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踏雪寻梅 教学设计
踏雪寻梅教案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踏雪寻梅》这首古诗;(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会运用古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义;(2)通过绘画、表演等手法,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艺术表达能力;(3)通过仿写、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踏雪寻梅》这首古诗;(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3)运用古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古诗意境的深入感受和表达;(3)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踏雪寻梅》这首古诗的内容和背景;(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古诗的译文、注释、图片等;(3)准备教学活动的道具和器材,如黑板、粉笔、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1)提前预习《踏雪寻梅》这首古诗,了解其内容和意义;(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创作;(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踏雪寻梅》的画面,引起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朗读《踏雪寻梅》这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3)简要介绍诗人陆游的背景和创作特点,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踏雪寻梅》,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2)学生讨论古诗的意境和寓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感受意境(1)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手法,表达自己对古诗意境的感受;(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意境;(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共同提高。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踏雪寻梅》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诵技巧,使其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出诗歌中的画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朗诵表达出诗歌的韵味。
2、难点(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诗歌中的雪景和梅花的姿态。
(2)让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高雅情趣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在寒冷的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大地一片洁白。
在这样的雪景中,有一种花却凌寒独自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它就是梅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与雪和梅有关的诗歌——《踏雪寻梅》。
2、作者及背景介绍(2 分钟)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他生活在_____时期。
在当时,_____(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5 分钟)(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精读诗歌,理解诗意(10 分钟)(1)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
例如:“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中“雪霁”指雪停了,“腊梅”指腊月开放的梅花。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体会情感,感悟意境(10 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踏雪寻梅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的?(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总结:诗人在欣赏雪景和梅花时,心情是愉悦的、欢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赞美之情。
6、朗诵诗歌,感受韵味(10 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朗诵诗歌的技巧,如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的把握等。
(2)学生分组练习朗诵,教师巡视指导。
踏雪寻梅初中音乐教案

踏雪寻梅初中音乐教案篇一:《踏雪寻梅》音乐教案骑雪去找李子音乐课计划教材分析:骑乘雪来找李子这首歌的优雅心情,使用强度的对比,声音和声音抑制对比,具有点和非附件对比的表现技巧。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更加注重音乐,加强示范。
分析:学生们学会唱歌,骑雪来找李子,要注意正确唱一首好的声音,更多的唱歌和更多的练习,并体验到与歌唱的声音对比的声音。
体验不同情感情绪的表达,歌唱和唱歌将是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努力和歌唱方法生动地唱着骑雪去找李子。
听雪橇,找梅花,感受冬天的美丽,音乐的美丽,学梅花和冷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困难:焦点:歌曲骑雪寻梅在歌的声音是教学的重点。
难度:歌曲中断的声音和对比度的声音的对比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器官。
教学过程:教学组织:老师和学生说你好。
二进入新类骑雪找梅子(赏花梅)老师:同学你喜欢花吗?今天推荐给我的同学最喜欢的花,见...(多媒体展)老师:(看图片)我最喜欢的花是什么?为什么?健康:回答。
老师:我怎么找到梅花的标记?这个班级会问学生和老师在一起,骑雪找梅花。
(多媒体演示)我想邀请你去雪来找李子,但直接不是太无聊,所以要测试每个人哦!你能唱下面的旋律吗?35 5025 5035 5011 10铃响叮当的时候铃声响叮当的时候不知道我们注意到了其余的权利,让小驴提醒你。
学生:唱第二个障碍:加上强直的招牌,你会吗?你觉得对吗?小驴再次提醒你的朋友。
学生:唱我:啊,大看大家有个好看看小驴提醒哦。
然后让学生继续努力离开最后一个。
第三个障碍:不要忘记在渐进之前的理解强的标志。
Lt;你还记得这个符号吗?大家试着添加他的效果会怎么样。
学生:加褪色标志。
通过,玩梅花图片三个新课程(听梅)我:以下老师请学生一起阅读歌词。
学生:一起阅读我:看完学生后,知道雪吉,大坝桥,这是什么意思?学生:答案。
你不知道,没关系,有老师告诉你。
在学习歌词之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歌曲作者。
首先听:(1)问题:歌曲中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想象一下,描述北方冬天的雪景,创造歌曲的心情)。
《踏雪寻梅》音乐教案

《踏雪寻梅》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元素,感受京剧的韵味。
2. 通过对《踏雪寻梅》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了解京剧的历史、特点及基本表演手段。
2. 学习《踏雪寻梅》的唱腔、曲调和表演技巧。
3. 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踏雪寻梅》的歌词、唱腔和表演。
2. 难点:理解并表现京剧的音乐特点和韵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简短介绍,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和特点。
2. 教学唱腔:教师示范演唱《踏雪寻梅》,学生跟随模仿,注意唱腔的韵味。
3. 教学歌词:解读歌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歌词背后的故事。
4. 表演练习:分组进行唱腔和表演练习,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演唱《踏雪寻梅》,并掌握基本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2. 学生能理解京剧的音乐特点和韵味,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内涵。
3. 学生通过学习,提高了音乐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视频材料:京剧表演片段,用以展示京剧的服饰、妆容、动作等特色。
2. 音频材料:《踏雪寻梅》歌曲,供学生模仿和学习。
3. 教学图谱:京剧中的人物形象、舞台布景等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
七、教学步骤1. 欣赏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对京剧有更直观的认识。
2. 学习《踏雪寻梅》的歌词,理解歌词含义。
3.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掌握唱腔和节奏。
4. 分组进行唱腔和表演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现歌曲情感。
八、教学策略1.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2. 采用分组练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踏雪寻梅》音乐教案设计

《踏雪寻梅》音乐教案设计《踏雪寻梅》是黄自先生于30年代写作的一首青少年歌曲,那么音乐的教案是如何设计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踏雪寻梅》音乐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踏雪寻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2、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和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3、了解词曲作者及歌曲相关背景。
教学重点:1、弱起拍处的演唱。
2、调音记号的演唱。
3、大调音程的演唱。
4、歌曲中力度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要考验一下同学们的耳朵。
老师播放一段大家熟悉的音乐,看谁最先说出这首曲子的名字?(学生聆听《铃儿响叮当》伴奏音乐,举手抢答。
)学生:《铃儿响叮当》(学生回答时暂停音乐)教师:这位同学反应真快。
其他同学听出来了吗?没关系,让我们继续听听看。
(继续播放,教师带领学生和着音乐哼唱。
)音乐中叮叮当当的铃声是那么欢快、活泼。
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段很短的音乐,我想考考同学们的音乐模仿能力,看看哪位能用嘴巴模仿这段声音?(播放《踏雪寻梅》的铃声,学生模仿。
)教师: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而且学得很快,让我们再来听一次。
(再次播放,出示曲谱。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曲谱。
(用稍慢的速度跟琴声视唱曲谱,引导学生注意曲中的八分休止符以及最后一小节的音准。
)2/4 3 5 5 0 ︱ 2 5 5 0 ︱响叮当响叮当2/4 3 5 5 0 ︱ 1 1 1 0 ︱响叮当响叮当教师:铃声清脆、悦耳,应该唱得跳跃、有弹性。
老师给它加上记号“﹥”,这是什么记号?学生:跳音记号。
教师:让我们再来唱一唱。
(学生跟琴演唱)教师: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来自哪里呢?学了今天的歌曲大家就明白了。
二、歌词欣赏教师: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歌词。
(教师配乐朗读歌词,并解释“雪霁”、“坝桥”。
)教师: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吧!铃声是从驴脖子上传出来的。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中骑驴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愉悦、悠闲、心旷神怡、怡然自得……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及反思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踏雪寻梅》这首古诗。
通过教学,学生将能够:-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运用相关的文学分析技巧。
2.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以下方法:- 教师介绍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发学生的兴趣;- 分组讨论和分享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示范诗歌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并提取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 学生进行作文活动,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包括:- 《踏雪寻梅》诗歌全文;- 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分析;- 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的作文。
4. 教学评价为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与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学生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的表现;- 诗歌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以《踏雪寻梅》这首古诗为核心,旨在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和作文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本次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较高,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
但有部分学生在分析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讲解和指导。
另外,在学生作文方面,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时缺乏深入思考和准确表达。
这可能与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经验有关,需要我进一步指导和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更加注重对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讲解与指导。
同时,我也会给予学生更多写作练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通用2024)

播放经典的《踏雪寻梅》演奏版 本,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和 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策略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教师详细讲解《踏雪寻梅》的背 景、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同时 通过现场演奏或多媒体展示进行 示范,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学习
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和讨论,共同 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
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首以《踏雪寻 梅》为灵感来源的新音乐作品,并进行
排练和表演。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各自对《踏雪 寻梅》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共同
制定一份演出计划或方案。
实践性作业
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音乐比赛或演出活动,积极展 示自己的才艺和表演能力。
学习并掌握《踏雪寻梅》中的一首或多首独奏乐曲, 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构和特点。
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表达的情 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
意义。
巩固练习
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或录音演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歌曲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 力。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对歌曲进行个性化的演绎和创作,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 造力。
归纳小结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演出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演 奏技巧和舞台表现力,感 受音乐的魅力。
05
教学过程
导入
01
播放《踏雪寻梅》音乐,让学生 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02
询问学生对歌曲的第一印象和感 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介绍歌曲《踏雪寻梅》的背景、 作者及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 音乐元素,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
2024年《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教案:《踏雪寻梅》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踏雪寻梅》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诗词的背景和主题2.诗词的艺术特点3.诗词的欣赏和表达教学难点:1.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2.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踏雪寻梅》的原文和相关资料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踏雪寻梅》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享对《踏雪寻梅》的了解和感受。
二、背景和主题(10分钟)1.教师介绍《踏雪寻梅》的背景,包括作者、创作时间和历史背景。
2.学生阅读《踏雪寻梅》原文,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三、艺术特点(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踏雪寻梅》的艺术特点,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2.学生讨论并分享对《踏雪寻梅》艺术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四、欣赏和表达(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踏雪寻梅》的语言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2.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诗词朗诵,表达对《踏雪寻梅》的理解和感受。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要求运用《踏雪寻梅》的艺术特点。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教学延伸:1.让学生收集和欣赏其他古典诗词,提高对古典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能够理解《踏雪寻梅》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点,并进行准确的分析。
3.表达和创作能力: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对《踏雪寻梅》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具有艺术特点的诗词作品。
重点关注的细节:《踏雪寻梅》的艺术特点补充和说明:一、韵律美《踏雪寻梅》的韵律美是其艺术特点之一。
踏雪寻梅教案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踏雪寻梅》的诗句。
(2)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踏雪寻梅》的诗意,体会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2. 学会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踏雪寻梅”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及它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梅花图片、相关诗词、课文动画等。
2. 教学道具:梅花模型、雪花模型等。
3. 课外资料:关于梅花的生长特点、文化意义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2)讲述梅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踏雪寻梅”的含义。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踏雪”、“寻梅”等。
3. 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体会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3)教师讲解“踏雪寻梅”这个成语的象征意义。
4. 品读课文(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交流感受。
(2)教师选取优秀朗读作品,进行展示、点评。
(3)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增强体验。
5.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
(2)学生动手制作梅花模型,感受梅花的美丽。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踏雪寻梅》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2、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表现出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休止符和弱起小节。
(2)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2、教学难点(1)歌曲中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处理,以及二声部的和谐演唱。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感受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2、演示法:教师范唱,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现。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意境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冬天雪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冬天的美丽和宁静。
(2)提问学生:在这样的雪景中,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联想到梅花在雪中绽放的情景。
2、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踏雪寻梅》,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快还是慢?3、歌曲分析(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踏雪寻梅》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民歌,由黄自作曲,刘雪庵作词。
歌曲描绘了人们在冬天踏雪寻梅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2)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旋律:旋律优美、流畅,采用了民族调式,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
节奏:节奏轻快、活泼,运用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增强了歌曲的律动感。
歌词:歌词简洁、生动,富有诗意,与旋律完美结合。
4、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2)学生跟随钢琴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
(3)重点练习附点音符、休止符和弱起小节的演唱。
(4)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自然和流畅。
踏雪寻梅优秀音乐教案

踏雪寻梅优秀音乐教案【篇一:踏雪寻梅音乐教案】东安英才学校教案【篇二:踏雪寻梅公开课教案】踏雪寻梅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整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
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的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
歌曲简小精炼,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
在教学中还加入了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梅的熏陶感染中深刻的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
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1、跳音记号的使用 2.休止符的使用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两只老虎》三.导入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老师最喜欢冬天,因为寒冷的冬天有一种花不惧风雪、坚贞不屈、傲立雪中,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梅花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下雪的冬天是美丽的,我们看画中这一束束梅花,傲立雪中,更喜爱梅花,我们快看这位老者仿佛在叫我们陪他一起踏雪寻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一起来听一听踏雪寻梅这首歌吧!四.新授1.初听歌曲,听完你什么感受?(轻快。
活泼)2.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大意3.介绍歌曲创作背景4.再听歌曲提问: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四个“响叮当”)5.讲解四个“响叮当”,并用步伐展示跳音记号,请学生回答为什么要加跳音记号,出示答案,最后请学生示范6.教唱歌曲a老师范唱b跟着电子琴学唱(老师逐句教唱)c两句连在一起教唱(讲解休止符,休止符的地方说:停或拍桌子) d跟着范唱小声唱(注意:停的地方说停或拍桌子) e大声跟着范唱演唱f停的地方使用串铃演唱(清唱)g最后学生起立,带着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再完整地演唱一遍五.拓展欣赏合唱曲《踏雪寻梅》六小结【篇三:踏雪寻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踏雪寻梅》课程名称:《踏雪寻梅》使用的教材:人音版《音乐》第15册第六单元《冬之韵》适用年级:八年级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梅花在冬雪里傲然绽放;初听歌曲引导学生想象“冬日里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和人们赏梅时兴奋、愉快的心情”,体会这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然后是学唱二声部歌曲;掌握之后在引导下,有目的性的选择音响,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内容,意境;紧接着拓展延伸《溜冰圆舞曲》,引出本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最后是课堂小结。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优秀8篇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作者可爱的编辑帮助大家整理的音乐教案《踏雪寻梅》优秀8篇,欢迎阅读。
踏雪寻梅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中一节中国画单元课,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通过对大量优秀中国画作品的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同时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生分析】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本阶段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笔墨的表现方法,并通过笔墨来抒发情怀,展现有个性的笔墨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梅花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人格精神,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
2.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韵味。
3.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设想】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国画技法外,还需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梅花”这一绘画题材的观点,然后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绘画作品的欣赏与学习中。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关注中国传统绘画,增强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梅花,了解结构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谁被誉为“花中君子”,在凌寒中怒放,傲然挺立。
生:梅花。
2.师:谁能回忆起关于梅花的诗句,说一说自己对梅花品格的理解。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生:梅花给人一种坚强的精神。
生:梅花品格高尚。
踏雪,寻梅教案8篇

踏雪,寻梅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踏雪,寻梅教案8篇在正式开始教案任务之前,我们最好先准备好详细的教案,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活动,使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更高,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踏雪,寻梅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四年级《踏雪寻梅》教案精选6篇

四年级《踏雪寻梅》教案精选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四年级《踏雪寻梅》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踏雪寻梅教学课程设计

踏雪寻梅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踏雪寻梅”这一古诗文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描绘的景象和寓意。
2.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和运用相关的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和阐述作者的创作背景及时代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创作简单的古诗文,提高写作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和解读古诗文,提升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诗文,感受其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学生能够从“踏雪寻梅”的故事中,体会坚持不懈、追求美好品质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课程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古诗文知识,还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踏雪寻梅》为主题,结合教材第五章“古诗文的鉴赏”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1. 古诗文《踏雪寻梅》的全文阅读与理解。
- 作者介绍:了解诗人背景及创作特点。
- 诗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2. 诗文意境及寓意解读。
- 分析诗中描绘的雪景和寻梅过程,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
- 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寓意。
3. 修辞手法的讲解与运用。
-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讲解和例证。
- 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创作简短的古诗文。
4. 小组合作与表达。
- 分组讨论:分析诗文,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
5.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 讨论诗文中的美好品质和人生哲理。
- 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节课:诗文朗读、作者介绍、意境解读。
踏雪寻梅教案踏雪寻梅优秀教案

踏雪寻梅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踏雪寻梅”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成语“踏雪寻梅”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成语“踏雪寻梅”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踏雪寻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讲述“踏雪寻梅”这个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
3. 学生分享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章:诗词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并理解与“踏雪寻梅”相关的诗词。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 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诗词的文本和注释。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与“踏雪寻梅”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和品味。
2. 教师讲解诗词的背景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
3. 学生朗读诗词,感受其中的美。
4. 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师总结并强调诗词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第三章:绘画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绘画创作表达对“踏雪寻梅”的理解和感受。
2.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绘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1. 绘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与“踏雪寻梅”相关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讲解绘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3.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踏雪寻梅”的理解和感受。
4. 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
《踏雪寻梅》音乐教学设计音乐教学设计教案实录

《踏雪寻梅》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踏雪寻梅》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踏雪寻梅》,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踏雪寻梅》的词曲分析,了解歌曲的结构、调式、节奏等。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咬字清晰等。
3. 歌曲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踏雪寻梅》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的掌握。
2. 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详细解析歌曲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等。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 采用练习法,分组或个人练习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4.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踏雪寻梅》歌曲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 新课教学:分析歌曲的词曲特点,教授演唱技巧。
3. 示范演唱: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4.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或个人练习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5. 情感表达:讲解如何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演唱《踏雪寻梅》,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学生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踏雪寻梅》乐谱及歌词。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踏雪寻梅》。
3. 教学道具:梅花图片、雪花道具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歌曲背景,分析词曲特点,教授演唱技巧。
2. 第二课时:示范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点评指导。
3. 第三课时:讲解情感表达,学生练习演唱,总结学习内容。
《踏雪寻梅》教案(优秀3篇)

《踏雪寻梅》教案(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这3篇《踏雪寻梅》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踏雪寻梅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篇一一、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一节音乐唱歌课,课时为一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聆听、学唱、表演、比较、创编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真正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歌曲表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去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
乐曲为带变化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中抒发人们骑驴去赏梅的兴奋心情,主要以叮当声为骑驴行走的背景来衬托一声部的形象。
B段描绘了骑驴踏雪赏梅的情景,并且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抒发了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心情;整首歌曲曲风轻快、活泼,既表现出人们踏雪赏梅的兴致,也赞美了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培养学生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对比、引导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中去。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词曲作者及代表作品,能够唱准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五、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够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六、教学难点1、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2、对弱起句及休止处的正确演唱。
七、教学准备1、钢琴2多媒体课件3、打击乐器八、教学方法练习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九、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通用13篇)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通用13篇):《踏雪寻梅》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聆听、学唱《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梅花精神。
2、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唱《踏雪寻梅》,并能用清新、明快、和谐的声音唱歌曲的第二声部。
3、能用各种方式探索音响效果为歌曲配伴奏,创设歌曲意境。
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踏雪寻梅》的二声部演唱和用探索的音响为歌曲作表演唱。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自制学生座位:U字型教学程序:(课前播放殷秀梅的《我爱你,塞北的雪》,感受一个“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意境。
上课铃响音乐即停。
)一、观看音像-感悟冬趣1、师:好一个北国风光,万里雪飘,这样的冬景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今天的内容就是感受冬天的独特魅力。
打出字幕“冬之韵”(有下雪、飘洒的感觉)2、欣赏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师:请欣赏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说说在歌曲中,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老师可用几个简单的动作引发学生的小小参与)生自由发言,快乐的圣诞、雪橇、铃铛声……3、引入下一环节:师:一串欢快的、叮当响的铃儿把我们带入即将到来的圣诞节。
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在座的你们,会找到哪些乐趣呢?学生回忆、诉说自己在冬天的乐趣如:堆雪人、打雪仗、溜冰等。
设计意图:《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大家都能哼唱,而且较欢快,给他们创设“美丽的冬天”的`意境,感受到冬天的气息,初步体验到冬之韵的意境。
二、诵读――感悟冬韵1、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的诗是怎样表达对冬日雪景的感受?(老师打出踏雪寻梅图和诗)2、老师有感情诵读诗词,简单解说:“雪霁”的“霁”是雪后放晴;“灞桥”是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它把你带入了一个怎样的意境?3、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读这首诗?(请一、二位学生朗读)4、分析题目“踏雪寻梅”师:诗人是怎样踏雪寻梅的?(骑着毛驴,寻着花香去找梅花)三、赏学歌曲――感悟冬韵1、初听歌曲师:作曲家黄自看到了这首诗以后,把它谱成了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踏雪寻梅的闲情逸致。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情感把握。
2.诗歌中的意象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雪景和梅花的古诗——《踏雪寻梅》。
(2)诗人孟浩然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先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情感。
(2)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书,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诗歌解析(1)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解析诗歌第一句:“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①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③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体现在哪里?(3)解析诗歌第二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①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③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体现在哪里?4.诗歌赏析(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本诗的感悟,可以从诗歌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5.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踏雪寻梅》,感受到了诗人孟浩然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2)诗歌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描绘了雪景和梅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之情。
6.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踏雪寻梅》。
(2)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梅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踏雪寻梅》,同学们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诗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同学对诗歌中的意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同时,鼓励同学们多进行诗歌创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
1、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2、唱好二声部,与一声部做好融合。
教学教具:
电子琴、课堂乐器、音响、PPT。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欢快高兴活泼的情绪)。
(二)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踏雪寻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欣赏PPT视频歌曲(踏雪寻梅)。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听到这首歌你们的心情如何?
师:在欢快的歌声中,踏着皑皑的白雪,闻着悠悠的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完歌曲歌中的哪些字或者词有哪些不理解的?
霁“ji”:四声,指的是雪后放晴。
“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2、师: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
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思考: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这首歌表达怎样的情绪?
运用什么演唱形式?
3、学唱歌曲。
(三)处理歌曲:
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四个“响叮当”)
学唱四个“响叮当”。
师:歌曲中四个“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记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跳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要怎么处理?作渐强,表现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
师指挥,生练习一遍。
1.师示范演唱:
2.请同学们用‘LA ’跟随琴唱一遍(注意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
3.请同学们试着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断音记号)。
4.放开声音,完整的唱一唱(要求唱出愉快欢乐的情绪)。
注意第六小节和第十五小节两句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第六小节“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第十五小节提示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花”字。
师:其实呀,歌曲和节拍、旋律有关系以外还和演唱时的强弱力度处理有很重要的关系。
5、出示力度标记的课件(力度小游戏)。
(四)实践与创造:
男生用第二声部的“叮当叮当”为女生伴奏。
要求由慢到快。
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欣赏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视频。
(六)课堂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
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
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
“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