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总蛋白实验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双缩脲试剂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和方法;2.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3. 了解血清总蛋白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是指血液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
双缩脲试剂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该络合物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通过测定吸光度可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血清样本: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2)双缩脲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碘化钾;(3)NaOH溶液:6.0mol/L;(4)蛋白质标准液:60~70g/L;(5)试管、移液器、分光光度计等。
2. 仪器:(1)分光光度计;(2)恒温水浴锅;(3)移液器;(4)试管架。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0、0.5、1.0、1.5、2.0、2.5mL蛋白质标准液;(2)向各试管中加入6.0mol/L NaOH溶液1.5mL;(3)向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0mL;(4)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5)向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0mL;(6)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7)以空白管调零,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8)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1)取血清样本0.5mL,按照步骤1的操作进行测定;(2)以标准曲线为依据,计算血清总蛋白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2. 血清总蛋白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总蛋白含量。
3. 结果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蛋白质代谢异常;(2)分析血清总蛋白含量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总蛋白测定(缩写TP);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测定项目组合。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周,普通冰箱中(2~8℃)稳定一个月。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结合而成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作用产生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有吸收峰,并与蛋白含量成正比。
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标准蛋白比较可求出血清总蛋白含量。
碱性蛋白质 + 铜离子 ------------ 紫红色络合物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总蛋白试剂盒(货号TP6020,80ml*5),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保存于2~8℃,不开盖情况下至标签的失效期。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了解受试者血液中总蛋白的水平,进而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血清样本:从受试者身体获取血液样本。
2.比色皿:用于容纳血清样本和试剂的透明容器。
3.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比色皿中试剂反应后的吸光度。
方法1.准备工作:–将比色皿清洁干净,并确保其表面无污渍。
–使用无菌注射器采集受试者指尖或静脉血液样本。
–将血液样本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 rpm的速度离心5分钟,分离血清。
–将离心后的血清样本转移到比色皿中,并确保血清不受污染。
2.操作步骤:–在一个比色皿中加入2 mL的血清样本。
–在另一个比色皿中加入2 mL的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
–分别向两个比色皿中加入相同体积的试剂液,混匀后静置10分钟。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两个比色皿中试剂反应后的吸光度值。
–比较样本比色皿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得到差值。
3.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血清总蛋白的含量。
–使用校准曲线法或标准曲线法,将差值转化为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值。
实验结果通过测定血清样本和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得到样本与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差值。
根据校准曲线法或标准曲线法,将吸光度差值转化为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值。
实验讨论血清总蛋白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肝功能和炎症程度等。
通过本实验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含量,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然而,本实验仅仅测定了血清总蛋白的含量,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资料来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于多个方面,如样本采集和处理的不准确性、试剂的质量等。
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其与其他指标的一致性。
此外,本实验只是血清总蛋白的初步测定,对于具体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如果需要对具体蛋白进行测定,可以选择其他实验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等。
实验结论通过血清总蛋白实验,我们可以获得受试者血液中总蛋白的含量。
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SOP

q 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SOP1.原理:所有蛋白质分子都含有肽键。
在碱性溶液中,肽键与铜离子结合,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
蓝紫色化合物在546nm(540nm-560nm)处的吸光度与肽键的数量成正比关系,依次可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2.方法:双缩脲法3.试剂:总蛋白试剂其含量为氢氧化钠0.6mol/L酒石酸钾钠32mol/L碘化钾20mol/L硫酸铜12mol/L4.储存条件及有效期:(1)原包装试剂在2℃-8℃避光贮存,有效期36个月。
(2)试剂开盖后在2℃-8℃避光保存,稳定期30天。
5. 样本要求:(1)样本种类:新鲜无溶血血清。
(2)样本采集:取空腹静脉血 3.0ml,置于带分离胶试管中,标本采集后,30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立即密封送检。
(3)样本干扰: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样本,包括溶血和浑浊的样本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遇上述情况建议重新采集。
(4)样本保存:密封无蒸发条件下样本2℃-8℃可稳定3天。
6. 检验步骤:(1)开生化仪见生化仪的SOP。
(2)操作步骤:参数设置;试剂装载;校准;质控;样本装载;测定;结果审查;报告。
a.参数设置b.试剂装载每天在生化仪上进行试剂检查,检测的样本数,如发现量不多或不能满足当天需要,则需要加试剂,注意同一批号,不同批号的不能混用。
c.校准换一批新试剂或质控做的不理想需要校准。
d.质控在做样本之前每天做质控,质控符合要求才可以做样本,不符合要求需要做校准,做完校准后,用校准品当样本来测,做质控。
e.样本装载样本符合要求,放在试管架上,编号,上机检测。
f.测定g.结果审查h.报告7. 参考值55-85g/L8 .临床意义:+(1) 血清总蛋白浓度增高a.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
凡体内水分的排出大于水分的摄入时,均可引起血浆浓缩,尤其是急性失水时(如呕吐,腹泻,高热等)变化更为显著,血清总蛋白浓度有时可达100-150 g/L。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测目的用于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总蛋白的含量2. 检测原理双缩脲法:在碱性溶液中,血清蛋白与二价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双缩脲反应),颜色深浅与总蛋白的浓度成正比例关系,通过测定546nm 吸光度,计算总蛋白含量。
碱性蛋白质 + 铜离子 ------------ 紫红色络合物3.适用范围血清,或用肝素抗凝的血浆4.试剂及仪器1.试剂品迈瑞公司TP 试剂盒,为液体单一试剂,各组分如下:2.校准品由迈瑞公司提供的校准液,在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仪器进行保养;仪器重要零件更换后进行校准;3.质控品由迈瑞公司提供的两个不同水平定值质控血清,在每一批标本测定前做两个水平的质控血清各一次,采用Westgard 多规则质控规则,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在确认重新恢复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4.仪器迈瑞BS-800型号仪器5.操作步骤装载试剂—→进行校准—→进行质控—→输入标本检测项目—→加载标本—→标本测定—→结果复核—→报告6.注意事项1. 不能测试严重溶血、脂浊、黄疸的标本, 血浆标本可用肝素抗凝,待测样品室温放置不超过24小时,可于2℃-8℃保存72小时,胸腹水经抗凝取上清液。
2. 不能使用过期的试剂,2℃-8℃保存。
3.定标液,质控液应冰冻保存。
7.结果计算 c = Χ C O 式中:c —— 测定样本总蛋白浓度,g/L ;A 测定—— 样本管吸光度;A 标准—— 标准管吸光度;C O —— 校准血清总蛋白浓度,g/L ;8.操作性能1 精密度:批内CV ≤ 3.0%,批间CV ≤ 4.5%。
2 准确度:以参考方法定值的血清作为校准品时,本法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基本一致。
3 灵敏度:白蛋白浓度为:浓度为70g/L 时,吸光度为>0.09A 。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以水为空白在37℃±1℃,吸光度<0.3A 。
4 可报告范围:血清与试剂用量之比为1:50时,测定上限为120g/L 。
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测定1

混合后以空白管校零,立即比色,比色波长为 混合后以空白管校零,立即比色,比色波长为620nm,以光 , 密度为纵坐标,相应管中的白蛋白浓度为横坐标, 密度为纵坐标,相应管中的白蛋白浓度为横坐标,在坐标 纸上绘制标准曲线。 纸上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清白蛋白测定
用生理盐水按1: 的比例稀释血清 取稀释后的血清0.2ml加入 的比例稀释血清, 用生理盐水按 :10的比例稀释血清,取稀释后的血清 加入 BCG应用液 应用液 5.0ml混匀后立即同上比色,读取光密度,并从标注曲线上查出相 混匀后立即同上比色,读取光密度, 混匀后立即同上比色 应的白蛋白 浓度。 浓度。 3.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A/G比值)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比值) 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 比值 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标本中的总蛋白浓度, 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标本中的总蛋白浓度,用总蛋白浓度减 去白蛋白浓度 即得球蛋白浓度, 比值: 即得球蛋白浓度,并可求的A/G比值:
A/G比值 比值= 比值
白蛋白含量 —————————————
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 总蛋白含量 白蛋白含量
参考值: 参考值:35~50g/L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 1.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严生脱水所致的 .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 血浆浓缩 • 2.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在临床上比较重要和常 . 通常与总蛋白降低的原因大致相同。 见,通常与总蛋白降低的原因大致相同。急性降低 主要见于大出血和严重的烧伤; 主要见于大出血和严重的烧伤;慢性降低见于肾病 蛋白尿,肝功能损伤, 蛋白尿,肝功能损伤,肠道肿瘤及结核病伴慢性出 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血清白蛋白低于20g/L。 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血清白蛋白低于 。 临床上出现水肿。 临床上出现水肿。 • 3.A/G 某些病人可同时出现白蛋白减少和球蛋白 . 升高的现象,严重者比值可< 。这种情况称为A/G 升高的现象,严重者比值可<1。这种情况称为 比值倒置。 比值倒置。 • 4.文献报道还有极少见的因白蛋白合成障碍,血 .文献报道还有极少见的因白蛋白合成障碍, 清中几乎没有白蛋白的先天性白蛋白缺乏症。 清中几乎没有白蛋白的先天性白蛋白缺乏症。
血清总蛋白测定原理步骤

血清总蛋白测定原理步骤一、原理:1. 用具有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样品时,光束经过样品后会发生吸收。
波长为546nm(黄色光)时,血清总蛋白对光的吸收能力较高。
2. 样品中的蛋白质会吸收部分波长为546nm的光,使光通过样品后强度减弱。
3.把强光通过样品前后的强度差值与已知总蛋白浓度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样品中总蛋白的浓度。
二、步骤:1.样品预处理:a.取少量患者血清,放置室温静置一段时间,使其凝固。
b.使用离心机将血液离心分离,得到澄清的血清。
c.将澄清血清转移至干净的试管或离心管中,可进行测定。
2.试剂配制:a. 准备血清总蛋白浓度标准品,通常使用已知浓度的Bovine Serum 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标准品。
b.配制比色试剂,比色试剂可使用五氯酚酚或伯胺蓝溶液。
3.比色测定:a.取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标准品,称取适量分别加入试管中。
b.每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比色试剂,充分混合。
c.把试管放入比色计中,使用光谱分析仪读取光强度差。
d.使用标准曲线,将测量得到的光强度差值转化为总蛋白浓度。
4.计算结果:以标准曲线上所对应光强度差值和总蛋白浓度为坐标,制作图线。
将测试样品的光强度差值代入标准曲线中,并利用线性关系计算出样品中总蛋白的浓度。
总结:血清总蛋白测定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肝功能和免疫功能。
其原理是通过血清中总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使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测定过程主要包括样品预处理、试剂配制、比色测定和计算结果。
通过标准曲线,可以根据光强度差值计算出样品中总蛋白的浓度。
这项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为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总蛋白测定的方法

总蛋白测定的方法总蛋白(Test for Total Protein) 旨在测定体内所有蛋白质的总量,是一项简单而又广泛应用的生化检测指标。
其结果可作为判断人体内蛋白营养状况,水平测量肝、肾、肠、免疫系统的功能等的参考依据,也可以作为血液等液体的生化检测参数。
总蛋白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主要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生物学法该方法是利用多肽和蛋白质酸碱性的性质,通过起酸沉淀和加碱溶解的方式来测定总蛋白的含量。
下面是详细步骤:步骤1:准备样本。
收集血清或者其他生物组织中的Dose值(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牛血清蛋白作为基准),样本前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防止干扰元素如糖原,脂类等影响结果。
步骤2:降低pH值。
将样本溶液加入少量的盐酸或者乙酸降低pH值到4.2-4.4使得大约85%的蛋白质沉淀。
步骤3:沉淀过滤。
利用蛋白质的天然性质,混匀后的样本进行磨光过滤或脱水过滤,过滤器垫层吸收杂质,而蛋白质沉淀则留下。
步骤4:加碱溶解。
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使沉淀液体重点溶解,并用计量仪器尺度进行稀释。
步骤5:使用光度计测定样品。
准备好测量方法表,通过比较基准蛋白质溶液的浓度和样品的吸光度来测定到精确的总蛋白浓度。
使用重复检测的方式提高测量精度,避免干扰因素,如样品的色差干扰等。
方法二:化学分析法该方法是利用汞离子与自由氨基酸反应,从而与蛋白质结合并转化为乳白色的复合物,根据生成的复合物的厚度及黄色的程度来测定总蛋白的含量。
下面是详细步骤:步骤1:准备样本和化学试剂。
选择牛血清蛋白或其它生物体中的Dose值作为基准,还需要乙酸钠,塔希底蓝试剂,氢氧化钠,氨水等。
步骤2:加塔希底蓝试剂。
将不同化学试剂混合,加入样品或其稀释液,通过加热和搅拌的方式混合蛋白质和草酸钾对应形成复合物。
部分蛋白质可以被化合物分离,在此过程中,残液颜色转变成乳白色。
步骤3:加入氢氧化钠。
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使乳白色混合液呈现黄色的颜色,并再次翻转混合,这是由于氨基酸随着pH 增加而聚集。
血清白蛋白测定(精)

【操作】
取试管三支,标明测定、标准和空白管,按表 操作。
加入物 / ml 工作试剂 标准液 样品 生理盐水
测定管 4.0
0.02Βιβλιοθήκη 标准管 4.0 0.02空白管 4.0
0.02
充分混匀,置室温10min,用630nm波长比色,以空白管调零, 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血清清蛋白(g/L)= A测/A标×清蛋白标准 液浓度g/L
临床意义:
清总蛋白生理性波动:长久卧床者比直立活动者约低3~5g/L;新 生儿比成人低5~8g/L;60岁以上的老人约比青壮年低2g/L。
清总蛋白增高:
◦ 血液浓缩:腹泻、呕吐等。 ◦ 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等。
清总蛋白降低: ①血液稀释:过多注射低渗溶液,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 ②摄入量不足和消耗增加:营养不良、慢性肠胃炎、严重结核病等。 ③合成障碍:肝脏疾病。 ④蛋白质丢失:严重烧伤时大量血浆渗出,肾综合症等。
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 血清白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
实验一、血清总蛋白测定
实验目的 ⒈掌握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⒉熟练测定操作步骤。 ⒊了解TP测定的主要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铜离子作 用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产生的颜色强度在一定 范围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蛋 白标准液比较,经计算或查标准曲线即可求出血 清蛋白质含量。
3、双缩脲试剂中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络合铜离子,以维持铜离子 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性;碘化钾能防止两价铜离子还原.
4、高脂,黄疸及溶血标本应作清空白对照来校正误差。含脂类极 多的血清,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出现混浊,可用乙醚3ml抽提后再 进行比色.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测定

的含量。
紫外吸收法可测定0.1-0.5mg/ml的蛋白质溶液,此操作简便,测定 迅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因此,此法在蛋白质的
制备中广泛应用。 此法的缺点是:(1)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
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2)若 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线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
思
考
问题:如何测定血清中蛋白质的总浓度?蛋白质的 浓度测定方法? 双缩脲法 酚试剂(Follin-酚)法测定蛋白质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 凯氏(Kjeldahl)微量定氮法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如何测定血清中某一种蛋白质的浓度? 分离后再测定
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是双缩脲法的发民,所用
的试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相当于双缩脲试剂, 第二部分为Folin-酚试剂(磷钨酸和磷钼酸混合液)。因此, 反应的程序也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相当于双缩脲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Cu2+作用生成络合物;
第二步是基于Folin试剂(磷钼酸和磷钨酸试剂)在碱性条件
下极不稳定,易被酚类化合物还原生成钼蓝和钨蓝混合物 (呈蓝色反应)。由于蛋白质中含有带酚羟基的酪氨酸,故
Hale Waihona Puke 时,白/球比值变小,甚至倒置。
血清总蛋白增高: (1)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严重腹泻、呕吐、 高热时急剧失水,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休克时,由于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水分渗出血管。血液可发生浓缩,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丢失钠的同时伴随水的 丢失,血浆也可出现浓缩现象。 (2)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主要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多发 性骨髓瘤患者。 血清总蛋白降低: (1)血液稀释,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降低:如静脉注射过多 低渗溶液或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钠、水潴留。 (2)摄人不足和消耗增加: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或慢性胃 肠道疾病所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因患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结 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均可造成血清蛋白浓度 降低。 (3)蛋白质丢失:严重烧伤时大量血浆渗出,大量失血,肾 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溃疡性结肠炎时肠道长期丢失一定量 的蛋白质,这些病理改变均可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实验方案

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的实验方案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实验原理血清(浆)中蛋白质的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能与2价铜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此反应和2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H2N-OC-NH- CO-NH2)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
这种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处有明显吸收峰,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血清蛋白含量呈正比关系,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质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
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实验试剂1.6mol/L NaOH溶液称取NaOH 240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约800ml中,定容至1L,贮于有盖塑料瓶中。
2.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结晶(CuSO4·5H2O)3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500ml 中,加入酒石酸钾钠(NaKC4H406·4H2O),用以结合Cu2+,防止CuO在碱性条件下沉淀)9g和KI(防止碱性酒石酸铜自动还原并防止Cu2O的离析)5g。
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6mol/L NaOH溶液100ml,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L,置塑料瓶中盖紧保存。
此试剂室温下可稳定半年,若贮存瓶中有黑色沉淀出现,则需要重新配制。
3.60~70g/L蛋白质标准液可用定值参考血清或标准白蛋白作标准。
实验操作取试管3支,混匀,置25℃30min或37℃10min,在波长540mm处比色,用空白管调零,测各管吸光度。
参考范围60~80g/L。
注意事项1.黄疸血清,严重溶血,葡萄糖,酚酞及溴磺酞钠对本法有明显干扰,故用标本空白管来消除。
但如标本空白管吸光度太高,可影响测定的准确度。
2.高脂血症混浊血清会干扰比色,可采用下述方法消除:取2支带塞试管或离心管,各加待测血清0.1ml,再加蒸馏水0.5ml和丙酮10ml,塞紧并颠倒混匀10次后离心,倾去上清液,将试管倒立于滤纸上吸去残余液体。
向沉淀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及双缩脲空白试剂,再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其他操作和计算。
TP 文档,总蛋白(TP)测定试剂盒(双缩脲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方法依据: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蛋白(TP)测定试剂盒(双缩脲法)测定方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人血清或血浆总蛋白(TP)的测定。
3、试剂仪器:3.1 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装试剂盒。
3.2 试剂储存:未开启的试剂盒在2℃~8℃保存有效期为一年。
试剂开瓶后应避光保存,在2℃~8℃可稳定28天。
试剂不可冰冻3.3 仪器:迈瑞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操作程序4.1方法原理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离子生成紫蓝色复合物。
显色强度和蛋白质浓度成正比4.2样本要求新鲜血清、肝素抗凝或EDTA抗凝血浆样本。
采集后及时测定,应避免溶血和污染4.3上机操作4.3.1试剂装载、校准、样品和质控血清分析操作详见“《迈瑞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4.3.2 校准:4.3.2.1 标准液的准备:标准液的准备:校准品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稀释后分装,-20℃冷冻保存,用前提前15分钟从冰箱中取出,复溶到室温后上机检测。
4.3.2.2 校准程序:首次使用校准。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重新校准:1)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2)当仪器做完保养后;3)仪器进行零件更换时。
每次试验前用准备好的校准品进行校准,校准通过后进行检测。
4.3.2.3 质控:在标本开始之前做质控,质控通过后方能进行标本的检测。
4.3.3 测试基本参数4.4参考范围60~80 g/L(注:各实验室应有自己的参考范围。
)4.5 方法评价线性范围:2~120 g/L。
样本中含量超出可报告范围,请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反应曲线异常时应进行重复测定确认。
精密度:批内 CV ≤ 3%批间 CV ≤ 4.5%分析灵敏度:本试剂盒检测低限2 g/L。
5、临床意义TP 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两类,具有维持胶体渗透压,运输多种代谢物,调节被运输物质生理作用等功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嘿,血清总蛋白测定这事儿啊,咱来好好唠唠。
一般来说呢,可以用双缩脲法。
先准备好血清样本,可不能太脏了,不然会影响结果哦。
然后把一种叫双缩脲试剂的东西加进去。
这试剂就像个小侦探,能和血清里的蛋白发生反应。
反应完了,颜色就会变。
接着用仪器去测量这个颜色的变化程度。
颜色变化越大,说明血清里的总蛋白就越多。
就像看彩虹一样,颜色越鲜艳,就越好看。
不过这测量可得仔细点,不能马虎。
还有一种方法是考马斯亮蓝法。
也是先把血清准备好,然后加上考马斯亮蓝试剂。
这试剂就像个小精灵,能和蛋白紧紧地抱在一起。
然后呢,同样用仪器去测量颜色的变化。
这个方法比较灵敏,能测出很少量的蛋白呢。
另外呢,也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这就有点高科技了。
把血清放在紫外光下照一照,蛋白会吸收特定的波长。
根据吸收的程度,就能算出蛋白的含量。
就像晒太阳,不同的东西吸收阳光的程度不一样。
在做血清总蛋白测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
不能随便乱加试剂,也不能把仪器调得乱七八糟。
就像做饭一样,得按照步骤来,不然做出来的菜不好吃。
我给你讲个事儿哈。
有个医生,他要给一个病人测血清总蛋白。
他先用了双缩脲法,可是操作的时候不小心把试剂加错了,结果测出来的结果乱七八糟的。
后来他又用了考马斯亮蓝法,这次他可小心了,每一步都认真做。
最后终于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他可高兴了,说以后做实验一定要认真,不能马虎。
所以啊,血清总蛋白测定有不同的方法,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而且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呢。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学评价

加入浓度(g/L) 标准液浓度 × =
标准液量(ml) 血清量(ml) 标准液量(ml) 生理盐水(ml) + +
回收量 = 回收样品测得值 基础样品测得值 回收率(%) = 回收量 × 100% 加入浓度
3、回收试验的数据处理 样 品 基础样品 回收样品Ⅰ 回收样品Ⅱ 回收样品Ⅲ 平均回收率 4、评价 一般检验方法,要求回收率在 95-105%之间,最理想的回收率应为 100% 。 三、干扰试验 1、 尿素含肽键 (-CO-NH-) 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可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 增加显色强度, 产生干扰。 2、操作 (1)样品制备 基础样品:血清 0.9ml+蒸馏水 0.1ml 干扰样品Ⅰ:血清 0.9ml+尿素标准液 0.05ml+蒸馏水 0.05ml 干扰样品Ⅱ:血清 0.9ml+尿素标准液 0.1ml 尿酸样品:蒸馏水 0.9ml+尿素标准液 0.1ml (2)按双缩脲法测定方法测定各制备样品的血清总蛋白的浓度,每份样品作双份检测,取平均值 。 3、计算 测定浓度(g/L) 加入蛋白标准液浓度(g/L) 回收浓度(g/L) 回收率(%)
混匀,置 25℃30min 或 37℃10min,在波长 540nm 处比色,用空白管调零,测各管吸光度。 计算: 血清总蛋白(g/L ) =
AU × 蛋白标准液浓度(g/L) As
一、重复性实验 1、操作 将血清标本用双缩脲法法作 5 轮,每轮 4 次血清总蛋白测定,即可获得 20 个测定数据。 2、计算 (1)检验 20 次测定数据中的离群值 如存在异常值时应剔除。对小样本测定来讲,可采用 Grubbs 检验公式是: G =
临床生物化学
临床生化检验方法学评价试验
实验 血清蛋白测定

实验血清蛋白测定
实验:血清蛋白测定
实验介绍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计算出
非白蛋白的含量,并探究人体健康状况与血清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取得样本血液,并离心分离得到血清
2. 使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浓度,并记录结果
3. 使用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浓度,并记录结果
4. 计算非白蛋白含量,并记录结果
实验原理
- 比色法:利用生化试剂和光度计对血清中的蛋白质进行量化
测定。
- 免疫层析法:利用免疫学原理选择性地分离出目标蛋白质,
通过测量蛋白与抗体复合物的浓度来计算目标蛋白质浓度。
- 计算公式:非白蛋白含量=总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每个样本的总蛋白质含量、白蛋白含量和非白蛋白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探讨人体健康状况与血清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该方法可以用于临床诊断中,如肝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
结论
本次实验成功地测定了血清蛋白质浓度,并计算出非白蛋白的含量,同时探究了人体健康状况与血清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
该方法可以用于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蛋白(TP)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9.1应该在4小时内分离血浆或者血清。倾斜放置的标本比较直立放置的标本结果要低0.4-0.8mg/dl。
9.2敞开的试剂瓶会吸收空气中的CO2,从而影响试剂的稳定性。因此试剂盒需要使用一种带有颜色的试剂罩,从而减少试剂对于CO2的吸收。
9.3试剂1和试剂2均含有氢氧化钠。能够引起皮肤的灼伤。接触皮肤后,要使用大量的清水进行清洗。如果接触眼睛,随后应该联系医生。
定标频率:A试剂批号更换后
B由质控结果决定
4.3质控物
来源:Precinorm (罗氏正常值质控)
Precipath (罗氏病理值质控)
其它适合的质控品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10
总蛋白(TP)测定
版序:ABCD
页码:第2页,共4页
贮存条件:置2-8℃冰箱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SD LIMIT [ 0.1 ]
S.VOLUME(DECREASE) [ 2 ]
SENSITIVITY LIMIT(LOW) [ 25 ]
S.VOLUME(INCREASE) [ 8 ]
SENSITIVITY LIMIT(HIGH) [ 44 ]
R.VOLUME(R1) [ 180 ]
S1 ABS(LOW) [ -32000 ]
R1: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
R2: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
准备:直接使用。
4.2校准物
来源:ROCHE配套校准物,具体如下:
S1:0.9%NaCl
S2:C.f.a.s
贮存条件:校准物在2-8℃保存可保存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注意:敞开的试剂瓶会吸收空气中的CO2,从而影响试剂的稳定性。因此试剂盒需要使用一种带有颜色的试剂罩,从而减少试剂对于CO2的吸收。
生物化学--实验三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实验三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及其计量反应曲线的制作【目的要求】1.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原理、关键技术和特点意义。
2.熟悉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剂量反应曲线的制作方法与原则*3.熟悉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常规维护【实验原理】两分子尿素加热脱氨缩合成的双缩脲(H 2N-OC-NH-CO-NH 2),因分子内含有两个邻接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Cu 2+发生双缩脲反应 [A],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蛋白质分子含有大量彼此相连的肽键(-CO-NH-),同样能在碱性条件下与Cu 2+发生双缩脲反应[B],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且在540nm 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含量在10~120g/L据此,对已知系列浓度的蛋白标准液(S1~S5)做双缩脲反应,用其浓度作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即可绘出一条过原点的蛋白质双缩脲反应剂量曲线。
通过此曲线,便可查出测定管的蛋白质浓度,进而求算出标本的总蛋白浓度。
亦可通过测定管吸光度、任一标准管的吸光度和该标准管的蛋白质浓度,算出标本中的总蛋白浓度。
【实验准备】一、器材1.试管及试管架NH 2O=CNH O=C NH 2 NH 2C=O HN C=O H 2NCu 2+ 紫红色络合物[A ]C OHC R C OHC R2.0.2ml微量吸管或200μl微量加液器3.1ml、2ml、5ml刻度吸管4.721型分光光度计5.坐标纸及绘图工具二、试剂1.0.9% NaCl溶液用医用生理盐水代替或按文献自配。
2.6mol/L NaOH溶液称取AR级NaOH 240.0g,溶于约800ml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刚煮沸冷却的去离子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OOO.0ml,贮存于有盖塑料瓶中。
若用非新开瓶的NaOH,须先配成饱和溶液,静置2周左右,使碳酸盐沉淀,其上清饱和NaOH溶液经滴定后,算出准确的浓度再使用。
3.双缩脲试剂称取AR级的结晶硫酸铜(CuSO4·5H2O )3.0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刚煮沸冷却的去离子水)500ml中,加入AR级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9.0g,用以结合Cu2+,防止CuO在碱性条件下沉淀,再加入KI 5.0g,防止碱性酒石酸铜自动还原并防止Cu2O的离析。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实验原理:(双缩服法)本试剂采用双缩胭反应,即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与两价铜离子反应生成蓝紫色络合物,其中每个铜离子与五至六个肽键络合。
双缩胭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特点。
在试剂中加入碘化物有助于防止碱性铜络合物的自动还原,反应形成的蓝紫色物质与样本中总蛋白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520-56Onm处吸光度值的变化,即可计算出样本中总蛋白的浓度。
Cu"+蛋白质3→Cu蛋白质复合物2〜8C保48小时,-20℃保存7天,样本不可反复冻融!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线性范围:在给定的样本/试剂比例和条件下测定时,本试剂线性范围可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达100g∕Lo最大稀释5倍。
6.2单位换算:g∕dL=g∕L×O.17检验结果的局限性6.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540nm处吸光度大于0.200时不能使用。
8.产品性能指标8.1试剂外观:蓝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物。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8.3空白吸光度:在54Onm处,光径ICm时,空白吸光度AWO.200。
8.4分析灵敏度:在540nm处,光径ICm时,测量70g∕L的总蛋白,吸光度差4A20.1509.5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30.0T00.0]g∕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5;b)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6.0机8.6精密度8.6.1重复性:重复测试(70.0÷10.0)g/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W2.0%8.6.2批间差:重复测试(70.0±10.0)g/L的样本,所得结果批间相对极差(R)应W5.0%8.7准确性:相对偏差应不大于±5.0机8.8稳定性:(2-8)C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8个月.取到期后一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6.1、7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实验原理:(双缩脲法)本试剂采用双缩脲反应,即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与两价铜离子反应生成蓝紫色络合物,其中每个铜离子与五至六个肽键络合。
双缩脲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特点。
在试剂中加入碘化物有助于防止碱性铜络合物的自动还原,反应形成的蓝紫色物质与样本中总蛋白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520-560nm 处吸光度值的变化,即可计算出样本中总蛋白的浓度。
+2u C +蛋白质−−→−-
OH Cu 蛋白质复合物 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
3.样本要求:新鲜无溶血血清,勿使用肝素抗凝血浆。
22~25℃保存8小时,2~8℃保48小时,-20℃保存7天,样本不可反复冻融!
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
5.参考范围:
6.检验结果的解释
6.1线性范围:在给定的样本/试剂比例和条件下测定时,本试剂线性范围可达100g/L 。
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最大稀释5倍。
6.2单位换算:g/dL=g/L ×0.1
7检验结果的局限性
7.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540nm 处吸光度大于0.200时不能使用。
8.产品性能指标
8.1试剂外观:蓝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物。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
8.3空白吸光度:在540nm处,光径1cm时,空白吸光度A≤0.200。
8.4分析灵敏度:在540nm处,光径1cm时,测量70g/L的总蛋白,吸光度差△A≥0.150
8.5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30.0-100.0]g/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5;b)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6.0%。
8.6精密度
8.6.1重复性:重复测试(70.0±10.0)g/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2.0%
8.6.2批间差:重复测试(70.0±10.0)g/L的样本,所得结果批间相对极差(R)应≤5.0%
8.7准确性:相对偏差应不大于±5.0%。
8.8稳定性:(2-8)℃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8个月.取到期后一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1-6.1、7的要求。
8.9校准品
8.9.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8.9.2净含量:不少于标识值
8.9.3准确度:标准生化分析仪和试剂后,测定校准品,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0%。
8.9.4均一性:瓶间均一性:CV≤5%
8.9.5稳定性:(2-8)℃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期后1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8.9.1-8.9.4的要求。
9.临床意义:
血浆蛋白主要在肝脏、浆细胞、淋巴结、脾脏和骨髓中合成。
在疾病过程中,总蛋白浓度和各蛋白组分的百分率均能显著偏离正常值。
由失血、炎性腹泻、肾病综合征、中度烧伤、盐滞留综合症和加西卡病(急性蛋白缺乏)均能引起低蛋白血症。
在严重脱水和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会发生高蛋白血症。
由于一种血浆蛋白组分百分率的改变能引起血浆蛋白相对百分率的改变。
此类病例中总蛋白的量常无变化。
A/G比例常被用作白蛋白和球蛋白组分分配的指标。
在肝硬化、肾小
球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肝炎、红斑狼疮以及确诊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时常出现A/G比例改变。
总蛋白测定被用作多种疾病,如肝脏、肾脏、骨髓瘤以及其他代谢性或营养失调等疾病的诊断或疗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