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小组介绍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研究

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研究

护理的本质是人文关怀,其中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护士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1]。

随着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时代,医务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护士在创造良好医疗环境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2]。

如何提升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护士的人文素养是时代赋予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

巴林特小组活动[3]是匈牙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迈克尔·巴林特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医患关系作为一种治疗性工具[4]。

它所应用的原理是使医护人员以案例的形式,讨论人文关怀能力在医患沟通中发挥的作用,以一种代入体验的方式,提高参与者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缓解职业压力,培养人文关怀能力,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

本研究采用巴林特小组活动进行培训,探究其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通过院内自主报名方式招募91名护士参加人文关怀能力培训,纳入标准:年龄<40岁;本院在职护士;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辅助岗位或行政岗位护士。

剔除标准:培训期间由于各种原因累计休假时间>1个月。

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6名和对照组55名。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1.03.010基金项目:2018年皖南医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WKS2018F07)作者单位:241000芜湖市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胡新宇:女,硕士,护师,E ⁃mail :182****************2020⁃05⁃13收稿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研究胡新宇刘秀红邢彩霞方芳熊玫陈锡珊胡甘露[摘要]目的探究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

方法通过自主报名方式招募91名护士参加人文关怀能力培训,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名和试验组36名。

对照组参加6次医院组织的人文关怀主题讲座,持续1年时间;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季度增加1次巴林特小组活动。

护士巴林特小组活动案例

护士巴林特小组活动案例

护士巴林特小组活动案例
活动中,二十五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主管护师对目前医患关系现状、巴林特小组活动历史、流程及意义等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随后观看25区与27区护理小组组织疫情期间处理患者无核酸检测报告硬闯病房的角色雕塑案例巴林特小组活动视频。

护士长请在场人员分享临床实践工作中真实个案,进行角色扮演,运用“雕塑”、“情景再现”等技术,还原了临床实践工作中的真实个案,帮助医护人员重新审视并加强自我觉察,重建心理安全感,促进人格发展,提升自我。

朱芳护士长提出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避免不良情绪带来的职业倦怠。

通过此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副主任总结:应学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提高沟通能力以及自身情绪的管理能力,更优质、高效的为患者服务。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学习讨论会
时间:每周五下午15:30-17:00
地点:心理咨询室
内容:案例督导或学习(二选一)
一、案例督导,按巴林特小组模式进行讨论。

巴林特小组讨论流程:
1、5-10分钟。

介绍案例。

(倾听,感知,想法,感受,甚至不寻常的观点)
2、<5分钟。

阐明问题(倾听)
3、<10分钟。

回答问题(询问关于案例的问题)(禁止解释和建议,禁止此时做主观陈诉)
4、30分钟。

静坐和倾听(自由表达前面提到的各种想法,允许任何情况,甚至不寻常的的事情发生,如在讨论过程中改变观点)
5、10分钟。

个人总结
二、业务学习。

科室成员每人自选一个模块,如抑郁,强迫,沙盘等相关知识点。

巴林特学习小组

巴林特学习小组

巴林特学习小组分析小组活动的过程:1.小组长询问成员中谁愿意提供案例,依众人意见选出一例,紧急者优先。

2.提供者描述与患者的互动和发生的问题,澄清希望解决的问题。

3.众人仅就案例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4.案例提供者退出圈外仅是倾听。

拉开距离有利于感受观察,也是保护报告者的一种方式,防止处于被审问被攻击境地。

5.小组成员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感受幻想和躯体感知。

6.使之前未被发现的医患关系中新的看法浮出水面。

7.提供者加入并反馈8.每人说出一句感受。

答谢报告者。

分析小组时间表:主持人要求⏹能将问题局限在工作问题上⏹有意识的避免过多的审问报告人⏹鼓励组员对听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防止组员间不友好的揭露批评⏹如果居民被伤害则代表居民说话设置:1、活动时间70分钟;2、讲述活动目的;3、签署保密书;4、分析小组开始;活动目的:更好的理解周围同事和居民;加强人际关系、更容易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利于自身情感的觉醒;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发现新视角和处理问题盲点;发展分析型思维方式;可能对自身的人格产生轻微的但是重要的改变。

适合的案例⏹报告让你们感到痛苦、悲伤灰心沮丧、吃惊困难、不确定的案例⏹责任感压力、罪恶感、生气挫折、与周围同事认同的痛苦、与伦理道德的冲突⏹因同事提出来的,与现实有冲突,而带来的困扰注意事项:1、讨论中不用第二人称,只从社区工作者、居民之间,从我的角度谈感受,不直接评论。

2、组员要求:我们倾听一个故事脑海中浮现出画面,我们使用所有这些画面、想法、幻想、情绪、身体感受,并将它们表达出来,像组成一束鲜花送给案例提供者。

3、巴林特有很多目的是灵活的,不是一次性治疗。

巴林特小组PPT课件

巴林特小组PPT课件

9
及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该医生提出的问题 3.小组成员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感觉,疑惑
和躯体感知。案例提供者仅仅是倾听 4.关于医患关系的新的观点产生 5.案例提供者恢复主动参与状态
6
小组组长的干预Ⅰ
鼓励参与者开放和自由地表达想法,感 受和疑惑。(“思考活跃自由”)
对案例各种不同的理解,多棱镜或立方 体模式
30分钟
静坐和倾听,不再做任何解释
自由表达前面提到的各种想 法,允许任何情况,甚至不寻 常的事情发生,如在讨论过程 中改变观点
总结,注意前述各个方面及隐 藏着的差异,鼓励参与者畅所 欲言,但保护案例提供者,控 制时间和讨论目标
10分钟
个人总结发言
询问扮演者“你所听到的哪些 对你很重要?”
2-3分钟
总结和结束,感谢发言者
移情) 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3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Ⅱ
帮助医生发现新的视角,消除医生的盲 点
形成分析型思维方式 更加意识到自身对患者的影响 可能对医生的人格产生轻微的但是重要
的改变
4
巴林特小组安排
1.小组组长询问小组成员中谁愿意提供一例案例。 2.提供案例的医生描述与该患者的见面情况,以
巴林特小组
1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由精神分析师迈克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医生创立发展而来
6-12名医生 讨论关于患者的疑难问题 识别和修正医患关系的相关问题 小组组长:有巴林特小组和精神动力学
经验的心理治疗师
2
参加巴林特小组的目标Ⅰ
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 更好的理解患者 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反向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以员工为中心
爱人者必先 自爱
பைடு நூலகம்
以患者为中 心
二、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是1950年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迈 克尔· 巴林特在1950年初创立的一个专门针对缓解 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和研讨小组,他认为医生 自己就是一剂药物,即“医生药物”效应。
通过促进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增进医 患沟通能力,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医务人员心理 健 康水平,发挥医生药物的正效应。
小组活动设臵
分钟 5-10 报告者 介绍案例 全体人员 听、想 组长 掌控时间和内容
<5 <10
30 10 2-3
阐明问题 回答问题
倾听 个人总结
听 澄清
表达
肯定报告者 扼要归纳2-3个问题 禁止解释和建议
协调和掌控 问题引回报告者 总结,结束,感谢
8-12人
2018年1月24日,重医一院顺利举行第一期巴 林特小组活动,成功招募24名医生、护士及 医学生参与活动。活动由医务处与精神科牵 头,在前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巴林特团 队专家进行的师资培训及案例讨论、“金鱼 缸”演示基础上,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自身 的情绪处理和人格发展,缓解自身的职业压 力与职业倦怠,改善医患关系。
通过小组培养,医生能学会站在中立位臵思考问 题,而不是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名医生。
我国已于2011年6月加入 国际巴林特小组联盟, 并作为职业化医患关系 技术的推广。
巴林特小组 的目标 I
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使医生也具有治疗 作用 更好地理解患者 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 ( 反向移情) 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谢 谢!
-1977年,美国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

巴林特小组的实施与作用案例分享论文

巴林特小组的实施与作用案例分享论文
・642・
主堡全型医盟苤盍!!!!生!旦筮!!鲞筮!塑垦!i!』生塑里!型:垒!耻!!!!!!:!!!:!!:盟!:!
.经验交流.
巴林特小组的实施与作用案例分享
沙悦史丽丽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沙悦);北京协和医 院心理医学科(史丽丽)
通信作者:史丽丽,Email:shill@pumch.cn
Fund program:Educational Reform Projeet of Special Fund Project for Capital Health
Beij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2013zlge0113);The
Development(201 1-4001-07)
分工。
点评:观摩是学习巴林特小组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观 察任务更清晰地记录和了解小组进程。 2.小组开始前:小组成员自我介绍,组长强调小组规 则:保密原则,提倡以第一人称发言。 点评:小组成员对巴林特小组非常重要,对于金鱼缸式 演示的临时小组,成员的自我介绍是必要的。对于一个新的 小组,在开始时即需要阐明规则,之后遇到可能涉及规则时 随时加强此印象。 选择案例:小组成员分别提供案例,从4个案例中通过 投票选出了讨论案例。这个案例在小组选出前就讲述了很 多细节,报告者的情绪也唤起小组的情绪,因此在选择案例 时无可争议地当选。 点评:巴林特小组中的案例无需事先准备,从现场产生。 要求是唤起强烈情绪的案例。在确定案例前可以进行民主 表决或者由组长决定需要讨论的案例。如果不止一个案例, 在确定前的描述尽量简短,通常只需要关键词、关键冲突
College,Be沆ng 100730,China(Shi LL)
Corresponding author:Shi Lili,Email:shiU@pumch.cn

巴林特小组流程

巴林特小组流程

巴林特小组流程巴林特小组是一个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团队,旨在共同探讨、研究和解决特定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巴林特小组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团队力量,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将介绍巴林特小组的流程,以便让每位成员清楚了解小组的运作方式。

首先,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小组的目标和任务。

在确定了小组的使命和愿景后,成员们应该共同商讨并制定出小组的长期和短期目标,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任务分工,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其次,小组成员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沟通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小组成员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在沟通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还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小组的目标。

接下来,小组成员需要定期进行工作汇报和进度跟踪。

通过定期的会议或报告,小组成员可以及时了解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出现工作偏差或延误。

同时,也可以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小组的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此外,小组成员还需要相互支持和鼓励。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问题,鼓励彼此,共同克服困难,实现小组的目标。

最后,小组成员需要及时总结和反思。

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后,小组成员应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次的工作中做出改进和提高。

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小组成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和小组的工作水平,实现小组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总之,巴林特小组的流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小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实现小组的目标!。

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团体辅导

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团体辅导

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团体辅导作者:何姗姗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03期〔关键词〕巴林特小组;职业压力;教师团体辅导〔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3-0049-03【团体辅导背景】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后,教育制度的创新改革给学生带来新的尝试,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在这种高标准、高挑战下,教师的压力感明显增强,容易产生焦虑、倦怠等不良情绪反应。

作为教师,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工作和生活,还影响着学生。

如何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前必须正视与研究解决的问题。

“巴林特小组”最早由米歇尔·巴林特(临床医生和精神病分析师)于1950年创立,是专门针对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和研讨小组。

“巴林特小组”工作过程中,组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医生更好理解患者,理解自己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巴林特认为可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促进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和思考,增进医患沟通能力,缓解职业压力。

焦点解决强调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解释或看问题才是问题;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才是问题的关键。

强调帮助当事人发掘积极的内外资源来创造性地寻求解决方案。

本辅导尝试把用于改善医患关系的“巴林特小组”技术用于高中教师,以团体动力学及焦点解决的心理辅导方式聚焦教师心理,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

【团体辅导目标和方案】1.具体目标: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升教师自身的能量状态,消除紧张焦虑情绪,缓解职业压力。

2.辅导方案:制定“巴林特小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面向全校教师,自愿报名参与活动。

团体辅导的重点旨在通过“巴林特小组”形式,组内成员分享、交流、讨论,提升教师的自性力,结合焦点解决技术,从自身消极情绪中找到积极力量,缓解职业压力。

【团体辅导过程】由学校领导牵头组织,心理教师设计教师“巴林特小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面向全校教师征集报名。

巴林特小组20180530

巴林特小组20180530

组长
8-12人组成 1-2名受过训练的组长 围圈而坐 去特殊化
组长
23
巴林特小组的原则
保密原则 避免建议和分析 尊重、避免评判 以自己的名义发言 为每一位成员提供发言的机会
巴林特小组过程
1.报告,事实性问题,感受表达
案例提供者不使用任何病历记录,只凭记忆口头报告。这 样的报告方式使得情绪状态得以流露。 在案例提供者报告案例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要首先集中 注意力倾听,在报告结束前不要提问,以便其报告可以完整 结束。 接下来由组长决定可以提多少事实性问题,可以是针对医 学、诊断细节或者患者的社会学状况,或者患者的长相等等。
巴林特小组产生的背景
巴林特小组产生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大量的人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个体因此感到很孤单,孤独。
许多精神和情绪方面的压力伴随躯体方面的张力同时出 现他们选择到自己的医生那里去抱怨......”
“当医生照料患者时,谁来照料医生?”
巴林特小组产生的背景
关注人、令人信任、理解人、给人有用的信息—这是患 者对医生的期待。开诚布公、信任人、讲理—这是医生 对患者的期待。
一种令患者觉到有益的关系是对治疗预后最重要的非特 异性作用因素(巴林特1957)
“困难的不是患者,而是医患关系”
首先所有的医生都必须仔细地倾 听病人关于其他症状的述说,并 尊重症状背后可能的内心冲突。
潜意识:指的是存在的,但是你不愿意“看见”或没有觉察到的体验。
移情和反移情
医生对于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人,会移情他的正性 的,负性的思想、感情、希望和愿望。
病人的行为和感情会影响到医生的思想、感情和行 为,极端的情况下会混淆并失去能力。
移情和反移情

巴林特小组提高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实践应用

巴林特小组提高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实践应用

巴林特小组提高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实践应用作者:邹乙菱杨明辉余俊李艳萍崔振英来源:《科教导刊》2021年第16期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实习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巴林特小组实践活动的效果,以提升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供支持。

方法:随机入选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的30名本科实习医学生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学生均采用巴林特小组实践活动,活动前、活动1年后分别观察医学生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安全感量表(SQ)、人际信任量表(ITS)。

结果:30名实习医学生经过巴林特小组实践活动后,实习医学生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SQ、ITS评分改善明显,P关键词医患沟通能力巴林特小组人际信任量表安全感量表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2021.16.061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Balint Group in Improving Doctor 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InternsZOU Yiling, YANG Minghui, YU Jun, LI Yanping, CUI Zhenying(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onghe Prefecture, Gejiu, Yunnan, 661000)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alint group practice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doctor-patient gap of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30 undergraduate intern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9 to June 2020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the students used Balint group practice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ies, the medical students were observed with the Liverpool doctorcommunicationability evaluation scale,thesenseofsecurity scale(SQ)and the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 Results after Balint group practice, the scores of Liverpool doctor communication ability scale,SQ and it’s of 30 intern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 0.05). Conclusion the practice of Balint group for interns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doctor-patient gap ability of interns, which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Keywordsdoctor 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Balint group;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sense of security scale; Liverpool doctor communication assessment scale醫患沟通属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核心环节,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利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矛盾不良事件发生,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

组长:将医患关系的基本假设付诸实施
有小组治疗经验 把控设置 接受组长培训(从参加小组 开始……)
确保报告者不被伤害或责难 推动小组进程
副组长协助组长
组员
在小组中进行澄清 和讨论,站在不同 的视角,增进对医 患关系的理解 “展现自己的愚蠢”
可以问:“病人长什 么样?有人陪伴吗? 他们关系如何?经济 状况如何?”…… (澄清)
2
3
4
5
“雕塑”——还原事件现场
five
there
“泥人”眼神、动作表 情均还原当时场景 当事人调整“泥 人”的位置,泥 人再次发表感想 报告人发表感想
one
当事人询问“泥人” 的感想
four
“泥人们”最后 一次自主调整位 置,发表观想
six
two
还原当事人最让他哽咽时 的场景,双手扶着“泥人” 肩膀并站在其在背后 思考:报告人选了什么人当泥人? 泥人调整的顺序等
巴林特小组过程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可以说:“当我体会这 个医生的感受时,我感 受到了忧愁\无助\同 情……我的躯体反 应……我的行为……” (同情心)
可以说:“如果我是病 人\家属\旁观者……我 看到……我感到……” (不尊重、共情 不批评 不离开事件,不谈自己的经验,不给建议 多视角——关注事件,环境中不同的人和物
巴林特小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陈娟
目录
C O N T E N T S
01 02
概念、小组设置 注意事项 巴林特小组延伸——“雕塑” 活动展示
03 04
什么是巴林特小组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医生发现和解决他们在 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其沟通技能

巴林特小组的案例

巴林特小组的案例

巴林特小组的案例咱今儿个就讲讲我们巴林特小组遇到的一个特有趣的事儿。

小组里有个李医生,那可是个热心肠,在医院里就跟个小太阳似的。

有这么一天啊,他碰到个患者,这个患者可把他给愁坏了。

这个患者是个大叔,来看头疼病。

大叔一进诊室就开始唠唠叨叨,从他小时候调皮磕破头,到长大工作压力大,那是事无巨细。

李医生呢,一开始还挺耐心,想着患者嘛,多说点可能心里舒坦,自己也能更好地判断病情。

可这大叔越说越没边儿了,李医生几次想打断把话题拉回头疼上,又觉得不太礼貌。

好不容易等大叔稍微停了停,李医生赶紧问头疼的具体情况,像什么时候开始疼的呀,是刺痛还是钝痛之类的。

大叔就开始模棱两可地回答,一会儿说早上疼得厉害,一会儿又说晚上也疼,这疼的感觉呢,一会儿像针扎,一会儿又好像脑袋被人敲了一下。

李医生当时那个头大啊,感觉就像在迷雾里抓兔子,根本找不到头绪。

然后呢,检查也做了一些,结果都不太能明确指向一个病因。

李医生就想啊,这可咋办呢?他就按照自己的经验开了点缓解头疼的药,让大叔先吃着,要是没效果再回来。

等大叔走了,李医生心里就特别纠结。

他觉得自己好像没处理好这个患者的事儿,在我们巴林特小组的分享会上,就开始大倒苦水。

小组成员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分析起来。

老王医生就说了:“我觉得你啊,太顺着患者的节奏了。

他东拉西扯的时候,你就该果断点把话题拉回来。

”小张护士也跟着说:“是啊,不过我能理解你,怕患者不高兴嘛。

但有时候治病就是得有点主导权。

”还有小赵医生,他的看法就比较独特,他说:“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大叔可能不是单纯的身体问题,也许他心里有事儿,借着头疼来找人倾诉呢?”这时候李医生就像是突然被点醒了一样,他一拍大腿说:“我咋就没想到呢!”经过大家这么一分析,李医生心里就敞亮多了。

后来那个大叔又来复诊,李医生就改变了策略,在问了病情之后,也跟大叔聊了会儿家常,了解到大叔最近确实家里有些烦心事。

李医生一边安慰大叔,一边调整了治疗方案,这大叔的头疼啊,慢慢地还真就好了。

天使关爱-巴林特小组PPT课件

天使关爱-巴林特小组PPT课件
以患者为 中心
爱人者必 先自爱
2.更好处理关系
医患关系: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更好地理解患者 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 ( 反向移情) 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 医患之间的联盟 医生从新的视角理解患者
3.“医生药物”
4.获得归属感
5.提高职业满意度
在巴林特小组中可以分享工作中的情绪 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巴林特时光 共同回顾临床工作中温暖的地方 提升工作满意度 减轻职业倦怠
2018年心理培训
1. 中德模式精神分析连续培训 ----精神动力学夫妻治疗 主讲:施琪嘉 时间: 2018年6月25日-27日 地点:重庆大坪
2.CBT焦虑抑郁治疗模型 时间:2018年8月3日-5日 地点:重庆大坪
谢 谢!
谢谢您的观看!
天使关爱-巴林特小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 李静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内容
一、巴林特小组操作流程 二、现场演示 三、巴林特小组的意义
一、巴林特小组操作流程
(一)巴林特小组探讨的主题
医患关系
专注于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使用整个小组的经验和资源 探索医患关系层面被忽视的部分
适合讨论的案例
二、现场演示
2018年心理培训
1. 中德模式精神分析连续培训 ----精神动力学夫妻治疗 主讲:施琪嘉 时间: 2018年6月25日-27日 地点:重庆大坪
2.CBT焦虑抑郁治疗模型 时间:2018年8月3日-5日 地点:重庆大坪
三、巴林特小组的意义
1.天使关爱
助人者必 先自助
以员工为 中心
1.天使关爱
提供当前医患关系仍在进行中案例 令我们有强烈感受的患者,例如:挫败、烦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林特小组介绍
巴林特小组
在当今医患关系形势下,临床各科医生有必要提高了解患病之“人”的意识,加强医患联盟,强化沟通能力。

而潜意识于每个人心里都在工作,不仅是在病人那里,医生亦然。

所以医患之间总是有更多让人惊讶的和值得挑战的东西,待我们发现,这对于自已的成长和对工作的理解才是一个持续的进展过程。

1949年迈克·巴林特遇到了恩尼特·埃希霍茨,后者在塔维斯托克人际关系研究所研“巴林特小组”,小组的核心原则是所有的病人都有和客体建立关系的需求。

在《医生、病人和疾病》里,巴林特介绍了“医生药物”的概念,意思是:病人不仅对药物本身有反应,而且对于医生这个人、医生所带来的氛围也有着反应,以及医患的交流对彼此的意义。

《医生、病人和疾病》被称为是“改变了英国医学面貌”的书。

巴林特小组工作聚焦临床职业化医患关系,集中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欧美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是国外广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全科医生培训方法。

由5-15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组成一个小组,由一位医生提供在工作中感觉陷入困境的案例,小组其他成员探索在特定的时间里病人和医疗队伍师之间的事情,探索在这个事情中起作用的因素,探索临床案例所展示的谜团。

在巴林特小组里,焦点在于如何增进医生与病人链接和爱病人的能力,从解决问题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全程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的动力是作为聚焦点的。

通过小心的框架设置,团体提供一个安全的容器(巴林特中称为“金鱼缸”),让参与者从对案例的反思中获益。

团体理解个案,通过团体的工作,为呈报个案的医师的困境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通过定期的巴林特小组活动,提高了倾听技术;鼓励整合性的思考;展现团体动力;鼓励创造性思维;表达挫败、痛苦和快乐;提高观察能力;表明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