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合集下载

总蛋白实验测定实验报告

总蛋白实验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双缩脲试剂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和方法;2.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3. 了解血清总蛋白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是指血液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

双缩脲试剂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该络合物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通过测定吸光度可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血清样本: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2)双缩脲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碘化钾;(3)NaOH溶液:6.0mol/L;(4)蛋白质标准液:60~70g/L;(5)试管、移液器、分光光度计等。

2. 仪器:(1)分光光度计;(2)恒温水浴锅;(3)移液器;(4)试管架。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0、0.5、1.0、1.5、2.0、2.5mL蛋白质标准液;(2)向各试管中加入6.0mol/L NaOH溶液1.5mL;(3)向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0mL;(4)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5)向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0mL;(6)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7)以空白管调零,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8)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1)取血清样本0.5mL,按照步骤1的操作进行测定;(2)以标准曲线为依据,计算血清总蛋白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2. 血清总蛋白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总蛋白含量。

3. 结果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蛋白质代谢异常;(2)分析血清总蛋白含量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血清总蛋白常规方法

血清总蛋白常规方法

血清总蛋白常规方法
血清总蛋白是指血清中所有蛋白质的总量。

常规方法包括测定血清中总蛋白浓度的方法有比色法、电动脉波谱法、免疫测定法等。

1. 比色法: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生物杂质的氮原子吸光度的差异来进行测定。

常见的比色法有低里氏法、布拉德福德法和Biuret法。

2. 电动脉波谱法:该方法基于蛋白质在电动力场中迁移速度的差异,利用电泳仪进行测定。

通过测量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的迁移距离和时间,可以计算出血清总蛋白浓度。

3. 免疫测定法:包括免疫比浊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蛋白质与特定抗体结合的原理,通过测量抗体与蛋白质结合后的信号强度来计算血清总蛋白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是很重要的。

同时,在进行实验时应遵守操作规范,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了解受试者血液中总蛋白的水平,进而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血清样本:从受试者身体获取血液样本。

2.比色皿:用于容纳血清样本和试剂的透明容器。

3.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比色皿中试剂反应后的吸光度。

方法1.准备工作:–将比色皿清洁干净,并确保其表面无污渍。

–使用无菌注射器采集受试者指尖或静脉血液样本。

–将血液样本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 rpm的速度离心5分钟,分离血清。

–将离心后的血清样本转移到比色皿中,并确保血清不受污染。

2.操作步骤:–在一个比色皿中加入2 mL的血清样本。

–在另一个比色皿中加入2 mL的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

–分别向两个比色皿中加入相同体积的试剂液,混匀后静置10分钟。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两个比色皿中试剂反应后的吸光度值。

–比较样本比色皿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得到差值。

3.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血清总蛋白的含量。

–使用校准曲线法或标准曲线法,将差值转化为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值。

实验结果通过测定血清样本和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得到样本与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差值。

根据校准曲线法或标准曲线法,将吸光度差值转化为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值。

实验讨论血清总蛋白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肝功能和炎症程度等。

通过本实验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含量,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然而,本实验仅仅测定了血清总蛋白的含量,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资料来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于多个方面,如样本采集和处理的不准确性、试剂的质量等。

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其与其他指标的一致性。

此外,本实验只是血清总蛋白的初步测定,对于具体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如果需要对具体蛋白进行测定,可以选择其他实验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等。

实验结论通过血清总蛋白实验,我们可以获得受试者血液中总蛋白的含量。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测定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测定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测定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分,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如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携带氧气、运输营养物质、参与代谢反应等。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可以通过测定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的水平来评估。

以下是对这两项检查的详细解释。

1.血清总蛋白测定血清总蛋白是指血清中所有蛋白质的总量,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

测定血清总蛋白的水平可以提供关于全身蛋白质代谢的信息。

正常成年人的血清总蛋白水平通常在6.0-8.3g/dL之间。

高蛋白血症可能与一些情况有关,如饮食蛋白质过多摄入、脱水、肾功能不全、慢性炎症、恶性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等。

低蛋白血症则可能与饮食蛋白质摄取不足、肝病(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肾病(尿蛋白丢失)、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2.白蛋白测定白蛋白是血清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占总蛋白的绝大部分。

它在体内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如维持胶体渗透压、运输药物和激素、抗体生成等。

正常成年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通常在3.4-5.4g/dL之间。

低白蛋白血症可能与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如肝病、肝功能失常)、肾重金属中毒(如自身免疫性肾炎、肾小球肾炎)、消化道吸收障碍(如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高白蛋白血症可能与因为脱水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体液浓缩有关。

球蛋白是除白蛋白外的其他成分,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凝血因子等。

测定球蛋白的水平可以提供关于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信息。

球蛋白水平的正常范围因年龄和性别而异。

常用的方法是将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结果相减,计算球蛋白的浓度。

高球蛋白血症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炎症、肝病等疾病相关。

低球蛋白血症可能与免疫缺陷病、肾病、胃肠道蛋白质大量丢失等因素有关。

总结: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是检查蛋白质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定其水平,可以评估全身蛋白质代谢的状态,并发现一些与蛋白质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代谢异常并不一定与蛋白质摄入量的变化相关,常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病史来综合判断。

血清总蛋白定量测定的原理

血清总蛋白定量测定的原理

血清总蛋白定量测定的原理血清总蛋白定量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人体体液中蛋白质的总量。

血清总蛋白是由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组成,包括白蛋白、球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

这些蛋白质在机体的免疫应答、运输物质、调节细胞生理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清总蛋白定量测定可以用于评估机体健康状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等。

血清总蛋白定量测定的原理是使用光学测量的方法,根据比色反应原理来评估蛋白质的浓度。

具体步骤如下:1. 血清样本制备:将采集的血清样本离心,使其中的细胞和凝固物沉淀,获取清澈的血清液用于后续测定。

2. 比色反应原理:血清总蛋白测定常用的比色反应原理是布拉德福酸染色法。

该法利用布拉德福酸与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组成深蓝色化合物,使其吸光度增加,从而间接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布拉德福酸与蛋白质的反应是一种选择性的酸碱反应,只与氨基酸中的芳香族化合物酚类和酮类结构发生反应。

3. 标定曲线:将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溶液制成一系列浓度梯度,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比色反应,并测得吸光度值。

根据各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标定曲线。

4. 测定样本吸光度:将血清样本与布拉德福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然后用特定波长的光源通过试液,测量经过样本后的吸收光强。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及标定曲线,可以确定样本中总蛋白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血清总蛋白定量测定时,可能会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溶液的污染、杂质的存在、乳糜样物质的存在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测定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进行测定时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采用尽可能纯净的试剂和标本,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总之,血清总蛋白定量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评估人体体液中蛋白质的总量。

其原理是利用布拉德福酸染色法,通过比色反应测定样本中总蛋白的浓度。

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对测定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并可以用于评估机体健康状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等。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血清总蛋白是指血液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等多种蛋白质成分。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可以为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实验旨在测定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并探讨其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变化。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血清样本:从健康志愿者中采集血液样本,离心获得血清。

- 标准品:使用已知浓度的血清总蛋白标准品。

- 试剂:包括染色剂、缓冲液等。

-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

2. 样本处理:- 将采集的血清样本离心,以去除细胞和杂质。

- 取适量血清样本,加入染色剂和缓冲液,混匀后静置一段时间。

3. 光度测定:- 使用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标定波长。

- 以纯水为零点校准仪器,然后分别测定标准品和样本的吸光度值。

4. 计算浓度:- 根据标准品的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 根据样本的吸光度值,通过标准曲线插值计算出血清总蛋白的浓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一组血清总蛋白的浓度数据。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符合健康人群的标准。

这表明被检测者在本次实验中没有明显的蛋白质异常。

讨论与分析:血清总蛋白是反映人体蛋白质代谢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应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

高血清总蛋白浓度常见于脱水、感染、炎症等情况下,这是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机体会释放更多的蛋白质来应对外界的挑战。

而低血清总蛋白浓度则可能与肝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肾病等疾病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血清总蛋白的测定结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指标,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常与其他指标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并发现被检测者的血清总蛋白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血清总蛋白测定原理步骤

血清总蛋白测定原理步骤

血清总蛋白测定原理步骤一、原理:1. 用具有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样品时,光束经过样品后会发生吸收。

波长为546nm(黄色光)时,血清总蛋白对光的吸收能力较高。

2. 样品中的蛋白质会吸收部分波长为546nm的光,使光通过样品后强度减弱。

3.把强光通过样品前后的强度差值与已知总蛋白浓度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样品中总蛋白的浓度。

二、步骤:1.样品预处理:a.取少量患者血清,放置室温静置一段时间,使其凝固。

b.使用离心机将血液离心分离,得到澄清的血清。

c.将澄清血清转移至干净的试管或离心管中,可进行测定。

2.试剂配制:a. 准备血清总蛋白浓度标准品,通常使用已知浓度的Bovine Serum 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标准品。

b.配制比色试剂,比色试剂可使用五氯酚酚或伯胺蓝溶液。

3.比色测定:a.取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标准品,称取适量分别加入试管中。

b.每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比色试剂,充分混合。

c.把试管放入比色计中,使用光谱分析仪读取光强度差。

d.使用标准曲线,将测量得到的光强度差值转化为总蛋白浓度。

4.计算结果:以标准曲线上所对应光强度差值和总蛋白浓度为坐标,制作图线。

将测试样品的光强度差值代入标准曲线中,并利用线性关系计算出样品中总蛋白的浓度。

总结:血清总蛋白测定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肝功能和免疫功能。

其原理是通过血清中总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使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测定过程主要包括样品预处理、试剂配制、比色测定和计算结果。

通过标准曲线,可以根据光强度差值计算出样品中总蛋白的浓度。

这项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为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测定方法:1.比色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浓度。

该方法是将血清样本与染色剂结合,形成有色复合物后,通过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确定血清总蛋白浓度。

常用的染色剂有布里尼尔蓝和卡移液醇。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是常规病理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方法。

2.免疫测定法:免疫测定法主要是利用免疫反应将血清蛋白与特异性抗体结合,通过测定抗原与抗体结合程度来确定蛋白质的浓度。

免疫测定法可以检测特定的蛋白质或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临床意义:1.评估营养状态: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营养状况,因为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清总蛋白浓度下降。

营养不良主要指人体长期缺乏蛋白质、能量和其他营养素,如果发现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可以提醒医生进行相关的营养干预措施。

2.诊断肝功能异常: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的重要器官,如果肝功能受损,可以导致血清总蛋白水平下降。

因此,通过测定血清总蛋白可以初步判断肝功能是否异常,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3.评估免疫功能:血清蛋白是身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免疫球蛋白等。

通过测定血清总蛋白可以初步评估人体的免疫功能,如果发现血清蛋白浓度降低,可能存在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异常,引起医生的重视。

4.监测疾病治疗效果:一些疾病的治疗可以导致血浆蛋白的变化,通过测定血清总蛋白可以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

例如,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血清总蛋白水平可能会下降,表明治疗效果良好。

5.评估疾病预后:一些疾病的预后与血清蛋白水平相关。

例如,对于癌症患者,血清总蛋白的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相关,高水平的血清总蛋白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总结起来,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简便,通过测定血清总蛋白浓度可以评估一个人的营养状况、肝功能、免疫功能,监测疾病治疗效果,并对疾病的预后进行评估。

因此,血清总蛋白测定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测定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测定

的含量。
紫外吸收法可测定0.1-0.5mg/ml的蛋白质溶液,此操作简便,测定 迅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因此,此法在蛋白质的
制备中广泛应用。 此法的缺点是:(1)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
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2)若 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线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


问题:如何测定血清中蛋白质的总浓度?蛋白质的 浓度测定方法? 双缩脲法 酚试剂(Follin-酚)法测定蛋白质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 凯氏(Kjeldahl)微量定氮法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如何测定血清中某一种蛋白质的浓度? 分离后再测定

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是双缩脲法的发民,所用
的试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相当于双缩脲试剂, 第二部分为Folin-酚试剂(磷钨酸和磷钼酸混合液)。因此, 反应的程序也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相当于双缩脲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Cu2+作用生成络合物;
第二步是基于Folin试剂(磷钼酸和磷钨酸试剂)在碱性条件
下极不稳定,易被酚类化合物还原生成钼蓝和钨蓝混合物 (呈蓝色反应)。由于蛋白质中含有带酚羟基的酪氨酸,故
Hale Waihona Puke 时,白/球比值变小,甚至倒置。
血清总蛋白增高: (1)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严重腹泻、呕吐、 高热时急剧失水,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休克时,由于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水分渗出血管。血液可发生浓缩,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丢失钠的同时伴随水的 丢失,血浆也可出现浓缩现象。 (2)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主要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多发 性骨髓瘤患者。 血清总蛋白降低: (1)血液稀释,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降低:如静脉注射过多 低渗溶液或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钠、水潴留。 (2)摄人不足和消耗增加: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或慢性胃 肠道疾病所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因患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结 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均可造成血清蛋白浓度 降低。 (3)蛋白质丢失:严重烧伤时大量血浆渗出,大量失血,肾 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溃疡性结肠炎时肠道长期丢失一定量 的蛋白质,这些病理改变均可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

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

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1. 简介血清总蛋白是指血液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等。

血清总蛋白测定是一项常见的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蛋白质代谢情况,以及某些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双缩脲法是一种常用的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流程和结果解读。

2. 原理双缩脲法利用缩脲与蛋白质中的酚类物质反应生成有颜色的复合物,通过测量复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测定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

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及科研领域。

3. 操作流程3.1 样本处理从被检测者的静脉血中采集适量的血清样本,并放置在离心管中,离心10分钟将血清分离出来。

将分离得到的血清样本转移到干净的试管中。

3.2 加入试剂取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按照其说明书的要求加入到试管中,与血清样本进行充分混合。

注意避免空气泡的形成。

3.3 酶解反应将试管放置于恒温水浴中,根据试剂的要求进行酶解反应。

一般情况下,反应时间为30分钟。

3.4 测定吸光度将反应体放入分光光度计中,设置波长为试剂说明书要求的波长,记录吸光度值。

3.5 统计结果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清样本中总蛋白的含量。

4. 结果解读根据血清总蛋白测定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如果测定的结果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说明患者在蛋白质代谢方面存在异常,如蛋白质合成过多或凋亡减少。

- 如果测定的结果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说明患者在蛋白质合成方面存在问题,如肝功能受损或营养不足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清总蛋白测定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因此在结果解读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

5. 总结血清总蛋白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通过双缩脲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解读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结果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检验指标的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嘿,血清总蛋白测定这事儿啊,咱来好好唠唠。

一般来说呢,可以用双缩脲法。

先准备好血清样本,可不能太脏了,不然会影响结果哦。

然后把一种叫双缩脲试剂的东西加进去。

这试剂就像个小侦探,能和血清里的蛋白发生反应。

反应完了,颜色就会变。

接着用仪器去测量这个颜色的变化程度。

颜色变化越大,说明血清里的总蛋白就越多。

就像看彩虹一样,颜色越鲜艳,就越好看。

不过这测量可得仔细点,不能马虎。

还有一种方法是考马斯亮蓝法。

也是先把血清准备好,然后加上考马斯亮蓝试剂。

这试剂就像个小精灵,能和蛋白紧紧地抱在一起。

然后呢,同样用仪器去测量颜色的变化。

这个方法比较灵敏,能测出很少量的蛋白呢。

另外呢,也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这就有点高科技了。

把血清放在紫外光下照一照,蛋白会吸收特定的波长。

根据吸收的程度,就能算出蛋白的含量。

就像晒太阳,不同的东西吸收阳光的程度不一样。

在做血清总蛋白测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

不能随便乱加试剂,也不能把仪器调得乱七八糟。

就像做饭一样,得按照步骤来,不然做出来的菜不好吃。

我给你讲个事儿哈。

有个医生,他要给一个病人测血清总蛋白。

他先用了双缩脲法,可是操作的时候不小心把试剂加错了,结果测出来的结果乱七八糟的。

后来他又用了考马斯亮蓝法,这次他可小心了,每一步都认真做。

最后终于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他可高兴了,说以后做实验一定要认真,不能马虎。

所以啊,血清总蛋白测定有不同的方法,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而且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呢。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了解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双缩脲试剂是由硫酸铜的碱性溶液与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混合而成。

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时,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

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在 54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通过比色法,可以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试剂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CuSO₄·5H₂O)15g 和酒石酸钾钠60g,用 500ml 蒸馏水溶解,在搅拌下加入 300ml 10%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 1000ml,贮存于塑料瓶中,可长期保存。

标准蛋白溶液(10g/L):称取干燥的牛血清白蛋白 10g,用少量生理盐水溶解后,转移至 100ml 容量瓶中,用生理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生理盐水。

2、器材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试管刻度吸管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 6 支干燥洁净的试管,按下表进行操作:|试管编号| 1 | 2 | 3 | 4 | 5 | 6 ||||||||||标准蛋白溶液(ml)| 0 | 02 | 04 | 06 | 08 | 10 ||生理盐水(ml)| 10 | 08 | 06 | 04 | 02 | 0 ||蛋白质含量(g/L)| 0 | 2 | 4 | 6 | 8 | 10 |向各管中加入 4ml 双缩脲试剂,充分混匀,室温放置 30 分钟后,以空白管调零,在 540nm 波长处测定各管的吸光度值(A)。

以蛋白质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血清样品的测定取 3 支试管,分别标记为测定管、空白管和对照管。

测定管:准确吸取血清样品01ml,加入生理盐水09ml,充分混匀。

再加入 4ml 双缩脲试剂,室温放置 30 分钟后,在 54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A₁)。

实验四、血清中总蛋白的测定

实验四、血清中总蛋白的测定

充分混匀,37℃ 水浴中保温15min; 冷却至室温后,546nm处比色 比色方法: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及样品管光密度值。
(2)计算: 依据朗伯-比尔定律: A=KLC
标准管总蛋白浓度:70g/L
A样 C样= × C 标 A标
样品管光密度值 ×70 样品管总蛋白浓度 = 标准管光密度值 (g/L)
三、实验器材
材料:人血清
试剂:总蛋白测定试剂盒 用具:分光光度计,微量移液枪,试管,试管架, 恒温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
(1)取3支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
试剂 工作试剂(mL) 标准液(uL) 血清样品(uL) 试剂空 标准 样品管 样品管 样品管 1 2 3 白管 管 1.0 – – 1.0 25.0 – 1.0 – 25.0 1.0 – 25.0 1.0 – 25.0
实验四
血清中总蛋白的 测定
(双缩脲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
掌握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
血清中蛋白质分子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中的铜结 合,并在碱性环境下可形成紫色化合物,在546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
546nm
相对血清总蛋白浓度
光吸收法测定
参考值
总蛋白
血清参考值:62~82g/L
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比色器皿:手拿比色皿的毛面;比 色液应占比色皿的2/3。
每次测定时都需用试剂空白溶液调零,不能 用蒸馏水代替
微量移液枪的正确使用
思考
1、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清总蛋白在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清总蛋白是血液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测定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等。

实验原理:血清(浆)中蛋白质的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能与2价铜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这种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血清蛋白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6.0mol/L 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碘化钾)、蛋白质标准液、血清样品等。

2. 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移液器、试管、试管架、吸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1)取6个试管,分别加入0、0.2、0.4、0.6、0.8、1.0mL蛋白质标准液,然后加入2.0mL 6.0mol/L NaOH溶液。

(2)在每支试管中加入0.4mL双缩脲试剂,摇匀。

(3)室温放置10分钟。

(4)在540nm波长下,以空白管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

(5)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取3个试管,分别加入0.2mL血清样品、0.2mL蒸馏水和0.2mL 6.0mol/L NaOH溶液。

(2)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操作。

(3)在540nm波长下,以空白管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

3. 结果计算(1)根据样品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蛋白质浓度。

(2)计算血清总蛋白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y = 0.062x + 0.015,R² = 0.99。

2. 样品测定血清样品1、2、3的吸光度分别为0.60、0.55、0.50,查得蛋白质浓度分别为60.0mg/L、55.0mg/L、50.0mg/L。

总蛋白测定的方法

总蛋白测定的方法

总蛋白测定的方法
总蛋白是指在血清或尿液中存在的所有蛋白质的总和。

常用的总蛋白测定方法包括:
1. 比色法:常用的有双比色法和低浓度蛋白法。

这些方法利用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并产生比色反应,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总蛋白的浓度。

2. 免疫测定法:如免疫电泳、免疫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特定抗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通过测量复合物的光学特性来测定总蛋白的浓度。

3.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将样品经过电泳分离后,根据蛋白质在琼脂糖凝胶上的移动距离来测定总蛋白的含量。

4. 小角散射法:利用光散射现象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其基本原理是测定样品中散射光的强度,根据散射光的大小计算蛋白质的浓度。

总蛋白测定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室条件、仪器设备和需要测定的样品类型等因素。

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1.诊断疾病:血清总蛋白测定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疾病的诊断。

许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导致血清总蛋白浓度的改变。

例如,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炎症性疾病等都会影响血清总蛋白的浓度。

通过检测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2.判断营养状况:血清总蛋白测定是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的一种指标。

营养不良患者的血清总蛋白浓度通常较低,因为慢性营养不良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血清总蛋白的合成减少。

反之,肥胖患者的血清总蛋白浓度通常较高,因为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释放出一些蛋白质,从而增加了血清总蛋白的浓度。

3.监测疾病进展: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例如,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血清总蛋白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如果血清总蛋白浓度持续升高,可能表示肿瘤的进展或治疗无效;而如果血清总蛋白浓度逐渐降低,可能表示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好。

4.判断肾功能:与尿肌酸酐一起,血清总蛋白浓度可用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于判断肾脏是否正常运作。

一些肾功能不全的疾病,如慢性肾炎、肾衰竭等,会导致血清总蛋白浓度的改变,因此血清总蛋白测定可作为评估肾功能的辅助工具之一5.监测炎症反应: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会导致血清总蛋白合成增加,因此血清总蛋白浓度的变化可用于评估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

当有炎症产生时,肝脏会释放更多的蛋白质来应对炎症反应,因此血清总蛋白浓度会升高。

总之,血清总蛋白测定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医生做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通过监测血清总蛋白浓度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肾功能、炎症反应以及疾病的进展情况,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生物化学--实验三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生物化学--实验三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实验三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及其计量反应曲线的制作【目的要求】1.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原理、关键技术和特点意义。

2.熟悉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剂量反应曲线的制作方法与原则*3.熟悉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常规维护【实验原理】两分子尿素加热脱氨缩合成的双缩脲(H 2N-OC-NH-CO-NH 2),因分子内含有两个邻接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Cu 2+发生双缩脲反应 [A],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蛋白质分子含有大量彼此相连的肽键(-CO-NH-),同样能在碱性条件下与Cu 2+发生双缩脲反应[B],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且在540nm 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含量在10~120g/L据此,对已知系列浓度的蛋白标准液(S1~S5)做双缩脲反应,用其浓度作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即可绘出一条过原点的蛋白质双缩脲反应剂量曲线。

通过此曲线,便可查出测定管的蛋白质浓度,进而求算出标本的总蛋白浓度。

亦可通过测定管吸光度、任一标准管的吸光度和该标准管的蛋白质浓度,算出标本中的总蛋白浓度。

【实验准备】一、器材1.试管及试管架NH 2O=CNH O=C NH 2 NH 2C=O HN C=O H 2NCu 2+ 紫红色络合物[A ]C OHC R C OHC R2.0.2ml微量吸管或200μl微量加液器3.1ml、2ml、5ml刻度吸管4.721型分光光度计5.坐标纸及绘图工具二、试剂1.0.9% NaCl溶液用医用生理盐水代替或按文献自配。

2.6mol/L NaOH溶液称取AR级NaOH 240.0g,溶于约800ml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刚煮沸冷却的去离子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OOO.0ml,贮存于有盖塑料瓶中。

若用非新开瓶的NaOH,须先配成饱和溶液,静置2周左右,使碳酸盐沉淀,其上清饱和NaOH溶液经滴定后,算出准确的浓度再使用。

3.双缩脲试剂称取AR级的结晶硫酸铜(CuSO4·5H2O )3.0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刚煮沸冷却的去离子水)500ml中,加入AR级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9.0g,用以结合Cu2+,防止CuO在碱性条件下沉淀,再加入KI 5.0g,防止碱性酒石酸铜自动还原并防止Cu2O的离析。

血清总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血清总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血清总蛋白质的测定方法1、凯氏定氮法仍然是建立各个具体方法时采用的参考标准方法。

2、双缩脲比色法是目前首先推荐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方法操作简便,虽然双缩脲试剂有大同不异。

其中酒石酸钾纳可以稳定在碱性溶液中的铜离子,含有碘化物作为抗氧化剂。

双缩脲反应生成的复合物其吸收峰为540nm。

可采用公认的标准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标准品,经精确称量,必要时用凯氏定氮法标定。

各地质控中心提供的混合标准血清可作为第二参考,血清用量100μl,在10-120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批内CV值<2%,其它常用的方法还有:3、基于蛋白分子中含有酪氨酸和色氨酸而使用的酚试剂比色法由于各种蛋白质分子中上述两种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不同,特别是白蛋白含色氨酸为0.2%,而γ-球蛋白中含量达2%-3%,导致较大的差异。

Lo wry的改良法在酚试剂中加入Cu2++,集中原法和双缩脲反应两者的作用,使呈色灵敏度提高。

其中75%的呈色依赖于Cu2++。

反应产物最佳吸收峰在650-750nm,方法灵敏度为双缩脲方法的100倍左右。

有利于检测较微量的蛋白质。

但试剂反应仍易受多种化合物的干扰。

4、采用280nm和215/225紫外吸收值,计算蛋白质含量280nm 是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存在芳香族氨基酸所致。

方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受蛋白分子中该种氨基酸的含量比例影响甚大。

尿酸和肝红素在280 nm附近有干扰。

紫外区200-225nm是肽健的强吸收峰。

在此区域其吸收值为280nm的10-30倍,将血清稀释1000-2000倍可以消除干扰物质的影响。

5、采用沉淀反应进行散射比浊法用磺柳酸、三氯醋酸等配方,此方法甚为简便,不需特殊仪器,技术关键在于:①选择最佳试剂浓度及温度;②混匀技术;③选用的标准;④待测标本中的蛋白浓度。

6、染料结合法蛋白质可与某些染料特异结合,如氨基黑(amino black)与考马亮蓝(comassive brilliant blue )。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实验报告引言:血清总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人体内蛋白质的总量和分布情况。

测定血清总蛋白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以及某些疾病的发展情况。

本实验采用了双缩脲法,通过与标准物质的比色反应,定量测定了血清总蛋白的含量。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准备本实验所需仪器有分光光度计、移液器、比色皿等。

所需试剂有双缩脲试剂、标准物质(如牛血清白蛋白)以及待测血清样品。

2.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血清样品离心,取上清液,并用移液器将上清液吸取到比色皿中。

3. 加入双缩脲试剂用移液器向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并轻轻搅拌均匀,使样品与试剂充分反应。

4. 与标准物质比色将标准物质分别加入不同的比色皿中,每个比色皿中加入相同体积的双缩脲试剂,与待测血清样品同时进行比色。

5. 分光光度计测定将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中,设定波长为标准波长,记录吸光度值。

6. 绘制标准曲线将吸光度值与标准物质的浓度进行对照,绘制标准曲线。

7. 计算待测血清样品的总蛋白含量根据待测血清样品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浓度,即可计算出待测血清样品的总蛋白含量。

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测得待测血清样品的吸光度值为0.6。

根据标准曲线,我们可以得知该吸光度值对应的总蛋白浓度为30 g/L。

通过与标准物质的比色反应,我们成功地测定了待测血清样品的总蛋白含量。

总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含量,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

如果总蛋白含量过低,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的问题。

而过高的总蛋白含量可能与肝功能异常、肾脏疾病等有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双缩脲法只能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含量,并不能提供蛋白质的具体组成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病史来综合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结论:通过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含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某些疾病的发展情况。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总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实验原理:(双缩服法)本试剂采用双缩胭反应,即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与两价铜离子反应生成蓝紫色络合物,其中每个铜离子与五至六个肽键络合。

双缩胭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特点。

在试剂中加入碘化物有助于防止碱性铜络合物的自动还原,反应形成的蓝紫色物质与样本中总蛋白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520-56Onm处吸光度值的变化,即可计算出样本中总蛋白的浓度。

Cu"+蛋白质3→Cu蛋白质复合物2〜8C保48小时,-20℃保存7天,样本不可反复冻融!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线性范围:在给定的样本/试剂比例和条件下测定时,本试剂线性范围可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达100g∕Lo最大稀释5倍。

6.2单位换算:g∕dL=g∕L×O.17检验结果的局限性6.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540nm处吸光度大于0.200时不能使用。

8.产品性能指标8.1试剂外观:蓝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物。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8.3空白吸光度:在54Onm处,光径ICm时,空白吸光度AWO.200。

8.4分析灵敏度:在540nm处,光径ICm时,测量70g∕L的总蛋白,吸光度差4A20.1509.5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30.0T00.0]g∕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5;b)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6.0机8.6精密度8.6.1重复性:重复测试(70.0÷10.0)g/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W2.0%8.6.2批间差:重复测试(70.0±10.0)g/L的样本,所得结果批间相对极差(R)应W5.0%8.7准确性:相对偏差应不大于±5.0机8.8稳定性:(2-8)C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8个月.取到期后一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6.1、7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
血清总蛋白测定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其中双缩脲法应用最广。

它的原理主要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二价铜离子(Cu2+)作用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这种颜色反应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反应与两分子尿素缩合后的产物双缩脲与碱性铜溶液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双缩脲反应。

此反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干扰物质少,重复性好,在10-120g/L 浓度范围内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但灵敏度较低,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常规方法。

其参考范围为:成人60-80g/L。

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血清总蛋白升高和降低主要说明了什么:
血清总蛋白增高:
(1)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明显失水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严重腹泻、呕吐、高热等。

但这时A/G变化不大,临床又称假性蛋白增多症。

(2)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主要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或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
(1)血液稀释,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降低:如静脉注射过多低渗溶液或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钠、水潴留。

(2)摄人不足和消耗增加: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或慢性胃肠道疾病所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因患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均可造成血清蛋白浓度降低。

(3)蛋白质丢失:严重烧伤时大量血浆渗出,大量失血,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溃疡性结肠炎时肠道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这些病理改变均可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