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1.教学资源不充足:一些学校的数学教材、教辅书籍和教学设备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

2.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一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将数学视为一门难以理解和枯燥的科目。

3.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

4.知识应用能力薄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无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家长参与度不高:一些家长对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和支持。

二、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1.优化教学资源:学校应加大数学教材、教辅书籍和教学设备的采购力度,提高教学资源的供给水平。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加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提高家长参与度: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家长对于数学教育的认知和参与度。

三、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施措施1.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学校可以建立数学教学资源平台,收集整理教材、教辅等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2.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

3.教师培训与交流:学校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教师培训,引导教师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组织教师间的交流和研讨。

4.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5.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定期组织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策略分析,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数学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1. 研究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建立更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素养,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1.进一步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开放的心态、参与的热情、积极求知欲,成为课程资源的主题和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涵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3、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课题研究的意义1、转变教育观念。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前提。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正确认识教学,切实转变教育思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改善课堂环境。

通过有效教学,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3、改善师生行为。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落实、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安排、作业练习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调控等方面都将得到有效的改善;而学生的认知行为方式、情感参与、交流方式等也将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

4、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题研究将学习的自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5、促进理论发展。

当前国内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促进有效性教学理论的发展。

2.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的视角:关注课堂教学设计、关注课堂教学调控、关注课堂教学成效、关注持续发展;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课堂”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报告XXXXXX2013年6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现代数学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面对数学的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

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

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研究化社会的需要,也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研究的能力做出积极的反映。

2、我校教师要求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迫切希望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其次关注教学效益;第三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第四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最后,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服务教学。

2、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数学教学研究能力。

3、通过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通过研究,完善教学教研制度,促使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进一步深入实施,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策略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有益,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活动开展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策略,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活动开展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例如购物、游戏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案例,让学生在解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让学生在超市中算账,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进行数学推理。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游戏教学活动。

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让他们逐步提高数学能力;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较大的数学游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于一些数学概念较难理解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

通过用积木搭建几何图形、用计量器具进行数学测量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

通过综合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新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理念渗透到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教师思考着新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正是这样,我们进行多种新课改的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问题情景导入、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努力使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每一堂数学课;可是,在我们的数学教研活动中,在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碰到的这样的一个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上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学生喜欢的贺卡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测量、合作、实践等方式探究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的理念,似乎无懈可击;然而课后从学生数学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唯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显然没有到位,特别是过程与方法;于是,我们从学生“学”的角度加以琢磨、研究,不免生疑:“为什么要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什么要测量长方形的长、宽”这些在学生眼中“未完成的知识”,却被老师简单地认为是“已完成的知识”而忽略了,使学生直接跨越了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的数学化过程,失去了对数学问题再发现、再创造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已完成的知识”还原成“未完成的知识”来教,把从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并据此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我们也发现,一堂课中教师是否创设了现实情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用了多媒体没有,变成了关键,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变得可有可无起来;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新理念的实践、新技术的运用,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但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比如,一些数学课沾染上了形式主义色彩,而忽视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针对这些困惑,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现在有很多人提出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活动化、探究化,那么我们要在这里提出在数学生活化、活动化、探究化的同时我们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有效的数学化;二、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冯振业博士在1998年推动〝数学化教学〞,在香港凝聚了一个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社群,持续地进行教学发展工作,他透过〝数学化教学〞进行教材研发及教师培训中提出〝数学化教学〞采用的策略是透过具有实效的教学设计,吸引教师重新学习数学;〝在国际上,数学化是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核心;“数学化”就是数学认知的产生和演进过程,这过程让数学观念形成和改进,由门外汉的认识过渡到具有数学特质的认识,或是由简陋的认识进化到精密的认识;他认为数学教育对一般人的意义,主要在于掌握数学化过程,而非数学产物;在弗赖登塔尔看来,数学化有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之分;横向数学化是“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纵向数学化是“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的生成、重塑和被使用”;也可以这样理解:横向数学化的产物是生成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纵向数学化的产物是生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的一些专家也提出:没有数学化的数学教学很难说是有效的,没有数学化的数学教学满足不了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要求,堂堂搞数学化谁也做不到,孰轻孰重需探索,必须围绕每个新的概念、方法寻找数学化的切入点,一旦发现机会可别放松;三、小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数学化”:是指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数学化过程教学具体是指师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共同努力、相互作用,使学生准确理解数学表达或运算所需的规则和准则,最终形成自己关于各种物体和情境的数学模式;2、“生活问题数学化”: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3、“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一是研究如何挖掘现有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对现有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使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并与生活现实脱节的教学内容变成富有现实性、生活性的教学内容;二是研究如何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并据此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现实世界是数学的源泉,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我们要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并让课堂走向生活,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自己所学的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生活课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五、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探索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有效策略,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利于学生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思想、方法,构建一种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内容:1、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①让学生在自主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②在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探究数学规律;③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2、课堂教学中探究,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①创设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离不开生活”;②学生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教学材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主动参与;③探索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提供教学材料——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运用新知——拓展新知;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主要观点: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创新之处:研究形成小学数学教学在生活问题数学化的一般模式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提供教学材料——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运用新知——拓展新知;策略,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造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使学生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七、研究对象与范围重点在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进行,后再扩大到其他年级;八、小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1、研究思路: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在自然常态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是就我们的教育现实而言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的过程;以行动研究为抓手,研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一般模式、途径与策略;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标等一些理论或文件精神,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理论、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3、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5、个案分析法:重视对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的案例的分析,从中寻找课题进展的突破6、对比法:实验班老师上对比课,进行比较研究;3、研究的步骤准备阶段:采用问卷调法进行调查分析,确立课题,采用文献法组织教师学习与收集相关资料,确定人员分工,填写申报表,制订课题实施方案主要成果:完成课题实施方案实施阶段:①实践研究,主要是数学课堂中数学化过程教学的策略研究;②以学习、讨论、开课、研究为主要形式,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小结;第三阶段:实验总结①对研究所获材料,数据进行分析;②撰写研究报告,编辑有关成果;九、一年来的研究成果一我们的做法1、坚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平时在备课时尽量体现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的思想,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能够解决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从中不断积累活动的经验;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先布置让学生去找一找身边的地图;可以是校园里的地图,可以是一些中国地图等等;学生在找的同时自然的会学习有关比例尺的知识,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时把大家收集来的地图逐一展示,并说说它们都代表怎样的含义;学生在这动手与动口的活动过程中表现的很积极,真正的是全员参与;经历了上面的一系列活动之后,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地图知识,把数学知识融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2、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设计教学内容和作业时,教师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解决问题根据具体需要有计划地安排于课前准备、课堂探索和课后作业之中,为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必要的指导;在教学新知识之前,经常安排学生调查、上网或通过书籍查找资料、收集资料、为新课准备学习素材;如在教学回收废品之前,学生先去在生活中收集 ,在课堂上展示;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让学生事先准备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然后在课堂上去把这些立体图形展开,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课后作业设计上也注重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用途;体会数学化过程;3、以数学周记和自编数学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确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生活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学习的活的教科书,也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活头脑中的知识储存,使学生自觉地养成用生活的眼光来观察生活,逐渐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自然联系;但是学生往往对身边存在或发生的事难以察觉或视而不见,通过对数学周记的辅导,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促进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自然联系,能自觉地扑捉生活信息,并用数学的眼光进行思考,以数学周记的形式记载自己的所思所得;但刚开始学生觉得写作是语文学科的,大部分学生无从下笔,不知所措,而且数学周记的取材仅限于买东西;老师针对这种情况,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联系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一些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相联系的思考;平时指导学生多看一些有关生活数学的练习,获得提示和灵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编成一道道生活数学题,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六年级的数学周记效果显着;二研究成效的分析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发现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教学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三个班级的学生本来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学生,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教学之后对数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对数学学习渐渐的感兴趣了,慢慢的恢复了学习的自信心;2、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从平时的作业反映,特别是研究课的作业设计反馈上看,学生能够自觉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懂得借助几何直观研究生活问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在一些实际问题中能够抽象出数学的本质,运用数学的计算、推理等去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对他的后续学习以及走上社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学习积极的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使很大一部分学生由原先的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到现在的主动的去学习数学,去应用数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很不在乎的态度;4、教师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在研究中,教师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和借鉴他人优秀的教案、案例和教学实践,把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合作备课、集体备课、上研究课,督促教师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注重课堂的组织艺术和教学效果,教学后经常性地进行反思,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写作和教科研的能力;三形成的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教学策略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全体成员注重对“积累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验证生活经验”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这充分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浓,活动能力更强;1情境导入——生活问题数学化教学的良好土壤由于儿童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动的天性,因此,儿童的课堂应是有趣的课堂、应该是生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真情实感的课堂;特别是上课伊始,教师更要积极创设活泼生动的有趣的生活场景,抓住孩子的思维,吸引住孩子的眼球;只有这样,孩子们的活动才是自主、自愿的,孩子们的探索才能付之真情实感,获得的知识才会是永久、有效的,在这一点上低年级教师的课堂导入尤其显得重要;本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每一节都能将孩子们带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空间自由地学习,积极地探索新知;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一课,课的开始,李老师充分运用生活知识,让学生计算土地的面积,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何进行面积的计算,学生在这样的生活问题中积极主动的进入新课,效果都是比较显着的;2活动体验——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有效策略如果说,第一个环节的设计功夫放在课前,是教师的任务的话,那么活动体验环节就是检验情境导入环节的成功与否了——创设的生活场景对孩子们是否熟悉,是否有趣,最主要的是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是否有牵引的作用;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自由翱翔了原先的数学课堂,学生学习的方式被动、单一,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发挥;本环节的设计,给予孩子是多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空间和时间,从而也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3对话互动——引发学生由生活问题转入数学思考的有效策略对话互动的环节设置,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打破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格局,凸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便课堂大放异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心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一年级回收废品一课,老师利用几何直观让学生进行活动体验,但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没有直接进行教学,而是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呢”“生1: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小林有23个,我就先摆23根小棒,小红多了6个,我就再增加6;23增加6可以用加法算式23+6来表示;生2:小红说我收集的塑料袋比小林多6个,也就是说在小林23个的基础上再多加6;”在师生的对话互动中数学思维得以发展,新知得以让学生掌握;4建构生成——实施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有效策略这一环节是给予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孩子们对于课堂上的所获得的知识,往往会感到茫然;学习有什么用学了干什么在这里,孩子们有了用武之地,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身边的问题;同时对于孩子们建立地科学的数学模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得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终身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学生的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让数学思维在建构的过程中生成形成;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十、结论与反思一生活问题数学化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数学历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枯燥、乏味,不是计算就是证明,这些都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拦路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摆脱枯燥与乏味就需要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以学生身边的事和物来引入新知,然后在生活问题中体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对在生活情境中接受知识更感兴趣,数学知识用于生活,能让学生清楚数学的生活化,数学的实际用途;这样他才能有动力去学习数学,因为他能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二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教学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学生怕应用题我想可能还是和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有关,如果你平时不把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来教学的话,学生对数学知识只能停留在表层,还不能达到应用的层次,所以学生一遇到应用的问题就没有解决的策略;而当我们实行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教学这个问题自然就可以解决了,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带着学生去学数学、用数学;教育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注意把生活和数学紧密联系,逐步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教学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学教学的策略;由于我们实践时间较短,还需不断探索、完善、创新,因此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当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本学期的研究大部分是理论学习,在研究课的实践上,比较单一,基本集中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上,作业设计上也有更进一步加强的空间;教师的总结不足等等;。

《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资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

《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资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

XX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XX-20XX年度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所在单位申报人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研究所在组别数学组XX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公室XX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XX-20XX年度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2《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研究》微型课题结题鉴定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由此可见,活动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许多形式主义的倾向依然存在,以前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满堂议,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仍存在学生单纯的模仿,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与学依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状态。

所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研究,一方面,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能够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

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理论都指出在学生基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和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2.数学建模理论。

现代数学界提出的数学建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连的机会,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的背景在经过几年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

近三年的改革实践,显现出大量不同风格、多员元化的教学处理方式,包括观念的碰撞、思想的磨砺、各种方法的尝试和丰富实践的体验。

可是,在这期间也涌现出多个让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现象与问题。

面对新的矛盾、冲突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对应的教学策略研究是必要且亟需的工作。

其中,重新认识数学课教育的价值、认清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创立促使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是我们本课题主要关注并要解决的问题。

2.小学数学课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教学策略”一词与“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概念相继在80年代后出现在中国教育文献中。

国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多见于“教育心理学”,在现有的“教学论”专著中,很难发现有关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多是对一些具体策略的研究,理论研究较少,从而造成概念含义过多,术语使用混乱等现象,这给制定和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带来困难,影响了教学策略在实践上的应用,也阻碍了理论上的发展。

当前在小学数学课教学策略研究中,多是围绕一个主题,如:培养学生兴趣,促进自主探究等,按照教学的环节顺序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目标就是以树立全面正确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为先导,立足于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及学生学习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经过对评价策略的分析、改进和应用,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落实人教版教材编排意图的最佳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的专业化成长,造就一个新型的小学教师群体。

现实意义:1.本课题选题的意义在于吸收和借鉴全国各实验区已取得的优秀成果,克服已体现出来的不足,更好地开展好我区于今年秋季开始的课改实验,解决好新老两套教材并行的问题。

小学数学开展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开展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开展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摘要: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学习能力的评估不仅要注重数学学习的效果,还要注重数学学习的情绪,还要注重数学创新、灵活运用、知识迁移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保证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游戏式教学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探究引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和学术性的学科,它给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实施“游戏”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从而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由单调乏味变为活泼的游戏性教学中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思维水平的目的。

1在课前预习中渗透游戏内容,提升预习效果小学生因其年龄所限,其认知和理解力均较弱,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其自觉性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进行预习,可以针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游戏式的预习。

充满活力的预习可以使学生迅速激发自己的学习意识,并初步理解将要学到的数学知识。

在幼儿阶段,游戏式预习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习惯。

预习作业的设计目的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在阅读前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学会读题,简单分析,比较,尝试提炼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

在引导学生预习时,对教材的理解,更具有启发意义,并能将其与内容相结合,形成一种能引起学生兴趣和参与的游戏。

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将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使他们能够学习思考和提问。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性。

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中,老师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愿意思考的问题,并且能够把问题编成习题,和父母一起把习题融入到自己的游戏中。

2游戏式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的氛围更加生动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要充分运用新颖的游戏教学方法,使整个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体系,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实践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一)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

(二)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研究如何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的研究探索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三)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生活化的研究研究如何建立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态度和需求,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旨在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现状。

接着阐述了游戏化教学的概念与特点,探讨了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然后通过实例分析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最后评价了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成效,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研究发现,游戏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和优化策略,为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教学策略、数学学习、影响评价、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游戏化教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和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游戏化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研究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奠定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

目前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计算,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和理论化,不够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消极态度,影响他们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发布人员:金灵芝发布部门:杜桥镇中心校发布时间:2008-10-20 7:33:41浏览次数:159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我国目前的小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大面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必然遇到的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也不难看到,大部分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陈旧的教学观对教师的影响根深蒂固。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的认识。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受到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的禁锢。

1、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2、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其次是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和理解有失偏颇,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呼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主动研究的今天,部分教师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与传统的决裂,甚至有不少教师产生了一些极端的想法:认为现在提倡在生活和数学实践活动中研究数学就是否定了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认为提倡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就是否定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教师往往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却怯于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的传授;认为提倡学生的体验研究就是学生的自由活动,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当然也就不可避免,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导致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界开始逐渐关注游戏化教学这一新型教育模式。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设计理念和机制为基础,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尽管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呈现出一定的优势,但其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更好地结合游戏元素和数学知识,如何平衡游戏和学习的关系,如何确保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及影响,以期为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意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将数学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游戏化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游戏化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和互动性,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游戏化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和原理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融入到游戏设计中,通过游戏性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

游戏化教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激发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通过引入游戏元素,如竞争、奖励、挑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关于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02-19T09:58:32.750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4月作者:胡平[导读] 游戏化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引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吸收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曲潭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胡平 421500摘要:游戏化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引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吸收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兴趣、心理是选择教学游戏的基础,教师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游戏方式,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关于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引言:目前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体系,在这种教学体系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就要求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了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并且利用学生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游戏化教学的原则(一)游戏目的要明确,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需要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特点进行设计,因此它与普遍意义上的娱乐游戏是有差别的,是需要用于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中进行设计的活动。

数学游戏中和了数学学科的枯燥与游戏的趣味性,可以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因此在数学游戏的设计中,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开展教学活动。

没有将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需求考虑在其中的游戏,缺乏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二)强化教学目的教学方式的游戏化让数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一方面,数学知识的差异会带来游戏设置的差异,选择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选择差异化知识的过程。

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的研究【摘要】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本文就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提出几点粗浅建议,意在抛砖引玉.【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活动多是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活动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1. 注重数学教学活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历,有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起来会感到吃力. 这就需要教师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去体验. 比如在讲解土地面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去丈量土地. 这样一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亲自测量,有了亲身体验,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处处可见. 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渗透到教学中,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在认识、情感、个性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2. 构建有效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模式,以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机制为先导,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求新知,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活动化教学重在强调“活动”,这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小学生来说更体现出其必要性.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学习准备阶段. 在该阶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并提出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中的“例题”,将其转化为可供学生探究的“问题”.其次是活动探索阶段. 教师应结合教学任务,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比如操作学习、演算学习、小组谈论学习等等.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再者是交流评价阶段. 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评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是实践应用阶段.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这一阶段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注重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寓教学于生活中,在生活中渗透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3.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学有所长.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适当的探索性和开发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归纳、整理,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创新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化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 比如,在讲解“小数的性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单位名称相同的这样几个小数,0.2,0.20,0.200,并给学生提出问题:这几个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的话,找出证明方法.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探讨,接着,让学生相互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和评价. 这样一来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4. 关于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的几点反思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以下就实施活动化教学提出几点反思:其一,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课堂无章的现象. 互动过程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带有一定的激情性和冲动性,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方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避免造成“课堂民主”的假现象.其二,教学活动应具有探索性,还要具有思维价值. 数学活动化教学,意在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在能力、个性、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三,实施数学活动化教学,应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突破,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多为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5. 结语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

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基础学科,更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1. 激发学生兴趣数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许多学生都对数学感到厌烦和无趣。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需要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

2. 调整学习状态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有的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有的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有的可能是因为之前的事情还没有解决。

而良好的导入策略可以让学生从复杂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3. 建立联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课堂导入阶段正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种联系,使得他们能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 故事导入故事是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找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来进行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游戏导入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引入当天要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数学知识。

3. 图片导入利用图片来导入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点。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4. 情境导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当中,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

通过情境导入,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的提出2001年XXX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它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它是指导教材编写、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

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的必然。

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研究。

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传统教育中的某些弊端革除,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同国外相比,我国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解决书本问题能力强,但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远远落后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学生,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发展。

数学“综合与实践”举动改动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常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办法,让学生在办理具体问题的过程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

它着眼于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在新一轮课改中备受关注。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觉还有良多老师对数学综合实践举动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晰,将数学综合实践举动课等同于一般的数学举动课、兴趣课或复课。

我所在的历阳三小,是一所城镇中心小学,学生多半来自县城周边农村,常识面相对狭隘,参与实践举动的意识不高。

在一样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有不少同事反映,实践与综合应用这部分的内容难教,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很难把握,即使能勉强把课上下来,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不活跃,课研究必备欢迎下载堂教学效率不尽人意。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课题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改进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背景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困难、教学评价不够科学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改进方案,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三、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改进方案,包括创新教学方法、针对性的教学、多元化评价手段等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五、小学数学教学现状1.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实践性。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缺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2. 学习的难点: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概念和技能较为抽象,容易产生学习困难。

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效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 教学评价的不足: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容易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六、教学策略的改进方案1.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针对性的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元化评价手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包括考试成绩、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组学术沙龙活动情况记载
研讨内容一:学习本校作业格式及批改细则;学习市数学学科建议
活动时间:2006-9-5
活动地点:小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持人:孙留明
记录员:郑学琴
活动过程记录:
一、学习“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各科作业格式及批改细
则”
⒈数学作业本的配备。

⒉教师对作业批改需做到的几点要求。

⒊数学作业批改细则。

⒋学生作业基本要求。

二、学习“关于本学期辅导用书的使用意见”(数学)
⒈练习与测试:学生每人一本,根据教学进度分散练习,全收全批。

⒉补充习题:每生一本,根据教学进度分散练习,全收全批。

三、学习“常州市小学学科教学建议”
⒈课前准备
理念;全册计划;整章备课;分课时备课;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练习。

⒉课堂教学
目的明确;氛围和谐;指导正确;师生交流灵活;各环节安排恰当合理;课堂时机把握合理;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教学反馈及时。

⒊课后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学生作业处理;数学活动课程设置(课内外延伸)。

⒋评价与测试
四、孙教发言
会后结合自身情况具体、详细学习。

五|、言校总结
必须严格执行,并在行动中真正领悟,切实贯彻。

研讨内容二: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操作
活动时间:2006-9-21
活动地点:队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持人:蒋红霞
记录员:郑学琴
活动过程记录:
一、提醒本学期沙龙主题
围绕课题展开沙龙,备课组研讨课围绕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举行,同时注意资料的收集、积累。

二、教研组教师就本次活动发言
蒋红霞:影响操作效果的四个常见问题
⒈操作内容过于简单,低水平反复。

⒉学生不明确操作目的,或操作过于花哨,喧宾夺主。

⒊教师为学生规定过于刻板的操作程序。

⒋从动作性模式转换成数学符号性模式时,教师处
理的过快,造成脱节。

言方才:如何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好数学实践活动
⒈联系学生生活编制方案,体现数学实践的生活化和趣味化。

⒉立足学生实际适时引导,确保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⒊结合方案确立具体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耿亚萍: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⒈学具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⒉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⒊学具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与外化。

⒋学具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效率。

⒌学具操作有利于评价学生思维的正与误。

三、布置安排下次沙龙内容: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研讨内容三:观看录象,讨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时间:2006-10-19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持人:蒋红霞
记录员:郑学琴
活动过程记录:
一、蒋红霞提出当前课堂教学热门的话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针对此话题观看录象,关注执教者是如何进行“有效性”操作的
三年级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三、评议
⒈收看录像评课。

⒉教研组成员评课(孙留明):
执教者在教学本课内容时,考虑到内容属形体知识,能采用动手操作这一主要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进行比较、概括,帮学生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心中原本模糊、凌乱的知识清晰、有条理,真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课堂教学并没有很多花哨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达到有效教学。

四、蒋红霞通过大家对本节课的讨论,提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要计算教学的成本,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研讨内容四: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活动时间:2006-11-12
活动地点:队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持人:蒋红霞
记录员:郑学琴
活动过程记录:
一、围绕活动主题教师发言
杨清波:
⒈科学地组织合作小组,每一成员要有具体分工,角色要互
化,促进小组成员充分活动。

⒉小组活动的集体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把个人充分改成集
体记分,促进小组间的充分完成。

⒊教师要积极参与,并作好指导。

⒋和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注意有效性。

杨海华:低年级时就应该形成常规化。

高年级应注意避免教师预定的框架、模式。

思考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合作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蒋红霞:⒈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营造氛围;激励竞争;适时指导
⒉小组合作的优势:
思维的开放性;课堂效率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
⒊小组合作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组员的合理分配;教师的指导参与。

二、布置下次教研活动内容:
学习“小学数学活动化策略的研究”课题资料。

研讨内容五:如何上好练习课
活动时间:2006-11-16
活动地点:队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持人:蒋红霞
记录员:郑学琴
活动过程记录:
一、综述目前练习课的现状
练习课目前尚无现成的模式,由大家边研讨边实践。

二、教研组教师发言
孙留明:
⒈练习课不再是光练习的枯燥,也可贯穿一定
的情景,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⒉练习题应放在问题解决中,设计的练习要有
一定的层次性。

(基础题——变式题——拓展题)
蒋红霞:
⒈明确教学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

⒉精心选择范例,练习设计要有层次。

⒊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和小结。

杨清波:
⒈板块状
⑴明确练习课的重点和难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练习题(基本题)
⑵联系前后知识,进行辨析练习。

(变式练习)
⑶提优拔高。

(拓展题)
⒉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是课堂练习最好的资源。

三、布置下阶段教学研讨活动的方向
⒈布置下周数学半日活动工作事项。

⒉下阶段研讨课、公开课可尝试练习课,不必只局限于新授课。

研讨内容六:课题组半日活动
活动时间:2006-11-30
活动地点:阶梯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持人:蒋红霞
记录员:郑学琴
活动过程记录:
一、教研组成员上研究课及说课(教案及说课稿另附)
周立萍《统计》(二上)
潘彩萍《长方形的认识》(三上)
二、蒋红霞介绍课题研究情况。

三、评课
陈斌(孟小):课堂教学围绕课题开展,内容为三维目标服务,设计的活动体现生活化,能从学生身边的素材选取。

吴新华(东六):能围绕课题开展课堂活动,学习活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容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向课堂纵深发展。

言方才(中心校):
⒈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中得到体现;
⒉学生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⒊能体现目标的多元化,能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开展;
⒋能注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课件的运用恰倒好处;
⒌执教者素质和基本功较高。

薛国民(教研室):
⒈能以课题为载体开展课程研究;
⒉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能得到充分的落实;
⒊三维目标的确立准确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