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期待效应

合集下载

教师期待效应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运用

教师期待效应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运用

教师期待效应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 教师期待效应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使学生获得预期进步的规律。

本文结合基础英语教学实践,阐述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教师期待效应,对学生施与良好影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潜能,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 教师期待效应基础英语教学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一、教师期待效应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形成期待,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

“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源于一则古希腊神话。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

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并每天观赏不止。

最后美女竟活了。

这则神话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期待可以激发人的无限潜能。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这个神话引进教育和心理的研究领域。

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加州旧金山市奥克学校进行了一项实验。

从1~6年级中各选出3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做发展预测, 然后“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 并叮嘱名单不要外传。

8个月后,他们对18个班进行复试, 结果是列入名单的学生比没有列入名单的学生智力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由于被列入名单的学生是完全随机抽取的,因此,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只能由教师对两类学生形成不同的期待来解释。

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认为这些学生有培养前途,给予很高的期待,也激起了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两者交融贯通,从而产生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因此,这个效应又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随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非和古德对教师期待效应继续进行研究和论证,他们认为: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态度和期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学生对教师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产生不同反应→教师的期待得到加强和印证→学生学习成绩沿着教师的期待而提高或降低,最终在综合评价中表现出教师期待效应。

这些研究表明:教师期待效应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

二、教师期待效应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在高校英语专业低年级的主干课程中,基础英语有着特殊的位置,因为它注重全面培养学生对听、说、读、写、译等综合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和掌握。

心理效应与教育教学之三——期待效应

心理效应与教育教学之三——期待效应

更看绿叶与青枝——期待效应《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我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进入成果展示阶段,每个大组中的小组谁先上台谁拥有率先展示权。

第四大组有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同时跑上讲台,但女生拿粉笔时晚了一点。

“一会儿你来完善吧!”我拍了一下她的胳膊说。

目标是补写挽联,上联是: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男生写的下联是:军衣反派,摧残爱国民众。

那女生又跑上台了,拿着笔正在找写的地方。

我问她:“你是后来居上还是居下?”“我要后来居上。

”显然她明白我的暗藏激励的问话。

但是,男生个儿高,写得已经够高了,她踮起脚在男生写的答案上边划了一笔就一个踉跄。

“来吧,写这儿。

你仍然是写在上边的!”我给她划了一条导向线指向下面空白处。

她写的答案是:长歌当哭,控诉无耻之人。

写毕,全班折服了。

效应的起源期待效应,指人们在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待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这个效应缘于一个希望神话,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刻家,他倾注了全部心血雕刻一个美女石像,刻得栩栩如生。

自己居然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日思夜想。

最后天神的领袖宙斯被感动了,把石像变成了真正的美女。

这一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

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A. L. Jacobson)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

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

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一现象被称为“期待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性的组成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弗里·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个经典句子: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浅谈期待效应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浅谈期待效应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浅谈期待效应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由“期望效應”引发的对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思考,20世纪70年代的罗森塔尔实验已证实,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与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正相关。

相关研究还表明,小学生极易受到教师期望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可见,期望效应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其进行有效应用对教育教学起着助推的作用。

标签:期望效应;小学生;教育教学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更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功发展的基石。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处于学龄期(6-12岁)的儿童主要发展冲突为“勤奋对自卑”,这一阶段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必需知识和技能的地方,这个阶段的儿童十分在乎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在别人评价中形成对自我的认识。

一、什么是期望效应期望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源于一个古老的希腊神话。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不喜欢凡间女子,于是将全部精力、热情、与爱恋赋予一座自己雕塑的象牙少女像。

最终,他的执着打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于是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执着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后来被用于教育心理学中。

二、如何有效运用期望效应由于期望效应包含正期望效应与负期望效应两类,负期望效应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效运用期望效应变得尤为重要。

(一)真正了解学生想要合理运用期望效应,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学生。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知道其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他的需求是什么,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合理、有效地对其提出期望,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

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

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

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

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

”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事实上,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

这两位教师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

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

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也许,这个例子,我们能更容易理解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更清楚的看到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一些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期待效应来帮助后进学生。

对于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学会并合理的运用这种正能量。

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学会赞美和鼓励。

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良性暗示,它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

运用教师期待效应,促进学生发展

运用教师期待效应,促进学生发展

运用教师期待效应,促进学生发展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冯慧珍教师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领悟教师期望效应的真正内涵,采取各种有效策略来促成各种积极期望效应的发生,不仅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有所转变,了解、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教育策略上努力践行,从学生评价、课堂提问、师生交往的方面来对每一个学生建立起积极期望。

一、案例分析:有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因为入学早,在班里年龄偏小。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各科老师似乎都对他有意见,有的老师建议家长给他上课外补习班,快要考试了,老师把男孩家长请来,当着学生面说:“你家孩子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作业总是忘记,上课好像没有睡醒,做什么事都慢腾腾,对学习也没有兴趣,我建议你们应该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智力有没有问题.”学生听老师这么说眼睛湿润了,但当着老师面没有哭出来。

家长听了老师的话很沮丧也很生气,以为孩子在学校真的没有好好学习,回家后便对孩子严厉斥责,甚至动手打了孩子。

期末成绩出来了,男孩成绩并不差,英语九十多分,语文和数学都是八十多分,老师没有批评他,也没有表扬他。

下面一些话是男孩从老师那里听到的,这些话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你真次考试肯定会不及格,会给班里丢脸,希望你能抓紧点。

你真是不可救药了,我没能力较好你这种学生。

教你这样的学生,我会少活十年案例中的老师对学生所表达的期望能起到积极作用吗?案例中的老师希望这位同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能够考出好成绩,话语中表达了对该生的期望,但是这种期望是以消极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如,不好好努力就会不及格,给班里丢脸,让老师无能为力、生气,到医院检查智力等。

对学业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这种期望表达方式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随对某些学生来说,老师的指责、激将法会促使学生发奋图强,但毕竟那是少数,多数学生会因老师的消极期望而丧失自信,从而对丧失学习兴趣。

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教师期待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期待的表态会对学生的表现产生影响的现象。

在教育领
域中,教师期待效应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

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十
分重大。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教师期待效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机和自信心
教师期待效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动机和自信心。

当教师对学生有高期望值时,学生会
感受到这种期待,从而对自己的表现会更加自信和有动力。

而一旦教师对学生没有期望值,学生会感到失望和丧失动力,对自己的表现也会降低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
正确表达出高期望值,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写作能力,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机和自信
心。

综上所述,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正确表达高期望值,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机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表现,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教师应该在写
作教学中重视教师期待效应,正确表达出期望值,让学生充满信心和热情地面对写作任务,从而取得优异的写作成绩。

教师期待效应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期待效应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期待效应培训心得体会在教育的领域里,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往往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种现象被称为“教师期待效应”,它揭示了教师的信念和态度如何塑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就。

近期参加的一次关于教师期待效应的培训课程,让我对这个心理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我认识到教师期待效应的核心在于自我实现的预言。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会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交流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这些期望成为学生内在信念的一部分,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的期望如何塑造学生的潜力。

在培训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深入探讨了教师应如何建立和维护对学生的高期望。

其中一个关键点是,教师需要展现出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即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长和成功的潜能。

这种信念不仅能够激励学生,还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培训强调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成长心态。

这意味着教师要相信智力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提升的。

当我们将这种心态传递给学生时,他们更有可能接受挑战,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

这种心态的转变对于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在实践层面,培训提供了一些具体的策略来实施高期望的教学。

例如,教师应该设定高标准但可达成的目标,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并鼓励他们反思和总结学习过程。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和打破低期望的循环,这通常涉及到改变我们的言语模式,以及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资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另一个重要的收获是对差异化教学的认识。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

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注和支持。

培训让我意识到,教师期待效应不仅仅是关于学术成就,它还关乎学生的自信心、社交技能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通过传递积极的期望,我们不仅在教育学生,还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诠释教育教学中皮格马利翁的期待效应

诠释教育教学中皮格马利翁的期待效应

那 么 ,教 育 主 管部 门该 如何 组 织 教 师培 训 呢 ? 笔者认 为 , 妨采 取 “ 单式 ” 不 菜 的培训模 式 , 给教 师培
训 上一 道 “ 自助餐 ” 。
首先 , 要精 心设 置 “ 自助 餐 ” 内容 。教育 主管 的 部 门应该 通过 问卷 调查 、走访 座谈 、教 学 反馈 等形
儿; 课后不完成作业 , 不遵守学生规则 , 甚至还打架 斗殴 。在 “ 、吓” “ 、骗” 哄”“ 、诈” “ 软硬兼施 皆不见效 的情况下 ,张老师只得 向邻校一位特级教师请教 。 这位 特级 教 师在 听 了张 老 师反 映 的情 况后 ,问道 : “ 你能说 出他的两条优点吗?” 张老师想了想 :好打 “ 抱不平算作一条……还有 , 劳动积极。”
结 合 , 分利 用本 地 区现有 的教 学 资源 , 充 有针 对性 地 选取 教学 实践 中活生 生 的典 型 的教学 事 例对教 师进 行 培训 , 出培训 的 “ 突 三化 ” — 本 土化 、 — 校本 化 、 问 题化 , 真正 使 一线 教 师 “ J 境 ” 地 直 面 教学 实 身 其 般

焦 坌
IHale Waihona Puke 教 育 测 量 与 评 价
“ 皮格马利翁效应” 告诉我们 : 赞美、 信任和期待
具 有一种 能量 , 它能 改变 人 的行为 , 当一个 人获 得另

“ 贵族 ”谁是 “ 人 ” 、 庸 似乎早 有定论 ( 也许 这仅 仅是教 师在教育 教学 中无 意识 的表现 )而且他 们期 待 的也 , 仅 仅局 限 于学 生 的学 习成 绩 。其实 ,期待应 当是 全 面 的 , 生 中的弱 者更需要 期 待 , 师也更应 该让 每 学 教 个 学 生都 感 觉到教 师 对 他们 某些 方 面 的殷 切期 望 , 以提高他 们 的信心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的“六个效应”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的“六个效应”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的“六个效应”“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

”这种充满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就是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场”。

它让学生感到轻松、积极、无压力,让学生充分释放活力,舒展灵性,张扬个性。

这种“心理场”的创设不仅要靠教师的新观念、高素质,还要教师充分发挥以下六大教学效应的作用,达到师生心灵的互动。

一、期望效应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成才,这是教学的规律。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抽取了几位学生,用“权威的谎言”使教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期望。

个月后,像期待的那样,发展了这些学生的智力。

可见,教师的期待会在学生的身上转化为现实。

美国心理学家弗隆的期望理论也认为,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与教师的期望值成正比。

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满怀期望,相信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当学生暂时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消除他的急躁心理,耐心启发期待,使教学双方情绪和谐;布置思考题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思索回味的余地,用期待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当学生厌学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给学生的学习注入活力。

教师的期待,能使学生感到一种莫大的信任,并从中得到信心和力量。

二、升值效应“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赏识对于人的情绪就像阳光对草木一样,能激发人的心理需求。

我们经常见到学生因某篇习作得到老师的赞扬而强烈地爱上了文学创作。

课堂上,老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让学生深受鼓舞。

因此,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学生的一得之见给予赞许,一技之长给予肯定,独特观点给予支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地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自身固有的积极因素得到高度的强化。

三、注意效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一个班里,总有那么一群“拘谨、腼腆”的“灰色儿童”备受老师的冷落、同学的轻视。

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产生了逃避群体生活的意愿。

浅谈皮格玛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皮格玛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皮格玛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皮格玛丽翁效应(PygmalionEffect)又称为期待效应,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参考指标。

自1973年以来,它一直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学和教育学研究中,已成为测量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此可见,皮格玛丽翁效应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皮格玛丽翁效应概述皮格玛丽翁效应是由三位美国社会学家鲁斯兄弟和罗斯福,引入的一种心理学概念。

它指的是当一个人(特别是一位领导者、老师或负责人)对另一个人(特别是学生或者员工)抱有肯定的期待时,他们的表现就会相应地提高,反之亦然。

二、皮格玛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老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皮格玛丽翁效应首先可以用来改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其学习能力和成绩。

老师可以改善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发展情况,倾听学生的心声,肯定和关心学生,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显示礼貌和尊重,打造一个有良好学习氛围的课堂,从而让学生有信心和热情,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学习。

(2)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皮格玛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作用。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内心的发展,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3)给学生肯定的反馈皮格玛丽翁效应还可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

因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表扬,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给学生一定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在总结以上,可以看出皮格玛丽翁效应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相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等教育机构都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学理论,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完善教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表扬,进而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教师期待效应的名词解释

教师期待效应的名词解释

教师期待效应的名词解释教师期待效应,又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自我实现预言”,是指教师对学生的预期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现象。

简而言之,教师期待效应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信任程度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和发展。

教师期待效应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就开始对此展开研究。

他们的研究发现,学生在教师眼中的优劣预期会对其学习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这意味着,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高期望,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现就会得到提升;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低期望,忽视或放弃对他们的关注,那么学生的表现就会受到抑制。

教师期待效应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学生的发展。

首先,教师的期待会影响学生的动力和自信心。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高期望,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

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低期望,学生可能会失去动力,自卑情绪产生,导致学习状态下降。

其次,教师的期待也会影响学生的学术表现。

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期待会通过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评价和课堂互动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例如,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采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策略,给予积极的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此外,教师期待效应还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长期影响。

教师的期待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观念形成。

学生在长期受到教师高期望的激励下,会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

而低期望则会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进而限制学生的发展潜力。

那么,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教师期待效应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呢?首先,教师应对所有学生保持公平和均衡的期待。

不应因为个别学生的一些表现或特点而对其有过高或过低的期望,而应将每个学生视为独特个体,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其次,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正面反馈。

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赞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自己根据近期真题总结)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自己根据近期真题总结)

名词解释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提出。

②从心理学角度上讲,证实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

③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效应,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④一般年龄较小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期望的影响。

讲台效应(1)学校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虽然处于同样的客观情境,但心里感受却不相同。

(2)教师站在讲台上,如果用目光扫视课堂,他自己并不觉得在刻意地盯着特定的听讲者,而每一位听讲者却可能感受到教师在专门看自己。

(3)这种台上台下感受的不同可能被教师利用,并产生积极效应,可以起到组织课堂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讲课者周围。

这就是“讲台效应”。

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也就是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过程。

正式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如学生会、班级、团组织等。

非正式学生群体: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学习目标①也称行为目标,是单元目标的进一步分解,是单元目标的具体、明确的表述,②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③学习目标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计划。

组织:皮亚杰认为人从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的两种基本行为倾向之一。

也就是人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练过系统的倾向。

适应:皮亚杰认为人从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的两种基本行为倾向之一。

也就是人调节环境的倾向。

同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轮的两种心理机制之一。

是儿童将新的感知事物和刺激与原有行为模式“图式一体化”的过程。

(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是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吸收一样) 顺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轮的两种心理机制之一。

浅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2-07-31T14:40:58.4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10月总第113期供稿作者:丁慎兵[导读] 如果我们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都播撒上希望的种子,就一定会收获他们成功的果实。

丁慎兵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255300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精心设计了一个心理学实验:一天他来到一所美国小学,从1至6年级里各选了三个班,对18个班的学生作了发展预测。

对一部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表示了真诚的赞赏,并把这部分学生的名单通知了有关老师,并以异常肯定的口吻说名单上的孩子都有优异发展的可能。

其实,被赞赏的学生完全是随机抽取的,有的很优秀,在老师的意料之中,有的却不然,平时表现平平,甚至水平较差。

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请注意,我说的是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

”鉴于罗森塔尔是这方面的专家,教师从内心接受了这份名单。

然后罗森塔尔反复叮嘱教师不要把名单外传,只准自己知道,声称不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个月后,他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这18个班进行了复试,结果,他们向老师提供的名单里的学生,各方面的提高都比其他同学快,并且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比较深厚。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让人惊喜的结果呢?原来,他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

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

人们将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望效应”。

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重要的。

真诚的关爱和科学的激励,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顺利成长。

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教师期待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表现。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期待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教师的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现有期待时,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和期待,进而感到受到了鼓舞和激励,对写作活动更加投入和积极。

相反,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缺乏期待时,学生可能会感到被忽视和冷落,导致学生对写作活动产生厌烦和抵触。

其次,教师的期待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肯定。

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现有期待时,学生会感到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肯定。

而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缺乏期待时,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己无能和无力,导致自卑和自我否定。

最后,教师的期待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有期待时,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关心和鼓励,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缺乏期待时,学生可能会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冷漠和不关心,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疏远和紧张。

综上所述,教师期待效应在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肯定,提升学生的写作表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因此,教师应该有明确的写作期待,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写作潜力,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写作成绩。

教育中的“期待效应”

教育中的“期待效应”

了两个人的赞美 , 经济又实惠 , 且效果立竿见影。
五是人前夸奖法 。 听一位同行讲她的儿子较内 向, 不愿在众人 面前说话 , 无论怎样开导都收效甚 微 。有 一次 , 她 与一位朋友在 家 闲聊 , 在谈到儿子
希望 的方 向 , 不用 费太 多 口舌 , 学生 们 又乐 于接
个真相 : 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 , 而是 重要 手段 。
从教师中随机抽 出来 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 ,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
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 自我 、 完善 自我的进步动力 。 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 的心理 , 在心理学上称为“ 期待效应 ” 。 它表明 , 每一 个人都有可能成功 , 但是能不能成功 , 取决于周围 在与教师及家长的接触 中, 我发现有些人虽然 也在夸奖学生 , 但 由于夸奖的方法过于单一 , 过于老
文 化长廊
教育中的“ 期待效应’ ’
◇李桂 娟 马 俊
放弃作恶犯罪的念头 , 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故事 。 这 个故事就隐含着期待效应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实践
1 9 6 0 年 ,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 曾在 中应该学会运用这个效应 , 学会激励赏识学生 。
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 来 的教学表现 , 你们是本校最好 的教师 。为了奖励

作者简介 : 李桂娟 ,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校长( 辽宁本溪, 1 1 7 0 0 0 ) 马 俊, 辽宁省本溪市第二十七 中学教师( 辽宁本溪, 1 1 7 0 0 0 )
7 8 基础教育参考 ・ 2 0 1 4 / 8
文 化 长 廊
无所 事事 。 教师就转 移 目标 , 看 着看书 的学生说 : 要 学会运用 肢体语 言夸 奖 的手段 ,即通过 表情 、

浅谈期待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期待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期待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文章根据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了期待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由此,合理运用期待效应则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催生高效课堂的目的。

标签: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课堂效应期待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它起源于一则古希腊的神话。

远古时代,塞浦路斯的一位王子皮格马利翁非常喜爱雕塑,他曾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女的雕像,这个雕塑可以说是活灵活现,眼神、气质如真人一般栩栩如生。

于是,他自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每天观赏不止,甚至茶饭不思。

他的痴情竟然感动了昼斯,宙斯便把这尊石像变成真正的美女。

这则神话故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期待可以激发人的无限潜能。

生活在新时代的学生,他们有优质的遗传基因,有万能的网络,有取之不竭的社会资源……于是,他们的潜能被遗忘,他们没有必要,也没有机会去挖掘自己的潜能。

作为现代老师的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学会挖掘学生的潜能,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形成相应的期待,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从而使学生取得老师所期待的进步。

皮格马利翁效应最早是由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来的。

1968年,他们亲自率领一组实验小组走进了一所普通的小学校,他们对毫无准备的学生进行了“发展潜力”的测试,一进学校,他们便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还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写在了一张表格上,又把表格交给了校长,他们郑重其事地对校长说:“这些同学经过科学地测定,他们都是当今社会最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在将来肯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功。

”半年后,罗森塔尔一行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实验罗森塔尔提出了“罗森塔尔效应”。

为什么会出現如此让人惊喜的结果呢?原来,他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学生的信心。

虽然教师把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一言一行滋润孩子的心田。

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和良好期待,的确能获得戏剧性的教学效应。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潘琦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也会对学生人格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基于教师期望效应的相关理论,探讨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1 教师期望效应的内涵意义与特点解析所谓的教师期望,实际上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知识积累、个人能力、治理发展、心理素质等方面能力发展所设定的预期目标。

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目标期望,会给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带来一定影响,这就被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这种期望效应,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样化的,可能会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

1.1 暗示性从实际来讲,教师期望效应具备暗示性的特点,教师对学生信息形成把握,并且对学生提出具体的看法和期望。

但是,这种看法和期望,并不会直接表现出来或者是传达给学生,会在和学生的沟通中潜移默化传达出来,对学生形成一种暗示。

教师期望的暗示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对学生的暗示,也会体现在自我暗示这个方面。

也就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会自我暗示学生具备某些能力或者是素养,加以引导便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通过这种暗示,增强对学生的认可,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更加关注。

1.2层次性教师期望效应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1)年龄层次。

不同年龄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期望。

(2)基础层次。

这由学生的能力素养、性格品质、行为表现、生活环境、爱好兴趣等方面各有差异,教师期望与学生已有发展基础密切相关。

(3)时间层次。

即使同一个学生的不同时期,也会存在不同的期望。

1.3情感性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并非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一定的情感基础出现的,对于学生表达期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活动的过程。

教师在其中的情感融入和体现,能够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认可。

教师的情感真挚深沉,可以吸引学生靠近,也更加容易接受教师的期望。

1.4激励性教师期望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激励性的特点,那就是能够对学生的内生动力形成激发,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强烈地表现自我,进而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教育创新论文--孟宪良 -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

教育创新论文--孟宪良 -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

谁都会是成功者——浅谈“期待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姓名:孟宪良工作单位: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谁都会是成功者——浅谈“期待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创新性,更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罗森塔尔‚期待效应‛的理论研究,结合自己工作五年来的教育教学实例,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创新教育;期待效应;以人为本一、‚期待效应‛的由来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和助手在一所小学里,声称评估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前景,并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神神秘秘交给老师,还要求严格保密。

名单上并不全是老师熟悉的好学生,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评估的是发展前途如何,而不是目前的表现。

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八个月之后,心理学家回到这所小学检查实验进展。

当初名列‚有发展前途‛名单的学生果然成绩进步更快、性格更开朗活泼、跟老师的关系也更好。

当教师赞叹心理学家的评估惊人准确时,罗森塔尔揭开了谜底:其实那份名单是随机选出来的,跟所谓评估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真正影响学生表现的,是教师相信他们有发展前景后,无意中流露出的对‚天才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无独有偶,十几年后,美国哈佛大学同样仿照罗森塔尔的实验,进行了一次类似的研究:大一新生入学不久,校方便公布了百名宣称经过‚资料分析和研究,认为学习潜能、表现能力都是佼佼者‛的新生名单。

学期末,这百名新生真的大部分都成了佼佼者。

其实,学校并没有进行什么资料分析和研究,只是试验一下被公布的百名新生对于预测的反应。

为什么这些资质一般的学生会表现得如此优秀呢?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他们在老师的期待中认为自己真的具有超过常人的潜能,要把这些潜能表现出来,自然就会加倍努力;二是老师也认为他们蕴藏的潜能不同一般,对他们也会另眼相看,有意无意地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照顾他们。

这样,这些学生在自己内在的动力和老师的外力作用下,奇迹般地成为了真正的‚佼佼者‛,这也正是‚期待效应‛的神奇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中的期待效应
1. 引言
教学中的期待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表现的现象。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可以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学习动机和行为表现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教学中的期待效应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期待效应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中的期待效应的原理
教学中的期待效应源于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预言”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
对他人的期待会影响他人的行为,从而使他们符合这些期待。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行为表现,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

3. 教学中的期待效应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1 学习动机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
高期待时,他们会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并取得好成绩,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投入度。

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表现出低期待,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己无法胜任,从而减弱他们的学习动机。

3.2 学习成绩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当教师对学生表示高期待时,他们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支持,从而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些正面的教学反馈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付出更多努力,最终取得更好的成绩。

3.3 自我认知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还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

当教师对学生表示高期待时,学
生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更积极的认知。

这种积极的自我认知会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更加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对学习结果具有更高的期待。

4. 如何利用期待效应提高教学效果
4.1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传递积极的情感表达、鼓励和
支持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学习态度。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高期待时,他们会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4.2 设定挑战性的目标
教师应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同时向学生传递对他们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的高期待。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促使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追求目标,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4.3 提供及时的正面反馈
教师应该通过提供及时的正面反馈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绩,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这种正面的反馈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并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

5. 结论
教学中的期待效应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工具,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和自我认知等方面。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中的期待效应的重要性,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设定挑战性的目标和提供及时的正面反馈等方式,利用期待效应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