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培训讲义 第二章1换热器

合集下载

2024年换热器培训课件(多应用)

2024年换热器培训课件(多应用)

换热器培训课件(多应用)换热器培训课件一、引言换热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热能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电力等领域。

换热器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员工对换热器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本培训课件将介绍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性能、选型及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二、换热器的基本原理1.热传递方式(1)对流换热: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主要受流体流速、温差、流体性质等因素影响。

(2)导热换热:固体内部的传热,主要受材料导热系数、温度梯度、几何尺寸等因素影响。

(3)辐射换热:物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主要受物体表面温度、颜色、形状等因素影响。

2.换热器的传热方程Q=U×A×ΔT×τ其中,Q表示热量(W);U表示总传热系数(W/(m²·K));A表示传热面积(m²);ΔT表示温差(K);τ表示时间(s)。

三、换热器的分类与结构1.按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式分类(1)顺流式换热器:热流体与冷流体在换热器内同向流动。

(2)逆流式换热器:热流体与冷流体在换热器内反向流动。

(3)错流式换热器:热流体与冷流体在换热器内呈交叉流动。

(4)混合流式换热器:热流体与冷流体在换热器内呈混合流动。

2.按传热方式分类(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热流体与冷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

(2)间壁式换热器:热流体与冷流体通过换热器壁进行换热。

3.换热器的结构(1)壳体:用于容纳换热管束,承受工作压力。

(2)管束:由多根换热管组成,用于实现热流体与冷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

(3)管板:用于连接换热管与壳体,并传递热量。

(4)折流挡板:用于引导流体流动,增加流体湍流程度,提高传热效率。

四、换热器的性能与选型1.换热器的性能指标(1)传热系数: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能力。

(2)压降:表示流体在换热器内流动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制冷基本原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制冷基本原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三、其他换热器
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或用于较低蒸 发温度的系统.
类型:回热器、中间冷却器、冷凝蒸发器和 板式换热器等.
1.回热器
进气
1 进液
出液
2
图4-13 盘管式回热器结构
1-壳体 2-盘管 3-进、出气接管及法兰
出气 3
2、板式换热器
第六章 节流机构
1. 节流机构

降压降温,保证压差:PK P0,TK它是利用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气的过热 度调节阀孔开度以调节供液量的.根据 热力膨胀阀内膜片下方引入蒸发器进口 或出口压力,分为内平衡式或外平衡式 两种。
14
1
13
2
12
3
4 5
6 7
8
11 10
9
图 4 -2 0 内 平 衡 式 热 力 膨 胀 阀 结 构
1 -气 箱 座 2 -阀 体 3 、 1 3 -螺 母 4 -阀 座 5 -阀 针 6 调 节 杆 座 7 -填 料 8 -阀 帽 9 -调 节 杆 1 0 -填 料 压 盖 1 1 -感 温 包 1 2 -过 滤 网 1 4 -毛 细 管
漏。
❖ 3.具有自动补偿功能。
第7章 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 作用:完善制冷系统的技术性能,保证可靠的
运行. 分类:制冷剂的贮存、分离、净化设备和润滑
油的分离收集设备

制冷原理培训教材(PPT44页)

制冷原理培训教材(PPT44页)

工质膨胀推动活塞做功过程 活塞面积A

移动距离L
推动功只有在工质移动位置时才起作用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



任何系统,任何过程均可据此原则建立能量平衡式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2.3 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1.1.3 气体状态变化过程方程
气体状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压力的变化是由比

体积的变化得来的(压缩式循环中),或者是由温度变化得来的(在吸 收式循环中)。

• 过程方程 : p n 定值

∆ 绝热过程:指数n=k,称为绝热过程指数 k c p cv

∆ 等温过程:n=1

∆ 多变过程:介于两者间有热量交换的过程,1<n<k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1.5.1 循环特点
• 热源温度不变的逆向可逆循环
• 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 两个等熵过程组成。
• 在相同温度范围内,它是 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热力 学效率最高的制冷循环,因 为它没有任何不可逆损失。
CARNOT REFRIGERANTION CYCLE
T0
4
3
Absolute Temp.
制冷原理培训教材(PPT44页)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制冷原理培训教材(PPT44页)
制冷原理培训
2008.03
目录

一. 热工基础


二. 蒸汽压缩式制冷

2024版换热器知识培训PPT教案

2024版换热器知识培训PPT教案

contents •换热器基本概念与原理•换热器结构与组成部件•换热器性能评价与选型依据•换热器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管理•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节能技术在换热器应用中的探讨目录01换热器基本概念与原理换热器定义及作用换热器的定义换热器的作用工作原理与分类工作原理分类常见类型及其特点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02换热器结构与组成部件壳体形式壳体材料结构设计030201壳体结构与设计管束排列与支撑方式管束排列支撑方式管束与壳体的连接密封装置及泄漏预防措施密封装置根据换热器工作条件和密封要求,选用合适的密封装置,如机械密封、填料密封等。

泄漏预防措施采用高质量的密封材料和先进的加工工艺,确保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问题。

泄漏监测与报警安装泄漏监测装置和报警系统,实时监测换热器的泄漏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03换热器性能评价与选型依据性能参数及评价指标01020304换热效率压力损失结构紧凑性可靠性选型原则和方法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介质特性,确定换热器的类型、材质和结构。

根据传热方程式,计算换热面积、流速和压降等关键参数。

综合考虑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对换热器的耐高温、耐压和耐腐蚀等性能进行评估,确保安全可靠。

明确工艺要求热力计算经济性分析安全性评估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案例分析:成功选型经验分享04换热器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管理安装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准备工作确认设备型号、规格及性能参数;检查设备完好性,如有损坏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准备安装工具和材料。

注意事项安装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设备结构、性能及安装要求;确保安装场地平整、无障碍物,满足设备安装要求;注意设备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避免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调试过程检查项目清单设备外观检查电气系统检查水压试验调试运行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接口、法兰、电气系统等部位,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换热器培训讲座课件

换热器培训讲座课件

②管壁积垢
形成原因:由于换热器操作中所处理的流体,有的是 悬浮液,有的夹带有固体颗粒,有的粘结物含量高, 有的含有泥沙、藻类等杂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 在换热管的内外表面上会产生积垢。积垢引起的故障 有:总导热系数下降,传热效率降低;使换热管的管 径,因积垢而减小,使得流体通过管内的流速增加, 造成压力损失增大;积垢导致管壁腐蚀,腐蚀严重时, 造成管壁穿孔,两种流体混合而破坏正常操作。
当发现管子有泄漏现象时,采取的措施:视泄漏管数的多 少而定。如果管束中仅有一根或数根管子泄漏,可采用堵 塞的方法进行修理。即用做成锥形的金属材料塞在管子两 端打紧焊牢,将损坏的管子堵死不用。金属材料的硬度应 低于管子材料的硬度。金属锥塞的锥度一般为3一5度之间。 采用堵管的方法解决管子泄漏现象简单易行,但堵管总数 不得超过10%,否则将对传热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当发生 泄漏的管子较多时,应采用更换管子的方法进行修理。更 换管子时,应注意不要损坏管板的孔口,以便更新管子时, 使管子与管板有较严密的连接。然后采用胀接或焊接的方 法将新管连接在管板上。
适用场合: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管程需清 洗以及温差不大或温差虽大但是壳程压力不大的场合。 为减少热应力,通常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中设置柔性元 件(如膨胀节、挠性管板等),来吸收热膨胀差。
图7-3 带带补膨偿胀器节的 的固固定定管管板板式式换换热热器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②浮头式换热器
图图7-67-4浮头浮式头换式热换器热器 优点: 管内和管间清洗方便,不会产生热应力。 缺点: 结构复杂,设备笨重,造价高,浮头端小盖在
只适用于允许两流体混合的场合。
冷流体
冷流体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2、蓄热式(回热式)
冷流体

制冷用换热器PPT课件

制冷用换热器PPT课件

板式换热器
详细描述: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可以拆卸,方便清 洗和维修。
总结词:耐腐蚀性
详细描述:板式换热器通常采用不锈钢等耐腐蚀 材料制造,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其他制冷用换热器
总结词:空气冷却器
01
总结词:水冷却器
03
02
详细描述:空气冷却器通过冷却空气来降低 温度,常用于大型制冷系统。
04
详细描述:水冷却器通过冷却水来降低温 度,适用于需要大量冷水的场所。
制冷用换热器的应用现状与案例分析
应用领域
制冷用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 、冷库、制冷机等制冷设备中,是实 现制冷循环的关键部件。
案例分析
通过对不同类型制冷设备的换热器进 行分析,了解其结构、性能和特点, 对比不同换热器的优缺点,为优化换 热器设计提供参考。
制冷用换热器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高效化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热传导和热对流。当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热量交换时, 高温流体将热量传递给低温流体,从而实现热量传递。换热器的特点包括高效、稳定、可靠和易于维 护等,它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化工和能源等领域。
02
制冷用换热器的种类与特点
翅片式换热器
总结词:高效换热
详细描述:翅片式换热器通过增加散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效率,常见于空调和冷藏设备中。
翅片式换热器
总结词:紧凑结构
详细描述:翅片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适合用于空间有限的环境。
翅片式换热器
总结词:耐腐蚀性
详细描述:翅片式换热器通常采用不 锈钢或铜等耐腐蚀材料制造,能够适 应各种恶劣环境。
翅片式换热器
总结词:高可靠性 详细描述:翅片式换热器设计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维护成本低。

换热器培训讲座课件

换热器培训讲座课件

空调系统中的换热器:用于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和调节 汽车发动机中的换热器:用于冷却发动机和润滑油 化工行业中的换热器: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交换 食品加工行业中的换热器:用于食品的加热、冷却和干燥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换热器:用于太阳能的热量收集和转换 核能发电系统中的换热器:用于核反应堆的冷却和热量交换
换热器是一种用于热量交换的设备,通过两种介质之间的温差进行热量 传递。
换热器通常由两个或多个通道组成,每个通道中的介质温度不同,通过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传导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对流是流体中热量的 传递过程,辐射是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的过程。
Part Six
清洗方法:化学清洗、物 理清洗等
清洗频率:根据使用环境 和设备状况确定
保养方法:定期检查、更 换易损件等
保养注意事项:避免过度 清洗、注意设备安全等
定期检查:检查 换热器的运行状 态,及时发现问 题
清洁保养:定期 清洗换热器,保 持其清洁和性能
更换零件:更换 损坏的零件,保 证换热器的正常 运行
Part Five
石油化工: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等过程 电力行业:用于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设备的冷却 钢铁冶金:用于加热、冷却、淬火等工艺过程 食品饮料:用于食品加工、饮料生产等过程中的加热、冷却、杀菌等过程
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换热器用于冷凝器和蒸发器,实现制冷剂的冷凝和蒸发 制热系统中的应用:换热器用于冷凝器和蒸发器,实现制冷剂的冷凝和蒸发 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换热器用于空气调节系统中,实现空气的冷却和加热 热泵系统中的应用:换热器用于热泵系统中,实现热能的传递和转换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 提高,高效节能型换热器市 场需求日益增长

换热器培训讲座课件

换热器培训讲座课件
开发更环保、高效和低 成本的换热介质。
智能换热器
结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技术,实现自动控制和 优化操作。
换热器的操作与维护注意事项
1 定期清洗和检查
2 保持流体质量
确保换热器表面清洁并定期检查管道和 阀门。
使用过滤器和水处理设备来防止污染和 堵塞。
3 保护换热器表面
4 及时处理故障
使用防腐涂层和保护设备来延长换热器 的使用寿命。
定期监测性能并及时处理泄漏和故障。
换热器的案例分析和成功实践
余热回收
食品加工
换热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传导换热器
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热量,如散热器和冷凝器。
对流换热器
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热量,如壳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辐射换热器
通过辐射传递热量,如太阳能集热器。
换热器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能源行业
用于发电厂和核电站中的蒸汽发生器和冷却 塔。
化工行业
用于反应器、蒸馏塔和加热炉等过程设备中。
换热器培训讲座课件PPT
这个讲座将带您深入了解换热器的定义和作用,分类和工作原理,应用领域 和优势,选型与设计步骤,操作与维护注意事项,案例分析和成功实践,以 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创新技术。
换热器的定义和作用
换热器是一种设备,用于将热量从一个物质传递到另一个物质,以实现温度 调节、能量转移和过程优化。
建筑行业
用于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换热器。
换热器的选型与设计步骤
1
确定热量需求
根据应用需求计算需要传递的热量。
选择适当的换热器类型
2
根据热量需求、流体性质和操作条
件选择合适的换热器。
3
计算尺寸和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系统设计第一节铜管套铝片式换热器1.1铜管套铝片式换热器对于空调器换热器,目前来说应用量最大的是翅片管式换热器,这种形式的换热器采用的是铝翅片通过机械式胀管将铜管与翅片压接在一起。

在我公司,标准铝泊的规格:a.NA559 t0.11x274mm Precoated Gold (金属防腐铝)b.H1100 t0.127x274mm coated (亲水铝)c.H22 t0.115x274mmd.H1100 t0.127x238mm换热器用的铜管主要有:a.φ7.0x0.32mm (IG) 内螺纹b.φ9.52x0.35mm (plane) 光管c.φ9.52x0.36mm (IG)d.φ15.88X0.51 (plane)而翅片的形式则有波纹片和开窗片(SL:t)之分。

在设计换热器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1.2 换热器的选型公司现有三套有关换热器选型程序,分别是CONDCOIL 、EV APCOIL 、REFRIGPIP 。

CONCOIL 是用来计算冷凝器选型或校核,EV APCOIL 是用来计算蒸发器选型或校核,REFRIGPIP 用来计算铜管的阻力。

下面举例说明:冷凝器的选型和校核 选型界面如图以MAC030CR 为例,该机型冷凝器参数为 , FPI 表示每英吋铝翅片数,1TH 表示1英吋。

从参数 可以看出冷凝器为2排,平均长度为1183.5。

MAC030C 的风量为3700m 3/h ,等于3700/1.7=2100CFM; 高度等于26x25.4=660.4; 目标制冷量为7500W/0.293=25500Btu/h ;将上述参数输入,就可以选出换热器的其余参数:2ROWX12FPI ,同时也可得到换热器的风阻力、迎面风速、压力损失等参数。

通过调节冷凝温度,可以看到换热器结果变化。

如果已知换热器的外形尺寸及风量,可以通过CONDCOIL 较核。

选型 风量长度热器展开长度 换热器高度 目标制冷量 设定的冷凝温度铜管及翅片的类型,只有光管与波纹片有效 环境温度(干球) 选型结果1ROWx12FPIx26THx1149 1ROWx12FPIx26THx1218 较核需换热器的实际换热量注意:Total Heat Rejection=Designed capacity+Power Input,因此最好仔细查阅压缩机样本,将相应的参数输入。

从上述界面可以看出,将换热器的有关参数输入后,可以得到Selected coil capacity,如果此值大于Total Heat Rejection,说明换热器可以满足设计需求。

2蒸发器的选型及校核蒸发器选型软件EV APCOIL界面与CONDCOIL类似。

双击选择这栏,再点击Print就可以将选型结果打印出来设计的制冷量蒸发温度,一般可以选4~5℃以CC30CR为例,要求的制冷量为7500W,设计风量为1200M3/H,外形尺寸14THx780FL。

将这些参数输入,点击Calculate,就可以得到上述结果。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热泵来说,必须双向校核一下,也就是说,除校核制冷时换热器的大小,还必须校核制热时换热器的情况。

例如:上述AC30CR指热换热器面积是否足够呢?注意做蒸发器时风量会有所减少,一般X 0.75, 看换热器的排数.将制热量减除压缩机的输入功率蒸发温度,不要低于-2℃,否则有可能在标准工况下结霜。

将已知的参数输入,看Actual Coil Capacity 是否大于Design Capacity,大于则满足需求。

注意校核时Refrigerant Temp 至关重要,一定要保证不能太低,否则有可能在标准制热工况时有可能会导致换热器结霜,不符合国标要求。

3管阻力计算RfrigPip管阻力计算其实对系统来说至关重要,要取得较高的COP或EER,必须尽可能减小除换热器外的连接管阻力,特别是回气管的阻力损失将导致冷量的损失及压缩机输入功率的增加。

将直管长度和各种弯头、三通、变径及阀门等个数加入清单,按Calculate,可以得到如下报冷凝及蒸发温度F各种接头清单直管清单表:除了采用选型程序计算外,McQuay一定有相应的图表可以用来计算换热器大小。

以MLC050C 为例(假不定参数):〈1〉设计容量 DESIG HED CAPACITY 50,000 BTU/hr 〈2〉热交器面积 COIL FACE DIMENSIONS(LXH) 41.93″x 32″ 〈3〉外部环境温度(标准) ENTERING AIR TEMPERATURE 95ºF(35℃) 〈4〉冷凝温度 CONDENSING TEMPERA TURE 125ºF(52.2℃) 〈5〉风量 AIR VOLUE 3500CFM 〈6〉排热量 DEAIGNED CAPACITY + POWER INPUT 76700 Btu/hr 〈7〉迎风面积 COIL FACE AEREA (LXH/144) 9.318〈8〉迎面风速 COIL FACE VELOCITY 325.6FPM〈9〉热传导因素 677.0)9515(350008.176700)(08.1.=-=-=x x T T xCFMx CAPADITY TOTAL Fx ea r 〈10〉 热交器选择 COIL SELECTION (查附图) 3ROWx16FRI 〈11〉 空气阻力 查附图375.6FPM 2ROW AIR FRLUTON 0.78″ H 2O〈12〉 热交器回路选择a. 假定回路 No 、of CIRCUITS 5BTU/hr PER CIRCUITS 13345 Btu/hr No 、of TUBES PER CIRCUITS 12No 、of u-BENDS PER CIRCUITS 11EQWV ALENT FT OF TUBES LENGTH TL=41.93″EQWV ALENT FT OF BENDS LENGTH TB=11RPD PER TUBE 查附图 0.225x0.95RPD=(RPD PER FT)*(TL+TB)*Tf=0.225x(41.93+11)x0.95=11.21PSI由以上可以看出查图表也可以对换热器进行选型及校核,附录还有O.Y .L 的选型范例。

第二节 板式换热器公司目前采用的钎焊板式换热器是由不超过200片的防酸,不锈钢的波纹板片组成的。

每相邻的板片波纹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使波峰叠合,相接触的点可以形成格子状的流道。

当这些接触点焊接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结构紧凑的耐压的换热器,实际上可以用于所有物质的换热。

在焊接之后,板片的波纹形成了两个相隔绝系统的流道,而在流道中,两种介质是完全逆流的。

这种复杂的流道系统可以引起强烈的紊流,从而确保热交换最充分。

这种换热器具有很高的传热系数,因而热交换效果好。

标准的CBE(SWEP)可以满足30bar,185℃的条件,最大尺寸的流量可以达到45m3/h,ALFA LA V AL标明的应用范围是-160 ~ +150℃,30bar。

在制冷领域,板换可以用做:-冷凝器-蒸发器-气体过热器-气体减温器-过冷-节能器-冷热气自动调节机-回收余热-油冷却器在热泵,空调和冷水机的应用方面,板换首先被用做蒸发器和冷凝器,但是也可以用做节能器,过冷器,油冷却器或是减温器。

下图表示的是不同系统的混合。

2.1板换的安装板换应该按照板换前面板上箭头所示的方向垂直安装。

注意不能将消声器或减震器给传递震动给板换。

在连接直径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在管道中使用阔口装置。

通常,橡胶带可以当作板换和夹子之间的缓冲器。

以下图例是一些推荐安装方法。

当板换作为冷凝器用时,冷媒蒸气从左侧上面进入板换,冷凝后的液体从下面出来。

水从右侧低部进入,而从上面出来。

冷媒和水总是逆流的。

板换用作冷凝器时,必须用焊接连接冷媒侧。

当板换作为蒸发器用时,冷媒气/液混合物从左侧低部进入板换,蒸气从左侧顶部出来。

水从右侧上进下出。

冷媒和水多数情况是逆流的。

膨胀阀应该装在靠近进口处,而感温包要布置在冷媒出口处大约500mm的位置。

在膨胀阀和板换之间的管路直径应该和液体管路的直径相同。

板换用作蒸发器时,在冷媒侧要用焊接连接。

当然板换应用于热泵机组时,不可能保证制冷和制热都是逆流,因此要确定关注的重点在哪一方面。

对于带分配器的板换(如SWEP V型)来说,由内部分配器引起的压力降应该加到膨胀阀的压力降,作为总的压降。

通常,选择小一号的膨胀阀会得到比较满意的性能。

2.2焊接连接管路用焊接连接,焊条材料至少含银45%。

1.连接管路时不允许出现氧化的情况。

因此,推荐采用在焊接时向管道或板换中通入氮气来避免这种情况。

(氮气的流量依管道的尺寸可以从6到20l/min)2.首先要清洁管道内部的脏物,准备焊接。

清洁板换接头管内,外杂物。

使用正确的溶解剂来去处油污。

3.把管对准接头。

4.冷却的第一步是首先在换热器中通入氮气,最后可以用水来冷却。

5.由于水的快速冷却作用,变硬的熔融物会被带到接头内,或接头表层。

2.3板换淤塞、结垢及清洗板换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可能产生淤塞,结垢等现象。

由于水里溶解了可以在换热器表面堆积的物质,因此会结垢。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浓度,pH值升高都会使结垢的可能性增大。

一般冷凝器的温度都不足以导致结垢。

如果换热介质中存在象泥土,沙子或其他颗粒时,会引起颗粒堵塞。

颗粒阻塞主要受速度,流量分布,换热器表面粗糙度和颗粒的大小影响。

引起淤塞的主要原因:层流和紊流当流体流过管道时,其最大流速位于管的中间。

管壁没有紊流使颗粒悬浮在流体中。

所以这些颗粒就会沉淀,并沉积在管壁上,从而引起换热器淤塞。

传统的换热器很容易受低流速的影响且易达到层流区。

和层流相反的是紊流。

避免换热器淤塞的最好的方法是在紊流中运行。

板换就可以形成紊流,从而使固体颗粒悬浮在流体中,所以颗粒就会被流体带走,使换热表面清洁。

当流体流过流道时,经常会改变方向和流速,扰乱边界层从而确保即使在极低的流速下也能形成紊流。

一般情况下用水作换热介质时,板换总是可以形成强烈的紊流。

流量分布不均由于流量分布不均,传统的换热器总有一些区域流速低,形成层流。

这样就容易淤塞。

淤塞首先从这些低流速的区域开始,然后向整个换热表面蔓延。

因为板换中板片是相同的,所以流道也是相同的。

这就保证了每个平行流道的流速相同,所以来流的流量就会均匀分布到流道中去,一般不会形成低流速区域,从而也不易淤塞。

换热表面分布不均在换热器表面流量分布均匀以达到速度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要使整个换热器表面速度梯度均匀分布,板换的特有的流动模式可以在流体流进流道的时候平均分配流量。

换热表面的质量我们知道粗糙的的表面由于可以使颗粒聚集从而容易引起淤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