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周化学集体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备课教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初三化学备课教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过渡:事实证明,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板书: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设疑:我们在商场的货架上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锌”“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可见有不少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元素周期表中有一百多种元素,哪些是我们必需的?哪些对健康有害?
1.人体中的元素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7页图12-10“人体中元素的含量”及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常量元素,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3.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中的必需元素,必需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一些为有害元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8、99页内容,认识几种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14~18岁人群每天的适宜摄入量(或推荐摄入量),了解几种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讨论: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常会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为什么?
明晰: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之会从体内随汗液排出大量无机盐,需要及时补充。
资料:人为什么要吃食盐?
食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的钠离子。正常人的血液有一个比较恒定的酸碱度,适合于细胞的新陈代谢。这种恒定的酸碱度,主要是靠血液的缓冲系统、呼吸调节(肺)和肾脏调节三个方面来维持的。血液中主要的缓冲剂是碳酸氢钠一碳酸这一对缓冲剂,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就是钠离子。正常人钠离子的最小需要量每人每日为0.5克,相当于食盐2~3克,但这样低的低盐饮食我们不能长期耐受,所以正常人每日约摄入6~12克食盐,而且非高血压、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的一般人以10~12克为宜。食盐中含有钾盐,其他食物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钾盐,所以正常人每日摄入钾盐2~5克。高温季节劳动时流汗量大,排出体外的盐也增多,为了防止中暑,常常给大量出汗的人喝盐开水。在医院里,医生给呕吐腹泻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给以生理盐水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周解方程(一)教案集体备课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周解方程(一)教案集体备课

解方程(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用等式基本性质来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在理解“方程的解”的含义的基础上,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

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点: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及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一、课前学习:课前我先学班级姓名学号、请看书P58的例1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式和列出方程。

等量关系式:方程是: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可以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帮助解方程。

X +3=9解:X +3﹣3=9﹣3X=6小提示:解方程的时候要先写“解:”。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

因此,解方程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 即可。

2、试试看,解方程。

X + 6 = 20 X-5 = 13二、堂上学习与练习:1、小组内交流“课前我先学”、达成共识。

2、请出1个小组汇报“课前我先学”第1题。

3、请出1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课前我先学”第2题。

小结:今天我们重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

解方程的时候要先写“解:”4、看课件演示算理:天平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天平左边去掉3,现在天平左边只剩下什么了?你发现天平有什么问题了吗?(生:天平倾斜了)那怎么办呢?(生:天平右边也要去掉3)课件演示右边去掉3,这时天平平衡了。

那你觉得要使天平平衡应该怎么办?(生:两边要同时减去3)再次演示。

那同时减去4,等式成立吗?为什么不去减4,要减3呢?(生:使等式左边只剩下一个X)师: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等式两边要同时减3呢?5、强调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小结:你觉得解方程要注意什么呢?6、练习:解方程x-3 = 9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3?同时加4等式成立吗?为什么?小结:我们在解方程的时候要写先上“解:”还要注意等号要对齐。

问:怎么知道x=12这个解是正确的呢?(生:验算)验算的目的是什么呢?验算的目的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5-7第12周集体备课备课内容《鸟语》《天鹅的故事》。

一、教材简析《鸟语》《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全文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课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作者开门见山:“我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的身姿,爱听它们的歌声和软语。

”直接表达了自己爱鸟的情感,也点明了课题。

接着作者没有写“我”怎样看鸟儿的美丽身姿,而是主要写“我”倾听鸟儿的歌声,揣摩鸟语的情景。

紧扣文题,重点突出。

《天鹅的故事》《天鹅的故事》一文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我"结识了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斯杰潘老人向"我"讲述一群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们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它分为四层: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叙述了事情的起因。

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叙述了由于湖面结冰,无法捕食,所以天鹅们在讨论生存大计。

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层,叙述了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其他天鹅在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

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鸟语》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一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一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1-21第十二周集体备课一、说教材本周的教学内容有《人有两个宝》、《升国旗》和《江南》《人有两个宝》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

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配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文后田字格中有8个要求学会的生字。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升国旗》是一首清新自然、简洁易懂的儿童诗。

三句六行,押韵上口,好读易背。

学习这首诗,使孩子们掌握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国旗,升旗时要奏国歌,我们要敬礼的常识性知识。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是本课的重点。

图画的内容是校园里升国旗的情景。

本文是一首诗,三句六行,押韵上口,好读易背。

第一句是说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第二句是说在升国旗时要奏国歌;第三句是说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肃立敬礼,这是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

课文后田字格里有本课要学习的7个生字。

图画的内容是校园里升国旗时的情景。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是本课的重点。

《江南》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人们采莲的情景,。

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

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间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课的训练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入学将近两个月,已学完了汉语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韵文,有了初步的识字和阅读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是,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知识基础都相对缺乏,对于诗歌、古诗的韵律及古诗描述的意境不能很好的体会,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在学习方式上,自主性差、探究能力有限,合作交流意识也不明显。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5-3第12、13周集体备课备课内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教材简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讲述了汤姆和爸爸去钓鱼,在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小时时,他钓上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并在父亲的要求下自觉遵守规定把鲈鱼放回湖中,告诉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应该成为自觉的行动。

《狼和鹿》这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

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

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

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放飞蜻蜓》本课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

如何让学生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耐人寻味的教育,又能激发先生对蜻蜓知识的了解,对小动物的探究兴趣,是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狼和鹿》1、会读生字,能正确、流利读课文,学会写“葱”。

2、通过读课文,感受在狼被捕杀前后,凯巴伯森林的变化、鹿群的变化,体会产生变化的原因。

3、课文学完后,应懂得生态平衡的重要,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

《放飞蜻蜓》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4-27第十二周集体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周的教学内容有《鲜花和星星》和《放小鸟》。

《鲜花和星星》是一首儿歌,它的主要特色是简短凝练,节奏明快,选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景物——花和星的巧妙联系,表达了广大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纯真情感,含蓄地歌颂了幸福美满、锦绣吉祥的新时代,真是童心透亮,寄情深远,读来舒畅、诵之爽朗。

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全诗共分两部分,分别描写了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和向往。

这首诗歌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生不难理解。

课文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重点是生字和朗读教学。

二、学情分析《鲜花和星星》是一首儿童诗。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描写了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将生活中最常见的鲜花和星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

第一节中“这里一朵”“那里一朵”和第二节中“这里一颗”“那里一颗”不仅描述了鲜花满地,繁星满天的情景,而且再现了儿童看鲜花、数星星时的天真烂漫,整首诗充满了童趣。

诗歌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是一篇很好的朗读佳作。

我在课件中配有精美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直观察感受,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童趣十足,课文导入时,要先让学生观看美丽的花儿和星星照片,把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然后顺势进行词句训练,采用以景促说,揭示课题,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语言文字给大家带来的乐趣。

学习课文时,先让他们自己在文中找出体现花儿多和星星多的词语。

抓住“满地”“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还多”等词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研活动设计方案_化学(3篇)

教研活动设计方案_化学(3篇)

第1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教研活动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化学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培养化学教师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

3. 促进化学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4.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化学课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2)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

(3)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善教学设计。

2. 课堂观摩(1)选取优秀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观摩教师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

(3)观摩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学研讨(1)针对观摩课,组织教师进行研讨。

(2)研讨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合理性等。

(3)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4. 教学反思(1)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

(2)反思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改进措施等。

(3)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提高。

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共计3周时间。

第一阶段:集体备课(1周)第二阶段:课堂观摩(1周)第三阶段:教学研讨与教学反思(1周)五、活动评价1. 教师参与度:统计教师参与活动的次数,评价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学设计质量: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

3. 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评价等方式,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质量:评价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的质量,包括反思内容的深度、广度等。

高一年级化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高一年级化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高一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7、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在共价化合物中,原子之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本身没有阴阳离子,因此不会出现阴阳离子和中括号。

8、离子键的形成:原子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都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使自己的结构变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9、共价键的形成: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

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

我们把这种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

10、非极性键与极性键的比较:11、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称为非极性分子。

例如:X2型双原子分子(如H2、Cl2、Br2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互相抵消的分子(如CO2、CCl4等)都属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称为极性分子。

例如XY型双原子分子(如HF、HCl、CO、NO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SO2、H2O、NH3等)都属极性分子。

1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看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或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否中心对称。

常见考点考法化学键是构成物质的主要作用力,他与物质的化学性质联系紧密。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些知识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考查也是常有,在本节的学习时一定要把握“结构——性质”。

常见误区提醒1、含有离子键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2、含有共价键的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3、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非极性分子,含有极性共价键的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1-12第十二周集体备课一、教材简析《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我们”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三、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四、课时划分《黄果树瀑布》…………………………………2课时五、作业安排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册六、教学流程17.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黄果树瀑布资料、图片、幻灯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传承诵读一、导入1、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瀑布的诗?谁来朗诵一下。

2、谁看到过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3、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揭示课题。

5、教师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

过渡: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二、初读课文1、检查预习中朗读课文的情况。

同桌每人一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给予评价。

2、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全班学生强化。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理解:漫天浮游,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看到的类似情景:大雾,大雪,喷水浇花……凝神谛听: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

高三化学教学教案7篇

高三化学教学教案7篇

高三化学教学教案7篇高三化学教学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在素质教育新课标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深化教研,改革教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方式转化,大面积提高我校化学学科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1深刻领会高考考试大纲基本精神,准确把握考试大纲整体要求,把对化学高考考试大纲理解转化为我们教学行为,切实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

2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做到两个改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提问;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变单纯知识传授为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方法指导各种能力培养。

3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集思广益,探讨教法,尤其要研究高考命题呈现动态趋势,更好地指导我们教学工作。

4学生化学学科成绩,要在优生率格率平均分方面有明显提高。

5夯实基础,抓好双基,科学构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

三、主要措施1要正确处理复习资料教材之间关系,发挥好教材作用功能,坚持以教材为主,化学课本是高考命题根本,是教学关键,是任何复习资料都不可替代。

充分发挥教材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过好教材关。

即在复习每一章前,将考纲教学要求本章知识要点以提纲形式列出来,让学生根据提纲重返教材,熟悉基本概念知识要点。

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基本点疑点难点为出发点佳作一些例题,讨论题,在课堂上重点点击,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然后再选编一些紧扣教材基础题进行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搞知识落实。

2扎扎实实开展化学教学大纲高考考试大纲尤其是近5年全国高考试题学习研究。

准确把握了解理解应用认知层次。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继续全面推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听课评课评教活动。

课堂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看学生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课堂要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习。

4继续开展“三清”运动,要求学生人人有纠错本,搞好知识落实。

“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教案主题:物质的热变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热容、熔化、凝固、蒸发和沸腾等基本概念;2. 掌握不同物质的热容、熔化和沸点的特点;3. 掌握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4. 进一步理解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热量转移和热能的转换。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热容及其特点;2. 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3. 物质的蒸发和沸腾过程;4. 温度和热量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的热容和热变化过程。

难点:掌握物质热容、熔化、凝固、蒸发和沸腾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式:1. 概念讲解结合实例;2. 实验观察;3. 小组合作讨论;4.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引出本单元的主题;2. 概念讲解:讲解物质的热容、熔化、凝固、蒸发和沸腾等基本概念;3. 实验观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变化;4. 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物质的热容、熔化和沸点的特点,并汇报结果;5. 深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量转移和热能的转换;6. 总结:总结本课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教学资源:教科书、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评估方式:课堂讨论、实验报告、小测验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热变化情况,增强了他们的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三化学第6周集体备课记录表

初三化学第6周集体备课记录表

初三化学第6周集体备课记录表初三化学第6周集体备课记录表主题:离子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一、课堂教学目标1. 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如何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10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询问学生关于离子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了解程度。

2. 知识讲解(30分钟)(1)讲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用实例说明。

(2)讲解如何编写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提供一些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3. 教学实践操作(4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离子反应的发生过程和产物变化,并记录数据。

(2)根据实验结果,编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讨论和解释。

4. 经验总结(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化学方程式,并与全班共同讨论,并纠正错误。

通过总结,归纳出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并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5. 拓展延伸(20分钟)(1)选取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三、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1.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酒精灯等。

2. 实验记录表和测量工具:称量瓶、滴定管、电子天平等。

3. 教学投影仪和电脑。

四、教学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并进行互评。

2. 课堂讨论:学生在展示自己编写的化学方程式时,进行相互评价和讨论。

3.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练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次集体备课,我们重点针对离子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平衡进行了讲解和实践操作。

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对离子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提高了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注重了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1.12第12周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这周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说勤奋》教材分析:、《说勤奋》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

第四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9个生字,能够用六个成语造句。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懂得“司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的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所以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学情分析课前了解学生具体的学情,有助于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帮助解决怎样教与怎样学的问题。

因此,我重点关注的方面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及学法。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很乐学。

对本课内容在第一课时里已初步了解。

能力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朗读和口头复述的能力,学法上也初步形成了以读促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合作交流,联系实际谈感悟的方法。

因此,在对本课教学上,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这种能力和方法,去学习文本。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5-5第14周集体备课一、教材解析:第六单元的主题为“咏物抒情”,安排了《古诗两首》及习作6、练习6。

本单元《古诗两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于谦的《石灰吟》,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王冕的《墨梅》,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二、教学目标:《石灰吟》:1.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学会诗中“谦、锤、凿、焚”4个生字,知道“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

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3.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墨梅》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习作6》:1.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

2.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

《练习6》: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2.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古诗两首》: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

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以及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习作6》用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练习6》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四、课时划分。

高二化学教研活动计划(3篇)

高二化学教研活动计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高二化学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分享和教学技能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高中化学课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成绩。

三、活动时间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共计10次。

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 时间:每月第一周星期五下午- 内容:针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师集体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2. 教学观摩- 时间:每月第二周星期三下午- 内容:由教研组长或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课后进行评课和讨论。

3. 教学经验交流- 时间:每月第三周星期五下午- 内容: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包括教学策略、学生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经验。

4. 化学实验技能培训- 时间:每月第四周星期二下午- 内容:针对化学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实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操作能力。

5. 化学试题分析与研讨- 时间:每月第四周星期五下午- 内容:对近期考试中的化学试题进行分析,探讨解题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时间: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下午- 内容:教师针对本月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组织1. 成立高二化学教研组,由教研组长负责统筹安排和协调。

2. 明确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教师按时参加。

3. 制定教研活动记录表,对每次活动进行详细记录。

4.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对积极参与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预期效果1.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2. 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成绩得到提高。

开学课(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全一册同步课堂(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

开学课(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全一册同步课堂(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教学计划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结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初中化学最新课标,本专辑结合“新课标”提出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及“跨学科实践活动”四方面的内容,不断地进行探索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准备好必备的能力。

二、教材解读本专辑全面把握教材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宏观全面的把控: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一)上学期: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单元:认识物质的构成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下)下学期: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七单元:燃烧及其控制三、教学设想根据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和要求,面对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体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要求。

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一)联系生活: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社会现实,简洁明了地展现了化学科学的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学会化学。

(二)实验探究:学会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从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方法、价值等方面帮助学生初步建构起化学学科的整体图景,形成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意识。

(三)化学观念:结合原子、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等化学核心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构成、了解化学用语,形成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角,引导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加深对微观粒子特征的认识,深化微粒观,建构变化观,并以此为引领,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深入认识身边的化学现象以及探究一些熟悉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反应规律。

(四)德育教育: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生命安全与健康等主题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崇高追求。

集体备课记录表

集体备课记录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备课组长:胡维莉2013年 9 月 22 日集体备课计划安排表集体备课小组课安排表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5. 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6.试一试,集体订正,强调要先约分。

三、巩固强化1、练习九第一题,看图,这个长方形表示什么?(1公顷)蓝色部分表示什么?三分之一小时表示什么意思?把1小时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多少?求三分之一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就是求二分之一公顷的三分之一是多少?2、练习九第二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提高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什么?分数乘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讨论结果表现良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内容小组课主备顾方玲时间地点四楼办参与人员顾方玲胡维莉魏新华备课中心问题讨论小组课讨论要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填空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2、做复习题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3、导入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3比的基本性质。

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2、教学例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2:18 1.8:0.09三、巩固反馈1、师:把71页练一练填完整2、做练习十三8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教学反思:魏:在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及时提出问题----比是不是也有什么性质呢?你认为它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推导验证。

顾: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让学生在总结概括中得出结论。

胡:本节课练习的层次性没有体现,只练习了求比值和化简比。

讨论结效果良好果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2周中心发言稿

第十二周集体备课主备人: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1-12 一、复习简析: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学情分析。

1.三年级处于中年学段,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常处于被动式,不是运用方法识记,不能在运用基础上进行巩固,更不能自觉在平时的背诵课文加强识记及其在习作中进行运用,回生就厉害。

2.对课文的背诵,有着畏难的情绪。

与老师们的交流,普遍反应学生不喜欢背诵,更谈不上自觉做好笔记并深入复习去发现问题。

再者,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还没能养成,特别是对题目与阅读材料,不能认真地去读,而是一晃而过。

3.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对一些逻辑思维比较强的比较分析的练习题目,单元试卷中出现,从而让学生能适应中去掌握解决的方法。

三、复习目标1.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1-4单元生字,多音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

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词语:掌握1-4单元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会造句,找出部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搭配词语。

正确填写量词。

4.句子:(1)能区分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能通过理解句子中的主要词语来体会整句话的意思。

(3)会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正确,能修改问题明显的病句。

(4)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5)复习学过的句式。

能把叙述句该为“把”字句或“被”字句。

会把有联系的几个简单句子合并成一句。

(6)养成文必加点的习惯,会按句子的语气和停顿,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

5.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关键词语。

2.用化学变化的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4.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5.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及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由一种反应物的质量计算生成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1.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法设计:1.复习化学式设疑引入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归纳出定律讨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讨论归纳“三不变”和“必变”小结2.复习阅读讨论课文产生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讲解、练习小结3.复习设疑引入新课心算练习、形成有关练习讨论完成有关计算阅读例题小结练习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时分配: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写出下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

【设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二、新授:【探究活动】1.烧一张厚纸片,探究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并思考其原因。

2.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3.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讲解并板书】2.几点说明:(1)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该包括全部生成物(包括沉淀和气体)的质量。

(3)“参加反应的物质”是指反应过程中已经消耗的反应物,如果某些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有剩余,则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计入守恒关系中。

(4)“反应生成的物质”仅指反应过程中新物质的质量,与此物质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量无关。

【问难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分析】通过水通电分解的微观模拟图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阅读】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分析守恒的原因。

【板书】3、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各原子的质量均不变(三不变)【思考题】在化学反应的前后,肯定会发生改变的是什么?(分子的种类)三、小结: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四、课堂练习:1.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个物质的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的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2.由于化学变化中、、、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必定守恒。

3.加热1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4.在化学反应A+B=C中,5克A的足量的B反应生成8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A. 8克 B.5克 C.3克 D.2克5.某一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H2O和CO2,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 )A.氧气氢气碳 B.氢气碳 C.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 D.氢元素碳元素6.已知一反应:2A2+3B2→2C,A、B为两元素符号,则C的化学式为()A.AB B.A2B3 C.A4B6 D.A3B2板书设计:第五节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质量守恒的解释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2、化学反应前后(用分子、原子来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1) 原子的种类不变(2) 原子的数目不变(3)原子的质量不变三、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总和守恒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化学方程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13克碳和32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只能生成44克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二、新授:【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用文字或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例如:+−−−→点燃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25P O PO +−−−→点燃这种式子只能表示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并不能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关系,不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上述反应可表示为:4P + 5O 22O5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它既能表示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新物质,又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1.原则: 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2.写法:写 根据实验事实,在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多种用“+”连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 P + O 2 ——P 2O 5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例子:配平后将短线改为等号。

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气体用“↑”,沉淀用“↓”。

若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的气体不标“↑”,若反应物中有固体,生成的固体不标“↓”。

225452P O P O +====点燃举例:【拓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最小公倍数法:找出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应较大的元素,找出其最小公倍数,进一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例: (1)(2)2.观察法: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系数和这一生成物的系数,再确定其他物质的系数。

例:(1)(2)(3)3.奇数配偶法:找出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从含该元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进行配偶,再确定其他物质的系数。

例:(1)(2)(3)(4)注意:配平时只能改变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原子团个数不变)。

一般先配化合物后配单质。

【练习】指导学生模仿练习:写出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课文的"长话短说"【板书】2.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三、课堂小结(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四、课堂练习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是:一是;二是。

2. 请按上述书写步骤正确书写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②红磷燃烧;③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在□中填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

(1)□Fe2O3 + □CO 高温□Fe + □CO2(2)□CH4 + □O2点燃□CO2 + □H2O(3)□Mg + □CO2□MgO + □C(4)□Cu2(OH)2 CO□CuO +□H2O +□CO2↑4.化学方程式可表明()①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数的关系。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都可表明5.写出下列方程式:(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3)氢气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1.原则: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写法:(1)写(2)配(3)注3.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用化学符号书写:两个氢气分子, 两个水分子水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2.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量的关系和的关系。

二、引入:【讲述】化学方程式既定性地表明反应物的种类,也定量地表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据此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板书】12 ∶16×2 ∶12+16×212 ∶32 ∶44表示:(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反应物碳和氧气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

(3)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三、新授:【讨论】1. 要生成44克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与多少克氧气充分反应?2. 3克碳完全燃烧时,需要多少氧气?生成多少二氧化碳?3. 16克氧气可以与多少克碳充分反应?【讲述】根据化学方式可进行一系列化学计算,使我们从定量方面去深入研究化学变化。

例如,计算投入一定质量的原料(反应物),可以生产多少产品(生成物),反过来计算要生产一定质量的产品,应投放多少原料。

【板书】(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在实验室中,将含有15.3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练习】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氧气6.0g,求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阅读】观察例2,认识解题格式.例2.在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

若制取10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同时生成水多少克?解:设需要氧化铜的质量为x ,同时生成水的质量为y80 64 18x 10克yx = 12.5克y = 2.8克答:需要氧化铜12.5克,同时生成水2.8克。

四、课堂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适用范围:只能用于某一化学变化过程,与计算有关的是反应物在过程中的消耗量及生成物在过程中的生成量。

(2)理论依据: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3)数学方法:正比例,即解一元一次方程。

(4)解题步骤:设、写、标、列、解、答五、课堂练习:1.根据反应4P+5O22P2O5,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正确的是()A.31:40:71 B.31:32:142 C.124:160:142 D.62:80:1422.计算分解20克过氧化氢能制得氧气多少克?3.把2.45gKClO3和1g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大约生成了多少克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4.在A=B+C反应中,当7gA物质完全分解后可生成2.5gB,则该反应的生成物B和C的质量比应是()A.7:2.5 B.1:2 C.2:l D.5:9板书设计: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在实验室中,将含有15.3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例2.在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

若制取10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同时生成水多少克?解:设需要氧化铜的质量为x ,同时生成水的质量为y80 64 18x 10克yx = 12.5克y = 2.8克答:需要氧化铜12.5克,同时生成水2.8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