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小组(中文译版)

合集下载

巴林特小组介绍

巴林特小组介绍

巴林特小组介绍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巴林特小组在当今医患关系形势下,临床各科医生有必要提高了解患病之“人”的意识,加强医患联盟,强化沟通能力。

而潜意识于每个人心里都在工作,不仅是在病人那里,医生亦然。

所以医患之间总是有更多让人惊讶的和值得挑战的东西,待我们发现,这对于自已的成长和对工作的理解才是一个持续的进展过程。

1949年迈克·巴林特遇到了恩尼特·埃希霍茨,后者在塔维斯托克研究所研“巴林特小组”,小组的核心原则是所有的病人都有和客体建立关系的需求。

在《医生、病人和疾病》里,巴林特介绍了“医生药物”的概念,意思是:病人不仅对药物本身有反应,而且对于医生这个人、医生所带来的氛围也有着反应,以及医患的交流对彼此的意义。

《医生、病人和疾病》被称为是“改变了英国医学面貌”的书。

巴林特小组工作聚焦临床职业化医患关系,集中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欧美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是国外广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全科医生培训方法。

由5-15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组成一个小组,由一位医生提供在工作中感觉陷入困境的案例,小组其他成员探索在特定的时间里病人和师之间的事情,探索在这个事情中起作用的因素,探索临床所展示的谜团。

在巴林特小组里,焦点在于如何增进医生与病人链接和爱病人的能力,从解决问题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全程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的动力是作为点的。

通过小心的框架设置,团体提供一个安全的容器(巴林特中称为“金鱼缸”),让参与者从对案例的反思中获益。

团体理解个案,通过团体的工作,为呈报个案的医师的困境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通过定期的巴林特小组活动,提高了倾听技术;鼓励整合性的思考;展现团体动力;鼓励创造性思维;表达挫败、痛苦和快乐;提高观察能力;表明存在但不作为的价值;鼓励反省;鼓励评价;提高执业医师的满足感;发展和鼓励对于各种病人都会有治疗意义的行为本领;提高倾听和理解病人的状态的能力;提高应对病人疾病的心理层面的敏感度和技巧;学习对同事的困难个案以温柔支持的方式去聆听和反应。

聚焦于改善医患关系的继续医学教育探讨_巴林特小组介绍及启示

聚焦于改善医患关系的继续医学教育探讨_巴林特小组介绍及启示
ZHANG Hui,WANG Miaomiao,ZHANG Yan.Capgement and Educa- tion,Beijing,100069,China
【Abstract】 Balint group is a training method for doctors thinking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from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The group discusses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difficulties that the case reporters encounter.All of the team members provide safety and supportive atmosphere,describe their understanding,and put forward con- structive questions and comments to the case reporter.The case reporter finds out the blind spots and benefit from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provided by the team members.In addition to the discussion form,the leader can also make" sculpture" according to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the group dynamic.Case reporter and group mem- bers use body language and individual position relations to represen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reality.The invisib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urns into visualization,and which will bring more direct problem solving meth- ods and more powerful inner experience.Balint group is good for medical staffs to solve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 lems,to improve thei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and to establish effective interaction and support,and with outstanding results especially i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mprovement.Thus,it can be extended and ap- plied as a new form and a new content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health care in china. 【Key words】 Balint group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巴林特小组首要的任务是促进对于医生和病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

方法实际上是,探索在特定的时间里病人和治疗师之间的事情,以及探索在这个事情中起作用的因素。

探索的机会就是临床案例所展示的谜团。

这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潜意识在每个人心里都在工作,不仅是在病人那里。

所以总是有更多需要知道的,更多让人惊讶的和值得挑战的,这样我们对于自已和工作的理解才能是一个持续的进展过程。

在巴林特小组里,焦点在于,增进医生与病人链接和爱病人的能力。

从解决问题的压力下解脱出来。

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的动力是作为聚焦点的。

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士可以知道和理解彼此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与临床医师工作,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容器和容纳会以体验的方式展示出来。

这会增加临床医师反思的空间和联想的能力,不管他们是精神分析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家庭医生,医学教育家或督导师精神分析和巴林特小组巴林特小组提供了在日常的诊疗中去体验很多重要的精神分析概念的机会。

这是一个用精神分析的思想而不一定成为一个精神分析师的方法。

其中的一个概念是隐喻的使用,弗洛伊德他自己也使用过,在《癔症的研究》中,他介绍了隐喻,隐藏在可见的事物下的客体以此展示了分析师在体验病人的故事中的困难。

借助于巴林特小组中的案例探索了潜在的不同的意义。

鼓励成员注意医生提供的故事,不仅讲述时的声调还有词语都是需要注意的可以帮助理解的线索。

巴林特小组提供给医生的一些其他精神分析概念是:有机会在探索医患关系中体验移情和反移情的相互作用,自由联想,投射认同,动力性框架及其容纳作用。

巴林特小组的发展-彼时到今朝1949年迈克·巴林特遇到了恩尼特·埃希霍茨,后者在塔维斯托克人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婚姻问题。

他们一起在1950年创立了培训-研究讨论小组,现在称之为“巴林特小组”。

迈克尔1958年和恩尼特结婚,1968年担任英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巴林特小组最初是两位英国精神分析师所促成。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简介(2011-01-26 21:17:34)转载▼标签:杂谈巴林特小组——用肉体剖析的办法理解医患关系米歇尔·巴林特这个人1876年12月3日生于布达佩斯,是一个开业医生的儿子。

他对医学的兴趣来自目睹父亲的工作。

在父亲的期望下巴林特选择了医学。

一战期间加入前线,开始到了俄国,后来还去过多罗密特山脉。

其医学学习于1918年10月结束,1924年他又学了生物化学。

此前,21岁时,巴林特第一次接触到精神分析。

爱丽丝是他妹妹的同学,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在爱丽丝的鼓励下,他阅读了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和《图腾和禁忌》。

他参加了桑多·弗兰茨(Sandor Ferenczi)的课程,弗兰茨1919年曾短暂的在匈牙利待过,他是一个世界级的精神分析的大学教授。

在革命期间,巴林特夫妇来到柏林,在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那开始学习精神分析并进行精神分析师的训练。

此外还在查理特(Charite)医院治疗心身疾病的病人,并第一次在这类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性治疗。

1924年巴林特夫妇返回布达佩斯,巴林特继续在弗兰茨那学了两年的精神分析。

1935年他被选为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院的院长并在精神分析公立医院任院长。

很早以来他就对心身疾病感兴趣。

他在布达佩斯精神分析联合会首次的两个报告是“胃病的精神分析意”,“一例心因性阳痿案例”或是“胃病的门诊病例”。

他开始探索并给医生灌输心理学理解。

巴林特沿袭了弗兰茨的传统,弗兰茨从作为精神分析师开始就给医生上课并作报告,1923年发表了“作为精神分析师的开业医生”。

弗兰茨开始尝试改变精神分析师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形式,巴林特在1926年第一次发表了关于开业医生进行精神分析的问题的文章。

他给医生做讲座并在1937年举办第一个精神分析研讨会,会上他与医生讨论工作中的心理治疗的可能性。

由于匈牙利的的反犹运动(Horty-Regimes),在政治压力下他辞去了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院的工作并流亡到英国。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以员工为中心
爱人者必先 自爱
பைடு நூலகம்
以患者为中 心
二、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是1950年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迈 克尔· 巴林特在1950年初创立的一个专门针对缓解 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和研讨小组,他认为医生 自己就是一剂药物,即“医生药物”效应。
通过促进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增进医 患沟通能力,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医务人员心理 健 康水平,发挥医生药物的正效应。
小组活动设臵
分钟 5-10 报告者 介绍案例 全体人员 听、想 组长 掌控时间和内容
<5 <10
30 10 2-3
阐明问题 回答问题
倾听 个人总结
听 澄清
表达
肯定报告者 扼要归纳2-3个问题 禁止解释和建议
协调和掌控 问题引回报告者 总结,结束,感谢
8-12人
2018年1月24日,重医一院顺利举行第一期巴 林特小组活动,成功招募24名医生、护士及 医学生参与活动。活动由医务处与精神科牵 头,在前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巴林特团 队专家进行的师资培训及案例讨论、“金鱼 缸”演示基础上,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自身 的情绪处理和人格发展,缓解自身的职业压 力与职业倦怠,改善医患关系。
通过小组培养,医生能学会站在中立位臵思考问 题,而不是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名医生。
我国已于2011年6月加入 国际巴林特小组联盟, 并作为职业化医患关系 技术的推广。
巴林特小组 的目标 I
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使医生也具有治疗 作用 更好地理解患者 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 ( 反向移情) 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谢 谢!
-1977年,美国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小组组长的干预Ⅰ源自鼓励参与者开放和自由地表达想法,感 受和疑惑。(“思考活跃自由”) 对案例各种不同的理解,多棱镜或立方 体模式 在小组成员和医患关系的相互作用中起 连接作用(移情)
小组组长的干预Ⅱ



这个病人引起我们哪些感受? 该患者有何特点? 你如何看待该患者就诊以及他对医生的 看法? 为什么医生在这种情况下会这么做?他 这么做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是否有些东西被病人忽略了?
最多5分钟
阐明问题
倾听
最多10分钟
回答问题
询问关于案例的问题
30分钟
静坐和倾听,不再做任何解释
自由表达前面提到的各种想 法,允许任何情况,甚至不寻 常的事情发生,如在讨论过程 中改变观点
10分钟 2-3分钟
个人总结发言
巴林特小组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由精神分析师迈克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医生创立发展而来 6-12名医生 讨论关于患者的疑难问题 识别和修正医患关系的相关问题 小组组长:有巴林特小组和精神动力学 经验的心理治疗师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Ⅰ



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 更好的理解患者 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反向 移情) 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Ⅱ


帮助医生发现新的视角,消除医生的盲 点 形成分析型思维方式 更加意识到自身对患者的影响 可能对医生的人格产生轻微的但是重要 的改变
巴林特小组安排
1.小组组长询问小组成员中谁愿意提供一例案例。 2.提供案例的医生描述与该患者的见面情况,以 及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该医生提出的问题 3.小组成员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感觉,疑惑 和躯体感知。案例提供者仅仅是倾听 4.关于医患关系的新的观点产生 5.案例提供者恢复主动参与状态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关于医患沟通和自我成长的心理小组
心身医学科
关于“感性和理性” 年幼时靠感性(直觉,无意识),可以毫无 顾虑的直接表达我们的需求。 随着成长,身份和角色越来越多,为了符合 社会规范,我们会根据理性(意识)去做事, 从而忽略或压抑自己内在感性需求。 感性和理性的冲突:决定日常行为的是无意 识而不是意识。
巴林特小组是什么

早期应用于全科医生培训。 现广泛应用于各种职业化关系:医患关系、 师生关系、教师和家长、律师和客户等。 医院里参加的人员:医生、护士、护工、 行政管理人员等。 目前美、澳、英、德、法、意、俄等欧美 国家广泛应用于医师培训中。 国内很多医院都已开展。





巴林特小组的规则: 清晰的设置: 8到12个成员,其他人可以在旁边观察, 开放或封闭。组长一般是精神科医生或心 理治疗师。 巴林特小组会定期碰头,一周、2周或1 月一次,每次持续约一个半小时。 保密原则: 不具体指出患者姓名,小组讨论结束后不 再讨论或透露小组内的内容。



三 小组自由表达环节(二)
小组成员在小组进程中采取不同的视角: 患者、案例提供者、家属、上级、机构等,

以“我”(我是某个角色)来自由表达想 法、感受、身体的改变、头脑出现的景象 等。
允许陈述所有的事情,即使是幻想或天马 行空的事。但避免分析、评论和建议。


四 反馈环节 观察者对小组进程的反馈(如果有)。

巴林特小组的目标





通过小组互动,唤起对自己感受、幻想等 的包容性 训练更好的倾听和耐心 对于心理障碍和心身问题更好的鉴别力 解除对病人心理和社会问题相关的负担 更好的理解医患之间的交往 为诊断和治疗使用这些理解 医护人员情感的释放和诉求

巴林特小组20180530

巴林特小组20180530

组长
8-12人组成 1-2名受过训练的组长 围圈而坐 去特殊化
组长
23
巴林特小组的原则
保密原则 避免建议和分析 尊重、避免评判 以自己的名义发言 为每一位成员提供发言的机会
巴林特小组过程
1.报告,事实性问题,感受表达
案例提供者不使用任何病历记录,只凭记忆口头报告。这 样的报告方式使得情绪状态得以流露。 在案例提供者报告案例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要首先集中 注意力倾听,在报告结束前不要提问,以便其报告可以完整 结束。 接下来由组长决定可以提多少事实性问题,可以是针对医 学、诊断细节或者患者的社会学状况,或者患者的长相等等。
巴林特小组产生的背景
巴林特小组产生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大量的人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个体因此感到很孤单,孤独。
许多精神和情绪方面的压力伴随躯体方面的张力同时出 现他们选择到自己的医生那里去抱怨......”
“当医生照料患者时,谁来照料医生?”
巴林特小组产生的背景
关注人、令人信任、理解人、给人有用的信息—这是患 者对医生的期待。开诚布公、信任人、讲理—这是医生 对患者的期待。
一种令患者觉到有益的关系是对治疗预后最重要的非特 异性作用因素(巴林特1957)
“困难的不是患者,而是医患关系”
首先所有的医生都必须仔细地倾 听病人关于其他症状的述说,并 尊重症状背后可能的内心冲突。
潜意识:指的是存在的,但是你不愿意“看见”或没有觉察到的体验。
移情和反移情
医生对于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人,会移情他的正性 的,负性的思想、感情、希望和愿望。
病人的行为和感情会影响到医生的思想、感情和行 为,极端的情况下会混淆并失去能力。
移情和反移情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的基本假设





1.大多数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一开始是不能到达的,却是可影 响的。 2.并不是关于问题是错还是对,不是关于既不是-也不是,而是 关于既是-也是。再次说的思想和想法可以表达出来,经受这种 矛盾的感觉是重要的。 3.知道病人的一切并不是决定性的,而病人在描述时所遗忘和逃 避的内容才有决定性的意义,儿童期时的经历是重要的。他把我 们的关系看成是成人的。 4.医生对于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人,会移情他的正性的,负性的 思想、感情、希望和愿望。医生应该知道,但不要求表示出来。 5.病人的行为和感情会影响到医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极端 的情况下会混淆并失去能力。医生还应该知道他自己感情发展史 的弱势和强势。 6.就像语言可以有很多意义一样,病人的描述和疾病症状也有 很多层面,彼此不是互相排斥的。如果病人表面上只谈天气,并 提到外面的风刮的那么厉害,天那么混浊,马上就要有坏天气了, 可能他是在谈他内在的状态。
医生观念的改变




医生在一定范围里学到换一种方式来对待和倾听他的病人。精神分 析的工作方式,不是评价,而是检查和阐释。对状况的讨论跟随在自 由联想的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后。小组成员的讨论要像对梦一样来分 析并因此“有潜意识梦的思想的揭示方式,就是说在我们的例子中病 人的病态的客体关系”(Loch 1969)。 讨论过程中的困难存在于询问做报告的同事: “每一个成员要对医生,病人和病有自己自由的想法,而不是提出 别人的问题。总会有尝试,向报告者提出各种问题,避免漏了…我们 总激励小组成员,包括组长,自己思考,即便自己的思想显的多么没 有意义。每个人应该,就像巴林特说的‘用于展现自己的愚蠢’。每 个人都要沉到情景中,训练再现、观察、思考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上, 并集中到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和抱怨之间,不去考虑疾病 的理论背景”(E. Balint 1980)。 重要的是,不仅是内容,就是感觉和经历也要跟随着事情中的感情 和经历而变化。在小组里的感觉对个人来说是从勇气和没兴趣到攻击 和尴尬。小组的震动对于思想的改变是催化剂。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组长:将医患关系的基本假设付诸实施
有小组治疗经验 把控设置 接受组长培训(从参加小组 开始……)
确保报告者不被伤害或责难 推动小组进程
副组长协助组长
组员
在小组中进行澄清 和讨论,站在不同 的视角,增进对医 患关系的理解 “展现自己的愚蠢”
可以问:“病人长什 么样?有人陪伴吗? 他们关系如何?经济 状况如何?”…… (澄清)
2
3
4
5
“雕塑”——还原事件现场
five
there
“泥人”眼神、动作表 情均还原当时场景 当事人调整“泥 人”的位置,泥 人再次发表感想 报告人发表感想
one
当事人询问“泥人” 的感想
four
“泥人们”最后 一次自主调整位 置,发表观想
six
two
还原当事人最让他哽咽时 的场景,双手扶着“泥人” 肩膀并站在其在背后 思考:报告人选了什么人当泥人? 泥人调整的顺序等
巴林特小组过程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可以说:“当我体会这 个医生的感受时,我感 受到了忧愁\无助\同 情……我的躯体反 应……我的行为……” (同情心)
可以说:“如果我是病 人\家属\旁观者……我 看到……我感到……” (不尊重、共情 不批评 不离开事件,不谈自己的经验,不给建议 多视角——关注事件,环境中不同的人和物
巴林特小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陈娟
目录
C O N T E N T S
01 02
概念、小组设置 注意事项 巴林特小组延伸——“雕塑” 活动展示
03 04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医生发现和解决他们在 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其沟通技能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组长的任务是认识,解释和表述这种状况 组长的任务是认识, 和小组现象, 和小组现象,使其获得对病人和问题新的 看法。 看法。 巴林特小组一方面要求医生有自己的经验, 巴林特小组一方面要求医生有自己的经验, 另外一方面医生要学到, 另外一方面医生要学到,会集中到病人和 他的经历并体会到病人的性格。 他的经历并体会到病人的性格。在医生下 一次遇到病人就会感到轻松, 一次遇到病人就会感到轻松,并将这种轻 松传递给病人,这样双方都会感觉舒服些。 松传递给病人,这样双方都会感觉舒服些。
组长的任务
组长的任务是,将医患关系的基本假设付诸实施。可以有以下的 组长的任务是,将医患关系的基本假设付诸实施。 问题: 问题: 您认为,病人在这个时候感觉到什么? -您认为,病人在这个时候感觉到什么? 介绍的病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介绍的病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知道病人的生活环境,他现在的家庭和以前的家庭吗? -你知道病人的生活环境,他现在的家庭和以前的家庭吗? 我们激起了病人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激起了病人什么样的感觉? 病人怎样给他的医生带来他的“形式上的”要求和机会? -病人怎样给他的医生带来他的“形式上的”要求和机会? 病人和他的环境在哪里和怎样产生一个基本“适应障碍” -病人和他的环境在哪里和怎样产生一个基本“适应障碍”的? 您认为病人怎样看待他的医生,对于医生有怎样的想法? -您认为病人怎样看待他的医生,对于医生有怎样的想法? 为什么医生在这个环境中这样做,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为什么医生在这个环境中这样做,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怎样描述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拉锯”行为? -怎样描述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拉锯”行为? 还有什么是医生遗漏了的? -还有什么是医生遗漏了的?
医生观念的改变
医生在一定范围里学到换一种方式来对待和倾听他的病人。精神分 医生在一定范围里学到换一种方式来对待和倾听他的病人。 析的工作方式,不是评价,而是检查和阐释。 析的工作方式,不是评价,而是检查和阐释。对状况的讨论跟随在自 由联想的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后。 由联想的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后。小组成员的讨论要像对梦一样来分 析并因此“有潜意识梦的思想的揭示方式, 析并因此“有潜意识梦的思想的揭示方式,就是说在我们的例子中病 人的病态的客体关系” 1969)。 人的病态的客体关系”(Loch 1969)。 讨论过程中的困难存在于询问做报告的同事: 讨论过程中的困难存在于询问做报告的同事: 每一个成员要对医生,病人和病有自己自由的想法, “每一个成员要对医生,病人和病有自己自由的想法,而不是提出 别人的问题。总会有尝试,向报告者提出各种问题,避免漏了…我们 别人的问题。总会有尝试,向报告者提出各种问题,避免漏了… 总激励小组成员,包括组长,自己思考, 总激励小组成员,包括组长,自己思考,即便自己的思想显的多么没 有意义。每个人应该,就像巴林特说的‘用于展现自己的愚蠢’ 有意义。每个人应该,就像巴林特说的‘用于展现自己的愚蠢’。每 个人都要沉到情景中,训练再现、观察、思考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上, 个人都要沉到情景中,训练再现、观察、思考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上, 并集中到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和抱怨之间, 并集中到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和抱怨之间,不去考虑疾病 的理论背景” 1980)。 的理论背景”(E. Balint 1980)。 重要的是,不仅是内容, 重要的是,不仅是内容,就是感觉和经历也要跟随着事情中的感情 和经历而变化。 和经历而变化。在小组里的感觉对个人来说是从勇气和没兴趣到攻击 和尴尬。小组的震动对于思想的改变是催化剂。 和尴尬。小组的震动对于思想的改变是催化剂。源自巴林特小组的成员要达到的目的

巴林特小组 中文译版

巴林特小组 中文译版

最多5分 阐明问题 钟
最多10 回答问题 分钟
倾听 询问关于案例的问题
最多2-3个方面的问题,形 成积极的,有影响的结论( 可变的)
禁止解释和建议,禁止此时 做主观陈述
30分钟
静坐和倾听,不再作任何解 释
自由表达前面提到的各种想 法,允许任何情况,甚至不 寻常的事情发生,如在讨论 过程中改变观点
总结,注意前述各个方面, 及隐藏着的差异,鼓励参与 者畅所欲言,但保护案例提 供者。控制时间和讨论目标
10分钟 个人总结发言
询问扮演者”你所听到的哪 些对你很重要?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2-3分钟
总结和结束。感谢发言者。
ASIA LINK VN009
关于Balint小组的网上资源
Balint Group
/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ASIA LINK VN009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 II
Balint Group
医生会发现新的视角,消除医生的盲点 形成分析型思维方式 更加意识到自身对患者的影响 可能对医生的人格产生轻微的但是重要的改变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ASIA LINK VN009
巴林特小组课程安排
巴林特小组
ASIA LINK VN009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Balint Group
由精神分析师米歇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医生发展而来
6-12 名医生 讨论关于患者的疑难问题 识别和修正医患关系的相关问题 小组组长: 有巴林特小组和精神动力学经验的心理治疗师
UNIVERSITÄTSKLINIKUM Fபைடு நூலகம்eiburg

巴林特小组简介

巴林特小组简介

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会员免费下载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
医生就是药 医患联盟
医生
病人
5
医生需要支持
消除盲点
理解
新视角
医生
识别问题
防耗竭
加强联盟
6
心理动力学基础
共情 移情 反移情
7
巴林特小组的组成
8-12人
8
讨论主题
9
组长的任务——组织和引导
应具备的能力
引导性问题
把握主题
该患者引起我们哪些感受?
保护案例报告者
该患者有何特点?
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
文本举例表并列
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
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
组长
听、想 听
澄清
掌控时间和内容
肯定报告者 扼要归纳2-3个问题 禁止解释和建议
表达 协调和掌控
问题引回报告者
总结,结束,感谢
11

规培科室巴林特小组简介

规培科室巴林特小组简介

巴林特小组是
“巴林特小组”不是医生的治疗小组,但也可对组员 产 生治疗性的影响, “巴林特小组”是专注于医患关系, 是 通过职业互动,来改善医生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提高自 我的意识和发展人格的专业人员训练小组。 巴林特小组中无论是组员还是组长均不提供诊断 或治疗方案。小组成员都是促进案例的呈现,各种情绪体 验和评论让巴林特小组变得丰富,从而对案例提供者有所 帮助。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2、巴林特小组的目的 3、巴林特小组的特点 4、巴林特小组的工作程序 5、巴林特小组案例提供者和组员要做什么 6、参加我院巴林特小组前的评估和协议签订
巴林特( Balint)小组工作是欧美医学 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聚焦职业化医患 关系,有助于促进沟通与医患和谐,由匈牙利 精神分析师Michael Balint于20世纪50年代在 英国伦敦创建的针对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 和研讨小组。我国已于2011年6月加入国际巴 林特小组联盟,并作为职业化医患关系技术的 推广。
他称这些小组是附带研究的研讨1954年迈克尔巴林特写了第一篇关于如何培训全科医生理解精神分析的报告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巴林特小组的组成812生治疗性的影响巴林特小组是专注于医患关系通过职业互动来改善医生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提高自我的意识和发展人格的专业人员训练小组
巴林特小组简介
困惑
患者对低年资医生不信任;纠 纷时,医师感觉孤立无援;被带教 老师当着病人的面批评,继而病人 又表示强烈不满;目睹同事被患者 辱骂;熟人患者治疗效果不满意, 面对朋友的抱怨;患者不合理的要 求… …挫败、烦恼、痛苦、委屈 、愤怒、悲伤、迷惑… …
创始人
Michael Balint
1896-1970
psychoanalyst at the

巴林特小组——心血管医务人员心身医学基本技能

巴林特小组——心血管医务人员心身医学基本技能

n e w p e r s p e c t i v e . Af t e r t h e t r a i n i n g,c a r d i o l o g s t s c o u l d t r e a t t h e i r p a t i e n t s i n a mo r e s i n c e r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wa y ,a n d h a d
翼墨 叁垫! : 垒 墨兰
医学与哲学 2 0 1 7 年3 月第 3 8 卷第 3 B期总第 5 6 9 期
巴林 特 小 组
心血 管 医务 人 员 心 身 医学 基 本 技 能 *
王一波①
摘要 : 心 身 医学从 医学 、 心理 学 、 社 会 学 多 角度 诠 释 了健 康 的 概 念 , 对 疾 病 的认 知 从 理 论 到 实 践
DOI : 1 0 . 1 2 0 1 4 / j . i s s n . 1 0 0 2 —0 7 7 2 . 2 0 1 7 . 0 3 b . 0 6
Ba l i n t Gr o u p:ba s i c s k i l l s o f p s y c ho s o m at i c me di c i ne i n c a r di o v a s c ul a r me di c a l s t a f f W. A N G y —
d e e p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 p u r s u i t s f o r t h e u n i q u e n e s s i n me d i c i n e . Ke y Wo r d s : B a l i n t g r o u p,p s y c h o s o ma t i c me d i c i n e ,c a r d i o — p s y c h o l o g y me d i c i n e

巴林特小组在皮肤科“四证合一”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巴林特小组在皮肤科“四证合一”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第50卷第10期2020年10月新躇医学XIN JIA N G M EDICAL JO U R N A LVol.50N o.10October.2020•临床教学•巴林特小组在皮肤科“四证合一”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张丽娟,万学峰,樊俊威,帕丽达•阿布利孜(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乌鲁木齐830054)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丨一5183(2020)10—1112—03“四证合一”培养模式是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 培养的一项重要改革,在三年的学习中,专业学位 研究生既需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发表研 究论文或病例总结以及论文答辩,同时,他们也是 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生,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理论和临床训练,最后通 过规培考核,此外,还要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毕 业时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医师资格证及规培 证,毕业即可以就业。

该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节省教 育培训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解决专业学位研 究生教育与从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难题。

但另一方 面,四证合一研究生面临同期的医师资格考试、规 培考试及毕业考试,此外半学期的理论课程后,学 生们将进人临床一线跟随临床带教老师从事近似 住院医师的临床一线工作,晚上还需继续理论课 程,他们需要面临从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角色转 变的巨大挑战。

皮肤病病种繁多、且与内外科知识 关联性较弱,大量的新知识需要积累,再加之病人 的不信任、自身对疾病认识的不到位所产生的担 心、棘手的医患沟通、课业的压力给这一群体造成 了无形的精神压力,使得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新挑战。

巴林特小组(Balint groups)由精神病学家Michael Balint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是一种为全 科医师提供督导的方法[|]。

巴林特小组的经典模 式:由6~ 12名全科医师和1~2名小组长组成,每 次活动时间1 ~2h,活动持续1年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巴林特小组 的目标 I
ASIA LINK VN009
Balint Group
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使医生也具有治疗作用
更好地理解患者
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 ( 反向移情) 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Balint Group Timetable
ASIA LINK VN009
时间
5-10分 钟 最多5分 钟 最多10 分钟 30分钟
扮演者
介绍案例的重要方面,不是 所有的资料都是必需的 阐明问题
全体人员
倾听,感知,想法,感受, 甚至不寻常的观点 倾听
小组组长
监督时间和内容
Balint Group
/
最多2-3个方面的问题,形 成积极的,有影响的结论( 可变的) 禁止解释和建议,禁止此时 做主观陈述 总结,注意前述各个方面, 及隐藏着的差异,鼓励参与 者畅所欲言,但保护案例提 供者。控制时间和讨论目标 询问扮演者”你所听到的哪 些对你很重要?
回答问题
询问关于案例的问题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巴林特小组
Hale Waihona Puke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ASIA LINK VN009
Balint Group
由精神分析师米歇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医生发展而来
6-12 名医生 讨论关于患者的疑难问题 识别和修正医患关系的相关问题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小组组长: 有巴林特小组和精神动力学经验的心理治疗师
Balint Group
1.
2. 3.
小组组长询问小组成员中谁愿意提供一例案例。如有 多位医生要求,选择最先举手的一位
提供案例的医生描该与该患者的见面情况,以及存在 的问题,也可以是该医生提出的问题 小组成员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感觉,疑惑和躯体 感知。案例提供者仅仅是倾听 关于医患关系的新的观点产生 案例提供者恢复主动参与状态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4. 5.
小组组长的干预 I
ASIA LINK VN009
Balint Group
鼓励参与者开放和自由地表达想法,感受和疑 惑。(“思考活跃自由”) 对案例各种不同的理解,多棱镜或立方体模式 在小组成员和医患关系的相互作用中起连接作 用(移情)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 II
ASIA LINK VN009
Balint Group
医生会发现新的视角,消除医生的盲点 形成分析型思维方式 更加意识到自身对患者的影响 可能对医生的人格产生轻微的但是重要的改变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巴林特小组课程安排
ASIA LINK VN009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系统的观点
小组组长的干预 II
ASIA LINK VN009
Balint Group
这个病人引起我们哪些感受? 该患者有何特点? 你如何看待该患者就诊以及他对医生的看法?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为什么医生在这种情况下会这么做?他这么做想 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是否有些东西被病人忽略了?
静坐和倾听,不再作任何解 释
自由表达前面提到的各种想 法,允许任何情况,甚至不 寻常的事情发生,如在讨论 过程中改变观点
10分钟
个人总结发言
2-3分钟
总结和结束。感谢发言者。
关于Balint小组的网上资源
ASIA LINK VN009
Balint Group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