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铬含量检测
等离子质谱法测量土壤中铅、镉、铬的消解方法比对
等离子质谱法测量土壤中铅、镉、铬的消解方法比对邢飞【摘要】通过高压罐密闭消解、微波消解与聚四氟乙烯坩埚常压消解,等离子质谱法测量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铬,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满足土壤质量评价要求,其中聚四氟乙烯坩埚常压消解除铬元素系统稍偏低。
聚四氟乙烯坩埚常压消解具有简单,快速,稳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200)ng/mL,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铅、镉、铬检出限分别是0.7,0.03,3 ng/mL,能满足农业土壤重金属测量要求。
%Used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igestion, microwave digestion and atmospheric digestion of PTFE crucible to measure Pb, Cd and Cr in soil by ICP-M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hree pretreatment ways all meet the requirement, in which the chromium element system is slightly lower by the atmospheric digestion of the PTFE crucible. Atmospheric digestion of PTFE crucible was simple, fast and stabilized, the linear ranged of the method was from 0 to 200 ng/ml, and linear correlation factors for each element were good (r>0.999). Method detection limits for Pb,Cd and Cr were 0.7, 0.03, 3ng/ml, respectively. which could meet the demand for the determining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soil.【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112-114,119)【关键词】等离子质谱法;土壤;铅;镉;铬【作者】邢飞【作者单位】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0 引言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载体,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源头。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土壤环境中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土壤环境监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
1. 土壤污染评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如铅、镉、铬、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这些重金属元素是常见的土壤污染物,其高浓度会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可以评估土壤的污染程度,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2. 土壤肥力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测定,如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
这些营养元素是影响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可以评估土壤肥力状况,指导土壤施肥和作物种植。
3. 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还可以用于土壤中其他元素的测定,如微量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元素的含量。
这些元素对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很重要,如碳、硫、锌、铜、镍、铅等元素。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这些元素的含量,可以了解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为土壤质量评估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
PENG Yao
(Shanxi eighth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Yuncheng 0440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al elements in soil. In the follow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he content of copper, lead, chromium, cadmium, zinc and other metal elements in soil is analyzed and determine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determination conditions are in the best stat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curve method, the content and change law of copper, lead, chromium, cadmium, zinc and other metal elements in different quality soil sample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determination of metal elements in soil samples, microwave digestion method is not only reasonable, but also time-saving. The content of soil samples in a certain area was determin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hrough the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were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of national standards. It is proved that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fast analysis speed and simple oper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Microwave digestion; Metal; soil
用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的注意事项
制以及上机 5 个方面的注意事项ꎬ 便于从事此方面检测的人员快捷、 方便、 准确地完成检测工作ꎮ
关键词: ICP-MS ꎻ 土壤重金属ꎻ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管内加入 8 ~ 10mL 硝酸ꎬ 于 150℃ 消煮试管 2hꎬ 洗净
备用ꎮ 移液管、 容量瓶等所用的玻璃器皿用 50%硝酸
单独浸 泡 24h 以 上ꎬ 洗 净 备 用ꎮ 聚 四 氟 乙 烯 管 清 洗
时ꎬ 不建议使用酸缸ꎬ 容易交叉污染ꎮ 所用的玻璃器
皿建议定期进行酸溶实验ꎬ 确保无铅等溶出ꎮ
3 消解过程中注意事项
5 4 1 相关系数的检验
4 质量控制过程中注意事项
铅、 镉、 铬、 铜、 锌采用 ICP - MS 检测其测定曲
选择合适 的 标 准 物 质ꎬ 土 壤 GSS 系 列 30 余 种ꎬ
线的相关系数∣ r ∣≥0 999ꎮ 样品检测溶液的浓度在
样ꎮ 建议每做 10 ~ 20 个样品时ꎬ 要加入 1 个质控样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191215008
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呈现日益上升的趋
之间ꎮ
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ꎮ 因此ꎬ 快速、 有效、 准
镉、 铬的混合标准溶液ꎬ 美国安捷伦公司ꎮ
势ꎬ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长期积累和对农作物的污染将
确地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ꎬ 对于土壤的评价、 治
理具有重大的意义ꎮ
作者根 据 实 际 工 作 经 验 总 结 了 土 壤 重 金 属 铅、
镉、 铬、 铜、 锌用 ICP - MS 测定中注意事项ꎬ 可以更
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测定方法
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测定方法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铜、铅、锌、镉、铬、镍、汞等元素。
这些重金属对人类和环境都有较高的毒性,因此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准确测定对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测定方法。
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AAS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重金属原子对特定光波的吸收来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它具有检测限低、准确性高的优点,可以同时测定多个重金属元素。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ICP-AES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重金属分析方法,可测定多种重金属元素。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解在酸中,利用高温等离子体激发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产生特征光谱,然后通过光谱仪测定其相对强度来计算重金属含量。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重金属分析方法,具有非常低的检测限。
它通过将样品溶解成离子态,并利用质谱仪测定不同原子质量的离子信号来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4.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XRF是一种非破坏性的重金属分析方法,可同时测定多个元素。
该方法通过将高能量X射线照射样品,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吸收部分射线并重新发出特定能量的荧光X射线,然后通过测定荧光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来计算重金属的含量。
5.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FAAS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分析方法,适用于铜、铅、锌等元素的测定。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喷入火焰中,利用重金属原子对特定光波的吸收来测定重金属的含量。
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GFAAS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分析方法,适用于镉、铅等微量元素的测定。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解在酸中,然后在石墨炉中蒸发溶液,最后利用重金属原子对特定光波的吸收来测定重金属的含量。
总而言之,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并结合不同方法的优点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重金属含量数据。
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
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土壤是一种自然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土壤中存在着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镉、铬等,它们在一定浓度下对植物和人体健康有害。
因此,为了保护土壤质量和人类健康,我们需要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定量测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
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植物生物监测法。
首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
该方法可以测定土壤中铜、锌、镉等金属元素的含量。
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将土壤样品经清洗和研磨处理,然后将样品与稀硝酸、硝酸盐和高氯酸混合,加热至干燥,最后用稀酸溶液溶解,通过比色法或电导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其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也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测定。
该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个金属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铅、镉、铬等。
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将土壤样品加入酸溶液,并经过微波消解或超声波处理,然后使用ICP-MS仪器进行分析。
ICP-MS仪器能够将离子化的样品原子聚集并测量其当前强度,从而确定各种元素的浓度。
另外,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一种无损测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主要通过X射线与样品相互作用,测量样品上产生的特定能量的荧光辐射,从而确定不同元素的浓度。
XRF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最后,植物生物监测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特性,将植物作为重金属分析的指示器。
通过测定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可以推断土壤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小麦、大豆等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来评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
总的来说,土壤重金属测定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分析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植物生物监测法。
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
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对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和标准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
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这些重金属一旦超过一定的含量,就会对土壤和作物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针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
以我国为例,目前我国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和土壤质量标准分别为,铅(Pb)的背景值为35 mg/kg,土壤质量标准为200 mg/kg;镉(Cd)的背景值为0.3 mg/kg,土壤质量标准为0.6 mg/kg;汞(Hg)的背景值为0.15 mg/kg,土壤质量标准为0.3mg/kg;铬(Cr)的背景值为50 mg/kg,土壤质量标准为150 mg/kg;铜(Cu)的背景值为30 mg/kg,土壤质量标准为300 mg/kg;镍(Ni)的背景值为20 mg/kg,土壤质量标准为60 mg/kg;锌(Zn)的背景值为100 mg/kg,土壤质量标准为300 mg/kg。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毒性、植物毒性和环境毒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是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在实际工作中,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需要采取科学、严谨的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制备和分析测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了解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除了监测和标准制定,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工作。
这包括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的治理,严格控制固体废物的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措施。
只有在源头上加强治理,才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和监测工作对于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确保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为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国标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国标一、对于土壤中重金属的测定,应按照GB 15618-1995《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危害防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包括有铅、汞、镉、砷、铬、铜、锌、镍、铁元素,应按照标准中所规定的方法确定,其中铅、汞、镉、砷测定方法如下:1、铅、汞、镉、砷测定:(1)样品制备:土壤样品要求按照GB 4789.1-1997《食品安全微生物学检验密闭械法检验程序》中第7.2.2节规定的方法消毒制备,采用活性炭净化法提取土壤中砷、镉、铅和汞,提取条件和提取物稀释方法按照标准中的要求,提取物接近浓缩。
(2)重金属元素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确定砷、镉、铅和汞的浓度,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水平如下:(a)石英柱温度要求:程序从60℃->70℃->80℃,步长为10℃,时间为3min;(b)检测气相吸收剂:以苯、苯乙烯作为检测气体;(c)光机:采用铱钌灯,电压32V,电流200mA;(d)重金属元素测定水平:铅(Pb)20-400 mg/kg,汞(Hg)2-50 mg/kg,镉(Cd)2-50mg/kg,砷(As)0.5-50mg/kg。
三、根据标准规定,《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危害防治标准》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规定。
重金属元素含量按GB15619-1995标准中允许的土壤环境限量值来衡量,铅(Pb)400 mg/kg、汞(Hg)50 mg/kg、镉(Cd)50 mg/kg、砷(As)50mg/kg,超出该规定则视为重金属元素污染。
四、在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时,应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测定。
操作中一定要学习正确的技术,并严格遵守操作要求;样品的采集、制备以及污染物的提取都很重要,尤其是土壤的消毒;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的使用和调试也很重要,要掌握其使用技术;最后,根据标准的要求来准确测定和判定,严格控制其质量,以确保土壤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方法验证报告土壤砷铬镉铅和镍的测定
方法验证报告土壤砷铬镉铅和镍的测定土壤中的砷(As)、铬(Cr)、镉(Cd)、铅(Pb)和镍(Ni)等重金属元素,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造成的一种环境污染。
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会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因此对土壤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验证报告,用于测定土壤中砷、铬、镉、铅和镍的含量。
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一种方法用于测定土壤中砷、铬、镉、铅和镍元素的含量。
2.实验原理本实验使用的方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基于原子的吸收光谱特性。
在实验中,土壤样品首先经过适当的前处理步骤,如提取和预处理等,然后用AAS仪器进行测定。
在AAS仪器中,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被蒸发和原子化,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3.实验步骤a.样品的前处理:取适量土壤样品(约10g),加入足量盐酸(HCl),进行酸溶解。
然后,对溶解液进行过滤,获得清澈的溶液。
b.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将溶液转移到AAS仪器中,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测定。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光谱线进行测定。
c.标准曲线的绘制: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分别进行AAS测定。
然后,根据测定结果绘制标准曲线,以便后续计算目标元素的含量。
4.数据处理a.计算目标元素的含量:根据实验测定结果和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目标元素的含量。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b.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实验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结果和讨论在实验中得到了土壤样品中砷、铬、镉、铅和镍元素的测定结果。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比较不同样品的含量差异、评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等。
6.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可以得出关于样品中砷、铬、镉、铅和镍元素含量的结论。
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法的建议,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测定方法
版本1:土壤中铜锌镉铬镍铅六中重金属全量一次消解.用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解法,物质检测值和标准值吻合性很好,方便可行.具体方法: 准确称取0.5克土壤样品过0.15mm筛于四氟坩埚中,加7毫升硝酸+3毫升高氯酸+10毫升氢氟酸加盖,放置过夜不过夜效果同,上高温档加热数显的控制温度300~350度1小时,去盖,加热到近干,冷却到常温,然后再加3毫升硝酸+2毫升高氯酸+5毫升氢氟酸,高温档继续加热到完全排除各种酸,既高氯酸白烟冒尽,加1毫升1+1盐酸溶解残渣,完全转移到25毫升容量瓶中,加0.5毫升的100g/L的氯化铵溶液,定容,然后检测,含量低用石墨炉,注意定容完尽快检测锌,且锌估计需要适当的稀释.其实放置几天没有问题,相对比较稳定拉.版本2:1)称量0.5000g样品放入PTFE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先称量样品,后称量标样,用少量去离子水润湿;2)缓缓加入10.0mLHF和4.0mLHClO4如果在开始加热蒸发前先把样品在混合酸中静置几个小时,酸溶效果会更好一些,加盖后在电热板上200℃下蒸发蒸发至样品近消化完后打开坩埚盖至形成粘稠状结晶为止2~3小时;3)视情况而定,若有未消化完的样品则需要重新加入HF和HClO4,每次加入都需要蒸发至尽干;若消化完全则直接进行下一步;4)加入4.0mLHClO4,蒸发至近干,以除尽残留的HF;5)加入10.0mL的5mol/L HNO3,微热至溶液清亮为止.检查溶液中有无被分解的物料.如有,蒸发至近干,执行步骤4此时可以酌情减半加酸;6)待清亮的溶液冷却后,转入容量瓶,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mL此时所得溶液中硝酸含量为1mol/L,然后立即转移到新聚丙烯瓶中储存.附:现在一般做法是,砷汞用1+1的王水在沸水煮2小时,加固定剂含5g/l 重铬酸钾的5%硝酸溶液,在50毫升比色管中,固定,然后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砷汞.1 土壤消化王水+HClO 4法称取风干土壤过100目筛0.1 g 精确到0.0001 g 于消化管中,加数滴水湿润,再加入3 ml HCl 和1 ml HNO 3或加入配好的王水4~5mL,盖上小漏斗置于通风橱中浸泡过夜.第二天放入消化炉中,80~90℃消解30 min 、100~110℃消解30 min 、120~130℃消解1 h,取下置于通风处冷却.加入1 ml HClO 4于100~110℃条件下继续消解30 min,120~130℃消解1 h.冷却,转移至20mL 容量瓶中,定容,过滤至样品存储瓶中待测.注:最高温度不可超过130℃.消化管底部只残留少许浅黄色或白色固体残渣时,说明消化已完全.如果还有较多土壤色固体存在,说明消化未完全,应继续120~130℃消化直至完全.2植物消化HNO 3+H 2O 2法称取待测植物1~2g 具体根据该植物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强弱而定于消化管中,加入5ml HNO 3,盖上小漏斗置于通风橱中浸泡过夜.第二天放入消化炉中,80~90℃消解30 min 、100~110℃消解30 min 、120~130℃消解1 h,取下置于通风处冷却.加入1 ml H 2O 2,于100~110℃条件下继续消解30 min,120~130℃消解1 h.冷却,转移至20mL 容量瓶中,定容,过滤至样品存储瓶中待测.注:植物消化完全为透明液体,无残留.植物消化前是否需要干燥根据实验要求而定.。
土壤7种重金属质控样
土壤7种重金属质控样
土壤中的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素,包括铅(Pb)、镉(Cd)、汞(Hg)、铬(Cr)、铜(Cu)、锌(Zn)和镍(Ni)等。
这些重金属对土壤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质控样的监测和分析。
首先,对于土壤中的重金属质控样,需要考虑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采集样品时应该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工具和容器,并且要选择代表性的样品点进行采集,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采集后,样品需要妥善保存,避免受到空气、湿气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针对重金属质控样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常见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质控样的选择应该考虑到不同土壤类型和地区的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同时,对于不同重金属元素,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标准。
因此,在选择和分析质控样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实验验证。
最后,对于土壤中的重金属质控样,监测和分析的结果应该及时报告,并且需要根据相关的环境标准和法规进行评估和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考虑到样品数量、分析周期、成本等因素,以便进行合理的质控和管理。
总的来说,对于土壤中的重金属质控样,需要综合考虑采集、分析、监测和评估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质控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
如何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
如何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指含汞(Hg)、镉(Cd)、铅(Pb)、铬(Cr)、铜(Cu),镍(Ni)、钴(Co)、锡(Sn)以及类金属砷(As) 等的污染物。
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
1.镉: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采用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或者石墨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2.汞:土样经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钒或硫、硝酸锰酸钾消解后,冷原子吸收法测定;
3.砷:方法一土样经硫酸-硝酸-高氯酸消解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
,方法二土样经硝酸-盐酸-高氯酸消解后,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
4.铜: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
消解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5.铅:土样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采用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或者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6. 铬:土样经硫酸-硝酸-氢氟酸消解后,采用高锰酸钾氧,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或者加氯化铵液,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7.锌: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8.镍: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肖解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今天。
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
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土壤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铜、锌、镍、铝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标准。
1.《土壤污染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是中国土壤质量的基本标准,其中包括了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限量要求。
根据该标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限量要求,超过限量的将被视为土壤污染。
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对土壤中镉、铬、铅、汞、铜、锌、镍、铝等八种重金属元素的限量标准分别作出了规定,以保护土壤环境和人类健康。
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GB 15608-1995)中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和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采样方法、分析方法、数据处理等内容。
二、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方法。
1.采样方法,土壤重金属检测的第一步是进行采样。
采样时应选择代表性好、污染程度高的样品点,采用不锈钢铲或塑料铲进行采样,避免使用铁铲以免造成人为污染。
2.分析方法,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检测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分析方法。
在进行分析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数据处理,对于采集到的土壤样品数据,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等,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意义。
1.保护生态环境,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超标会对土壤微生物、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起土壤酸化、生态毒性等问题,因此及时进行土壤重金属检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2.保护人类健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超标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进行土壤重金属检测有助于保护人类健康。
3.科学决策依据,土壤重金属检测数据是环境保护、土壤修复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是指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限制和规范的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保护土壤、水源和人类健康,防止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应该符合以下标准:1. 铅(Pb):不超过35毫克/千克;2. 镉(Cd):不超过0.3毫克/千克;3. 汞(Hg):不超过0.3毫克/千克;4. 铬(Cr):不超过150毫克/千克;5. 镍(Ni):不超过60毫克/千克;6. 铜(Cu):不超过100毫克/千克;7. 锌(Zn):不超过300毫克/千克;8. 钡(Ba):不超过1000毫克/千克;9. 硒(Se):不超过1.5毫克/千克;10. 砷(As):不超过25毫克/千克。
这些标准是根据土壤环境的特点和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制定的。
重金属元素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它们具有毒性和生物积累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例如,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会影响人体的神经、免疫和生殖系统,导致贫血、肾脏损伤、癌症等疾病。
为了保护土壤和人类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并对违反标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土壤质量符合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是保护土壤、水源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该加强对土壤环境的保护和管理,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土壤里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一、待测液的制备称取土壤样品 1.00g 放入干净的100mL 三角瓶中,加几滴水润湿,依次加入5.0mL 浓硫酸和1mL 高氯酸,轻轻摇匀(瓶口可放一弯颈小漏斗),在电炉上加热约20 分钟(若溶液颜色仍为黑色或棕色可再加10 滴高氯后酸继续加热)消化至溶液变成白色或灰白色,冷却。
最后用蒸馏水将三角瓶中的溶液全部无损地转移至100mL 容量瓶,定容至刻度,摇匀后即为测定铅、砷、铬、镉四种重金属的样品待测液。
二、铅、砷、铬、镉、汞的测定1.铅的测定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2mL(作空白用)、蒸馏水2mL+1 滴铅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铅1 号试剂 4 滴铅2 号试剂 4 滴铅 3 号试剂 4 滴摇匀,静置显色1 分钟,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2,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1,按“调整+”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100.0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读数即为土壤中铅(Pb)的含量(mg/kg)。
2.砷的测定分别吸取蒸馏水10mL、蒸馏水10mL+8 滴砷标准储备液、待测液10.00mL 于三个砷反应瓶中,分别依次加入砷 1 号试剂8 滴,用砷导气管将砷反应瓶和砷吸收池连接好,并于各吸收池中加入蒸馏水 3.0mL,砷 2 号试剂8 滴,最后往砷反应瓶中加入砷 3 号试剂0.5 克(事先称好),立即塞上反应瓶的瓶塞。
若反应太慢,可用手摇动反应瓶,以加速反应。
反应十分钟后,将吸收池中的显色溶液于比色皿中,上机进行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1,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1,按“调整+”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8.0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读数即为土壤中砷(As)的含量(mg/kg)。
林地土壤重金属检测指标
林地土壤重金属检测指标
常见的林地土壤重金属检测指标包括:
1. 铅、镉、汞、铬、镍、铜、锌等重金属的含量测定,这些重金属的含量是评估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以毫克/千克(mg/kg)或者以百万分之一(ppm)来表示。
2. 土壤pH值,土壤的酸碱度对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有影响,不同的pH值会影响重金属的有效性和毒性。
3.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通常对重金属有较好的保持能力,降低了重金属对植物和水体的迁移风险。
4. 粒径分布,土壤颗粒的大小对于重金属的吸附和迁移具有影响,细粒土壤通常对重金属有较好的保持作用。
5. 土壤离子交换容量(CEC),土壤的CEC值反映了土壤对于离子的吸附能力,对于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有一定的影响。
除了以上列举的指标外,还有其他一些微生物学、生物学和化
学指标可以用于评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综合利用这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林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
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土壤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4.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Pb)、镉(Cd)、铬(Cr)、汞(Hg)、镍(Ni)、铜(Cu)、锌(Zn)等。
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检测十分重要。
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是指用于评价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的依据和方法。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标准有所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常用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各国的环境质量标准通常会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安全限量进行规定,例如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了土壤中六种重金属的限量标准。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过环境质量标准限量的土壤被认为是受污染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常用于评价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各国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通常会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效应进行评估,例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了土壤中镉、铅等重金属的毒性特征值和接触标准。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过污染风险管控标准限量的土壤被认为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的,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方法包括野外取样、实验室分析和数据解读。
野外取样是指根据土壤类型和重金属分布特征确定取样点位,并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实验室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方法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数据解读是指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和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或防护措施。
总之,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是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依据,科学准确地进行土壤重金属检测对于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及其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铬含量检测
摘要: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
要资源。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5.0的金属元素,其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已越来
越多地被关注和重视。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
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降低了农作物
产量,也严重危害了人畜的健康。
因而,如何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
为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土壤;铅;镉;铬
环境污染研究中特别关注的重金属主要是生物毒性显著的铅、镉、铬等。
含
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植
物根系被动从土壤中吸收重金属是食物链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人类社会
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查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质的含量水平和
污染来源,并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对实施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土壤中
重金属铅、镉、铬含量的检测进行了分析。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分为自然来源和人类活动来源。
其中,自然来源包括:
①土壤自身的来源,土壤成土母质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不同最终形成的土壤环境背
景值也有差异,如矿床附近形成的土壤,其背景值要远高于普通土壤;②大气尘降,
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过程产生的重金属灰尘漂浮在空气中,随着雨水等最后沉降
到土壤中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
而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来源包括: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开采矿、冶金、炼油、电子制造等产生的工业“三废”对土壤带来
的严重的污染;②农业生产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污水灌溉及农
业废弃物也带来了较大的重金属污染;③交通运输业带来的污染,交通运输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含有重金属的粉尘和气体,最后逐渐转移到周边的土壤中造成污染。
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
1、镉。
镉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铅、锌、铜的矿山和冶炼厂的废水、尘埃和废渣、电镀、电池、颜料、塑料稳定剂和涂料工业的废水等。
农业上,施用磷肥也可能
带来镉的污染。
2、铅。
铅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土壤中铅的污染主要来自大气污染重的铅沉降,如铅冶炼厂含铅烟尘的沉降和含铅汽油燃烧所排放的含铅废气的沉降等。
另外,其他铅应用工业的“三废”排放也是污染源之一。
土壤中铅主要以二价态的无
机化合物形式存在,极少数为四价态。
3、铬。
铬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元素,但其浓度较高时对生物有害。
土壤中铬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某些工业,如铁、铬、电镀、铬酸盐和三氧化铬工业的“三废”
排放及燃煤、污水灌溉或污泥施用等。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和滞后性。
相比于通过人体感官就能察觉的大气污染及水污染,土壤污染很难被人体感官所识别,通常需通过农作物测验、土壤采样分析等手段才
能被发现,有时发生在某些贫困偏远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直到危害人畜的健康
后才能被察觉。
因而,从土壤污染发生到产生严重危害被察觉往往会滞后较长时间,由于错过了最佳的处理时间及已产生的危害程度扩大,土壤重金属治理难度
较大。
2、累积性。
污染物质在大气及水域中的扩散、移动及稀释速度要远远快于流
动性小的土壤,因而,土壤中的污染物随着时间推移不会减少,却不断积累、增多,处理难度随之不断增加。
3、分布不均匀性。
地区间土壤性质及污染物来源存在差异,同时土壤流动性差、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移动缓慢,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地区间分布不均匀,
土壤污染空间范围上差异性较大。
4、不可逆性。
重金属具有难以自然降解的特点,土壤一旦发生重金属污染很
难自然恢复。
因而,土壤重金属污染基本可称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在有限的
时间内,通过控制污染源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很难实现恢复土壤状况的目标。
不可逆性也因此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的一个重
要因素。
四、设备与试剂
1、仪器设备。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ICE-3400,带自动进样器);万分之一电
子天平(BS124S);微波消解仪(MDS-6G)。
2、试剂。
纯水(Ⅱ级以上);硝酸(BVⅢ级);高氯酸(优级纯);铅标准溶液、镉
标准溶液、铬标准溶液(1000mg/L);磷酸二氢铵(光谱纯)。
五、方法
1、样品制备。
称取经风干、研磨并过0.149mm孔径筛的土壤样品0.3g于微
波消解罐中,加入5.00 mL硝酸和3.00 mL氢氟酸,按照设定的升温程序(温度120℃,保湿时间3min,压力5atm;温度150℃,保湿时间3min,压力10atm;温度180℃,保湿时间3min,压力15atm;温度200℃,保湿时间30min,压力20atm)进行消解,冷却后加入1 mL高氯酸,在180℃条件下,驱赶白烟并蒸至内容物呈黏稠状,冷却后用纯水将微波消解罐中液体全部冲洗至25 mL具塞比色管中,并定容至
刻度线,摇匀。
2、基体改进剂的使用。
配制20g/L磷酸二氢铵溶液,进样20μL加磷酸二氢铵
溶液5μL。
3、标准曲线的制备。
铅、镉、铬标准曲线制备为:Pb(µg/L)浓度1为5.0,浓度2为10.0,浓度3为20.0,浓度4为30.0,浓度5为50.0,截距a为0.00000,斜率b为0.00257,相关系数r为0.9997;吸光度A浓度1为0.0123,浓度2为0.0259,浓度3为0.0516,浓度4为0.0748,浓度5为0.1204;Cd(µg/L)浓度1
为1.00,浓度2为2.00,浓度3为4.00,浓度4为6.00,浓度5为10.0,截距a
为0.00254,斜率b为0.01674,相关系数r为0.9993;吸光度A浓度1为0.0229,浓度2为0.0362,浓度3为0.0675,浓度4为0.1038,浓度5为0.1698;
Cr(mg/L)浓度1为0.10,浓度2为0.50,浓度3为1.00,浓度4为3.00,浓度5
为5.00,截距a为0.00000,斜率b为0.05944,相关系数r为0.9998;吸光度A
浓度1为0.0056,浓度2为0.0223,浓度3为0.0406,浓度4为0.1033,浓度5
为0.1552。
4、仪器使用条件。
铅灯电流10 mA,波长283.31 nm,狭缝0.7 nm,氘灯扣背景,
进样体积20μL;镉灯电流10 mA,波长228.80 nm,狭缝0.7 nm,氘灯扣背景,进样体
积20μL;铬灯电流25 mA,波长357.87 nm,狭缝0.7 nm,乙炔流量2.5L/min,空气流
量10L/min,石墨炉原子化器升温程序为:Pb干燥阶段100~140℃,时间35s;灰
化阶段700℃,时间20s;原子化阶段1700℃,时间5s;清除阶段2450℃,时间
5s。
Cd干燥阶段100~140℃,时间35s;灰化阶段500℃,时间20s;原子化阶
段1500℃,时间5s;清除阶段2450℃,时间5s。
5、标准物质测定。
土壤成分标准物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编号
GBW07425)中,Pb含量(24.7+1.4)mg/kg;Cd含量(0.125+0.012)mg/kg;Cr含量
(59+3)mg/kg。
与样品同等条件对土壤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结果分别为:Pb 23.5 mg/kg;Cd 0.14 mg/kg;Cr 56.6 mg/kg。
与标准值比较,均在限定值范围内,表明此方法准确度良好。
六、讨论
土壤重金属检测中,使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该法由于全程密闭消解能将样品损失降到最低,其同湿法消解相比具有流程少、耗时短、用酸量少的优点。
而且使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过程中,消解温度高且温度恒定,基体干扰少,消解更彻底,准确度高,平行样品重现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能大幅缩短消解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土壤重金属检测中值得推广应用。
然而,微波消解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一个一个消解,每个样品消解时间约30min,处理批量样品耗时较长;另外消解土壤样品需内衬特氟龙消解管,赶酸时必须转移至特氟龙坩埚并在电热板上完成。
七、注意事项
1、微波消解法消解土壤过程中,取样量不宜过大,通常在0.2~0.3 g,最大取样量不得超过0.5g。
2、根据样品量的不同加入酸的量不同,通常加入5.00 mL硝酸和3.00 mL氢氟酸,消解后如有颜色,可加入1 mL过氧化氢。
3、微波消解仪按程序运行结束后,待消解管冷却至室温取出,为了消解更加完全,向消解管中加入1 mL高氯酸,放入多孔加热炉内在180℃条件下,驱赶白烟并蒸至内容物呈黏稠状(约1 mL),停止加热。
4、Pb和Cd测定为石墨炉法痕量分析,所用器皿需用10%~20%硝酸溶液浸泡过夜,清洗干净,以避免污染。
参考文献:
[1]HJ491-2019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2]刘东,汤晓阳.化学分析中的微波消解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5,32(03):40.
[3]单作刚.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铬含量检测[J].检验检疫学刊,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