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

第二章 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

焦点团体访谈法
应用
探索问题
确定结果
描述经验
探讨敏感问题
鼓励参与
不宜用于个人叙事研究 不宜用于态度研究
焦点团体访谈法
访谈技巧
处理“冷场”技巧
处理“局面失控”技巧
询问技巧
焦点团体访谈法
评价
相对经济
可获得丰富详尽的资料
具有刺激被访谈者的回忆,彼此安心的作用
非结构化访谈
访谈
鼓励讲述
选择语言
理解意义
批判性倾听
梳理主题
非语言交流
焦点团体访谈法
定义
是访谈者把多名被访谈者安排在一起组成团队 ,同时访谈。鼓励并注意该团体的互动 类型
按访谈内容 综合性和专题性 按访谈目的 了解情况和研究问题 按访谈形式 各抒己见式 互相讨论式 争论式 按访谈问题 结构式 半结构式 非结构式
• 无法预测行为何时何地发生 • 有些事物的观察需要长时期观察 • 不适用于大范围或很多人的观察 • 只能做机遇选样 • 无法收集某些领域的资料,如性行为
• 无法观察过去
• 无法调查意见和态度 • 观察者的因素会影响观察
• 可能只观察到表面现象
第二节 观察法
实施原则
充分准备
严谨收集 减少误差 客观记录 严格步骤
应用
获取人们的观点、看法、思想、经历
常被用于现象学、民族志、女权主义等方法的资料收 集
半结构化访谈
特点
所需时间稍长,采用中等规模的样本
可使用结构化或无结构的访谈
设计封闭式和开放式混合问题的访谈指南
非结构化访谈
概念
是一种自然的、广泛的、自传式的、深度的、 叙述性的或不直接提问式的访谈 应用

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方法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

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

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

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

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
分析资料
采用归纳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 释,形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
Part
02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访谈法
总结词
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内心世界和经验
详细描述
访谈法是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和经验。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 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和深层次的想法,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深入研究特定个案的详细过程和背景
VS
详细描述
案例研究法是对个别研究对象进行深入、 全面的研究,包括其背景、过程、结果等 方面。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特定 情境下的研究对象,并从中提炼出一般性 结论。
文本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文本内容理解其意义和主题
详细描述
文本分析法是对书面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包 括文章、日记、信件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 研究者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主观性强
质性研究依赖于研究者对资料的主观解读和分析, 因此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者个人观点、经验和背 景的影响。
耗时耗力
质性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资料收集、 整理和分析,对研究者要求较高,且研究成果产 出较慢。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获取方式
研究者应以明确、易懂的语言获取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确保其充分理解并自愿参与。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智力障碍者等,研究者应特别关注其知情同意的能力,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其权益。
保密原则
数据保护
研究者应对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进 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第
三方。
存储和传输安全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第4章质性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

第4章质性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

第四章资料收集的方法先介绍质性研究的抽样策略,再介绍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焦点团体)。

第一节质性研究的抽样策略样本的大小、代表性、人口的推论与普遍化等,常常成为重要的关注焦点。

一、应抽取什么样本我应抽多少人作为研究的对象?(样本数)我应选择什么人作为研究的样本?(样本类型)“看情况而定”。

巴顿(Patton)认为,(1)样本一般很少,只有n=1;(2)深度的“立意”抽样,着重信息丰富内涵;(3)从以往经验与理论视角出发抽样,称为“理论性抽样”或“目的性抽样”(非概率抽样),指按照设计的理论指导或目的进行抽样,以抽取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

第一,我应该抽多少人作为研究对象呢?(样本数)抽取是一个或数个样本,依研究者的需要决定。

个案研究与生活史,以典型一个或少数样本即能完成;大部分类型的研究,其样本数就比较多(8-11个);信息达到饱和为原则。

第二,我应该选择什么人作为研究对象呢?(样本类型)为了减少样本数,挑选综合样本,以取得最丰富的反应性的资料。

样本条件:生活时间比较长、了解该文化内部的实情、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反思能力、性格比较外向、善于表达自己的人。

关键信息提供者(Key-informant)二、如何抽取样本在质性研究的抽样中,除了“立意”原则之外,研究者为了符合不同的“研究目的”,也可以产生不同的抽样策略。

质性研究抽样策略的类型(15类)来源:Kuzel,1992(一)根据样本的特性进行抽样1、极端或偏差性个案抽样(极端反常)不具有“代表性”,但对这种独特现象的揭示有可能比一个典型现象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质性研究的不同分支里,常人方法学经常使用这种抽样方法。

通过当地人“反常”现象的反应,可以知道他们对“正常”现象的定义及行为表现。

《当受虐待的妇女杀人时》2、强度抽样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与强度的个案进行研究。

但是这些个案并不一定是非常极端或不同寻常的。

3、最大差异抽样(异质)被抽取的样本所产生的研究结果将最大限度地覆盖研究现象中各种不同的情况。

第5章 质性研究 资料分析的方法

第5章 质性研究 资料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资料分析的方法资料收集是运用社交技巧,资料整理/分析是孤独的知性探索。

面临的主要困惑:如何从资料中发掘意义?研究者如何可能理解被研究者?被研究者文化主位的意义如何通过研究者文化客位的解释获得意义?主体间性的解释性理解具体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在创造性与严谨性上维持一个平衡?呈现质性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本原则、基本过程、基本的理论取向。

第一节质性研究中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整理与分析资料”,指根据研究目的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然后用逐步集中与浓缩的方式将资料反映出来,其最终目的是对资料进行意义解释。

不少研究者怀念实地访问/现场调查的时光(田园诗),但在资料组织、整理及分析中,面对庞大的资料茫然失措。

提供一些整理/初步分析资料指导方针,保持批判精神(弹性)。

一、质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的层级●资料分析的层级-最低层是原始资料,包括录音带、田野笔记、文件等原始资料;-第二层是经过部分处理的资料,比如研究者的笔记与评论;●-再高一层级的资料为译码或类别,即从原始资料与部分处理过的资料中摘要出有意义部分,同时,在这一层级工作中要呈现分析的备忘录,以解释为什么作此译码的决定。

●用什么方法来呈现类别或主题:在质性研究中有不同的选择。

-用一些图表、矩阵图与地图来呈现社会网络关系、自然环境、地面区划、译码之间的关系或研究的概念;-用个案研究或以故事描述个案的状况来说明类别或主题。

●资料处理及分析的技术以归纳为主的,并且是有系统的。

量化研究在资料收集前简化资料,质性研究在资料收集后简化资料,也使质性研究报告变得易读、生动。

二、质性资料的处理研究者实地调查后积累了成箱的资料夹、录音带、笔记、电脑磁片,但资料组织与分析需要较实地调查多六倍的时间。

许多质性研究者常常会怀疑甚至会迷惑于这个问题,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全部结束所有的工作。

●资料收集:撰写稿、对话、感觉和想法、事件与个人行为描述、概要讨论、多方面的资料收集;笔记、译码、分类、计算值,深度访谈的录音及相关的报纸、书籍、学术文章等。

质性研究资料搜集与分析

质性研究资料搜集与分析

❖在觀察時,觀察者的體驗、感受、想法、與 他人互動、對事的反應,將列入實地觀察資 料外的其他來源資料中。
❖觀察法特別適用於探索性及描述性的研究目
的。
7
觀察法進行步驟
❖問題界定 ❖取樣(抽樣)方式 ❖決定以何種角色切入觀察場域 ❖蒐集及紀錄資料:以書面資料呈現,應包括
紀錄日期、時間、地點、重要參與者地位、 角色、行為,或以流水帳方式將觀察的內容 、談話、行為舉止及相關事物以日誌方式紀 錄。 ❖整理觀察結果及建立檔案。 ❖分析資料及解釋資料:請見5.6資料分析。 8
;發問的歷程從較廣泛性問題提問,再逐漸縮小
的特定核心主題上;由訪問者設定事件發生經歷
的二個時點,由受訪者談這段時間發生的活動、
感覺的描述。
16
對c.以行為語言來暗示受訪者該段訪談該結束了。
深度集體訪談法
❖這種做法是強調團體成員間的互動與即興方式作答, 是多向交流的方式與(個人式)的深度焦點訪談,是以 一問一答方式不同。
譯碼和分類的歷程。
22
內容分析的模式5W1H
23
執行內容分析的做法
❖對每一頁編上頁碼的內容,將文字資料中的 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或觀察到的場景 所得到的「關鍵字」或「關鍵認知」,予以 特定概念化表示並加以命名。
❖將確定的概念、名稱及其簡單意思,寫在標 籤上,貼在該頁(出處)的固定處,以方便查閱 。
標準化開放訪談:事先已確定訪談中統一使用的 詢問問題、字句組合、順序,適合質性研究。
封閉式固定反應的訪談:適合量化研究。
其中引導訪談、標準化開放訪談稱之為(個人 式)「焦點訪談」。
11
深度焦點訪談(續)
❖深度焦點訪談:
「深度」指超越人們普通常識解釋及對其他文化 形成的理解,而更進一步去探索「潛藏」於表層 觀點下所隱含的意義,捕捉及表達對人們活動、 事件、文化的多元觀點。

科研研究方法:质性研究

科研研究方法:质性研究

科研研究方法:质性研究质性研究的概念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性研究的数据以文字形式呈现,常见的质性研究有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

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1. 选题现象驱动,小处入手反思惯性思维与惯习情境迁移2. 具体方法个案:通过对个案展开深入、详尽的研究来探索个案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和特点叙事:重在通过叙事呈现、描述研究对象的个体经验和历程民族志:主要用于研究特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社会经历等现象学:通过探究研究对象的经历来挖掘社会现象,进而理解现象的本质扎根理论:从原始资料逐步提炼结论或理论3. 研究问题在概念框架的指导下,一个涌现的过程从模糊到清晰逐步聚焦4. 资料收集访谈访谈的原则1) 非工作场所最好2) 少说多听,但又要有实质参与3) 问题要具体、基于情境4) 关注本土概念,有必要的追问5) 对主题要有宏观把握,又要对有意义的跑题保持足够的敏感访谈的设计1) 与研究问题或研究主题的关系2) 提纲与备用问题3) 预访谈访谈的实施1) 访谈笔记2) 访谈录音3) 理解性反思访谈资料的整理1) 转写的问题2) 归类与保存3) 初步标注观察:包括对行为事实的观察和观察者的在线反思文本:包括各种文件、研究对象的反思日志等实物:包括研究对象使用的工具、有特定意义的物品等5. 资料分析基本步骤主题:从资料中归纳出各种主题关联:寻找各个主题之间的联系,包括因果关系、类属关系等各类关联主类与次类:确定哪一/几个主题是中心问题,即主类;其余为次类基本方式始于自下而上:归纳主题从原始资料入手,为自下而上终于自上而下:确定主类、次类通常有理论指导,为自上而下质性研究论文写作1.引言选题的来理论角度现象角度研究者个人角度研究的贡献描述启示2.研究背景文化背景:特定文化中教育的功能历史背景改革历程中的人政治背景:公权力对生活世界的涉入3.文献综述基本内容概念+视角---概念框架贯穿线索:现有研究突出重点研究的必要性明确结尾:研究问题具体的有情境的内在逻辑清晰的4.研究方法具体方法与设研究对象研究场所资料收集资料分析5.研究发现主题清晰、连贯平行递进比较资料引用解读解释分析认识6.讨论围绕研究问题基于概念框架讨论与发现7.启示与结论先启示、后结论启示要限定视结论要概括、明确8.研究者的反思*研究者的收获研究关系反思人际关系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利的问题。

质性研究名词解释

质性研究名词解释

质性研究名词解释
质性研究是一种提供由口述或文本形式的数据的研究方法,它主要是
研究者从参与者口中收集的原始数据,常用于政策研究、社会学研究
和行为研究中。

质性研究将参与者的实际经验和感受作为分析核心,
其特点是深度而持久,通过深入探索可以挖掘出有效的信息,所以是
一种实用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的基本名词有三个:参与者、访谈者和资料收集者。

参与者
是指受访谈者,他们依靠口述或文本来回答研究者的问题,以便收集
有关他们的实际经验和感受的信息。

访谈者是指研究者,他们通过开
展质性访谈来收集数据,同时也兼顾研究目的和背景,以及受访者的
感受和想法。

资料收集者是指根据研究计划,从受访者处收集数据的人,他们负责数据的录入和管理,以便研究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质性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计划、资料收集和分析。

在计划阶段,研究
者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实施策略以及参与者等,这可以提高质性研究
的可靠性。

在资料收集阶段,研究者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观察、访
谈和问卷调查,来获取有关被调查对象的信息。

最后,研究者会将获
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归纳和概括的方法给出结论,以供分析。

总之,质性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它与量化研究方法不同,它
以深入探索参与者的经验和感受为重点,以获得有效的信息。

质性研
究的基本名词有参与者、访谈者和资料收集者,它的基本步骤有计划、资料收集和分析,这一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质性研究中数据收集方法的比较分析

质性研究中数据收集方法的比较分析

质性研究中数据收集方法的比较分析质性研究中,数据收集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在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质性研究中数据收集方法的几种常见类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一、访谈法访谈法是质性研究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它通过与研究对象展开面对面的对话,收集主观性较强的信息,如个人的观点、意见、感受等等。

相比于其他的数据收集方法,访谈法有以下优点:1. 信息全面:访谈法可收集到丰富、详细的信息,这有助于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对象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2. 交互性强:在访谈中,研究人员可以与对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可以加深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收集到更准确的信息。

3. 灵活性高:访谈法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数据收集效果。

然而,访谈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注意事项:1. 主观性强:由于访谈法的数据收集内容普遍具有主观性,因此需要研究人员进行严密地诠释和分析。

2. 非常耗时:访谈法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特别是对于复杂或难以进入的对象而言,更是如此。

3. 受偏见影响:在访谈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避免个人偏见的影响,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二、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人员以观察为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通过观察对象的行为和环境等方面的情况,来获取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状态和态度等内容。

相对于其他的数据收集方法,观察法的优点在于:1. 真实性高:由于观察法的数据来自于对象的真实行为,因此其真实性往往是非常高的。

2. 不受干扰:观察法通常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备,只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这样可以避免其他因素对数据的干扰。

3. 操作性简单:相比于其他的数据收集方法,观察法需要的操作量相对较少,收集数据的过程也相对容易。

然而,观察法也存在以下缺点和注意事项:1. 可能不典型:由于观察法所采集的数据仅来自于对象的表面行为,因此有时可能与对象的内心想法并不一致,因此需要进行严密的分析和诠释。

质性研究资料

质性研究资料

质性研究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研究方法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质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强调对现象和意义的深入理解,而不是定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质性研究概述质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在特征、行为动机、社会交往以及各种背后的含义和现象。

质性研究不侧重于量化数据,而是通过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手段来获取和分析研究对象的经验、感受和态度。

质性研究的特点1.主观性强: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感受和理解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受到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解释的影响。

2.深度理解:质性研究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深度理解,通过深入交流和观察获得细致详尽的研究数据。

3.灵活性:质性研究的研究设计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灵活,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进行调整和拓展。

质性研究方法与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焦点小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通常适用于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对研究对象更加深入和细致的了解。

质性研究在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探索社会现象、人类行为和社会交往规律。

通过质性研究,研究者可以获取到更加真实和生动的研究数据,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质性研究的局限性尽管质性研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质性研究结果的普适性较低,很难对广泛群体进行推广。

其次,质性研究在研究者主观感受和观点的影响下,可能存在研究结果的主观性和偏见。

结语质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使其在社会科学领域备受重视。

通过深入理解和剖析研究对象的内在特征和背后的含义,质性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深刻的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理解。

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方法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

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

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

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访谈中的“听”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
访谈中的回应
访谈者对受访者作出的回应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一般常用 的有:
(1)认可; (2)重复、重组和总结; (3)自我暴露; (4)鼓励对方。
观察法 观察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的类型
以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从事的活动来分,有参与 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和半参与性观察。
实物法
“实物”指所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物 品等,可以是人工制作的东西,也可以是经过人工加工过 的自然物。包括:历史文献:传记、史料
现实的记录资料:文件、规章制度、作息时间表、教师教 案、学生作业、学生成绩单、课表、日记、考试卷等
影像资料:照片、录像、电影、广告、幻灯片等。
访谈法:
“访谈”与日常谈话不完全一样。 访谈:有特定目的和一定规则,形式较为正式,访谈中访
谈者可以要求对方就刚才所言进行重复和详述。日常谈话: 目的性较弱、形式较松散、随意。
访 谈 的 类 型 ( 开 放 、 半 开 放 、 封 闭 )
根据结构分为:封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三种类型。
根据正式程度可以分为:正规和非正规访谈。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1.如何进入研究现场?
说服“守门员”。“守门员”指的是那些在被研究者群 体内对被抽样的人具有权威的人,他们可以决定这些人 是否参加研究。
进入研究现场的方式:比如在实地自然地进入;直接说 明意图地进入;隐蔽地进入等。
理想地状态是自然地、直接向被研究者说明意图地进入。
2.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中的提“问”
在访谈中,访谈者所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提问,因此 “问”在访谈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问的明确 听”是访谈中的一项重要的无形的工作,它决定着接下 来“问”的内容和方向,也是双方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础。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针对研究者所在的社会环境,试图揭示其内在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

此外,质性研究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某一特定背景下的社会现象,从而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帮助。

根据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质性研究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的方法。

首先,观察法是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在观察活动时,可以通过观察者记录、视频记录、照片记录等多种方式来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情感。

此外,观察记录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研究发掘更多的见解。

其次,参与者观察是一种质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它涉及研究者参与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或活动,并同受试者交流,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研究背景和社会现象。

在参与者观察中,研究者通常会用访谈表、视频记录和其他方式对所参与的社会情境进行记录,以便更好地反映和研究社会的变迁。

第三,文献研究是有关质性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涉及研究者对可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

该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从不同的文献资料中,收集和解析研究背景所反映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研究背景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此外,采访也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其目的是获取有关受试者的信息,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观点。

采访可以通过电话、脸谱、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实施,以确保受试者能够给出真实和丰富的回答。

最后,日志记录法也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涉及研究者收集受试者的日常观察、活动经历、记录等内容,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受试者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总之,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更深入的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的发掘。

质性研究的五种不同方法能够更好地确认社会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可以指导政策制定,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质的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质的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质的研究方法复习要点本文档旨在复质的研究方法的关键要点。

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非统计数据,以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经验。

以下是质性研究的一些重要要点:1. 理解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意义。

- 它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解释,而不是量化和统计分析。

- 质性研究方法通常使用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技术来收集数据。

2. 数据收集方法- 访谈:通过与参与者进行面对面或远程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经验和观察。

- 观察: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和互动,研究者可以获得详细的信息。

- 文本分析:对书籍、文章、文档等文本进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模式、主题和含义。

3. 数据分析方法- 归纳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研究者可以归纳出普遍的模式、主题和概念。

- 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分类和解释数据,研究者可以深入理解数据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 逐步分析:研究者可以逐步分析数据,从而逐渐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更深入理解。

4. 研究可信度和效度- 可信度:质性研究中的可信度指的是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研究者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数据记录和研究者立场的透明度来增强可信度。

- 效度:质性研究中的效度指的是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研究者可以通过详细的描述、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的透明度来提高效度。

5. 伦理问题和保密性- 质性研究中存在一些伦理问题,例如隐私保护、知情同意和研究者参与等。

研究者应遵守伦理准则并尊重参与者的权益。

- 保密性是质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者应采取措施确保参与者的身份和信息得到保护。

以上是质性研究方法的一些重要要点。

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现象,揭示其中的意义和模式。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充分理解研究方法,合理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并遵守伦理准则。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方法包括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和田野调查等;定量研究包括问卷法,实验法等等。

质性方法包括哪些方法民族志Ethnography,又称人种志。

作为一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民族志要求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的,动态的,情景化的描绘,探究在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民族志是很多方法的集合,包括参与式观察法(后面会讲到),图像收集,访谈等等方法。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

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研究中应采用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更为科学有着激烈的论争,同时也企图寻找结合的路径。

但通过分析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运用,看到的却是教育研究者对方法论及其方法的忽视。

因此涵养科学精神才是教育研究者必须且迫切的选择。

质性研究以描述的方式实现意义的理解,根本的问题,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与思辨的研究、科学的研究不同研究传统,具有了独特的研究风格和特色。

民族志是质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要求研究者长期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

因为社会中存在多种文明的共存,如果想要研究其他文明,抛弃自身看法与成见是很困难的。

因此,民族志需要到所研究的地方上居住一段(较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学会当地的语言,为了沟通的方便。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摆脱因为当局者的歪曲导致的资料不真实的问题。

参与式观察法观察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研究者也是参与者。

参与式观察可以保证研究者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现场,与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中倾听和观看他们的言行。

老师这个身份就是典型的参与式观察。

一边教授学生,一边观察学生的言行。

参与式观察的主要特点在于对整体情境的考量,对参与者行为的关注和对被观察者理性的尊重。

质性研究资料

质性研究资料

质性研究复习资料一.质的研究的定义P12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者为达到对社会世界的理解性(释义性)描述或解释所运用的逻辑、程序、手段、技巧和步骤。

定性研究:运用理解的手段对社会世界所进行的释义性描述或解释。

科学研究:1.实证主义(客观主义):实验、观察、真实可靠、客观事实、逻辑——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这种方法的重要前提是:研究对象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具有内在固定的、可以重复发生的规律;事物的量化维度可以用来考察事物的本质。

2.解释主义:人具有自由意志,人的行为无规律、无法预测。

社会历史事件是独特的,不存在普遍的历史规律——质性研究(理论基础:三个“另类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补: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论,结构主义3.折中的观点:既强调客观现实的存在,又强调主观解释的作用。

二.质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P7-9●自然性:注重自然情景与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开放性思维。

与定量方法的变量简化和控制形成鲜明对照。

●理解性:从主观的角度理解当事人的生活世界。

●反省性:研究者本人的主观性以及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交流是研究的构成部分,它们是不可避免的。

研究者对它们的反思本身就是一种资料,成为研究的一部分。

●归纳法:通过对定性资料进行归纳从而发现新现象或提出新的理论。

●互动性:强调研究是嵌入在真实世界的社会互动,研究者是一种社会角色,因而要遵循社会互动的逻辑与规范。

做人与做学问的统一。

三.研究目标(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小P20)1.个人目标:是让你进行研究的动机,并不一定是对他人也重要的原因。

研究者的个人目标通常受两类抉择的影响:一类是研究所选择的对象、焦点和问题,(改变境遇、好奇、偏好、提高学术水平)另一类是对质性研究的选取。

质性研究数据收集

质性研究数据收集

质性研究数据收集质性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数值型数据来深入了解特定主题或现象。

相比于定量研究,质性研究侧重于揭示背后的含义和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数据的收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数据收集的几种常用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质性研究。

1. 访谈法访谈是常用的质性研究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通过与被访者面对面或电话交流的方式,研究者可以直接获取被访者对于研究主题的看法、经验和观点。

在访谈前,研究者需要制定访谈指南,明确需要探讨的问题,并与被访者预约时间和地点。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保持中立和开放的角度,鼓励被访者自由表达,并记录下详细的访谈内容。

2. 观察法观察是质性研究数据收集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直接观察现象或者参与其中,研究者可以获得丰富的数据。

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对于参与观察,研究者需要与被研究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并尽可能融入其中。

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记录下重要的细节和观察到的现象,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3.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是质性研究数据收集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收集和分析已有的文献、报告、文章等资料,研究者可以获取到大量的次级数据。

这些文献资料可以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历史文献、政策文件等。

在使用文献资料时,研究者需要筛选出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且可信度高的文献,并进行仔细地阅读和整理。

4. 焦点小组法焦点小组是一种集体讨论的形式,也是质性研究数据收集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邀请一小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通过互动与交流,收集他们对于研究主题的看法和意见。

在焦点小组中,研究者需要起到引导和促进讨论的作用,记录下参与者的发言,并及时整理和整合讨论结果。

5. 个人日志法个人日志是研究者记录个人观察、思考和经验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质性研究数据的收集形式。

研究者可以通过撰写个人日志的方式记录研究过程中的感受、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思考。

个人日志需要具备客观、真实和详细的特点,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第十二章-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十二章-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
.
1、深描
.详细引用当事人的原话,提供较多的未经分析的原始材料是深描的一种重要 表达方式。 .具体到引语的使用格式,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其一是保留主义的态度, 即在引用当事人的语言时尽量使用原话,包括各种语气词。其二是标准化的态 度,就是要对资料进行标准化的编辑,在尽量保持原话的同时,删除没有实质 意义的语气词、停顿、重复的话语、非言语表情等。
.
二、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的思维方式
对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主要采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进行。
1、比较分类
.比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事件或现象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方式,包含同中求 异与异中求同两个思维方向。
.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将事件按照特定的关系进行区分的思维方法。 .分类大致有现象分类和本质分类两种,以事件的 某种外在特征或表现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是现象 分类,以事件的多种内在属性为标准进行的分类为 本质分类。
4、编码与归类
依据研究的主题,理清研究记录中的意义分布和相互关系,编组成号码系统 是这一环节的重要工作内容。斯伯来德里的分类系统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①空间(地点的物质环境);②行动者(参与事件的人);③活动(有关人 员的一系列活动);④实物(在场的物品);⑤行为(有关人员的单一行 为);⑥事伴(有关人员的一系列活动);⑦时间(事件 发生的先后序列);⑧目标(有关人员希望完成的任务); ⑨感受(感受到的和表现出来的情绪)。
.
三、从质性研究资料中建构理论
.质性研究中的理论:是指在原始资料中提取出来的,适用于特定情境中解 释特定社会现象和实际的语言表述,其一般包括前人的理论、研究者自己的 理论与资料中呈现出的理论几个方面。 .在质性研究中,往往采用“自下而上”的路线,通过归纳分析逐步产生理 论。自下而上建构理论采用的一般模式是: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的描述、 分析和综合,从中提炼出许多概念来,然后不断地归纳提炼,并依据资料的 特性建立初步的理论框架;其次按照初步建立的理论框架对资料进行系统分 析,在原始资料与理论框架中的概念和命题之间不断地进行比较和对照,建 立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的类型
以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从事的活动来分,有参与 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和半参与性观察。
设计观察提纲
提纲中一般设计6个方面的问题。 谁? 什么? 何时? 何地? 如何? 为什么?
观察的阶段
初期——全方位的开放式观察 逐渐聚焦的阶段 找出研究焦点后进行选择性观察
记录的程序
观察记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 惯,观察问题,观察的内容,地点,时间以及使用的工具来进 行选择.
实物法
“实物”指所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物 品等,可以是人工制作的东西,也可以是经过人工加工过 的自然物。包括:历史文献:传记、史料
现实的记录、考试卷等
2.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法:
“访谈”与日常谈话不完全一样。 访谈:有特定目的和一定规则,形式较为正式,访谈中访
谈者可以要求对方就刚才所言进行重复和详述。日常谈话: 目的性较弱、形式较松散、随意。
访 谈 的 类 型 ( 开 放 、 半 开 放 、 封 闭 )
根据结构分为:封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三种类型。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1.如何进入研究现场?
说服“守门员”。“守门员”指的是那些在被研究者群 体内对被抽样的人具有权威的人,他们可以决定这些人 是否参加研究。
进入研究现场的方式:比如在实地自然地进入;直接说 明意图地进入;隐蔽地进入等。
理想地状态是自然地、直接向被研究者说明意图地进入。
根据正式程度可以分为:正规和非正规访谈。
访谈中的提“问”
在访谈中,访谈者所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提问,因此 “问”在访谈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问的明确 问的清晰 问的日常语言
访谈中的倾“听”
“听”是访谈中的一项重要的无形的工作,它决定着接下 来“问”的内容和方向,也是双方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础。
影像资料:照片、录像、电影、广告、幻灯片等。
“听”的原则:一是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二是要能 容忍沉默。
访谈中的“听”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
访谈中的回应
访谈者对受访者作出的回应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一般常用 的有:
(1)认可; (2)重复、重组和总结; (3)自我暴露; (4)鼓励对方。
观察法 观察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