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万安盆地古近系油气成藏因素分析管理

合集下载

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新认识

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新认识

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新认识张厚和;赫栓柱;刘鹏;廖宗宝;徐庆梅;朱筱敏;徐耀辉【摘要】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and enrichment regularity in the Wan' an Basin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ased on the latest seismic and test data. Some new understanding of oil and ga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potential were obtained. The Wan' an Basin experienced two tectonic evolution stages:fault depression phase and depression phase. Inshore limnetic, shore delta, fan delta, coastal?shallow sea, and bathyal facies deposited. Sediments are from west to east. The major source rocks are mudstone, shale, coal and coal?bearing mudstone in the Oligocene and Miocene, which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depressions.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reservoirs, respectively the sandstones of Oligocene to Pliocene, the carbonate rocks of Middle to Upper Miocene, and the bed rocks of pre?Tertiary. There are two sets of regional cap rocks, the Pliocene-Quaternary and the Upper Oligocene-Lower Miocene. There are three favorable oil?and?gas regions, the west, the central and the southern zones. Oil and gas potential of the Wan ' an Basin is tremendous, and the geology resources of oil and gas are 29.38×108 t and 34897×108 m3 , respectively.%利用最新掌握的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系统分析了万安盆地地质条件、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获得了对其油气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的新认识.万安盆地总体上经历了断拗期和拗陷期2大构造演化阶段,发育近岸湖沼、扇三角洲、滨海三角洲、滨海—浅海、半深海相沉积,物源自西向东;主力烃源岩为渐新统、下中新统的泥岩、页岩、煤及含煤泥岩,分布于中部坳陷和北部坳陷;储层主要有三类,分别为渐新统到上新统砂岩、中—上中新统碳酸盐岩、前古近系基岩;盖层为上新统—第四系和上渐新统—下中新统2套区域性地层;发育西部油气带、中部油气带和南部气带3大有利油气聚集区.万安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盆地地质资源量分别为石油29.38×108t,天然气34897×108m3.【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8页(P625-632)【关键词】构造演化;沉积特征;油气地质条件;油气富集规律;万安盆地【作者】张厚和;赫栓柱;刘鹏;廖宗宝;徐庆梅;朱筱敏;徐耀辉【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万安盆地位于我国南海西南部陆架—陆坡上,是我国在南海中南部海域勘探与研究程度最高的盆地。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主要成因类型及运聚分布特征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主要成因类型及运聚分布特征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主要成因类型及运聚分布特征
何家雄;陈胜红;姚永坚;刘海龄;万志峰
【期刊名称】《天然气地球科学》
【年(卷),期】2008(0)1
【摘要】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处在欧亚、印—澳及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区域地质背景特殊,第三系沉积发育,油气地质现象丰富多彩,油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复杂。

根据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及研究程度,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油气可以划分为生
物气及生物—低熟过渡带气(亚生物气)、热成因正常成熟油气和高熟—过熟油气等3大类7亚类,CO2等非烃气可划分为3型4类,其中成熟陆源石蜡型油气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珠江口盆地,成熟—高熟煤成凝析油气主要分布于琼东南盆地西部及珠
江口盆地部分地区,煤成气及CO2等非烃气则主要运聚于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浅层、琼东南盆地东部和珠江口盆地部分地区。

【总页数】7页(P34-40)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源石蜡型油气;煤成凝析油气;CO_2成因类型;运聚成藏特点【作者】何家雄;陈胜红;姚永坚;刘海龄;万志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海石油深圳
分公司,广东深圳510240;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7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
【相关文献】
1.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成藏时间综合判识与确定 [J], 何家雄;马文宏;祝有海;龚晓峰
2.南海北部边缘盆地西区油气运聚成藏规律与勘探领域剖析 [J], 何家雄;夏斌;王志欣;刘宝明;孙东山
3.南海北部大陆架边缘盆地CO_2成因和运聚规律的分析与预测 [J], 何家雄;刘全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海域万安盆地的油气地质

南海海域万安盆地的油气地质

南海海域万安盆地的油气地质
徐脉直;式德运
【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
【年(卷),期】1995(012)004
【摘要】万安盆地位于南沙海域西南部,其介于我国万安滩与越南昆仑岛之间。

地处N 5°30′~10°,E 107°30′~109°45′之间。

为一早第三纪时形成的陆缘裂谷盆地。

该盆地的西界为科勒隆起(Chorat Swell),北界为昆仑隆起(Conson Swell),南界为
纳土纳隆起(Natuna Swell),东界为万安东断裂(Wanan Dong Fault)。

该盆地的总面积为67 000km^2,其中约5万km^2位于我国传统海疆线以内。

越南称该盆地为南昆仓盆地(Nam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徐脉直;式德运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新认识 [J], 张厚和;赫栓柱;刘鹏;廖宗宝;徐
庆梅;朱筱敏;徐耀辉
2.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 [J], 赵志刚;刘世翔;谢晓军;阳怀忠;王一博;胡
文博;毕研坤;董伟
3.南海南部海域曾母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J], 姚永坚;吴能友;夏斌;万荣胜
4.南沙西南海域万安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及其油气分布特征 [J], 刘宝明;金庆焕
5.南海海域大油气田与中国东南海区油气地质分析 [J], 寇养琦;杜德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南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状况及对策建议

南海南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状况及对策建议

南海南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状况及对策建议李金蓉;朱瑛;方银霞【摘要】据有关部门的调研数据显示,南海南部海域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海域油气总资源中,南海中南部油气当量地质资源量占53%,可采资源量占66%。

同时,资料显示,礼乐盆地的油气勘探有重大突破,其油气资源蕴藏丰富。

文章分析了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南部的油气勘探状况,以及我国在南海南部的油气勘探开发现状,提出我国在南海南部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研究,认为加快推进我国在南海南部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尤其是推进在礼乐盆地的勘探开发,对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南海南部;油气资源;礼乐盆地;南海断续线【作者】李金蓉;朱瑛;方银霞【作者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266100;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正文语种】中文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之一,周边为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国所环绕,南海总面积约350万km2,其中我国断续线内面积超过200万km2。

南海南部主要发育万安盆地、曾母盆地、北康盆地、南薇西盆地、中建南盆地、礼乐盆地、文莱-沙巴盆地、西北巴拉望盆地等沉积盆地。

据专家预测,南海海域的石油资源量约为351亿t,天然气资源量8万亿~10万亿m3,其中曾母、文莱-沙巴、万安、巴拉望和礼乐等盆地的资源量尤其丰富[1],仅曾母盆地的油气储量约有126亿~137亿t[2]。

研究资料表明,菲律宾在礼乐盆地发现的Sampaguita气田很可能是一个世界级的气田,显示出礼乐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因此,开发利用南海南部区域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加快推进在礼乐盆地的勘探开发,对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南海北部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南海北部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南海北部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刘雨芬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1994(014)002
【摘要】南海北部盆地中进行过地震及钻探工作的主要有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和珠江口盆地。

各盆地面积大,主要沉积上、下第三及第四系硬座屑岩,沉积岩厚度大,是良好的含油气盆地,油气显示非常普遍。

本区天然气具有类型多、成分复杂的特征,除水溶气、溶解气、气顶气、凝析气、气层气外,还有非烃类的二氧化碳气。

研究认为,南海北部各盆地的天然气主要是有机成因的烃类天然气,可划分未成熟气,成熟气和过成熟气三类,且天然气成藏条件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刘雨芬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8
【相关文献】
1.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J], 魏国齐;焦贵浩;杨威;谢增业;李德江;谢武仁;刘满仓;曾富英
2.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北部)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前景 [J], 杜金虎
3.川西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J], 李耀华;陈更生;张健;杨跃明
4.南海北部深水区双峰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勘探前景 [J], 张莉;雷振宇;许红;骆帅
兵;钱星;帅庆伟;季兆鹏;周佳维
5.南海北部莺-琼盆地隐蔽圈闭类型与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 [J], 张庆;朱玉双;张金功;龙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现状与开发对策研究

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现状与开发对策研究

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现状与开发对策研究由于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东南亚各国为了在南海油气资源争夺中占有一席之地,不顾中国提议的在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案,纷纷独自联合西方国家的大石油公司在南海海域进行勘探、开采油气。

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南海海域对外进行招标区块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面积已经侵入了我国的领海海域。

本文在分析南海周边国家以及我国在南海海域的油气开发现状,找出我国在开发南海油气资源中存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提出我国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我国在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维护我国在南海海域的合法权益。

标签: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一、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现状南海的油气开发活动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

近年来,受石油利益的驱使,南海周边的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对南海的油气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采,这些国家一般采取区块招标的开发模式,然后和西方国家的大石油公司进行石油合作开采。

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当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五国在南海海域的钻探油井达1380口,年石油产量约6000万吨,产值超过2000多亿美元,而且其所圈定的石油勘探开发区块有一部分已经深入中国传统的“九段线”范围之内。

在南海每年高达6000万吨的油气产量中,上述五国在“九段线”内开发的油气资源就达3000万吨。

(一)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海域的油气开发现状(1)越南越南在南海海域进行油气资源开发中,因为资金的缺乏、设备不齐全和技术不成熟,需要与其他国家的大石油公司进行合作,联合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所以,越南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中采取的措施是出台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其他国家主要是西方大国的石油公司进行石油开采合作,并借此使大国介入南海问题,使南海问题国际化。

据统计,越南单方面划出的石油招标区块达215个,而这些石油招标区块基本上覆盖了中国西沙、南沙全部海域。

(2)菲律宾菲律宾虽然是在南海油气资源争夺中表现得最积极的国家,但是它在油气资源开发活动中的收入却不太理想。

万安盆地沉积物充填演化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万安盆地沉积物充填演化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万安盆地沉积物充填演化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贺清;仝志刚;胡根成
【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
【年(卷),期】2005(017)002
【摘要】万安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期裂陷和晚期裂后两大阶段,盆地幕式构造沉降特征明显.构造演化的阶段性和幕式构造沉降控制了盆地沉积物充填,而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对区内烃源岩、储盖组合及圈闭等成藏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时空配置起控制作用.
【总页数】5页(P80-83,88)
【作者】贺清;仝志刚;胡根成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松辽盆地北部东区扶杨油层地下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藏形成 [J], 楼章华;金爱民;孙毛明;朱蓉
2.地洼型沉积盆地地热演化及其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J], 孙少华
3.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 [J], 庞雄奇;杨文静;庞宏;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
4.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演化与扇体油气藏勘探 [J], 蔚远江;李德生;胡素云;雷振宇;何登发
5.滇西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沉积物源分析及盆地形成和演化探讨 [J], 易慧能;李艳军;徐学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探讨_张强

南海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探讨_张强

图1南海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探明储量分布图
西沙海域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及有利勘探区”(批准号:2011ZX05025-004)部分成果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现主要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方面的研
85225085
图2南海不同层系、不同储层类型油气探明储量分布图
储量分布水深现阶段国外对深水勘探界定的水深为500m,大于500m为深水,大于1500m为超深水[4]。

对南海海域所发现油气田储量按水深统计(图3),水深小于500m区域的探明储量占总探
图3南海油气探明储量与水深关系图
量分布深度小于3000m,其中小于1000m的占了10%;90%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于1000~3000m深度范围(图4)。

油气探明储量在深度上的分布特征,
图4南海不同深度油气探明储量分布图
1.2油气田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油气田储层类型对南海油气田进行分类,
图5南海油气田分布与古水系叠合图
通过对南海已发现油气的层位综合作图(图6),起主要赋存于下中新统生物礁碳酸盐岩
图6南海各盆地含油气层位分布图
图7南海各含油气盆地不同层系探明储量分布图
2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2.1地温梯度与烃源岩类型对油气的控制
南海海域含油气盆地地温梯度普遍较高,南海北部深水区钻井地温梯度平均值为4℃/100m左。

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含油气性

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含油气性

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含油气性
匡立春;吴进民;杨木壮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卷),期】1998(18)4
【摘要】万安盆地位于我国南海西南端、印支半岛的东南海域,它是一个新生代
走滑-拉张盆地,沉积了逾万米厚的地层。

根据地震、钻井资料分析,把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广雅组、昆仑组、李准组、万安组及西卫群和人骏群,探讨了各组、群的时代属性和特征,认为它们分别对应于第四纪、上新世、晚中新世、中中新世、早中新世及渐新世—晚始新世和早、中始新世,缺失古新
世地层,同时认为西卫群和万安组是万安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层。

【总页数】2页(P59-60)
【关键词】地层划分;万安盆地;南海;新生代;油气藏
【作者】匡立春;吴进民;杨木壮
【作者单位】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4.6;P618.130.2
【相关文献】
1.陕北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划分与含油气性 [J], 杨雷;梅志超;熊伟
2.中国中西部中一新生代前陆类盆地及其含油气性:兼论准噶尔盆地内部结构单?[J], 孙肇才
3.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热成熟度史的研究 [J], 刘振湖;姚伯初
4.云南陇川含油气盆地地层层序划分及地层时代探讨 [J], 赵永胜;陈布科;钟九成;邝平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

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

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赵志刚;刘世翔;谢晓军;阳怀忠;王一博;胡文博;毕研坤;董伟【摘要】以前人大量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对万安盆地构造-沉积充填演化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万安盆地烃源岩、储集层和圈闭等油气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研究认为,万安盆地在新南海构造旋回中经历了渐新世—早中新世的伸展断拗、中中新世的走滑改造、晚中新世—现今的区域沉降等3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发育三角洲—半封闭海湾沉积体系,中中新世—现今发育三角洲—正常开阔海沉积体系.万安盆地发育渐新统和下中新统2套主力烃源岩、渐新统—中新统碎屑岩和中新统碳酸盐岩2类主要储集层以及渐新统—中新统层内局部盖层和上新统—第四系区域性盖层,发育构造和生物礁2类油气藏,具有“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2类成藏模式.新南海构造旋回对万安盆地油气成藏有重要控制作用,其中伸展断拗期控制盆地主力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北部坳陷和中部坳陷)的发育以及盆地西侧砂岩储层和构造圈闭的形成,走滑改造期控制盆地中东部碳酸盐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建隆的形成,同时所形成的深大断裂沟通了深部烃源岩.【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6(028)004【总页数】7页(P9-15)【关键词】万安盆地;构造-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地质特征;成藏条件;新南海构造旋回【作者】赵志刚;刘世翔;谢晓军;阳怀忠;王一博;胡文博;毕研坤;董伟【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万安盆地位于南沙地块以西、印支地块东南缘的陆架和陆坡区,东界紧邻西雅隆起,北部、西北部连昆仑隆起,西南部为纳土纳隆起(图1)[1],呈近南北走向的纺锤状,面积约7.8万km2。

南海地质构造与油气资源

南海地质构造与油气资源

作者简介:刘昭蜀 男 68岁 研究员 海洋石油与构造地质学专业1999211203收稿南海地质构造与油气资源刘昭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510301)摘要 文章对南海海盆的边缘构造、盆内的断裂构造以及岛弧与弧后盆地的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

指出南海海盆喜马拉雅期构造层、基底及盖层特点。

根据陆缘扩张观点将珠江口盆地的沉积盖层在扩张型陆缘演化阶段划分为第1扩张旋回(K 2—E 13)、第2扩张旋回(E 23—N 11)和第3扩张旋回(N 21)。

上述3个旋回控制着生、储、盖的分布。

东沙断隆亦是如此。

南沙断块区的礼乐断块盆地以及曾母地堑带的曾母地堑盆地和万安地堑盆地均具有含油气远景。

主题词 南海海盆 陆缘扩张 油气资源1 引言东亚大陆边缘沟2弧2盆体系和喜马拉雅山系的出现,不仅是亚洲新生代地质发展史中两个最重大的地质事件,同时也是全球构造中最重大的两个地质事件。

这两大地质事件的发生改变了中生代亚洲大陆的基本构造格局,使新生代亚洲自然地理面貌为之一新,标志着亚洲地质构造的发展和演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南海是东亚大陆边缘最大的边缘海之一。

北靠华南大陆,南至加里曼丹岛,东临台湾、菲律宾群岛,西界中南半岛,面积约350×104km 2,为渤海、黄海、东海总面积的3倍。

南海与其东邻的台湾、菲律宾岛弧2海沟构成东亚大陆边缘最完整的沟2弧2盆构造体系,既具有东亚大陆边缘沟2弧2盆构造体系的共性,又具有其本身的独特性。

在构造格局上,南海位于欧亚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大板块的交接处,属大洋型地壳构造域与大陆型地壳构造域之间的过渡型地壳构造域。

在这个面积广阔的过渡型地壳构造域中,构造运动复杂,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伴随着大规模的垂直运动,强烈的陆缘扩张伴随着强烈的陆缘挤压;陆壳在北缘离散解体,又在南缘拼贴增生;洋壳在中央海盆新生,又在其东邻的马尼拉海沟消减;陆缘地堑系在陆缘扩张过程中形成,岛弧2海沟断褶系在挤压过程中发育。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水合物成因及运聚规律与勘探新领域探讨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水合物成因及运聚规律与勘探新领域探讨

向海一侧发育斜坡。

后裂谷晚期,不含盐盆地(佩洛塔斯盆地和塞尔西培阿拉戈斯盆地)结构较为简单,与后裂谷早期相似发育重力滑动断层和地堑构造。

而含盐盆地结构相对复杂,巴西盆地群发育盐背斜、盐底辟和盐焊接等构造,在盐底辟向陆一侧发育铲状逆冲断层,在盐顶构造虚脱带发育负花状构造。

西非盆地群,除发育重力滑动断层和地堑构造外,盆地斜坡前缘发育盐逆冲断层,中部发育盐背斜、盐底辟和盐焊接等构造。

对比:1.南大西洋含油气深水盆地结构主要可以大致可分为两层,同裂谷阶段的铲状断层、堑垒和半地堑构造;后裂谷期重力伸展作用下发育的重力滑动断层和斜坡,以及由于盐滑脱引起的盐背斜、盐底辟等构造。

2. 含盐盆地与不含盐盆地结构的差异。

由于膏盐的塑性、浮力以及易形变等性质,使后裂谷阶段伸展背景下盆地结构具有较大差异。

含盐盆地发育多种盐构造类型(如盐背斜、盐底辟和盐焊接等),并对盐上覆地层的结构产生影响(如盐顶的负花状构造)。

不含盐盆地构造较为简单,仅为重力滑动断层以及地堑构造。

3.对比南大西洋两岸的深水盆地群,非洲一侧盆地宽缓,地层倾角缓,平缓过渡至南大西洋,斜坡前缘发育巨厚盐指状构造;而南美一侧盆地较窄,地层倾角陡,主要发育盐底辟构造。

对油气富集的意义:南大西洋盆地群主力烃源岩为同裂谷期沉积的湖湘页岩,而期间发育的众多正断层,为油气的运移提供良好的通道。

过渡阶段沉积的膏盐层对油气的保存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含盐盆地多种盐构造类型的发育,也同样起到了沟通同裂谷阶段主力烃源岩与上覆储层的作用,并且提供了多种油气圈闭。

S14-O-13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水合物)成因及运聚规律与勘探新领域探讨何家雄1,马文宏2,祝有海3,龚晓峰1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2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勘探开发部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cn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处在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等三大板块交汇处之特殊大地构造位置,亦是古特提斯构造域与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混合叠置区,故区域地质背景复杂、盆地形成演化颇具特色、第三系沉积及烃源岩发育(既发育巨厚中新统海相坳陷沉积烃源岩亦有广泛分布的古近系中深湖相烃源岩)、油气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与运聚成藏规律独特、油气成因类型多而较复杂、油气资源丰富,尤其是CO2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大。

南海大中型油气田成藏特征与控制因素

南海大中型油气田成藏特征与控制因素

南 海大 中型 油气 田成 藏 特 征 与 控 制 因素
吴敬武 , 张 强 , 吴时国。 , 吕福亮 , 王 彬 。 , 贺晓苏 。 , 毛超林 。
( 1 .中 国石 油 杭 州 地 质 研 究 院 , 杭州 3 1 0 0 2 3 ; 2 .中 国石 油 天 然 气集 团碳 酸 盐 岩 储 层 重 点实 验 室 , 杭州 3 1 0 0 2 3
f i e l d s i n t h e S o u t h Chi n a S e a
W U J i n g — wu , ZHANG Qi a n g , W U S h i — g u o 。 , LV Fu - l i a n g ,
3 . Ke y I . a b o r a t o r y o J M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e n t .1 n s t i t i t u t e o j 、 O c e a n o l o g y,( S, Qi n g d a o 2 6 6 0 7 1 , C h i n a )
p g2 01 30 63 6 .
W U J i n g — wu,ZHANG Qi a n g ,W U S h i - g u o,e t a 1 .Re s e r v o i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c o n t r o l s o f h u g e o i l f i e l d s i n t h e S o u t h C hi n a







Vo 1 . 2 8,No . 6
De c .,2O1 3
PROGRES S I N GE OP H YS I CS

南沙万安盆地新生界层序特征和主控因素

南沙万安盆地新生界层序特征和主控因素

t ) f t Ge (  ̄ s ci e n c e s,Ch i n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e t r o l e um

B e i j i n g 1 0 2 2 4 9 , C h i n a ; 3 . C N O O C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7 , C h i n a )

C e n o z o i c c o n t i n e n t a l f a c i e s , ma r i n e — c o n t i n e n t a l t r a n s i t i o n a l f a c i e s a n d ma r i n e f a c i e sS o f a r b e c a u s e o f t h e r e s t r i c t i 0 c s a nd ma i n c o nt r o l l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Ce no z o i c s e q ue nc e
s t r a t i g r a p h y i n Wa n’ a l l Ba s i n , Na n s h a I s l a n d s
( 1 . 中国石 油大学 ( 北京 )油 气资源与探测 国 家重 点实验 室, 北京 1 0 2 2 4 9 ; 2 . 中国石 油 大学( 北京 ) 地球 科 学学院 , 北京 1 0 2 2 4 9 ; 3 . 中海石 油研 究 中心 , 北京 1 0 0 0 2 7 )
摘要: 南 沙海域是 重要 的含 油气盆 地发 育 区 , 其 西部 的 万 安 盆 地 新 生 代 沉 积 了 陆 相 一 海 陆 过 渡 相 碎 屑 岩

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分布

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分布

1 ㊀ 区域地质背景
南沙海域位 于 南 海 南 部。地 质 构 造 上, 南沙海 域包括南沙和礼乐—东北巴拉望两个地块。在新生 代海底扩张之前, 它们位于古南海北部边缘, 南沙地 块和西沙—中沙 地 块 相 连, 礼 乐—东 北 巴 拉 望 地 块 与南海北部相接。在西 南 海 盆 海 底 扩 张 时 ( 4 2 3 5 Ma ) , 南 沙 地 块 与 西 沙—中 沙 地 块 分 离; 3 5Ma时, 它与加里曼丹地块 相 撞, 此后在造山带前缘产生前 陆盆地— — —曾母盆地。在南海中央海盆发生海底扩 3 2 1 7Ma ) , 礼 乐—东 北 巴 拉 望 地 块 与 北 部 张时( 陆缘分离并向南运 动, 其上的礼乐盆地和北巴拉望 盆地也随之向南移 动, 大约 1 5Ma时 与 加 里 曼 丹— 苏禄地块碰撞。北 康 盆 地、 南薇盆地等在新生代早 期形成于南沙地块, 并随该地块向南运动, 在晚渐新 世 -早中新世期间, 南沙地块与加里曼丹地块拼贴。 因此, 上述盆地早期 的 沉 积 特 征 与 南 海 北 部 陆 缘 的 盆地相似, 晚渐新世 以 后 的 沉 积 特 征 与 其 现 在 相 邻 的盆地相似。万安盆地则是在晚始新世形成于印支 地块, 是由南沙地块 向 南 运 动 时 万 安 断 裂 右 旋 走 滑 活动所派生的走滑拉张应力而形成。
作者简介: 男, 硕士,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与油气资源评价工作 . 联系电话: 0 2 0- 8 2 2 5 1 5 5 6 ; E m a i l :z h e n h u l i u @1 6 3 . c o m
㊀ 第 3期
刘振湖: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分布
㊀ 4 1 1
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分布

世界瞩目的南海盆地独特的油气形成条件

世界瞩目的南海盆地独特的油气形成条件

世界瞩目的南海盆地独特的油气形成条件
佚名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进展》
【年(卷),期】1997(12)5
【摘要】世界瞩目的南海盆地独特的油气形成条件南海面积达350万km2,
是我国近海唯一具洋壳的边缘海盆地,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已发现油田15个,储量5亿t,天然气储量1128亿m3。

南海又是欧亚、太平洋、印度洋等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接带,是国际大陆动...
【总页数】2页(P494-495)
【关键词】南海;盆地;油气藏;形成条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1
【相关文献】
1.南海北部北部湾盆地油气藏形成条件 [J], 杨希冰
2.南沙西南海域万安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及其油气分布特征 [J], 刘宝明;金庆焕
3.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油气成藏条件比较研究 [J], 万志峰;夏斌;何家雄;刘宝明
4.世界著名深水油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对我国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的启示 [J],
周蒂;孙珍;陈汉宗
5.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与坎坡斯盆地深水油气地质条件的对比 [J], 马玉波;吴时国;袁圣强;董冬冬;付彦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南部主要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初步分析

南海南部主要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初步分析

南海南部主要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初步分析
邱燕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
【年(卷),期】1996(000)002
【摘要】本文初步分析了南海南部若干含油气盐地中受古湄公河、古巽他河、古
巴兰河等大型古水系所影响的控制的碎屑岩沉积体积,同时对万安盆地、曾母盆地、西北巴拉望盆地和礼乐滩分地中与油气赋存有关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也做了简略分析
【总页数】10页(P10-19)
【作者】邱燕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12.2
【相关文献】
1.拉丁美洲主要沉积盆地类型及典型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J], 谢寅符;赵明章;杨福忠;魏春光
2.沉积盆地学说的发展及主要的含油气盆地分类 [J], 王骏;鸟.,СА
3.南海南部中——新生代主要含油气盆地沉积相特征 [J], 邱燕
4.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研究主要科学问题与发展分析 [J], 朱筱敏;董艳蕾;刘成林;
叶蕾;张美洲
5.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渗流场及其演化重溯的研究——以东海西湖凹陷为例 [J], 汪珊;林锦璇;梁国玲;汪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万安盆地西卫群沉积学特征及其古沉积环境

南海万安盆地西卫群沉积学特征及其古沉积环境

南海万安盆地西卫群沉积学特征及其古沉积环境
王宏斌;刘宝明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万安盆地是位于我国南沙海域西南的一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盆地面积约8.5*10^4km^2。

其中,西卫群为介于地震剖面T4-T5间的一套地层,时代为晚始新世晚期到渐新世。

西卫群厚度变化较大,沉积最厚度处可达4000m之多,而局部区域却基本没有发育西卫群地层。

西卫群沉积时期,万安盆地存在三个明显的沉积中心,分别位于北部坳的西南沙海域西南的一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部坳陷的西北和东部坳陷的西南。

西卫群在地震
【总页数】10页(P1-10)
【作者】王宏斌;刘宝明
【作者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12.3
【相关文献】
1.坦桑尼亚塞卢斯盆地西缘古—中生代沉积环境分析 [J], 司建涛;李细根;曹义甲;荆鹏;冉钊;都鹏飞
2.坦桑尼亚塞卢斯盆地西缘古—中生代沉积环境分析 [J], 司建涛;李细根;曹义甲;荆鹏;冉钊;都鹏飞;
3.南海西南部万安盆地构造样式特征,成因及找油意义 [J], 张光学;白志琳
4.南海万安盆地油气充载系统特征 [J], 刘振湖
5.五台山地区古元古界滹沱群沉积环境:前陆盆地还是陆内裂谷盆地? [J], 郭进京;任留东;白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南部油气地质特征

南海南部油气地质特征

南海南部油气地质特征
杨木壮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万安、曾母等几个盆地有关油气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南海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十分发育,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多层位、多类型的油气储岩,丰富多彩圈闭类型,短距离的油气运移和良好的盖层及保存条件,其中,曾母、沙巴一文莱和万安等盆地的均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总页数】8页(P1-8)
【作者】杨木壮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南海南部大陆边缘两个盆地带油气地质特征 [J], 张功成;唐武;谢晓军;赵志刚;赵钊
2.南海南部海域曾母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J], 姚永坚;吴能友;夏斌;万荣胜
3.南海南部陆缘盆地裂陷-漂移-前陆期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以礼乐盆地为例 [J], 裴健翔;张成;王亚辉;王康;刘娟;王少凯
4.婆罗洲北部岩石密度和磁化率特征及其对南海南部前新生界岩性识别的约束 [J],
唐华风;田志文;赵志刚;鲁宝亮;唐武;何凯伦;朱晨曦;王璞珺
5.南海南部上白垩统—始新统Rajang群浊流沉积物源-汇对比分析 [J], 李莉妮;赵志刚;崔宇驰;刘世翔;唐武;鲁毅;乔培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万安盆地古近系油气成藏因素分析管理摘要:万安盆地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使盆地具有独特的成藏因素,其烃源岩以渐新统湖相、海陆过渡相泥岩和下中新统海相泥岩为主,中中新统海相泥岩为次;储层以前新生代裂缝性风化基岩、渐新统―下中新统砂岩和中-上中新统台地灰岩或礁灰岩为主,且横向分布不均,纵向物性差异较大;上新世―第四纪及渐新统顶部-下中新统沉积的泥质岩可作为盆地区域盖层,但局部受断层切割,导致性能变差。

万安盆地在三组不同方向断裂的影响下,圈闭类型以背斜型和断块型最为突出。

关键词:万安盆地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成藏1.地质概况万安盆地位于我国南海西部海域万安滩与越南昆仑岛之间,盆地呈近南北向的纺锤状,面积约8.5×104km2,其主体水深小于200m。

在区域构造背景上,万安盆地处于南海西南部万安走滑断裂西侧,其西北以昆仑隆起区与湄公盆地相隔,西邻昆仑盆地,南临纳土纳隆起区,东侧受万安走滑断裂所限。

万安盆地属大洋型地壳构造域与大陆型地壳构造域之间的过渡型地壳构造域[1-2],构造运动复杂,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伴随大规模的垂直运动,强烈的陆缘扩张伴随着强烈的陆缘挤压,构造运动的多期发育使盆地在北缘离散解体,中部在中央海盆新生,又在南缘拼贴增生,多种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均有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对油气的富集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万安盆地的勘探方兴未艾,其巨大的资源潜力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1-5]。

近十年来,万安盆地以其独特而复杂的地质特征,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1-8]。

例如,张光学先生通过物探资料分析,对万安盆地的构造样式和圈闭进行了系统阐述[5];姚伯初先生对万安运动的构造意义及其油气资源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10];刘振湖先生划分了盆地的含油气系统并用盆地模拟成果研究了盆地的油气充载历史[1];刘昭蜀先生通过分析得出万安盆地内部不但形成了与扭断有关的构造圈闭和地层圈闭,而且“扭性”效应也影响了油气生成、运移、储集等因素[4];国外学者的研究则侧重于从板块构造运动的角度对万安盆地的演化进行多方面研究[7-8]。

然而,勘探的失败教训表明万安盆地的油气成藏因素独特而复杂,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因此对其系统分析意义深远。

2.成藏要素地震及钻井资料揭示万安盆地经历了张扭断陷期、坳陷期、压扭期和区域沉降期4个构造演化阶段[8],其中,断陷阶段发生于渐新世,是烃源岩形成的主要阶段;坳陷阶段发育于下-中中新世早期,是盆地中储层形成的主要阶段和次要烃源岩形成的阶段;压扭阶段发生于中中新世-晚中新世,是盆地中构造圈闭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灰岩储层的主要形成时期;区域沉降阶段发生于上新世-第四纪,形成了盆地中的区域盖层。

2.1 烃源岩万安盆地发育三套烃源岩,渐新统湖相、海陆过渡相泥岩和下中新统海相泥岩为主要烃源岩,前者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后者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以生油气为主;中中新统海相泥岩为次要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但生烃潜力较弱。

从沉积古地理环境分析,万安盆地古近纪晚期沉积环境相对封闭,北、西、南三面均为物源,仅东部与海连通,盆地中、北部广泛发育半深湖偏泥相沉积,特别是中部坳陷,远离物源区,沉积物更细,是盆地最有利的烃源岩发育区。

早中新世万安盆地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沉积[5]。

因此,下中新统中-上部地层是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层段。

从沉积相带分布特征分析,早中新世,盆地北、西、南三面均为物源区,北部坳陷和中部坳陷的大部分地区为前三角洲环境,以泥页岩沉积为主,陆源物质丰富,生物繁盛,处于弱氧化-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为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地区。

这一时期,盆地南部地区虽然也处于浅海环境,但陆源物质输入较少,有机质较为匮乏,以Ⅲ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丰度较低,对烃源岩的发育较为不利,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

总体来看,位于盆地西北部的湄公三角洲体系丰富的物源是造成万安盆地南部、北部各坳陷烃源岩品质差异的主因,中部坳陷和北部坳陷是万安盆地最重要的油气生成区,东部坳陷和南部坳陷为油气生成的辅助区。

2.2 储层万安盆地已发现的含油气构造或油气田中,油气主要产自渐新统和中新统砂岩、中-上中新统碳酸盐岩和基岩四个层段,在储层横向分布上,砂岩储层全盆地均有分布,且以中新统砂岩储层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台地灰岩或礁灰岩主要分布于中部隆起及以南地区,是盆地最重要的储气层。

渐新统砂岩储层位于西南斜坡和中部坳陷西缘 [6]。

根据外国石油公司钻井资料及储层研究结果分析[6-8],渐新统砂岩储层的储集性能为差―中等,隆起高部位和坳陷局部地区存在有储集性能中等的砂岩储层,隆起低部位砂岩储层的储集性能为差―中等,坳陷大部分地区砂岩储层的储集性能亦较差。

下中新统砂岩储层是万安盆地获得油气的主要勘探层之一,在盆地西部多个构造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

该套储层主要发育于西部斜坡、北部隆起、中部坳陷和中部隆起[2-5]。

沉积相分析表明,下中新统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滨海相、浅海相沉积相,各沉积相基本呈南北向延伸。

灰岩储层以中-上中新统台地灰岩或礁相灰岩及台地边缘塌积相碎屑灰岩为主,其中台地灰岩储层孔隙度约10%,主要分布于北部隆起和盆地南部,在大熊油田该类储层产能较高,而礁灰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中部隆起、南部坳陷和东部隆起,这类储层的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均发育,孔渗性能好,这类储层是盆地中良好的油气产层;台地边缘塌积相碎屑灰岩主要分布在台地周围,储层孔隙度可达21%[3],产能也较高。

2.3 盖层万安盆地在上新世―第四纪期间处于区域沉降阶段,沉积了一套富含泥质的浅海―半深海相碎屑岩,其在区域上分布广泛且稳定,受断层破坏极小,具有由西往东岩性逐渐变细的特点。

该套地层下段弱反射层,为上新世初期海进体系域“凝缩段”,是万安盆地封盖性能非常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盆地内现有的钻井均钻遇了厚度巨大的广雅组―第四系,封盖性能良好。

此外,某些地层中发育的厚度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的泥质岩,则可构成封盖性能良好―中等的局部封隔层。

2.4 圈闭断裂分布格局是万安盆地圈闭发育的主控因素。

万安盆地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其断裂展布方向以NE向、NW向和SN向为主,其中,南北向断裂分布在盆地东西两侧,构成盆地的东西边界,确定了盆地的整个形态,这类断裂规模大,延伸长,断距达数百米-上千米;北东向断裂分布于全盆地,在平面上呈雁行排列,控制了盆地内隆起与坳陷的分布以及局部构造的形成;北西向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中部及西南边缘,以西南部最为发育,切割了其它方向断裂。

在断裂分布的影响下,万安盆地既有背斜、半背斜、断鼻、断块等构造圈闭,也有岩隆和潜山基岩等地层圈闭。

其中以背斜型和断块型最为突出。

背斜型圈闭在万安盆地广泛发育,主要以挤压背斜及潜山披覆背斜为主。

按照背斜成因,可将其分为三类,即压扭背斜、断背斜、潜山披覆背斜[5]。

压扭背斜是受万安运动的强烈挤压而形成的伴有扭性断层的中等幅度的背斜;断背斜则被多期断层切割,各构造层均有圈闭显示;潜山披覆背斜是在古老水下低隆起背景上由地层的差异压实作用而形成的背斜。

依据遮挡方式、形态及断层性质,断块型圈闭可分为张扭性断块、断鼻及压扭性断块。

张扭性断块多由两条以上同向正断层切割,使地层呈阶梯状,在断层上升盘一侧形成抬升断块;断鼻在平面上表现为被断层遮挡;压扭性断块多由两条以上反向正断层切割,断面呈“S”形,导致地层呈掀斜状,在上升盘形成抬升单斜断块。

2.5 保存条件万安盆地的断裂、火山活动主要发生于中-晚中新世期间,中新世以后断裂活动较弱。

从油气生成演化史来看,终止于中中新世以下的断层对渐新统构造圈闭中的油气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对于中新统的圈闭来说,它又可以作为油气运移通道,促进渐新统圈闭中的油气和渐新统烃源岩后期所生成的油气向上运移聚集。

在万安盆地中,大多数的断层穿过中中新世但终止于晚中新世之下,仅少数断层穿过晚中新世并终止于上新世之下,并且在其上沉积了一套厚度较大的细粒碎屑沉积岩,因此万安盆地局部构造圈闭通常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

但在部分局部构造中存在极少量切穿晚中新世地层的断层,虽然断距较小,但使得油气的保存条件弱化。

2.6 运移条件万安盆地中北部上渐新统烃源岩在晚中新世末处于高成熟阶段,有机质进入油气生成高峰,烃源岩开始向其侧向方向上的基岩储层及渐新统内砂岩储层和其上覆的中新统储层中大量地排烃。

在此期间,由于万安盆地发生了断裂和褶皱作用,基岩地层圈闭和渐新统-中新统中的构造圈闭进一步演化、最终定型,所生成的断裂与不整合面则构成了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促进油气向圈闭中富集,形成油气藏。

另外,下中新统烃源岩也在晚中新世-上新世期间进入生油高峰,生成大量的油气,并运移到中新统中富集形成油气藏。

由于万安盆地为走滑盆地,断裂十分发育,因此认为油气运移以纵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根据其构造特征可以推测油气运移的最佳地区为盆地的西部及北部隆起。

3.成藏组合条件万安盆地中-北部上渐新统烃源岩在晚中新世达到生烃高峰,而下中新统烃源岩也在晚中新世-上新世初达到生烃高峰,有机质热降解生成大量油气并运移富集形成油气藏,因此万安盆地中-北部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为晚中新世。

万安盆地南部上渐新统与下中新统烃源岩均在第四纪达到生烃高峰,所生成油气富集成藏,因此第四纪是南部油气成藏的形成关键时刻(图1)。

南北差异的成藏时空展布特征是万安盆地油气分布不均、油气饱和度比例差异的主要原因,也造成南北大相径庭的成藏组合条件。

万安盆地中北部,各种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

尽管在成藏关键时刻,上新世-第四纪仍未沉积形成有效的区域盖层,但是在渐新统-中新统发育有良好的局部盖层,而随后形成的区域盖层则使油气藏的保存得到增强,因此该区的油气成藏组合得以维持。

万安盆地油气主要聚集于中部地区,目前已证实了多个含油气构造或油气田,油气田的分布以中部坳陷为中心,这种油气的分布格局与含油气系统中各要素的组合配置条件相一致。

参考文献:[1]刘振湖.南海万安盆地油气充载系统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5):339-344.[2]彭学超,陈玲.南沙海域万安盆地地质构造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5,15(2):35-48.[3]张光学.万安盆地构造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J].海洋地质,1997,4:51-58.[4]刘昭蜀.南海地质构造与油气资源[J].第四纪研究,2000,20(1):69-76.[5]张光学、杨木壮.南海万安盆地的构造样式与构造圈闭[J].热带海洋,1999,18(1):1-6.[6]刘振湖.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分布[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29(3):410-417.[7]金庆焕、刘宝明.南沙万安盆地油气分布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1997,19(3):234-239.[8]姚伯初,万玲,刘振湖,等.南海南部海域新生代万安运动的构造意义及其油气资源效应[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1):69-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