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要求
城市道路规范要求及交通设施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规范要求及交通设施设计原则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方便交通流动和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城市道路规划和交通设施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要求。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规范要求和交通设施设计原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道路规范要求1. 路网密度和布局合理在城市道路规划中,要考虑到道路的密度和布局是否合理。
合理的路网密度可以提供充足的交通通道,减缓交通拥堵。
同时,路网布局要合理分布各类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以满足不同交通需求并提高通行效率。
2. 道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城市道路建设必须与环境协调,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安排道路和绿地的比例,增加绿化覆盖率,提供舒适的行车和行人环境。
此外,还应注意减少噪音和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生态平衡。
3. 车行道宽度和车道划分车行道宽度和车道的划分是城市道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合适的车道数量和车道宽度,以确保交通安全和流畅。
同时,根据道路使用需求,划分不同的车道,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公交专用道,以提高道路利用率和交通效率。
4. 交通信号灯设置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是城市道路规划的重点之一。
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情况,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确保交通有序、安全。
信号灯的位置、颜色和时间设置都需要符合交通规范,并与周边道路的情况进行配合,提高交通信号的可见性和可懂性。
二、交通设施设计原则1. 行人设施和安全保障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行人的需求和安全。
为行人设置合适的人行道和人行过街设施,如人行横道、人行天桥和人行地下通道,并确保其安全、通畅。
同时,也要设置合理的行人引导标志和标线,提醒行人关注交通安全。
2. 非机动车交通设施设置对于非机动车交通,应适当设置专用通道和停车设施,以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和停放便利。
比如划定自行车道、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等,为骑行者和步行者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
城市道路网规划
(9) 当旧城道路网改造时,在满足道路交通旳 情况下,应兼顾旧城旳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原 有道路网形成旳历史;对有历史文化价值旳街道 应合适加以保护。
(10) 市中心区旳建筑容积率到达8时,支路网 密度宜为12~16km/km2;一般商业集中地域旳支 路网密度宜为10~12 km/km2。
(11)次干路和支路网宜划成1:2~1:4旳长方 格;沿交通主流方向应加大交叉口旳间距。
(6)城市环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11) 内环路应设置在老城区或市中心区旳外围; (22) 外环路宜设置在城市用地旳边界内1~2km 处,当城市放射旳干路与外环路相交时,应规划好 交叉口上旳左转交通; (33) 大城市旳外环路应是汽车专用道路,其他 车辆应在环路外旳道路上行驶; (44) 环路设置,应根据城市地形、交通旳流量 流向拟定,可采用半环或全环; (55) 环路旳等级不宜低于主干路。
(12) 道路网节点上相交道路旳条数宜为4条, 并不得超出5条。道路宜垂直相交,最小夹角不得 不大于45度。
(13) 应防止设置错位旳T字型路口。已经有旳 错位T字型路口,在规划时应改造。
(14) 大、中、小城市道路交叉口旳形式应符合 表和表旳要求。
3.城市道路是中各类道路旳规划指标应符合表和旳 要求。
4.城市道路网布局
(1)城市道路网规划应适应城市用地扩展,并有利于向机 动化和迅速交通旳方向发展. (2)城市道路网旳形式和布局,应根据土地使用、客货 交通源和集散点旳分布、交通流量流向,并结合地形、地 物、河流走向、铁路布局和原有道路系统,因地制宜拟定。 (3) 各类城市道路网旳平均密度应符合表和中要求旳指 标要求。土地开发旳容积率应与交通网旳运送能力和道路 网旳通行能力相协调。 (4) 分片区开发旳城市,各相邻片区之间至少应有两条 道路相贯穿。 (5) 城市主要也出口每个方向应有不少于两条对外放射 旳道路。七度地震设防旳每个城市每个方向应有不少于两 条对外放射旳道路。
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要求
1
4.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4.2 城市道路的功能及分类分级
4.2.1 城市道路的功能 1.交通设施的功能 2.公共空间功能 3.防灾救灾功能 4.形成城市结构功能
2
交通功能
道路交通 沿路利用
保证通风、日照、采光
城 市 道
公共空间
城市景观 市政工程管线的布置空间
路
保证消防、救援活动
2. 放射环式路网 这种路网的优点是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 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在明确道路功 能上有其优点。缺点是容易将各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 中心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路网。如在小范 围采用放射环式路网,则可能形成许多不规则街坊,交叉口不 易处理,不利于建筑布置。因此此种结构形式适用于大、特大 城市。
次 Ⅰ 50,40 干 Ⅱ 40,30 路 Ⅲ 30,20
支 Ⅰ 40,30
路 Ⅱ 30,20
Ⅲ
20
2~4 2~4
2
3.75 3.50 ~3.75
3.50
可设 不设 不设
2
3.50 ~3.75 不设
2
3.50
不设
2
3.50
不设
一、二、三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幅路
9
4.3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 1. 方格网式路网(又称棋盘式道路网)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 的中、小城市。它划分的街道整齐,有利于沿街建筑布置。这 种路网上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在于道路功能不易明确, 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我国许多大城市的老城区 均是此结构形式。
第四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4.1 概述
4.1.1 城市道路网特点(与公路及其他专用道路相比)
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规划引言城市道路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交通流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规划的城市道路网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并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原则,以及规划的过程和工具。
重要性城市道路网规划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合理和高效的道路网络可以减少交通拥堵,缩短通勤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它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良好规划的道路网络也可以增加城市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目标和原则城市道路网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规划者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密度平衡原则:道路密度应适中,既要满足交通需求,又要避免过度拥堵和资源浪费。
•可达性原则:道路网络应能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缩短通勤时间。
•安全性原则:道路设计应考虑交通安全,提供安全通行的道路环境,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环境友好原则:道路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推广低碳交通方式。
•城市发展原则:道路规划应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过程城市道路网规划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数据收集和分析: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需求,收集交通数据和人口数据,进行交通量分析和交通需求预测。
2.目标设定: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需求分析结果,确定道路网络规划的目标和重点。
3.方案设计:根据目标设定,设计不同的道路网络方案,并评估其效果和影响。
4.评估和选择:综合考虑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案。
5.细化设计: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道路布局、交叉口设计、标线和交通信号等。
6.实施和监测:将规划方案付诸实施,并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
规划工具在城市道路网规划过程中,规划者常常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辅助决策。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
道路排水与照明规划设计
道路排水设计
排水设施:设置雨水口、检 查井等排水设施
雨水排放方式:采用明沟、 暗沟或管道等方式排放雨水
排水流向:确定排水流向, 避免积水
防洪排涝:考虑城市防洪排 涝要求,确保道路排水系统
与城市排水系统有效衔接
量而定。
设计要点:支 路设计应注重 提高道路通行 能力和安全性, 合理设置交叉 口和交通设施, 满足居民出行
需求。
特殊道路
高速公路:全封闭、多车道、控制出入,设计时速高 快速路:仅次于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设计时速较高 主干路:连接城市主要功能区,设计时速较高,交通量大 次干路:辅助主干路,设计时速较低,交通量较小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 题。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对城市环境的负面 影响。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道路 景观。
保护环境
城市道路规划设 计应优先考虑环 境保护,确保生 态平衡和可持续 发展。
在规划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地形、 地貌和自然环境, 避免大规模破坏 和改造。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设计
交通信号灯
定义:交通信 号灯是用于指 挥交通的红绿
灯
功能:控制车 辆和行人的通 行,保障交通
安全和秩序
种类:分为红、 绿、黄三种颜 色,每种颜色 代表不同的交
通指令
设置:通常设 置在交叉路口 或重要路段, 以方便交通管
理
交通监控系统
交通监控系统的功能:实时监测道路交通 状况,控制交通信号灯,收集交通违法信 息等。
道路照明设计
路网规划方案中的道路设计原则
路网规划方案中的道路设计原则引言: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道路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
良好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路网规划方案中的道路设计原则,以期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交通需求分析在进行道路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交通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人口分布、出行特征、交通流量等方面的研究,以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和布局。
交通需求分析应该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功能区划、人口密度等因素,以确保道路设计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二、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流量预测是道路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对未来交通需求的预测,可以合理确定道路的容量和布局。
交通流量预测需要考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交通方式转变等因素,以保证道路设计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和适应性。
三、安全性设计道路设计应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
合理的道路几何设计、交通信号灯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等都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此外,应根据不同道路类型和功能,采取相应的交通安全措施,如设置人行道、过街设施、交通警示牌等,以提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性。
四、环境保护与美化道路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美化。
在道路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降低噪音和污染的措施,例如设置隔音墙、绿化带等。
同时,还应注重道路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绿化、艺术装饰等手段,提升道路的美观性和文化内涵,为市民提供宜人的出行环境。
五、可持续发展考虑在道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这包括提倡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减少机动车使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此外,还应考虑道路设计对城市土地利用和空气质量的影响,以确保道路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六、交通组织与管理道路设计不仅仅是道路几何形状的设计,还包括交通组织和管理的考虑。
合理的交通组织和管理可以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和交通流畅度。
这包括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管制措施、限速措施等,以及优化交通流动性的交通管理手段,如交通导向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枢纽可分为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 及设施性交通枢纽三类,设施性交通枢纽又包括为 解决人流、车流相互交叉的立体交叉(包括人行天 桥和地道)和为车辆停驻而设置的公共停车设施等。
1 .货运交通枢纽的布置
2 .客运交通枢纽的布置
◦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对外客运设施(铁路客站、公路客站、水运客 站和航空港等)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
( 3 )城市道路的选线应有利于组织城市的景观,并与城市绿 地系统和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城市的“景观骨架”。
2 .满足城市交通运 输的要求
◦ ( 1 )道路的功能必须 同毗邻道路的用地(道 路两旁及两端的用地) 的性质相协调。
◦ ( 2 )城市道路系统完 整、交通均衡分布
◦ ( 3 )道路系统要有利 于实现交通分流
◦ 铁路、水运、航空等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在 城市中的布局。
◦ 公路长途客运设施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附近或靠近铁路客站、水运 客站附近,要求与城市对外公路干线有方便的联系。在城市布局中应有意 识地结合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形成城市对外客运与市内公共交通客 运相互转换的客运交通枢纽。与此同时,结合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布局、市 内大型人流集散点(商业服务中心、大型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中心)的布 置,形成若干个以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市内客运交通枢纽;在市中心区 与近郊市区结合部或市区与郊区结合部形成若干个市内与市郊换乘的公共 交通枢纽。在特大城市还应注意结合地铁、轻轨等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站 点的布置,形成客运换乘枢纽,满足大流量客流集散与换乘的要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2021/7/10
城市道路系统是组织城市各种功能用地的“骨架”, 又是城市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动脉”。
城市道路系统一旦确定,实质上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轮廓、形 态。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
城市道路设计-韩宝睿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环形放射图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北京市道路网结构图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环形放射干道系统
环路具有自发产生的特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环路数量多导致的问题 内部环路截流功能丧失 环路与环路之间衔接困难,交通迂回路径增大。 环路造成土地利用蔓延发展(俗称摊大饼) 环路也可能造成周边土地资源边缘化(西方国家称为“面包圈”的空洞 现象)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自由式道路网示意图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混合式道路网
混合式道路网是前几种的综合,一般大城市多采用。混 合路网往往由老城市路网发展而来,处理不当存在诸多问题。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环形放射干道系统
2.环路的分层与分类
城市环路依据城市规模、城市性质、环路位置、交通功能、地形条件等分 为三类。
1)高速环路
位于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外缘,主要承担过境车辆和长距离交通流的疏导, 基本采用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如南京外环、北京五环等。
四、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
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又称道路占有率,这个指标 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交通拥挤程度。
第四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路网等级结构规划的指导原则
远近分 离原则
• ——不同 距离出行 者的需求
通达分 离原则
• ——穿越 与到达交 通的需求
通过性 可达性
快速路
主/次 干路
集散道 地方道
路网等级结构规划的指导原则
远近分 离原则
• ——不同 距离出行 者的需求
通达分 离原则
• ——穿越 与到达交 通的需求
快慢分 离原则
• ——不同 交通方式 的需求
容量调 控原则
• ——减少 低效运行 的需求
功能划
分原则
•——减少 公共空间 功能与交 通功能冲 突
第三节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及影响因素
一、路网基本模式及其优缺点
1. 路网基本模式划分
对人口在50~200万的大城市,可根据城市的用地形状和交通 需求确定是否建设快速路。快速路可呈“十”字形在城市中心区 的外围切过。
(1)城市快速路
快速路
我国的城市道路分类
(2)城市主干路 •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网络,主要用于城市分区之间的联
系,承担中远距离的交通出行任务。 • 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当分道行驶,交叉口的机动车与
城市各类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总用地面积之比,是路网间 距与道路红线宽度的综合指标。用%表示。
(3)人均道路面积 城市人口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单位为m²/人。车均道路面积
是道路用地面积与服务车辆的比值,单位为m²/车。
•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道路广场 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8%~15%;
大; ② 一条路上行驶着机动车、非机动车; ③ 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混合,或者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
完整版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
红线定位的方法:
1)尽量与原有道路平行 2)规划红线根据少拆迁原则,以一侧拓宽为宜 3)原有的道路中线不动,两侧拓宽
红线宽度较大,分期两侧拓宽; 两侧都有永久性建筑物,做骑楼式人行道
一般情况下,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 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 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项 级 设计车速 双向机动车 机动车 分隔带 道路断面形式
目 类别
别 (km/h) 道数(条) 道宽 设置 (m)
快速路 \
80
≥4
3.75 必须设 二、四幅路
Ⅰ 60,50
≥4
3.75 应设 一、二、三、四
作用:控制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不允许侵入红线规划的道路 用地范围(包括围墙不能侵入)。
(二)红线规划内容
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也即路幅宽度,它是道路横断面中机 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等各种用地 宽度的总和,包括远期发展用地。 考虑因素:①交通功能所需宽度②绿化所需宽度③通风、日照所需
宽度④防震⑤市政设施所需宽度⑥建筑艺术上的要求
建筑物高:红线宽度=1:2 原则:远近结合、以近为主
道路红线宽度推荐值
城市快速路 城市主干路
红线宽 度m
60-100
40-70
城市次干路 支路
30-50
20-30
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
道路红线的平面位置依赖于道路中线的定位。
1)新区道路: 先定红线,两侧建筑物依照红线逐步建造。
城市主干路
设计车速: 40~60km/h 行车道: 4条以上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
公路路网规划的原则与要点解析
公路路网规划的原则与要点解析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教授和专家,以及国家级的建造师,我在多年的建筑和装修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公路路网规划领域,我也有着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公路路网规划的原则与要点,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与城市发展公路路网规划的首要原则是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趋势和规划目标,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
然后,我们需要分析交通需求,考虑人口流动、货物流通、旅游需求等因素,并根据这些需求来确定合理的路网布局和连接方式。
2. 网络密度与可达性平衡在公路路网规划中,我们还要注重网络密度与可达性的平衡。
网络密度是指路网的分布密度,主要包括主干线、支线和辅助道路等。
而可达性则是指路网的便利程度,衡量的是从一个地点到达其他地点所需的时间和距离。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城市规模和交通需求合理规划网络密度,以确保路网覆盖面广、互联性强,并且能够提供便捷的交通路径。
3. 环保和可持续性考虑现代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路网规划也不例外。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例如,可以在规划中增加公共交通设施,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方式,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等。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避免规划过度,造成浪费和环境负担。
4. 充分考虑安全与便利性公路路网规划在确保安全和便利性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是公路交通的首要目标,我们需要考虑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流量和交通流速,确保道路设计满足行车安全标准。
同时,便利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保证路线的连通性和便捷性,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5.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公路路网规划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使用效益。
一方面,我们需要优化现有路网,改善路面状况,增设交通信号灯和标志标线等,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
第6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二、城市道路网布局影响因素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 (2)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三、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
(一)干道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干道网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
由式、混合式 1、方格网式(棋盘式)
优点: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 别;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 地组织交通。
4、混合式
是三种干道网形式的混合,如使用得当, 既可以发挥它们的优点,又可避免它们的缺点。
5、线形或带形道路网
是以一条主干道为轴,沿线两侧布置工 业与居用建筑,从干道分出一些支路联系每侧 的建筑群。
6、方格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中心区为方格形,向四周呈环形放射式发 展。我国城市多采用这种形式。
7、手指状(巴掌式)道路网
第二节 各级城市道路规划
(5)变速车道 是加速车道与减速车道的总称。有直接式和平行式 两种,加速车道一般多用直接式,有的也用平行式; 减速车道原则上用直接式。车道宽度一般为3.5m。 (6)匝道 是起连接两条相交道路作用的道路。有三个相关的 几何因素:匝道与快速路的连接点、匝道车行道、匝 道与道路的连接点。 (7)匝道连接点 是驶入及驶出匝道与快速路的连接点。是一个紊流 区。
3.道路网系统性分析
(1)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之间的 协调关系;
(2)城市道路网与对外交通设施的配合衔 接关系;
(3)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分工及结构的合 理性。
4.道路网布局的检验与调整
检验的标准是拟订的道路网是否能满足道路 交通需求和环境质量要求。规划方案的调整分为 两个层次。
城市总体交通结构
优点:可以减少车流对沿街地区的干扰和噪声, 横向道路可以跨越,有利于交通控制。
城市道路网规划讲解
城市道路分类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城市居民与货运平均出行距离与城市规模的关系较大,一般城 市规模越大,平均出行距离越大。
• 大中小城市规模差别很大,小城市用地规模介于5~20km²,相 当于大城市的一个区,甚至是一个居住区。小城市套用大城市的 规划指标与道路分类明显不合适。
• 因此考虑小城市的发展需要和现有规模,规范把小城市的城市道 路分为干路与支路两级。
构成系统,且应与城市高速公路有便捷的联系。 • 快速路应当设中央分隔带;在无信号管制的交叉口,中央分隔带
不应断开;并且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 • 与快速路交汇的道路数量应严格控制,快速路与快速路或主干路
相交应设置立交;快速路两侧不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并严格控 制路侧带缘石断口;快速路机动车道不应占道停车,两侧应考虑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城市道路功能
公共空间
城市景观
城市风貌、历史文化、 精神文明
市政管线、轨道交通 的设置空间
保证消防、救援活动
防灾救灾 形成城市结构
避难道路 防火带
形成城市结构的骨架 组成邻里居住区
二、城市道路的分类
1.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
× 功能不分、交通混杂的道路系统
√ 分级分类、有序组织的道路系统
2. 城市道路分类与城市规模
• 此外,把中等城市的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
3. 分类技术指标的定义与建议值
路网主要技术指标定义
一般采用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人均道路面 积(或车均道路面积)等表示路网的总体量值和平均量值
的多少。
路网主要技术指标定义 (1)道路网密度
城市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单位为 km/km²。
(2)城市主干路
《城市道路设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22.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23. 照明系统的布置方式有 二、单选题:1. 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A.城市快速路B.城市主干路C.城市次干路2. 一般在城市市区和建筑密度较大,交通频繁地区,均采用 A.明沟系统 B. 人工疏导系统C.暗管系统3. 交通标志三要素中,颜色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了人的 A.生理效果 B. 习惯思维 C. 心理效果4. 超高横坡为3%纵坡为4%那么合成坡度为 A.1% B.3% C.5% D.7%5. 下列情况可考虑设计集散车道的是A. 通过车道交通量大B. 两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C. 三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D. 所需的交织长度能得到保证 6. 某十字交叉口的红灯20秒,黄灯3秒,绿灯15秒,A.20 秒B.41 秒C.15 秒7. 在环形平面交叉中,中心岛不宜采用的形状是 A.圆形 B. 长方形 C. 椭圆形 8. 下列不属于主线横面的是三种类型。
D. D. D.城市支路 混合式系统 舒适依赖感[该交叉口的信号周期为 D.38 秒 D. 卵形[]《城市道路设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填空题:1. 交通标志分为 _______ 和 _______ 两大类。
2.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有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 和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3.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技术性能、 _________________ 和社会环境影响。
4.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道路工程一般划分为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三大类型。
6. 道路设计年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 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简答题汇总
1.城市道路有哪些不同功能组成部分。
车行道、路侧带、分隔带、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他设施如渠化交通岛等。
2. 2.城市道路网规划有哪些要求。
1)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2)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3)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3. 3.城市道路有哪些功能?1)交通设施功能;2)公用空间功能;3)防灾救灾功能;4)形成城市平面结构功能。
4. 4.中间带有何作用?1)将上、下行机动车流分开,减少交通阻力,提高行车安全及通行能力;2)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所;3)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炫目,还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4)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可引导驾驶员视线,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 5.行人安全设施有哪几种?人行过街地道、人行天桥、交叉口护栏与人行道护栏、人行横道。
6. 6.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的原则。
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天然水体2)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3)结合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4)合理布置出水口5)城市中靠近山麓建设的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除了应设雨水管道外,尚应考虑在设计地区周围或设计区以外适当距离设置排洪沟,以拦截汇水区以内排泄下来的洪水,使之排入天然水体,避免洪水的损害7.7.平面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网布设; 2)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起来进行,并符合各类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行车视距并予以适当的保证措施; 4)应根据道路类别、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等; 5)平面线性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使远期工程尽可能减少对前期工程的废弃。
8.8.试述人行横道的设置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要求。
1)人行横道应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否则将导致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外的地方横过车行道,不利于交通安全。
贵州省职称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市政工程)备考试题及答案(二)
贵州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市政工程)备考试题及答案(二)一、填空题1.交通标志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答案:主标志、辅标志2.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有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______和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答案: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3.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技术性能、______和社会环境影响。
答案:经济效益4.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______。
答案:缓和曲线5.道路工程一般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型。
答案:公路、城市道路、特殊道路6.道路设计年限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7.______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答案:服务水平8.城市道路网规划评价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9.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答案:主路、辅路、匝道10.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整体平地式、高架分离式11.环道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车道。
答案:左转车道、交织车道、右转车道12.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该从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着手。
答案: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影响13.出入口间距的组成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出—出、出—入、入—入、入—出14.平交路口从交通组织管理形式上区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信号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无信号控制交叉口15.道路照明以满足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项技术指标为标准。
答案:路面亮度、路面亮度均匀度、眩光限制16.交通信号控制的范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标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有哪些(1)城市道路总体布局,交通应在全市范围中均衡分布,道路系统中,一般干道间距为700m1100m,道路网密度为2.81.8km/km2.小城市干道间距500m作用。
(2)我国城市道路按不同功能有三级划分:1)主干道(全面性)是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红线宽为40m 左右;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红线宽为30m左右;3)支路(街坊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红线宽为15m左右。
为明确道路性质,可依其功能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大类道路。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结合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满足各种管线敷设和人防工程要求,防止噪声干扰。
(4)城市道路系统一般归纳为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几种。
这是根据当地的社会、自然和现状条件所确定,按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5)城市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和辅助道路两类系统组成。
主要道路是交通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各部分之间和与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辅助道路是生活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
(6)通常采用快、慢车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交通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开辟步行区、自行车道、快速公共交通专用道等措施。
(7)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应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交通)、日照通风、管线敷设及建筑布置等因素。
道路红线宽度是道路、市政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其中机动车道占主要部分。
一条车道宽度为3.5m,一条快车道宽为3.75-4m,所需车道数视具体情况而定。
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型式有一块板(红线宽40m以下)、两块板、三块板(红线宽40m以上)三种。
型式确定应因地制宜。
(8)城市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应使客运、货运的交通量在城市中均衡分布、减少彼此干扰;合理布置主要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引开过境交通,合理布置大型停车场;组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 设计 双向机 别 车速 动车车
(km/h) 道条数
/ 80,60
≥4
机动车宽 分隔带 (m) 设置
3.75
必须设
道路横断面形式 二幅路
主 Ⅰ 60,50 干 Ⅱ 50,40 路 Ⅲ 40,30
≥4 ≥4 2~4
3.75 3.75 3.50 ~3.75
应设 应设 可设
一、二、三、四幅路 一、二、三幅路 一、二、三幅路
>5 1~5
3~4 4~5
3~5 4~6
<1
5~6
6~8
24
2. 道路面积密度 仅用道路网密度指标还不足以全面衡量城市道路对城市
交通的适应性,因路网密度无法反映同一类道路中由于不同 路线或不同路段当横断面形式(如车行道宽度)不同时的通 行能力(即设施效益)上的差异。道路面积密度是城市各类 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值,其表达式为:
4.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4.2 城市道路的功能及分类分级
4.2.1 城市道路的功能 1.交通设施的功能 2.公共空间功能 3.防灾救灾功能 4.形成城市结构功能
1
交通功能
道路交通 沿路利用
保证通风、日照、采光
城 市 道
公共空间
城市景观 市政工程管线的布置空间
路
保证消防、救援活动
功 能
防灾救灾
9
主干道 次干道
方格网式路网
放射环式路网
10
11
12
上 海 市 的 “ 三 环 十 射”
13
天津的环路
14
15
阿姆斯特丹的道路网
16
巴黎的道路网
17
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变化 呈不规则形状而形成的。其主要优点是不拘一格,充分结合自 然地形,线形生动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少,可节约工程 造价,如果综合考虑城市用地布局、建筑布置、道路工程及创 造城市景观等因素,精心规划,在取得较好交通效果和经济效 果的同时,也能形成生动活泼和丰富的景观效果。缺点在于绕 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此类路网常见 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与丘陵地带的城市,
以上三种基本形式常常又组合在一起,即形成混合型,该 结构常根据城市发展实际需要逐步形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合理组织分配交通,如中心城区布置(或保留)方格网式结构, 各分区、郊区、城区及外围可用放射环和(或)自由式结构加 以组织。
18
19
20
还有一种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作为纽带 (链),好像脊骨一样联系着各类较小范围的道路网而形成, 常见于组合型城市或呈带状发展的组团式城市,如兰州、深圳 等城市(图4—5)。此种模式组团内交通距离不大,多中心可以 分散交通流;但也易形成狭长的交通走廊,加重纵向交通压力, 因此宜布置两条以上平行的主干路以保证链式路网的畅通。
通的汽车专用道路。快速路应设中央分隔带,在与高速公路、 快速路和主干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形式,与交通量不 大的次干路相交时,可暂时采用平面交叉形式,但应保留修建 立体交叉的可能性。快速路的进出口采用全部控制或部分控制。
在规划布置建筑物时,在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人流、 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必须设置时,应设置辅助道路。
2. 放射环式路网 这种路网的优点是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 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在明确道路功 能上有其优点。缺点是容易将各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 中心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路网。如在小范 围采用放射环式路网,则可能形成许多不规则街坊,交叉口不 易处理,不利于建筑布置。因此此种结构形式适用于大、特大 城市。
次 Ⅰ 50,40 干 Ⅱ 40,30 路 Ⅲ 30,20
支 Ⅰ 40,30
路 Ⅱ 30,20
Ⅲ
20
2~4 2~4
2
3.75 3.50 ~3.75
3.50
可设 不设 不设
2
3.50 ~3.75 不设
2
3.50
不设
2
3.50
不设
一、二、三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8
4.3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 1. 方格网式路网(又称棋盘式道路网)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 的中、小城市。它划分的街道整齐,有利于沿街建筑布置。这 种路网上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在于道路功能不易明确, 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我国许多大城市的老城区 均是此结构形式。
2)
城市规模与 人口(万人) 大城市 >200
≤200
中等城市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0.4~0.5 0.8~1.2 1.2~1.4 3~4 0.3~0.4 0.8~1.2 1.2~1.4 3~4
1.0~1.2 1.2~1.4 3~4
小城市道路网密度指标表 表4—4
城市人口(万人) 干路
支路
道路网密度 (km/km2)
避难道
防火带
形成城市结构
形成城市用地结构骨架 组成邻1.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的目的:
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更 加有效,更加合理。
2 . 我国城市道路分类 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
3
(1)城市快速路: 完全是为机动车辆交通服务的,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
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络,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 部分及集散交通的作用。
(4)支路: 是以服务功能为主的,直接与两侧建筑物、街坊出入口相
接的局部地区道路。
6
3. 城市道路分级
城市道路的分级主要依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以及道路所 处的地形类别等来进行划分。见表4—2
7
项目
类别 快速路
我国各类各级城市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表4—2
4
(2)城市主干路: 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线道路。在
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路上应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的道路 断面形式,如三幅路、四幅路,以减少机动车与非动车的相互 干扰。
主干路上平面交叉口间距以800~1200m为宜,道路两侧不 应设置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
5
(3)次干路: 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
21
22
4.4 城市道路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网密度
道路网密度即城市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 。根据我国城市道路的分类标准,道路网密度指标按各类道路 分别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i
Li F
(km/km2)
(4—1)
23
大中城市道路网密度指标表
表4—3
道路网
密度 (km/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