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品德学习

一、名词解释

8、品德的构成 9、替代强化 11、社会认知论

14、观察学习 15、亲历学习 18、示范(modeling)

二、填空

3.品德与道德不是同一概念。品德是学研究的对象,道德是_______________学研究的对象。

4.班杜拉的“modeling”一词有(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双重含义。

5.皮亚杰认为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发展是从道德阶段发展到道德阶段。

6.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1)_____水平、(2)_____水平、(3)______水平。

8.班杜拉认为影响人格或品德的两类学习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9.班杜拉区分的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是(1)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11.班杜拉区分的三种强化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12.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大多数处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的第____阶段。

13.皮亚杰首创__________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

三、选择

1.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_________。

(1)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2)他总是烟酒不离;

(3)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4)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2.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____________。

(1)品德;(2)不良品德;(3)不能确定;(4)嫁祸于人。

3.态度学习不同于认知学习,因为从学习结果来看,它是___________。

(1)非认知学习;(2)品德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4)行为习惯的学习。

5.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

(1)认知失调;(2)经典条件反射;(3)效果律;(4)社会学习论。6.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

(1)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2)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3)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4)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7.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____________。(1)经典条件反射;(2)操作条件反应;(3)人的悟性;(4)替代惩罚。

8.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_________。

(1)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2)观察学习;

(3)害怕老师的批评;(4)儿童有模仿的天性。10.某3岁儿童事事要如他的意,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他。导致该儿童的耍赖行为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1)经典条件反射;(2)耍赖行为受到强化;(3)该儿童天生脾气坏;(4)该儿童有多动症。

五、判断

1.一个人的态度很容易从他的行为中推测出来。()

2.每种态度都有清晰的认知成分。()

3.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

4.每个人的品德特质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一致的。()6.在某年龄阶段,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仅仅处于科尔伯格理论所描绘的某一发展阶段上。 ( )

7.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他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10.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两人在道德判断研究上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提出的发展年龄阶段先于后者的阶段。()

六、问答

1.对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你将如何向他们解释某些道德观念,如“作弊是可耻的”?

4.为什么简单地利用奖或惩不能解决儿童的品德不良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