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分析仪在工厂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D分析仪在工厂中的应用
摘要:COD分析仪是一种检测水体中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仪器。文章介绍了CODcr自动分析仪在化工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故障修复及日常维护,最后对分析仪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COD分析仪;化工厂;污水处理;故障修复;日常维护CODcr分析仪是测量利用重铬酸钾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含氧量,它反映了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化工行业污水处理水质检测。COD分析仪的重要性和普及性不断增长。我国工业生产中大部分企业逐渐加大COD分析仪使用的力度,以达到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的目的。
1 系统描述及基本原理
独特的设计使本产品较之同类产品具有低故障率﹑更低维护量﹑更低的试剂消耗量以及更高的性价比。
①选择阀组件。选择试剂采样时序,通道灵活多样,功能万变,具有最小死体积,易维护高寿命等优点。
②微小计量组件。通过可视光电系统实现试剂精确计量,克服了蠕动泵甭管由于磨损引起的定量误差,同时实现了微量试剂的精确定量,每剂量仅为1 ml,大大减少了试剂的使用量。
③进样组件。蠕动泵负压吸入,在试剂与泵管之间总是存在一个空气缓冲区,避免了泵管的腐蚀,同时使得试剂混合更为简洁灵活。
④密封消解组件。高温高压消解系统,加快反应进程,克服了敞口系统腐蚀性气体挥发对设备的腐蚀。
⑤试剂管。采用进口改型聚四氟乙烯透明软管,管径大于1.5 mm,减少了水样颗粒堵塞几率。
⑥电器元件。采用Panasonic进口PLC等控制元器件,减少了环境干扰和设备故障。
水样、重铬酸钾溶液﹑硫酸银溶液以及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到175 ℃,重铬酸离子氧化溶液中的有机物后颜色会发生变化,分析仪检测到此颜色的变化,并把这种变化换算成COD值输出出来。消耗的重铬酸离子量相当于可氧化的有机物量。
2 仪器的使用
①仪器初始化。在仪器初始运行、试剂更换后试剂浓度波动较大或是仪器异常后仪器检修后,所有进样管管内没有试剂时,一般要执行此操作;在仪器停运时间多于3d时,建议把所有试剂的进样管插入蒸馏水中,启动次操作队仪器进行冲洗。仪器处于待机状态时,进入设置界面后,启动“初始装液”按钮,即刻完成。
②校准。在仪器初始运行并执行完仪器初始化操作后,或是在设定的校准时刻,仪器执行校准程序。在仪器待机状态,进入设置界面后,启动“即刻标定”可以即刻启动校准程序;在仪器待机状态,仪器时钟到达设定的标定时刻,也可以启动校准程序。
③清洗。使用热酸液清洗水样的整个接触区域直到水样试管的末端。建议仪器运行10 d清洗一次,防止试剂在管道内结晶,影响测量或堵塞软管。在仪器待机状态,进入设置界面后,启动“即刻清洗”可以立即启动清洗程序;在仪器待机状态,仪器时钟到达设定的清洗时刻,也可以启动清洗程序。
④测量。在仪器进行测量运行前,请确保仪器已经执行完初始化和校准操作。在仪器待机状态,进入设置界面后,启动“即刻测量”可以即刻启动测量程序;在仪器待机状态,仪器时钟到达设定的采样测量时刻,也可以启动测量程序。
3 故障修复
仪器在异常时会蜂鸣白净,并中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直到摆出仪器故障后进行复位操作,仪器才能恢复正常运行,各种异常信息的应对措施如表1所示。
4 日常维护
①定期检查并补充各试剂。
②定期检查废液瓶内废液存量,并及时处理排除,切勿造成废液溢流。
③定期检查潜水泵进出水口,并确保顺畅。
④定期检查计量管洁净程度,当计量高位或低位信号任意一路信号低于600时,请执行“即刻清洗”,如清洗结束后,计量管仍然无法清除干净,请关机后把计量管拆下手动清洗。
⑤配置试剂时,一定要按照本说明书的配置方法进行,否则有可能在加热器内产生黑红色不溶结晶,严重时将会造成设备管路堵塞。
⑥定期(如每月)取一杯开水置于铬试剂盒废液管路,手动启动快正转和快反转反复冲洗管路和阀体,防止长期使用中,重铬酸钾等在管路或阀体内产生结晶而堵塞。
5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也在蓬勃发展,由此产生的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对经济的追求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所以对污水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COD分析仪可以精确的分析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我们可以通过COD分析仪的分析结果对污水进行监测和处理,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 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李坤,张迪,徐文越.COD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3).
[4] 柴怡浩.新型COD的测定理论及方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