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5ab81af74b35eefdc9d3333e.png)
巴林特小组----简介(2011-01-26 21:17:34)转载▼标签:杂谈巴林特小组——用肉体剖析的办法理解医患关系米歇尔·巴林特这个人1876年12月3日生于布达佩斯,是一个开业医生的儿子。
他对医学的兴趣来自目睹父亲的工作。
在父亲的期望下巴林特选择了医学。
一战期间加入前线,开始到了俄国,后来还去过多罗密特山脉。
其医学学习于1918年10月结束,1924年他又学了生物化学。
此前,21岁时,巴林特第一次接触到精神分析。
爱丽丝是他妹妹的同学,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在爱丽丝的鼓励下,他阅读了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和《图腾和禁忌》。
他参加了桑多·弗兰茨(Sandor Ferenczi)的课程,弗兰茨1919年曾短暂的在匈牙利待过,他是一个世界级的精神分析的大学教授。
在革命期间,巴林特夫妇来到柏林,在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那开始学习精神分析并进行精神分析师的训练。
此外还在查理特(Charite)医院治疗心身疾病的病人,并第一次在这类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性治疗。
1924年巴林特夫妇返回布达佩斯,巴林特继续在弗兰茨那学了两年的精神分析。
1935年他被选为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院的院长并在精神分析公立医院任院长。
很早以来他就对心身疾病感兴趣。
他在布达佩斯精神分析联合会首次的两个报告是“胃病的精神分析意”,“一例心因性阳痿案例”或是“胃病的门诊病例”。
他开始探索并给医生灌输心理学理解。
巴林特沿袭了弗兰茨的传统,弗兰茨从作为精神分析师开始就给医生上课并作报告,1923年发表了“作为精神分析师的开业医生”。
弗兰茨开始尝试改变精神分析师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形式,巴林特在1926年第一次发表了关于开业医生进行精神分析的问题的文章。
他给医生做讲座并在1937年举办第一个精神分析研讨会,会上他与医生讨论工作中的心理治疗的可能性。
由于匈牙利的的反犹运动(Horty-Regimes),在政治压力下他辞去了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院的工作并流亡到英国。
巴林特小组活动注意事项
![巴林特小组活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18dff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9.png)
巴林特小组活动注意事项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巴林特小组活动那些事儿。
你说这巴林特小组活动啊,就像是一场特别的聚会,但可别小瞧了它,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首先啊,参加活动的时候可得把心带上。
别以为人去了就行,得全身心投入呀,不然不就白瞎了这好机会嘛。
就好比去吃一顿大餐,光看着不动筷子,那能尝到美味吗?然后呢,要学会倾听。
别人说话的时候,别着急插嘴,安安静静地听人家把话说完。
这就跟听故事似的,得有耐心,才能知道整个情节嘛。
想象一下,要是有人老是打断你说话,你心里啥滋味?肯定不舒服呀!所以咱自己也别干这种事儿。
还有啊,别害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里又不是啥考场,说错了也没人笑话你。
要是都闷着不吭声,那这活动还有啥意思呢?就像一群哑巴在一起,多别扭呀!在巴林特小组活动中,每个人的经历和观点都很重要呢。
这就像一幅拼图,每个人都是一块独特的拼图块,只有大家都摆对了位置,才能呈现出完整又美丽的画面呀。
可别觉得自己的那块不重要,说不定缺了你这块,整个画面就不完整了呢!咱再说说尊重。
尊重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哪怕跟自己的不一样。
这世界这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活法,不能强求别人都跟自己一样呀。
就好像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正是因为这样才好看呀,要是都一个样,那多单调啊!而且哦,在活动中可别带着情绪来。
要是刚跟人吵完架或者心情特别不好,先缓一缓再来。
不然很容易把情绪带到活动里,那可就不好啦。
这就跟带着一团乌云进去一样,会影响大家的心情呢。
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其实就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呀。
在这里,我们能学到怎么更好地与人相处,怎么理解别人,怎么处理各种关系。
这可比读那些干巴巴的书有意思多了,也有用多了呢!总之呢,巴林特小组活动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参与,肯定能收获满满。
别把它当成一项任务,要当成一次有趣的冒险。
大家一起在这个特别的“旅程”中,探索、学习、成长,多棒啊!让我们都积极地参与进去,享受这个过程吧!。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a80405edba0d4a7303763a00.png)
以员工为中心
爱人者必先 自爱
பைடு நூலகம்
以患者为中 心
二、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是1950年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迈 克尔· 巴林特在1950年初创立的一个专门针对缓解 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和研讨小组,他认为医生 自己就是一剂药物,即“医生药物”效应。
通过促进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增进医 患沟通能力,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医务人员心理 健 康水平,发挥医生药物的正效应。
小组活动设臵
分钟 5-10 报告者 介绍案例 全体人员 听、想 组长 掌控时间和内容
<5 <10
30 10 2-3
阐明问题 回答问题
倾听 个人总结
听 澄清
表达
肯定报告者 扼要归纳2-3个问题 禁止解释和建议
协调和掌控 问题引回报告者 总结,结束,感谢
8-12人
2018年1月24日,重医一院顺利举行第一期巴 林特小组活动,成功招募24名医生、护士及 医学生参与活动。活动由医务处与精神科牵 头,在前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巴林特团 队专家进行的师资培训及案例讨论、“金鱼 缸”演示基础上,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自身 的情绪处理和人格发展,缓解自身的职业压 力与职业倦怠,改善医患关系。
通过小组培养,医生能学会站在中立位臵思考问 题,而不是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名医生。
我国已于2011年6月加入 国际巴林特小组联盟, 并作为职业化医患关系 技术的推广。
巴林特小组 的目标 I
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使医生也具有治疗 作用 更好地理解患者 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 ( 反向移情) 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谢 谢!
-1977年,美国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ae8b8d09c5da50e2524d7ff0.png)
小组组长的干预Ⅰ源自鼓励参与者开放和自由地表达想法,感 受和疑惑。(“思考活跃自由”) 对案例各种不同的理解,多棱镜或立方 体模式 在小组成员和医患关系的相互作用中起 连接作用(移情)
小组组长的干预Ⅱ
这个病人引起我们哪些感受? 该患者有何特点? 你如何看待该患者就诊以及他对医生的 看法? 为什么医生在这种情况下会这么做?他 这么做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是否有些东西被病人忽略了?
最多5分钟
阐明问题
倾听
最多10分钟
回答问题
询问关于案例的问题
30分钟
静坐和倾听,不再做任何解释
自由表达前面提到的各种想 法,允许任何情况,甚至不寻 常的事情发生,如在讨论过程 中改变观点
10分钟 2-3分钟
个人总结发言
巴林特小组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由精神分析师迈克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医生创立发展而来 6-12名医生 讨论关于患者的疑难问题 识别和修正医患关系的相关问题 小组组长:有巴林特小组和精神动力学 经验的心理治疗师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Ⅰ
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 更好的理解患者 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反向 移情) 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Ⅱ
帮助医生发现新的视角,消除医生的盲 点 形成分析型思维方式 更加意识到自身对患者的影响 可能对医生的人格产生轻微的但是重要 的改变
巴林特小组安排
1.小组组长询问小组成员中谁愿意提供一例案例。 2.提供案例的医生描述与该患者的见面情况,以 及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该医生提出的问题 3.小组成员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感觉,疑惑 和躯体感知。案例提供者仅仅是倾听 4.关于医患关系的新的观点产生 5.案例提供者恢复主动参与状态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09f7a221a32d7375a41780eb.png)
——关于医患沟通和自我成长的心理小组
心身医学科
关于“感性和理性” 年幼时靠感性(直觉,无意识),可以毫无 顾虑的直接表达我们的需求。 随着成长,身份和角色越来越多,为了符合 社会规范,我们会根据理性(意识)去做事, 从而忽略或压抑自己内在感性需求。 感性和理性的冲突:决定日常行为的是无意 识而不是意识。
巴林特小组是什么
早期应用于全科医生培训。 现广泛应用于各种职业化关系:医患关系、 师生关系、教师和家长、律师和客户等。 医院里参加的人员:医生、护士、护工、 行政管理人员等。 目前美、澳、英、德、法、意、俄等欧美 国家广泛应用于医师培训中。 国内很多医院都已开展。
巴林特小组的规则: 清晰的设置: 8到12个成员,其他人可以在旁边观察, 开放或封闭。组长一般是精神科医生或心 理治疗师。 巴林特小组会定期碰头,一周、2周或1 月一次,每次持续约一个半小时。 保密原则: 不具体指出患者姓名,小组讨论结束后不 再讨论或透露小组内的内容。
三 小组自由表达环节(二)
小组成员在小组进程中采取不同的视角: 患者、案例提供者、家属、上级、机构等,
以“我”(我是某个角色)来自由表达想 法、感受、身体的改变、头脑出现的景象 等。
允许陈述所有的事情,即使是幻想或天马 行空的事。但避免分析、评论和建议。
四 反馈环节 观察者对小组进程的反馈(如果有)。
巴林特小组的目标
通过小组互动,唤起对自己感受、幻想等 的包容性 训练更好的倾听和耐心 对于心理障碍和心身问题更好的鉴别力 解除对病人心理和社会问题相关的负担 更好的理解医患之间的交往 为诊断和治疗使用这些理解 医护人员情感的释放和诉求
巴林特小组流程
![巴林特小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cfed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a.png)
巴林特小组流程巴林特小组是一个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团队,旨在共同探讨、研究和解决特定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巴林特小组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团队力量,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将介绍巴林特小组的流程,以便让每位成员清楚了解小组的运作方式。
首先,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小组的目标和任务。
在确定了小组的使命和愿景后,成员们应该共同商讨并制定出小组的长期和短期目标,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任务分工,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其次,小组成员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沟通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小组成员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在沟通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还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小组的目标。
接下来,小组成员需要定期进行工作汇报和进度跟踪。
通过定期的会议或报告,小组成员可以及时了解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出现工作偏差或延误。
同时,也可以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小组的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此外,小组成员还需要相互支持和鼓励。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问题,鼓励彼此,共同克服困难,实现小组的目标。
最后,小组成员需要及时总结和反思。
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后,小组成员应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次的工作中做出改进和提高。
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小组成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和小组的工作水平,实现小组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总之,巴林特小组的流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小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实现小组的目标!。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111de709650e52ea55189871.png)
巴林特小组的基本假设
1.大多数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一开始是不能到达的,却是可影 响的。 2.并不是关于问题是错还是对,不是关于既不是-也不是,而是 关于既是-也是。再次说的思想和想法可以表达出来,经受这种 矛盾的感觉是重要的。 3.知道病人的一切并不是决定性的,而病人在描述时所遗忘和逃 避的内容才有决定性的意义,儿童期时的经历是重要的。他把我 们的关系看成是成人的。 4.医生对于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人,会移情他的正性的,负性的 思想、感情、希望和愿望。医生应该知道,但不要求表示出来。 5.病人的行为和感情会影响到医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极端 的情况下会混淆并失去能力。医生还应该知道他自己感情发展史 的弱势和强势。 6.就像语言可以有很多意义一样,病人的描述和疾病症状也有 很多层面,彼此不是互相排斥的。如果病人表面上只谈天气,并 提到外面的风刮的那么厉害,天那么混浊,马上就要有坏天气了, 可能他是在谈他内在的状态。
医生观念的改变
医生在一定范围里学到换一种方式来对待和倾听他的病人。精神分 析的工作方式,不是评价,而是检查和阐释。对状况的讨论跟随在自 由联想的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后。小组成员的讨论要像对梦一样来分 析并因此“有潜意识梦的思想的揭示方式,就是说在我们的例子中病 人的病态的客体关系”(Loch 1969)。 讨论过程中的困难存在于询问做报告的同事: “每一个成员要对医生,病人和病有自己自由的想法,而不是提出 别人的问题。总会有尝试,向报告者提出各种问题,避免漏了…我们 总激励小组成员,包括组长,自己思考,即便自己的思想显的多么没 有意义。每个人应该,就像巴林特说的‘用于展现自己的愚蠢’。每 个人都要沉到情景中,训练再现、观察、思考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上, 并集中到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和抱怨之间,不去考虑疾病 的理论背景”(E. Balint 1980)。 重要的是,不仅是内容,就是感觉和经历也要跟随着事情中的感情 和经历而变化。在小组里的感觉对个人来说是从勇气和没兴趣到攻击 和尴尬。小组的震动对于思想的改变是催化剂。
巴林特小组活动流程
![巴林特小组活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ce85e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b.png)
巴林特小组活动流程巴林特小组活动啊,那可是个很特别的事儿呢。
巴林特小组活动,就像是一群小伙伴围坐在一起分享宝藏故事。
大家都有自己的经历,在这个活动里,就是要把自己在医疗工作或者其他涉及人际互动工作中的那些事儿拿出来。
比如说吧,有个医生,他碰到一个特别难搞的病人,这个病人总是对治疗方案挑三拣四,医生就很头疼。
这就像你在走一条原本平坦的路,突然遇到了好多大石头堵在那儿,让你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前走。
那这个医生就可以把这个情况带到巴林特小组里。
在巴林特小组活动里啊,大家可不会轻易下判断。
这不像在普通的讨论里,别人一听就说哎呀你这样做不对或者你应该怎么怎么做。
这里呢,是要先认真听。
这就好比你在品尝一道精心制作的菜肴,你得慢慢咀嚼,感受每一种味道,而不是囫囵吞枣。
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听讲述者分享,这时候讲述者就像是舞台上唯一的主角,大家都在关注他的故事发展。
然后呢,大家开始分享自己的感受。
这不是简单地说我觉得你应该怎么做,而是说自己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有什么触动。
就像一颗石子投进湖里,泛起的层层涟漪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听到这个医生的困扰,自己感觉好像也遇到过那种无力感,这时候就像是找到同类一样。
大家在分享感受的过程中,互相理解,这种理解就像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个人的心上。
再接着啊,小组里会开始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
可能会去分析这个事情背后隐藏的人际关系啦,心理因素啦。
这就像是侦探破案一样,要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
大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就像从不同的窗户去看同一个风景,看到的东西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可能有个人会从病人的家庭背景角度去想,觉得是不是病人家庭给他带来了什么压力,才让他这么挑剔治疗方案。
这时候大家的思维就像烟花一样,绽放出各种各样的火花。
这个活动里,没有谁是绝对的权威。
大家都是平等的,就像一群小伙伴在野外探险,没有谁是队长指挥大家,而是大家一起探索。
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还是刚入行的新手,都能在这个活动里畅所欲言。
天使关爱-巴林特小组
![天使关爱-巴林特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74eff6e0700abb68a882fb0f.png)
以员工为 中心
1.天使关爱
爱人者必 先自爱
以患者为 中心
2.更好处理关系
医患关系: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更好地理解患者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 ( 反向移情)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医患之间的联盟 医生从新的视角理解患者
3.“医生药物”
4.获得归属感
5.提高职业满意度
谢 谢!
巴林特小组的组长和协同组长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
最好有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经验
(三)操作流程
组员提供案例(5-10M) 小组决定讨论一个案例 组员就事实部分提问 (5-10M)
案例提供者半退出
组员就关系谈论感受 (假如我是XX) (20-30M) 案例提供者 回到小组谈 论感受(5M)
巴林特雕塑 (必要时)
在巴林特小组中可以分享工作中的情绪 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巴林特时光 共同回顾临床工作中温暖的地方 提升工作满意度 减轻职业倦怠
2018年心理培训 1. 中德模式精神分析连续培训 ----精神动力学夫妻治疗 主讲:施琪嘉 时间: 2018年6月25日-27日 地点:重庆大坪 2.CBT焦虑抑郁治疗模型 时间:2018年8月3日-5日 地点:重庆大坪
死亡
两难决策
人文和制 度的冲突 疾病的意 义
患者的家 庭
专业和私 人关系
不适合讨论的案例
非医患关系 小组中不安全讨论的案例
(二)巴林特小组的组成
8-12人
8
参与成员
医院所有部门职工 注意:最好不要有 “上下级”关系
财务收费窗口
其他医院员工
医学生
行政人员
护理人员
外科医生 内科系统医生 内科系统医生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49b364d1ba0d4a7302763a87.png)
组长:将医患关系的基本假设付诸实施
有小组治疗经验 把控设置 接受组长培训(从参加小组 开始……)
确保报告者不被伤害或责难 推动小组进程
副组长协助组长
组员
在小组中进行澄清 和讨论,站在不同 的视角,增进对医 患关系的理解 “展现自己的愚蠢”
可以问:“病人长什 么样?有人陪伴吗? 他们关系如何?经济 状况如何?”…… (澄清)
2
3
4
5
“雕塑”——还原事件现场
five
there
“泥人”眼神、动作表 情均还原当时场景 当事人调整“泥 人”的位置,泥 人再次发表感想 报告人发表感想
one
当事人询问“泥人” 的感想
four
“泥人们”最后 一次自主调整位 置,发表观想
six
two
还原当事人最让他哽咽时 的场景,双手扶着“泥人” 肩膀并站在其在背后 思考:报告人选了什么人当泥人? 泥人调整的顺序等
巴林特小组过程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可以说:“当我体会这 个医生的感受时,我感 受到了忧愁\无助\同 情……我的躯体反 应……我的行为……” (同情心)
可以说:“如果我是病 人\家属\旁观者……我 看到……我感到……” (不尊重、共情 不批评 不离开事件,不谈自己的经验,不给建议 多视角——关注事件,环境中不同的人和物
巴林特小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陈娟
目录
C O N T E N T S
01 02
概念、小组设置 注意事项 巴林特小组延伸——“雕塑” 活动展示
03 04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医生发现和解决他们在 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其沟通技能
巴林特小组的作用
![巴林特小组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adea5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3.png)
巴林特小组的作用巴林特小组是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致力于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挑战。
他们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巴林特小组的作用。
巴林特小组通过分析和评估问题,能够准确地识别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
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深入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从而全面了解问题的背景和影响。
这样,他们就能够确定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巴林特小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沟通作用。
他们能够与各个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利益,并促使各方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巴林特小组能够集中各方的智慧和资源,形成合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巴林特小组还能够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他们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背景,运用专业知识和分析工具,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并提供客观、准确的建议。
这样,决策者就可以根据巴林特小组的建议,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巴林特小组还能够监督和评估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效果。
他们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指标,监督问题解决的进展和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解决方案。
通过监督和评估,巴林特小组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问题解决的效果符合预期。
巴林特小组还能够提供培训和支持,提高组织内部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他们会根据组织的需求和目标,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帮助组织内部人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培训和支持,巴林特小组能够提高组织内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巴林特小组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分析和评估问题,准确识别问题的本质;通过协调和沟通,促使各方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提供专业建议,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决策;通过监督和评估,确保问题解决的效果符合预期;通过培训和支持,提高组织内部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巴林特小组的案例
![巴林特小组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e2dca4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a.png)
巴林特小组的案例咱今儿个就讲讲我们巴林特小组遇到的一个特有趣的事儿。
小组里有个李医生,那可是个热心肠,在医院里就跟个小太阳似的。
有这么一天啊,他碰到个患者,这个患者可把他给愁坏了。
这个患者是个大叔,来看头疼病。
大叔一进诊室就开始唠唠叨叨,从他小时候调皮磕破头,到长大工作压力大,那是事无巨细。
李医生呢,一开始还挺耐心,想着患者嘛,多说点可能心里舒坦,自己也能更好地判断病情。
可这大叔越说越没边儿了,李医生几次想打断把话题拉回头疼上,又觉得不太礼貌。
好不容易等大叔稍微停了停,李医生赶紧问头疼的具体情况,像什么时候开始疼的呀,是刺痛还是钝痛之类的。
大叔就开始模棱两可地回答,一会儿说早上疼得厉害,一会儿又说晚上也疼,这疼的感觉呢,一会儿像针扎,一会儿又好像脑袋被人敲了一下。
李医生当时那个头大啊,感觉就像在迷雾里抓兔子,根本找不到头绪。
然后呢,检查也做了一些,结果都不太能明确指向一个病因。
李医生就想啊,这可咋办呢?他就按照自己的经验开了点缓解头疼的药,让大叔先吃着,要是没效果再回来。
等大叔走了,李医生心里就特别纠结。
他觉得自己好像没处理好这个患者的事儿,在我们巴林特小组的分享会上,就开始大倒苦水。
小组成员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分析起来。
老王医生就说了:“我觉得你啊,太顺着患者的节奏了。
他东拉西扯的时候,你就该果断点把话题拉回来。
”小张护士也跟着说:“是啊,不过我能理解你,怕患者不高兴嘛。
但有时候治病就是得有点主导权。
”还有小赵医生,他的看法就比较独特,他说:“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大叔可能不是单纯的身体问题,也许他心里有事儿,借着头疼来找人倾诉呢?”这时候李医生就像是突然被点醒了一样,他一拍大腿说:“我咋就没想到呢!”经过大家这么一分析,李医生心里就敞亮多了。
后来那个大叔又来复诊,李医生就改变了策略,在问了病情之后,也跟大叔聊了会儿家常,了解到大叔最近确实家里有些烦心事。
李医生一边安慰大叔,一边调整了治疗方案,这大叔的头疼啊,慢慢地还真就好了。
巴林特小组的基本规则
![巴林特小组的基本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1dbd19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0.png)
巴林特小组的基本规则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巴林特小组的基本规则。
这巴林特小组啊,就像是一个特别的小天地。
想象一下,咱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就像一群好哥们儿好姐妹在聊天。
在巴林特小组里,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能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倒出来。
有一次,我们小组在讨论呢,小李就迫不及待地说开了:“哎呀,我觉得在和患者交流的时候,有时候真不知道该咋办呀!”大家都笑了,小王接着说:“就是呀,那感觉就像走在迷雾里。
”这时候就得遵循巴林特小组的规则啦。
首先呢,要尊重每个人的发言,不能随便打断。
就像那次小张正说着呢,旁边的小赵差点插嘴,旁边的人赶紧提醒他:“嘿,别急别急,让小张说完嘛。
”小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然后呢,得认真倾听别人说的。
这可不是简单听听就行,得用心去感受人家的情绪和想法。
有一回,小刘分享了一个特别纠结的案例,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听着,那氛围,真的很温暖。
还有哦,不要轻易评判别人。
谁还没个困惑的时候呀,不能人家一说啥,咱就说“哎呀,你这不对”。
记得有次老孙说了个做法,有人刚想发表不同意见,旁边的人就悄悄说:“先别急着否定嘛。
”在巴林特小组里,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有时候一个人的烦恼说出来,其他人七嘴八舌地出主意,那感觉真好。
就好像迷路的时候突然有了好多盏灯照亮了前方的路。
咱就是说,巴林特小组的这些规则真的很重要。
它们让我们能更好地交流,能更深入地理解彼此。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学到好多东西呢,能让我们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更加从容。
所以呀,大家都来好好遵守这些规则,让巴林特小组成为我们温暖的小窝,在这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特别的天地里,收获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吧!。
巴林特小组 中文译版
![巴林特小组 中文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30ea8190c69ec3d4bb7514.png)
最多5分 阐明问题 钟
最多10 回答问题 分钟
倾听 询问关于案例的问题
最多2-3个方面的问题,形 成积极的,有影响的结论( 可变的)
禁止解释和建议,禁止此时 做主观陈述
30分钟
静坐和倾听,不再作任何解 释
自由表达前面提到的各种想 法,允许任何情况,甚至不 寻常的事情发生,如在讨论 过程中改变观点
总结,注意前述各个方面, 及隐藏着的差异,鼓励参与 者畅所欲言,但保护案例提 供者。控制时间和讨论目标
10分钟 个人总结发言
询问扮演者”你所听到的哪 些对你很重要?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2-3分钟
总结和结束。感谢发言者。
ASIA LINK VN009
关于Balint小组的网上资源
Balint Group
/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ASIA LINK VN009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 II
Balint Group
医生会发现新的视角,消除医生的盲点 形成分析型思维方式 更加意识到自身对患者的影响 可能对医生的人格产生轻微的但是重要的改变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ASIA LINK VN009
巴林特小组课程安排
巴林特小组
ASIA LINK VN009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Balint Group
由精神分析师米歇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医生发展而来
6-12 名医生 讨论关于患者的疑难问题 识别和修正医患关系的相关问题 小组组长: 有巴林特小组和精神动力学经验的心理治疗师
UNIVERSITÄTSKLINIKUM Fபைடு நூலகம்eiburg
巴林特小组简介
![巴林特小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b5693703169a4517723a360.png)
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会员免费下载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
医生就是药 医患联盟
医生
病人
5
医生需要支持
消除盲点
理解
新视角
医生
识别问题
防耗竭
加强联盟
6
心理动力学基础
共情 移情 反移情
7
巴林特小组的组成
8-12人
8
讨论主题
9
组长的任务——组织和引导
应具备的能力
引导性问题
把握主题
该患者引起我们哪些感受?
保护案例报告者
该患者有何特点?
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
文本举例表并列
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
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
组长
听、想 听
澄清
掌控时间和内容
肯定报告者 扼要归纳2-3个问题 禁止解释和建议
表达 协调和掌控
问题引回报告者
总结,结束,感谢
11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e5e0035a804d2b160b4ec0cb.png)
组长的干预
• 鼓励成员自由说出他们的想法(感受和幻 想自由表达) • 提出对案例的不同认识 • 小组中的互动与医患关系之间的联系 • 系统的观点
组长的干预
• 这个患者及其了我们内心什么样的感受 • 案例中的患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 你人文患者如何让看待他的医生,医生又 如何看待他 • 医生在这个情景下为什么这么做,他想通 过这个行为表达什么目的 • 医生身上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患者一直忽视 的,
最多10分钟 30分钟 10分钟 2-3分钟
往后靠—听,不发言 自由表达想法以“我” 来陈述允许所有的事情, 甚至不平常的事情也在 这一环节表达出来
个人反馈
“你所听到的那些对 你是重要的—案例提 供者” 总结,感谢案例提供 者
巴林特小组的目的2
• • • • 医生需要新视角—发现盲点 发展更加分析性的思维 更加认识到自身对患者的影响 医生的人格发生细微但重要的变化
巴林特小组过程
• 组长询问,问题的提供者 • 提供者描述与患者的互动和发生的问题, 如可能-提供者的问题 • 小组成员自由表达他们的想法,感受,幻 想,和躯体感受,“案例提供者只是倾听” • 之前未被发现的关系和对医患关系的新看 法浮出水面 • 提供者加入和反馈
时间 5-10分钟
案例提供者 小组
提供案例,重要的方 面 听 感知 想法 感觉 做些什么的冲动—任 何事情甚至不平常的 事情
小组长
控制时间和内容
归纳提出的问题
最多5分钟
回答问题
听
关于案例的问题
最多问题2-3各方面, 归纳出正性的可以被 影响的问题 防治解释+建议,这 一环节不做深入的心 里表述
总结注意“我”的发言, 对诧异做正面总结,鼓 励自由发言,保护案例 提供者 注意时间,保持方向
巴林特小组活动案例集
![巴林特小组活动案例集](https://img.taocdn.com/s3/m/b21f1b3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c.png)
巴林特小组活动案例集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巴林特小组活动那些好玩的事儿。
你知道吗,有一次在巴林特小组里,有个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超级棘手的情况。
那是一个患者,对治疗方案特别抵触,怎么沟通都没用。
大家听了之后,七嘴八舌就开始出主意啦。
有人说是不是沟通方式太生硬啦,得换个温柔点的语气;还有人说是不是没搞清楚患者真正的顾虑呀。
然后呢,经过大家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和分享经验,那个小伙伴突然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说:“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患者呢!”后来啊,他按照大家给的建议调整了方法,嘿,还真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还有一回,是关于一个医患关系特别紧张的案例。
患者家属总是对医护人员充满了抱怨和不满。
小组里的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分析这个情况。
有的说可能是家属压力太大需要宣泄,有的说也许是医护人员的某些行为让家属产生了误解。
最后大家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相的理解。
总之呀,在巴林特小组里,每次的活动都像是一场头脑风暴,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成长,可有意思啦!稿子二嗨哟,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案例,保证让你大开眼界!记得有一次,小组里来了个医生,愁眉苦脸地说遇到个怎么哄都不配合的小朋友患者。
大家一听,立马来了精神。
有人说,给他讲讲小故事分散注意力;有人出主意,准备点小玩具当奖励。
这讨论可热烈啦,就像一群军师在出谋划策。
还有一次,是一个护士分享的,说碰到个特别挑剔的病人,对什么都不满意。
大家纷纷开启“吐槽模式”,不过可不是单纯的吐槽哦,而是在分析怎么能让病人满意。
有人说要多关心关心病人的生活,有人说服务态度得更亲切。
最后那个护士按照大家说的去做,嘿,病人的态度还真就变好了!在巴林特小组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每次大家凑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烦恼,然后一起想办法,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温暖。
不管问题有多难,大家一起总能找到解决的方向。
这就是巴林特小组的魅力呀,是不是超级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讨论会
时间:每周五下午15:30-17:00
地点:心理咨询室
内容:案例督导或学习(二选一)
一、案例督导,按巴林特小组模式进行讨论。
巴林特小组讨论流程:
1、5-10分钟。
介绍案例。
(倾听,感知,想法,感受,甚至不寻常的观点)
2、<5分钟。
阐明问题(倾听)
3、<10分钟。
回答问题(询问关于案例的问题)(禁止解释和建议,禁止此时做主观陈诉)
4、30分钟。
静坐和倾听(自由表达前面提到的各种想法,允许任何情况,甚至不寻常的的事情发生,如在讨论过程中改变观点)
5、10分钟。
个人总结
二、业务学习。
科室成员每人自选一个模块,如抑郁,强迫,沙盘等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