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f5de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2.png)
06
课程总结与回顾
关键知识点总结
大道之行的概念
阐述了大道之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强调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
大道之行的历史背景
介绍了大道之行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鸣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大道之行的基本原则
详细解释了大道之行所倡导的基本原则,如无为而治、自然之道、 和谐共处等,以及这些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模拟孔子与学生对话场景
角色分配
学生分别扮演孔子和其弟子,模 拟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场景,让学
生亲身感受儒家思想的内涵。
对话内容
对话内容围绕儒家的核心思想“ 仁爱”、“礼”、“中庸”等展 开,通过生动的对话形式展现儒
家思想的精髓。
互动环节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 生提问或发表看法,增加课堂互 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
下一步学习计划
拓展阅读相关文献
推荐学生阅读更多与大道之行相关的文献,如《论语》、《孟子》 等,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思考与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大道之行理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思考如何在个 人行为和社会实践中体现这些原则。
探究当代价值与意义
鼓励学生探究大道之行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将其与现 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03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
儒家道德观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
儒家道德观的核心
01
儒家道德观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强调个人的道
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
02
这些观念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尊重他人、公平
正义、文明礼仪、智慧判断和诚信交往等。
《大道之行也》课件 (共32张PPT)
![《大道之行也》课件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f1761916fc700abb68fce2.png)
导入新课
那个美丽富饶、祥和安乐、神秘难寻的“世 外桃源”大家还记得吧? • 谁都想过上这美好的生活!这只是世外桃源。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 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 现一个人类比较早的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 同去感受感受。 •
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 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 结全文。
合作探究
•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 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 句,并作讲解。 •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 社会的理想的? •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谢 谢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施行 通“举”,选举
是
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
培养
选贤与能,
选举有贤德的、有 才能的人(给大家 办事)
讲信修睦。
(人人)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
动词,以……为亲,奉养
动词,以……为子,抚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 青壮年 为社会效力 幼年人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明确
•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 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 明确:(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 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 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 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 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 全社会的关爱。
那个美丽富饶、祥和安乐、神秘难寻的“世 外桃源”大家还记得吧? • 谁都想过上这美好的生活!这只是世外桃源。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 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 现一个人类比较早的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 同去感受感受。 •
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 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 结全文。
合作探究
•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 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 句,并作讲解。 •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 社会的理想的? •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谢 谢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施行 通“举”,选举
是
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
培养
选贤与能,
选举有贤德的、有 才能的人(给大家 办事)
讲信修睦。
(人人)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
动词,以……为亲,奉养
动词,以……为子,抚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 青壮年 为社会效力 幼年人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明确
•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 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 明确:(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 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 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 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 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 全社会的关爱。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3张PPT)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31c43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3.png)
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guān )
大道之行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从一段历史记载说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 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 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 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 焉。”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 道之行”象征着美好的时代,但是孔子 未能遇见。因为对“大道之行”充满期 待。变乱纷争的春秋末期,人们也迫切 期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社会。
呈现学习成果:
示例1: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不正是当代人所要建设的小 康社会的理想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己”,这不正是当代社会所提倡的社会公德嘛?
因而,我们当从自身,践行社会风尚的实践;我们当从 理想,不断丰富小康社会的内涵。让这个社会“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财物 厌恶
不一定
从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
兴起
作乱害人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 称之为;称得上
学习任务3:
本文写作尤为注重文采和表达, 读起来有气势,有意蕴。【请从 表达句式、运用修辞、使用词汇、 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写作特色】
鉴赏写作特色:
示例1:
从句式来看,多用整句,从而形成整齐、铺排的效果,增 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等。
大道之行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从一段历史记载说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 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 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 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 焉。”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 道之行”象征着美好的时代,但是孔子 未能遇见。因为对“大道之行”充满期 待。变乱纷争的春秋末期,人们也迫切 期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社会。
呈现学习成果:
示例1: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不正是当代人所要建设的小 康社会的理想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己”,这不正是当代社会所提倡的社会公德嘛?
因而,我们当从自身,践行社会风尚的实践;我们当从 理想,不断丰富小康社会的内涵。让这个社会“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财物 厌恶
不一定
从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
兴起
作乱害人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 称之为;称得上
学习任务3:
本文写作尤为注重文采和表达, 读起来有气势,有意蕴。【请从 表达句式、运用修辞、使用词汇、 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写作特色】
鉴赏写作特色:
示例1:
从句式来看,多用整句,从而形成整齐、铺排的效果,增 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等。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3f03d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0.png)
2.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1.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
人们的学习,有的失误在贪多上,有的失误在过少上,有的失 误在轻视上,有的失误在停步不前上。
(强调要因材施教)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句式特点:多用整句(包括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对偶和排比),造成整齐、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气势。
还有: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 理解大意 积累文言词语
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培养。
信修睦。
同“举”。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 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信用, 培养和睦气氛。
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矜( ɡuān )
讲信修睦( mù )
男有分( fèn )
朗读课文
同“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同“鳏”
职分、职守
矜(ɡ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
厌恶
厌恶
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
1.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
人们的学习,有的失误在贪多上,有的失误在过少上,有的失 误在轻视上,有的失误在停步不前上。
(强调要因材施教)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句式特点:多用整句(包括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对偶和排比),造成整齐、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气势。
还有: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 理解大意 积累文言词语
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培养。
信修睦。
同“举”。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 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信用, 培养和睦气氛。
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矜( ɡuān )
讲信修睦( mù )
男有分( fèn )
朗读课文
同“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同“鳏”
职分、职守
矜(ɡ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
厌恶
厌恶
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优秀课件(42张)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优秀课件(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03278d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2.png)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 优秀课件(42张)
PPT大纲:《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 导入:简述礼记的背景和意义,引出主题:大道之行也。
什么是大道?
定义
大道是什么?它是一种指引 人们行为的准则,代表着道 德、正义和智慧的终极境界。
本质特征
大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它 包括普遍性、和谐性和完整 性,深刻影响着个体和社会。
大道的修炼方法
道德修养
培养高尚的品德,遵守道德规 范,关注他人的福祉。
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他 人,与人为善。
日常生活
从小事做起,注重生活细节, 培养良好的习惯。
大道的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义
对个人的意义 对社会的意义 对未来的意义
大道的实践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积极 的形象,并带来内心的宁静。
大道的实践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减少冲突 和不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只有通过大道的实践,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 更幸福的未来。
总结
大道之行的重要性千万不可忽视,它是我们追求卓越和完美的引路人。下一步行动计划:践行大道,不断提升 自己。
结束语
感谢听众的耐心聆听。本次课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的重要性和方法。希望能对您 有所启发。
重要性和价值
为什么大道如此重要?它能 够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实 现自我修养和社会和谐。
大道的行走方式
1
原则
大道行走的原则是什么?它包括诚信、恩爱、正直、坚韧等,是人们修行的基石。
2
路径
大道行走的路径是什么?它涵盖了道德准则、职业操守、家庭关系、社会互动等 方方面面。
3
方法和技巧
如何行走大道?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律、倾听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步入大道。
PPT大纲:《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 导入:简述礼记的背景和意义,引出主题:大道之行也。
什么是大道?
定义
大道是什么?它是一种指引 人们行为的准则,代表着道 德、正义和智慧的终极境界。
本质特征
大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它 包括普遍性、和谐性和完整 性,深刻影响着个体和社会。
大道的修炼方法
道德修养
培养高尚的品德,遵守道德规 范,关注他人的福祉。
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他 人,与人为善。
日常生活
从小事做起,注重生活细节, 培养良好的习惯。
大道的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义
对个人的意义 对社会的意义 对未来的意义
大道的实践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积极 的形象,并带来内心的宁静。
大道的实践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减少冲突 和不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只有通过大道的实践,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 更幸福的未来。
总结
大道之行的重要性千万不可忽视,它是我们追求卓越和完美的引路人。下一步行动计划:践行大道,不断提升 自己。
结束语
感谢听众的耐心聆听。本次课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的重要性和方法。希望能对您 有所启发。
重要性和价值
为什么大道如此重要?它能 够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实 现自我修养和社会和谐。
大道的行走方式
1
原则
大道行走的原则是什么?它包括诚信、恩爱、正直、坚韧等,是人们修行的基石。
2
路径
大道行走的路径是什么?它涵盖了道德准则、职业操守、家庭关系、社会互动等 方方面面。
3
方法和技巧
如何行走大道?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律、倾听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步入大道。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e01b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1.png)
教学目的
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 、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 面。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
简要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如 大道的内涵、实现大道的途径等。
课程结构
列出本课的章节安排和教学流程,包 括导入、正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 互动等环节。
02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读
原文概述及作者简介
原文概述
修辞丰富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 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文章的想象与意境
想象奇特
通过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展现出奇特 而丰富的想象力。
意境深远
通过对“大道之行也”的阐述,营造 出一种深远而宏大的意境,使读者感 受到作者对未来社会的热切向往和坚 定信念。
文章的审美价值
思想性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社 会的构想和追求,体现了 积极向上的思想倾向,具 有深刻的思想性。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
• 引言 •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读 • 大道之行也文化内涵探讨 • 大道之行也历史地位及影响 • 大道之行也艺术特色鉴赏 • 大道之行也跨文化对比研究 • 大道之行也当代启示与意义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课件背景
介绍《大道之行也》的背景、作 者及历史地位,帮助学生理解课 文的文化内涵。
在大道之行中,儒家文化体现在对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个人道德修 养的要求。
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大道之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倡导公平正义,强调社 会责任感。
道家思想及其体现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 而治”等理念,主张顺应自然规
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大道之行中,道家思想体现在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
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 、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 面。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
简要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如 大道的内涵、实现大道的途径等。
课程结构
列出本课的章节安排和教学流程,包 括导入、正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 互动等环节。
02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读
原文概述及作者简介
原文概述
修辞丰富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 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文章的想象与意境
想象奇特
通过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展现出奇特 而丰富的想象力。
意境深远
通过对“大道之行也”的阐述,营造 出一种深远而宏大的意境,使读者感 受到作者对未来社会的热切向往和坚 定信念。
文章的审美价值
思想性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社 会的构想和追求,体现了 积极向上的思想倾向,具 有深刻的思想性。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
• 引言 •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读 • 大道之行也文化内涵探讨 • 大道之行也历史地位及影响 • 大道之行也艺术特色鉴赏 • 大道之行也跨文化对比研究 • 大道之行也当代启示与意义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课件背景
介绍《大道之行也》的背景、作 者及历史地位,帮助学生理解课 文的文化内涵。
在大道之行中,儒家文化体现在对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个人道德修 养的要求。
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大道之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倡导公平正义,强调社 会责任感。
道家思想及其体现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 而治”等理念,主张顺应自然规
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大道之行中,道家思想体现在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1张PPT)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1f30bb4b73f242336c5ff0.png)
第二层:分说
1 .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讲求诚信、崇尚和 睦使社会稳定
“大同”社会
第三层:结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 闭
总之:大同社会是一个平等自由、安定富 足的太平盛世。
主旨归纳: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 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 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社会理想的向 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追求。
不同: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只不过是厌恶世 间黑暗和战争之乱,采取的一种消极的避 世态度,是脱离了社会的一种形式。 而孔子的大同思想却是通过对人的一种教 化,让人人之间相互友爱、人人以天下 人为自己的亲人,人们恪守道德品格,不 贪不厌,所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者 是也。可见,这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希望 用实行大道来改造社会以达到天下为公的 “大同”社会。
出自本文的成语:
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 。
老有所养:
鳏寡孤独:
夜不闭户:
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 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 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 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 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 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 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 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有分”就是 有安定的职业,能安心的工作;“有归”男女婚配及时,有 和乐的家庭。
“货恶…… 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心;“力恶…… 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的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 能竭尽全力去工作,工作者并快乐。
全文结构:
第一层 :总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307e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7.png)
类似主题作品推荐阅读
《桃花源记》
推荐阅读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该篇描写了一个理想的社会 景象,与《大道之行也》有相似的主题。
《岳阳楼记》
推荐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该篇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 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社会抱负。
《爱莲说》
推荐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该篇以莲为喻,阐述了作者的高 洁品格和人生追求。
关键语句解读及赏析
0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即天下万物都应该为公
共所有,人们应该共同享有天下的财富和资源。
02 03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句话强调了选拔贤能人才和保持诚信和谐的重要性。只有选拔出真正 有才能的人,并且保持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 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树立 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 观。
授课内容与安排
讲解正文
深入解读《大道之行也》原文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归纳总结
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布置课后作业。
导入新课
介绍课程背景及学习目标,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中 理想社会的构想及其现实意义 。
主题思想
本文主张天下为公,人人 为社会所用,诚信和谐, 安居乐业,友好相处,社 会稳定,天下太平。
历史地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 古代社会、政治、伦理等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及意义
知识目标
了解《大道之行也》的背 景、主题思想及其在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并评价文中阐述 的理想社会构想,理解其 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4560c4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6a.png)
xīnɡ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朗读课文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选贤与能( 通“举”,选拔 ) (2)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 (3)故外户而不闭( 所以 ) (4)盗窃乱贼而不作( 兴起 )
三、“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使你想到《桃花源记》中 描述的什么情景?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 绘的“世处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例: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讲信修睦——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3、男有分,女有归——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 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 生活风貌。
4.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如 何理解和认识?
文中的“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 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活动二:再读课文,探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通用版)全集精品模板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通用版)全集精品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93e23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3.png)
主题内容
描述中国古代理想社会状况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作品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子百家 思想活跃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 制度书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背景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 育家
02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析
原文内容概述
原文背景
该文片段选自《礼记·礼运》,描 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即大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礼制”和“中庸”。这些思想在《大道之行也》 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传承与发展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也需 要结合时代背景,对儒家思想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对未来社会的期许与展望
期许
我们希望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人们 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爱。
展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治理理念和方 法,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
美育教育
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大道之行也》作为一 篇经典之作,其语言简 练、意蕴深远,让学生 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 力。
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大道之行也 》中的思想美、语言美 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 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 力。
激发创造美的能力
创新驱动
大道之行也提倡创新驱动,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这 对现代社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描述中国古代理想社会状况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作品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子百家 思想活跃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 制度书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背景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 育家
02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析
原文内容概述
原文背景
该文片段选自《礼记·礼运》,描 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即大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礼制”和“中庸”。这些思想在《大道之行也》 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传承与发展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也需 要结合时代背景,对儒家思想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对未来社会的期许与展望
期许
我们希望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人们 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爱。
展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治理理念和方 法,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
美育教育
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大道之行也》作为一 篇经典之作,其语言简 练、意蕴深远,让学生 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 力。
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大道之行也 》中的思想美、语言美 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 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 力。
激发创造美的能力
创新驱动
大道之行也提倡创新驱动,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这 对现代社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大道之行也》课件
![《大道之行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e909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7.png)
副标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课件封面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主题 背景图片选择:选用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如古代建筑、山水等 标题字体和颜色:选择易读、美观的字体,搭配与主题相符的颜色 副标题字体和颜色:与标题保持一致,突出副标题的重要性
图片:古代思想家或相关场景
图片内容:选择一张古代思想家的图片,如孔子、老子、庄子等,或相关场景,如古代书院、 哲学辩论等
探讨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到现代社会中,实现其现实意 义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大道之行也提倡天下为公,人人平等,可以引导现代社会追求公平正义, 减少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大道之行也强调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可以引导现代社会注重环境保护、 社会和谐,推动可持续发展。
培养公民意识:大道之行也提倡公民责任和义务,可以引导现代社会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大道之行也》 PPT课件
,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课件封面
课件目录
引言
背景介绍
原文解读
思想内涵
现实意义
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封面
标题:《大道之行也》
标题:《大道之行 也》
课件封面:图片背 景为古代建筑或山 水,体现古代文化 氛围
标题字体:楷书或 行书,字体大小适 中,突出标题
副标题:如有需要 ,可添加副标题, 如“儒家经典选读 ”等
推进民主政治:《大道之行也》中的“天下为公”思想,对现代社会推进民主政治具有重要 的借鉴意义。
培养公民意识:《大道之行也》中的“选贤与能”思想,对现代社会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 民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倡导公平正义:《大道之行也》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对现代社会倡导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公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20c1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b.png)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对偶精严,平仄相对,简洁凝练。 2.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 3.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 4.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
当堂训练
沉醉在语文里
文中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概括主题
沉醉在语文里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 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链接中考
沉醉在语文里
(2024 ·四川成都 ·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 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蔽,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 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 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师生互动
里
沉醉 在语 文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
大道之行也
时代的政治制度。
是 。指品德高尚。 指才干出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
用作动词,以……为亲。用作动词,以……为子。同“举”,推举。 培养和睦气氛。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父 母。 老而无夫。子女。
能够善终。
C.甲文写了太守与人民共同出游的快乐,没有体现“为人诚信”的内容;故选C。
职分,职守。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同“鳏”,老而无妻。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当堂训练
沉醉在语文里
文中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概括主题
沉醉在语文里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 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链接中考
沉醉在语文里
(2024 ·四川成都 ·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 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蔽,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 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 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师生互动
里
沉醉 在语 文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
大道之行也
时代的政治制度。
是 。指品德高尚。 指才干出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
用作动词,以……为亲。用作动词,以……为子。同“举”,推举。 培养和睦气氛。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父 母。 老而无夫。子女。
能够善终。
C.甲文写了太守与人民共同出游的快乐,没有体现“为人诚信”的内容;故选C。
职分,职守。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同“鳏”,老而无妻。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完美版共25页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完美版共25页](https://img.taocdn.com/s3/m/266cb25231126edb6f1a10c1.png)
Thank you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完美版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完美版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二)古今异义 1.大道之行也 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宽阔的路。 2.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归宿。今义:返回。 3.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的古义:造反。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贼”的古义:害人。今义: 小偷,窃贼。 4.是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今义:表判断或与“非”相对。
(六)成语积累 1.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例句: 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一天天完善,使鳏寡孤独也 有了自己幸福的生活。 2.物尽其用:各种东西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例句:这家工厂 大搞综合利用,做到了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3.夜不闭户:夜间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例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 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原文 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祭祀名)宾,事毕,出游于观(读guàn,宫 门前两旁的建筑物)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 (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 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三)一词多义 1.修:讲信修睦(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2.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雕刻) 天下为公(是) 不必为己(为了) 3.能:选贤与能(才干出众的人) 能以径寸之木(能够)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22 大 道 之 行 也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文 言 文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十三四岁是有很多愿望的年龄。你能讲一讲你有 哪些愿望吗?大家的愿望都很美好,美好的愿望带给 人无穷的动力。在个人愿望之外,我们还需要共同的 社会理想,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今天我们就来了 解课文《大道之行也》给我们描述的一个至善至美的 世界。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 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读一读字音
jǔ
选贤与能
wù
恶其弃于地
fèn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n
矜
zhǎng
幼有所长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一)通假字 选贤与能 “与”同“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同“鳏”,老而无妻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重点)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
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重点)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提高诵读能力。
(难点)
4.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
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天下为公 “为”表判断。 2.倒装句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藏于己”,介宾短语后置。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4.使老有所终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5.壮有所用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6.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四)词类活用 1.选贤与能 形容词用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2.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 3.不独子其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七)名句积累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大道之 行也》P PT
4.分:男有分(职分,职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5.亲: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不独亲其亲(父母)
6.子:不独子其子(以……为子) 不独子其子(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