⾏条例》的规定对关联企业和⾮关联企业都适⽤。
也就是说,只要是真实的,只要税务机关认定其不收利息是合理的,就不征收营业税。
问题的核⼼是,关联企业之间存在“不合理商业安排”的条件,税务机关有权对是否征收营业税作出分析和判断。
根据国税函发[1995]156号的规定,贷款属于“⾦融保险业”税⽬的征收范围,⽽贷款是指将资⾦贷与他⼈使⽤的⾏为。
税务风险预防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税务风险预防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有哪些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税务风险预防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税务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法律责任以及声誉损害。
那么,在税务风险预防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关键问题呢?首先,要对税收政策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税收政策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企业和个人需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税务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法规。
这包括税率的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新税种的推出等等。
如果对政策理解有误,可能会导致税务申报错误,从而引发风险。
比如,某企业误以为某项业务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但实际上并不符合条件,在税务检查时被发现,不仅要补缴税款,还可能面临罚款。
其次,规范的财务核算和账目管理是预防税务风险的基础。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确保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有清晰、准确的记录。
财务数据要真实、完整,记账凭证、发票等原始凭证要保存完好。
如果财务核算混乱,账目不清,很容易在税务检查时出现问题。
比如,一些企业为了减少税负,故意隐瞒收入或者虚增成本,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将面临严重的处罚。
税务筹划也是税务风险预防的重要环节,但要确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税务筹划是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税负。
然而,有些企业为了追求低税负,采取过度筹划的手段,如利用虚假交易、关联交易等方式进行避税,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合法的范畴,属于税务违法行为。
因此,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遵循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筹划方案。
发票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发票是税务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和保管发票。
要杜绝虚开发票、买卖发票等违法行为。
同时,要认真审核收到的发票,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曾经有企业因为接受了虚开的增值税发票,不仅无法抵扣税款,还被税务机关追究了责任。
另外,与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对某些税务问题存在疑问,或者对新政策的适用不确定,应及时向税务部门咨询。
企业常见的十五大税务风险你的企业中了几条
企业常见的十五大税务风险你的企业中了几条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税务问题至关重要。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以下是企业常见的十五大税务风险,快来看看你的企业中了几条。
一、发票管理风险发票是税务管理的重要依据,如果企业在发票的开具、取得、保管等环节存在问题,就可能引发税务风险。
例如,开具虚假发票、取得不合规发票、发票丢失或损毁等。
有些企业为了增加成本、减少利润,从而少缴税款,会开具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发票。
这种行为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处,企业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另外,在取得发票时,如果未认真审核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发票的抬头、税号、发票号码等信息错误,或者取得的是假发票、作废发票等,也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二、增值税申报风险增值税是企业的主要税种之一,申报错误可能导致企业多缴或少缴税款。
常见的增值税申报风险包括:销售额申报不准确、进项税额抵扣不合规、未及时申报纳税等。
有些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时,未将全部销售额申报纳税,比如将价外费用、视同销售等未计入销售额。
还有些企业在进项税额抵扣方面存在问题,如将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进行了抵扣。
三、企业所得税申报风险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较为复杂,容易出现风险。
常见的问题有:成本费用核算不准确、税收优惠政策适用错误、资产税务处理不当等。
在成本费用核算方面,企业可能会虚增成本、费用,或者将一些不允许扣除的项目进行了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税收优惠政策,如果企业未进行准确判断和适用,就可能导致多缴税款或者少缴税款。
例如,高新技术企业未按规定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型微利企业未享受应有的税收优惠等。
在资产的税务处理上,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如果未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和年限进行处理,也会引发税务风险。
四、个人所得税申报风险随着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加强,企业作为代扣代缴义务人,如果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或者申报数据不准确,也会面临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点”大汇总
“税务风险点”大汇总欧阳学文一、报表层面的风险点1.税负率明确低于同地区同行业水平。
2.成本结构明显区别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如可抵扣进项的成本明显偏高,可能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成本、费用科目贷方发生额或红字借方发生额,一是结转材料或完工产品成本时多结转了。
二是存货正常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三是本应计入以前年度的管理费用却记入本年度进行调整。
四是其他差错更正。
3.成本结构与产品配方不符,比如有的企业发生一个产品耗用多个包装盒的低级错误,再比如,投入材料与产品没有关系。
4.成本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又没有推出新配方产品。
5.毛利率年与年之间、月份与月份之间起伏明显,又没有合理的解释。
6.毛利率或纯利率远远高出同行,或者远远低于同行,都可能被重点检查。
7.期间费用率偏高,大部分毛利被费用“吃掉”,导致企业微利或亏损,很容易被发现隐瞒收入。
或者,期间费用明显偏低,提示可能“另外有一本账”,大量白条费用做在“另一本账”上面。
8.制造费用存在异常,比如水电费与产能不配比、外加工支出与产量不配比。
9.资产负债表结构异常,有形资产多,产值却很小,“大公司做小生意”,可能被怀疑有两本账。
10.物流费用占的比重偏高,可能被发现隐瞒了收入。
A承揽运输业务,开具了运输发票,但没有车,又转包给其它运输公司或个人运输。
是否发球虚开?B企业支付运费,取得运费发票11%抵扣。
但油料由企业提供,取得油料增值税发票17%抵扣。
11.现金流呈负数,可能牵出“两本账”。
12.存货账实差异大,账多存少(虚库),或者存货时间太长,一直没有动用。
账实不符的原因:财产物资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耗;财产收发过程中由于计量或检验不准,造成多收或少收的差错;由于管理不善、制度不严造成的财产损坏、丢失、被盗;在账簿记录中发生的重记、漏记、错记;未收到货款的发出货物不在账上反映;投资、分配、抵账未在账上反映;由于有关凭证未到,形成未达账项,造成结算双方账务不符,以及发生意外灾害等。
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涉税风险及控制
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涉税风险及控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关联企业之间的无偿借款是一种常见的资金往来方式。
然而,如果未能遵循相关税收法规,可能会引发涉税风险。
本文将就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涉税风险及控制进行探讨。
一、涉税风险分析1.1 欺诈风险:一些企业可能利用无偿借款等手段进行虚假交易,以转移利润、避税或逃避缴纳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损失。
1.2 被动租税风险:如果关联企业之间的无偿借款没有合理的业务目的和合理的定价基础,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虚构损失”、“不当转移定价”等税务风险。
1.3 税收合规风险:若未能及时、正确履行相关报告和申报义务,可能导致因未能提前披露相关情况而被认定为行政处罚,增加相关税务风险。
二、涉税风险控制2.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明确资金往来政策、审批流程等,以规范关联企业间的无偿借款行为。
2.2 合规管理无偿借款事务:企业应根据相关税收法规和规定,合理管理无偿借款事务,确保无偿借款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2.3 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发现风险问题及时整改,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性。
三、合规运营策略3.1 充分履行纳税义务:企业应充分履行相关纳税义务,按照相关规定依法申报缴纳税款,避免出现逃税等问题。
3.2 合理设定无偿借款政策: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无偿借款政策,明确借款用途、期限、利率等要素,确保无偿借款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3.3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企业应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财务运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做好财务信息披露工作,降低税务风险。
结语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涉税风险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企业应积极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只有管控好涉税风险,企业才能稳健发展,合规运营,获得长期的成功与发展。
希望企业能够重视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涉税风险,并积极开展相应的风险控制工作,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关联企业劳务避税与防范
关联企业劳务避税与防范【摘要】关联企业劳务避税是当前企业管理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避税行为的严厉打击和监管已经成为税务部门的重点工作。
本文从关联企业劳务费的合理性分析入手,阐述了劳务费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了合规遵循的管理措施和防范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关联企业劳务费避税的手段,强调了加强监管、规范设置劳务费标准以及严格遵守税收法规的重要性。
为了有效防范关联企业劳务费避税风险,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提升员工的税收法律意识。
只有在规范的管理和合规的操作下,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税收合规管理。
【关键词】关联企业、劳务费、避税、防范、合规、合理、管理措施、监管、税收法规1. 引言1.1 关联企业劳务避税与防范的重要性关联企业劳务费的避税与防范是企业税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增强,关联企业劳务费的支付也变得更加频繁。
有些企业可能会利用关联企业劳务费的支付来进行避税操作,以躲避税收监管,导致税收漏洞的产生。
为了规范企业税收行为,确保税收公平,遏制税收风险,加强对关联企业劳务费的避税与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关联企业劳务费是企业间进行业务合作时的一种正常支付,但如果企业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虚假劳务费支付,以此来规避税收,就存在一定的违法风险。
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税收公平,扰乱市场秩序,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加强关联企业劳务费的避税与防范工作,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通过合规遵循的劳务费管理措施,建立劳务费防范策略,案例分析关联企业劳务费避税手段,能够有效防范相关风险,提升企业税收合规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关联企业劳务费的监管,合理规范设置劳务费标准,严格遵守税收法规,才能有效防范关联企业劳务费避税风险,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关联企业劳务费的合理性分析关联企业之间的劳务费往往存在着不同于市场化的特殊情况,因此需要进行合理性分析。
公司的关联交易的风险包括什么? 关联交易风险
公司的关联交易的风险包括什么?关联交易风险公司m 的关联交易的风险包括什么?关联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关联交易控制过程中,由于关联方界定不准确、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以及关联交易活动中断等原因导致的各种风险。
关联交易就是企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关联交易是公司运作中经常出现的而又易于发生不公平结果的交易。
关联交易主要风险包括关联交易经营分析,及关联交易财务风险。
关联交易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关联交易控制过程中,由于关联方界定不准确、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以及关联交易活动中断等原因导致的各种风险。
关联交易财务风险是指因关联交易会计核算不规范给企业造成的风险。
关联交易的经营风险:(1)关联交易活动中断,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资产遭受损失。
(2)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资产受损或中小股东权益受损。
(3)没有及时结帐,导致资金被占用,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4)关联方界定不准确,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5)未经审核变更关联交易合同中涉及权利,义务的条款而导致的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关联交易控制过程中,由于关联方界定不准确、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以及关联交易活动中断等原因导致的各种风险。
关联交易财务风险:(1)提前入账或未及时入账,导致关联交易数据失真。
(2)因关联方识别错误,导致少计或多计,引发统计核算出现偏差、财务核算失真、对外披露不准确。
关联交易是指一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在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
公司要注意关联交易的利弊。
由于在交易费用上低于一般的市场交易行为,在组织费用方面又低于企业,因而它是效率取向的市场逻辑的必然产物,其存在具有合理性。
但是,关联交易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关联交易产生的经济后果对公司是不利的,将蕴含很多法律风险。
关联交易存在哪些风险?一、关联交易存在哪些风险?关联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关联交易控制过程中,由于关联方界定不准确、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以及关联交易活动中断等原因导致的各种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控要点是什么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控要点是什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税务风险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有效的税务风险管控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还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那么,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控要点究竟是什么呢?一、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这是税务风险管控的基础和保障。
制度应明确税务管理的目标、职责分工、流程规范以及监督机制等。
明确税务管理的目标至关重要。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状况,确定合理的税务管理目标,既要保证依法纳税,又要合理降低税务成本。
在职责分工方面,要明确各个部门在税务管理中的职责。
例如,财务部门负责税务核算、申报和缴纳;业务部门负责提供真实准确的业务数据;法务部门负责审核税务相关的合同和协议等。
流程规范则要涵盖从税务筹划、日常核算、申报缴纳到税务检查等各个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标准,避免出现人为失误和违规操作。
监督机制是保障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
通过内部审计、定期检查等方式,对税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二、加强税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企业要善于识别和评估潜在的税务风险。
这需要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从内部环境来看,要关注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财务状况等因素。
例如,企业的重大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业务活动可能带来复杂的税务问题。
外部环境方面,税收政策的变化、行业监管的要求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等都可能引发税务风险。
在识别税务风险的基础上,要进行科学的评估。
评估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风险矩阵、敏感性分析等。
三、提高税务筹划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税务筹划是企业降低税务成本的重要手段,但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企业要充分了解税收政策,把握政策的优惠和限制条件。
史上最全的税务风险点汇总
史上最全的税务风险点汇总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和税务政策的风险。
税务风险点通常包括税收合规性、税务优惠政策的适用、税务健全性和合理性、税务管理和纳税申报的合理性等方面。
下面是史上最全的税务风险点的汇总。
一、税收合规性:1.完整性风险:纳税人未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报送完整的纳税申报信息,如漏报、错报、迟报或不报等。
2.准确性风险:纳税人提供的纳税申报信息存在虚假、不准确、误导等情况。
3.审计风险:企业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审计,包括日常审计、专项审计和跨税种审计等。
4.执法风险:企业可能因违反税法规定而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和法律风险。
二、税务优惠政策的适用:1.优惠政策适用风险:企业可能因为未及时了解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或不符合政策条件而无法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2.优惠政策变化风险:税收优惠政策可能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税务健全性和合理性:1.合理避税风险:企业可能通过合法的税务筹划手段减少纳税负担,但如果在实际操作中违反了税收法律的规定,就会面临避税负面影响和风险。
2.利润调整风险:企业可能因为利润调整不合理而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漏税行为,从而面临罚款和税务风险。
四、税务管理和纳税申报的合理性:1.内部控制不合理风险:企业可能因为内部控制不完善或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纳税申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出现问题。
2.信息系统风险:企业可能因为信息系统的错误或漏洞而导致纳税申报信息的错误或丢失,从而面临税务风险。
3.征管信息逾期风险:企业可能因为未及时提供或更新征管信息而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
五、跨国税务:1.对外支付税务合规性风险:企业在与境外企业发生贸易往来时,可能因为未能按照税务规定进行足额代扣代缴税款而面临纳税风险。
2.特许权使用费等跨国税收风险:企业可能因为特许权使用费等跨国税收问题而面临跨国税务风险。
以上仅为税务风险点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税务风险点,包括税收争议解决、税法修订的风险、税务爬坡式递进等。
税务风险管理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哪些
税务风险管理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哪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税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不仅能够确保企业合规经营,避免潜在的税务处罚,还能够优化税务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那么,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究竟有哪些重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呢?一、税收政策的变化与解读税收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不断调整和更新。
企业需要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了解新出台的税收法规、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税收征管要求。
这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税收政策跟踪机制,确保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
同时,对于复杂的税收政策,准确的解读至关重要。
错误的理解可能导致企业在税务处理上出现偏差,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例如,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企业未能准确把握这些政策的适用条件和申报要求,就可能错失享受优惠的机会,或者因错误申报而面临税务处罚。
二、税务筹划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税务筹划是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减少税负的一种手段。
然而,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企业必须确保其合理性和合法性。
一方面,税务筹划方案应基于真实的业务活动,不能仅仅为了降低税负而虚构交易或构造不合理的业务模式。
例如,通过设立空壳公司进行税收转移的行为就是不合法的。
另一方面,税务筹划应充分考虑税务机关的监管和审查视角。
过于激进或不合理的筹划方案很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和质疑。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当寻求专业税务顾问的意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既合法又合理的筹划方案,以实现降低税负和控制税务风险的平衡。
三、发票管理的规范与严谨发票是税务管理的重要凭证,其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税务风险。
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发票管理制度,确保发票的开具、取得、保管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发票开具方面,要保证发票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得虚开发票。
外资企业关联交易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对策探析
外资企业关联交易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对策探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税法的相关规定,关联交易指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存在共同利益关系构成的关联方之间进行的经济交易。
关联交易活动主要包括:产品及资产的购买或销售;提供技术许可;劳务派遣支援;资金融通;关键管理人员报酬;股息红利。
由于外资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细节容易被忽视,存在定价不合理、人为调节利润、资金拆借利率不合理、重复缴税、实际受益人身份存疑、未完整保存关联交易资料等现象,容易引发税务风险。
而且近年来税务机关在实际执行审批类事项时,由事前审批转换为事后审批模式,适用纳税政策错误的风险前置由企业自行承担。
在这样的形势下,为避免发生涉税风险增加税收成本、企业信用受损,必须提前筹划,分析、规避和防范关联交易税务风险。
一、外资企业关联交易的主要涉税风险(一)关联交易业务处理不规范的风险首先,签订的合同条款不规范。
外资企业的合同签订基本以母公司所在地的文本为主。
由于国情不同,合同条款的订立和描述上产生歧义,业务界定不清晰,为后期执行合同的税务处理埋下隐患。
例如,提供机器设备维修业务,合同描述为“提供技术支援”,容易与提供技术许可合同的内容相混淆;提供劳务支援未具体注明是在境内提供还是在境外提供;代垫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收取了一定的管理费用等问题。
合同条款不规范,给适用适税政策的确定带来困难,产生从高征税或重新修改合同影响按期纳税的风险。
其次,未遵循独立交易价格。
作为内部交易,未考虑合理利润,主要表现为交易价格偏低或偏高,无偿或借款利率与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差过大提供资金拆借;收取特许权使用费的情况下,产品交易价格仍包括专利技术费用、产生重复收取费用等情形。
关联交易价格不公允,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从而引发业务层面的涉税风险。
最后,未完善保存关联交易资料。
产品购销业务未保留报价单及价格对比资料,境内关联方之间资金拆借未签订借款合同及借款利息约定、提供劳务支援结算价格的依据及提供业务的必要性、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的构成依据及相关支付凭证、收集和整理同期资料等。
企业税务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哪些
企业税务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税务管理已成为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税务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合法降低税负、规避税务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财务健康状况。
然而,企业税务管理涉及众多复杂的问题和环节,需要企业管理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以下是企业税务管理中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税收政策的理解与运用税收政策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国家和地方的税收政策不断调整和变化,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政策,才能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税务规划和决策。
这包括了解各类税种的税率、征收范围、优惠政策等。
例如,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可能涉及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不同类型的认定标准和优惠幅度;增值税的税率调整和进项税抵扣政策也会对企业的税负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企业对税收政策理解有误或运用不当,可能导致多缴税款增加成本,或者少缴税款引发税务风险。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税收政策,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应保持学习和关注的态度,及时参加税务培训、阅读权威的税务解读文件,并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
同时,企业内部也应建立有效的税收政策传递和沟通机制,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都能了解最新的政策动态,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业务中。
二、税务合规与风险防范税务合规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底线,任何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包括罚款、滞纳金、信用评级下降甚至刑事责任。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税务申报和缴纳工作准确、及时、完整。
在日常经营中,常见的税务合规风险包括:发票管理不当,如虚开发票、取得不合规发票等;纳税申报错误,如漏报、错报税款;关联交易定价不公允,引发税务机关的调整;以及跨境业务中的税收遵从问题等。
为防范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定期对税务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同时,要规范业务流程和财务核算,确保税务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在税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税务机关的监管手段日益先进,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也更加透明和易被发现。
税务风险点大汇总(DOCX 25页)
“税务风险点”大汇总一、报表层面的风险点1.税负率明确低于同地区同行业水平。
2.成本结构明显区别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如可抵扣进项的成本明显偏高,可能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3.成本结构与产品配方不符,比如有的企业发生一个产品耗用多个包装盒的低级错误,再比如,投入材料与产品没有关系。
4.成本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又没有推出新配方产品。
5.毛利率年与年之间、月份与月份之间起伏明显,又没有合理的解释。
6.毛利率或纯利率远远高出同行,或者远远低于同行,都可能被重点检查。
7.期间费用率偏高,大部分毛利被费用“吃掉”,导致企业微利或亏损,很容易被发现隐瞒收入。
或者,期间费用明显偏低,提示可能“另外有一本账”,大量白条费用做在“另一本账”上面。
8.制造费用存在异常,比如水电费与产能不配比、外加工支出与产量不配比。
9.资产负债表结构异常,有形资产多,产值却很小,“大公司做小生意”,可能被怀疑有两本账。
10.物流费用占的比重偏高,可能被发现隐瞒了收入。
11.现金流呈负数,可能牵出“两本账”。
12.存货账实差异大,账多存少(虚库),或者存货时间太长,一直没有动用。
13.生产环节“在产品”账多实少,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14.产能分析出现异常,包括设备产能评估、人工产能评估、材耗产能评估、制造费用产能评估、期间费用产能评,这些产能如果明显低于同行水平,可能存在隐瞒收入。
15.公司一直亏钱或微利,股东却大量借钱给公司,可能被怀疑有销售收入直接进了股东的口袋。
16.预收账款挂账时间太长,被强行要求确认收入履行纳税义务。
17.频繁出现大额现金收支,以及大额现金长期挂在账上,可能存在账外收支。
18.股东几乎没有缴个税,而股东个人资产很多,提示股东有“账外收入”。
二、账务层面的风险点1.股东个人费用,在公司报销。
这种情况,将被视为分红,企业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用公司资金购买资产,资产所有人写成股东,资产的费用、折旧却在公司列支。
这里有多个问题:股东涉嫌挪用公司资金、股东变相分红当缴个所得税、股东资产费用、折旧在公司列支也将被视为分红,须缴个人所得税。
税务风险点大汇总
税务风险点大汇总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一种风险,涉及到税收政策、税务法规的合规性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务风险点的大汇总:1.税务登记风险:企业应按照规定及时完成税务登记,否则可能面临罚款、征收滞纳金等风险。
2.税收政策风险:由于税收政策的频繁变化,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最新政策,否则可能会失去税收优惠政策或错过机会。
3.税务合规风险:企业应按照税务法规的要求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否则可能面临处罚和经济损失。
4.企业重组风险:如果企业进行重组或并购等业务活动,需要注意税务规划和合规性,避免出现重复征税或转让定价风险。
5.境内外业务风险:涉及境内外业务的企业需要了解跨境税务规则和风险,避免双重征税或遭受税务调查。
6.关联交易风险:企业内部的关联交易需要合理定价,避免税务机关认定价格不合理而调整利润和税款。
7.税务风险防控风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预防和减少税务风险。
8.持续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持续亏损,可能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甚至面临税务部门的重大调查。
9.不完全抵扣风险:企业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缴纳的增值税部分,无法抵扣会增加企业成本。
10.进口商品风险:进口商品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税费可能增加企业的成本。
11.逃税和避税风险:企业应遵守税务法规,进行合法申报和缴纳税款,避免逃税和避税行为。
12.税务违法行为风险:企业如果存在虚开发票、税款转移等违法行为,可能会面临高额罚款和刑事责任。
13.税务争议和纠纷风险:企业在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协商过程中,可能会因意见分歧引发税务争议和纠纷。
14.微利公司税务风险:微利公司享受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率,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否则可能面临税务稽查和处罚。
15.税务监管风险: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加,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规范合规。
总结起来,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企业需要加强风险意识,合规经营,提高财务和税务管理水平,以降低税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集团公司关联交易相关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集团公司关联交易相关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杨耀华
【期刊名称】《中国集体经济》
【年(卷),期】2024()1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集团公司是其发展进程的中坚力量,也是加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基业长效发展的关键渠道。
在集团公司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往往采取关联交易形式,以集团战略与税负层面切入,达到减少企业系统化运营成本的目的。
现阶段,我国集团公司发展规模日益扩张,内部关联交易速率呈持续增长趋势,而处于整体经济发展下行、征收工作复杂度增加的综合环境下,国家势必提升关联交易反避税调研水平,致使集团公司关联交易税务风险系数加大。
因此,集团公司想在征管严格时代环境下有效防控税务风险,必须提升自身税收风险防范水平,在税务风险识别与控制基础策略层面上,从管理视角建设集团公司适配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科学组织事前筹划活动,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帮助集团公司实现利益最大化。
【总页数】4页(P158-161)
【作者】杨耀华
【作者单位】北京京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浅谈集团公司关联交易的风险及其治理措施
2.集团公司内部交易税务风险探讨
3.集团公司关联交易的涉税风险防范初探
4.集团企业关联交易风险及防范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企业应关注六大税务风险点
为了防范税收风险,税务机关建议企业特别是关联关系复杂、关联业务发生频繁的外资企业需要关注自身的税收风险内控建设,对税收风险控制有全员意识和参与度,并要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税务管理团队,对关联交易、合并重组等重大税务问题有专业敏感和判断,并主动与税务机关讨论和交流。
同时,税收筹划产品应有合理商业目的和经济实质,单纯以减少、免除或推迟缴纳税款为目的的筹划,无论自行制定还是委托中介机构制定,企业都将面临纳税调整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风险。
税务机关提醒,以下六大税务风险点需要企业引起足够重视:
风险一: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不守独立交易原则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由于生产制造、销售、研发、管理、投资等不同的环节和功能彼此相对独立,带来的利润归属、承担的风险各不相同。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必须遵循独立交易原则,集团内部企业的利润归属应与独立企业在类似功能风险承担情况下所获取的利润大致相符,不然将面临税务机关转让定价调查风险。
风险二:享受税收协定优惠要符合“受益所有人”身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居民企业申请享受税收协定优惠。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只有符合“受益所有人”身份,非居民才能享受到协定优惠。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如果仅是在协定国登记注册,以满足法律所要求的组织形式,而不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实质性经营活动,不符合“受益所有人”身份,不能享受税收协定优惠。
风险三:忽视合同备案和同期资料准备义务
根据我国税法相关规定,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签订承包工程作业、劳务、贷款、技术转让、财产转让、租赁等合同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合同备案。
如未履行备案义务,企业将面临相关行政处罚的风险。
同时,年度关联购销金额2亿元以上或者其他关联业务往来金额4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还要按规定准备、保存、提供同期资料。
如未履行同期资料准备义务,企业将面临行政处罚、反避税调查、增加罚息等风险。
风险四:股息分配未扣缴非居民企业所得税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从中国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通常要按照法定税率10%缴纳企业所得税。
风险五:关联企业间股权转让不按公允价值交易
近年来跨境股权重组交易活跃,以不合理低价转让境内企业股权的情况时有发生。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如股权转让行为不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要按公允价值转让;通过特定税收安排规避股权转让收益,
将面临税务机关调查调整的风险。
风险六:间接股权转让不按规定申报纳税
—些上市公司错误认为,跨国间接转让我国居民企业股权无需在中国纳税。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符合—定条件的间接股权转让,中国具有税收管辖权。
需要提醒的是,跨国公司在对我国居民企业的股权间接转让之前,需要确定具体的间接股权转让行为是否存在管辖权争议,以增强税收确定性,避免事后调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