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试题
三年级传统文化第一、二单元自测题
![三年级传统文化第一、二单元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ac070df12d2af90242e653.png)
三年级传统文化第一、二单元自测题
等级
一、填空
1、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也称“()”。
2、人之初,()。
性相近,()。
3、《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一诸葛亮,他的姓是()。
4、(),锥刺股。
彼不教,()。
5、蚕吐丝,蜂酿蜜。
(),()。
6、赵钱孙李()郑王()褚卫蒋沈()
7、“()”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8、万俟司马上官()夏侯诸葛闻人()
二、判断:
1、《百家姓》以“百家”为名,里面共有100个姓。
()
2、《白蛇传》的传说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只是口头传播。
()
3、“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讲述的是孔子勤奋学习的故事。
()
4、《孟母三迁》讲述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多次搬家的故事。
()
5、“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中的孟姜女姓孟。
()
三、连线
犬守夜,鸡司晨。
彼无书,且知勉。
扬名声,显父母。
子不学,断机杼。
披蒲编,削竹简。
苟不学,曷为人。
昔孟母,择邻处,光于前,裕于后。
四、简答:
简述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
第1页共2 页第2页共2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61f00cbed5b9f3f90f1c82.png)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满分60分,时间20分钟)
班级:姓名;成绩;
一、按原文填空(20分):
1.人之初,()。
性相近,()。
2.子不学,()。
幼不学,()?
3.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谓弟子优于师傅。
4.头悬梁,();彼不教,()。
5.如囊萤,();家虽贫,()。
二、判断(10分):
1、《幼学琼林》从明朝开始,成为我国古代儿童必读的教材。
()
2、《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
()
3、“程门立雪”用来表示尊师重道的意思。
()
4、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所遵循的最高道德规范。
()
5、从南宋开始,我国古代儿童就开始学习《三字经》等内容。
()
三、连线题(12分)
梅国色天香
兰冰肌玉骨
莲王者之香
菊花内神仙
牡丹花中君子
海棠隐逸之士
四、问答(18分)
(1)本学学了两则神话故事,你能写出它的名字吗?选一则写写它的主要内容。
(2)《三字经》中有好多的故事,那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923545804d2b160b4ec0d0.png)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人之初,()。
性相近,()。
2.孟母为了孟子的健康成长,曾三次迁居,故事的名字是()。
3.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出自故事()。
4、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指的是()
5.“一山一水一圣人”。
“山”指的是(),“水”指的是(),“圣人”指的是()。
6、“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
7、传说《孟姜女》的主人公“孟姜女”姓()。
.二、我会选。
(每题1分,共5分)
1.《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
⑴唐朝⑵秦朝⑶汉朝
2.《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
⑴苏州⑵杭州⑶南京
3.《题菊花》的作者是()
⑴黄巢⑵王维⑶白居易
4.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了传统武术()
⑴武当剑⑵少林拳⑶太极拳
5.“琴棋书画”的棋指的是()。
⑴围棋⑵象棋⑶军旗
三、我会连。
(每题1分,共5分)
昔孟母,择邻处不肯过江东
头悬梁,锥刺股人不学,不如物
蚕吐丝,蜂酿蜜子不学,断机杼
飒飒西风满院栽彼不教,自勤苦
至今思项羽蕊寒香冷蝶难来。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7c4d7ab84ae45c3b358c84.png)
三年级上册地方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1.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
2.孔子是_______省________人。
3.孔子是________学派创始人。
4.孔子一生培养了________名学生,比较出名的_______人。
5.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汇编成一本书是_________。
6.《孔子拜师》中的“师”指的是________。
二、选择1、人之初,性本善。
_________,习相远。
A 性相近B 子不学C 苟不教D 教五子2、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___________?A 老何为 B习礼仪C 不成器 D宜先知3、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不知义。
A 子不学 B人不学C 苟不教 D教五子5、苟不教,性乃迁。
____________,贵以专。
A 教之道B 子不学C 择邻处D 教之严三、判断题1、海上航行不需要遵守规则。
()2、海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3、海洋资源应有尽有,可以随便开发使用。
()4、中国淡水资源稀少。
()四、连线题威海北戴河珠海东澳岛香港老虎滩秦皇岛刘公岛大连维多利亚港湾五、问答题1、写出你知道的其他孔子的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的海边景点有?(列举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海洋教育》后,我的最大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恭喜你答完题!请认真检查一遍!。
三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练习题
![三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f6d5889b89680203d825db.png)
传统文化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
——《_________》3.当时若不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深。
——《増广贤文》4.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5.秩秩斯干,_________。
如竹苞矣,__________。
——诗经《斯干》6.落红不是________,化作春泥___________。
——《己亥杂诗》7.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
——《春日》8.秋至满山多秀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増广贤文》9.天时不如____,地利不如______。
——《孟子》10.酒逢知己饮,_________________。
——《增广贤文》11.钱财如粪土,__________________。
——《增广贤文》12.人无________,必有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13.但行__________,莫问____________。
——《增广贤文》14.知己知彼,________________。
——《孙子·谋攻篇》15.远水难救近火,______________。
——《增广贤文》16.道虽迩,________;事虽小,不为________。
——《荀子·修身》17.仁者_____,知者_______,勇者________。
——《论语》18.智者千虑,_______;愚者千虑,_______。
——《晏子春秋》19.过天星似箭,____________。
——《笠翁对韵》20.青,取之于蓝,_____;冰,水为之,_______。
——荀子《劝学》21.滔滔三峡水,_______________。
——《声律启蒙》22.荷盘从雨洗,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上传统文化测试题1
![三年级上传统文化测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722c87c49b89680203d825dc.png)
三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一、填空1、子不学,()。
幼不学,()?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断机杼)。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蚕吐丝,()。
人不学,()头悬(梁),锥刺(股)。
家虽(贫),(学)不辍。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融四岁”中“融”指的是(孔融)。
“养不教,父之过。
”选自《三字经》。
2、我知道百家姓中有( 408 )个单姓、( 30 )个复姓,共(438)个姓氏。
《百家姓》中的复姓有(上官)、(东方)、(司马)。
孟姜女的姓氏是(姜),实际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
3、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4、白蛇传讲的是,(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
白蛇传中的和尚叫(法海和尚)。
5、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6、“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7、正月是指(一月),冬月是指(十一月),腊月是指农历(十二)月。
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
8、古代兄弟姐妹的长幼顺序是:(孟)、(伯)、(仲)、(叔)、(季)。
9、“苟不教,性乃迁。
”中“苟”的意思是(如果)。
10、(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
11、“蹴”就是(踢),“鞠”就是(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淄博)是世界足球起源地。
12.武术又称(功夫)、(国术)、(武艺),是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运动方法)。
13、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指的是()。
14. “昔仲尼,师项橐。
”中“仲尼”指的是(孔子)。
15.孟母三迁指的是(孟子)。
凿壁偷光指的是汉代的(匡衡)。
16.《百家姓》相传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江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
因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宋朝的皇帝姓赵,赵自然成了天下第一姓。
赵钱孙李,();冯陈楚魏()。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 化试题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 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68f7c18bd63186bcebbcb7.png)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1. “苟不教,性乃迁。
”中“苟”的意思是()。
2. 人之(),性本()。
性相近,()相远。
3. “养不教,父之过。
”选自《》。
4. 子不学,()。
幼不学,()?5. 玉不琢,();(),不知义。
6. 融四岁,(),(),宜先知。
7. “融四岁”中“融”指的是()。
8. “昔仲尼,师项橐。
”中“仲尼”指的是()。
9. 头悬(),锥刺()。
家虽(),()不辍。
10. 从明朝开始,《》成为我国古代儿童必读的教材。
11. ()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游酢向哲学大师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情。
12.人之初,()。
性相近,()。
13.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谓弟子优于师傅。
14.敏而好学,()。
15.圣人千虑,();愚人千虑,()。
16、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
”虽不能至,然()。
这句话赞美了()的优秀品质。
本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他的名言。
例如:子曰:“(),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不耻下问。
“子曰:“(),勿施于人。
”17、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
18、孟子被尊称为“亚圣”。
他的名句“不能淫,不能移,不能屈,此之谓。
”被世人奉为君子行为的典范。
二、连线题梅国色天香兰冰肌玉骨莲王者之香菊花内神仙牡丹花中君子海棠隐逸之士竹君子松大夫三、填空题1.孟母为了孟子的健康成长,曾三次迁居,故事的名字是()。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逃学,曾断织教子,故事的名字是()。
2.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出自故事()。
3.“一山一水一圣人”。
“山”指的是(),“水”指的是(),“圣人”指的是()。
三年级传统文化汇总试题整理版
![三年级传统文化汇总试题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9e44f8af1ffc4fff47ac3f.png)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人之初,性相近,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性乃迁。
教之道,__________________。
3、头悬梁,锥刺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犬守夜,鸡司晨。
__________________,曷为人?5、________________,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6、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之初,性相近,。
8.子不学,幼不学,。
9.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谓弟子优于师傅。
10.敏而好学,。
11..一山一水一圣人是指。
12、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也称“()”。
环境曾多次搬家的故事。
()13、“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中的孟姜女姓孟。
()1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一诸葛亮,他的姓是()。
15、(),锥刺股。
彼不教,()。
16、蚕吐丝,蜂酿蜜。
(),()。
17、赵钱孙李()郑王()褚卫蒋沈()18、“()”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级班古绝唱。
19、万俟司马上官()夏侯诸葛闻人()20、我知道百家姓中的复姓有()、()、()、()。
21、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指的是()。
22、白蛇传中的和尚叫()。
23.腊月是指农历()月。
二、判断:(打上“√”或者“×”,每空2分,共18分)1、和“昔孟母,择邻处。
”相关的故事是“孟母三迁”。
()2、《百家姓》相传是南宋初年浙江钱塘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
()3、《百家姓》以赵姓打头,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姓赵。
()4、司马光、诸葛亮、东方闻樱、欧阳海这几个姓名中,姓都是复姓。
()5、复姓万俟、长孙、乐正各自读mòqízhǎngsūn yuèzhèng。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测试题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8a5bb04693daef5ef73d66.png)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测试题姓名班级一、填空1、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性相近,习相远)。
2、我知道百家姓中有( 408 )个单姓、( 30 )个复姓,共(438)个姓氏。
3、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5、白蛇传中的和尚叫(法海和尚)。
6、正月是指(一月),冬月是指(十一月),腊月是指农历(十二)月。
7、“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8、古代兄弟姐妹的长幼顺序是:孟(伯)、仲、叔、季。
9、孟姜女的姓氏是(姜),实际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
11、“苟不教,性乃迁。
”中“苟”的意思是(如果)。
12.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3. “养不教,父之过。
”选自《三字经》。
14. 子不学,(断机杼)。
幼不学,(老何为)?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6.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17. “融四岁”中“融”指的是(孔融)。
18. “昔仲尼,师项橐。
”中“仲尼”指的是(孔子)。
19. 头悬(梁),锥刺(股)。
家虽(贫),(学)不辍。
20.孟母三迁指的是(孟子)。
凿壁偷光指的是汉代的(匡衡)。
21.《百家姓》相传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江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
因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宋朝的皇帝姓赵,赵自然成了天下第一姓。
22.《百家姓》中的复姓有(上官)、(东方)、(司马)。
23.“乞巧节”又叫(七夕节),是指农历的七月初七。
24.(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XX)年5月20日,“梁祝”传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5.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6.“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二、我会选。
1.《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B )。
A.唐朝B. 秦朝C. 汉朝2.《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B )A. 苏州B.杭州C.南京3.农历十一月被称为(C )A.正月B. 腊月C. 冬月4.《题菊花》的作者是( A )A. 黄巢B. 王维C. 白居易5.《夏日绝句》写的是( B )的事。
三上传统文化复习以及检测题
![三上传统文化复习以及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51d182ba0d4a7303763a36.png)
传统文化试题复习部分一、名言、含义和例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坚持道义者,必定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反之,则一定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武王伐纣。
贪满者多损,谦卑者多福。
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品德高尚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反观那些品德低下的人,出现问题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不从自身找原因。
汉武帝罪己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都会再三反省自己:为人做事是否竭尽全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不欺?对老师传授的为人之道和知识技能,能否经常复习和熟练掌握?伯启自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在独处时也要十分谨慎,坦诚对待自己的内心,不自欺欺人。
杨震暮夜却金养心莫善于寡欲。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苦涩的药物让人难以吞咽,但却利于病情的痊愈;真诚的话让人听了很不舒服,但却有助于人们端正行为。
唐太宗从谏如流大害必有小利为之谋,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
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听,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做。
孔子尊礼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7、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远古时代,天地还是混沌一片,宇宙仍处于蒙昧状态之中。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星辰分步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
寒冬酷暑循环往复,秋天收获庄稼,冬天储备粮食。
后羿射日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8、京剧有“国剧”之称。
外国人称为“中国歌剧”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锣鼓”等伴奏。
“唱、念、做、打”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
“生、旦、净、丑”是京剧行当的名称。
生为男性角色扮演的行当。
包括‘’老生、小生、红生、娃娃生”旦指的是女性角色。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e016308bd63186bdebbc1f.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一、下列课文的作者是谁?是哪一个国家的?读一读,连一连。
(5分)《花的学校》王一梅印度《卖火柴的小女孩》泰戈尔丹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安徒生中国《小狗学叫》罗大里苏联《金色的草地》普里什文意大利二、选一选。
(16分)1.“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2.在《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A.渔夫B.皇后C.王子3.小古文《司马光》一文选自()A.《宋史》B.《明史》C.《汉史》4.《稻草人》的作者是()A.曹文轩B.叶圣陶C.季羡林5.“花中四君子”不包括下列哪种花?()A.兰花B.荷花C.梅花6.对雅人四好中的“琴棋书画”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琴”一般是指古琴。
B.“书”是指中国书法。
C.“棋”是指中国古代围棋。
D.“画”是指油画。
7.“爱人若爱其身”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孟子》C.《墨子》D.《荀子》8.下面哪则童话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A.《丑小鸭》B.《拇指姑娘》C.《坚定的锡兵》D.《灰姑娘》三、点字成诗。
(根据九宫格提供的字识别出一句诗,并写出诗的题目和作者)(12分)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古诗“飞花令”之“动物”,请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
三年级传统文化测查试题
![三年级传统文化测查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2f0a47b9f3f90f76c61bc4.png)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测查试题一、填空题1.(《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学习的内容之一,它三字成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
2.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子不学,(断机杼)。
幼不学,(老何为)?4.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5、“苟不教,性乃迁。
”中“苟”的意思是(如果)。
6、“养不教,父之过。
”选自《三字经》。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8.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融四岁”中“融”指的是(孔融)。
9. “昔仲尼,师项橐。
”中“仲尼”指的是(孔子)。
10.孟母三迁指的是(孟子)。
凿壁偷光指的是汉代的(匡衡)。
11.正月是指(一月),冬月是指(十一月),腊月是指农历(十二)月。
12.《百家姓》相传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江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
因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宋朝的皇帝姓赵,赵自然成了天下第一姓。
13. 《百家姓》中的复姓有(上官)、(东方)、(司马)。
14.“七巧节”又叫(七夕节),是指农历的七月初七。
15.(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2006)年5月20日,“梁祝”传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7.“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二、选择题1、(B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
A、《幼学琼林》B、《山海经》C、《三字经》2、(B )是中国儒学第二奠基人,被称为“亚圣”。
A 、孔子B、孟子 C 、晏子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A )的名言。
A、孔子B、孟子 C 、老子4、下列故事不是神话的是(C )A、精卫填海B、大禹治水C、孔融让梨5、“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了(A )之间的关系。
6.《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B )。
人教版三年级必读题目(日积月累+传统文化)
![人教版三年级必读题目(日积月累+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fd43d9ff705cc1755270960.png)
传统文化第一单元1.___________,乾坤定位。
2.___________,重浊为地。
3.丽乎天者,___________。
4.___________,鼓以风霆。
5.人之初,_________。
性相近,________。
《三字经》6.三才者,_________。
_________,日月星。
《三字经》7.燧人氏_________,烹饪初兴;有巢氏构木为巢,__________。
8.___________,腾蛇游雾。
9.箫韶九成, __________。
10.______用一把巨斧开天辟地,身体化为世间万物;______用泥土创造人类。
11.有巢氏发明__________;燧人氏发明___________;伏羲氏发明_________;________(名字)教人们种庄稼、尝百草。
12.《天问》作者_________。
13._____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百鸟之王是______,生活中哪里有它们的身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文化第二单元1、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2、改邑不改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___________惮改。
”4、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______________。
”5、子曰:“_____________,中道而废。
今女画。
”6、__________,寝不言。
传统文化第三单元1._______________,行之惟艰。
《尚书·说(yuè)命中》2.敏_____________,不耻_____________。
《论语·公冶长》3.君子曰:__________________。
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文化测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文化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b78a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2.png)
三年级文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B3. 以下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的意思相反?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画蛇添足D. 狗尾续貂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A. 画龙点睛B. 画龙点眼C. 画龙点睛睛D. 画龙点睛眼答案:A5. “桃李满天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老师教出的学生遍布各地B. 形容春天的景色C. 形容水果丰收D. 形容桃树和李树很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______。
答案:《水浒传》7.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被称为______。
答案:殿试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9. 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答案:《孟子》10.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
答案:牡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答案:孟母三迁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教育典故,讲述了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的故事。
孟母首先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和邻居的小孩模仿葬礼游戏,孟母认为这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于是搬家到集市附近。
但孟子又开始模仿商人做生意,孟母再次搬家到学宫附近,孟子开始模仿学者学习礼仪,孟母认为这才是孟子应该学习的环境。
12. 请解释“一言九鼎”的含义。
答案:“一言九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一句话的分量很重,就像九个鼎一样重,形容说话有分量,能够影响重大的决策或结果。
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试题
![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c333f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c.png)
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试题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试题
一、按原文填空
1.人之初,()。
性相近,()。
2.子不学,()。
幼不学,
()。
3.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
(),谓弟子优于师傅。
4、敏而好学,()。
5、玉不琢,不成器。
(),()。
二、选择题
1.读《三字经》可以增广见闻:读( )能够认识姓氏。
A.《三字经》
B.《百家姓》
C.《论语》
D.《孟子》
2、“彼不教,自勤苦”的前一句()
A.头悬梁,锥刺股
B.披蒲编,削竹简
C.赵中令,读鲁论
3、()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A.《幼学琼林》
B.《史记》
C.《山海经》
4、()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A.孔子
B.孟子
C.晏子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一格言节选自()。
A.《孟子》
B.《孔子》
C.《晏子春秋》
三、连线题
梅国色天香
兰冰肌玉骨
莲王者之香
菊花内神仙
牡丹花中君子
海棠隐逸之士
四、简单题
1、读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画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这幅图画出自哪里?
(2)这幅图画描写的是谁?请写出它的样子?
(3)。
《中华传统文化三年级》公布题2022年度
![《中华传统文化三年级》公布题2022年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bb7fc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c.png)
其中单项选择题 50 道,多项选择题 29 道,推断题 21 道,合计 100 道。
三年级公布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 在《笠翁对韵》中,有这样一句话:“凤冠珠闪耀,螭〔chī〕带玉玲珑。
”其中“凤冠”指的是古代后妃或贵族妇女的〔〕A. 金钗B.帽子C.扇子D.耳环【答案】B2. 在《笠翁对韵》中,“贤对圣,是对非。
觉奥对参微。
”押的是“ei”韵。
下面还有哪句押的是“ei”韵?〔 〕A. 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xiǎng〕对高舂〔chōng〕B.红对白,有对无。
布谷对提壶C.鸡晓唱,雉〔zhì〕朝飞。
红瘦对绿肥D.谢蝴蝶,郑鹧鸪。
蹈海对归湖 【答案】C3. 在我国古代,“鱼书”指的是〔〕A.书信B.食物C.行李D.家具【答案】A4.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这句话告知我们的道理是,要学会〔 〕A. 舍得B.飞跃C.坚持D.驾车【答案】C5. 楚顷襄王二十年前后,楚将庄蹻〔juē〕率领军队到达滇池地区,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滇国,都城在今日的哪个地方?〔 〕A.昆明晋宁B.大理C.丽江D.曲靖【答案】A6. 下面哪部作品是郭守敬编写的?〔〕A. 《天工开物》B.《授时历》C.《四库全书》D.《弟子规》【答案】B7. 下面亲属关系,不属于“血亲”的是〔〕A.爷爷B.姥姥C.姑姑D.姨父【答案】D8.“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行生妒嫉心;人有祸害,不行生喜幸心。
”这段话出自〔〕A.《颜氏家训》B.《朱子家训》C.《训俭示康》D.《戒侄成王》【答案】B9.孔子的哪位学生传承和发扬了孔子“孝”的思想,开创了儒家的孝治派?〔〕A.子贡B.颜回C.曾子D.仲由【答案】C10.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请问“那达慕”是什么意思?〔〕A.消遣、玩耍B.商业、贸易C.喝酸奶D.斋戒、沐浴【答案】A11.“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三年级文化试题题库及答案
![三年级文化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5f4a5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7.png)
三年级文化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部?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C.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D. 《红楼梦》、《聊斋志异》、《水浒传》、《三国演义》答案:A2. 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是哪个朝代的?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3. 下面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________。
答案:造纸术3.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________。
答案:青海湖三、简答题1.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个主要特征。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聪明机智,能够解决各种难题;二是勇敢无畏,敢于挑战强敌;三是忠诚可靠,对师傅唐僧忠心耿耿。
2. 请列举三种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答案: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三种常见的有:京剧、书法、中国画。
四、判断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
()答案:正确2.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答案:错误(长城并非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是世界文化遗产)五、论述题1. 请谈谈你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
答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人,关爱儿童。
尊老意味着要尊重老人的经验和智慧,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照顾;爱幼则要求我们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这一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新时代少年。
三年级传统文化汇总试题整理版
![三年级传统文化汇总试题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9ea55704a1b0717ed5dd19.png)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人之初,性相近,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性乃迁。
教之道,__________________。
3、头悬梁,锥刺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犬守夜,鸡司晨。
__________________,曷为人?5、________________,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6、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之初,性相近,。
8.子不学,幼不学,。
9.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谓弟子优于师傅。
10.敏而好学,。
11..一山一水一圣人是指。
12、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也称“()”。
环境曾多次搬家的故事。
()13、“孟女哭长城”故事中的孟女姓孟。
()1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一诸亮,他的姓是()。
15、(),锥刺股。
彼不教,()。
16、蚕吐丝,蜂酿蜜。
(),()。
17、钱()王()褚卫()18、“()”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级班古绝唱。
19、万俟司马上官()夏侯诸闻人()20、我知道百家姓中的复姓有()、()、()、()。
21、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指的是()。
22、白蛇传中的和尚叫()。
23.腊月是指农历()月。
二、判断:(打上“√”或者“×”,每空2分,共18分)1、和“昔孟母,择邻处。
”相关的故事是“孟母三迁”。
()2、《百家姓》相传是南宋初年钱塘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
()3、《百家姓》以姓打头,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姓。
()4、司马光、诸亮、闻樱、欧阳海这几个中,姓都是复姓。
()5、复姓万俟、长、乐正各自读mòqízhǎngsūn yuèzhè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试题
一、按原文填空
1.人之初,()。
性相近,()。
2.子不学,()。
幼不学,
()。
3.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
(),谓弟子优于师傅。
4、敏而好学,()。
5、玉不琢,不成器。
(),()。
二、选择题
1.读《三字经》可以增广见闻:读( )能够认识姓氏。
A.《三字经》
B.《百家姓》
C.《论语》
D.《孟子》
2、“彼不教,自勤苦”的前一句()
A.头悬梁,锥刺股
B.披蒲编,削竹简
C.赵中令,读鲁论
3、()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A.《幼学琼林》
B.《史记》
C.《山海经》
4、()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A.孔子
B.孟子
C.晏子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一格言节选自()。
A.《孟子》
B.《孔子》
C.《晏子春秋》
三、连线题
梅国色天香
兰冰肌玉骨
莲王者之香
菊花内神仙
牡丹花中君子
海棠隐逸之士
四、简单题
1、读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画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这幅图画出自哪里?
(2)这幅图画描写的是谁?请写出它的样子?
(3)。