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小组简介

合集下载

巴林特小组介绍

巴林特小组介绍

巴林特小组介绍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巴林特小组在当今医患关系形势下,临床各科医生有必要提高了解患病之“人”的意识,加强医患联盟,强化沟通能力。

而潜意识于每个人心里都在工作,不仅是在病人那里,医生亦然。

所以医患之间总是有更多让人惊讶的和值得挑战的东西,待我们发现,这对于自已的成长和对工作的理解才是一个持续的进展过程。

1949年迈克·巴林特遇到了恩尼特·埃希霍茨,后者在塔维斯托克研究所研“巴林特小组”,小组的核心原则是所有的病人都有和客体建立关系的需求。

在《医生、病人和疾病》里,巴林特介绍了“医生药物”的概念,意思是:病人不仅对药物本身有反应,而且对于医生这个人、医生所带来的氛围也有着反应,以及医患的交流对彼此的意义。

《医生、病人和疾病》被称为是“改变了英国医学面貌”的书。

巴林特小组工作聚焦临床职业化医患关系,集中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欧美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是国外广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全科医生培训方法。

由5-15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组成一个小组,由一位医生提供在工作中感觉陷入困境的案例,小组其他成员探索在特定的时间里病人和师之间的事情,探索在这个事情中起作用的因素,探索临床所展示的谜团。

在巴林特小组里,焦点在于如何增进医生与病人链接和爱病人的能力,从解决问题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全程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的动力是作为点的。

通过小心的框架设置,团体提供一个安全的容器(巴林特中称为“金鱼缸”),让参与者从对案例的反思中获益。

团体理解个案,通过团体的工作,为呈报个案的医师的困境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通过定期的巴林特小组活动,提高了倾听技术;鼓励整合性的思考;展现团体动力;鼓励创造性思维;表达挫败、痛苦和快乐;提高观察能力;表明存在但不作为的价值;鼓励反省;鼓励评价;提高执业医师的满足感;发展和鼓励对于各种病人都会有治疗意义的行为本领;提高倾听和理解病人的状态的能力;提高应对病人疾病的心理层面的敏感度和技巧;学习对同事的困难个案以温柔支持的方式去聆听和反应。

聚焦于改善医患关系的继续医学教育探讨_巴林特小组介绍及启示

聚焦于改善医患关系的继续医学教育探讨_巴林特小组介绍及启示
ZHANG Hui,WANG Miaomiao,ZHANG Yan.Capgement and Educa- tion,Beijing,100069,China
【Abstract】 Balint group is a training method for doctors thinking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from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The group discusses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difficulties that the case reporters encounter.All of the team members provide safety and supportive atmosphere,describe their understanding,and put forward con- structive questions and comments to the case reporter.The case reporter finds out the blind spots and benefit from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provided by the team members.In addition to the discussion form,the leader can also make" sculpture" according to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the group dynamic.Case reporter and group mem- bers use body language and individual position relations to represen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reality.The invisib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urns into visualization,and which will bring more direct problem solving meth- ods and more powerful inner experience.Balint group is good for medical staffs to solve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 lems,to improve thei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and to establish effective interaction and support,and with outstanding results especially i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mprovement.Thus,it can be extended and ap- plied as a new form and a new content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health care in china. 【Key words】 Balint group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巴林特小组首要的任务是促进对于医生和病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

方法实际上是,探索在特定的时间里病人和治疗师之间的事情,以及探索在这个事情中起作用的因素。

探索的机会就是临床案例所展示的谜团。

这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潜意识在每个人心里都在工作,不仅是在病人那里。

所以总是有更多需要知道的,更多让人惊讶的和值得挑战的,这样我们对于自已和工作的理解才能是一个持续的进展过程。

在巴林特小组里,焦点在于,增进医生与病人链接和爱病人的能力。

从解决问题的压力下解脱出来。

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的动力是作为聚焦点的。

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士可以知道和理解彼此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与临床医师工作,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容器和容纳会以体验的方式展示出来。

这会增加临床医师反思的空间和联想的能力,不管他们是精神分析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家庭医生,医学教育家或督导师精神分析和巴林特小组巴林特小组提供了在日常的诊疗中去体验很多重要的精神分析概念的机会。

这是一个用精神分析的思想而不一定成为一个精神分析师的方法。

其中的一个概念是隐喻的使用,弗洛伊德他自己也使用过,在《癔症的研究》中,他介绍了隐喻,隐藏在可见的事物下的客体以此展示了分析师在体验病人的故事中的困难。

借助于巴林特小组中的案例探索了潜在的不同的意义。

鼓励成员注意医生提供的故事,不仅讲述时的声调还有词语都是需要注意的可以帮助理解的线索。

巴林特小组提供给医生的一些其他精神分析概念是:有机会在探索医患关系中体验移情和反移情的相互作用,自由联想,投射认同,动力性框架及其容纳作用。

巴林特小组的发展-彼时到今朝1949年迈克·巴林特遇到了恩尼特·埃希霍茨,后者在塔维斯托克人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婚姻问题。

他们一起在1950年创立了培训-研究讨论小组,现在称之为“巴林特小组”。

迈克尔1958年和恩尼特结婚,1968年担任英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巴林特小组最初是两位英国精神分析师所促成。

医患沟通巴林特小组方案含流程

医患沟通巴林特小组方案含流程

医患沟通巴林特小组方案含流程医患沟通巴林特小组
一、时间:下午4:30--5:30
二、地点:
三、参与人员:新入职医护人员5-8人,工作人员作为组长进行带领,1-2人
四、活动背景简介
巴林特小组是一种聚焦于医患关系的病例讨论形式,这种形式使临床科室更好地了解患病之“人”、同时有助于加强医患联盟、提高沟通技巧以及避免职业耗竭。

数十年来日益发展并受到广泛认可,已经成为欧美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

巴林特小组集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建立职业化医患关系的一门技术,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各科医务人员开展医患沟通技能和医护心理成长培训的有效方法之一。

为了让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增强医患沟通的技巧,从心理层面思考医患冲突的原因,加强医护人员在医患沟通方面的朋辈支持,面向院内医护人员开展巴林特小组,希望可以通过小组开展让医护人员在医患沟通方法上面有所提升和完善,帮助医患人员应对各类医患矛盾。

五、活动流程介绍
大家围坐成一个圈,便于建立联系。

1.活动内容引出——医患干系;
2.医护人员自我介绍彼此熟悉;
3.医患矛盾案例提供:邀请参与组员分享在工作中遇到的医患冲突或纠葛的真实案例,分享几个,由大家举手选择一个案例。

4.对案例进行事实提问和澄清:由组长主持,其他组员对案例的详情提出疑问,由案例提供者进行解答。

5.案例提供者退出小组,坐在一旁,不发言。

小组其他组员就案例进行讨论,站在不同角度谈对事件的感受,但不可以批判、评论案例提供者的做法,只假设自己是案例中的某个人谈这个人的感受。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简介(2011-01-26 21:17:34)转载▼标签:杂谈巴林特小组——用肉体剖析的办法理解医患关系米歇尔·巴林特这个人1876年12月3日生于布达佩斯,是一个开业医生的儿子。

他对医学的兴趣来自目睹父亲的工作。

在父亲的期望下巴林特选择了医学。

一战期间加入前线,开始到了俄国,后来还去过多罗密特山脉。

其医学学习于1918年10月结束,1924年他又学了生物化学。

此前,21岁时,巴林特第一次接触到精神分析。

爱丽丝是他妹妹的同学,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在爱丽丝的鼓励下,他阅读了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和《图腾和禁忌》。

他参加了桑多·弗兰茨(Sandor Ferenczi)的课程,弗兰茨1919年曾短暂的在匈牙利待过,他是一个世界级的精神分析的大学教授。

在革命期间,巴林特夫妇来到柏林,在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那开始学习精神分析并进行精神分析师的训练。

此外还在查理特(Charite)医院治疗心身疾病的病人,并第一次在这类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性治疗。

1924年巴林特夫妇返回布达佩斯,巴林特继续在弗兰茨那学了两年的精神分析。

1935年他被选为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院的院长并在精神分析公立医院任院长。

很早以来他就对心身疾病感兴趣。

他在布达佩斯精神分析联合会首次的两个报告是“胃病的精神分析意”,“一例心因性阳痿案例”或是“胃病的门诊病例”。

他开始探索并给医生灌输心理学理解。

巴林特沿袭了弗兰茨的传统,弗兰茨从作为精神分析师开始就给医生上课并作报告,1923年发表了“作为精神分析师的开业医生”。

弗兰茨开始尝试改变精神分析师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形式,巴林特在1926年第一次发表了关于开业医生进行精神分析的问题的文章。

他给医生做讲座并在1937年举办第一个精神分析研讨会,会上他与医生讨论工作中的心理治疗的可能性。

由于匈牙利的的反犹运动(Horty-Regimes),在政治压力下他辞去了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院的工作并流亡到英国。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以员工为中心
爱人者必先 自爱
பைடு நூலகம்
以患者为中 心
二、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是1950年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迈 克尔· 巴林特在1950年初创立的一个专门针对缓解 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和研讨小组,他认为医生 自己就是一剂药物,即“医生药物”效应。
通过促进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增进医 患沟通能力,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医务人员心理 健 康水平,发挥医生药物的正效应。
小组活动设臵
分钟 5-10 报告者 介绍案例 全体人员 听、想 组长 掌控时间和内容
<5 <10
30 10 2-3
阐明问题 回答问题
倾听 个人总结
听 澄清
表达
肯定报告者 扼要归纳2-3个问题 禁止解释和建议
协调和掌控 问题引回报告者 总结,结束,感谢
8-12人
2018年1月24日,重医一院顺利举行第一期巴 林特小组活动,成功招募24名医生、护士及 医学生参与活动。活动由医务处与精神科牵 头,在前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巴林特团 队专家进行的师资培训及案例讨论、“金鱼 缸”演示基础上,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自身 的情绪处理和人格发展,缓解自身的职业压 力与职业倦怠,改善医患关系。
通过小组培养,医生能学会站在中立位臵思考问 题,而不是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名医生。
我国已于2011年6月加入 国际巴林特小组联盟, 并作为职业化医患关系 技术的推广。
巴林特小组 的目标 I
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使医生也具有治疗 作用 更好地理解患者 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 ( 反向移情) 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谢 谢!
-1977年,美国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小组组长的干预Ⅰ源自鼓励参与者开放和自由地表达想法,感 受和疑惑。(“思考活跃自由”) 对案例各种不同的理解,多棱镜或立方 体模式 在小组成员和医患关系的相互作用中起 连接作用(移情)
小组组长的干预Ⅱ



这个病人引起我们哪些感受? 该患者有何特点? 你如何看待该患者就诊以及他对医生的 看法? 为什么医生在这种情况下会这么做?他 这么做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是否有些东西被病人忽略了?
最多5分钟
阐明问题
倾听
最多10分钟
回答问题
询问关于案例的问题
30分钟
静坐和倾听,不再做任何解释
自由表达前面提到的各种想 法,允许任何情况,甚至不寻 常的事情发生,如在讨论过程 中改变观点
10分钟 2-3分钟
个人总结发言
巴林特小组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由精神分析师迈克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医生创立发展而来 6-12名医生 讨论关于患者的疑难问题 识别和修正医患关系的相关问题 小组组长:有巴林特小组和精神动力学 经验的心理治疗师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Ⅰ



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 更好的理解患者 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反向 移情) 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Ⅱ


帮助医生发现新的视角,消除医生的盲 点 形成分析型思维方式 更加意识到自身对患者的影响 可能对医生的人格产生轻微的但是重要 的改变
巴林特小组安排
1.小组组长询问小组成员中谁愿意提供一例案例。 2.提供案例的医生描述与该患者的见面情况,以 及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该医生提出的问题 3.小组成员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感觉,疑惑 和躯体感知。案例提供者仅仅是倾听 4.关于医患关系的新的观点产生 5.案例提供者恢复主动参与状态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关于医患沟通和自我成长的心理小组
心身医学科
关于“感性和理性” 年幼时靠感性(直觉,无意识),可以毫无 顾虑的直接表达我们的需求。 随着成长,身份和角色越来越多,为了符合 社会规范,我们会根据理性(意识)去做事, 从而忽略或压抑自己内在感性需求。 感性和理性的冲突:决定日常行为的是无意 识而不是意识。
巴林特小组是什么

早期应用于全科医生培训。 现广泛应用于各种职业化关系:医患关系、 师生关系、教师和家长、律师和客户等。 医院里参加的人员:医生、护士、护工、 行政管理人员等。 目前美、澳、英、德、法、意、俄等欧美 国家广泛应用于医师培训中。 国内很多医院都已开展。





巴林特小组的规则: 清晰的设置: 8到12个成员,其他人可以在旁边观察, 开放或封闭。组长一般是精神科医生或心 理治疗师。 巴林特小组会定期碰头,一周、2周或1 月一次,每次持续约一个半小时。 保密原则: 不具体指出患者姓名,小组讨论结束后不 再讨论或透露小组内的内容。



三 小组自由表达环节(二)
小组成员在小组进程中采取不同的视角: 患者、案例提供者、家属、上级、机构等,

以“我”(我是某个角色)来自由表达想 法、感受、身体的改变、头脑出现的景象 等。
允许陈述所有的事情,即使是幻想或天马 行空的事。但避免分析、评论和建议。


四 反馈环节 观察者对小组进程的反馈(如果有)。

巴林特小组的目标





通过小组互动,唤起对自己感受、幻想等 的包容性 训练更好的倾听和耐心 对于心理障碍和心身问题更好的鉴别力 解除对病人心理和社会问题相关的负担 更好的理解医患之间的交往 为诊断和治疗使用这些理解 医护人员情感的释放和诉求

巴林特小组介绍

巴林特小组介绍

巴林特小组在当今医患关系形势下,临床各科医生有必要提高了解患病之“人”的意识,加强医患联盟,强化沟通能力;而潜意识于每个人心里都在工作,不仅是在病人那里,医生亦然;所以医患之间总是有更多让人惊讶的和值得挑战的东西,待我们发现,这对于自已的成长和对工作的理解才是一个持续的进展过程;1949年迈克·巴林特遇到了恩尼特·埃希霍茨,后者在塔维斯托克研究所研“巴林特小组”,小组的核心原则是所有的病人都有和客体建立关系的需求;在医生、病人和疾病里,巴林特介绍了“医生药物”的概念,意思是:病人不仅对药物本身有反应,而且对于医生这个人、医生所带来的氛围也有着反应,以及医患的交流对彼此的意义;医生、病人和疾病被称为是“改变了英国医学面貌”的书;巴林特小组工作聚焦临床职业化医患关系,集中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欧美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是国外广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全科医生培训方法;由5-15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组成一个小组,由一位医生提供在工作中感觉陷入困境的案例,小组其他成员探索在特定的时间里病人和师之间的事情,探索在这个事情中起作用的因素,探索临床所展示的谜团;在巴林特小组里,焦点在于如何增进医生与病人链接和爱病人的能力,从解决问题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全程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的动力是作为点的;通过小心的框架设置,团体提供一个安全的容器巴林特中称为“金鱼缸”,让参与者从对案例的反思中获益;团体理解个案,通过团体的工作,为呈报个案的医师的困境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定期的巴林特小组活动,提高了倾听技术;鼓励整合性的思考;展现团体动力;鼓励创造性思维;表达挫败、痛苦和快乐;提高观察能力;表明存在但不作为的价值;鼓励反省;鼓励评价;提高执业医师的满足感;发展和鼓励对于各种病人都会有治疗意义的行为本领;提高倾听和理解病人的状态的能力;提高应对病人疾病的心理层面的敏感度和技巧;学习对同事的困难个案以温柔支持的方式去聆听和反应;巴林特小组活动促进对于医生和病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加强医生对医患关系的关注,使得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也有助于医生处理自身的情绪和发展人格,提高医生的沟通和工作能力并缓解职业压力;巴林特小组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生自身人文医学素养,促进沟通与医患和谐,减少职业耗竭;它可以为医生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增加职业满意度;目前国内大型医院已经开展此项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值得在医患矛盾层出不穷的时下开展此项工作;附件1:巴林特小组活动具体程序。

巴林特小组流程

巴林特小组流程

巴林特小组流程巴林特小组是一个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团队,旨在共同探讨、研究和解决特定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巴林特小组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团队力量,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将介绍巴林特小组的流程,以便让每位成员清楚了解小组的运作方式。

首先,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小组的目标和任务。

在确定了小组的使命和愿景后,成员们应该共同商讨并制定出小组的长期和短期目标,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任务分工,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其次,小组成员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沟通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小组成员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在沟通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还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小组的目标。

接下来,小组成员需要定期进行工作汇报和进度跟踪。

通过定期的会议或报告,小组成员可以及时了解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出现工作偏差或延误。

同时,也可以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小组的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此外,小组成员还需要相互支持和鼓励。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问题,鼓励彼此,共同克服困难,实现小组的目标。

最后,小组成员需要及时总结和反思。

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后,小组成员应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次的工作中做出改进和提高。

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小组成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和小组的工作水平,实现小组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总之,巴林特小组的流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小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实现小组的目标!。

巴林特小组20180530

巴林特小组20180530

组长
8-12人组成 1-2名受过训练的组长 围圈而坐 去特殊化
组长
23
巴林特小组的原则
保密原则 避免建议和分析 尊重、避免评判 以自己的名义发言 为每一位成员提供发言的机会
巴林特小组过程
1.报告,事实性问题,感受表达
案例提供者不使用任何病历记录,只凭记忆口头报告。这 样的报告方式使得情绪状态得以流露。 在案例提供者报告案例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要首先集中 注意力倾听,在报告结束前不要提问,以便其报告可以完整 结束。 接下来由组长决定可以提多少事实性问题,可以是针对医 学、诊断细节或者患者的社会学状况,或者患者的长相等等。
巴林特小组产生的背景
巴林特小组产生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大量的人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个体因此感到很孤单,孤独。
许多精神和情绪方面的压力伴随躯体方面的张力同时出 现他们选择到自己的医生那里去抱怨......”
“当医生照料患者时,谁来照料医生?”
巴林特小组产生的背景
关注人、令人信任、理解人、给人有用的信息—这是患 者对医生的期待。开诚布公、信任人、讲理—这是医生 对患者的期待。
一种令患者觉到有益的关系是对治疗预后最重要的非特 异性作用因素(巴林特1957)
“困难的不是患者,而是医患关系”
首先所有的医生都必须仔细地倾 听病人关于其他症状的述说,并 尊重症状背后可能的内心冲突。
潜意识:指的是存在的,但是你不愿意“看见”或没有觉察到的体验。
移情和反移情
医生对于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人,会移情他的正性 的,负性的思想、感情、希望和愿望。
病人的行为和感情会影响到医生的思想、感情和行 为,极端的情况下会混淆并失去能力。
移情和反移情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的基本假设





1.大多数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一开始是不能到达的,却是可影 响的。 2.并不是关于问题是错还是对,不是关于既不是-也不是,而是 关于既是-也是。再次说的思想和想法可以表达出来,经受这种 矛盾的感觉是重要的。 3.知道病人的一切并不是决定性的,而病人在描述时所遗忘和逃 避的内容才有决定性的意义,儿童期时的经历是重要的。他把我 们的关系看成是成人的。 4.医生对于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人,会移情他的正性的,负性的 思想、感情、希望和愿望。医生应该知道,但不要求表示出来。 5.病人的行为和感情会影响到医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极端 的情况下会混淆并失去能力。医生还应该知道他自己感情发展史 的弱势和强势。 6.就像语言可以有很多意义一样,病人的描述和疾病症状也有 很多层面,彼此不是互相排斥的。如果病人表面上只谈天气,并 提到外面的风刮的那么厉害,天那么混浊,马上就要有坏天气了, 可能他是在谈他内在的状态。
医生观念的改变




医生在一定范围里学到换一种方式来对待和倾听他的病人。精神分 析的工作方式,不是评价,而是检查和阐释。对状况的讨论跟随在自 由联想的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后。小组成员的讨论要像对梦一样来分 析并因此“有潜意识梦的思想的揭示方式,就是说在我们的例子中病 人的病态的客体关系”(Loch 1969)。 讨论过程中的困难存在于询问做报告的同事: “每一个成员要对医生,病人和病有自己自由的想法,而不是提出 别人的问题。总会有尝试,向报告者提出各种问题,避免漏了…我们 总激励小组成员,包括组长,自己思考,即便自己的思想显的多么没 有意义。每个人应该,就像巴林特说的‘用于展现自己的愚蠢’。每 个人都要沉到情景中,训练再现、观察、思考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上, 并集中到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和抱怨之间,不去考虑疾病 的理论背景”(E. Balint 1980)。 重要的是,不仅是内容,就是感觉和经历也要跟随着事情中的感情 和经历而变化。在小组里的感觉对个人来说是从勇气和没兴趣到攻击 和尴尬。小组的震动对于思想的改变是催化剂。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组长:将医患关系的基本假设付诸实施
有小组治疗经验 把控设置 接受组长培训(从参加小组 开始……)
确保报告者不被伤害或责难 推动小组进程
副组长协助组长
组员
在小组中进行澄清 和讨论,站在不同 的视角,增进对医 患关系的理解 “展现自己的愚蠢”
可以问:“病人长什 么样?有人陪伴吗? 他们关系如何?经济 状况如何?”…… (澄清)
2
3
4
5
“雕塑”——还原事件现场
five
there
“泥人”眼神、动作表 情均还原当时场景 当事人调整“泥 人”的位置,泥 人再次发表感想 报告人发表感想
one
当事人询问“泥人” 的感想
four
“泥人们”最后 一次自主调整位 置,发表观想
six
two
还原当事人最让他哽咽时 的场景,双手扶着“泥人” 肩膀并站在其在背后 思考:报告人选了什么人当泥人? 泥人调整的顺序等
巴林特小组过程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可以说:“当我体会这 个医生的感受时,我感 受到了忧愁\无助\同 情……我的躯体反 应……我的行为……” (同情心)
可以说:“如果我是病 人\家属\旁观者……我 看到……我感到……” (不尊重、共情 不批评 不离开事件,不谈自己的经验,不给建议 多视角——关注事件,环境中不同的人和物
巴林特小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陈娟
目录
C O N T E N T S
01 02
概念、小组设置 注意事项 巴林特小组延伸——“雕塑” 活动展示
03 04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医生发现和解决他们在 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其沟通技能

巴林特小组的作用

巴林特小组的作用

巴林特小组的作用巴林特小组是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致力于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挑战。

他们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巴林特小组的作用。

巴林特小组通过分析和评估问题,能够准确地识别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

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深入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从而全面了解问题的背景和影响。

这样,他们就能够确定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巴林特小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沟通作用。

他们能够与各个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利益,并促使各方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巴林特小组能够集中各方的智慧和资源,形成合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巴林特小组还能够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他们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背景,运用专业知识和分析工具,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并提供客观、准确的建议。

这样,决策者就可以根据巴林特小组的建议,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巴林特小组还能够监督和评估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效果。

他们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指标,监督问题解决的进展和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解决方案。

通过监督和评估,巴林特小组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问题解决的效果符合预期。

巴林特小组还能够提供培训和支持,提高组织内部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他们会根据组织的需求和目标,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帮助组织内部人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培训和支持,巴林特小组能够提高组织内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巴林特小组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分析和评估问题,准确识别问题的本质;通过协调和沟通,促使各方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提供专业建议,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决策;通过监督和评估,确保问题解决的效果符合预期;通过培训和支持,提高组织内部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巴林特小组简介

巴林特小组简介

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会员免费下载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
医生就是药 医患联盟
医生
病人
5
医生需要支持
消除盲点
理解
新视角
医生
识别问题
防耗竭
加强联盟
6
心理动力学基础
共情 移情 反移情
7
巴林特小组的组成
8-12人
8
讨论主题
9
组长的任务——组织和引导
应具备的能力
引导性问题
把握主题
该患者引起我们哪些感受?
保护案例报告者
该患者有何特点?
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
文本举例表并列
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
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
组长
听、想 听
澄清
掌控时间和内容
肯定报告者 扼要归纳2-3个问题 禁止解释和建议
表达 协调和掌控
问题引回报告者
总结,结束,感谢
11

规培科室巴林特小组简介

规培科室巴林特小组简介

巴林特小组是
“巴林特小组”不是医生的治疗小组,但也可对组员 产 生治疗性的影响, “巴林特小组”是专注于医患关系, 是 通过职业互动,来改善医生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提高自 我的意识和发展人格的专业人员训练小组。 巴林特小组中无论是组员还是组长均不提供诊断 或治疗方案。小组成员都是促进案例的呈现,各种情绪体 验和评论让巴林特小组变得丰富,从而对案例提供者有所 帮助。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2、巴林特小组的目的 3、巴林特小组的特点 4、巴林特小组的工作程序 5、巴林特小组案例提供者和组员要做什么 6、参加我院巴林特小组前的评估和协议签订
巴林特( Balint)小组工作是欧美医学 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聚焦职业化医患 关系,有助于促进沟通与医患和谐,由匈牙利 精神分析师Michael Balint于20世纪50年代在 英国伦敦创建的针对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 和研讨小组。我国已于2011年6月加入国际巴 林特小组联盟,并作为职业化医患关系技术的 推广。
他称这些小组是附带研究的研讨1954年迈克尔巴林特写了第一篇关于如何培训全科医生理解精神分析的报告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巴林特小组的组成812生治疗性的影响巴林特小组是专注于医患关系通过职业互动来改善医生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提高自我的意识和发展人格的专业人员训练小组
巴林特小组简介
困惑
患者对低年资医生不信任;纠 纷时,医师感觉孤立无援;被带教 老师当着病人的面批评,继而病人 又表示强烈不满;目睹同事被患者 辱骂;熟人患者治疗效果不满意, 面对朋友的抱怨;患者不合理的要 求… …挫败、烦恼、痛苦、委屈 、愤怒、悲伤、迷惑… …
创始人
Michael Balint
1896-1970
psychoanalyst at th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 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 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 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 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 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 “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
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
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会员免费下载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
鼓励表达,活跃讨论 患者对医生的看法是什么?
防止不友好的批评 保护隐私
为什么医生在这种情况下会 采取这样的治疗方式?
保持中立
医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情绪
反应?
10
小组活动设置
分钟 5-10 <5
<10 30 10 2-3
报告者 介绍案例 阐明问题
回答问题 倾听
个人总结
全体人员
巴林特小组
Michael Balint
1896-1970
psychoanalyst at the
Tavistock Clinic in
London
1957
Enid Album-Eichholz
2
Balint groups: psychosocial nonsense or a real insight into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
的盲点

善于面对患者施加的压力
不断审视患者的问题
客观分析与患者的接触过 程并自我检讨
客观理解患者的行为
职业支持 职业发展
12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
组长
听、想 听
澄清
掌控时间和内容
肯定报告者 扼要归纳2-3个问题 禁止解释和建议
表达 协调和掌控
问题引回报告者
总结,结束,感谢
11
巴林特小组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并评价医师人际沟 处理过进医患沟通
针对不同的患者运用不同 的访问技巧

注意到医患互动关系中
医生就是药 医患联盟
医生
病人
5
医生需要支持
消除盲点
理解
新视角
医生
识别问题
防耗竭
加强联盟
6
心理动力学基础
共情 移情 反移情
7
巴林特小组的组成
8-12人
8
讨论主题
9
组长的任务——组织和引导
应具备的能力
引导性问题
把握主题
该患者引起我们哪些感受?
保护案例报告者
该患者有何特点?
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