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合集下载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五经》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道德经》答案:D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C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答案:C5. 下列哪个成语与“精卫填海”无关?A. 持之以恒B. 锲而不舍C. 滴水穿石D. 画蛇添足答案:D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虽然不言语,但它们的美丽吸引了人们前来观赏。

C. 桃树和李树虽然不言语,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人们前来采摘。

D. 桃树和李树虽然不言语,但它们的存在让周围环境变得美丽。

答案:B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答案:C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A. 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B. 只有温习旧知识,才能学习新知识。

C. 只有学习新知识,才能成为老师。

D. 只有成为老师,才能温习旧知识。

答案:A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诗经》B. 《尚书》C. 《周易》D. 《春秋》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1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________》。

答案:《道德经》1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________》。

三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练习题

三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练习题

传统文化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

——《_________》3.当时若不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深。

——《増广贤文》4.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5.秩秩斯干,_________。

如竹苞矣,__________。

——诗经《斯干》6.落红不是________,化作春泥___________。

——《己亥杂诗》7.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

——《春日》8.秋至满山多秀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増广贤文》9.天时不如____,地利不如______。

——《孟子》10.酒逢知己饮,_________________。

——《增广贤文》11.钱财如粪土,__________________。

——《增广贤文》12.人无________,必有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13.但行__________,莫问____________。

——《增广贤文》14.知己知彼,________________。

——《孙子·谋攻篇》15.远水难救近火,______________。

——《增广贤文》16.道虽迩,________;事虽小,不为________。

——《荀子·修身》17.仁者_____,知者_______,勇者________。

——《论语》18.智者千虑,_______;愚者千虑,_______。

——《晏子春秋》19.过天星似箭,____________。

——《笠翁对韵》20.青,取之于蓝,_____;冰,水为之,_______。

——荀子《劝学》21.滔滔三峡水,_______________。

——《声律启蒙》22.荷盘从雨洗,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

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

三年级下册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曲艺是我国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和( )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2、相声起源于()。

相声的表演形式有()、()、()三种。

( )( )( )( )是相声传统的基本艺术手段。

3、()是一门以人体特技异能为中心的表演形式。

4、()是我国著名的杂技之乡。

6、()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7、唐太宗执政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富裕,所以历史上称之为()。

8、康熙是()朝皇帝,姓(),名叫()。

9、《满江红》作者是()。

二、判断:(每题一分共4分)
1、蹴鞠的发明者是炎帝。

()
2、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大汗。

()
3、历史上贞观之治是唐玄宗统治时期。

()
4、“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是木偶戏的表现特点。

()
三、默写:(每题2分,共12分)
1、投躯报明主,。

2、黄沙百战穿金甲,。

3、近乡情更怯,。

4、露从今夜白,。

5、杂诗(其二)作者: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小学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小学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答案:ABCD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3. 中国传统的春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一天?A. 正月初一B. 正月十五C. 腊月三十D. 正月三十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圣诞节D. 元宵节答案:C5. 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它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______。

答案:《水浒传》2.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

答案:牡丹3. 春节时,人们常贴的红色对联叫做______。

答案:春联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最高等级的考试是______。

答案:殿试5. 古代文人常以______来比喻自己的品德。

答案:梅兰竹菊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答案: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会在这一天举行龙舟比赛、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

2. 请简述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

答案: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意境美著称。

它不仅是一种书写技巧,更是一种表现个性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3.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包括茶叶的种植、制作和品饮,还涵盖了茶道、茶艺、茶礼等多方面的内容。

茶文化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自然、养生的生活哲学。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艺术成就。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民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年级传统文化汇总试题整理版

三年级传统文化汇总试题整理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人之初,性相近,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性乃迁。

教之道,__________________。

3、头悬梁,锥刺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犬守夜,鸡司晨。

__________________,曷为人?5、________________,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6、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之初,性相近,。

8.子不学,幼不学,。

9.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谓弟子优于师傅。

10.敏而好学,。

11..一山一水一圣人是指。

12、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也称“()”。

环境曾多次搬家的故事。

()13、“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中的孟姜女姓孟。

()1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一诸葛亮,他的姓是()。

15、(),锥刺股。

彼不教,()。

16、蚕吐丝,蜂酿蜜。

(),()。

17、赵钱孙李()郑王()褚卫蒋沈()18、“()”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级班古绝唱。

19、万俟司马上官()夏侯诸葛闻人()20、我知道百家姓中的复姓有()、()、()、()。

21、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指的是()。

22、白蛇传中的和尚叫()。

23.腊月是指农历()月。

二、判断:(打上“√”或者“×”,每空2分,共18分)1、和“昔孟母,择邻处。

”相关的故事是“孟母三迁”。

()2、《百家姓》相传是南宋初年浙江钱塘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

()3、《百家姓》以赵姓打头,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姓赵。

()4、司马光、诸葛亮、东方闻樱、欧阳海这几个姓名中,姓都是复姓。

()5、复姓万俟、长孙、乐正各自读mòqízhǎngsūn yuèzhèng。

三年级文化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文化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的国宝是:A. 熊猫B. 长颈鹿C. 老虎D. 狮子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B3. 我国的国旗是:A. 五星红旗B. 星条旗C. 枫叶旗D. 米字旗答案:A4. 以下哪个节日是农历新年?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答案:A5.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

答案:北京2. 我国的国花是______。

答案:牡丹3.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答案:台湾岛4. 我国的国歌是______。

答案:《义勇军进行曲》5. 我国的国旗上共有______颗星星。

答案:五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我国的四大发明。

答案: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 请描述春节的传统习俗。

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

3. 请列举我国的三大名楼。

答案:我国的三大名楼包括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4. 请解释我国的国徽的含义。

答案:我国的国徽中心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麦穗和齿轮,象征工农联盟,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们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好不热闹。

小鸟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小朋友们也脱下厚厚的冬装,穿上轻便的春装,在公园里追逐嬉戏。

1. 春天来了,小草做了什么?答案: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2. 花儿们在春天里做了什么?答案:花儿们竞相开放。

3. 小鸟们在春天里做了什么?答案:小鸟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4. 小朋友们在春天里做了什么?答案:小朋友们在公园里追逐嬉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代文化专项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代文化专项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代文化专项练习
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三年级学生提供古代文化专项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知识。

内容
本专项练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古代文化知识:
1. 古代文化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古代文化的含义,以及古代文化的一些重要特点,如注重礼仪、尊重长辈等。

2. 古代文物的保护:了解古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如何保护和维护古代文物。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研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历史背景、影响和应用。

4. 古代文化名人介绍: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名人的生平和贡献,如孔子、曹操等。

5. 古代文化节日:研究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以及这些节日的俗和意义。

6. 古代文化艺术:介绍古代文化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戏曲等,以及欣赏和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基本方法。

目标
通过完成本专项练,学生将能够:
- 理解古代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 了解古代文物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学会保护;
- 熟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和应用;
- 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名人的生平和贡献;
- 知晓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俗和意义;
- 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化艺术形式。

使用方法
本专项练可以作为课堂讲解和复的辅助材料,也可作为课后练的参考。

学生可以按照顺序完成每个练,或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实施顺序。

建议学生配合教师或家长进行研究和讨论。

参考资料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 相关古代文化书籍和资源
- 互联网资料(请确保选择可靠的来源)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和练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安排和实施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规划。

辽宁省雅礼学校二O二0年〖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卷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中华传统文化

辽宁省雅礼学校二O二0年〖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卷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中华传统文化

辽宁省雅礼学校二O二0年【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复习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中华传统文化创作人:百里历来日期:二零二一年四月贰号审核人:北堂植在单位:飞贺鹏州华龙市培正学校一、主题感悟。

(35分)1.写出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及相应的传统习俗。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并回答问题。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____________,______在水里________烂成浆;再把浆________出来________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这一段文字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

①中国的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 )②中国的造纸术最先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

( )③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 ) 3.______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____________的石拱桥,叫________桥,又叫________。

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_____年了,但它还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它是劳动人民______和______的体现,是我国________的历史文化遗产。

4.《清明上河图》是____宋画家________画的,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________,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________。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端午节D. 万圣节答案:C2. 中国的书法艺术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的传统艺术?A. 京剧B. 剪纸C. 油画D. 皮影戏答案:C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答案:ABCD5.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A. 哥特式教堂B. 罗马斗兽场C. 故宫D. 金字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是________。

答案:京剧2. 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主要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

答案:毛笔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__朝代。

答案:隋4.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5. 中国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中,牛郎和织女一年中相会一次的日期是__________。

答案:七夕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是农历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

(对/错)答案:对2. 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唐朝。

(对/错)答案:错3. 中国传统的围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棋类游戏。

(对/错)答案:对4. 中国的京剧起源于清朝。

(对/错)答案:错5. 中国的春节习俗中,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经过周朝的金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到魏晋南北朝的楷书、行书、草书,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描述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猜灯谜等,以庆祝团圆和丰收。

3. 请列举中国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答案:《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三年级传统文化测试

三年级传统文化测试

三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32☆)1、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西来决昆仑,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

4、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

5、西岳峥嵘何壮哉!___________________。

6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像谜底。

7、各族童谣是各民族生活的一面镜子,能促进各族儿童之间的相互了解,丰富世界语言文化宝库。

它的特点是:有趣,顺口。

8、“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的名圣精华,“一山”指的是,“一水”指的是,“一圣人”指的是。

9、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全长公里,由于高出地面有----------余米又叫悬河。

10、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此句出自代诗人的《》。

二、连线(20☆)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杜甫《望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杨继盛《登泰山》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

李白《将进酒》三、简答(12☆)我们就生活在泰山脚下,你都知道泰山的那些名胜古迹,能列举一下吗?(最少 4 个)四、歇后语是来自生活的语言艺术,也有的与生肖有关,写出 4个相关的歇后语(其中两个关于生肖的)。

(15☆)五、默写唐刘禹锡的《浪淘沙》(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地方课程试题
一、填空:
1、常见的传染病有(沙眼)、(流行性感冒)、(水痘)和(细菌性痢疾)。

2、我们要走(行道),不翻越(护栏),不踏入(禁区)。

3、我们莱芜的“三辣一麻”指的是(葱)、(姜)、(蒜)和(花椒)。

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亲师友,(习礼仪)。

5、我知道的中国神话故事有(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盘古开天地)。

二、判断题:
1、校园事故是不能避免的。

(×)
2、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友爱谦让,不要为一点小事就争吵打闹。

(√)
3、我们可以在高压行下放风筝。

(×)
4、不要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工作中的电器设备。

(√)
5、我很喜欢小鸟,我要把它捉回来饲养。

(×)
三、问答题:
1、面对多种多样的文具和玩具,我们应该怎样挑选?
2、我们能吃过期的食品和“三无”食品吗?为什么?
3、怎样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呢?
4、人们为了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采取了哪些行动?
5、请分别为保护植物、保护环境设计一句广告语。

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
分值:20分
一、填空题(10分)。

1、人之初,___________。

性相近,_____________。

2、头悬梁,___________。

彼不教,_____________。

3、蚕吐丝,___________。

人不学,______________。

4、赵钱孙李,_______________。

冯陈褚卫,__________________。

5、《百家姓》是由__________个单姓,___________个复姓组成。

二、选择题(5分)。

1、“昔孟母,择邻处”的下一句是()。

A、教之道,贵以专。

B、子不学,断机杼。

2、凿壁偷光讲的是()的故事。

A、匡衡
B、孟子
3、头悬梁指的是()。

A 、孙敬B、苏秦
4、《百家姓》相传是()时期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

A、北宋
B、南宋
5、《百家姓》中的很多字,作为姓氏,有特殊的读音,如仇读()。

A 、qíu B、chóu
三、连线题(5分)。

昔仲尼显父母
古圣贤师项橐
扬名声尚勤学
幼而学何吕施张
朱秦尤许壮而行。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测试一、填空(每空0.5分,共7分)1、()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2、《临终诗》节选自()四,它的作者是()。

3、()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全长5464公里,()、()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点。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此句出自()代诗人()的《望岳》。

5、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像谜底。

6、()就是在民间流行的歌谣。

7、各族童谣是各民族生活的一面镜子,能促进世界各族儿童之间的相互了解,丰富世界语言文化宝库。

它的特点是()有趣,()顺口。

比如壮族的《勒脚歌》、白族的()等。

二、判断(3分)1、《晏子使楚》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2、“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的---泰山。

()3、“节衣缩食”“直言不讳”“孔融让梨”都出自《晏子春秋》。

()4、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5、“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圣人指的是孔子.( )6、黄山形成于大约一亿年前,古人称其为“擎天一柱”、“天下的中心”、“天地相接之处”。

( )7、黄河全长5474公里,弯道多、泥沙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点.( )三、选择题(12分)1、()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长江B、黄河C、小清河D、湘江2、“一山一水一圣人”是()省名胜的精华。

A、山西B、河南C、山东D、四川3、“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黄山D、珠穆朗玛峰4、泰山又称()。

A、东岳 B、西岳C、南岳 D、北岳5、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

A、谜面 B、谜底 C、谜语四、连线题:我能将下列歇后语正确的连接起来。

(12分)张飞绣花拿手戏十五个吊桶打水粗中有细泥菩萨过河来势凶猛牛吃草帽七上八下猴子爬树自身难保老虎下山一肚子圈圈五、连线(4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梅尧臣《等泰山日观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将进酒》欲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王之涣《望岳》四、简答1、你都知道泰山的那些名胜古迹,能列举一下吗?(最少2个)(2分)2、歇后语有些是来自生活的语言艺术,也有的是与生肖有关,你能试着各写出1个相关的歇后语吗?(4分)比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老鼠打洞-----自找门道。

三年级文化试题题库及答案

三年级文化试题题库及答案

三年级文化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部?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C.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D. 《红楼梦》、《聊斋志异》、《水浒传》、《三国演义》答案:A2. 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是哪个朝代的?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3. 下面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________。

答案:造纸术3.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________。

答案:青海湖三、简答题1.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个主要特征。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聪明机智,能够解决各种难题;二是勇敢无畏,敢于挑战强敌;三是忠诚可靠,对师傅唐僧忠心耿耿。

2. 请列举三种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答案: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三种常见的有:京剧、书法、中国画。

四、判断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

()答案:正确2.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答案:错误(长城并非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是世界文化遗产)五、论述题1. 请谈谈你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

答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人,关爱儿童。

尊老意味着要尊重老人的经验和智慧,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照顾;爱幼则要求我们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这一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新时代少年。

三年级传统文化汇总试题整理版

三年级传统文化汇总试题整理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人之初,性相近,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性乃迁。

教之道,__________________。

3、头悬梁,锥刺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犬守夜,鸡司晨。

__________________,曷为人?5、________________,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6、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之初,性相近,。

8.子不学,幼不学,。

9.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谓弟子优于师傅。

10.敏而好学,。

11..一山一水一圣人是指。

12、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也称“()”。

环境曾多次搬家的故事。

()13、“孟女哭长城”故事中的孟女姓孟。

()1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一诸亮,他的姓是()。

15、(),锥刺股。

彼不教,()。

16、蚕吐丝,蜂酿蜜。

(),()。

17、钱()王()褚卫()18、“()”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级班古绝唱。

19、万俟司马上官()夏侯诸闻人()20、我知道百家姓中的复姓有()、()、()、()。

21、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指的是()。

22、白蛇传中的和尚叫()。

23.腊月是指农历()月。

二、判断:(打上“√”或者“×”,每空2分,共18分)1、和“昔孟母,择邻处。

”相关的故事是“孟母三迁”。

()2、《百家姓》相传是南宋初年钱塘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

()3、《百家姓》以姓打头,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姓。

()4、司马光、诸亮、闻樱、欧阳海这几个中,姓都是复姓。

()5、复姓万俟、长、乐正各自读mòqízhǎngsūn yuèzhèng。

部编版新人教版小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考点过关小测验: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故事)

部编版新人教版小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考点过关小测验: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故事)

期末考点过关小测验: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故事)一、选择题。

(12分)1.下列节日中,不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是()A.七夕节B.重阳节C.感恩节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母亲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B.春节里人们习惯贴春联、放鞭炮C.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传统节日的是()。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4.下列不是有关中秋节的传说的是()。

A.嫦娥奔月B.吴刚伐桂C.后羿射日5.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与()是中国四大传统祭祖节日。

A.元宵节B.中秋节C.重阳节6.重阳节被定为敬老节是在()。

A.1990年B.1989年C.1991年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0分)1.重阳节又称重九节。

()2.“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3.中秋节人们习惯吃汤圆、拜月、供兔儿爷等。

()4.清明节有登高的习俗。

()5.国庆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三、连线题。

(12分)1.把下列诗句与其所描写的传统节日连起来。

(4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端午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七夕节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清明节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中秋节2.把下面的传统节日与其时间、习俗连起来。

(8分)七夕节八月十五登高元宵节九月初九吃元宵中秋节七月初七吃月饼重阳节正月十五穿针乞巧四、看图并做题。

(11分)1.这幅图是_________比赛的场景,这个活动是在农历________月________进行的。

这一天是________节,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____。

(5分)2.下列诗句是描写图上节日的哪种习俗的?选一选。

(填序号)(6分)A.喝菖蒲酒B.编五色丝线C.吃粽子、插艾蒿(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东坡()(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
传统文化期末测试
一、填空(每空0.5分,共7分)
1、()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2、《临终诗》节选自()四,它的作者是()。

3、()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全长5464公里,()、()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点。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此句出自()代诗人()的《望岳》。

5、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像谜底。

6、()就是在民间流行的歌谣。

7、各族童谣是各民族生活的一面镜子,能促进世界各族儿童之间的相互了解,丰富世界语言文化宝库。

它的特点是()有趣,()顺口。

比如壮族的《勒脚歌》、白族的()等。

二、判断(3分)1、《晏子使楚》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
2、“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的---泰山。

()
3、“节衣缩食”“直言不讳”“孔融让梨”都出自《晏子春秋》。

()
4、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
5、“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圣人指的是孔子.( )
6、黄山形成于大约一亿年前,古人称其为“擎天一柱”、“天下的中心”、“天地相接之处”。

( )
7、黄河全长5474公里,弯道多、泥沙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点.( )
三、选择题(12分)
1、()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长江
B、黄河
C、小清河
D、湘江
2、“一山一水一圣人”是()省名胜的精华。

A、山西
B、河南
C、山东
D、四川
3、“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珠穆朗玛峰
4、泰山又称()。

A、东岳 B、西岳C、南岳 D、北岳
5、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

A、谜面 B、谜底 C、谜语四、连线题:我能将下列歇后语正确的连接起来。

(12分)
张飞绣花拿手戏
十五个吊桶打水粗中有细
泥菩萨过河来势凶猛牛吃草帽七上八下
猴子爬树自身难保
老虎下山一肚子圈圈
五、连线(4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梅尧臣《等泰山日观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将进酒》
欲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王之涣《望岳》
四、简答
1、你都知道泰山的那些名胜古迹,能列举一下吗?(最少2个)(2分)
2、歇后语有些是来自生活的语言艺术,也有的是与生肖有关,你能试着各写出1个相关的歇后语吗?(4分)
比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老鼠打洞-----自找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