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药理学讲义0601

合集下载

药理学精讲讲义.doc

药理学精讲讲义.doc

药理学精讲讲义绪言一、药理学性质和任务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连接药学和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

任务:阐明药物有何作用、作用如何产生、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分类: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对象为动物)、临床药理学(研究对象为人)二、药理学发展发展起步较早,尤其指传统医学。

三、学习方法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用机制2、掌握代表性药物,熟悉同类药物,并能比较异同。

3、临床常用新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药物跨膜转运(一)被动转运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转运的过程。

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

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易通过生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

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无竞争性抑制1.简单扩散药物在体液中解离,以离子型和分子型同时存在。

药物常以未解离的分子型通过细胞膜,离子不易通过细胞膜。

药物解离度取决于取决于pKa和介质pH。

弱酸性药物易在胃中吸收;弱碱性药物易在小肠内吸收;完全离子化药物吸收不完全2.滤过:分子粒径小于膜孔,不带电荷(二)载体介导的转运1.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或电位)差的转运。

与正常代谢物相似的药物,如5-氟尿嘧啶、甲基多巴等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2.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的吸收特点: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

3.膜泡运输:内吞、外排二、药物的吸收定义:药物经血管外给药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

生物利用度――――影响吸收的因素:药物性质、给药途径剂型、机体状况(一)胃肠道给药1.口服: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安全方便,经济。

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

缺点:吸收缓慢,影响因素多。

影响因素较多:溶解度、pH、首关消除。

首过消除:药物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胃肠道或肝脏被灭活,进入体循环量减少。

不宜口服:①刺激性大或首过消除;②病人昏迷不能吞咽;③不易吸收或易破坏;④必须注射才能达到疗效。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6)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6)

/zt/lanbaoshu/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6)十二、激素类药1.糖皮质激素类药药理作用:抗炎、抗毒素、抗免疫、抗休克、对血液成分的影响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中性粒血小板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

用途:严重感染、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用于炎症以防止后遗症;休克,血液病;2.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的作用及用途:降低血糖,影响脂肪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K 转动;用于糖尿病,伴急性并发症的糖尿病,伴有合并症的糖尿病(2)甲苯磺丁脲的作用及用途为口服降血糖药,刺激胰岛β细胞,用于II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尚存而单靠控制饮食无效者,也可用于胰岛素产生耐受者,用药后可刺激内原性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十三、抗微生物药1.抗生素(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属窄谱杀菌性抗生素,其特点是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于对革兰阴性菌,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大于对静止期细菌;对敏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人和动物的毒性小;用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化脓性链球菌感染首选;革兰阴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首选;革兰阳性杆菌感染;螺旋体、放线菌感染;不良过敏反应、局部反应(2)头孢噻肟的抗菌作用、特点及用途: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阳性作用较第一二代药物弱,特点抗菌范围扩大,耐β内酰胺酶的作用增强,对肾脏几乎无毒性;用于上述敏感细菌及耐药菌株引起的胆道泌尿道以及肺炎脑膜炎骨髓炎败血症(3)红霉素的抗菌作用及用途:属大环内酯类,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及对青过敏患者/zt/lanbaoshu/(4)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及用途:为氨基甘类;抗菌范围广;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心内膜炎,口服用于细菌性痢疾,伤寒以及作肠道术前准备(5)多西环素的抗菌作用及用途:半合成的长效四环素类抗生素,因有肝肠循环,故其半衰期较长,一次用药可维持24小时;常用于老年性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胆道及泌尿道感染,前列腺炎,还用于恶性疟疾,钩端螺旋体病及旅游腹泻的防治2.人工合成抗菌药(1)环丙沙星的抗菌作用及用途: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2)磺胺类药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及不良反应:是一类最早人工合成并用于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常用药物有磺胺甲唑SMZ、磺胺嘧啶SD、磺胺米隆SML、碘胺嘧啶银SDAg,流行性脑脊髓膜炎,SD与青霉素并列为首选药,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疾疾和肠炎常用SMZ,呼吸道感染可用SMZ与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局部感染SML用于一般烧伤,创伤感染SD-Ag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感染,不良反应:肾脏损害,过敏反应,抑制造血功能(3)甲硝唑的作用及用途:作为抗滴虫和抗阿米巴原虫药应用,以后发现对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3.抗结核药异烟肼:对细胞内外以及干酷样组织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也有杀菌作用,作为各类各部位结核病的首选药,利福平: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杀菌作用,用于结核病麻醉风病,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其他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局部用药可治疗沙眼。

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请广大临床执业医师考生参考:单元细目要点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不良反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1)半数有效量(2)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2)拮抗药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吸收首过消除2.分布(1)血脑屏障(2)胎盘屏障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生物利用度4.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三、胆碱受体激动药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作用机制(2)药理作用(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3.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2.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多巴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4)代表药物八、局部麻醉药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1)局麻作用(2)作用机制2.常用局麻药(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九、镇静催眠药苯二氮类(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作用机制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卡马西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乙琥胺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丙戊酸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硫酸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一、抗帕金森病药1.左旋多巴(1)体内过程(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卡比多巴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海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二、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丙米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碳酸锂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4.氯氮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三、镇痛药1.吗啡(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哌替啶(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纳洛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1.β肾上腺索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抗心衰的作用机制3.利尿药呋塞米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4.强心苷(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2)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十八、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1)药理作用(2)作用机制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钙拮抗药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代表药物2.贝特类药物药理作用及调血脂机制3.胆汁酸结合树脂二十、抗高血压药1.利尿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钙拮抗药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3.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抗高血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代表药物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2)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2)

/zt/lanbaoshu/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2)二、传出神经系统药1.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酸酶抑制药(1)毛果芸香碱:作用:对眼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对腺体能激动汗腺及唾液腺上的M受体,使之分泌明显增加;用于青光眼闭角型,解救阿托品类药物中毒时的外周症状;新斯的明的作用:对骨骼肌作用最强,兴奋骨骼肌、兴奋胃肠及膀胱平滑肌、减慢心室频率;用途:重症肌无力、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可促进排气和排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筒箭毒碱过量时的解毒(2)有机磷酯酯类的毒理及中毒解救:胆碱酯酶复活药氯解磷定2.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的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对眼的作用、兴奋心脏、扩张血管;用途:麻醉前给药、心脏绞痛、眼科用药、心律失常、有机磷中毒、休克;不良反应:口干、皮肤干燥、心悸,过量可出现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严重可致死,死因为呼吸麻痹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能激动αβ受体;作用兴奋心脏、舒缩血管、影响血压、扩张支气管;用途心跳骤停、过敏性休克、急性支气管哮喘、与局麻药合用(手指、足耻、耳部、阴茎不加,以免造成组织坏死)、局部止血;不良反应:心悸、头痛、血压升高、过量或注射过快可使血压骤升,并引起心律失常心室纤颤等。

多巴胺:作用能选择激动多巴胺受体,也能激动αβ1受体β2弱;兴奋心脏、舒缩血管、影响血压、改善肾功能;用途:休克(尤其是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少的患者)、急性肾衰竭;不良反应:剂量过大或静脉滴注过快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因肾血管收缩可致肾功能下降。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1受体弱,对β2无;作用:收缩血管兴奋心脏升高血压;用途:休克与低血压;不良反应:局部反应静滴外漏可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损害肾功能易发生急性肾衰,用药期间应保持尿量在25ml/h以上。

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主要激动β受体对α无。

作用:兴奋心脏扩张血管,影响血压,扩张支气管,用途:心跳骤停;中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支气/zt/lanbaoshu/管哮喘;抗休克。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心血管系统讲义0601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心血管系统讲义06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15年与2014年《心血管系统》变动情况说明2014年与2015年的人卫版执业医师应试指南的大纲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有部分内容有改动,如下:5.高脂血症中正常人血脂水平数值上有变动。

本章考核重点分析(心梗是重中之重)冠心病概述知识准备--心脏冠状动脉供血左前降支:左室前壁、前室间隔左回旋支:左室侧壁右冠状动脉:右室壁,窦房结左室后壁(多数)左室下壁(多数)各支冠脉供血范围各支冠脉血管要点小结支配范围考核要点前降支前壁,前间壁前壁,前间壁心梗心梗容易发生对心功能影响大回旋支侧壁(高侧壁、前侧壁)侧壁心梗右冠右室壁窦房结,房室结左室后壁(多数)左室下壁(多数)右室心梗——血压低心率慢——房室传导阻滞后壁心梗下壁心梗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吸烟。

简化记忆:(年龄性别+三高+吸烟)不属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是A.吸烟B.高血压C.酗酒D.年龄E.高胆固醇血症【正确答案】C血脂紊乱的分类、诊断及治疗本部分重点血脂的好坏之分:LDL;HDL药物治疗选择:他汀类和贝特类脂蛋白有好坏之分天使在高处(HDL——high——高密度脂蛋白)恶魔在地狱(LDL——low——低密度脂蛋白)高脂血症简易分型分型TC TG HDL-C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正常人血脂水平(mmol/l)分层TCHO LDL-C HDL-C TG合适范围<5.18 <3.37 ≥1.04 <1.70升高 5.18~6.19 3.37~4.12 1.70~2.26降低≥6.22 ≥4.14 ≥1.55 ≥2.26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04治疗调整饮食及改善生活方式:体重指数在20~25;低脂饮食;停服避孕药,戒烟,避免过度饮酒,适当增加运动,消除过度精神紧张药物治疗(1)高TC血症:首选HMG-COA还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2)高TG血症:饮食+苯氧芳酸衍生物(贝特类)(3)混合型高脂血症:以TC和LDL-C增高为主者,首选他汀类,以TG增高为主则用贝特类贝特——甘油三酯;他汀——胆固醇特别指出,他真有胆色他汀类药物(肝损害、横纹肌损害)副作用最重要的是肝损害、横纹肌损害(表现为肌无力、肌痛、肌酶升高),严重横纹肌损害可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0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0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0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0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0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一、总论1.药效学(1)预防作用(2)治疗作用(3)副作用(4)毒性反应(5)变态反应(6)继发反应2.药动学(1)首关消除(2)生物利用度(3)血脑屏障(4)胎盘屏障二、传出神经系统药1.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酸酶抑制药(1)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作用及用途(2)有机磷酯酯类的毒理及中毒解救2.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普萘洛尔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三、局部麻醉药常用药物普鲁卡因、丁卡因的局麻作用及用途四、中枢神经系统药1.镇静催眠药地西泮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2.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3.镇痛药吗啡、派替啶的作用、用途及禁忌证4.解热镇痛抗炎药(1)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2)布洛芬的作用及用途(3)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及用途五、心血管系统1.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的作用及用途2.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的作用及用途3.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胺碘酮的作用及用途4.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甙)的作用及用途六、利尿药与脱水药1.利尿药呋塞米、氢氯噻嗪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2.脱水药甘露醇的作用及用途七、抗过敏药h1受体阻断药氯苯那敏的作用及用途八、呼吸系统平喘药药氨茶碱、特布他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用途九、消化系统药抗消化性溃疡药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的作用及用途十、子宫兴奋药常用药物缩宫素、麦角新碱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十一、血液和造血系统药1.抗贫血药铁制剂、叶酸、维生素b12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2.影响血凝过程药(1)维生素k的作用及用途(2)肝素的作用及用途十二、激素类药1.糖皮质激素类药药理作用及用途2.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的作用及用途(2)甲苯磺丁脲的作用及用途十三、抗微生物药1.抗生素(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2)头孢噻肟的抗菌作用、特点及用途(3)红霉素的抗菌作用及用途(4)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及用途(5)多西环素的抗菌作用及用途2.人工合成抗菌药(1)环丙沙星的抗菌作用及用途(2)磺胺类药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及不良反应(3)甲硝唑的作用及用途3.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的作用及用途十四、抗寄生虫药1.抗疟药(1)氯喹的抗疟作用及用途(2)伯氨喹的抗疟作用及不良反应(3)乙胺嘧啶的抗疟作用及用途2.抗肠虫药阿苯达唑、噻嘧啶的抗肠虫作用及用途0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相关内容:。

执业医师药理学教学ppt

执业医师药理学教学ppt
2.虹膜炎 3.口腔干燥
毛果芸香碱是青光眼首选药物。
第4节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 本单元不常考,但本单元内容可跟其他的相 关考点综合考查。仍需重视。
抗胆碱酯酶药 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新斯的明等
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有机磷酸酯类药
新斯的明 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
[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 2、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对抗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过量时的毒性反应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第六章 药理学课程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
药物
机体
1.药物效应动力学 作用,作用原理 2.药物代谢动力学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第1节药物效应动力学
• 本单元题量较大,多为概念性题目,考生要重点记忆副作用以及相关概念。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1.不良反应 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3.药物与受体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012
• 中毒机制
主要毒理作用:抑制神经系统胆碱酯酶活性,使 乙酰 胆碱堆积。
(M)样症状: 表现:1.流涎流汗,肺部湿啰音 2.瞳孔缩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大小便失禁。
(N)样症状:表现为肌颤(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 竭 )2010,12
2002年神经节兴奋,心血管作用复杂
性拮抗药物无效
(6)特异质反应 助理不考 与剂量有关,与 剂量成比例 例如,对骨骼肌松弛药氯琥 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胆 碱酯酶缺乏所致。
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这就是剂 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 质反应中, 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 出现阳性反应的剂量或浓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药理学讲义0501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药理学讲义0501

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反崔永元!(一)药理作用——M受体阻断。

随剂量增加依次出现:①腺体分泌减少;②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远视;③心率加快;④胃肠道及膀胱平滑肌抑制;⑤中枢症状。

⑥血管——扩张1.抑制腺体分泌唾液腺与汗腺的作用最敏感。

剂量增大,泪腺及呼吸道腺体分泌也明显减少。

较大剂量也减少胃液分泌,但对胃酸影响较小。

2.眼——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1)扩瞳:松弛瞳孔括约肌,使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瞳孔扩大肌功能占优势——瞳孔扩大。

(2)眼内压升高。

(3)调节麻痹: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折光度减低,只适合看远物。

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对眼作用的比较(TANG)3.心脏(1)心率:加快心率;部分患者可暂时减慢心率(机制复杂,不建议掌握)。

(2)拮抗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增加房颤或房扑患者的心室率。

4.松弛内脏平滑肌尤其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平滑肌作用更为显著。

缓解胃肠绞痛。

可降低尿道和膀胱逼尿肌的张力和收缩幅度。

对胆管、支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较弱。

5.血管与血压治疗量:无显著影响;大剂量——皮肤血管扩张——潮红、温热,尤其当微循环的血管痉挛时,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可改善微循环。

机制——可能是机体对阿托品引起的体温升高后的代偿性散热反应,也可能是直接扩血管作用——(TANG)与阻断M受体无关。

6.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量:兴奋;中毒剂量(10mg以上):明显中枢中毒症状。

持续大剂量:由兴奋转为抑制,发生昏迷与呼吸麻痹,最后死于循环与呼吸衰竭。

【小结】阿托品——药理作用(TANG)①腺体分泌减少;②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远视;③心脏兴奋;④胃肠道及膀胱平滑肌松弛;⑤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意外!!(二)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是密切对应的!1.解除平滑肌痉挛适用于各种内脏绞痛,对胃肠绞痛,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等疗效较好。

对胆绞痛或肾绞痛疗效较差,需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

2.抑制腺体分泌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减少呼吸道腺体及唾液腺分泌,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执业医师---药理学讲解

执业医师---药理学讲解

药理学第一节药物效应动力学一、不良反应1、副作用:治疗剂量,药物选择性低,不严重,不可避免,与治疗目的无关。

2、毒性反应:剂量过大,体内蓄积,严重,可预知,可避免。

3、停药反应:回跃反应,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

二、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1、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三、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2、拮抗药:与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①竞争性:能与激动要竞争相同受体,可使量效曲线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②非竞争性:与激动药合用,可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

第二节药物代谢动力学1、首关消除:口服→肝脏转化→循环药量减少。

舌下给药经颊粘膜吸收。

2、生物利用度:进入血液的药物占其总量的比例。

3、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绝大多数药物。

①恒定百分比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量递减;②5个半衰期消除干净;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

4、零级消除动力学:恒定速率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量不变。

5、药物解离程度:取决于体液PH和药物解离常数(Ka)。

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为pKa,表示药物的解离度,即药物解离50%时所在体液的PH。

第三节胆碱受体激动药一、乙酰胆碱Ach 胆碱能神经递质1、药理作用:M受体---减小:心脏抑制、血管扩张、瞳孔缩小。

腺体分泌增加,胃肠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膀胱逼尿肌收缩。

N受体---骨骼肌收缩。

二、毛果芸香碱(匹鲁卡品) 与阿托品作用相反1、药理作用:①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解痉挛---临床用于青光眼和虹膜炎。

②腺体: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第四节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新斯的明:M样作用与阿托品相反。

N样作用:兴奋骨骼肌、尿道平滑肌;治疗重症肌无力、腹胀气及尿潴留。

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禁用;麻痹性肠梗阻可用。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1、急性中毒:(1)M症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有N样症状→血压有时可升高。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1)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1)

/zt/lanbaoshu/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1)
一、总论
1.药效学
(1)预防作用:在疾病的症状或体征出现前用药以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
(2)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治疗效果的作用,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对因与对症治疗
(3)副作用:即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产生原因与药物的作用较广泛选择性较低有关。

(4)毒性反应:用药后造成机体病理性损害,多因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用药方法不当所致,有时也可因为敏感性过高,毒性反应大多能预知,并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避免或减轻
(5)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发生条件是过敏体质的人使用了具有致敏性药物,该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不易预知,且反应的症状各异
(6)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对机体不利的反应又称治疗矛盾。

生物转化后的生成物普遍具有性质:极性升高
2.药动学
(1)首关消除:某些药物在经胃肠吸收时,因胃肠及肝细胞代谢酶的作用,部分药物发生转化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2)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和速度能反映机体对药物吸收的程度,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并可间接判断药物的临床疗效
(3)血脑屏障:包括血-脑、血-脑脊液、脑脊液-脑三种类型
/zt/lanbaoshu/
(4)胎盘屏障: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由此将母体与胎儿血液隔开.。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药理学讲义2201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药理学讲义2201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一、肝素(一)药理作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可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

机制——依赖于抗凝血酶Ⅲ(AT-Ⅲ),肝素可加速AT-Ⅲ-凝血酶复合物的形成,使酶失活。

(二)临床应用1.血栓栓塞性疾病。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

4.体外抗凝——如心导管检查、体外循环及血液透析。

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华法林(一)药理作用——维生素K拮抗剂。

体外无效。

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影响凝血过程。

在体内需在原有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耗竭后才发挥抗凝作用。

(二)药物相互作用◆增强本药抗凝作用——①阿司匹林、保泰松。

②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产生维生素K的菌群,减少维生素K生成。

③肝病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降低本药抗凝作用——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

三、抗血小板药(一)阿司匹林——低剂量。

1.主要机制:抑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COX-1的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和血管内膜TXA2的合成。

2.用途——防治冠状动脉性疾病、心肌梗死、脑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梗死等。

(二)双嘧达莫(潘生丁)抑制血小板聚集,在体内外均有抗血栓作用。

1.机制:①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细胞内cAMP含量;②增强PGI2活性;③使cAMP增多;④使TXA2合成减少;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PGI2的生成。

2.用途——血栓栓塞性疾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四、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1.机制: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促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水解血栓中纤维蛋白——血栓溶解。

2.用途——血栓栓塞性疾病。

五、促凝血药——维生素K1.临床应用①凝血酶原过低而引起的出血;②预防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继发的维生素K缺乏症。

2.不良反应静脉注射维生素K1——血压下降,甚至虚脱。

一般以肌肉注射为宜。

维生素K3、维生素K4——胃肠道反应,较大剂量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也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章节知识点

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章节知识点

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章节知识点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章节知识点药理学是属于医学及生物学的一门科学,专门研究药物与生物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规律和原理。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章节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药物作用:严格地说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或原发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药物效应:也称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或形态的改变药物作用的类型1. 根据用药目的可分为:▲⑴ 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所进行的治疗。

(治本)如:用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

▲⑵ 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所进行的治疗。

(治标)如:用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

2.按药物作用的部位来分▲⑴局部作用:指药物在吸收入血以前对其所接触组织的直接作用如局麻药对感觉神经的麻醉作用,滴眼药水的扩瞳作用,口服硫酸镁的导泻作用及某些外用药的作用▲⑵全身作用:指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后引起全身多种器官系统的反应,又称为吸收作用3、按药物的作用产生的先后来分▲⑴原发作用:又称直接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最先产生的作用,如洋地黄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⑵继发作用:又称间接作用,是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如:洋地黄强心后使心输出量↑→肾血流量↑→尿量↑,有利于消除心性水肿。

洋地黄的利尿作用就为间接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1.调节功能:使机体原有机能活动↑称为兴奋;使机体原有机能活动↓称为抑制2.抗病原体及抗肿瘤3.补充不足:补充机体代谢所需的激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效应的专一性称为选择性。

选择性决定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

特点:⑴选择性是相对的,与剂量有关。

如咖啡因在小剂量时主要兴奋大脑皮层,剂量加大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⑵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作用单纯;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广泛,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剂量:药物每天所的用量。

是决定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药理学1#

药理学1#

药理学1#主题词1/主题词201 绪论0101 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0102 药理学的发展02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0201 药物的转运0202 药物的体内过程0203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03 药物效应动力学0301 药物的效应和作用0302 药物效应的分析0303 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0304 药物作用的原理0305 受体学说及药物—受体的相互作用0306 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04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0401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0402 选择最佳药物0403 制定最佳治疗效果05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0501 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0502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0503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06 拟胆碱药0601 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0602 抗胆碱酯酶药07 有机磷酸酯类抗胆碱酯酶药中毒及胆碱酯酶复活药0701 有机磷酸酯类抗胆碱酯酶药中毒0702 胆碱酯酶复活药08 抗胆碱药(Ⅰ)——M胆碱受体阻断药0801 阿托品类生物碱0802 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09 抗胆碱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0901 N1——胆碱受体阻断药0902 N2——胆碱受体阻断药10 拟肾上腺素药1001 化学结构和分类1002 α,β受体激动药1003 α受体激动药1004 β受体激动药11 抗肾上腺素药1101 α受体阻断药1102 β受体阻断药1103 α,β受体阻断药12 局部麻醉药1201 药理作用1202 体内过程1203 常用局麻药1204 局部麻醉方法1205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13 全身麻醉药1301 吸入麻醉药1302 静脉麻醉药1303 复合麻醉14 镇静催眠药1401 镇静催眠药的药理作用特点1402 苯二氮卓类1403 巴比妥类1404 其他镇静催眠药15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1501 抗癫痫药1502 抗惊厥药16 抗精神失常药1601 抗精神分裂症药1602 抗躁狂药1603 抗抑郁药1604 抗焦虑药17 抗震颤麻痹药1701 拟多巴胺类1702 抗胆碱药1703 其他类1704 跨节18 解热镇痛抗炎药1801 概述1802 水杨酸类1803 苯胺类1804 吡唑酮类1805 其他抗炎有机酸类1806 解热镇痛药的配伍应用19 镇痛药1901 概述1902 阿片生物碱类1903 人工合成镇痛药1904 阿片受体拮抗药20 中枢兴奋药2001 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2002 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21 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2101正性肌力药物2102 减负荷药22 钙拮抗药2201 钙拮抗药的分类2202 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2203 钙拮抗药的作用机制2204 钙拮抗药的临床应用23 抗高血压药2301 抗高血压药的作用部位和分类2302 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药2303 神经节阻断药2304 松弛血管平滑肌药2305 钙拮抗药2306 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形成药2307 利尿药2308 常用抗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2309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24 抗心绞痛药2401 硝酸酯类和亚硝酸酯类2402 β受体阻断药2403 钙拮抗药25 抗心律失常药2501 心肌电生理2502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2503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2504 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2505 跨节26 抗高脂血症药2601 血脂代谢与高血脂症2602 抗高血脂症药2603 跨节27 利尿药与脱水药2701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2702 常用利尿药2703 利尿药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2704 脱水药28 消化系统药2801 助消化药2802 抗消化性溃疡2803 泻药2804 止泻药与吸附药2805 利胆药29 呼吸系统药2901 抗喘药2902 祛痰药及粘痰溶解药2903 镇咳药2904 跨节30 子宫兴奋药3001 缩宫素3002 前列腺素类3003 麦角生物碱31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3101 抗凝血药及促凝血药3102 抗贫血药3103 血容量扩充剂3104 跨节32 组胺和抗组胺药3201 组胺类3202 抗组胺药33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330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3302 盐皮质激素3303 促皮质激素3304 皮质激素抑制药3305 跨节34 性激素类药物及避孕药3401 性激素的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3402 雌激素类药与抗雌激素类药3403 孕激素类3404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3405 避孕药35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3501 甲状腺激素3502 抗甲状腺药3503 跨节36 降血糖药3601 胰岛素3602 口服降血糖药3603 跨节37 磺胺及其他人工合成的抗菌药3701 磺胺类药物3702 其他人工合成的抗菌药3703 跨节38 抗生素3801 β—内酰胺类3802 氨基甙类3803 多肽类3804 四环素类3805 氯霉素类3806 大环内酯类3807 其他抗生素3808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3809 跨节39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3901 抗真菌药3902 抗病毒药40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4001 抗结核病药4002 抗麻风病药41 抗肿瘤药医学微生物学1-12 医学微生物学 2# 主题词1/主题词201 序论0101 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0102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0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0201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0202 细菌的结构0203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03 细菌的生理0301 细菌的营养0302 细菌的新陈代谢0303 细菌的生长繁殖0304 细菌的人工培养04 消毒与灭菌0401 物理学方法0402 化学方法0403 跨节05 噬菌体0501 生物学性状0502 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关系0503 噬菌体的应用06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0601 细菌变异现象0602 细菌的遗传变异物质0603 细菌的遗传变异机理0604 细菌的遗传变异应用07 细菌的分类0701 传统分类法和细菌命名法0702 细菌分类中新理论技术08 细菌的分布与条件感染0801 细菌的自然界分布0802 人体的正常菌群0803 条件感染09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菌免疫0901 细菌的致病性0902 机体的抗菌免疫0903 感染的发生和发展10 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与防治1001 细菌性感染的诊断1002 特异性预防和治疗 11 革兰氏阳性球菌 1101 葡萄球菌1102 链球菌 1103 肺炎球菌 12 革兰氏阴性球菌 1201 脑膜炎球菌 1202 淋球菌 13 肠道杆菌 1301 肠道杆菌 1302 埃希氏菌属 1303 志贺氏菌属 1304 沙门氏菌属 1305 克雷伯氏菌属 1306 变形杆菌属 14 弧菌属 1401 霍乱弧菌 1402 副溶血性弧菌 15 厌氧性细菌 1501 厌氧芽孢杆菌 1502 无芽孢厌氧菌 16 白喉杆菌 1601 白喉杆菌 17 分枝杆菌属 1701 结核杆菌 1702 非结核分枝杆菌1703 麻风杆菌 18 放线菌属 19 动物源性细菌 1901 布氏杆菌 1902 炭疽杆菌 1903 鼠疫杆菌 20 其他细菌 2001 假单胞菌属 2002 嗜血杆菌属 2003 鲍特氏菌属 2004 军团菌属 2005 弯曲菌属 21 支原体 2101 生物学性状 2102 病原性支原体 22 立克次体 2201 立克次体 23 衣原体 2301 衣原体 2302 跨节 24 螺旋体 2401 钩端螺旋体 2402 梅毒螺旋体 25 真菌概述 2501 生物学性状 2502 致病性与免疫性 2503 纯人生物学检查法 2504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26 主要病原性真菌 2601 浅部感染真菌 2602 深部感染真菌 27 病毒的基本性状 2701 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702 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2703 病毒的增殖 2704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2705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706 病毒的分类 2707 亚病毒 28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801 病毒的感染及发病 2802 病毒感染类型 2803 病毒致病的机理 2804 抗病毒免疫 29 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2901 病毒感染的诊断 2902 病毒感染的预防 2903 病毒感染的治疗 30 肠道病毒 3001 脊髓灰质类病毒 3002 柯萨奇病毒 3003 埃可病毒 3004 新型肠道病毒 31 呼吸道病毒 3101 正粘病毒 3102 副粘病毒 3103其他呼吸道病毒 32 虫媒病毒 320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3202 森林脑炎病毒 3203 登革热病毒 33 出血热病毒 3301 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 3302 新疆出血热病毒 34 狂犬病毒 3401 狂犬病毒35 疱疹病毒 3501 单纯疱疹病毒 350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503 巨细胞病毒 3504 EB 病毒 36 腺病毒 37 肝炎病毒 3701 肝炎病毒 3702 甲型肝炎病毒 3703 乙型肝炎病毒 3703 丙型肝炎病毒 3704 丁型肝炎病毒 3705 戊型肝炎病毒 38 逆转录病毒 380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802 人类嗜T 细胞病毒 39 其他病毒 3901 痘类病毒 3902 风疹病毒 3903 人类轮状病毒 3904 人乳头瘤病毒 40 跨章 4001 跨节流行病学1-13 流行病学 3#主题词1/主题词201 绪论0101 绪言010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0103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0104010502 疾病的分布0201 跨节0202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率和比0203 疾病流行的强度0204 疾病的地区分布0205 疾病的时间分布0206 疾病的人群分布0207 疾病的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的综合描述03 传染病流行病学概述0301 跨节0302宿主和病原的关系0303 传染源0304 传播途径0305 人群易感性0306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0307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04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0401 跨节0402调查研究设计0403 偏倚及其控制0404 现况调查0405 病例对照研究0406 队列研究0407 试验性研究0408 爆发与流行的调查0409 个例调查0410 病因及其推断05 流行病学在疾病筛检及诊断中的应用0501 跨节0502筛检0503 筛检适用的疾病及对象0504 诊断方法 0505 预测值 0506 提高诊断质量的一些方法 06 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分析 0601 临床疗效分析 0602 治疗不良反应的分析 0603 预后的判断 0604 07 医疗服务的评价 0701 医疗需要性和要求 0702 供给的评价 0703 利用 0704 费用与效益 0705 其他方面的评价 08 疾病的预防措施 0801 跨节 0802 疾病的预防措施 080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0804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0805 疾病监测 09 医院内感染 0901 医院内感染的概念 0902 院内感染发生的情况 0903 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 0904 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 0905 院内感染的管理 0906 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皮肤性病科学1-14 皮肤性病科学 4#主题词1/主题词201 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0101 皮肤的解剖 0102 皮肤的组织学02 皮肤的生理功能0201 保护作用0202 感觉作用0203 调节体温作用0204 分泌和排泄作用0205 皮肤的吸收作用0206 皮肤的代谢作用03 皮肤病的病因04 皮肤病中常见的变态反应05 皮肤的组织病理06 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0601 皮肤病的症状0602 皮肤病的诊断07 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0701 皮肤病的预防0702 皮肤病的治疗0703 皮肤病的护理08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0801 皮肤病的辩证0802 治疗09 接触性皮炎与湿疹0901 接触性皮炎0902 尿布皮炎0903 湿疹0904 异位皮炎0905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0906 自身致敏性皮炎0907 皮脂溢性皮炎10 职业性皮肤病1001 工业性皮肤病1002 农业性皮肤病11 荨麻疹类疾病1101 荨麻疹1102 丘疹性荨麻疹12 药疹 13 病毒性皮肤病 1301 疣 1302 传染性软疣 1303 单纯疱疹 1304 带状疱疹 1305 疱疹样湿疹 14 球菌性皮肤病 1401 脓疱疮1402 毛囊炎、疖及疖病 1403 丹毒 15 杆菌性皮肤病 1501 麻风病 1502 皮肤结核病 1503 类丹毒 16 真菌性皮肤病 1601 头癣 1602 体癣和股癣 1603 手癣、足癣和甲癣 1604 花斑癣 1605 癣菌疹 1606 念珠菌病 1607 孢子丝菌病 1608 皮肤着色霉菌病 1609 跨节 17 性传播疾病 1701 梅毒 1702 淋病 18 动物性皮肤病 1801 疥疮 1802 螨皮病 1803 蜂螫 1804 毛虫皮炎 1805 隐翅虫皮炎 1806 皮下蝇蛆病 1807 虱病 1808 其他虫咬皮炎 19 瘙痒性皮肤病 1901 瘙痒症 1902 神经性皮炎 1903 痒疹 1904 结节性痒疹 20 红斑、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2001 银屑病 2002 多形性红斑 2003 白色糠疹 2004 玫瑰糠疹 2005 扁平苔癣 21 物理性皮肤病 2101 日光引起的皮肤病 2102 痱子 2103 冻疮 2104 鸡眼与胼胝 2105 手足皲裂 2106 褶烂 2107 放射性皮炎 22 角化性皮肤病 2201 鱼鳞病 2202 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2203 掌 角化病 2204 毛发角化病 2205 毛发红糠疹 23 皮肤血管炎 2301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2302 过敏性紫癜 2303 结节性红斑 2304 皮肤结节性血管炎 24 皮肤代谢性疾病 2401 维生素缺乏病 2402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 25 结缔组织病 2501 红斑狼疮 2502 皮肌炎 2503 硬皮病 2504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26 大庖性皮肤病 2601 天疱疮 2602 大庖性类天疱疮 2603 疱疹样皮炎 27 皮肤附属器病 2701 寻常性痤疮 2702 酒渣鼻 2703 多汗症 2704 臭汗症 2705 汗疱疹 2706 斑秃 2707 男型秃发 2708 白发 28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2801 雀斑 2802 黄褐斑 2803瑞尔黑变病 2804 白癜风 29 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 2901 良性皮肤肿瘤 2902 癌前期皮肤病 2903 恶性皮肤肿瘤 30 跨章3001 跨节儿科学1-15 儿科学 5#主题词1/主题词201 绪论0101 儿科学的任务和范围0102 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 0103 各年龄分期0104 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02 生长发育0201 生长发育规律0202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0203 体格生长0204 各系统的生长发育0205 神经、心理发育0206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0207 体格生长偏离0208 心理行为异常03 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0301 儿童保健0302 儿科病史和体格检查0303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0304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04 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0401 营养基础0402 婴儿喂养0403 儿童、少年膳食安排0404 营养状况评价0405 蛋白质-热量营养障碍0406 维生素营养障碍0407 微量元素障碍05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0501 概述0502 胎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0503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0504 小于胎龄儿与大于胎龄儿0505 新生儿重症监护和呼吸支持治疗 0506 新生儿窒息0507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0508 新生儿肺炎0509 胎粪吸入综合症0510 新生儿出血症0511 新生儿黄疸0512 新生儿溶血病 0513 新生儿低钙血症 0514 新生儿低血糖症与高血糖症 05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0516 新生儿颅内出血 0517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0518 新生儿败血症 0519 新生儿破伤风 0520 新生儿呕吐 052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0522 新生儿脐部疾病 0523 新生儿产伤性疾病 0524 新生儿其他感染性疾病 06 遗传性疾病 0601 概述 0602 染色体畸变 0603 遗传性代谢缺陷病 07 免疫、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 0701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及特点 0702 免疫缺陷病 0703 支气管哮喘 0704 结缔组织病 08 感染性疾病 0801 病毒感染 0802 细菌感染 0803 结核病 0804 深部真菌病 0805 寄生虫病 09 消化系统疾病 0901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0902 口炎 0903 胃食管反流 0904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0905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0906 肠套叠 0907 先天性巨结肠 0908 小儿腹泻 10 呼吸系统疾病 1001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00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003 急性感染性喉炎 1004 急性支气管炎 1005 肺炎 11 循环系统疾病 1101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方法1102 先天性心脏病 1103 病毒性心肌炎 1104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1105 小儿心律失常 1106 充血性心力衰竭 12 泌尿系统疾病 1201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02 肾小球疾病 1203 肾小管性酸中毒 1204 泌尿道感染 13 造血系统疾病 1301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1302 小儿贫血 1303 出血性疾病 1304 急性白血病 1305 组织细胞增多症X 14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1401 化脓性脑膜炎 1402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1403 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 1404 小儿癫痫 1405 脑性瘫痪 1406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1407 Reye 综合征 1408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409 小儿脑肿瘤 1410 线粒体脑肌病 15 内分泌疾病 1501 概述 1502 下丘脑-垂体疾病 1503 甲状腺疾病 150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1505儿童期糖尿病眼科学1-1眼科学6#主题词1/主题词201 绪论0101 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0102 我国眼科学的历史与发展02 眼的解剖、生理和胚胎发育0201 眼球0202 视路及瞳孔反射路0203 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0204 眼球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分布0205 眼的胚胎发育03 眼科检查法0301 病史采集0302 视功能检查0303 眼部检查04 眼睑病0401 概述0402 眼睑炎症0403 眼睑肿瘤0404 眼睑的位置与功能异常0405 眼睑先天异常05 泪器病0501 概述0502 泪溢0503 泪囊炎0504 泪腺病06 结膜病0601 结膜炎总论0602 细菌性结膜炎0603 衣原体性结膜炎0604 病毒性结膜炎0605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0606 泪、泪膜与干眼症0607 其他常见结膜病0608 结膜肿瘤07 角膜病0701 概述0702 角膜炎症0703 角膜变性与角膜营养不良0704 角膜肿瘤0705 角膜的先天异常0706 接触引起的角膜并发症0707 屈光性角膜手术并发症08 巩膜病0801 概述0802 表层巩膜炎0803 巩膜炎0804 巩膜色调异常09 晶状体病0901 白内障0902 晶状体异位0903 晶体先天异常10 玻璃体病1001 概述1002 玻璃体液化与后脱离1003 玻璃体出血1004 其他玻璃体病变11 青光眼1101 概述1102 原发性青光眼1103 继发性青光眼1104 先天性青光眼12 葡萄膜病1201 葡萄膜炎1202 几种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1203 葡萄膜肿瘤1204 葡萄膜先天异常13 视网膜病1301 概述1302 视网膜血管病1303黄斑疾病1304 视网膜脱离1305 视网膜变性1306 视网膜肿瘤14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1401 视神经疾病1402 视路病变15 眼的屈光和调节1501 正常屈光状态和调节1502 屈光不正1503 老视1504 屈光检查方法1505 屈光性角膜手术16 眼外肌病1601 概述1602 斜视1603 弱视1604 眼球震颤17 眼眶病1701 概述1702 眼眶炎症1703 眼眶血管性病变1704 眼眶肿瘤18 眼外伤1801 概述1802 眼球钝挫伤1803 眼球穿通伤1804 眼异物伤1805 眼附属上伤1806 酸碱化学伤1807 其他类型的眼外伤19 常见全身病的眼部表现1901 内科病1902 外科病1903 儿科学1904 妇产科病1905 皮肤病与性病1906 神经科病1907 口腔科病1908 耳鼻喉科病1909 药物反应20 防盲与治盲2001 概述2002 我国防盲的现状与展望2003 几种主要致盲的眼病2004 低视力的康复组织胚胎学1-1组织胚胎学7#主题词1/主题词201 细胞0101 细胞膜0102 细胞质0103 细胞核0104 细胞周期02 上皮组织0201 被覆上皮0202 腺上皮与腺0203 上皮组织的更新与再生0204 跨节03 结缔组织0301 固有结缔组织0302 软骨0303 骨0304 血液与淋巴0305 跨节04 肌组织0401 骨骼肌0402 心肌0403 平滑肌0404 肌组织的再生0405 跨节05 神经组织0501 神经元0502 突触0503 神经胶质细胞0504 神经纤维0505 神经末梢0506 神经溃变与再生0507 跨节06 神经系统0601 周围神经系统0602 中枢神经系统0603 跨节07 循环系统0701 血管0702 心脏0703 淋巴管0704 跨节08 免疫系统0801 淋巴组织0802 淋巴器官0803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0804 跨节09 皮肤0901 皮肤的结构0902 皮肤的附属器0903 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0904 皮肤的再生0905 跨节10 消化系统1001 消化管的基本结构1002 口腔1003 咽1004 食管1005 胃1006 小肠1007 大肠1008 消化管的分泌免疫系统1009 消化管的内分泌功能1010 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1011 唾液腺1012 胰腺1013 肝1014 胆囊与胆管1015 跨节11 呼吸系统1101 鼻腔1102 喉1103 气管与支气管1104 肺1105 跨节12 泌尿系统1201 肾1202 排尿管道1203 跨节13 内分泌系统1301 甲状腺1302 甲状旁腺1303 肾上腺1304 脑垂体1305 松果体1306 APUD系统1307 跨节14 感觉器官1401 眼1402 耳1403 跨节15 男性生殖系统1501 睾丸1502 生殖管道1503 附属腺1504 阴茎1505 跨节16 女性生殖系统1601 卵巢1602 输卵管1603 子宫1604 阴道1605 乳腺1606 跨节17 生殖细胞1701 生殖细胞的发生1702 受精1703 跨节18 人胚早期发生1801 卵裂与胚泡形成1802 二胚层时期1803 三胚层时期1804 体节期1805 胚胎完成期1806 跨节19 胎儿期外形的特征1901 胎儿期1902 胚胎龄测定和预产期计算1903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某些基本现象1904 跨节20 胎膜与胎盘2001 胎膜2002 胎盘2003 跨节21 孪生、多胎和联体2101 孪生2102 多胎2103 联体2104 跨节22 颜面、咽、口腔和鼻腔的发生2201 颜面的发生2202 咽和咽囊的发生与演变2203 舌、腭和牙的发生2204 鼻腔的发生2205 先天性畸形2206 跨节23 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发生2301 消化系统的发生2302 呼吸系统的发生2303 跨节24 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发生2401 泌尿系统的发生2402 生殖系统的发生2403 跨节25 体腔与系膜的发生2501 体腔的发生2502 系膜的发生26 循环系统的发生2601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2602 淋巴系统的发生2603 跨节27 神经系统的发生2701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2702 周围神经系统的发生2703 脑垂体、松果体与肾上腺的发生2704 先天性畸形28 眼与耳的发生2801 眼的发生2802 耳的发生29 骨骼、肌肉系统和四肢的发生2901 骨骼系统的发生2902 肌肉的发生2903 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先天畸形2904 四肢的发生2905 四肢的先天畸形30 先天性畸形3001 先天性畸形的原因3002 先天性畸形的预防和产前诊断31 绪论3101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3102 组织学发展简史3103 组织学技术简介32 跨章3201 跨节妇产科8#主题词1/主题词201 解剖0101 骨盆0102 外生殖器0103 内生殖器0104 邻近器官0105 血管、淋巴及神经0106 骨盆底02 生理0201 妇女一生各阶段特点0202 月经临床表现0203 卵巢功能及周期变化0204 月经的内分泌调节0205 月经的周期性变化03 妊娠生理0301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0302 妊娠期母变化0303 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0304 总论04 妊娠诊断0401 早期妊娠诊断0402 中、晚期妊娠诊断0403 胎产氏、胎先露、胎方位05 孕期保健0501 孕期监护及管理0502 胎儿及其成熟度的监护0503 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06 正常分娩0601 分娩三因素0602 分娩机转0603 分娩经过及处理0604 跨章07 正常产褥0701 产褥期母体变化0702 产褥期临床表现0703 产褥期处理及保健08 新生儿特点0801 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处理0802 早产儿特点及处理0803 胎儿新生儿用药09 妊娠病理0901 流产0902 早产0903 异位妊娠0904 妊娠剧吐0905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0906 前置胎盘0907 胎盘早期剥离0908 多胎妊娠0909 羊水过多0910 羊水过少0911 过期妊娠0912 死胎0913 母儿血型不合0914 异位妊娠10 合并症1001 心脏病1002 急性病毒性肝炎1003 糖尿病1004 慢性肾病1005急性肾盂肾炎1006 甲状腺功能亢进1007 肺结核1008 贫血1009 急性阑尾炎1010 寄生虫病11 高危妊娠1101 高危妊娠12 异常分娩1201 产力异常1202 产道异常1203 胎儿异常1204 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1205 总论13 分娩合并症1301 子宫破裂1302 产后出血1303 胎膜早破1304 脐带异常1305 羊水拴塞1306 胎儿宫内窘迫14 异常产褥1401 产褥感染1402 晚期产后出血1409 产褥中置15 新生儿常见病1501 新生儿窒息1502 新生儿产伤1503 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504 新生儿常见症状及其意义16 妇科病史、检查1601 妇科病史1602 体格检查1603 病历小结1604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17 外阴白色病变1701 外阴白色病变1702 外阴瘙痒1703 其他外阴色素改变疾病18 生殖器炎症1801 外阴及前庭大腺炎症1802 阴道炎症1803 子宫颈炎症1804 盆腔炎1805 生殖器结核1806 淋病1807 梅毒1808 沙眼衣原体感染1809 生殖道病毒性感染181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19 肿瘤1901 外阴肿瘤1902 子宫颈癌1903 子宫肌瘤1904 子宫肉瘤1905 子宫内膜癌1906 卵巢肿瘤1907 输卵管肿瘤20 滋养细胞疾病2001 名词含义2002 葡萄胎2003 侵蚀性葡萄胎2004 绒毛膜癌2005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21 内膜异位症2101 子宫内膜异位症2102 子宫腺肌病22 月经失调220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2202 闭经2203 多囊卵巢综合症2204 痛经2205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2206 更年期综合症23 损伤疾病2301 阴道壁膨出2302 子宫脱垂2303 生殖器官瘘2304 总论24 生殖器官发育异常2401 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2402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2403 两性畸形25 妇女保健2501 女性保健26 计划生育2601 工具避孕法2602 甾体药物避孕法2603其他避孕方法2604 输卵管绝育术2605 人工流产2606 计划生育措施2607 跨节27 不孕症2701 不孕症2702 跨节28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2801 妊娠试验2802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2803 子宫颈粘液检查2804 基础体温测定2805 常用激素测定2806 超声检查2807 放射学诊断2808 子宫颈活组织检查2809 诊断性刮宫2810 输卵管通气术及通液术2811 腹腔穿刺2812 阴道镜检查2813 腹腔镜检查2814 子宫检查2815 羊膜检查2816 羊水检查2817 胎儿镜检查2818 胎儿心电图2819 早孕绒毛活检29 产科手术2901 中期妊娠引产2902 晚期妊娠引产2903 会阴切开缝合术2904 胎头吸引术2905 产钳术2906 臀助产术2907 倒转术2908 毁胎术2909 刮宫产术2910 人工剥离胎盘术2911 妊娠期子宫颈内口缝合术30 妇科手术3001 腹部及外阴、阴道手术前后处理3002 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3003 无孔处女膜切开术3004 陈旧性会阴3度裂伤修补术3005 子宫颈息肉切除术、粘膜3006 经腹输卵管卵巢切除术3007 经腹全子宫及次子宫切除术3008 经阴道子宫剪除及阴道前壁修补31 妇产科内分泌治疗3101 卵巢激素3102 氯底酚胺3103 促性腺激素3104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3105 催产素3106 前列腺素32 跨章耳鼻咽喉学9#主题词1/主题词2/主题词301 鼻科学0101 鼻的应用胚胎学及解剖学010101 鼻的应用胚胎学010102 鼻的应用解剖学0102 鼻的生理学010201 鼻的应用胚胎学010202 鼻的应用解剖学0103 鼻的症状学010301 鼻阻塞010302 鼻音010303 鼻漏010304 嗅觉障碍010305 头痛0104 鼻的检查法010401 耳鼻咽喉检查所需的设备及额镜使用010402 外鼻及鼻腔的检查法010403 鼻窦检查法010404 鼻腔与鼻窦内窥镜检查法010405 鼻功能检查法0105 鼻的先天性疾病010501 鼻部脑膜脑膨出010502 鼻部神经胶质细胞瘤010503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0106 鼻外伤010601 鼻骨骨折010602 眶底爆折010603 额窦骨折010604 筛窦骨折010605 脑脊液鼻漏0107 外鼻炎症性疾病010701 鼻前庭炎010702 鼻疖010703 酒渣鼻0108 鼻腔炎症性疾病010801 急性鼻炎010802 慢性鼻炎010803 萎缩性鼻炎010804 干酪性鼻炎0109 鼻变应性疾病010901 变性鼻炎010902 鼻息肉0110 鼻中隔疾病011001 鼻中隔偏曲011002 鼻中隔血肿与脓肿011003 鼻中隔穿孔0111 鼻出血011101 鼻出血0112 鼻腔及鼻窦异物011201 鼻腔及鼻窦异物0112020113 鼻窦炎症性疾病011301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011302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011303 儿童鼻窦炎011304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0114 鼻窦炎的并发症011401 鼻源性眶内并发症011402 鼻源性颅内并发症011403 下行感染0115 鼻真菌病011501 鼻真菌病0116 鼻囊肿011601 鼻前庭囊肿011602 鼻窦粘液囊肿011603 鼻窦浆液囊肿011604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0117 鼻肿瘤011701 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011702 外鼻恶性肿瘤011703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011704 恶性肉芽肿02 咽科学0201 咽的应用胚胎学及解剖学020101 咽的应用胚胎学020102 咽的应用解剖学0202 咽的生理学020201 咽的生理学0203 咽的症状学020301 咽的症状学0204 咽的检查法020401 口咽检查法020402 鼻咽检查法020403 喉咽检查法020404 X光线检查法020405 颈部扪诊0205 颈咽先天性疾病020501 腮裂囊肿及瘘020502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0206 咽炎020601 急性咽炎020602 慢性咽炎020603 萎缩性咽炎020604 咽部溃疡0207 扁桃体炎020701 急性扁桃体炎020702 慢性扁桃体炎020703 扁桃体切除术020704 跨节0208 腺样体炎020801 急性腺样体炎020802 腺样体肥大0209 咽部脓肿020901 扁桃体周围脓肿020902 咽后脓肿020903 咽旁脓肿020904 脓性颌下炎0210 咽的神经和精神性疾病021001 运动性障碍021002 感觉性障碍0211 咽肿瘤021101 鼻咽肿瘤021102 口咽肿瘤021103 咽喉肿瘤0212 咽部异物、咽部灼伤、咽部狭窄和闭锁021201 咽部异物021202 咽部灼伤021203 咽部狭窄和闭锁03 喉科学0301 喉的应用胚胎学及解剖学030101 喉的应用胚胎学030102 喉的应用解剖学0302 喉的生理学030201 喉的生理学0303 喉的症状学030301 喉痛030302 声嘶030303 喉鸣030304 呼吸困难030305 咯血030306 吞咽困难0304 喉的检查法0305 喉的先天性疾病030501 先天性喉蹼030502 先天性喉软骨畸形030503 先天性喉下垂030604 先天性喉鸣0306 喉外伤030601 喉挫伤030602 喉外伤、刺伤及火器伤030603 喉烫伤及烧灼伤030604 喉插管损伤0307 喉的急性炎症性疾病030701 急性会厌炎030702 急性喉炎030703 小儿急性喉炎030704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030705 喉关节炎0308 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030801 慢性喉炎030802 声带小结030803 喉息肉0309 喉的神经及精神性疾病030901 喉感觉神经性疾病030902 喉运动神经性疾病030903 小儿喉痉挛030904 癔性失音0310 喉肿瘤031001 喉良性肿瘤031002 喉癌0311 喉的其他疾病031101 喉异物031102 喉水肿031103 喉囊肿031104 喉室脱垂031105 喉角化症及喉白斑病031106 喉淀粉样变031107 喉狭窄0312 喉阻塞031201 喉阻塞0312020313 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

好学教育:执业医师《药理学》讲义

好学教育:执业医师《药理学》讲义

《药理学》1好学教育临床执业医师高清课程 客服电话:好学教育:执业医师《药理学》讲义执业医师考试完整讲义下载/haoxueziliao/item/13186c30143f881881f1a7d9目录药物效应动力学——不良反应 (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2)药物与受体 (2)药物代谢动力学——吸收 (2)药物代谢动力学——排泄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3)药物消除动力学 (3)药物效应动力学——不良反应1.副反应: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难以避免,但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

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引起。

2.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

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

此外,慢性毒性还包括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反应。

3.后遗效应:是指药物停用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

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等现象。

4.停药反应:是指患者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故又称回跃反应。

5.变态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

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

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休克等。

6.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

这种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1)半数有效量:质反应中,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或浓度,量反应中,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剂量或浓度,称为半数有效剂量(ED50)或半数有效浓度(EC50)。

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2)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血液系统讲义y0601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血液系统讲义y0601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概念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数<4×109/L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病因1.生成减少(1)理化因素:放疗、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甲状腺药等。

(2)血液病:无效造血:MDS;白血病。

(3)病毒感染。

(4)其他。

2.破坏过多(1)免疫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Felty综合征。

(2)其他:如脾功能亢进,严重败血症等。

3.分布异常:转移性或假性粒细胞减少等。

4.释放障碍:惰性白细胞综合征等。

临床表现:发热+感染1.白细胞减少症:起病缓,可以无症状,常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低热,甚至反复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急,突然畏寒、高热,常见急性咽喉炎,具有特征性的黏膜坏死和肺炎等。

常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病情凶险,若不积极治疗,常可导致病人死亡。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

关键是做出可能的病因诊断。

白细胞减少症为白细胞数<4×109/L,粒细胞缺乏症为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而红细胞和血小板大致正常。

骨髓检查粒系统抑制。

治疗1.白细胞减少症(1)病因治疗:去除病因。

(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利血生、鲨肝醇,有感染时可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3)预防及控制感染:抗生素。

2.粒细胞缺乏症(1)去除病因:应去除病因。

(2)消毒隔离。

(3)积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

(4)促白细胞生成药物:G-CSF或GM-CSF。

(5)支持疗法:丙种球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利尿药与脱水药
1.利尿药
(1)呋塞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脱水药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利尿药
【利尿药分类及代表药】
强效利尿药:又称髓袢利尿药
作用部位: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
代表药:呋塞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
中效利尿药
作用部位:远曲小管近端
代表药:噻嗪类(氢氯噻嗪)、氯噻酮
弱效利尿药
作用部位:远曲小管末端和集合管
代表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
【各种利尿药的作用部位】
强效利尿药——呋塞米(速尿)
【药理作用】
(1)利尿特点
迅速:注射5~10分钟起效
强大:可达40ml/分钟
短暂:维持4~6小时
尿中排出大量:Cl-、Na+、K+、Ca2+、Mg2+
(2)直接扩张血管(与利尿作用无关):
扩张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防止肾衰竭;
扩张小静脉,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减轻肺水肿。

【临床应用】
1.消除各种严重水肿:包括心性、肝性、肾性水肿。

急性肺水肿常作为首选;脑水肿与脱水药合用疗效更好。

2.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减少肾小管的萎缩和坏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明显增加尿量,减轻水肿。

3.配合输液加速毒物排泄。

4.高钙血症、高钾血症、高血压危象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1.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低盐综合症(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钠);低氯性碱中毒(排出Cl->Na+),低钾诱发肝昏迷或增加强心苷对心脏的毒性。

2.耳毒性:耳鸣或暂时性耳聋,与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改变有关,避免合用氨基糖苷类。

3.高尿酸血症:细胞外液浓缩增加尿酸重吸收,竞争肾小管共同分泌通道。

4.其它:胃肠道反应。

【例题】可加速毒物排泄的药物是
A.噻嗪类
B.呋塞米
C.氨苯蝶啶
D.乙酰唑胺
E.甘露醇
【答案】B
【例题】呋塞米没有下列哪一种不良反应
A.水和电解质紊乱
B.耳毒性
C.胃肠道反应
D.高尿酸血症
E.减少K+外排
【答案】E
【例题】关于呋塞米不良反应的描述,哪项是错的
A.低血钾
B.高尿酸血症
C.高血钙
D.耳毒性
E.碱血症
【答案】C
中效能利尿药——噻嗪类
【作用原理】
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口服利尿药和降压药。

氢氯噻嗪是本类药物中最为常用的药物,其他还有苄氟噻嗪、氢氟噻嗪和环戊噻嗪等。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利尿作用特点:作用温和持久
→排出Na+、Cl-、K+、Mg2+增多
→排出HCO3-增多
→减少尿酸排出,促进钙的重吸收
2.抗利尿作用
→减轻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及口渴症状
(因排Na+,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减轻渴感,减少摄水量)
3.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
1.各种原因的水肿——轻、中度肝、心、肾性水肿
→轻、中度心性水肿的首选;
→轻型肾性水肿效果较好
→肝性水肿与螺内酯合用效果较好,但易致高血氨(H+分泌减少),低血钾可加重肝昏迷,慎用!!
2.高血压:多与降压药合用
→单用对轻度高血压有效
→联合用药可对抗扩血管药引起的水钠潴留
3.轻度尿崩症
【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
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钙等,其中低血钾较常见,应及时补钾或合用留钾利尿药。

2.高尿酸血症及高尿素氮血症
噻嗪类与尿酸竞争同一分泌机制,减少尿酸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

3.高血糖、高血脂(最常考!)
【例题】使用氢氯噻嗪时加用螺内酯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利尿作用
B.对抗氢氯噻嗪所致的低血钾
C.延长氢氯噻嗪的作用时间
D.对抗氢氯噻嗪的升血糖作用
E.对抗氢氯噻嗪升高血尿酸的作用
【答案】B
【例题】伴有糖尿病的水肿病人,不宜选用哪一种利尿药
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氨苯蝶啶
D.螺内酯
E.乙酰唑胺
【答案】B
脱水药——甘露醇
【药理作用】
1.脱水作用: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

2.增加肾血流量:能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3.利尿作用:甘露醇通过肾小管时又不被重吸收,使水在近曲小管和髓袢升支的重吸收减少,促进水的排出而利尿。

【临床应用】
1.预防急性肾衰竭:通过脱水、利尿、增加肾血流量作用,可迅速消除水肿和促进毒物排出,防止肾小管萎缩坏死。

2.脑水肿及青光眼:通过脱水作用,是治疗脑水肿首选药物,青光眼急性发作及手术前降眼压。

最常用的脱水药为
A.甘露醇
B.山梨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