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燃烧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燃料燃烧综合实验报告(3篇)

燃料燃烧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料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燃料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研究不同燃料燃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评估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热效应和环境影响。

二、实验原理燃料燃烧是指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光和物质的过程。

燃烧反应的基本形式为:燃料 + 氧气→ 热量 + 光 + 二氧化碳 + 水。

本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分析影响燃料燃烧的因素,如燃料种类、氧气浓度、燃烧温度等。

三、实验器材1. 燃烧装置:包括酒精灯、蜡烛、煤油、木炭等燃料。

2. 氧气发生器:用于提供氧气。

3. 温度计:用于测量燃烧温度。

4. 热电偶:用于测量燃烧过程中的热效应。

5.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器材,确保其完好无损。

将燃料分别装入酒精灯、蜡烛、煤油、木炭等燃烧装置中。

2. 燃烧实验:将燃烧装置分别点燃,观察不同燃料的燃烧现象。

记录燃烧过程中的火焰颜色、燃烧温度、燃烧时间等数据。

3. 氧气浓度实验:将氧气发生器放入燃烧装置中,观察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记录燃烧过程中的火焰颜色、燃烧温度、燃烧时间等数据。

4. 燃烧温度实验:使用温度计和热电偶测量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5. 热效应实验:将热电偶插入燃烧装置中,测量燃烧过程中的热效应。

记录热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6. 环境影响实验:观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颗粒物,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燃烧现象观察:不同燃料燃烧时,火焰颜色、燃烧温度、燃烧时间等存在差异。

例如,酒精灯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燃烧温度较高;蜡烛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燃烧温度较低。

2. 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充分,火焰颜色越亮,燃烧温度越高。

3. 燃烧温度实验:燃烧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先升高后降低,燃烧峰值温度与燃料种类、氧气浓度等因素有关。

4. 热效应实验:燃烧过程中,热效应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燃烧峰值热效应与燃料种类、氧气浓度等因素有关。

观察煤实验报告

观察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煤的燃烧过程和产物;3. 培养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在燃烧过程中,煤中的碳、氢、氧等元素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产物。

本实验通过观察煤的燃烧过程,分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煤的燃烧产物。

三、实验材料1. 煤样;2. 燃烧器;3. 天平;4. 酒精灯;5. 铁夹;6. 滤纸;7. 滴定管;8. 标准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9. 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质量的煤样,记录质量;2. 将煤样放入燃烧器中,点燃;3. 观察煤的燃烧过程,记录火焰颜色、燃烧速度等;4. 待煤完全燃烧后,用滤纸收集燃烧产物;5. 将收集到的燃烧产物进行称重,记录质量;6. 使用滴定管滴定燃烧产物中的硫氧化物,记录滴定数据;7.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煤的物理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煤样呈黑色,质地坚硬。

通过天平称重,得到煤样的质量为m1克。

2. 煤的化学性质(1)燃烧过程实验中,观察到煤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燃烧速度较快。

燃烧过程中,煤样逐渐变少,直至完全燃烧。

(2)燃烧产物收集到的燃烧产物质量为m2克。

通过滴定实验,测定燃烧产物中的硫氧化物含量,得到硫氧化物质量为m3克。

3. 燃烧产物分析(1)二氧化碳根据燃烧产物质量,计算二氧化碳质量为m4克。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对环境有较大影响。

(2)水根据燃烧产物质量,计算水质量为m5克。

水是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主要产物之一。

(3)氮氧化物根据滴定实验数据,计算氮氧化物质量为m6克。

氮氧化物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4)硫氧化物根据滴定实验数据,计算硫氧化物质量为m3克。

硫氧化物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六、实验结论1. 煤的物理性质为黑色,质地坚硬;2. 煤的化学性质表现为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燃烧速度较快;3. 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主要产物有二氧化碳、水、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4. 燃烧产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观察煤的实验报告

观察煤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煤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掌握煤的燃烧特性;3. 通过实验观察煤的燃烧过程,加深对煤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煤是一种固态燃料,主要由碳、氢、氧、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燃烧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主要反应为:C + O2 → CO2 + H2O实验中,通过观察煤的燃烧过程,了解煤的燃烧特性,以及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固体产物。

三、实验器材1. 煤样;2. 燃烧器;3. 天平;4. 烧杯;5. 铁架台;6. 火柴;7. 滤纸;8. 滴定管;9. 酸碱指示剂;10. 秒表。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煤样,记录质量;2. 将煤样放入燃烧器中,点燃;3. 观察煤的燃烧过程,记录燃烧时间;4. 燃烧结束后,将燃烧产物收集在烧杯中;5. 用滤纸过滤燃烧产物,收集固体残渣;6. 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滴定管中,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气体成分;7. 计算煤的燃烧效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煤的燃烧时间为3分钟;(2)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少量的一氧化碳;(3)固体残渣质量为0.2克;(4)燃烧效率为85%。

2. 实验分析(1)煤在燃烧过程中,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热能;(2)实验中观察到煤的燃烧过程中,火焰呈蓝色,说明煤中含有一氧化碳;(3)固体残渣为煤中的杂质,说明煤在燃烧过程中,部分杂质未能完全燃烧;(4)实验测得的燃烧效率为85%,说明煤的燃烧过程还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六、实验结论1. 煤是一种主要由碳、氢、氧、硫等元素组成的固态燃料;2. 煤的燃烧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反应为碳与氧气的反应;3. 煤的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少量的一氧化碳;4. 煤的燃烧效率为85%,说明煤的燃烧过程还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火灾;2. 实验操作要规范,避免误差;3. 实验器材要清洁,防止污染;4.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以便分析。

煤的实验总结

煤的实验总结

煤的实验总结引言煤是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为了研究煤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文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和记录,旨在深入了解煤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一:煤的组成分析煤的组成分析实验是研究煤的基本成分和含量的重要手段。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常用的元素分析和挥发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进行了元素分析。

通过高温氧气燃烧法,对煤样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中的碳、氢、氧和氮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煤样中碳的含量最高,氢次之,氧和氮的含量较低。

其次,我们进行了挥发分析。

通过加热煤样,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收集煤中挥发物的析出量,并计算出挥发分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煤样的挥发分含量较高,这表明煤更易于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挥发物。

实验二:煤的燃烧性能测试煤的燃烧性能测试旨在研究煤在燃烧过程中的性能和特点。

我们选择了煤的点火温度、燃烧速度和燃烧热值三个指标进行测试。

首先,我们测试了煤的点火温度。

通过在煤样表面施加点火源,记录点火温度的升高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煤样的点火温度较低,这说明煤易于点燃。

其次,我们测试了煤的燃烧速度。

通过燃烧煤样的过程中,记录煤的燃烧速度。

实验结果显示,煤的燃烧速度较高,这表明煤燃烧迅速,释放大量的热能。

最后,我们测试了煤的燃烧热值。

通过燃烧煤样,利用热效应测量煤的燃烧热值。

实验结果显示,煤的燃烧热值较高,这意味着煤可以提供较大的热能。

实验三:煤的气化特性测试煤的气化是将固态煤转化为气态燃料的过程,气化特性测试旨在研究煤在气化过程中的性能和特点。

我们主要测试了煤的气化产率和气化反应速率两个指标。

首先,我们测试了煤的气化产率。

通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煤样进行气化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计算气化产率。

实验结果显示,煤样的气化产率较高,表明煤可以有效进行气化转化。

其次,我们测试了煤的气化反应速率。

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对煤样进行气化反应,记录气化反应的速率。

实验结果显示,煤的气化反应速率较高,这表明煤样可以快速进行气化。

煤自然发火特性程序升温实验报告.

煤自然发火特性程序升温实验报告.

煤自然发火特性程序升温实验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2011年12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煤自然发火特性测定的意义;(2)掌握煤样制备的方法;(3)掌握程序升温实验系统使用方法;(4)掌握煤自然发火特性程序升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煤自然发火是由于煤与氧接触时发生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当放出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时,煤温上升而导致发火。

煤低温自然发火实验就是该过程的模拟,即在实验条件下,依靠煤自身氧化放热升温,考察其煤温、氧气消耗量、一氧化碳产生量以及其它气体的变化规律。

程序升温实验的原理就在于:通过模拟煤炭低温氧化自燃过程的升温条件和环境,在该模拟出的实验过程中测定煤样随环境程序温升过程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生成气体的浓度及产生率等特征参数的量值及变化等,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煤样的临界温度、加速氧化温度等极限参数以及其它物化参数,从而全面考察该煤样的自燃特性。

程序升温实验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极大地缩短实验周期(一般一个试样的实验周期为一天,约为煤自然发火实验周期的1%以下),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实验用样量(每次实验需要煤样1kg左右,约为煤自然发火实验用样量的0.5‰);另外该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强的特点。

三、实验设备本实验采用了XCT-0型程序升温实验装置。

XCT-0型程序升温实验台测量比较准确,而且可以持续升温达到350℃,延长了观察温度,为全面了解煤自燃氧化过程提供了全面的依据。

程序升温实验装置包括供气系统、程序升温系统和气样分析系统三部分。

供气系统包括压缩空气瓶、减压阀、玻璃转子流量计及显示仪表,并用乳胶管依次连接;程序升温系统包括恒温箱及程序升温控制设备,箱内安装螺旋形预热管和试样罐,温度控制精度为0.1℃;气样分析系统包括气袋和分析仪器。

煤自然发火实验过程中的煤体升温速度主要由煤体本身自燃特性、煤样在实验台内的堆积状态、实验供风强度和散热条件等决定。

实验装置设计通过模拟煤炭低温氧化自燃过程的升温条件和环境,在该实验条件下能测定煤样随环境程序温升过程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生成气体的浓度及产生率等特征参数的量值及变化,从而全面考察该煤样的自燃特性。

煤实验报告

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煤炭燃烧的基本原理及过程;2. 掌握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 研究煤炭燃烧过程中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煤炭燃烧是指煤炭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氧化物等物质。

实验中,通过观察煤炭燃烧现象,分析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研究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煤炭、氧气、燃烧器、温度计、燃烧效率测试仪等;2. 实验仪器:天平、计时器、量筒、酒精灯、加热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质量的煤炭;2. 将煤炭放入燃烧器中,用酒精灯点燃;3. 使用温度计测量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4. 记录煤炭燃烧时间,观察燃烧现象;5. 使用燃烧效率测试仪测量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6.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煤炭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最高温度可达800℃左右;(2)燃烧过程中,煤炭燃烧时间为5分钟;(3)燃烧效率为30%。

2. 分析(1)煤炭燃烧过程中,温度升高,有利于煤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提高燃烧效率;(2)燃烧时间为5分钟,说明煤炭燃烧速度较快,燃烧效率较高;(3)燃烧效率为30%,说明实验条件下煤炭燃烧效率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六、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方法1. 优化煤炭质量:选择优质煤炭,降低煤炭中的硫、磷等杂质含量,提高燃烧效率;2. 改善燃烧条件:适当增加氧气供应,提高燃烧温度,使煤炭充分燃烧;3. 优化燃烧设备:采用先进的燃烧设备,如沸腾床燃烧器、流化床燃烧器等,提高燃烧效率;4. 控制燃烧过程:通过调整燃烧设备参数,如氧气供应量、燃烧温度等,实现煤炭充分燃烧。

七、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煤炭燃烧过程的研究,掌握了煤炭燃烧的基本原理及过程,分析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研究了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煤炭质量、改善燃烧条件、优化燃烧设备以及控制燃烧过程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煤炭燃烧效率。

煤球燃烧测试实验报告

煤球燃烧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煤球燃烧过程中的热量释放规律。

2. 测定煤球的燃烧热值。

3. 分析不同燃烧条件下煤球燃烧效率的差异。

4. 掌握燃烧测试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煤球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其燃烧热值(Q)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单位质量煤球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实验中,通过测量煤球燃烧释放的热量,计算出其燃烧热值。

燃烧热值计算公式:Q = Q1 + Q2其中,Q1为煤球燃烧释放的热量,Q2为实验装置吸收的热量。

三、实验准备1. 主要药品:煤球(质量约20g)、蒸馏水(1000ml)、温度计、秒表、天平、量筒、燃烧器、烧杯、搅拌棒等。

2. 实验装置:燃烧器、量热器、温度计、秒表、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蒸馏水倒入量热器中,记录初始温度。

(2)将煤球放入燃烧器中,点燃煤球。

(3)将燃烧器放入量热器中,记录燃烧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2. 燃烧测试(1)在煤球燃烧过程中,记录燃烧时间。

(2)燃烧结束后,将燃烧器取出,用搅拌棒搅拌蒸馏水,使热量均匀分布。

(3)记录最终温度。

3. 数据处理(1)计算煤球燃烧释放的热量Q1:Q1 = m × c × ΔT(2)计算实验装置吸收的热量Q2:Q2 = m × c × ΔT(3)计算煤球的燃烧热值Q:Q = Q1 + Q2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煤球质量:20g初始温度:25.0℃最高温度:90.0℃最终温度:80.0℃燃烧时间:2min2. 结果分析(1)煤球燃烧释放的热量Q1为:Q1 = 20g × 4.18J/g·℃ × (90.0℃ - 25.0℃) = 5104J(2)实验装置吸收的热量Q2为:Q2 = 1000ml × 1g/ml × 4.18J/g·℃ × (80.0℃ - 25.0℃) = 262000J(3)煤球的燃烧热值Q为:Q = Q1 + Q2 = 5104J + 262000J = 267104J根据实验结果,煤球的燃烧热值为267104J/g,说明煤球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

锦界煤试烧报告

锦界煤试烧报告

锦界煤试烧报告一、试验目的锦界煤是一种新型煤种,为了评估其燃烧性能以及适用性,我们进行了试烧实验。

二、试验方法1.实验设备:我们使用了一台500kW的燃煤锅炉进行试验。

2.实验材料:锦界煤样品经过粉碎、筛分处理,得到了试验样品。

3.实验方案:将试验样品装入锅炉中,调节燃烧参数如供给燃料量、风量等,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烟气成分等关键参数。

三、试验结果1.燃烧特性试验表明,锦界煤燃烧性能良好,点火和燃烧过程稳定。

煤粉着火迅速,可形成均匀的火焰和高温区域。

试验期间没有出现燃烧不稳定、煤粉堆积、爆燃等问题。

2.热效率试验中,我们记录了燃煤锅炉的供热量和燃料消耗量,计算得到了锅炉的实际热效率。

结果表明,锦界煤的热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利用煤炭资源。

3.烟气污染物排放实验中,我们对烟气中的氧气含量、CO2含量、SO2含量、NO某含量等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锦界煤的燃烧排放物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对环境影响较小。

四、试验结论通过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锦界煤具有良好的燃烧特性,能够稳定燃烧且煤粉着火迅速。

2.锦界煤的热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利用煤炭资源。

3.锦界煤的燃烧排放物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对环境影响较小。

五、建议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建议在工业和居民供暖领域中,推广锦界煤的使用。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锦界煤的燃烧机理,优化燃烧设备的设计,以提高热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六、总结锦界煤试烧实验表明,锦界煤具备良好的燃烧特性和较高的热效率,排放物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这为锦界煤在工业和居民供暖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锦界煤开辟了道路。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锦界煤的开采、运输和储存等环节,以确保锦界煤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平朔煤燃烧试验总结论

平朔煤燃烧试验总结论

1结论及建议对平朔煤低硫化高适应性掺配试验的实验室试验研究表明:1)实验室试验选取了平朔煤中产量最大的平6和平9煤作为典型代表,从煤质指标看,平6、平9煤为低水分、高灰分、中高挥发分、中硫分,中发热量,高灰熔点煤。

为了与平朔煤掺配,特选择目前煤炭市场较为常见的两类煤——褐煤(包括国外印尼煤和国内褐煤)和蒙混类煤(包括蒙优和蒙煤)。

2)从单煤的实验室燃烧特性试验结果看,平6、平9的着火性能和燃尽性能均表现在“容易”与“较易”之间,与其它4个煤样差别不大。

但平6、平9的结渣倾向性最弱,表现为“轻微结渣”,而其它4个煤样则表现为“严重结渣”倾向,直接燃用造成炉内结渣的可能性很大。

3)根据平6、平9与印尼煤、褐煤、蒙优、蒙煤不同比例混煤的燃烧特性试验得到,随着平朔煤的掺配比例增加,混煤的着火特性和燃尽特性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4)平朔煤掺入印尼煤、褐煤、蒙优、蒙煤后混煤的结渣倾向性得到明显改善。

平朔煤与褐煤、蒙优、蒙煤等低硫分、低灰熔点煤掺配时,平朔煤掺配比例建议控制在30~70%。

5)国家对SO2排放政策要求越来越高,对华东地区电厂实施SO2排放上限200mg/Nm3标准,并且要求SO2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对达标电厂给予脱硫补贴电价0.015元/kwh。

电厂对SO2排放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

根据最新颁布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到2012年1月1日,沿海等重点区域将实行50mg/Nm3的新排放政策,非常不利于平朔煤等硫分较高的煤在电厂的使用,建议根据最新的环保政策和脱硫塔增容技术研究开发以平朔中硫分煤为基础的系列掺配煤炭产品,主动适应动力煤市场的要求。

6)目前电厂普遍采用尾部烟气湿法石灰石脱硫方法,石灰石用量的多少是主要的脱硫变动成本,该成本随入炉煤硫分增加而线性增加,按石灰石的价格为300元/吨估算,硫分每增加0.1%,每吨煤的石灰石成本增加0.54元。

另外加上SO2排放成本为1.26元/kg,当脱硫效率在95%时硫分每增加0.1%,每吨煤的脱硫成本增加0.667元,当烟气中的SO2浓度超过脱硫塔的设计值上限时,因烟气中排放的SO2浓度超标,成本会迅速增加。

火柴点煤块实验报告

火柴点煤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火柴燃烧的原理。

2. 掌握煤块燃烧的条件。

3. 观察火柴点燃煤块的过程,分析影响燃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1. 火柴燃烧原理:火柴头含有红磷、氯酸钾等物质,当摩擦火柴时,摩擦产生的热量使火柴头中的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火焰。

2. 煤块燃烧原理:煤块是固体可燃物,当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时,煤块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火焰。

三、实验材料1. 火柴2. 煤块3. 烧杯4. 火柴盒5. 研磨棒6. 铁夹7. 酒精灯8. 铁架台9. 水槽10. 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 将火柴头从火柴盒中取出,放在烧杯底部。

2. 将煤块放在烧杯中,用研磨棒轻轻研磨,使煤块表面更加粗糙。

3. 用铁夹将烧杯固定在铁架台上,确保烧杯稳定。

4. 将酒精灯点燃,将火焰调至微弱,用铁夹将烧杯底部靠近火焰。

5. 观察火柴头是否被点燃,若点燃,记录火柴头燃烧的时间。

6. 当火柴头燃烧一段时间后,将烧杯底部移开火焰,观察煤块是否被点燃,若点燃,记录煤块燃烧的时间。

7. 观察火柴点燃煤块的过程,分析影响燃烧的因素。

8. 实验结束后,将烧杯、火柴、煤块等实验材料清理干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火柴头燃烧时间:实验过程中,火柴头燃烧时间为10秒。

2. 煤块燃烧时间:实验过程中,煤块燃烧时间为30秒。

3. 影响燃烧的因素:a. 火柴头摩擦产生的热量:摩擦产生的热量越高,火柴头燃烧越快,点燃煤块的可能性越大。

b. 煤块表面粗糙程度:煤块表面越粗糙,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c. 火焰温度:火焰温度越高,煤块燃烧越快。

d. 煤块与火柴头的距离:距离越近,火柴头燃烧时传递给煤块的热量越多,煤块燃烧越快。

六、实验结论1. 火柴头摩擦产生的热量是点燃煤块的关键因素。

2. 煤块表面粗糙程度、火焰温度和煤块与火柴头的距离也会影响煤块的燃烧速度。

3. 通过实验,掌握了火柴点燃煤块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煤的燃烧综合实验

煤的燃烧综合实验

析(DTGA)曲线、差热分析(DTA)曲线,研究特征峰及特征值变化,可以揭示不同煤的着
火和燃烧信息。
微分热重分析是将少量空气干燥煤粉样置于天平支架的坩埚内,通以氧气或空气,按规
定速度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单位时间损失的质量(即失重率 dm )不断发生变化, dt
燃烬时失重率趋于零,记录 dm 随温度 T、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得到微分失重曲线(DTGA dt
煤的燃烧特性综合实验与工业生产、最新研究进展紧密结合,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发热 量的测定等传统分析方法和热失重分析、差热分析等现代研究手段使学生较全面的了解反映 燃料品质、描述燃料燃烧特性的基本方法,通过不同的实验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揭示煤的燃 烧信息,而实现对煤燃烧特性的综合评价。
本综合实验的目的: ① 掌握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② 掌握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③ 通过煤的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曲线确定煤的燃烧特性指标 ④ 综合评判煤的燃烧特性
煤炭是我国工业窑炉使用最为广泛的固体燃料,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 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而逐渐形成的,组成非常复杂,既有可燃成分也有不可燃成分,这些 组分含量直接影响到煤的发热量和燃烧特性,因此煤中有关组分含量、发热量是评价煤质的 重要依据。
测定煤中组分的方法有元素分析法和工业分析法。元素分析法是借助化学分析方法直接 测定煤中的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因此煤的元素分析组 成包括上述五元素、水分和一些矿物杂质(通常统称灰分)。但因元素分析法较为复杂,在 研究及生产中使用不多。煤的工业分析,又叫煤的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它是用加热的方法 将煤中极为复杂的成分加以分解和转化,得到水分(M)、挥发分(V)、灰分(A)、固定碳 (FC)(Fixed Carbon)等规范化组成,目前在工业生产中被普遍使用。

燃料化学实验报告结论(3篇)

燃料化学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燃料化学作为能源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能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化学实验,研究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分析其化学反应过程,为燃料的优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如燃烧温度、火焰颜色、燃烧产物等。

2. 分析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确定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

3. 探讨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为燃料的清洁利用提供参考。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生物质燃料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燃烧器、温度计、火焰颜色观察仪、气体分析仪、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燃烧实验:将不同燃料分别点燃,观察其燃烧特性,如燃烧温度、火焰颜色、燃烧产物等。

2. 化学反应分析:对燃烧产物进行化学分析,确定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

3. 环境影响评估: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检测,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燃烧特性分析(1)天然气:燃烧温度约为1800℃,火焰呈蓝色,燃烧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

(2)液化石油气:燃烧温度约为2000℃,火焰呈黄色,燃烧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

(3)汽油:燃烧温度约为2200℃,火焰呈黄色,燃烧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氧化物。

(4)柴油:燃烧温度约为2400℃,火焰呈黄色,燃烧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氧化物。

(5)生物质燃料:燃烧温度约为1500℃,火焰呈黄色,燃烧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水和颗粒物。

2. 化学反应分析(1)天然气:CnH2n+2 + (3n+1)/2O2 → nCO2 + (n+1)H2O(2)液化石油气:CnH2n+2 + (3n+1)/2O2 → nCO2 + (n+1)H2O(3)汽油:C8H18 + 12.5O2 → 8CO2 + 9H2O(4)柴油:C16H34 + 25O2 → 16CO2 + 17H2O(5)生物质燃料:CmHn + (m+n/4)O2 → mCO2 + (n/2)H2O3. 环境影响评估(1)二氧化碳: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同,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相对较少,而汽油、柴油和生物质燃料较多。

煤自然发火特性程序升温实验报告

煤自然发火特性程序升温实验报告

煤自然发火特性程序升温实验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2011年12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煤自然发火特性测定的意义;(2)掌握煤样制备的方法;(3)掌握程序升温实验系统使用方法;(4)掌握煤自然发火特性程序升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煤自然发火是由于煤与氧接触时发生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当放出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时,煤温上升而导致发火。

煤低温自然发火实验就是该过程的模拟,即在实验条件下,依靠煤自身氧化放热升温,考察其煤温、氧气消耗量、一氧化碳产生量以及其它气体的变化规律。

程序升温实验的原理就在于:通过模拟煤炭低温氧化自燃过程的升温条件和环境,在该模拟出的实验过程中测定煤样随环境程序温升过程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生成气体的浓度及产生率等特征参数的量值及变化等,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煤样的临界温度、加速氧化温度等极限参数以及其它物化参数,从而全面考察该煤样的自燃特性。

程序升温实验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极大地缩短实验周期(一般一个试样的实验周期为一天,约为煤自然发火实验周期的1%以下),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实验用样量(每次实验需要煤样1kg左右,约为煤自然发火实验用样量的0.5‰);另外该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强的特点。

三、实验设备本实验采用了XCT-0型程序升温实验装置。

XCT-0型程序升温实验台测量比较准确,而且可以持续升温达到350℃,延长了观察温度,为全面了解煤自燃氧化过程提供了全面的依据。

程序升温实验装置包括供气系统、程序升温系统和气样分析系统三部分。

供气系统包括压缩空气瓶、减压阀、玻璃转子流量计及显示仪表,并用乳胶管依次连接;程序升温系统包括恒温箱及程序升温控制设备,箱内安装螺旋形预热管和试样罐,温度控制精度为0.1℃;气样分析系统包括气袋和分析仪器。

煤自然发火实验过程中的煤体升温速度主要由煤体本身自燃特性、煤样在实验台内的堆积状态、实验供风强度和散热条件等决定。

实验装置设计通过模拟煤炭低温氧化自燃过程的升温条件和环境,在该实验条件下能测定煤样随环境程序温升过程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生成气体的浓度及产生率等特征参数的量值及变化,从而全面考察该煤样的自燃特性。

煤炭动态分析实验报告

煤炭动态分析实验报告

煤炭动态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动态分析,了解煤炭的燃烧特性和质量参数,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2. 实验原理煤炭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它的燃烧特性与其物理化学特性密切相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煤炭动态分析仪,通过对煤样进行加热燃烧,测量其燃烧速率、热值以及含碳量等参数。

实验原理如下:1. 加热燃烧:将煤样置于燃烧室,通过加热使其燃烧释放热量。

煤样燃烧的速率和热值可反映煤的燃烧能力和热量释放情况。

2. 气体分析:通过对燃烧产生的气体进行采样和分析,可以得到燃烧反应中的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等参数,进而计算煤样的含碳量和燃烧效率。

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得的各项参数,结合煤样的质量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煤炭的燃烧特性和质量参数。

3.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根据实验要求,选取适量的煤炭样本,并记录其质量和基本信息。

2. 仪器设置:根据仪器说明书,对煤炭动态分析仪进行调试和设置,确保仪器工作正常。

3. 样品处理:将选取的煤样破碎并筛选至所需粒度范围内。

4. 实验操作:将处理好的煤样放置于燃烧室,按照仪器设定的温度程序进行加热燃烧,同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重要参数。

5. 数据采集:利用仪器的数据采集功能,对燃烧过程中的温度、气体生成量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6.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煤炭的燃烧特性和质量参数。

7.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验证。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煤样燃烧速率为X g/min,热值为Y kJ/g,燃烧效率为Z%。

2. 气体分析结果显示,燃烧过程中氧气消耗量为A mL,二氧化碳产生量为B mL,据此计算得到煤样的含碳量为C%。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煤样的燃烧速率和热值等参数可以反映煤的燃烧能力和热量释放情况。

观察_煤实验报告

观察_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煤气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观察煤气燃烧的现象,分析煤气燃烧的特点。

3. 掌握煤气燃烧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器材1. 煤气灶一台2. 煤气表一个3. 铁锅一个4. 烧杯两个5. 温度计一支6. 计时器一个7. 适量水8. 铁夹一个9. 煤气一瓶三、实验原理煤气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和氢气(H2)。

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煤气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反应方程式如下:CH4 + 2O2 → CO2 + 2H2O + 热能四、实验步骤1. 将煤气瓶装满煤气,确保煤气表正常工作。

2. 将铁锅放在煤气灶上,倒入适量的水。

3. 用铁夹固定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的水银柱位于水面以下。

4. 打开煤气灶,调节煤气阀门,点燃煤气。

5. 观察水中的气泡产生情况,记录气泡产生的时间。

6. 记录水温的变化,观察水温升高的速度。

7. 实验结束后,关闭煤气阀门,熄灭煤气灶。

五、实验现象1. 点燃煤气后,锅中的水开始冒气泡,气泡逐渐增多,表明煤气开始燃烧。

2. 水温逐渐升高,当水温达到一定温度时,气泡冒出速度加快,水温升高速度变快。

3. 燃烧过程中,煤气灶周围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火焰稳定且温度较高。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煤气燃烧过程中,气泡冒出速度逐渐加快,水温升高速度变快。

这表明煤气燃烧产生的热量逐渐增多,燃烧反应逐渐加强。

2. 实验过程中,煤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水温升高,说明煤气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

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3. 通过观察火焰颜色,可以发现煤气燃烧火焰为蓝色,这表明煤气燃烧充分,燃烧效率较高。

七、实验结论1. 煤气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氢气,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 煤气燃烧过程中,气泡冒出速度逐渐加快,水温升高速度变快,说明煤气燃烧产生的热量逐渐增多。

关于煤块的实验报告

关于煤块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煤块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煤块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分析煤块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原理煤块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主要是碳和氧气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O2 → CO2 + Q其中,Q代表释放的热能。

三、实验器材1. 煤块;2. 燃烧匙;3. 铁夹;4. 铁架台;5. 水银温度计;6. 烧杯;7. 秒表;8. 天平;9. 纸张;10. 铅笔。

四、实验步骤1. 将煤块放入燃烧匙中,用天平称量,记录质量;2. 将燃烧匙夹在铁夹上,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3. 用火柴点燃煤块,记录开始燃烧的时间;4. 观察煤块燃烧过程,注意燃烧火焰的颜色、高度和燃烧速度;5. 用烧杯收集燃烧产生的气体,记录气体体积;6.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燃烧过程中的最高温度;7. 观察燃烧过程中煤块的变化,记录煤块燃烧后的质量;8. 计算煤块燃烧释放的热量。

五、实验数据1. 煤块质量:5.0g;2. 燃烧时间:120s;3. 燃烧最高温度:1000℃;4. 燃烧后煤块质量:3.5g;5. 释放热量:Q = m c ΔT = 5.0g 1.0g/cm³ 1000℃ = 5000J。

六、实验结果分析1. 煤块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燃烧最高温度为1000℃;2. 煤块燃烧过程中,质量逐渐减少,燃烧后质量为3.5g,减少了1.5g;3. 煤块燃烧释放的热量为5000J,说明煤块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4. 燃烧过程中,煤块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七、实验结论1. 煤块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主要是碳和氧气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2. 煤块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燃烧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3. 煤块燃烧实验有助于了解燃烧过程和能量转换,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实验一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

实验一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

实验一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热重分析仪的基本结构,掌握仪器操作;2.学会应用热重法分析煤/生物质的燃烧特性。

实验内容及要求1.熟悉热重分析工作原理;2.学会处理煤/生物质燃烧热失重曲线,求解典型燃烧特性参数,并分析燃烧特性。

三、实验步骤1.试样、气体准备,如预先干燥、磨制、筛分、称量试样等,罐装所需浓度和纯度的保护气体和反应气体。

检查仪器放置平稳、管路气密性及电源连接完好等。

2 . 开启系统:(1)打开恒温水浴槽(温度设定:22C);(2)接通气体(氮气流量:30ml/min ;空气流量:100ml/min );(3)待恒温水浴槽达到设定温度和气流稳定后,打开TGA 主机; (4)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 NT ,双击“ STAR e” 图标打开STAR e软件。

3. 根据软件建立试验方法,设置升温速率10C ~30C/min、最大温度900C,完毕后按提示放置样品,按提示开始、结束(重新开始)试验。

4.根据随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5. 关闭系统:(1)须在TGA主机的炉温低于300C后关闭恒温水浴槽;(2)关闭TGA 主机;(3)关闭气体;(4)关闭计算机。

四、实验报告1 .热重燃烧特性指标的含义和求解方法;2 .热重燃烧条件下各燃烧特性参数代表的意义;3.求解煤/ 生物质燃烧特性参数;4 .结合所得数据分析燃烧特性。

瑞士 Mettler-Toledo 公司的TGA/SDTA851 e 热分析系统图1、图2为热分析系统原理图。

该系统包括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热重天 平和高温恒温浴槽。

具体参数如下:型号:TGA/SDTA851 e ;温度范围:室温~1600°C ;大测试 炉:直径12mm ,容积900卩;温度准确度:±).25C ;温度重复性:±).15C ;线 性升温速率:0.01~100C /min ; SDTA 分辨率:0.005C 。

图1中,天平和测试炉组成的测试单元是热重/差热同步分析的核心,采用 平行支架微量/超微量天平,称量不受样品支架长度变化(如热胀冷缩效应)的 影响;内置砝码全自动校准;称量部件处于恒温室内( 22.0 ±.1C),不受环境 因素的影响。

测定工业用煤的燃烧热研究报告范文

测定工业用煤的燃烧热研究报告范文

测定工业用煤的燃烧热研究报告一、引言煤炭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能源,其燃烧热是评价其能源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测定工业用煤的燃烧热对于优化燃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测定工业用煤的燃烧热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供有关测定方法、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二、测定方法2.1 煤样选取在进行煤的燃烧热测定前,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煤样代表工业用煤的特性。

煤样的选取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根据不同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进行选择。

2.2 燃烧实验装置为了准确测定煤的燃烧热,需要建立合适的实验装置。

该实验装置应包括煤样燃烧装置、燃烧室、热交换装置等。

2.3 实验步骤1.将选定的煤样制备成适当的试样,确保其密度均匀一致。

2.将试样放入燃烧装置中,并点燃煤样。

3.在燃烧过程中,记录煤样的质量损失、燃烧温度等参数。

4.通过热交换装置,测量燃烧产生的热量。

2.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可以计算出煤的燃烧热值。

同时,还可以分析不同煤样的燃烧特性,比较不同煤种之间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3.1 煤样选取结果通过对不同煤样的分析比较,选取了A、B、C三种煤样进行燃烧热测定。

3.2 燃烧实验装置构建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构建了燃烧实验装置,保证煤样燃烧的充分和稳定。

3.3 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按照2.3节所述的实验步骤进行了煤样的燃烧实验,并记录了燃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3.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了煤样A、B、C的燃烧热值分别为X、Y、Z。

进一步分析表明…四、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深入测定工业用煤的燃烧热,得到了煤样A、B、C的燃烧热值,并对不同煤种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结果表明…未来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扩大煤样样本量,研究更多不同类型的煤炭样本,并结合其他煤炭特性参数,深入研究煤的燃烧过程,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准确的能源评估和选择依据。

参考文献1.张三,李四. 工业用煤燃烧热测定方法研究[J]. 煤炭科学与技术,2005,28(3):23-28.2.王五,赵六. 不同煤种的燃烧特性分析[J]. 燃烧学报,2010,34(2):56-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燃烧实验报告
煤的燃烧实验报告
概述:
本实验旨在研究煤的燃烧过程,并探讨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和
数据收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煤燃烧的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过程。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煤和氧气。

首先,我们将煤样品粉碎成均匀的颗粒,
并称取一定质量的煤粉。

然后,将煤粉放入实验装置中的燃烧室。

在燃烧室中,我们通过控制氧气的流量和压力来控制燃烧过程。

实验中还使用了温度计和压
力计等仪器来监测实验参数的变化。

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在实验开始时,我们点燃了煤粉并观察了燃烧的过程。

随着氧气的供应,煤粉
燃烧产生了明亮的火焰,并伴随着热量的释放。

我们注意到火焰的颜色由最初
的橙红色逐渐变为蓝色,这表明燃烧过程中温度的升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观察到煤粉燃烧时产生了大量的烟雾。

烟雾的产生是由
于煤中的杂质和不完全燃烧所致。

这些烟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煤的燃烧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涉及多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释放。

煤中的碳和氢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中,颗
粒物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则会引发酸雨和空气
污染。

3. 煤的燃烧效率是衡量燃烧过程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高效的燃烧可以最大程度
地释放煤中的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因此,提高燃烧效率是减少煤燃烧
对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

4. 煤的燃烧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煤的质量、煤粉的粒径、氧气的供应等。

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结论:
综上所述,煤的燃烧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化过程,但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
健康风险。

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煤燃烧技术的研究和
应用,提高燃烧效率,并采取有效的污染物控制措施。

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
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减少对煤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