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之歌》读书报告
——红色经典无悔青春
化学学院师范专业2012级罗德奇
指导教师祝玉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第1版 (2005年1月1日)出版《青春之歌》,作者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家,《青春之歌》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学生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的优秀长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林道静这一艺术上的典型。
《青春之歌》的小说背景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在这个爱国青年遍地开花的年代,一大批的爱国进步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逐渐成长。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她的短促方才显得她弥足珍贵。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的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向往。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经过的一段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生母是朴素的农村姑娘,惨遭迫害而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抗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看透了他们的丑恶嘴脸。为反抗不幸的命运,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她踏上了流亡之路离家出走。她希望走向社会寻找“自己养活自己”的生活。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
露出来。到北戴河附近的小学投亲不遇,于是她做了代课教师。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刚刚逃出了那个要扼杀她的黑暗腐朽的家庭牢笼,想不到接着又走进了一个更黑暗、更腐朽、张大血口要吞噬她的社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她既不甘屈服,又无力抗争,想以自杀作为反抗。这种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黑暗的旧社会生活没有出路和个人反抗的软弱无力。小说一开始就将人物的个人命运和广阔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了。
后来她被一直注意着她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在余永泽爱情的感动下,她答应和他结婚,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养,先是寻找工作受挫,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余永泽一再拦阻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思想上的初步觉醒,使她看清了余永泽的真面目以及和他一起生活的庸俗、空虚,决心与之决裂,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从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软弱,逐渐成熟起来,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小说通过她两次巧遇卢嘉川而被引导加入爱国学生运动的偶然事件,反映了时代召唤青年的历史必然性。小说一方面描写林道静满怀热情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深入农村开展工作,坚持狱中斗争和领导北大学生运动走向新的高潮,表现她献身革命的勇气、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政治上的日益成熟;另一方面又通过一些典型情节和细节(如第一次入狱想到牺牲时的急躁情绪,在农村看到佃农郑德富充满阶级仇恨的“白眼仁”时的心理活动,从定县回到北京路过旧居时的思念之情,地下工作处于艰难情况下想上战场当红军的要求,在任玉柱父子面前轻率的暴露了地下工作者的身份等等),细致描写了她在锻炼成长过程中的曲折和反复,使人物身上因袭负担的沉重和自觉改造的坚决和盘托出,新旧思想的消长过程清晰可辨。正因为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触写出了人物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才使林道静这个三十年代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栩栩如生,真实可信,具有较深的典型意义。
《青春之歌》在红色漫天的年代也曾经是红极一时。林道静就是以杨沫自己为原型创作的,作品中的许多鲜明人物也都有真实的人物为原型(如杨沫的第一、
二任丈夫,她的妹妹等),所以这部作品才会有那么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物真实感。
然而用现代的人的眼光,尤其作为90后的出生的同为年轻人的我们,很难想象那个年代的革命热情。也许正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品吧。
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称为没有理想的年代。也许有个人理想,但大都是从小父母灌输的所谓升官发财,出人头地。我们失去了社会理想,中国人的理想只剩下生存的需求,只需要赤裸裸以权力和金钱来满足。
李宗盛《凡人歌》中的“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处事标准,整个中国现在都在以赚钱为目的而生活。当“共产主义”成为海市蜃楼般的笑柄,当“达则兼济天下”成为这个年代的空中楼阁,我们抛弃老祖宗给我的精神遗产,我们剩下的只有在“和谐社会”的虚影下无所不用、丧尽天良的去赚钱。
青春该当无悔。
《青春之歌》这部作品以它青春的节奏行进着,紧凑鲜明。读这部作品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你很难停下来,因为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他催着你前进、前进,停下来就会被淘汰、被黑暗吞噬。(看看书中有多少大好青年最终还是沦为了腐朽社会中的灰烬!)这就构成了它独特的青春舞步,催人奋进,只要你还有一点青春的气息,它就能点燃它,燃烧你。作品中火一样的青春感染力让人无法躲避.那是一个跑步前进的时代,那是一个冲破一切的时代,那是一个青春放声高歌的时代。面对江华、罗大方、许宁他们,我的呼喊却怎么也显得苍白无力。
作品写得人物大都是青年,他们的青春是这么的有力,那么的昂扬,他们找到了青春的节拍,并跟上了,所以,他们是幸福的。而我们,生活在现今这个幸福安逸的时代,我们找到时代的节拍了吗?我们有勇气跟上他吗?我们的青春也这样昂扬,这样上进吗?我感到的时代节拍是迷茫,但我希望也相信这不是!我只能以“一个时代一代人”来安慰自己弯曲的灵魂。这个时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喊出他的口号,来引领我们这些迷茫的青年。或许我们会像林道静那样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如果那样我们也会是幸福的。
《青春之歌》唱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也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那么一部“青春之歌”。嘈杂的脚步声已经迷乱了我们的心智,我们真有点不知该何去何从了,这能统一步调的歌声何时才能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