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无题》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无题》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无题》教案、教学设计
3.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5.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
1.仿写:请学生仿写一首以《无题》为题的诗歌,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4.能够准确把握课文中的意象,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意象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学会通过课文学习,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
2.采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8.评价反馈,关注成长: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李商隐的画像和简介,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商隐的诗作,如《锦瑟》、《夜雨寄北》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通过比喻,描绘无私奉献的精神。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体味诗歌之美。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之情。

3、体悟李商隐诗歌特点。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意蕴美。

教学难点: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特点。

课前准备:提前一天发下导学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上的《无题》,以及导学案上的三首《无题》,要求:1、扫清字词障碍;2、读熟诗歌,有能力的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3、了解李商隐的生平。

一、导入新课李商隐写下了许多首无题诗,为什么这么多的诗都叫“无题”?有人说李商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朦胧诗人,他为什么要把感情写的如此缠绵悱恻,难解难分,请跟我走进李商隐的《无题》。

【设计意图】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无题”导入,创设氛围,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初读——了解内容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生根据要求读诗,师点名两三生读诗。

师纠正读音为wèi (替)看kān (探望)2:如果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是个故事,那么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生回答,师引导分析。

3、人物呢?人物都有谁?请同学们为两句诗加主语,是谁,晓镜但愁云鬓改,又是谁,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谁和谁的故事。

学生思考、回答。

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讲一下这个故事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生同桌交流后回答。

是的,“何物最风流?魏晋人物晚唐诗。

”诗是朦胧多义的,让我们有无尽的想象。

这就是李商隐的诗,这就是晚唐的诗。

李商隐一个人孤独地站在晚唐的舞台上,他代所有的人伤感,为这样的末世,为这样的人生。

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这首诗,点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是要深潜在文字里的,在反复的出入、比较和筛选的过程中走向诗的精神内核。

(二)联读——理解诗意1、李商隐的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律诗特别讲究炼字。

这首诗的诗眼,很多人认为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案

《无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李商隐。

2、结合注释,理解各联含义,体会诗歌中表现的至死不渝的爱情。

3、揣摩诗歌意象的丰富内涵,品味李商隐无题诗朦胧婉曲之美。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理解各联含义,体会诗歌中表现的至死不渝的爱情。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意象的丰富内涵,品味李商隐无题诗朦胧婉曲之美。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

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

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深情绵邈,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元好问有“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

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深。

二、初读感知1、有节奏地朗读全诗。

2、交流初读体会。

三、赏析诗歌1、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这两句诗的两个“难”的含义是什么?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

(2)“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什么季节?暮春季节,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

2、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如何理解这两句?用了比喻的手法,上句“丝”与“思”谐音,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下句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指导蜡烛烧成了灰才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说明眷恋之深。

(2)这两句已成为千古名句,现在往往用来比喻什么?现用来形容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3、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从“晓镜”“云鬓”看,此联的“转”在内容上有何深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虚写。

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

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上句写出了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

下句直接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

4、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并尽量能在课堂上背诵。

2.理解诗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步骤:1、导入:爱情,是永不退色的话题,在人们心里,爱情都是美丽的,神圣的。

相信大家都读过有关描写爱情的文章吧。

大家知道李商隐吧,他的爱情诗可是很著名的哦,大家对他的爱情诗有兴趣吗?来,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他是怎样描写爱情的。

2、作者介绍: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一号樊南,怀州河内人,唐文宗开元二年进士,授密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尉。

当时牛李党争激烈,由于李商隐早年授知于令狐楚,后又娶李光王茂元之女为妻,被牛党视为背恩,长期受到压抑。

在党争的夹缝中,李商隐不得不离开京城,先后在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下以及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下为僚属。

晚年辟为盐铁推官,四十六岁时客死荥阳,潦倒终身,故而诗歌常常充满着一种感伤情调。

3.分析诗.版书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理解诗的内涵,通过对一些意象的揣摩来理解它的内涵。

确定诗的主题,对主题多样性的探讨。

(2)教学的层次感。

(3)探讨更深层次的,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背景。

(4)诗的艺术特色。

(1).先让个别同学来朗诵。

尽量课堂上能会背诵。

(2).问他们大概诗说的是什么。

把括号里的东西放在后面讲。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3).先引导学生来分析这首诗。

来,大家先来看看诗人写了哪些意象?东风,百花,春蚕,蜡炬,晓镜,云鬓,月光,蓬山,青鸟。

它们是些怎样的意象,诗人是怎样描写的呢?东风是无力的,百花残败凋零,春蚕到死它的丝才到尽头,蜡炬燃成灰烬,泪水方才流干,镜子里的人是愁容满面,鬓发脱落,月光是寒冷的,和“我”一样的孤寂。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无题》优质课教案_11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无题》优质课教案_11

总第48课时课题:《无题》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点:背默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了解到了“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小李杜”指的是谁?(李商隐和杜牧),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无题》。

(板书题目《无题》)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唐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2、背景资料:《无题》李商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

他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用典过多,意旨隐晦。

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

他写的《无题》共十多首。

这首是爱情诗,抒写恋人之间的离别相思。

3、录音范读,指名仿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细读品味(一)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明确: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

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惨”的意境。

明确: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无题》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无题》 教案

《无题》教案一、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能用诗的语言译读全诗。

3、能理解诗中的美句。

4、能理解诗中的难句。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朗读作者介绍,诗的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学生读)李商隐对于诗歌的贡献,特别在于他所独创的“无题诗”。

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教师介绍)创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学生读)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教师介绍)批注:朦胧婉曲、深情无限(二)一读解其意: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感情学生齐读,点评教师范读,学生再读体会学生个别朗读,点评2、要求:用现代语言说说诗的各句的含义,句式要整齐,最好押韵。

3、学生对照注释思考,两两互译。

4、全班交流,点评。

5、归纳:别离之景-别后思念-别后期待(三)二读赏其美:1、问:诗中哪句写得美呢?请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你的感受。

学生体会,批注,交流教师点拨,重点评析颔联颔联品析: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

“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至情。

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学设计 教案(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学设计 教案(1)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无题》。

2、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颔联的本意和今天人们赋予它的新意。

4、背诵默写这首诗。

学习重点:理解诗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颔联的本意和今天人们赋予它的新意。

学习难点:体会李商隐诗歌寄情深微,意蕴幽隐的朦胧婉曲之美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由李商隐的诗句竞答入手。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3、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登乐游原》) 只是近黄昏。

4、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心有灵犀一点通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锦瑟)只是当时已惘然6、春心莫共花争发,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一寸相思一寸灰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出自于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歌中,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久负盛名的一首“无题”诗。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知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为朦胧诗鼻祖。

2、知背景。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九年级语文上册《无题》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语文上册《无题》优秀教学案例
4. 诗歌中的家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借鉴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然后,对《无题》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无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无题》是九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首经典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转中的美好与无奈。在教学这首诗时,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充分挖掘诗歌内涵,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本案例通过情境创设、互动讨论和创意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领略《无题》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品味诗歌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2. 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4. 创设创意表达环节,鼓励学生运用诗歌元素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 文化背景拓展:介绍诗歌创作的时代背(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 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2. 诗人是如何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情感的?
3. 《无题》与《静夜思》在意象和情感上有何异同?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例如:“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诗人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探究场所。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无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无题》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七言爱情诗。

全诗以“别”字为诗眼,整体氛围绵缈深沉而不晦涩,成功地再现了诗人心底深处的绵邈深情。

李商隐的诗以其含蓄朦胧、意境深远而著称。

《无题》一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象征、隐喻等多种手法,使得诗歌的含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教材中的地位方面,这首诗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诗歌创作风格。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掌握诗歌中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深沉感慨。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掌握诗歌中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诗歌含蓄朦胧的意境,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李商隐的生平、诗歌创作风格以及诗歌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韵律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爱情”为话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感受。

引出李商隐的《无题》,介绍诗人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案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案

《无题》李商隐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感受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重点难点体会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委婉之美。

教学课时:1.5课时教学方法:1、通过朗诵、背诵,使学生初步体会本诗的意蕴。

2、结合背景知识,以及对诗歌的翻译,使学生基本清楚本诗的内涵、情感、写作手法,初步掌握本诗。

3、通过课上的讨论以及对课后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本诗的印象,基本掌握本诗。

教学过程和步骤:一、诗人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擅长诗歌写作,为朦胧诗鼻祖。

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二、作者生平:李商隐与李白、李贺并称“三李”,但生活环境与思想极不相同。

以都写过的“夕阳”意象为例。

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宣州谢脁楼》),盛唐的恢弘气度;李贺“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日落西山,昏暗中还有碧色,中唐特点;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祚将沦”,百感苍茫——唐王朝崩溃前夕的写照。

李商隐生活在唐朝由衰落走向灭亡的时代。

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纷争。

吐蕃、回纥的不断侵扰,使唐王朝岌岌可危。

而统治阶级荒淫腐朽,加重了对农民的搜刮,爆发了黄巢、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唐王朝终于崩溃。

李商隐的一生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他用诗歌为这个时代唱出了挽歌,成为晚唐杰出的诗人。

1.艰苦的童年时期(812—827,16岁前)。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破落贵族和低级官僚的家庭,父李嗣做过获嘉(河南新乡)县令,商隐即生于任所。

无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无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无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掌握创建人物形象、情节组织的方法和技巧。

3.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感情。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课文:《诗经》选集、《骆驼祥子》选段、《边城》选段等。

2.语言知识:修辞手法、文学语言、文学体裁等。

三、教学流程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诗经》中的“关关雎鸠”、“采薇”等经典诗歌和“石壕吏”等散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诗歌、散文的特点。

2. 讲解文学体裁分析课文《骆驼祥子》和《边城》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和散文的区别,并探讨不同文体的表现方式。

3. 分析文学语言通过课文中的辞格、修辞手法等,分析文学语言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文学语言,创造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4. 探究文学思想通过课文中的情感营造、人物塑造等,分析文学作品是如何传递思想和情感的。

让学生深入体会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写作能力,探究文学材料中的丰富内涵和思想价值。

6. 课后拓展让学生自选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阅读,自由创作文学作品,拓展阅读知识和艺术视野,提高个人情感表达和文学创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特点。

2.掌握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思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五、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创造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2.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讲解,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文学作品的特点。

2.分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3.课堂互动法: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创作能力。

4.自主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选择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和文学素养。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案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教案

《无题》李商隐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感觉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结构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拥有模糊婉曲之美。

要点难点领会李商隐诗歌的模糊委宛之美。

教课课时: 1.5 课时教课方法:1、经过朗读、背诵,使学生初步领会本诗的意蕴。

2、联合背景知识,以及对诗歌的翻译,使学生基本清楚本诗的内涵、感情、写作手法,初步掌握本诗。

3、经过课上的议论以及对课后问题的思虑,使学生加深对本诗的印象,基本掌握本诗。

教课过程和步骤:一、诗人简介:李商隐(约 813 年—约 858 年),字义山,号玉谿生 ,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善于诗歌写作,为模糊诗始祖。

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因诗文与同期间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邻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想奇特,风格秾丽,特别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感人,广为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二、作者平生:李商隐与李白、李贺并称“三李” ,但生活环境与思想极不同样。

以都写过的“斜阳”意象为例。

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宣州谢脁楼》),盛唐的恢弘心胸;李贺“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日落西山,惨淡中还有碧色,中唐特点;李商隐“斜阳无穷好,不过近傍晚”。

“唐祚将沦”,百感苍莽——唐王朝崩溃前夜的写照。

李商隐生活在唐朝由衰败走向消亡的时代。

当时藩镇盘据,宦官专权,朋党纷争。

吐蕃、回纥的不停扰乱,使唐王朝危如累卵。

而统治阶级荒淫腐败,加重了对农民的搜刮,迸发了黄巢、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唐王朝终于崩溃。

李商隐的一世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他用诗歌为这个时代唱出了挽歌,成为晚唐优秀的诗人。

1.艰辛的童年期间( 812— 827,16 岁前)。

无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无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无题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文明史,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

•掌握文学文化常识,提升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品味。

二、教学重点•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

•掌握文学文化常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品味。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阅读。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战国策》中的《管仲治国》•人类的文明史教学步骤1.开头1.导入新课,引出本课的主题。

2.简单介绍人类的文明史。

3.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与探究1.介绍《战国策》中的《管仲治国》。

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逐段讲解全文,并解释其中的难点。

3.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含义。

4.让学生探究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理解人类文明的变革和进步。

3.总结1.点拨文章中的优美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确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西安事变的文化背景•小说《鸟瞰日本》教学步骤1.开头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

2.简单介绍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2.学习与探究1.让学生阅读小说《鸟瞰日本》。

2.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3.逐段讲解全文,并解释其中的难点。

4.让学生分析小说中表现的社会文化现象,并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社会价值。

3.总结1.让学生表达对小说的个人感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确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探究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和文学文化常识。

通过《战国策》中的《管仲治国》和小说《鸟瞰日本》的学习,让学生熟悉人类文明的变革和进步,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无题》教学设计方案

《无题》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无题》,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掌握诗歌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阅读方法、诗歌的基本特点。

2. 教学难点:诗歌的鉴赏能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提问:这首诗歌有哪些特点?你是如何欣赏这首诗歌的?(二)新课导入1. 介绍《无题》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

2. 让学生阅读诗歌,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b. 诗歌的语言特点有哪些?c.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哪些?d. 诗歌的意象有哪些?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诗歌鉴赏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几首与《无题》风格相似的诗歌,让学生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具有诗意的作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歌的阅读方法、诗歌的基本特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诗歌作品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李商隐。

2、结合注释,理解各联含义,体会诗歌中表现的至死不渝的爱情。

3、揣摩诗歌意象的丰富内涵,品味李商隐无题诗朦胧婉曲之美。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理解各联含义,体会诗歌中表现的至死不渝的爱情。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意象的丰富内涵,品味李商隐无题诗朦胧婉曲之美。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

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

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深情绵邈,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元好问有“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

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深。

二、初读感知
1、有节奏地朗读全诗。

2、交流初读体会。

三、赏析诗歌
1、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这两句诗的两个“难”的含义是什么?
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

(2)“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什么季节?
暮春季节,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

2、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如何理解这两句?
用了比喻的手法,上句“丝”与“思”谐音,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下句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指导蜡烛烧成了灰才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说明眷恋之深。

(2)这两句已成为千古名句,现在往往用来比喻什么?
现用来形容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3、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从“晓镜”“云鬓”看,此联的“转”在内容上有何深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虚写。

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

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上句写出了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

下句直接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

4、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尾联诗人借用“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有何用意?
诗人用“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

尽管爱情之路困难重重,相爱的人相距遥远,诗人仍然相信他们的坚贞爱情将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定会有人像殷勤传书的“青鸟”一样,为他们传递讯息,使他们情意绵延,永无尽期。

四、拓展延伸
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

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

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

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