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8e510287375a417866f8fdc.png)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班级:姓名:学号:自然条件:乌鲁木齐市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天上山脉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
介于东经86°38′~88°58′,北纬42°45′~44°08′之间,平均海拔680~920m,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7℃,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气候相当干燥。
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最宽约为153km,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8.19%,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2.92%,风沙地面占总面积的9.59%,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30%。
社会条件: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820.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1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4亿元,城镇军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3元。
2007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87.1亿元,增长39.27%。
随着亚欧大陆桥的贯通,我国发展战略重点西移和向西开放的扩大,乌鲁木齐依托紧邻周边八个国家,建立了一个类口岸和六个二类口岸,近200个各类商品交易渠道贸易网络,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
乌鲁木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乌鲁木齐市建成区内2004年各类建设用地的数量构成及与国家标准的差距。
2004年,乌鲁木齐市建成区内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这两项用地均符合城市规划标准的要求。
但国外大部分城市的工业用地都小于10%,汉城仅占1.5%,显然乌鲁木齐的工业用地偏高,而工业污染降低土地价值,造成土地产出率低,同时城市商务中心(CBD)不明显,城市化质量差。
由此可见,工业用地的外迁,仍将是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均约占建设用地的7%,低于国标的最低线,这种不合理的用地结构使乌鲁木齐市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低下,环境质量下降等弊病,成为制约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乌鲁木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分析
![乌鲁木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233e99daef5ef7ba0d3cdf.png)
! &"& "
居 住用地 % " # 世 纪 ’# 年代 初到
. # 年代初 " 由于城市交 通条件的 限制 " 并考虑 到工作 ’生 活和管理上的便利 " 各
� � !! GDP � (! !) � 4283 3100 � 7450 2700 � 8832098 5 897000 137788 86 6404 993 10 958700 50 46500 4842599 � ! !"#$ � km2 � 1 182 � 781 � 112 225 2 43 1 77 248 141 173 � ! � ! "# $ � %/k m2 36237.81726 � � 95393.982 � 78858.018 26208.889 56 703.235 361 86.4 01 44188 .30 6 35790 .78 27991.902 !! "# $ %%& ’ ()* +’, �
成本 的改变 " 城市居民可以更 多地选择 居住区位 ! ! &"& ! 工业用地 ! 工业用地从形 成到现
土地的利用结构与利用效率 ! 其中 利用 结构主要包括数量结构和布局 ! 利 用效 率主要包括人口容纳能力 " 建筑容 积率 和土地产出率 ! 从而揭示其城市土 地利 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并指出了今 后的 发展方向 # 关键词 ! 乌鲁木 齐 构 & !" ! 效率 乌鲁木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 从表 ! 可以看 城 市土地 结
水平低下 " 环境质量下 降等弊病 "成为 制 约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 !" #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 城市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PPT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7303787c1cfad6185fa72f.png)
3.4 小结
本章我们介绍了土地利用状况评述的一 些基本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 构分析、土地利用布局分析、土地利用 程度分析、土地利用集约度分析、土地 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土地利用的生态 效益分析、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分析等。 并简要介绍了完成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所 需要的基本数据手段。
NDVI中的噪声数据
由云引起的噪声
北京市土地利用时间变化
GPS系统的特点
定位精度高 –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
观测时间短 –快速动态相对定位测量时,流动站与基准站 在15km以内,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几秒钟
测站间无需通视 可同时提供三维坐标 操作简便 全天候作业,不受气候影响 功能多,应用广
3.3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的方法
•科学方法:
(1)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2)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 (3)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 (4)统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
3.3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的方法
•工作方法:
(1)现状调查和历史分析相结合; (2)外业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 (3)典型调查和面上调查相结合; (4)专家调查与群众访谈相结合。
主要的技术手段
➢RS、GIS和RS技术 ➢地面地理和农业生态调查技术 (目前对于地面调查的轻视)
不同数据的来源
遥感信息的特点
▪空间特性 范围大、某些波段对冰雪、云雾、水体等有一定 的穿透能力
▪时间特性 周期短,能获得多时相、准同步的数字资料
▪波谱特性 每种波段用途不同
▪信息量巨大 陆地卫星的多光谱扫描仪每秒接受100亿个信息 单元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198b8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a.png)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一:引言在乌鲁木齐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了解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土地利用概况包括乌鲁木齐市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等情况。
2.建设用地利用情况分析对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用途结构、开发强度等进行分析。
3.农用地利用情况分析对乌鲁木齐市农用地的利用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农田面积、农作物结构、耕地质量等。
4.生态用地利用情况分析分析乌鲁木齐市生态用地的保护情况、生态系统功能等。
三:乌鲁木齐土地利用问题分析1.建设用地过度开发问题分析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过度开发引发的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
2.农用地流转问题探讨乌鲁木齐市农用地流转对农地保护和农民收入的影响。
3.生态用地保护不力问题分析乌鲁木齐市生态用地保护不力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四: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对策建议1.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2.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防止过度开发,注重土地利用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3.加强农地保护政策推行农用地保护政策,限制农地流转,保护农地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加强对生态用地的保护,完善生态用地管理制度,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图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设用地:指用于城市、乡村建设的土地。
2.农用地: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3.生态用地:指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特设的用地。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对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统一而又具体的规划,明确土地利用的各种类型和用途。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文档内容和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乌鲁木齐城市研究报告与当地房地产市场汇总PPT课件( 35页)
![乌鲁木齐城市研究报告与当地房地产市场汇总PPT课件( 35页)](https://img.taocdn.com/s3/m/b83eed8a69dc5022aaea00fb.png)
乌鲁木齐篇
2010年2月
乌鲁木齐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天 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城市,著名的亚洲地 理中心就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30公里处。市区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 北低,平均海拔80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寒暑变化明显,昼夜 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6.4摄氏度,降水236毫米。现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区面积108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6.8平方公里。居住着汉、 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等49个民族,2007年末,我市公安户籍登记人 口为211.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78万人,增长4.85%;其中非农业登记人 口为158.74万人,增长3.07%。人口自然增长率5.23‰。 行政区划分:市辖7区1县,即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 头屯河区、东山区、南山矿区和乌鲁木齐县。还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即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乌鲁木齐城市建设及发展
城市建设 •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今后一段时期,乌鲁木齐城市向北扩展,向东西延伸。城市
建设重点加快城市北扩、东西延伸的道路、自来水输配水管网、排水管网、热力、燃 气管网、通讯、电力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污 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城市联片供暖和集中供热,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 源供热,大力推进管道天然气入户工程进程。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水源地环境整 治及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建设。加快城区周边荒山绿化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创 建国家级园林城市。 乌鲁木齐发展方向 • 今后一段时期,乌鲁木齐市围绕着到201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 比2000年翻三番的发展目标,确定“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 城”的总体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一产,强化二产,提升三产,使第三产业高度发达,三 次产业协调发展,成为西部地区乃至中亚地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商贸、金融、信息、 旅游、交通仓储、科教文化中心----现代化国际商贸城。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课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6dbd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6.png)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生态建 设的需求,生态用地的保护和恢复 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方面。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 一,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调 整,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人口增长导致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需求 增加,从而推动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课件
目录
• 引言 • 土地利用现状概述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意义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研究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结构、布局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于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可以了解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现状,为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等。
02
土地利用结构复杂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比例关系复杂,反映了人类社会经
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
03
土地利用程度差异大
不同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利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如城市地
区的建设用地利用程度较高,而农村地区的农业用地利用程度较高。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生态保护
评价土地利用是否符合生 态保护要求,是否会对环 境造成不良影响。
经济效率
评价土地利用是否符合经 济效率要求,是否能够实 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公平
评价土地利用是否符合社 会公平要求,是否能够保 障人民的居住和生产生活 需求。
0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类型
建设用地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设用地 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建设用地规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83e93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4.png)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1、引言本报告对乌鲁木齐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问题与挑战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乌鲁木齐市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2、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统计数据分析、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规划文件分析等。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全面把握该市土地资源的现状与问题。
3、土地利用类型分析3.1 城市建设用地3.1.1 住宅用地3.1.2 商业用地3.1.3 工业用地3.1.4 公共设施用地3.2 农业用地3.2.1 农田利用3.2.2 林地利用3.2.3 牧草地利用3.3 生态保护用地3.3.1 自然保护区3.3.2 公园绿地3.3.3 湿地保护3.4 其他用地3.4.1 交通运输用地3.4.2 水域利用3.4.3 采矿用地4、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4.1 城市扩张与用地开发4.2 农业用地减少与转移4.3 生态保护用地增加与管理4.4 其他用地变化趋势5、土地利用问题与挑战5.1 城市用地紧缺与土地错配5.2 农业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5.3 生态保护用地管理不善5.4 其他土地利用问题6、对策与建议6.1 增加城市用地供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6.2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积6.3 加强生态保护用地管理6.4 其他对策与建议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主要包括统计数据表格、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规划文件、研究报告等。
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土地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8.2 规划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8.3 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4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指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乌鲁木齐土地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乌鲁木齐土地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e29de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a.png)
乌鲁木齐土地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其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乌鲁木齐土地开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针对该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并撰写了“乌鲁木齐土地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土地资源概况乌鲁木齐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占10%,农业用地约占50%,其余为林地和草地。
作为城市用地,既需要满足现有人口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需要预留足够的土地资源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发展。
未来20年,乌鲁木齐城市化率将达到75%以上,需要增加建设用地约3000平方公里。
二、城市用地需求评估在乌鲁木齐城市化发展规划中,预计将新增居住用地2000平方公里、商业用地3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400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200平方公里、交通设施用地100平方公里。
因此,未来可开发的土地资源面积应在3000平方公里左右。
三、开发利益分析1. 经济利益:乌鲁木齐土地开发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城市发展,新建的住宅、商业、工业用地会带动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进而拉动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预测,未来20年内乌鲁木齐的GDP将增长5倍以上。
2. 社会利益:土地开发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增加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等基础设施设备,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进而促进社会稳定等。
四、土地开发风险评估1. 社会风险:土地开发带来的人口增加会给乌鲁木齐带来社会管理压力。
2. 生态环境风险: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生态环境会受到破坏。
3. 市场风险:土地供应如果过多,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
五、结论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开发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基于以上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出乌鲁木齐土地开发的建议和规划:应加强政府管理,控制土地开发速度,保证社会稳定;应发挥市场作用,制定规范土地开发的政策,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课件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b255aa4b35eefdc8d333f6.png)
.
5
2000-2009乌鲁木齐土地数量动态变化
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表1 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土地面积变化表 单位:hm2
2000-2009年各类用地
农业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合计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2000—2009 年乌鲁木齐三类土
建设用地比例
14.18%8.81% 未利用地比例
农业乌用鲁地木齐比 例(南%京)
建设用地比 例(%)
未利用地比
例(地%类)
乌鲁木齐市的农用地的还是占很大比例的,这也与当地的产年业份发展是
相适应的,而经济发展远不及南京,建设用地的开发也比较低
.
8
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优势
1. 土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 截至2009 年底,乌鲁木齐市土地总面积137.83万公顷,是
1(/(面/ ( 地 注38( 吨 ( 地)2137.乌2农面:3) )823)面0)面73) )2作积资鲁土土81/积5单土积03单单×物(料地地.1耕(木位1/20位位地存中万来0利农3.地万农齐0土2×耕耕播公源%集在用业3面公1用的地地×地地0种顷于=率利积顷约更10地总化耗土利%0面)27=用()00总经进7面肥电=%积=1.地用已率万=产02营一积施度=5(1年2利=2公开综.5值万%×用数.程步888乌用农1顷251=发合公8量 =8% .03鲁度的土业/)08农顷8程效= 生2%木.地用8比开=%业)0化 产.度益==齐0面地04总南发/肥 用2.91市要低积(534产19京潜2施 电=8统44/耕/比。6值..用 总0高力2计78土地.80(南56量 度2..年/=,,地、077万京2( 数6鉴61总园5土/元.6按 (=低67面地1)24实 万038,.积、.7/=4物 千585林×43农1量 瓦117地00业.计 时0.3、2%用1算)3牧=×,/1地10万耕10、8%2养8=1殖3.水78
第二篇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课件
![第二篇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debb4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3.png)
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变化分析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五、分析结果的综合
16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土地类型调查主要内容
主
查清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与空间分布状况;
要
内
容
查明一个地区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揭示土地类型的形
成、特性、结构与动态演替规律。
6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意义及方法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概念
是对规划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 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具体来说是: 通过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 以及土地利用 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 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 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 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 揭示各种土地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 构上和空间配置上合理和不合理, 匹配和不匹配的关系, 明确土地 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重点, 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 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供科学依据。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优文档】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文PPT
![【优文档】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文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1394a969eae009591bec08.png)
积×100%; A-—全区域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土地利用开发程度(2) ⑷.单位耕地耗电度数(B4)=生产用电总度数/耕地面积
⑹.草原载畜量(A )=各类放牧性畜头数傅原面积; ⑷.单位耕地耗电度数(B4)=生产用电总度数/耕地面积
➢土地利用开发程度(1)
⑴.土地垦殖率(A1)=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⑵.土地利用率(A2)=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100%; ⑶.土地农业利用率(A3)=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 地、牧地、养殖水面)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⑷.土地建设利用率(A4)=建设用地面积/—K地总面积 ×100%;
×100%; 提高和完善的方向。
⑶.土地农业利用率(A3)=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地、养殖水面)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⑻.人口密度(AS)=人口总数/土地总面积,可以分别计
算城市和乡村人口密度;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开发程度(3)
⑼.林地覆盖率(A9)=林地面积(不包括果园面积)/土 地面积×100%; ⑽.建筑密度(A10)=建筑物基底面积/m地总面积 ×100%; ⑾.建筑容积率(A11)=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 ⑿.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A12)=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人 口总数。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1、土地资源的数量分析
➢绝对量分析:包括已利用数量和未利用数量 ➢相对量分析: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数量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式中:K-—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Va、Vb-—基期和报告期末某一土地利 用类型的数量,T-—研究时段。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9fe43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c.png)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文档为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旨在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土地利用紧张和发展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现状、问题和潜力,对于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城市建设用地1.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分析1.2 居住用地分析1.3 商业用地分析1.4 工业用地分析1.5 其他用地分析2.农用地2.1 农田分布和利用状况分析2.2 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2.3 农村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分析3.生态用地3.1 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3.2 生态功能区划分分析3.3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四、土地利用问题分析1.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 城市发展对农用地的压力1.2 生态保护与城市化的矛盾1.3 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的浪费问题2.存在的土地利用潜力2.1 城市扩容与用地优化2.2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与农业发展2.3 生态用地保护与修复五、土地利用规划建议1.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议1.1 合理划定城市建设用地范围1.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1.3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1.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建议2.1 加强农业用地保护2.2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与集约利用2.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协调3.生态用地保护规划建议3.1 完善生态保护区划和管理3.2 加强生态修复和恢复六、结论与建议根据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城市土地利用需要合理规划和优化布局,提高利用效率。
2.农村土地利用应重视农业保护和农业发展的协调。
3.生态用地保护要加强管理和修复,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附件:1.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现状地图2.相关统计数据表格3.其他相关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规划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中国城市规划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城市规划的原则、内容和程序等。
乌鲁木齐区域分析与规划
![乌鲁木齐区域分析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efa1bed0975f46527d3e174.png)
乌鲁木齐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生姓名:***学号: *********** 班级: 08资源本科3班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部:城市建设学部课程名称:区域分析与规划2011年1月【摘要】乌鲁木齐作为西部发展的一颗明珠,正一步一步进入人们的视线,进入世界的视线,此文对乌鲁木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做出分析,包括:概况、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历史文化、人口劳动力等八项,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乌鲁木齐的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跟发达城市还是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分析出其优势、劣势、环境状况、经济现状等再进一步进行简单的规划,对乌鲁木齐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方面进行分析,规划其未来的发展及应该改进的地方,使之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
对乌鲁木齐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规划乌鲁木齐的发展方式,调整乌鲁木齐的产业结构,使乌鲁木齐的基础设施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发展。
总共对七大项进行了规划,并对远景发展提出设想,希望乌鲁木齐能够更快更稳的发展。
关键词:乌鲁木齐;经济发展;规划目录绪论 (3)1.乌鲁木齐概况 (4)2.自然资源分析 (4)2.1土地资源 (4)2.2矿产资源: (5)2.3水资源: (6)2.4森林资源: (7)2.5植物资源: (8)3.乌鲁木齐自然环境分析 (8)4.乌鲁木齐经济状况分析 (9)4.1乌鲁木齐进出口额分析 (9)4.2工业生产值对比 (10)4.3产业结构 (11)5.乌鲁木齐区域文化历史背景分析 (13)5.1乌鲁木齐历史沿革 (13)5.2乌鲁木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14)5.3经济贡献: (14)6 乌鲁木齐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15)6.1人口数量分析: (15)6.2乌鲁木齐市2000年-2005年总人口变动情况 (15)6.3人口素质分析: (17)6.4劳动力分析: (17)6.5政策分析: (17)7. 乌鲁木齐区域技术支持分析 (18)8. 乌鲁木齐区域总体情况评价 (20)8.1单一指标分析 (20)8.2UNRISD: (22)8.3PQLI: (23)第二部分:乌鲁木齐的区域规划 (23)1.Swot分析法 (23)1.1战略目标及重点: (24)2 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26)2.1增长及理论: (26)2.2核心边缘理论 (27)2.3点轴结构: (27)2.4圈层结构理论: (28)3.乌鲁木齐土地现状分析 (29)4.乌鲁木齐产业规划布局 (31)5. 乌鲁木齐基础设施规划 (32)5.1综合运输网规划 (32)5.2给水工程规划 (34)5.3 排水工程规划 (35)6.城镇体系规划 (36)七:乌鲁木齐生态环境规划 (38)结论 (39)参考文献: (40)绪论乌鲁木齐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其优劣势,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规划,展望未来发展。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本月修正2023简版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本月修正2023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5d405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5.png)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1. 引言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本报告旨在分析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乌鲁木齐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1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类型根据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运输设施等。
- 农用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等。
- 水域及其设施用地:主要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及其设施。
- 自然保护区:为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地区。
- 其他土地:包括草地、戈壁滩等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
2.2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通过对比多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可以观察到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存在以下几个变化趋势:- 建设用地扩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乌鲁木齐的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 农用地减少:由于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乌鲁木齐的农用地面积逐渐减少。
- 自然保护区面积增加:为了保护乌鲁木齐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面积逐年增加。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1 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问题由于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乌鲁木齐市面临以下问题:- 土地资源浪费:大量土地被用于无效的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 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扩张的建设用地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水资源、空气质量等问题日益严重。
- 交通拥堵问题:过度扩张的建设用地导致交通拥堵问题加剧,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扩张: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城市建设边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
- 推进城市更新与用地复垦:通过城市更新项目,对老旧建筑群进行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建设用地扩张的同时,加强对农地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支持。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1]本月修正2023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1]本月修正2023](https://img.taocdn.com/s3/m/827707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8.png)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分析报告1. 简介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
土地利用分析是一项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系统性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本报告将对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乌鲁木齐市相关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包括土地面积、用途分类、建设用地比例等信息。
3.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根据数据分析,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城市的各类建设项目,包括住宅区、工业园区、商业区、交通设施等。
在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的比例较高,占据了总土地面积的40%。
3.2 农用地农用地主要用于农田和农业生产,包括粮食种植、果树种植、蔬菜种植等。
乌鲁木齐市的农用地相对较少,只占据了总土地面积的10%。
3.3 林地林地主要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乌鲁木齐市的林地占据了总土地面积的20%。
3.4 水域水域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乌鲁木齐市水域面积相对较小,仅占据了总土地面积的5%。
3.5 其他用地其他用地包括开垦荒地、建设用地待开发区域等,占据了总土地面积的25%。
4.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问题:4.1 建设用地过多乌鲁木齐市的建设用地占据了总土地面积的40%,这导致了农田和森林资源的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2 农用地和林地面积不足农用地和林地在乌鲁木齐市的总土地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小,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4.3 水域面积有限乌鲁木齐市的水域面积相对较小,这限制了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4.4 土地开发不均衡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开发不够均衡,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较为集中,而其他地区的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5. 建议为了优化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提出以下建议:5.1 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应通过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确保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000-2009乌鲁木齐土地数量动态变化
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表1 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土地面积变化表 单位:hm2
新疆自治区的首府,全国特大城市之一。 2.人均占有量多,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大 3乌.3较用滩点济地到鲁2大地延、的貌2.木207的与伸独地类齐04水乌保度2面种万9潜水。立方.0型市年平鲁红,积植0顷力利除工。土9多兼,不木线层4业年,。、少业.,地有本断齐”层为7占底交量区土管5山市提市行签主土,万通旱,地理地人地认高 动 订 ,耕 公条田都利严、均总的《蔬真地顷件外分用格丘建面要耕菜贯保。密,布较规陵设积求地面彻护另切在9方范和用的3和保积落面外相地便,.平5地2措护大实积,%关势土3原4施目,国北6.的4,较4地.、3,标集土郊63耕大平资3%平谷建责约资乡万地致坦。源方地立任化源、公、上和,保米的和书水部场顷所沿引土护,多完》 平“农,有着水地和未种善,比保业基的谷较开集利地签截较增用本城、方发约用形状至高长地农乡沟便利利地。制。、以田居、、用用面城民河经有积市
2000-2009年各类用地 农业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合计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2000—2009 年乌鲁木齐三类土
800000 600000 400000
地面积中总面积是持续不断的 增长中,各类用地都出现一定
200000 0
的增长变化。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8
小组成员分工
• 自然条件现状:蒋健强、程瑞鑫 • 社会发展现状:常斌 • 土地利用现状:郭赛楠 • 用地结构分析:梁艳 • 优势分析:赵一丹 • 劣势:霍怡婷 • 规划调整:严轲伟 • PPT:霍怡婷
•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地势起伏悬殊,山地面积广 大。东北部高,中部、北部低。山地面积占总面积50% 以上, 北部冲积平原不及总面积的1/ 10,市区平均海拔800米。全市 土地总面积为1378310.23公顷。
3
现状——乌鲁木齐社会经济条件
• 普查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全市常住人口为3112559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10775人,占51.75% ; 女性人口为1501784人,占48.25%。全市人口中,汉族 人口2331654人,占总人口的74.91%,各少数民族人口 780905人,占总人口的25.09%。
•
乌鲁木齐市发改委综合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计首府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可达1696亿元,增长
17.1%,为近2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4
现状——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现状(1、数量分析)
1、截至2009年底,乌鲁木齐市土地总面积1378310.23公顷(土地面积 数据含兵团)。各类土地面积见下表:
10
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劣势(存在问题)
(2) 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少,用地结构不平衡。当
前城市用地结构仍不合理,工业用地偏高,公共设施和绿 化的比例偏低。
11
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劣势(存在问题)
(3) 农业用地面积较大,但是土地产出效率低。 第一产业仅占全区总产值的1.53%农业总产值为318515.29 万元。
15
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
增加投入,用养结合,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平整土地, 完善灌溉设施;遵照水土平衡的原则,开源节流,推广先进的 灌溉技术,建设节水型农业,非农建设除线形工程外,尽量 不占、少占耕地,并适度开荒造田,以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 衡。 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将设施农业的补贴标准调高,加 强挖掘农业用地的开发潜力。
6
现状——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现状(2、现状评价)
13、2、、土土土地地地开利集发用约利综经用合营程效程度益度 (((11)1))土农耕地作地垦物灌殖单溉率位率=播=耕种有地面效面积灌积产溉/量面土=积地农/总作耕面物地积总面×产积1量0×0(%10万=0%吨80=)2468..11937/
1/3/7乌农83.作鲁1002物.5木2×中3齐×1播0的10种0%0土面%=积地=77(5.开万.282发公2%%顷程)度=1要14比.7南5/京6.低62,8=17.31 (/(面( 用 注( 吨 ( 地)213地:23) ))面23)面7))面资土土8/积单土积3单单积料地1地耕(位/0位位地存(来利农.地万农土2耕耕万源集在3业用面公用地地×地地公于率利积顷约更地总1化耗利顷20用=()经进总0面0肥电)1用%率已万=产0营一积施度=年利==2公综值×用数.程步1乌农用81顷合=515量 =88鲁度的0业.土/)农8效08= 生木3地用2%8=比开业8%化 产.益齐.地面=04南发总0肥 用2.市低0(9积53产/京潜4=2施 电统/耕8/。值96用 总0高力计4土地2.8(.0量 度2.,,年8、地.07万672( 数鉴=总园65土元/按 (=1面地)61实 万073、积./47物 千5.林×84农43量 瓦5地11业00计时.0、2%算)牧3×=,/地11万耕、0108养2%8殖=13水.78
7
现状——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
土三大地类利划用分现,状乌结鲁构木乌据齐土鲁市地木土资齐地源和利变南用更京现调各状查类结,用构地截中比至农例2用0比0地9较年在,土按地土总地面利积用中一所级占类比
重最大,占78.0乌5%鲁,木建齐设用用地地最结小构,比仅例占图7.(762%000—2009年) 100.00%
18000..000%0
6800..000%0 4600..000%0 2400..000%0 20.00 0.00%
0.00
78.05% 65.27%
农用地比例
25.92% 7.76%
建设用地比例
14.18%8.81% 未利用地比例
农业乌用鲁地木齐比 例(南%京)
建设用地比 例(%)
未利用地比
例(地%类)
乌鲁木齐市的农用地的还是占很大比例的,这也与当地的产年业份发展是
相适应的,而经济发展远不及南京,建设用地的开发也比较低
比例(占%比)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8
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优势
1. 土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 截至2009 年底,乌鲁木齐市土地总面积137.83万公顷,是
17
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
乌鲁木齐市特殊的地性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作用, 注意产出效益,努力以最小的产出换取最大的收益,增加城市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广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打破犁底层,有利于雨水 下渗和作物根系成长,建立源源不断的土壤水库;利用免耕、 少耕技术,减少对土壤层的破坏;用大量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 以减少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的蒸发;秸秆腐烂形成大量有机质, 增加土壤肥力。加快南郊、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大型灌排泵站更 新改造,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筹资渠道,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 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支持 山区建设雨水集蓄等小微型水利设施,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管 理模式,加大财政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强基层 抗旱排涝和农村水利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此增加土地的生产 效率,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14
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稳步有效的 推进城市建设,合理增加建设用地的比例。
今后应当注重降低工业用地比重,提高工业用地的使用 效率,必要时对工业项目进行用地量评估,确定项目数量 ,按集中布局原则,统一安排用地。同时,适度提高公共 设施、绿地的用地比重,改善人居环境。
68.82% (4)土地建设利用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等用地) 面积/土地总面积×100%=106995.02/1378310.23×100%=7.76% (5)林地覆盖率=林地面积(不包括果园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80199.3/1378310.23×100%=5.82%
9
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劣势(存在问题)
(1)土地资源浪费较严重,利用率低。2009年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率为 85.82%,未利用用地面积195496.45公顷。由于对土地问题认识不足和缺 乏长期用地规划,疏于管理,土地多占少用利用率低。近郊4个乡,有些 耕地由于建房修路切断了灌水渠道等原因而撂荒,成了未利用地。
16
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
加大土地的投入水平,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土地投入,改善经 营管理,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目前乌鲁木齐单 位建设用地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土地产出效率低下, 因此必须加强建设用地的建设。通过加强对存量土 地的投入成本,增加对土地的物质与劳动投入,实 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 乌鲁木齐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自然降水的空间公布很 不均匀,大体上由平原向山区递增,呈带状。平原年降水200 毫米左右,年均气温6.2——7.5℃;山区降水200--500毫米,气 温-5.3一3.6℃。市区全年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北部平原和大西 沟等地全年盛行南风,达坂城谷地盛行西风,南部中低山区盛 行东北风和南风。
12
优劣势——乌鲁木齐土地利用劣势(存在问题)
(4)土地管理粗放,经济效益较低。耕地重用轻养,尤 其南郊、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差,产量 低。
13
规划调整,解决对应问题
2011一2030年城市用地,可向东西两翼扩展,基本上是 未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南戈壁等片区,面积约2200公顷, 此未用面积潜力大,有待大力开发。实行旧城改造,要 重新编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合理 安排城市用地结构。 树立“保护耕地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观念,严格执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强化城乡结合部基本农田保护 区内耕地的保护,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实 现土地平整化、林地网格化、灌排设施化,从而减少未 利用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